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解生牙列与咬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d7f9e0f1b6fc316d84d60b9093f6de/ead7f9e0f1b6fc316d84d60b9093f6de1.gif)
![口解生牙列与咬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d7f9e0f1b6fc316d84d60b9093f6de/ead7f9e0f1b6fc316d84d60b9093f6de2.gif)
![口解生牙列与咬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d7f9e0f1b6fc316d84d60b9093f6de/ead7f9e0f1b6fc316d84d60b9093f6de3.gif)
![口解生牙列与咬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d7f9e0f1b6fc316d84d60b9093f6de/ead7f9e0f1b6fc316d84d60b9093f6de4.gif)
![口解生牙列与咬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d7f9e0f1b6fc316d84d60b9093f6de/ead7f9e0f1b6fc316d84d60b9093f6d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解生牙列与咬合第1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牙列第2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一、基本概念牙列:牙生长在牙槽骨内,彼此紧密邻接,互相支持而排列成的结构。因其排列成近似抛物线的弓形,故又称牙弓(dentalarch),分为上牙列(弓)和下
牙列(弓)。第3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牙数┌─恒牙列28~32
分类┤乳牙列---较宽20└─混合牙列不定
二、牙列分类第4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牙列分型
┌─方圆型分型┤尖圆型└─椭圆型
牙型─弓型—面型,三者是否有一定关系?过去认为有,但调查表明联系不紧密。
第5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四、牙列的大小(1)牙列的长与宽恒牙列:长约50mm,宽约55mm
乳牙列:长约41mm,宽约22mm(2)牙弓长:上牙弓约128mm,下牙弓约126mm
牙列宽度(3)牙列指数=────×100%
牙列长度(Terra法)
第6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7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五、牙排列规律(arrangementofteeth)牙齿并不是垂直地长牙槽骨内的,而是在近远中及颊舌向有一定规律性地倾斜排列,这种规律对于牙齿发挥正常的功能是必要的,对口颌系统的健康是必需的。
第8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定义:牙体长轴与牙列中线间的夹角,以牙冠的倾斜方向为基准。特点:(一)牙的近远中向倾斜第9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定义:牙体长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特点:
(二)牙的唇(颊)舌向倾斜第10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牙的上下位置关系牙合平面:经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至双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
设一假想平面。各牙与该平面之关系:中切牙与该平面接触;侧切牙略高出该平面(约1mm);尖牙、第一、第二前磨牙牙(颊)尖、第一磨牙近颊尖与该平面接触;自第一磨牙远颊尖起,依次高出该平面,且距离递增。
第11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四)牙齿倾斜的意义1.使咀嚼力沿牙体长轴方向传导
张闭口运动轨迹呈弧线型,而不是直上直下,牙齿向近中倾斜,有利于使咀嚼力沿其长轴方向传导,提高咀嚼效率,并保持牙体、牙周组织不易受创伤。2.加大牙齿间的相互接触,增加咀嚼面积。3.避免咬伤唇颊舌黏膜。4.利于衬托唇颊,便于舌的运动。第12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六、牙的邻接正常邻接的意义:①有利于食物排溢;
②牙齿相互依靠,分散咀嚼压力,同时各牙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具有一定动度,从而缓解压力;③邻间隙内有龈乳头,正常邻接对其有保护意义。
第13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牙邻面突度第14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外展隙第15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牙的邻接点的生理变化不同年龄时牙的邻接是不同的。邻接点可以磨耗,其结果是导致牙列总长度变短,40岁者可比20岁时短1mm左右;磨耗后牙齿将向近中倾斜,邻面接触范围增大。严重时呈广泛接触,而致食物嵌塞。
第16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七、牙列的形成建牙合的动力平衡及正常条件:向前方的、外侧方的力:舌肌向后方的、内侧方的力:唇、颊肌向对颌方向的力:咬合力当相对的力达到平衡时才有可能建立起正常的牙列;
(不良习惯如吐舌等将破坏平衡);牙齿萌出应有正常的空间;邻接点磨耗后,来自牙周膜及牙槽骨的功能反应性力量致牙齿向近中倾斜,维持稳定的咬合接触;当邻接或对颌失去支持或对抗时,可致邻牙倾斜或对颌牙伸长。第17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八、异常牙列—牙列不整齐的表现第18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排列稀疏第19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九、牙列牙合面形态及其与颌骨之关系
