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调研报告_第1页
离婚调研报告_第2页
离婚调研报告_第3页
离婚调研报告_第4页
离婚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离婚调研报告离婚调研报告1

离婚案件中的债务处理,始终是民事审判工作中的难题。这难题不仅仅是当事人举证、取证难度大,法官认证、判决难度也大,尤其是法律法规的规定较原则,《婚姻法》与其他法律的规定还不尽统一,严峻地影响审制实务,这是最大的难题。下面就离婚债务处理难的成因作出分析,对如何妥当处理离婚债务谈谈自己的看法。缘由之一:当事人心态困难由于离婚当事人的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所处环境不同,从而使各自对债务处理的目的也不同,常见有以下几种心态:

1、离婚当事人双方均不举债。这种当事人往往负债较多,且多是共同债务,双方合意不举债,目的是躲避债务,使债权人无法追要。

2、一方认为有共同债务,另一方认为无债。这种往往是夫妻一方有过错导致的离婚,或者有过错方要求离婚,无过错方明知有债,却不承认有债,导致法院认证难。

3、一方认为是共同债务,另一方认为是举债方个人债务。这种状况往往是借债人要求离婚,另一方为了多得财产,而不承认是共同债务。

4、一方或双方搞假债务。虚假的债权人多伴属造假当事人的近亲属。目的使法院无法质证、认证,从而抵消对方应得财产的分额。

5、一方把个人的违法行为或挥霍所负的债务,称是共同债务。这种当事人主要驾驭了对方没有证据证明是个人债务而为的。

6、一方主动担当全部债务并放弃其他财产分割。这种心态的当事人多为假离婚,真逃债。让一方占有全部财产,带着子女过舒坦日子,自己漂流在外一无全部,企图使债权人的债权无法实现。缘由之二:法官处理离婚债务的判点不统一

1、当事人不举债,法官就不审。有的当事人为了少交诉讼费,对债务隐瞒不报,使债务悬空。那么,有的法官就认为民事审制的原则是不告不理,当事人不举债就按没有债务处理。待债权人主见债权时,再确定债务的担当。

2、当事人不举债或认为无债,应加判“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有的法官认为不加判该项内容,当事人上诉再举债就可能导致改判或发回重审。债权人申诉时就会引起离婚案件再审的被动局面。有的法院对此还作为错案来追究法官的责任。因此,加判该项内容,意在能保证“万无一失”。

3、一方认为所负债务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另一方无充分证据证明没有用于共同生活的,应认定是共同债务;负债方承认不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就判负债方个人偿还。有的法官认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所负债务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证据无法取得,尤其小额负债更无法查验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加之离婚时,夫妻冲突已到缰化状态,双方对负债用途的陈述更难以置信。因此这样判前者把举证责任安排给不负债一方,后者把举证责任安排给债权人,由债权人在主见权利时,再认定是一方偿还,还是夫妻双方共同偿还。

4、不管负债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还是一方个人所用,均不作分割。有的法官认为,基于《合同法》的规定,债务的转移要征得债权人同意。假如把一方负债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并将债务分给另一方担当,是否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在我国大部分家庭主宰家庭财政的是夫或妻一方,借债往往由掌管家庭财政的人多次经办,债权人也靠着他(她)有肯定信誉,才借给他(她)的。离婚时,一旦把债务分给另一方,就可能出现债权落空。即使把财产抵作清偿债务分割给另一方,谁来保证这些财产就能用于还债。有的当事人把财产变卖后一走了之,下落不明;有的变卖后资金挥霍,穷困无比。而当时的借债人凭自己的专长、职业、经济收入,完全有实力还债,却被法院判决只偿还部分债务。另外,有的离婚当事人举债无证据,怎么能认定是否负债?当事人离婚时往往债权人不知道,怎可能征得债权人同意?因此,法官不能以审判权驳夺债权人的权利。只有待债权人主见权利时,再予以确认是否属夫妻共同债务。把该举证责任安排给债权人。

