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测模拟试题_第1页
人教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测模拟试题_第2页
人教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测模拟试题_第3页
人教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测模拟试题_第4页
人教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测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36分,每题3分)1.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一项是:()A.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B.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C.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D.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2.下列词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B.便纵有/千种风情C.自/胡马窥江去后D.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3.下列加点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都门帐饮无绪绪:心情、情绪B.暮霭沉沉楚天阔暮霭:傍晚的云气C.夜雪初霁霁:雨、雪停止,天晴D.解鞍稍驻初程初程:指整装待发4.古诗常用典故,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③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④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鸦社鼓A.①周瑜②诸葛亮③刘裕④拓跋焘B.①诸葛亮②刘备③刘义隆④拓跋焘C.①诸葛亮②孙权③刘义隆④拓跋焘D.①周瑜②诸葛亮③刘裕④拓跋宏5.下面对宋代词人的姓名、词牌、词中句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A.辛弃疾——《水龙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B.苏轼——《念奴娇》——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C.李清照——《声声慢》——雁字回时,月满西楼。D.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6.下列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待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一样深。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前一句写扬州破坏的原因,后一句写战乱造成的惨状。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表达出物是人非、今不如昔的景象,无限痛惜之情溢于言表。7.对《雨霖铃》一词下面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词围绕“悲秋”构思,先写实景,后写虚拟之景。B.全词围绕“伤离别”的构思,从离别之前写到别后的想像,情景交融。C.这首词写离别前勾勒环境,离别时刻描写情态,别后的想像刻画心理。D.这首诗主要内容是以冷落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别绪。8.对《扬州慢》这首词中表现“《黍离》之悲”诗句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A.“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一个“名”字,表明扬州是人们向往的大城市;“竹西佳处”,以杜牧诗句进一步表明扬州的声名远播。总之,开篇8字,即写出耳闻目睹的扬州繁盛景象。B.“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杜牧诗句,想像往昔扬州城十四长街的热闹兴旺;“尽荠麦”,则表明今日映入诗人眼帘的,竟是一片荒凉。C.“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诗人赋物以人格化,一个“废”字,深刻揭露金兵罪恶的铁蹄对扬州的践踏,对繁华的破坏;如今连水和树都憎恶侵略战争,更况人乎?D.“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如果说上面所写均是视觉与感觉形象的话,此句则写出了听觉与感觉--一座空城,更映衬出“清角吹寒”的凄冷和荒凉,更凸现了“黍离之悲”的主题。阅读李煜的《浪淘沙》,回答文后问题。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9.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全恰当的一项是()A.前三句,写词人被帘外潺潺的雨声惊醒,感到春天将衰残消逝,丝绸被子抵御不了五更时的春寒袭击。B.“梦里”两句是说,梦中以为自己还在做着皇帝,不知已经是亡国俘囚了。“一晌”,片时片刻。C.“无限江山”即锦绣江山;“别时”句是说,离别时很容易(即丢失很快),再要见可就难了(即身不由己)。D.最后两句照应开头的“春意阑珊”,同时也表达逝者如斯、时不再来的慨叹。10.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写的时间是暮春一个五更天的梦醒之后,写的地点是睡床上,写的事情是怀旧感今。B.这首词,以词人当时的囚徒生活和片刻欢乐的梦境对比,抒发了怀念故国的悲苦和绝望的心情。C.结尾写好的景物,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用“天上人间”概括对比今昔生活,都是形象而很有余味的双关。D.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失去故国,一梦醒来无限辛酸的不幸者形象,语言精炼自然,音韵和谐流畅。11.对李清照《一剪梅》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A.首句以“秋”字领起:“红藕香残”,荷花谢了,这是室外之秋;“玉簟秋”,枕卧的席子感到了秋凉,这是室内之秋。在这秋的氛围中,“独上兰舟”,更进一步突出了词人的形单影只的孤寂之感。B.秋凉,孤寂,使词人更迫切地盼望与亲人的团聚。于是她把视线投向“云中”,投向排成“一”字或“人”字的大雁,希望能够替她传递“锦书”,使丈夫早些回来,表达了词人殷切的思念之情。C.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兼提落花、流水两端,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呼应,感伤在夫妻分离中年华的消逝。然后说,这种离愁是双方都要承受的,这种离愁也是无法排遣的。D.这首词结尾三句,“眉头”与“心头”相对,“愁”由外露到潜入内心深处,看似消除了,实则更为深重了;“才下”与“却上”相对,突出了这种感情“潜入”所造成心理上的起伏有多么急剧。12.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的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地头俯视。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看了。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作者忧国忧民的心理。二.填空题(一)根据提示填空:(4分)A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每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人们常在长亭送别。长亭这个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多用来表示。B

“___________”文学作品中常把它用做对船的美称。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1)人生如梦,。(苏轼《赤壁怀古》)(2)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4)千古江山,。舞榭歌台,。(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6)东篱把酒黄昏后,。(李清照《醉花阴》(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李清照《醉花阴》)(8),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典故其中一句是: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10)《念奴娇》中描写赤壁古战场险要形势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11)《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12)传说中让金主完颜亮垂涎三尺的杭州美景是“重湖叠巘清嘉,,。”三.宋词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唐多令刘过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注】刘过,南宋文学家,少怀志节,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鲜为朝廷所用。与陆游、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⑴“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一句,画面有何特点?从全词看,此句有什么作用?(4分)⑵下片“旧江山浑是新愁”是深化题旨之重笔,联系全词,说说作者抒发了哪些“愁”。(4分)(二)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注释: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②双溪:浙江金华县的江名。③舴艋:小船①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对应直接写心绪的是哪一句?(2分)②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赏析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3)三题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2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看似写实,其实实中有虚,有情有理。

请问是什么情、什么理?(4分)

(3)“小园香径独徘徊”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为什么?(2分)

(五)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及注释,完成1~5题。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①中秋,欢饮达旦②。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③。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④,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⑤,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景,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倚户⑥,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⑦。【注释】①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②达旦:一直到天亮。③子由:即苏辙,字子由,苏轼的弟弟。④官阕:宫殿。⑤琼楼玉宇:琼,美玉。宇,房檐。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⑥绮(qǐ)户:雕花的门窗。⑦婵娟(chánjuān):指月中嫦娥,这里指代月亮。1.这首词中,诗人选取了______________为题材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怀。(2分)2.解释词中的加点的词语。(4分)(1)把() (2)不胜()(3)何似() (4)何事()3.解说上阕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话。(2分)答: 4.解说下阕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2分)答: 5.简要评析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和风格。(4分)答: (六)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2分)(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一.1.A2.B3.D4.A5.C(应为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6.B7.A8.A9.C10.C11.B12.D二.(一)A在长亭送别B兰舟(二)略三.(一)(1)交代重游故地时的环境,渲染萧瑟凄清的气氛,定下全文的情感基调。

(2)第一,这句中“旧”、“新”对照,突出江山依旧而人事多变,愁恨连绵的思想感情。第二,这里的“新愁”既指故地重游而故人不在和自己也不似当年的伤感,又指对抗金战事胜负难定的担忧。个人之愁,家国之愁注之笔端。(二)(1)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2)我同意这种看法。在词人笔下,抽象的东西“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波逐流,还可以用船来承载。作者化抽象为具体,想象新颖真切,极形象地抒写出了内心的苦闷和忧愁之深;(也可以不同意这种看法,但必须自圆其说)(三)(1)“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2)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