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筝》大班教案
《风筝》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欣赏沙燕风筝,了解其结构及美好寓意。
2.尝试运用青花纹饰装饰沙燕风筝,表达心中美好意愿。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知部分青花纹饰的寓意
物质准备:空白沙燕风筝、蓝色勾线笔、金粉胶笔、白板课
件
活动重点:能够迁移已有青花纹饰经验装饰沙燕风筝。
活动难点:能够根据自己的美好意愿,选择合适的青花纹饰
装饰沙燕风筝。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感受春天放风筝的快乐。
美丽的春天到了,你们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幼儿观看
视频)你们和谁、在哪放过风筝?心情怎样?
二、欣赏沙燕风筝,了解其结构及美好寓意。
1.了解沙燕风筝结构,知道沙燕风筝由头部、身体、翅膀、
腰节、尾巴组成。
沙燕风筝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你们发现它的花纹有什
么独特的地方?
2.了解沙燕风筝图案象征的美好寓意。
沙燕风筝的身上都有什么图案?你知道这些图案都代表着
什么意思吗?
教师:古时候人们在沙燕风筝的膀窝、腰节和前胸、尾羽等
处加上蝙幅、桃子、牡丹等吉祥图案,寓意着幸福,长寿和富贵
等美好的愿望,将风筝放上天空,寓意着放飞梦想,希望能够达
成心愿。
三、尝试运用青花纹饰装饰沙燕风筝,表达心中美好的意愿。
1.出示青花沙燕风筝,说说图案象征的美好寓意
今天我还带来了一只青花沙燕风筝,你看它上面有哪些青花
纹饰,说一说它的寓意是什么?
2.迁移孩子已有青花纹饰经验,再次感受图案象征的美好
寓意。
你们还知道哪些青花纹饰有着美好的寓意呢?
3.出示操作材料,引发幼儿讨论。
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沙燕风筝,你想用什么样的青花花
纹来表达什么美好意愿?(同伴讨论)
4.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作品,同伴
1.将幼儿作品悬挂在空中,幼儿自由欣赏
你们喜欢哪只风筝?说说为什么喜欢?
2.重点介绍作品表达的美好寓意
你的这只风筝上的图案代表什么美好寓意呢?
《风筝》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根据A段音乐欢快、B段音乐悠扬的特点,表现做、放风
筝。
2.尝试与同伴合作放风筝,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有做、放风筝的经验、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和幼儿一起回忆做、放风筝的情景。
二、随A段音乐“做风筝”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喜欢的风筝。
2.教师随音乐表演“剪扎风筝”。
3.提问:风筝是怎么做出来的?剪几下?扎几下?
4.师幼一起随音乐“剪扎风筝”。
三、随B段音乐“放风筝”
1.观看动画,提问:风筝在天上是怎么飞的?
2.学小风筝飞一飞。
3.老师当放风筝的人,幼儿当风筝,师生共放风筝。
四、随AB段音乐做、放风筝,创编风筝造型
1.随AB段音乐做、放风筝。
2.观看课件,自选内容创编风筝造型。
3.师生合作做、放风筝。
五、改变放飞方向,合作放风筝
1.师生合作:幼儿当放风筝的人,老师当风筝合作表演。
2.生生合作:一人当放风筝的人,一人当风筝合作表演。
六、师生合作随音乐放飞巨龙风筝
老师当放风筝的人,幼儿合作当巨龙风筝,随音乐游戏。
《风筝》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学习"刮蜡"的表现方法,体会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对配色所
产生的效果,并提手不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在玩风筝、画风筝的活动中,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牙签刻出花纹。
难点:控制手部动作的力度。
材料及环境创设材料:
油画棒、牙签、淡颜色的水粉颜料(淡绿、淡黄、淡兰、淡
紫等)小毛笔。
活动流程:
1、放风筝--讨论--示范--创作枣评价--延伸活动放风筝,
了解风筝,引起兴趣。
2、通过放风筝,教师应引导幼儿去观察风筝的构造与平衡
的关系,介绍放风筝的一些基本方法,鼓励幼儿去尝试,激发幼
儿对风筝的兴趣。
3、讨论
(1)观察她们各个相同的整体造型,体会用对称的方法画
轮廓。
(2)欣赏、讨论风筝上对称的、五彩缤纷的图案,激发表
现美的欲望。
4、示范。
(1)建议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意愿示范画一只风筝。
(2)介绍刮蜡的方法:建议先让幼儿思考刮蜡的部位,再
在此部位用一支细画棒颜色涂均匀,然后用另一种颜色覆盖式涂
在上面,最后用牙签"刮"出花纹。
5、创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创作不同的造型、花
纹,并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各种不同的刮蜡部位及方法。