5、一方主见负债,另一方认为不负债,对双方看法均不支持。持该观点的法官认为,离婚案件当事人一方经常会以欠自己近亲属的债来编造债务,另一方也经常以夫妻冲突恶化而拒不认债。法官对这些债务也无法查实。因此,处理时以不支持为上策,仍旧把举证责任安排给债权人,待债权人主见权利时,法院再认定是否负债,是否属夫妻共同债务。

6、离婚判决未对债务进行处理,判决生效后,债权人主见债务人是夫妻双方或一方,且债务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应撤销原判决的财产分割部分,就财产部分进行再审。持该观点的法官认为,原判对债务事实认定不清,导致其它财产分割违反法律规定,因此应撤销原判决的财产分割部分,进行再审,并追究审判人员错案责任。

7、离婚时负债人不举债,应视为对自己权利的放弃。债权人主见权利时,原负债人担当责任。离婚的另一方不再担当责任。缘由之三:相关法律规定对审判实务的影响

1、《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全部的,由双方协议偿还;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这条规定难以运作:①审判实践中对“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难以认定,难以取证。主见是夫妻共同债务或主见不是夫妻共同债务的一方也难以举证,最终导致法院判决难。②如何用共同财产清偿共同债务,离婚时共同财产一般价值很低,甚至无价值,假如用这些财产抵偿债务,分明是帮助离婚当事人销售旧财产,从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假如通过迫卖、变卖程序,诉讼成本将加大。③“由双方协议偿还”,很简单让当事人钻法律空子,使债务归一方,另一方不担当偿还义务。假如担当偿还义务的一方不具备偿还实力,就更加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④由人民法院判决偿还,简单导致债权人申诉,认为法院以审判权侵害了债权人的利益,使债权难以实现。

2、《婚姻法》第四十一条与《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相悖。《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那么离婚案件中的一方或双方所借的债务均与债权人形成一个合同,在这个合同中欠款人(或借款人)就是债务人,当债务人是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时,他在离婚时协商将债务由另一方还,或法院判决由另一方还,是否征得了债权人同意?若没征得债权人同意,是不是就违反了《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的立法原意。它的原意就是要求债务转移必需具备四个要件。

首先,原债务人与新债务人之间自愿达成债务转移合同或协议,而不是法院的判决书。

其二,必需征得债权人同意,而不是债权人之外的人的随意协定。

其三,必需有合法的债务存在,而不是无中生有的伪造的债务,更不是违法行为所产生的债务。

其四,所担当的债务依法可以转移。不具有可转移性的债务,就不能转移给他人,必需由原债务人履行。这四个条件是债务转移的必备条件,若按这些要求转移债务,那么《婚姻法》第四十一条就难以运作。不但离婚双方当事人无权协议分摊债务,而且法院也不能以审判权迫使离婚双方债务转移。因此《婚姻法》第四十一条应当修改或作出相关说明予以完善。既要与《合同法》相一样,也要考虑到对审判实务的影响。离婚债务的定性与处理对策要妥当处理好离婚债务,必需要用与时俱进的观念去重新给夫妻共同债务定性,正确理解《婚姻法》第四十一条的立法原意,不能一味就法条搬法条,就债务谈债务,多得财产就多担债务,不能把以“共同财产清偿债务”理解成债权人必需先把债务人有形财产穷尽后,再谈以现金或其他方式清偿。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婚姻法》及11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问题的若干详细看法》都作了规定。夫妻共同债务如何定性呢?这个问题应引起我们法学界及从事审判工作的人员高度重视,定性准了就易处理,定性不准处理就难。过去虽然对夫妻共同债务作过定性,但很不完善,笔者认为夫妻存续期间的债务一旦被确定为夫妻共同债务,那么它就具有不行分性。因为夫妻共同与债权人行成了债的关系,当这些债务未清偿终了前,夫妻就应共同担当这些债务的民事责任,一旦不清偿就形成了对债权人的共同侵权行为。共同侵权行为,必需由共同侵权人共同担当民事责任。而共同担当的民事责任,责任人之间具有连带责任,连带责任的显著特点就是债务未履行完之前具有不行分性。只有将债务全部清偿终了,债务人之间才能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分责追偿。由于夫妻共同债务具有不行分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处理离婚债务时应采纳以下对策:

