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17 二次函数的几何应用_第1页
课时训练17 二次函数的几何应用_第2页
课时训练17 二次函数的几何应用_第3页
课时训练17 二次函数的几何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十七)二次函数的几何应用(限时:30分钟)|夯实根底|1.[2019·潍坊]如图K17-1,菱形ABCD的边长是4厘米,∠B=60°,动点P以1厘米/秒的速度自A点出发沿AB方向运动至B点停止,动点Q以2厘米/秒的速度自B点出发沿折线BCD运动至D点停止.假设点P,Q同时出发运动了t秒,记△BPQ的面积为S厘米2,下面图象中能表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图K17-1图K17-22.如图K17-3,抛物线m:y=ax2+b(a<0,b>0)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将抛物线m绕点B旋转180°,得到新的抛物线n,它的顶点为C1,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1.假设四边形AC1A1C为矩形,那么a,b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图K17-3A.ab=-2 B.ab=-3C.ab=-4 D.ab=-53.二次函数y=x2-8x+15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M,N两点,点P在该函数的图象上运动,能使△PMN的面积等于12的点P有个.

4.[2019·长春]如图K17-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mx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A.点B是y轴正半轴上一点,点A关于点B的对称点A'恰好落在抛物线上.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C.假设点A'的横坐标为1,那么A'C的长为.

图K17-45.[2019·枣庄]如图K17-5①,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②是点P运动时,线段BP长度y随时间x变化的图象,其中M为曲线局部的最低点,那么△ABC的面积是.

图K17-56.如图K17-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假设动点P在抛物线y=ax2上,☉P恒过点F(0,n),且与直线y=-n始终保持相切,那么n=(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图K17-67.[2019·龙东]如图K17-7,抛物线y=x2+bx+c与y轴交于点A(0,2),对称轴为直线x=-2,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B,C两点,点B在对称轴左侧,BC=6.(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在x轴上,直线CP将△ABC的面积分成2∶3的两局部,请直接写出P点坐标.图K17-78.[2019·苏州]如图K17-8,抛物线y=x2-4与x轴交于点A,B(点A位于点B的左侧),C为顶点.直线y=x+m经过点A,与y轴交于点D.(1)求线段AD的长;(2)平移该抛物线得到一条新抛物线,设新抛物线的顶点为C'.假设新抛物线经过点D,并且新抛物线的顶点和原抛物线的顶点的连线CC'平行于直线AD,求新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图K17-8|拓展提升|9.[2019·鄂州]如图K17-9,矩形ABCD中,AB=4cm,BC=8cm,动点P在边BC上从点B向点C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折线C→D→A运动,速度为2cm/s.当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时间为t(s),△BPQ的面积为S(cm2),那么描述S(cm2)与t(s)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图K17-9图K17-1010.[2019·遂宁]如图K17-11,抛物线y=ax2-4x+c(a≠0)与反比例函数y=9x(x>0)的图象相交于点B,且B3,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0,6),A是抛物线y=ax2-4x+c的顶点,P点是x轴上一动点,当PA+PB最小时,P点的坐标为.