(occlusalshapeofdentitionandrelationtojaws)
第20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一)纵牙合曲线第21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连接下颌切牙切缘、尖牙牙尖、前磨牙颊尖及磨牙颊尖的曲线。特点:1>切牙段较平直;2>尖牙向后逐渐降低,至磨牙处逐渐升高,
的远颊尖最低,从而形成一条上凹的曲线,即Spee曲线。
第22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连接上颌切牙切缘、尖牙牙尖、前磨牙颊尖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曲线;特点:1>切牙至第一磨牙近颊尖段,较平直;2>第一磨牙近颊尖至最后磨牙远颊尖段逐渐上弯,形成下凸的曲线,即补偿曲线。第23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横牙合曲线第24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下颌横牙合曲线(Wilson曲线)
(transversecurveofocclusion)
概念:由于牙齿的颊舌向倾斜,连接同名后牙
的颊尖─舌尖─对侧舌尖─颊尖,而
形成一条凸向下的曲线。特点:
由于下后舌尖较高,颊尖较低,故该曲线
常不十分明显。第25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上颌横牙合曲线概念:上牙向颊侧倾斜,连接双侧同名后牙的颊尖─舌尖─对侧舌尖─颊尖,而形成一条凹向下的曲线。特点:
与下颌横牙合曲线基本吻合,但凸度明显。
第26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牙合曲线的生理意义1.使牙齿牙合面上的曲面形态(尖、窝、沟、嵴等)在咀嚼中能更好地发挥功能,提高咀嚼效率:若是两个平面接触,在运动中就不能广泛密切接触,会形成较多的空隙;而两个曲面接触,牙合曲线在各个方向上的不同运动过程中,可以有许多接触小面,从而提高咀嚼效率。2.牙合曲线与下颌运动是协调的。3.从牙合面上看,还可以看到一个规律,即颊尖、舌尖、中央窝各成一条曲线,而邻接点位于中央窝连线之颊侧;一方面连成曲线,便于整体发挥咀嚼功能,另一方面舌侧楔状隙较大,便于食物向舌侧溢出。第27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四)Bonwill三角概念:双髁突中心←→下中切牙近中切角接触点。特点:等边三角形,边长
10.16cm。
后人研究表明:等腰者多(双侧对称),等边者少。
第28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五)Backwill角髁突中心与下中切牙
近中接触点连线夹角(平均约26°)。
第29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六)Monson's球面
以眉间点为圆心,10.16cm为半经作球面,下牙列、所有下颌运动的轨迹均是球面上的一部分,或是球面的切线。第30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十、参考面与参考线
眶耳平面(Frankfort平面)
眶下缘最低点←→外耳道上缘
特点:
与地平面平行(端坐时)
耳屏鼻翼线
耳屏中点←→鼻翼中点特点:
与牙合平面平行,与地平面呈15°交角第31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眶耳平面鼻翼耳屏线平面第32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其他面部标志面部标志:眶下缘眼外眦耳屏鼻翼鼻底口角人中颏点面部分区:1.三等分:分割点:颏点鼻底点眉间点发际2.眼外眦←→口角,与上述三等分等大第33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34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牙尖交错牙合
(intercuspalocclusion,ICO)
第35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36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牙合与咬合牙合
:上下颌牙的接触现象咬合:动态接触─┐─但现已混用
牙合
:静态接触─┘第37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牙尖交错牙合指上下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的牙合关系(interouspalocclusion,ICO),是牙尖的最广泛、最紧密的咬合接触形式。除ICO外还有许多牙合接触形式,如:┌前伸牙合│后退牙合└侧牙合第38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正常ICO时上下颌牙接触关系
一、近远中向关系
1>上下牙列中线对正,正对上颌唇系带;2>除1和8外,均为一牙对二牙的对应关系:12345678上颌│\│\│\│\│\│\│\│12345678下颌第39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①可以很好地支持尖与窝相交错的接触;②当失去一个牙时,可暂时由邻牙与对颌牙接触,以减轻失牙的危害;但这只是暂时的,时间久后还是会是造成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的。第40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唇(颊)舌向关系下牙弓小于上牙弓,下牙弓被上牙弓包盖,形成“天包地”的特征。其中:①上切牙、尖牙分别在下切牙、尖牙的唇侧;②上后牙颊尖在下后牙颊尖的颊侧;
③下后牙舌尖在上后牙舌尖的舌侧。第41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超牙合(覆盖)
ICO时上颌牙盖在下颌牙的唇(颊)面的水平距离。
前牙超牙合:ICO时上下中切牙切缘间的水平距离正常
为4mm。后牙超牙合:ICO时上后牙颊尖盖过下后牙颊尖颊侧,