一、双方均认可的共同债务,经债权人同意后,方可由双方协商清偿或以共同财产清偿。债权人不同意的,法院应判决双方共同偿还,并互负连带责任,不应判决各自偿还。当债务清偿终了后,履行清偿义务较多的一方可依法向履行清偿义务少的一方进行分责追偿。法院在审理追偿之诉时应充分考虑离婚时财产分割、子女抚育以及离婚后经济状况、给付实力等状况,注意调解,适度判决。

二、一方不认同是共同债务的,法院不宜在离婚诉讼中确认是否是共同债务。应待债权人起诉时,由债权人主见。只有当债权人主见是离婚双方共同债务或一方债务,离婚双方或一方反对时,法院再行确定是否是夫妻共同债务。这样做体现了我国民事诉讼的举证原则,也不致无辜地加重离婚当事人一方的负担,同时更加爱护了债权人的利益。

三、离婚案件审理中,债权人向离婚案件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主见债权的,法院应中止离婚案件的审理,先行审理债务案件,待债务案件终结后,再复原离婚案件的审理。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证债权人在债务人离婚前实现债权,防止离婚当事人分完财产躲避债务。同时也有利于查清夫妻债务,更合理地分割夫妻财产。

四、实行当事人举债与法院公告告知债权人主见债权相结合的方法,先审理债务,后判决离婚。理由有三,首先,能切实爱护债权人的权利,遏制以离婚达到躲避债务的不法行为;其二,有利于法院很快查清离婚当事人的共同债务;其三,能削减诉累,促进社会稳定。

五、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债权人已诉一方债务,但在离婚时仍未偿还的,已确定是夫妻共同债务,仍由双方共同偿还,不再参加分割。如未确认是夫妻共同债务,且公告后债权人不主见是离婚当事人双方共同债务的,仍由原义务人偿还。以上是笔者的粗浅相识,建议最高法院在制定《婚姻法》说明之二时能充分考虑到审判实务的影响,更明确地对夫妻共同债务进行定性,能否把告知离婚案件当事人的债权人申报债权作为离婚案件审理的前置程序。公告期限内债权人不向法院申报登记债权或者申报不起诉的,应视为放弃,或认定离婚双方无债务。

离婚调研报告2

家庭是社会细胞,先有小家才有大国,所以家庭的和谐干脆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快速,人际关系更加困难,人们的婚姻观念不断更新,离婚率逐年攀升。自20xx年1月至今,__县婚姻登记处共受理离婚案件1936件,其中女方提出离婚案1056件,占案件的52.23%。总体看,女方提出离婚案件占离婚案件的比例特别大。通过了解和驾驭人们婚姻观念的走势,对更好调处,促进家庭的和谐发展,以及稳固家庭关系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以__县的离婚案件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探求离婚案件的缘由和特征,提出解决离婚类案件的建议。

近年来,离婚案件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究其缘由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部分是女方提出离婚。从20xx年至今数据统计看,大部分是女性提出离婚。这说明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以及女性独立自办法识和法律意识有所增加。

(二)以调解劝和的居多.“以和为贵”的思想在我国已经深化人心,在离婚案件中,当事人也表现的比以往冷静和理智,能够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做到好聚好散。故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心情相对较稳定,有利于调解工作的进行。也有些当事人顾念旧情,在调解过程中选择从归与好。