图K17-11参考答案1.D[解析]当0≤t≤2时,点Q在BC上,此时BP=4-t,BQ=2t,S=12(4-t)·2tsin60°=-32t2+23t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局部,可排除A和C;当2≤t≤4时,△BPQ中BP边上的高不变,始终为4sin60°=23,此时S=12(4-t)·23=-3t+43,面积随底边的减小而减小,最终变为0,2.B[解析]令x=0,得y=b.∴C(0,b).令y=0,得ax2+b=0,∴x=±-b∴A--ba,0,B-ba,0,∴AB=2-ba,BC=OC要使平行四边形AC1A1C是矩形,必须满足AB=BC,∴2-ba=∴4×-ba=b2-ba,∴ab=-3.∴a,b应满足关系式ab=-3.应选B.3.4[解析]y=x2-8x+15的图象与x轴交点为(3,0)和(5,0),MN=2,设P点坐标为(x,y),y=x2-8x+15,S△PMN=12=12MN·可得y1=12,y2=-1当y=12时,x=8当y=-12时,x=8所以共有四个点.4.3[解析]如图,设A'C与y轴交于点D.∵点A与点A'关于点B对称,∴AB=A'B.又A'C∥x轴,∴∠A'DB=∠AOB=90°,∠DA'B=∠OAB,∴△ABO≌△A'BD,∴AO=A'D,∵点A'的横坐标为1,∴A'D=AO=1,∴点A坐标为(-1,0).把(-1,0)代入抛物线解析式y=x2+mx得m=1,∴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点A'坐标为(1,2).令y=2得,x2+x=2,解得x1=-2,x2=1,∴A'C=1-(-2)=3.5.12[解析]动点P运动过程中:①当动点P在BC上时,BP由0到5逐渐增加,所以可得BC=5;②当动点P在AC上时,BP先变小后变大且当BP垂直于AC时,BP最小,为4.当P点运动到A点时,BP=5,所以可得AB=5,由题意可得△ABC是等腰三角形,AB=BC=5,且底边AC上的高为4,当BP垂直于AC时,由勾股定理可得AP=CP=3,即AC=6,所以△ABC的面积=12AC·BP=126.14a[解析]如图,连接PF.设☉P与直线y=-n相切于点E,连接PE.那么PE∵动点P在抛物线y=ax2上,∴设P(m,am2).∵☉P恒过点F(0,n),∴PF=PE,即m2+(∴n=147.解:(1)∵点A(0,2)在抛物线y=x2+bx+c上,∴c=2,∵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2,∴-b2×1=-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2.(2)点P的坐标为(-6,0)或(-13,0).提示:∵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2,BC∥x轴,且BC=6,∴点C的横坐标为6÷2-2=1,把x=1代入y=x2+4x+2得y=7,∴C(1,7),∴△ABC中BC边上的高为7-2=5,∴S△ABC=12×6×5=15.令y=7,得x2+4x+2=7,解得x1=1,x2=-5,∴B(-5,7),∴AB=52.设直线CP交AB于点Q,∵直线CP将△ABC的面积分成2∶3的两局部∴符合题意的点P有两个,对应的点Q也有两个.①当AQ1∶BQ1=2∶3时,作Q1M1⊥y轴,Q1N1⊥BC,那么AQ1=22,Q1M1=2,BQ1=32,Q1N1=3,Q1(-2,4),∵C(1,7),∴直线CQ1的解析式为y=x+6,令y=0,那么x=-6,∴P1(-6,0);②当BQ2∶AQ2=2∶3时,作Q2M2⊥y轴,Q2N2⊥BC,那么AQ2=32,Q2M2=3,BQ2=22,Q2N2=2,Q2(-3,5),∵C(1,7),∴直线CQ2的解析式为y=12x+132,令y=0,那么x=-13,∴P2(-综上,点P的坐标为(-6,0)或(-13,0).8.解:(1)由x2-4=0解得x1=2,x2=-2.∵点A位于点B的左侧,∴A(-2,0).∵直线y=x+m经过点A,∴-2+m=0,∴m=2,∴D(0,2).∴AD=OA2+O(2)∵新抛物线经过点D(0,2),∴设新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x2+bx+2,∴y=x2+bx+2=x+b22+2-b24∵直线CC'平行于直线AD,并且经过点C(0,-4),∴直线CC'的函数表达式为y=x-4.∴2-b24=-b2-4,整理得b2-2b-解得b1=-4,b2=6.∴新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x2-4x+2或y=x2+6x+2.9.A[解析]由题意可知0≤t≤6,当0≤t<2时,如图①所示,S=12BP·CQ=12t·2t=t当t=2时,如图②所示,点Q与点D重合,那么BP=2,CQ=4,故S=12BP·CQ=12×2×4当2<t≤6时,如图③所示,点Q在AD上运动,S=12BP·CD=12t·4=应选A.10.125,0[解析]∵B点的横坐标为3,且点B在反比例函数y=9x的图象上,∴B(3,3).∵抛物线y=ax2-4x+c(a≠0)经过B,C两点,∴9a-∴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