6、讲评找找有几种不同的风筝造型,看看谁大胆尝试过"
刮蜡"大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创作与尝试。
7、延伸活动建议放在自选活动中去完成,有了背景色使幼
儿更能体会到画面的整体美、体验成功感。
《风筝》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风筝面。
3、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
趣及创新意识。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教室里布置"风筝展",课前带幼儿参观、欣赏过各种风
筝,了解风筝的基本特征。
2、幼儿课前已经知道并练习过用不同的方法剪出两个一样
的图形。
3、教师制作好的风筝面若干,一只采用的装饰材料颜色和
马夹袋底色差不多;一只图案排列比较凌乱,分布不均匀;还有
一只颜色深浅搭配清晰,图案分布均匀。
4、人手一只马夹袋、剪刀、胶水。
5、每组放有各种彩纸(皱纹纸、自粘纸、手工纸、泡沫纸);
剪好的几何图形若干;几支铅笔。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进教室,自由欣赏各种风筝。(3分钟)
1、幼儿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教师引导语:"哇!这么多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看!"
2、幼儿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师在旁倾听。(如有幼儿提
到喜欢风筝对称的话,就请他在集体面前说说,可直接引出下一
个环节)
教师引导语:请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喜欢那个风筝?为什么
喜欢它?
二、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对称美。(5分钟)
过渡语:小朋友刚才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风筝,徐老师这里
也有一只我喜欢的风筝。
1、出示一只图案对称的风筝。教师引导语:你们觉得它怎
么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引导幼儿感受这只风筝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和图案都是
一样的`。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看看这只风筝左边的翅膀和右边的翅
膀,你发现了什么?翅膀上的图案呢?『一样在哪里?(引导幼
儿说出图案的大小、颜色、形状和位置都是一样的,还是教师直
接说出比较好)』
三、幼儿讨论如何装饰风筝面。(15-20分钟)
教师引导语: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只漂亮的风筝
好吗?
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几只风筝面,请幼儿比较怎样装饰可
能最好看。
教师引导语:
(1)你最喜欢哪只风筝?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三只风筝的优点和缺点)(2)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四、幼儿制作风筝面。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彩纸剪出各种漂亮的图
形把自己的风筝装饰的最漂亮。(原本我设想要用旧图书、挂历
纸,但是如果要求幼儿对称装饰的话,只能用各种纸了)
1、幼儿做到一半时,教师可请几位能力强一点的幼儿,用
铅笔画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剪贴。
2、做的快的幼儿可以帮助做的慢的幼儿。
3、请客人老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线系在风筝上。(马夹带的
拎手上)五、带幼儿去放风筝。(没有做好的幼儿可以继续做)
(2分钟)小朋友可以一起去操场上放风筝,比一比谁的风筝最
漂亮。
《风筝》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正确判断8以内的数量,并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2.能用目测的方法准确判断物体的多少。
活动准备:
1.春天背景图一幅;5个蝴蝶风筝、6个燕子风筝、7个蜻蜓
风筝、8个大雁风筝。
2.分别画有1—8朵花的操作卡、朵拉玩具娃娃一个、1—8
的扑克牌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朵拉娃娃,激发幼儿想放风筝的兴趣,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天气暖和了,外面的小草绿了,花儿开了。朵
拉想邀请大家去放风筝,你们愿意去吗?可是,朵拉给小朋友们
设立了4道关卡。
2.第一关:考眼力
(1)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图中的各种风筝。提问:都有什
么风筝?每种风筝分别有几个?
