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农村教育的希望在于建设数量充足_第1页
振兴农村教育的希望在于建设数量充足_第2页
振兴农村教育的希望在于建设数量充足_第3页
振兴农村教育的希望在于建设数量充足_第4页
振兴农村教育的希望在于建设数量充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振兴农村教育的希望在于建设数量充足、结构与分布合理、素质高、有活力的农村教师队伍。而目前中国农村教师队伍的现实情况:龄老化现象严重、受过正规教师教育的教师偏少、优秀人才留不住,而现有的这支农村教师队伍的实际工作境况: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高于城镇教师、平均任教科目多、培训机会少、获得的国家专项津贴比同样在偏远艰苦地区任职的国家公务人员相去甚远、可获取的职称评定机会和编制比城镇教师少。而没有一支数量充足和素质优良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国就谈不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因为教育的均衡和公平发展,首先是质量的均衡,使中国梦成为每个中国农村孩子的梦。基于农村教师群体这一职业吸引力和生存现状境况,民进中央将今年的“中国教师发展论坛”主题聚焦“新形势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会上嘉宾、学者形成共:真正要提升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就要把提高工资水平当做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首要机制,建立城乡教师统一的职称评定机会,改善农村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微环境,这样才能使农村教师安心和专业地工作、有尊严和幸福地生活。本刊重点刊发4位宾深入一线调查后的报告和观点,希望对关注农村教师群体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读者打开思考之门。谁在农村当教师?“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是当前我国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的真实写照。”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前院长范先:从我们课题组对一些艰苦地区学校的抽样调查看,尽管国家和一些省近年来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编者)和“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下简称资教计划”——编者,高校毕业生以“资教生”的身份补充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但是依据我们的入村调查目我国艰远地区的农村小学案点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一些农村偏远薄弱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达到50岁以上。“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正是当前我国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的真实写照。”有50%的校长向课题组反映近来学校有教师流失的情况且流失的主要是骨干教师和岁以的青年教师,甚有的地方由于教师的大量流失,致使学校无法正常开课,有些村小只剩下一个“留守”教师。以江西省分宜县为例。该县88个案点中,绝大部分教师都在50岁上,其中双林小学有13位教,平均年龄经超过55岁。课题组走访的该县3个案点中,有两个教案点都只有3名教,教师的平均年龄也都在55岁上,其中双林镇下院教案点有2个,名学,3名师,一位老师向课题组表:是其中年龄最小的58

岁,另两位教师59岁由于教师资源匮乏,造成国家规定的英、音、体、美课程在这些地方形同虚设。比如我们调查的江西省分宜县2010前,该县共有123所中小学,而全县所有英语教师加起来不足100名其中正规英专业毕业的教师不足50名山西省隰县现有所农村小学,其中48所校没有专职音乐教师52学校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47所校没有专职的的美术教师。在这57所农村小学中,仅有28所学校配备专职的英语教师,很多学校的英语课大都由一些非专业的教师兼任,教案质量和效果可想而知。除了年龄结构偏老化,受过正规教师教育的教师少也是目前中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调中们发现管目前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已基本达标,但大多是通过函授、自学考试、民师转正等途径获得的,其所学专业与所教授学科往往不一致,所教非所学。以江西省铜鼓县三都中心小学为例,该中心小学下辖个小,共有名教,学历达标率100,但只有17教师是正式师范学校的毕业生42人是民办教师转正和原机械厂工人转岗过来的,还有5是顶班参加工作的。因此,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无论是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满足不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而没有一支数量充足和素质优良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就谈不上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什么不愿做农村教师?“虽然国家已有多部相关法律和文件明确指出,‘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但是这些条文具体到落实并没有实施细则,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原校长、第八届国家督学冯振我在基层农村学校做了20多教育工作,对于为什么年轻人和优秀的人才不愿来农村任教,有着深切的体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是国家要求的落实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虽然国家已有多部相关法律和文件明确指: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但是这些条文具体到落实都没有实施细则,操作性不强。比如多长时间算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哪些地区是艰苦边远地区?怎样认定?谁来认定?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谁来制定?这些具体的细化问题都没有细化说明、操作性不强,因而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福利待遇单有国家顶层法律和文件支持,但并没有普惠到农村教师身上。