(三)从离婚年龄看,中青年人离婚占多数。在离婚的男方当事人中,20-30岁和30-40岁年龄段的均在42%以上。在女方当事人中,25-40岁年龄段接近48%。这说明中青年年龄段的婚姻家庭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法律宣扬,树立正确健康的婚姻观。广泛开展对《婚姻法》的宣扬教化活动,特殊是农村地区,提高人们对《婚姻法》中的一夫一妻制度、夫妻相互忠贞相爱等婚姻思想的相识,普及法律学问,增加人们的维权意识

(二)加大对违法婚姻的惩罚力度。通过对婚外情和对有配偶者与他人非法同居、骗取结婚证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理,达到警示作用,促使公民遵纪遵守法律,提高法律意识。

(三)加强做好调解工作。贯彻“自愿调解优先”的原则。在离婚案件中,夫妻双方只要有和解的可能,则不能急于办理,应极力消退双方的误会,也可采纳“冷处理”的方式,使其冷静思索,慎重对待;假如夫妻双方感情确已裂开,并且在调解工作未果的状况下,则应刚好妥当处理婚姻家庭冲突纠纷。

(四)加强妇联“五好文明家庭评比”、“青年道德模范评比”的评比活动,让市民学有膀样赶有标兵,从而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良好的婚姻家庭关系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故在调解实践中,正确应对离婚纠纷调处,处理好婚姻家庭冲突,取得良好社会效果,既是时代对人民调查解员的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须要。

离婚调研报告3

农村信用社在清收贷款中,由于离婚率上升,离婚逃债的途径和形式多样化和带有隐藏性,导致信用社债权无法落实。尽管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由于证据不充分和无可执行的财产,严峻侵害了信用社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离婚逃债的途径形式。

债务人估计信用社今后就债务问题向人民法院起诉时,抢先向法院起诉要求与妻离婚。由法院制作调解离婚的法律文书,使法院在执行债务案时与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离婚调解书冲突,不便执行。另一方面是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合或其它缘由真正离婚,以法院制作的民事判决书。有的干脆到民政部门登记离婚。

在信用社清收贷款中,第一种类型较为一般。债务人借离婚逃债主要是在债务担当和财产的分割两个方面做文章。对于债务问题,有四种类型:

①否认有共同债务;

②承认有共同债务,但不注明债务有多少,注明谁经手的债务就由谁偿还或全部由一方偿还;

③讲明债务,并明确哪一年债务哪一笔债务由哪一方偿还(但后来不履行);

④无财产一方承认债务为个人债务,另一方不知情全额由其偿还。

除第一类债务人已否认有共同债务,信用社没有必要查实外,其次、三、四类已明确离婚后详细债务人,在偿还债务达成的协议。对于财产分割。有四种形式:

①经办债务的一方,将财产的全部或绝大部分转让对方;

②双方将财产全部和部分“退还”给父母,说是父母给的;

③将财产全部和绝大部分划在子女各名下,“抵付子女抚养费”;

④将财产转移他处,无论哪一种形式,均造成债务人没有财产抵债的假象。

二、离婚逃债对信用社债权的影响。

1、严峻侵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借债是夫妻存续期间实施的行为,债务人通过离婚将本属于双方的共同债务转让给一方,这是对信用社合法权益的严峻侵害。

2、严峻导致信用环境恶化,信用社依法收贷的难度加大。由于离婚率上升,在公众中造成只要两口子离婚就可以逃债。原来有偿还实力的,借离婚逃债。

3、严峻捆扰法院的执行活动。债务人离婚是对通过合法程序对财产进行分割的,特殊是在法院调解离婚的,法律文书已按双方的协商看法载明,债务由详细经手一方担当,房屋和财产产权是另一方的,法院执行则是对已生效法律文书的否定,明显是冲突的