请幼儿分别将同样的风筝摆放好,并将对应的数字放好。
(2)为风筝排序。
请幼儿为风筝排序,并说明自己是怎么排的,为什么这样排。
(让幼儿说出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
3.第二关:考听力
听音取卡片。教师分别拍5——8下,幼儿取出相应的卡片。
4.第三关:考小手操作能力
(1)运用操作卡,让幼儿自由将8张花卉卡进行排序,并能
用语言表达,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2)听指令排一排。
5.第四关:速度大比拼
玩法:每8名幼儿为一组。游戏开始前,两组幼儿分别拿着
不同数量的扑克牌,卡片背面朝上。游戏开始后,幼儿共同说:
“看谁排的对又快!”说完后各组幼儿迅速将卡片翻过来,并根
据自己手中卡片上物品的数量,按照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的顺序
站成一排,速度最快且排列准确的一组获胜。
6.带领幼儿户外放风筝。
朵拉:孩子们,你们太棒了,我们一起去草地上放风筝吧。
《风筝》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称的方法装饰风筝,体验作画的快乐。
2.激发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兴趣与能力。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美丽的风筝、风筝半成品、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主题“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个
谜语请你们猜一猜: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
怕细雨飘。”(风筝)
(二)出示风筝PPT,让幼儿观察
1.图一:提问: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风筝?(蝴蝶,金鱼)觉得
好看吗?你觉得哪里好看?
2.图二、图三:我们先来看看这只美丽的蝴蝶风筝。(出示
左右对称的蝴蝶风筝)孩子们,你们看这个风筝漂亮吗?
幼儿:漂亮。
教师:颜色真美啊,那你们谁能说出他有哪些颜色?
幼儿:(点数颜色),翅膀上有……色。下面翅膀上有……背
部有……眼睛上有……
图三:这只蝴蝶上面还有很多图案?;你们发现了吗?谁来说
说?
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左右都一样)告诉你们这叫对称。
什么是对称?(左右大小要是一摸一样的)为什么要做成对称
的?(为了保持平衡和美观)
3.按照同样方法讲述图四(金鱼)和图五(蜻蜓),侧重对称。
(三)学习点线技巧装饰风筝。
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些美丽的风筝都是由点和线条组合而成
的。
1.请小朋友回忆点,并在黑板上画出。
2.请小朋友回忆线,也画出。
3.动脑筋将点和线结合,画出自己设计的图案。
4.欣赏PPT,感知点线结合的美。
(四)创作与体验
1.进一步让幼儿表现美,激发创作的欲望。
看老师也准备了三种形状的风筝,有蝴蝶、金鱼和蜻蜓,要
请你帮助这些风筝穿上有图案的花衣服。你会用哪些线条和图案
来装饰呢?
2.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1)画之前要学会用左右对称的方式来画,要先用线条分割,
然后用图案装饰。线条和图案要密一点,丰富一点,这样的风筝
才漂亮。
(2)要注意绘画时的坐姿。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出各种不
同的风筝。
(3)欣赏与评价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请几名幼儿讲讲
哪只风筝最美?美在什么地方?
教学反思:
幼儿学习兴趣高,师生互动较融洽,完成了此次教学目标。
幼儿在动手制作风筝的时候,老师没有关注到个别动手能力
较弱的幼儿。
《风筝》大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风筝面。
3、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室里布置“风筝展”,课前带幼儿参观、欣赏过各种
风筝,了解风筝的基本特征。
2、幼儿课前已经知道并练习过用不同的方法剪出两个一样
的图形。
3、教师制作好的风筝面若干,一只采用的装饰材料颜色和
马夹袋底色差不多;一只图案排列比较凌乱,分布不均匀;还有
一只颜色深浅搭配清晰,图案分布均匀。
4、每组放有各种彩纸(皱纹纸、自粘纸、手工纸、泡沫纸);
剪好的几何图形若干;几支铅笔。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进教室,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1、幼儿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师:“哇!这么多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看!”