我做国家督学期间,曾有机会去一些省市调研。由于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差别的影响,我发现不少地方还在实行的是城市与农村双轨运行的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即城区公办中小学的教师由县(、财政保障,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由乡镇政府负责筹措,导致城乡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和保障待遇差距很大,以至于各地普遍存在城乡中小学教师同工不同酬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积极性。国务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之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及其福利保障力度不断加强,不少地方开始推进县域内城乡教师工资待遇的一体化,但是,由于财力所限,至今不少地方仍然存在县域内城乡教师两个工资标准的现象。我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某省实行两个工资标准的县(市仍有20多,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低于城市公办教师。比如,某个市在城市内工作的教师年人均绩效工资7000多,而在县及以下乡镇工作的教师人均绩效工资3600元城市和农村绩效工资差距较大。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县(市区)比,教师的工资收入差距达到了3倍此外,要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吸引力,这一群体的社会地位亟待提高。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袁桂“中小学教师编制城乡倒挂直接影响了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我国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由于地域广、校点多、规模小,所有学生按区域分散在不同学校上学,所以相同数量的城乡学生在农村就读的学校数要多于城镇,所需要的教师应多于城镇,在教师编制标准上应适当倾斜。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关于制定中小学教工编制标准意见通知国办〔200174号规,我国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农村小学、初中师生比为1:231:18;镇为1:21、1:16;城市为1:19、,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不仅没有倾斜,反而出现城乡倒挂的现象。如河南省新县现有教师3705人南编办给新县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是3045人全县不足100人的农村小学占全小学总数的%,不足50人的农村小学占全县小学总数的50%此外,国家规定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设计算机课和英语课,而仅开设这两门课该县就需要新增名教师既要就近入学,又要开齐课程,占用教师自然较多,但相关部门根本不了解这些,也根本不管这些。编制就如同一个“紧箍咒”,正在制约着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如何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提升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首先要把提高工资水平当做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首要机制,还要创造有利于农村教师发展的机会结构,建立学校尊重与社会认可机制,实施农村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微环境改善机制。”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

去年以来,我带领课题组对任职农村教师的政府专项津补贴政策做了调研,从中发现两个值得各方关注的问题。首先,目前我国并未实现农村教师国家专项津补贴的全覆盖,目前已实施这一政策的省级政府只有11个,地级政府只有个,区级政府只有77个。再者,各级政府实际给村教师发放的津补贴额度并非外界想象那般可观,反而是可怜。据课题组的调查,目前我国农村教师政府津补贴最低津补贴额度以每月10元—元为多,占发放面的%;51元—100元次,占41.67%,101元以上的只有15%;最高额度以每月51元元最多,占26.09%,101元150元次,占18.84%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同样在农村艰苦地区工作,依据人事部、财政部2006年下发的《关于〈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家公职人员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津贴被分为了五级六类,由到1400元不等,所需财政资金由中央财政负担。我认为,提升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首先要把提高工资水平当做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首要机制,并依据边远程度实行市场定价机制。因为根据我们的调研,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因工资水平因素想要或者选择离开了农村教师岗位。过去强调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现在我们则要重视物质因素的重要作用,这是世界上成功国家的主要经验,比如日本对在农村学校教书的教师,依据各项指标的综合得分进行了六类的评定给额度为础工资%的补贴尼尔对在农村学校教书的教师根据其学校所在地区偏僻和艰苦程度的不同,给予额度为基础工资20%到100%不等的补贴,有时还会超过100%我要相信,物质激励并不会导致农村教师的漫天要价。提升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还要创造有利于农村教师发展的机会结构,建立学校尊重与社会认可机制,建立城乡教师统一的职称评定机会,建立在农村工作年限与子女中高考加分相挂钩的新机制重师劳动过程与劳动成果重村教师的工作规律,如外出培训。同时,要实施农村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微环境改善机制,全面建构教师的微观生存环境与学校组织文化。从总体上看,农村较为落后,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最为艰苦。但农村大环境的改善需要一个过程,有赖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国力的强大,在目前条件下希望完全达到城市水平是不现实的。但小环境特别是微环境的改善是可以做到的,比如教师周转房建设、基本办公条件的标准化、和谐进取的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等等,它对提升农村教育职业的吸引力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版权申明本文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