《瑶族舞曲》说课稿_第1页
《瑶族舞曲》说课稿_第2页
《瑶族舞曲》说课稿_第3页
《瑶族舞曲》说课稿_第4页
《瑶族舞曲》说课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瑶族舞曲》说课设计我说课的题目是《瑶族舞曲》选自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中的欣赏教学。说课有以下六个环节: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反思和亮点。一、设计思路1.教学内容设计,我着重从教学内容设计和学情分析来阐述。纵观全套教材,以“五十六朵花”为主题的单元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以艺术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聚焦核心素养,引领学生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焕发学生爱党、爱国情感具有重要意义。本课中重点欣赏乐曲A部分的两段主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感知理解音乐。2.学情分析:我校五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积累,具有一定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编创能力,但分析音乐的能力还需要提升。我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采用感知体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审美感知:学生通过欣赏丰富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感知能力。艺术表现: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奏、创等音乐实践活动获得情绪、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创意实践:利用打击乐器结合声势进行编创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编创能力。文化理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民族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听辨音乐主题,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2、掌握瑶族舞曲的节奏及音乐风格特点。教学难点:1.学会用音乐要素分析音乐进行的特点。2.结合声势设计打击乐伴奏。四、教法与学法1.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视听结合:运用白板等现代多媒体技术打造智慧课堂。学生通过图象、音频、视频等多维度去感知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启发引导: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开启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听、唱、奏、创感知理解音乐。探究体验:音乐实践是获得审美感知的基本途径。教学中,以聆听为主,加入模唱、画旋律图谱,模拟乐器演奏,编创打击乐伴奏,声势等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审美感知。2.学法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与渗透。学生通过聆听、对比、分析、声势等实践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五、教学过程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子导入--主题精听、深入感知--探究体验、解决难点了解背景、拓展升华(一)创设情境,引子导入:在一组瑶族民族风情图片中,学生视觉感受精美的瑶服,瑶锦、独特的歌舞,婚俗。引子音乐在模仿长鼓轻轻敲击的舞蹈节奏中,把学生引入月光下的瑶族山寨。学生听辨鼓的基本节奏XXX引出瑶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长鼓。认识长鼓,教师示范击鼓动作,学生模仿。并交给学生一个简单的口诀:侧身、两臂拉开轻轻拍鼓。设计意图:初步达成人文主题目标,学生在体验中感知舞蹈节奏,激发学习兴趣。(二)主题精听、深入感知:学习A段主题Ⅰ1、舞动长鼓,感知音乐学习A段主题Ⅰ中,师生舞动长鼓。在优美抒情的旋律中,学生体验美丽姑娘翩翩起舞的音乐形象,进一步感知XXX舞蹈节奏特点。引出课题:《瑶族舞曲》。设计意图:通过舞长鼓让学生初步感知音乐描绘的艺术形象。2、对比感知、理解音乐2/46336|21|7217|653|2/46336|2.1|7217|6.53|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感知音乐,在主题Ⅰ的学习中,我通过三个手段重点引导学生了解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情感的关系,深入感知音乐所表达的艺术形象。手段一:学生听辨附点音符所产生的情感变化。(师唱旋律)通过视唱对比,学生感知附点音符的运用,使得情感表达更有韵味。手段二:师生视唱主题Ⅰ的9—13小节,学生感受同一旋律用不同的力度演唱,产生的不同效果,引出长强短弱的概念,学生再次视唱感受旋律的力度变化(师唱旋律)。学生自己总结出:音乐要素的变化,使旋律听起来更有起伏感,更能表达作曲家所描绘的情感意境。手段三:师生随音乐再次舞长鼓,学生模仿并观察老师的动作变化。引发思考:舞长鼓动作的高低与音乐的力度变化的关系?三遍音乐三次动作:拍腿、拍腰、头顶拍手,学生在律动中感知音乐情绪的推动。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视唱对比、听辨,声势等活动,掌握分析音乐的方法,了解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情感的关系。3、认识民族乐器,深度感知音乐。随着主题Ⅰ的深入学习,我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盛会中来,作曲家是通过什么手段让我们感受到群舞的场景呢?(是乐器的增加)引出介绍民族管弦乐器。在欣赏现场演奏视频片段中学生化身小演奏家听辨乐器,并模仿乐器演奏姿势,达到与音乐融为一体深度感知音乐的目的。探究体验解决难点:学习A段主题Ⅱ1.聆听主题Ⅱ,感受音乐情绪;对比主题Ⅰ、Ⅱ。在学习A段主题Ⅱ中,我主要利用旋律线进行教学。首先聆听主题Ⅱ学生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后,请学生思考:你从乐曲的哪些特点得到这样的感知?通过学习的逐步深入,学生已经具备分析能力,并根据音乐要素对两个主题进行对比,轻松得出结论。2.画、观旋律图谱画旋律图谱,感知音乐:形象生动、直观的旋律线对帮助学生感受音乐情感变化,理解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引导学生设计图形符号:圆圈、点和波浪线。师生在音乐中画旋律图谱,感知音乐的情绪变化。观察图谱,理解音乐。学生从观察、体验中得出结论:这段欢快热烈的音乐,图形越大颜色越深,音乐的力度和情绪越强。设计意图:在音乐的重复与对比中,学生通过划旋律图谱、观察图谱变化,充分体验、感知音乐情绪与力度的变化。3.编创活动:设计打击乐伴奏进行声势活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用鼓棒、串铃、结合肢体编创打击乐伴奏。在带有旋律图谱的音乐中,学生分三组进行声势活动:拍手、击打鼓棒、摇铃。随后,我抛出启发式问题:随着音乐的进行,力度越来越强,气氛越来越热烈。怎样设计更能营造热闹的气氛?学生合作探究得出:通过乐器和肢体动作,按照乐句的进行逐句增加,到第四乐句时打击乐器、拍手、跺脚全体表演,达到高潮。在尾句处理上注重细节,学生设计安排两个人敲击,表现渐慢渐弱的音乐。在编创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培养合作精神。在学习主题Ⅱ的教学中,通过听、画、观、创活动,层层递进,突破难点,学生在探究体验中更深层次的感受理解音乐。最后,同学们在引子、A乐段音乐中完整表演。设计意图:通过听、画、观、创活动,层层递进,突破难点,学生在探究体验中更深层次的感受理解音乐。(四)拓展升华这首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音乐结构图、初步了解曲式结构,本课重点欣赏的是A部分两个主题。B段音乐,学生在欣赏瑶族风情图片中已经感受旋律安宁委婉,诗情画意的意境。学生了解音乐创作背景中感受到民族音乐艺术的魅力。最后在现场演奏全曲视频中,学生感受音乐的震撼,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