2、幼儿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师在旁倾听。
师:请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喜欢那个风筝?为什么喜欢它?
二、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师:小朋友刚才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风筝,赵老师这里也有
一只我喜欢的风筝。
1、出示一只图案对称的风筝。
师:你们觉得它怎么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引导幼儿感受这只风筝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和图案都是
一样的。
师:请小朋友看看这只风筝左边的翅膀和右边的翅膀,你发
现了什么?翅膀上的图案呢?
三、幼儿讨论如何装饰风筝面。
师: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只漂亮的风筝好吗?(教
师出示制作好的几只风筝面,请幼儿比较怎样装饰可能最好看。)
师:你最喜欢哪只风筝?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
只风筝的优点和缺点)师: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四、幼儿制作风筝面。
师: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彩纸剪出各种漂亮的图形把自己
的风筝装饰的最漂亮。
注意事项:
1、幼儿做到一半时,教师可请几位能力强一点的幼儿,用
铅笔画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剪贴。
2、做的快的幼儿可以帮助做的慢的幼儿。
3、请配班老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线系在风筝上。
五、带幼儿去放风筝。
师:小朋友可以一起去操场上放风筝,比一比谁的风筝最漂
亮。
活动反思:
教室四周挂着形状各一,色彩鲜艳的风筝让幼儿兴奋不已,
他们都想把自己看到的风筝图案说给朋友听,男孩子特别喜欢动
画片中的人物形象,奥特曼是他们的首选,我顺应他们的兴趣让
他们先观察风筝上的奥特曼有几个,他们在风筝的什么位置,再
引导幼儿欣赏蝴蝶风筝。由于顺应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幼儿在观
察图案时非常投入、观察细致,从而充分欣赏、感受了风筝的对
称美,在风筝装饰中也能较好地迁移学到的经验。整个活动幼儿
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充分体验了自己制作、放飞风筝的乐趣。
《风筝》大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棕熊和红松鼠之间的友情。
2.借助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根据前半段故事尝试续编故
事情节。
3.体验宽容和谅解别人的情感,感受道歉所需要的勇气。
活动准备:
1.小棕熊和红松鼠的手偶(或图片)。
2.教学挂图:《49只风筝和49只纸船》。
3.故事磁带、录音机。
4.幼儿已学会唱歌曲《好朋友》。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段。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1。教师:今天,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是谁呢?
2。教师出示小棕熊和红松鼠手偶,讲述《49只风筝和49
只纸船》故事的前半段。
3。教师:故事里有谁?小棕熊和红松鼠住在哪里?他们会
做什么事让朋友高兴?
(二)教师引导幼儿尝试仿编故事。
1。教师:可是有一天,两个好朋友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
结果,谁也不让谁。山坡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也不
再有漂流的纸船。小朋友,你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俩和好呢?
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鼓励幼儿想出各种让小棕熊和红松
鼠和好的办法,尝试仿编故事结尾。
(三)集体欣赏故事结尾。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结尾,鼓励幼儿说说:小棕熊和红松鼠后
来是怎样和好的?