二、处理离婚逃债现象对策。

1、信用社在发生贷款时,无论金额大小、信用贷款还是抵押贷款,必需经过双方夫妻到场,双方签字和指印,特殊是抵押贷款最好到公证处办理具加强制执行的`债权文书公证,贷款一旦经出现问题,信用社可干脆申请向法院强制执行。因为在婚姻存续期间发生的共同债务,夫妻双方共同签字和指印,以促使信用社在债权形成时就有处分的权利,从而从根本上解诀个人债务。共同债务难以界定的状况,信用社能有效收回贷款。

2、加强法制宣扬教化,增加债务人的法制观念,提倡“诚信光荣,赖债可耻”舆论环境,信用社加强对政法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依法打击逃废债务的行为,建立金融平安区。

3、债务人不谈或轻描淡写债务的离婚案件,可向人民法院供应新的证据,建议人民法院持谨慎看法,尽可能向人民群众了解债务人的陈述和经济状况。对查明有债务的,肯定要当事人讲清晰姓名、地址及债务的数额,以便客观公允在分割财产和担当债务。

4、对已生效法律离婚文书,发觉有逃废债务行为的,只要贷款未超过诉讼时效,信用社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婚姻法司法说明二》二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见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和其次十五条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的,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见权利。同时按审判监督程序,建议人民法院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探讨,确定对财产部分进行再审。

5、对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的,有逃废债务行为的,根据规定,建议人民法院宣布在财产部分分割无效。

离婚调研报告4

缺席审理是指一方当事人经依法传唤无正值理由不到庭或中途退庭的状况下,人民法院仍不中止案件的审理,对一方当事人进行调查、审核证据,并对不出庭当事人供应的诉讼材料进行审查后依法作出判决的诉讼活动。在当前审判实践中,离婚案件缺席审理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被告下落不明而采纳公告送达缺席审理;另一种是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值理由拒不到庭而缺席审理。离婚案件的显著特点首先是当事人对婚姻意愿的表达必需由本人亲自实施,具有人身不行替代性(已丢失诉讼行为实力的例外)。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其次,离婚案件所查明的法律事实有相对的隐藏性,有许多事实只有夫妻双方知晓,其他人难以证明。基于离婚案件的上述特点,我们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慎用缺席判决的方式结案。

一、离婚案件缺席审理增多的缘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淌性加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涌入城市务工,导致夫妻双方长期分居,这种情形日益增多,使许多夫妻常年聚少离多,严峻的影响了夫妻感情。一旦双方感情出现裂痕,一方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由于其往往不能精确供应对方的具体地址,使得法院经常很难通知被告应诉。在这种状况下,法院通过其他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往往只能采纳公告送达方式送达应诉通知书和开庭传票。

此外,有的当事人缺乏家庭责任感,对婚姻无所谓,经常行踪不定,表现为不辞而别,独来独往,另一方很难把握其行踪;还有一种当事人是恶意缺席,有意规避法律,不愿担当不利后果,如不想离婚,不想抚育小孩或不想让对方获得财产之利益。有意不到庭,造成对方当事人举证困难,人为增加法官判决离婚难度;还有的拖延诉讼,迫使对方当事人让步。

二、离婚案件缺席审理的弊端

1、双方感情是否裂开难以查明。在缺席审理时,由于被告未到庭,给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质证程序带来了肯定的难度。审判中,法官主要看原告的举证,不能通过听取双方的陈述、辩论并结合双方供应的证据来推断双方夫妻感情是否确已裂开。有时原告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往往夸大其词,甚至杜撰一些不实的事实来证明夫妻感情不和,法官仅凭原告的陈述及其供应的证据的确难以推断双方的夫妻感情是否裂开。