两颊尖顶间的水平距离。(半个牙尖宽度)。
第42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覆牙合ICO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垂直距离,通常指前牙的覆牙合。
前牙的覆牙合:ICO时上下切缘间垂直距离,正常为
2~4mm。后牙的覆牙合:ICO时上下后牙颊尖顶间的垂直距离
(一个牙尖高度)。第43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44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超、覆牙合的生理意义①使上下牙密切接触,利于咀嚼运动时保持良好的接触,提高咀嚼效率;
②保护唇颊软组织在咬合时不被咬伤,保护舌边缘不被咬伤;
──上牙盖下颊尖,下牙盖上舌尖③衬托唇、颊,保持面部丰满;④前牙超覆牙合正常,利于咬切功能。第45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后牙牙尖
后牙的一部分牙尖与对颌牙的窝、沟的接触,这些牙尖叫支持尖,有些则无接触,称作引导尖。第46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支持尖
上后牙舌尖和下后牙颊尖特点:形态圆钝,
占牙合面宽2/3支持尖引导尖引导尖支持尖
第47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支持尖的功能意义1>是咀嚼中主要压力实施者;2>维持咬合关系稳定,支持下面部高度──正中止接触(centricstop)第48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引导尖下后牙舌尖和上后牙颊尖特点:形态锐、陡,
占牙合面1/3左右支持尖引导尖引导尖支持尖
第49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引导尖的功能意义1>功能性接触部位很小,约1mm范围,因而不是主要的施力牙尖;2>其牙尖内侧面与支持尖的侧面相接触,对稳定咬合关系起重要作用;3>在咀嚼时引导下颌运动,并在咀嚼中具有一定的反馈意义;4>将食物限定在牙合面上;5>“天包地”,保持上牙对下牙的覆盖,保护软组织,避免咬伤唇、颊、舌黏膜,同时衬托唇颊,使上下牙密切接触。第50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四、咬合面接触关系1>前牙接触部位上切牙舌侧(切缘)
下前牙唇侧(切缘)
上尖牙近中牙尖嵴舌侧
下尖牙远中牙尖嵴颊侧2>前牙接触的类型前牙向唇侧漂移约12~28°(与垂直线),下切缘咬于上前牙舌窝内。由于前牙不是咀嚼主力牙,而只是咬切以及引导咀嚼运动,因而ICO时前牙可以不接触,如果接触过强,反而会引起前牙唇向漂移。
第51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52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后牙接触特点①尖与牙尖嵴接触,基本上可看作是与一个较平直的结构对抗,其结果是将食物捣碎,而楔状隙有利于食物溢出;②牙尖与窝接触,即两个曲面相接触,在同一时刻,曲面间仅一小部分保持接触,而另外绝大部分分离,接触部位因牙尖不断变换位置而改变,从而将食物磨细,提高咀嚼效率。实际上尖与窝的接触,并不是尖顶与窝底的接触,而是牙尖以上0.5mm周缘一个接触圈对着相应的窝的一个周缘,二者呈带状接触,从而使咬合接触更加广泛、稳定,提高咀嚼的效率。
第53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正中止接触第54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前止接触
●后止接触
●颊止接触
●舌止接触第55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颊舌向近远中向F:垂直载荷S:根尖应力静态咬合的承载特点第56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切导
动态咬合接触特征1)前伸运动咬合接触第57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后导2)后退运动咬合接触第58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侧导3)侧向运动咬合接触第59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咀嚼运动咬合接触第60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动态咬合承载特征第61页,共7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五、牙尖交错牙合正常的标志1>上下中线对正2>一牙对二牙(除1和8外)3>3近中牙尖嵴对3远中牙尖嵴4>6近颊尖对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6103T 41-2025玉米-小麦轮作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 DB3715T 76-2025地理标志产品 冠县鸭梨
- 个人小额借款合同模板全集
- 万科地产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大型机械租赁服务合同
- 二手房买卖标准合同样本
- 京东店铺租赁合同模板
- 临时借调合同模板(企业与员工)
- 个人汽车抵押合作合同书
- 严守合同底线共筑食品安全2025
- 施工现场人力资源施工机具材料设备等管理计划
- 第八章《运动和力》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民办幼儿园务工作计划
- 2025年华侨港澳台生联招考试高考地理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市场拓展工作计划
-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全文)
- 《数学归纳法在中学解题中的应用研究》9000字(论文)
- 《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大全》
- 第六章-1八纲辨证
- 辅音和辅音字母组合发音规则
- 2021年酒店餐饮传菜员岗位职责与奖罚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