2。教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3。教师小结:两个小朋友遇到不开心的事,要互相关心、
互相体谅,那样大家才能快乐。
(四)出示教学挂图,带领幼儿完整地欣赏和阅读故事。
引导幼儿看图阅读故事,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和教师的身体语
言参与讲述故事内容。
(五)集体完整的欣赏故事录音。
(六)表演音乐活动“好朋友”。
随着音乐的节奏,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边唱歌边两两结伴表演
《好朋友》”,让幼儿感知体验同伴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快
乐情感。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提供正方形纸、长方形纸等让幼
儿进行折纸船做风筝等活动。
2.家园共育: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利用节假日去放风筝。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个生成活动,没有教学挂图的。这对于一个刚
刚升入大班的幼儿单单倾听故事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根据故事的
内容,我自制了几张故事图片。在活动中幼儿能从画有风筝和小
船的图片上了解故事的内容,从第一张图片中风筝上的49和小
船的49,初步了解故事的题目含义。在活动中幼儿能跟着老师
的引导从图片上观察到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的发生,在幼儿猜测
故事结尾时,幼儿就能根据前面的图片比较的大胆说出自己的想
法,可见图片的作用还是很大的,能给幼儿的想象提供基础,能
激发幼儿想象力、能给幼儿的想象创造空间。
《风筝》大班教案9
活动目标
一、欣赏各类风筝的造型与色彩特点,感受风筝的对称美和
色彩美。
二、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在老师和同伴帮助下动手制作风
筝。
三、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四、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五、感受风筝的美感。
重点难点
一、欣赏时能从造型、色彩、质地几方面进行
二、制作时主动与同伴合作
活动准备
一、风筝制作风筝的材料,纸线圈、竹签、胶带、油画棒、
水彩等。
二、可以请家长在双休日带幼儿到户外放风筝,并且给幼儿
看看风筝视频讲讲有关风筝的事。
三、风筝的课件和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谈话,交流放飞风筝的感受(教师布置课外作业
双休日家长领幼儿放风筝)
1、双休日家长领我们放飞了风筝,能告诉大家你的感受吗?
2、相互说一说,你放的是什么风筝?你在家中电脑视频还
见过什么样的风筝?
二、欣赏风筝,老师引导幼儿从造型、色彩、质地等方面进
行交流(小组内进行)老师巡视参与在有困难的小组。
1、这些风筝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什么样子的风筝?
2、风筝上有些什么图案?这些图案有些什么共同的特点?
3、它们为什么要作出对称的?为什么要有尾巴?
4、这些风筝上有什么色彩?为什么要用鲜艳的颜色?
5、这些风筝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材料
来制作?
6、你知道人们什么时候放风筝?为什么要放飞风筝?
7、你喜欢风筝吗?你想扎只风筝吗?风筝可以怎样制作?
三、观看课件,了解风筝的扎制过程。激发幼儿制作风筝的
兴趣,你看到人们是怎样扎制风筝的?你想制作一只什么样的风
筝?
四、操作环节,鼓励幼儿两或三人一组合作来扎制风筝
根据幼儿的操作水平,提供各种材料,有已经剪好外形的彩
色纸,有已经做好的支架,也有没有做的,像竹签、水彩、线圈
等等这些材料,也就是说,在提供材料的时候要注意层次性,(有
半成品的、原材料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的选择材料,
教师随机帮助和指导幼儿。
五、相互欣赏和评价作品,户外放飞。
六、延伸活动
1、未做完的材料,可以放在活动区,幼儿可以继续制作。
2、成品风筝可以选择精致的放在活动区供幼儿欣赏
《风筝》大班教案10
分析:
1、音乐情感:音乐表现风筝与四只小动物之间空中嬉戏玩
耍的画面,体验“真生气”与“别生气”两种情绪。
2、音乐知识点:整曲为分四段,四四拍。每段都有四句,
每句的节奏型都一样,最后一句“别生气”速度放慢。间奏部分
速度放慢,念谣部分速度稍快。第一段和第三段体验情感“真生
气”,第二段和第四段体验情感“别生气”。
活动目标:
1、运用语词游戏、肢体造型、道具表演等多种方式熟悉儿
谣,感受儿谣游戏的乐趣。
2、体验“真生气”和“别生气”两种情绪。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会拍奏及模拍︳__X__︳、︳X__X__︳
__X-︳、︳XXXXXXXX︳__X-︳等节奏型,有放风
筝的经验等。
2、软垫、水袖、纱巾、啦啦彩球、风筝。
3、故事挂图,小鸟、蝴蝶、蜻蜓、蜜蜂图卡各一张;音乐
CD、播放机、钢琴。
活动队形:
半圆
活动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肢体游戏、道具表演熟悉儿谣,体验“真生
气”和“别生气”两种情绪。
教学难点:能伴随音乐和节奏,表现儿谣语词及“真生气”
与“别生气”两种情绪。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
1、节奏模拍:︳__X__︳、︳X__X__︳__X-︳、
︳__X__X︳__X-︳、︳XXXXXXXX︳__X-︳等。
2、故事引导:
“我要讲一个关于天上飞的风筝的故事。”(出示挂图,讲
述故事:这几天天气特别的好。这个小朋友,带着他心爱的风筝
到公园去玩,他放呀放呀!风筝飞的越来越高。忽然刮来一阵好
大的风,风筝不小心就从小朋友的手里飞走啦!风筝说:“这下
可真高兴,我可以飞到天上任何地方去玩咯!”可是它飞呀飞呀!