2、财产及债权债务状况难以查明。原告在庭审中供应的财产状况,可能有遗漏,因为对被告在下落不明期间所得的财产,原告不知情,亦无法查清,更不能供应证据证明。在这种状况下,财产的分割仅局限于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所得的财产和被告下落不明期间原告所得的财产;同时还可能存在虚假,因为原告为了达到多得财产的目的,也有可能隐瞒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这种情形假如涉及的财产多、数额大,缺席判决后,一旦被告重新出现,新的财产分割纷争必起无疑。同时,因为被告未出庭参与诉讼,对夫妻间的共同债权、债务亦无法查清。在共同债务问题未查清的状况下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有可能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3、子女抚养问题难。缺席审理时,夫妻双方不能就子女跟谁生活及抚养费的担当等问题进行协商。当原告不同意抚养子女,对被告公告送达缺席审理时,若判决由原告抚养,而被告又下落不明,对原告来说是不轻的负担,且对原告不公允;若判决由被告抚养,而其又下落不明,子女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的爱护,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三、离婚案件缺席审理应留意的问题

1、依法通知被告应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五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起诉或者答辩时向人民法院供应自己精确的送达地址、收件人、电话号码等其他联系方式,并签名或者捺印确认”。第十条规定“因当事人自己供应的送达地址不精确,送达地址变更未刚好告知人民法院,或者当事人拒不供应自己的送达地址而导致诉讼文书未能被当事人实际接收的,按下列方式处理:

(一)邮寄送达的,以邮件回执上注明的退回之日视为送达之日;

(二)干脆送达的,送达人当场在送达回证上注明状况之日视为送达之日。上述内容,人民法院应当在原告起诉和被告答辨时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告知当事人”。对恶意缺席的被告,法院可以依法要求其供应自己的送达地址,然后向其邮寄送达诉讼文书,其签收与否不影响送达的法律效力。对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若用《民诉法》规定的其它送达方式均无法送达的,采纳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2、对一方以下落不明起诉离婚的案件,要把查明对方当事人是否确属下落不明作为案件审理的重点,因为查清该事实是确定案件能否适用缺席判决的关键。诉讼中对原告提交的证明被告下落不明的证据,因无法质证,不能干脆作为定案依据。审判人员应依据这类案件的特别性,依职权进行调查取证,除调查核实原告供应的证据外,还应当调查下落不明一方当事人的近亲属,因为一方当事人若非下落不明,其肯定会和近亲属保持联系。假如其近亲属也不知道其下落,那么结合原告方供应的证据,可认定被告下落不明。在程序上应尽可能保证下落不明一方当事人多渠道获得通知其参与诉讼的信息,在发出公告的同时,应在下落不明一方当事人直系亲属居处地张贴公告,防止原告采纳欺诈手段,骗取法院适用缺席审理。

3、仔细审查原告方供应的证据材料。由于离婚案件不同于一般案件,离婚纠纷除涉及当事人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外,还涉及婚姻家庭的稳定,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婚姻关系的稳定与否,干脆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在审理涉及一方下落不明的离婚案件时,对原告供应的证据要仔细细致地进行审查。特殊是涉及到夫妻感情裂开的证人证言,应当通知出具证言的证人出庭作证,并核实其证言的真实性。对共同财产、共同债权债务,最好通过当地基层组织调查核实,在无法查清时,应暂不处理共同财产、债权债务问题,待下落不明一方当事人出现后再行处理,充分保障下落不明一方当事人的诉权。同时,加强与下落不明一方当事人亲属的沟通,尽量削减日后可能出现的缠诉。对被告恶意缺席的离婚案件,审判人员要耐性做被告的思想工作,争取让被告到庭参与诉讼。对被告明确表示不到庭参与诉讼的,应要求被告出具对婚姻、财产分割及孩子抚养的书面看法或将其看法记入笔录,或实行就地调解或到案发地开庭等措施,解决被告不到庭参与诉讼的问题。