被一颗大树卡到了。这个时候呀!风筝遇到了四只小动物。)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完整感受儿谣
1)根据儿谣内容,做手部肢体的四个不同位置的律动,初
步感受儿谣内容,感受“真生气”与“别生气”两种情绪。
“下面,我们来听听,风筝遇到了哪四只小动物?和它们发
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2)肢体律动,再次完整感受儿谣。
调动幼儿生活经验,表现“真生气”与“别生气”。
2、语词记忆与动作
1)听找语词中的四种动物,引导幼儿讨论飞行特点。
2)幼儿肢体表现四种动物的飞行特点。
小鸟(水袖):上下挥动;蝴蝶(纱巾):前后开合当翅
膀;
蜻蜓(软垫):伸直左右倾斜飞舞;蜜蜂(啦啦彩球):
振翅状。
3、角色扮演,表现儿谣语词情绪
1)教师徒手示范,配班老师当风筝。
2)老师当风筝,幼儿当小动物伴随音乐游戏。
3)出示真风筝和幼儿再次伴随音乐游戏。(注意提醒幼儿
听音乐,并进行情感交流。)
4)道具扮演
(1)教师一一出示各种道具(水袖、纱巾、软垫、啦啦彩
球),幼儿匹配四种动物的翅膀,并说出原因。
(2)幼儿看动物图卡标记,分组取道具,打扮自己。
(3)配班教师当风筝,幼儿伴随音乐进行角色扮演。
提醒幼儿区别四种动物不同的飞行动作,听音乐依次游戏。
(4)请一名幼儿当风筝,其他幼儿当四种小动物随音乐再
次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结束活动:
今天玩得真开心,我们回家吧!
延伸活动:
第二课时或区域活动时尝试分组扮演四种动物,并尝试变奏
的练习。
《风筝》大班教案11
这是个星期天的早晨,天气睛朗、碧空如洗。在无边无际的
天空中飘朵朵白云,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不知不觉的,也来
到了我们身边,它送走了寒冷,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喜悦。
就在这个时候,一群天真可爱的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来到绿油
油的草地上放飞自我,原本安静的草坪,顿时变的热闹了起来。
看!“他们正兴致勃勃地放风筝呢!你瞧,已经有好几只风
筝在空中高高飞翔,有雄鹰张开翅膀在空中展翅翱翔,有像巨龙
一样的多脚蜈蚣在空中盘旋,还有活泼可爱的锦鲤在蔚蓝的天空
中快活地游来游去,它们已经飞向了云端,但是它们还在不停地
升高,如果它们身上没有雪白的线,说不定它们都会在空中腾云
驾雾呢!
在不远处,有一个小朋友,正放着五颜六色的金三角风筝,
风筝飞得还不算很高,他直勾勾地看着风筝,一边后退,一边向
后拽着线轴,一扯一拉,这动作真的是到位,好像在向爸爸妈妈
展现他的本领呢!爸爸妈妈也没闲着,站在旁边也不停地为儿子
加油,爸爸的手搭在妈妈的肩上,显得是那样的温暖和谐。让我
不由得称赞道:多么幸福的画面啊!
更有趣的是,近处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他们一个拿着
线轴,拉着长长的线,飞快地向前奔跑着。另一个高高举起燕子
风筝,全神贯注地观察着风的方向,并商量着怎样才能让风筝飞
得更高、更远。不一会儿,燕子风筝顺着风的方向缓缓升起,好
像在跟他们挥着手、打着招呼呢!旁边穿着花裙子的小女孩,捧
着花蝴蝶风筝,痴痴地看着两位哥哥,看他们配合得如此默契。
还不时地回头看着,好像在偷学两位哥哥的放风筝技术,她整个
人陶醉在其中,好像忘记了自己也是来放风筝的呢!
过了一会儿,各式各样的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不停地在空
中翻着跟头,孩子们的打闹声,嬉戏声,欢乐声,传遍了整个草
坪。
多么绿的草,多么蓝的天,多么热闹的场面啊!多希望有一
天我也能参与其中,和他们一起愉快地玩耍。
《风筝》大班教案12
目标: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学习两声部轮唱。
2、借助图谱、指挥,保持两声部的和谐,培养专注的学习
态度。
准备:
1、已会唱歌曲。
2、两声部轮唱图谱。
过程:
1、复习歌曲。
⑴幼儿看图谱或指挥演唱歌曲。
师:我知道你们学习了一首关于风筝的歌曲,名字叫?
师:现在你们能不能看着图谱或者我的指挥把这首歌曲完整
地演唱一遍?
⑵幼儿边唱边用动作表现风筝在空中起舞的样子。
师:刚才你们唱的时候心里一定都在想着风筝吧?那现在你
们能不能跟着音乐一边唱一边用动作表现风筝在空中起舞的样
子呢?
师: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赵老师要看一看谁最像一只在空
中起舞的风筝。
2、学习二声部轮唱。
⑴教师范唱,幼儿初步感受二声部轮唱的形式。
师:今天,赵老师也想来唱一唱这首歌曲,但是我不是一个
人唱,我邀请了我的好朋友包老师来和我一起来演唱。请你们仔
细听一听我们唱的和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
师:赵老师和包老师这样一先一后轮流着唱,你们知道这种
唱法叫什么吗?(轮唱)
师:赵老师和包老师不是从头到尾一直轮唱的,我们从哪个
地方开始是一起唱的?
⑵出示第二声部图卡,引导幼儿摆放在图谱的相应位置。
师:刚才赵老师是唱到哪个字的后面,__x接着唱的?
师:今天,赵老师带来了我唱的第一声部的图卡,还带来了
第二声部的图卡,现在我想请一个小朋友们上来摆一摆,把第二
声部的图卡摆在第一声部的下面,刚才你是怎么听到的就怎么
摆。(视幼儿情况进行引导)
师:到底谁摆的是对的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赵老师唱第
一声部,你们唱第二声部。
师:赵老师这里还有第二声部的第二句和第三句,这次我想
请一个小朋友来摆,有点难度哦,谁想来试一试?
师:刚才有不同意见,我们来试一试到底是谁摆对了。
师:后面还需要摆吗?(不需要)因为后面是一起唱的所以
就不用摆了。
师:第一段终于摆出来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第二段?这次
三张图卡我想请一个小朋友来摆,谁想来试一试?
师:咦,我发现一个问题,刚才我们摆的这六句图卡有一个
地方是一样的,你们有没有发现?师:我发现这六句上面都有一
条小尾巴,它的名字叫延长记号,表示唱到这个地方时音要延长。
⑶师生、生生合作,用二声部的形式演唱。
师:我们两段都摆完了,现在我想请一位小老师上来帮帮我,
现在你和所有的小朋友唱第二声部,等会轮到你们唱第二声部的
时候你就指着第二声部的图卡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唱好吗?
师:刚才我们在演唱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你们有没有
发现?(根据幼儿的演唱情况进行引导)
师:我们再来合作一次,这次你们是想和赵老师合作呢还是
和你的好朋友合作?
师:现在我来切西瓜,这边小朋友是红西瓜,这边的小朋友
是黄西瓜,红西瓜的小朋友唱第二声部,黄西瓜的小朋友唱第一
声部,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你们觉得刚才和朋友合作得怎么样?你们有没有发现什
么问题?