4、妥当处理子女抚养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父母有抚养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实践中因被告未到庭,对于子女应由谁来抚养,人民法院认定的难度较大。对被告恶意缺席的离婚案件,一般可依据子女目前抚养的现状,判决子女由原告或被告抚养。对被告下落不明而判决离婚的案件,原告有先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在这种状况下,应当判令子女由原告携带抚养;若夫妻有共同财产的,可将被告方应得的共同财产份额作价后交付原告抵作抚养费,多余部分也可交由原告保管,待被告出现后主见权利时,再由原告交还给被告。若没有什么共同财产,可判令被告负担部分抚养费,待其出现时再申请执行,被告如有异议时则可由被告另行主见。这样判决既不会影响被告事后再主见要利的诉权,也保持了子女抚养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削减社会冲突。

5、多做服判息诉工作。许多当事人法律意识不强,法律举证缺乏,法官有必要就有关法律规定向当事人或其亲属进行释明。对下落不明的被告重新出现并到法院缠诉的,应当对其进行耐性的疏导说明,说明判决的法律依据。特殊是公告送达的有关规定,劝服其服判息诉,同时告知其若有共同财产没有分割,可另行起诉,若要求抚养

子女并有实力抚养时,告知其另行提起变更抚养权诉讼。

离婚调研报告5

目前,农村家庭在婚姻中以女方到男方家庭居住的占绝大多数,由于农村中“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妇女在许多方面实质上仍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农村妇女离婚后,其基本的人身、财产权益很难得到保障,针对这种状况,我乡妇联进行了系统的调研。

1、很难取得宅基地全部权。现在的农村家庭结婚,普遍都是由男方供应居处、女方供应嫁妆,因此,男方为打算结婚而在婚前购置或建立的住房大多数是登记在男方一人名下的,《新婚姻法》颁布后,其全部权在婚后还是属于男方,不行能因婚姻关系持续时间的长短而变更其归属。一旦发生离婚的现象,农村妇女很可能就处于没有居处、无处可去的境地。通常娘家受不良风俗的影响,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假如仍居住在娘家,对其兄弟家不好,而且有辱家门,根据目前农村的习俗,房屋大都是留给儿子的,假如离婚后妇女强行回家居住,即使父母情愿接纳,姑嫂之间也很难和平相处。简单导致家庭冲突。而根据当前规定,离婚的妇女又不行能申请到新的宅基地,最终导致其无房可住。

2、土地承包经营权很难取得。由于土地的不动性,农村妇女离婚后,通常无法带走在婆家分得的土地。即使有极少数的婆家同意把地分出来,但是由于不便于离婚妇女去耕种,往往使离婚妇女很难实际得到土地承包经营权。三十年不变的土地承包政策,使农村妇女想要重新得到承包地是很渺茫的事情。这就意味着离婚妇女没有了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其基本的生活很难得到保障。

3、就业创业机会很难把握。离婚后的农村妇女,在住无定所、耕地无着落的状况下,很难拿出时间、拿出金钱来进修,进行系统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学问水平。在我乡,还可以从事手工艺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解决温饱问题,但是,离创业致富还差许多。纵使妇联进行了许多创业培训,可是由于时间、个人基本生存条件等问题,很难使这部分妇女得到有效的信息和专业的培训。

4、回娘家落户难。女方嫁入男方家后,户口也迁到男方户口所在地,但是在离婚后男方家急需将女方户口迁出,而女方娘家村委,往往由于涉及村级集体资产权益安排等问题,利用村规民约等限制,设置多种关卡限制女方户口迁入。通常状况下,条件较好的村庄,对离婚后妇女户口及子女户口的迁入,会要求妇女出具在村里落户但是不享受村民待遇的声明,否则不予迁入户口。

1、传统重男轻女思想观念的影响。“男尊女卑”、“男娶女嫁”等传统思想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仍旧根深蒂固,依旧起着作用,“男尊女卑”仍旧是侵害离婚妇女权益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根源。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农村家庭在村里事务一般都是由户主,男性公民出面。女性往往就是干活、在家照看孩子、服侍老人。农村妇女的自我意识不强。

2、自身法律观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农村妇女通常遇到婚姻关系改变时,会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用法律手段来爱护自己、维护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