师:那接下来我们再来试一试,我知道我们小朋友都很棒的,
所以这次我们不看图谱,我用指挥来帮助你们,我们完整地演唱
一遍。
3、全体幼儿用轮唱的方式合唱表演。
师: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你们愿不愿意把刚才我们学
的轮唱表演给下面的客人老师看?我数到三,愿意唱第一声部的
站在赵老师的这边,愿意唱第二声部的站在赵老师的这边,站成
两排,一、二、三。
师:下面请欣赏__班小朋友带来的合唱表演《风筝的歌唱》,
指挥赵老师,伴奏__x,掌声有请!
师: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你们跟我合作多,跟好朋友
合作过,还有谁没合作过啊?你们大声问一问客人老师愿不愿意
呢?那我们问一问客人老师愿意唱哪一声部?你们的眼睛都要看
谁啊?
师:让我们把这首好听的用轮唱的方法唱的《风筝的歌》带
给更多的朋友,好吗?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风筝》大班教案13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内容,会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风筝的喜爱
之情。
2、感受快板诗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艺术风格,体验朗读
的快乐。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引导幼儿在快板诗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风筝课件、响板。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受快板诗特点。
这首诗歌听起来有什么感觉?这种打着响板表演的诗歌叫
快板诗,它很有趣,很好听。
二、学习、理解作品。
1、教师表演前两段。
(1)提问:哪里的风筝最有名?风筝分几种?你能说出几
种名字吗?
(2)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
2、教师表演后两段。
(1)提问:人们为什么喜欢放风筝?
(2)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
三、表演、巩固作品。
(1)师生以轮读的方式练习作品,教师可放慢速度,让幼
儿有思考的时间。
(2)男女幼儿轮读,适当加快速度,教师要用自己的情绪
去感染幼儿,使幼儿感受到快板诗的内在情趣。
(3)教师和幼儿边打响板边表演。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我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
意识和习惯,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良好语言学习情境,培养幼儿的
个体差异,鼓励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风筝》大班教案1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通过故事中的语言信息分析情节的
发展。
2、根据前半段故事的提示,尝试续编故事情节。
3、感知故事中两个朋友之间的友情,感受朋友间可以用真
诚来化解矛盾。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中优美的童话语言,能用学一学、做一做的方式快
乐地进行语言、句子地学习。
活动难点:
根据故事前半段,大胆想象并续编故事的发展。
活动准备:
一、角色图片、风筝、小船的图片、第二段的即兴简笔画、
字卡“红”“棕”“小”、祝福语图示、题目图片、故事录音活
动过程一、出示角色图片进行兴趣导入,学认“红”“棕”两个
汉字。
教师出示角色图片并述:“你们看,这是谁和谁?”(鼓励
幼儿用这是?和?的句子)幼儿:“这是松鼠和小熊”。
把角色贴上黑板,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松鼠?幼儿:(这
是红颜色的松鼠)我们可以叫她“红松鼠”
师出示字卡“红”,我们来把他的名字读一读。集体念读“红
松鼠”
用同样的方法学认“小棕熊”
二、讲述、学习故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法律法规与政策》课件
- 工程项目劳务风险评估协议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普速列车设备设施规范课件
- 《建筑预算实务》课件
- 艏艉总段的装焊船体加工与装配课件
- 铁道机车专业教学张琼洁22课件
- 四空车检查南京铁道课件
- 铁路市场营销铁路运输市场分析教学案例课件
- 《GB 17930-2016车用汽油》(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国五音课件下载
- 网格员宣传防诈骗知识讲座
- (完整文本版)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单词表默写版1-144
- 《医院劳动合同书》电子版
- 机车直流电机的电力拖动-直流电机的基本方程
-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川教版(三起)四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英语试卷(解析版)
- 互联网信息审核员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汇总)
- 湖南省长沙市实验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 硫酸生产技术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化学平衡及动力学
- 浙摄影版(2020)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认识计算机(课件)
- 第七讲-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伦理问题-副本
- 校园安全常识测试题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