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中国式辩论”导写及范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9a3d30298879153e2d9b50565b9911/539a3d30298879153e2d9b50565b99111.gif)
![高考模拟作文“中国式辩论”导写及范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9a3d30298879153e2d9b50565b9911/539a3d30298879153e2d9b50565b99112.gif)
![高考模拟作文“中国式辩论”导写及范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9a3d30298879153e2d9b50565b9911/539a3d30298879153e2d9b50565b99113.gif)
![高考模拟作文“中国式辩论”导写及范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9a3d30298879153e2d9b50565b9911/539a3d30298879153e2d9b50565b99114.gif)
![高考模拟作文“中国式辩论”导写及范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9a3d30298879153e2d9b50565b9911/539a3d30298879153e2d9b50565b991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模拟作文“中国式辩论”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中国人之间几乎没有辩论,只有争吵。这是因为“中国式辩论”忽略了辩论的两个最基本要素:事实和逻辑,而专注于姿态与声势。“中国式辩论”中的常见问题如:偏离论点、情绪激动、攻击对方人品、滥用比喻、使用嘲笑和反问句等等。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参考立意】立意1:用事实说话,说话讲逻辑,不要一味宣泄情绪立意2:时时反省言语暴力,不做中伤者立意3:以和为贵,不逞口舌之快【优秀范文】1“棍子”和“喷子”,中国辩论的悲哀中国,这个拥有着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继承千年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出了许多“中国式辩论”。“中国式辩论”便是其中一种"中国式"弊病。电影《十二公民》中的场景让人很难忘却,一群政法大学的学生家长就一个杀人案作为陪审团进行讨论。讨论很快就变成了争吵,似乎谁声大谁有理,谁会攻击人谁有理,这就是“中国式辩论”。“中国式辩论”还有其辩论“技巧”:偏离论点、偷换概念、滥用比喻、设问、反问等。“中国式辩论”不知是从何年何月开始出现。我所知道的古人辩论应该是像“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吾与城北徐公孰美”这类,而非粗俗的“中国式辩论”。不去推究“中国式辩论”究竟是何时出现的,但我知道“中国式辩论"在中国文革几十年很常见。巴金先生曾公开演讲说中国有些“棍子”,专门制造一些“框框”,如果你不进到他的“框框”里,他们就用“棍子”对你进行攻击。“棍子”们声势浩大,只要你一发声,他们就出现。“棍子”就是典型的“中国式辩论”者,正是这些“棍子”,比如最大的“棍子”姚文元,导致了文革这场中国的灾难,“棍子”导致了文革,文革又滋养了“棍子”。现如今“棍子”换了一个名字叫“喷子”,在互联网上不管青红皂白,只要有人发表自己的观点就一阵“乱喷”。可见“中国式辩论”者在不同时代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式辩论”是近几年才存在的现象吗?不是,我们所见的古籍都是历史沉淀过的,只有优秀的作品才能流传至今,所以我们才会认为似乎近现代这种现象很常见,而“中国式辩论”,其实就是我国的“民族劣根性”的体现之一。这种劣根性是很难以彻底根除的。但不管怎样,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首先,面对“中国式辩论”我们要懂得“有理不在声高”,要以文明,尊重的态度,以宽容的心态面对。其次,要敢于表达真理,不畏惧“中国式辩论”者的声势浩大。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文明,那么“中国式辩论”也便消失。“中国式辩论”也有一定社会原因,前文所说“文革”中这类人多于文革后,就是因为“文革”时有滋生“中国式辩论”的社会土壤。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我想“中国式辩论”定会营养不良,未来“中国式辩论”将不再是一个骂名。2良辩可寻吵!不知何时起,人们一有分歧就要打骂仗,平日里也满嘴问候对方亲人的话,辩者似已远去,虚张声势者横行。面对一点有损自己利益的小事,人们言语之恶毒可谓超乎想象,如果说为自己争利还有理可言,那么如今在网络上肆意谩骂、随处攻击的现象令人摸不着头脑,恶意狡辩,究竟为何?或许是人内心的压抑,致使我们须得泄愤,以征服的姿态突破条框,野蛮地战胜他人。或许是争鸣的环境糟糕,去真存伪,以劣趋良,真理随之湮灭。或许还有历史原因,向来重情不重法,重义不重理的社会使得人们对法理概念模糊。那我们还可寻良辩吗?不可!无赖者总将有理者赶下台,在人群中激情演说。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我们只得随波逐流,背弃真理,投入那输理不输阵的浪潮中。不可,在娱乐至上的年头,将专业知识搬出来要惹人嘲讽,对事实的探求在跌至冰点,投机取巧在肆虐,站在塔尖终要摔落。可!可以!但闻一声肯定从远方传来,嘲弄的人们惊异回头。重事实。教育是改变人们思想的根本,而优秀的培养不仅使我国辩手林立,更使许多环境下激烈而有质量的争辩在不断增加。包括媒体,《奇葩说》这档节目使我们窥见网络推广真理的可能,官方辟谣在给予人们信心,辩论的发展更令人欣喜。肯认输。归根结底,雄辩是为了赢。除了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我们更应从自身出发,对事不对人,承认自己的谬误。(欢迎关注“作文素材宝库”)承认错误的人是勇者,在这种内力的推动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将会更和缓,更容易达到事实的真相。强行激化矛盾一定是出自双方互不相让,才让我们忍耐的界限越来越低,陷入“中国式辩论”的怪圈。事实终将胜于雄辩,只是这其中道路曲折,出现错误是寻求真理的一环,对于中国人思辨的明天,我们还应多点信心,以践行理论的方式去证明良辩可寻。犹忆起,百家争鸣,一席话绕梁三日,此景可重来……3口服与心服我们经常能看到以下场景:本来两个人好好的,心平气和的谈话,结果乙不同意甲提出的观点,于是两人开始争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不知怎的就开始互相问候对方的祖宗,甚至武力相向。这便是所谓的“中国式辩论”,一场本应是交流观点并说服对方接受的客观辩论,最后却把真正要辩的观点抛诸脑后,转而进行人身攻击的无意义的争吵。无怪乎有人说,中国人之间几乎没有辩论只有争吵。然而这种怪象是与我们的文化密切相关的。中国自古有“先声而夺人之势”“下马威”一说,话是这么说没错,要先压住对方的气势,但很多人舍本而逐其末,他们只重视气势上压倒对方,却忽略了辩论的真正要义是要对方信服,而非屈从。倘若一场辩论全看双方的骂人技艺,战败方嘴上说着我服我服,心里却依然固执己见,辩论的意义又何在?口服永远不能衡量胜负。然而这一切背后,我看到的不仅是说服方式的错误,还有国人输不起的自卑心理,因为怕对方不接受,于是大打心理战术,妄图令其在表面表示服从,言语越激烈,越是表现其内心底气的不足,所谓虚张声势,说的就是这些人。前有鲁迅笔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以打肿脸充胖子,今有中国式辩论演变为骂街的虚张声势,说白了,还是一张“面子”的事,辩论输了就没面子,所以一定要在声势上夺回,这不是自卑怕输,还能是什么?而要让“中国式辩论”真正成为辩论,我们需要的只是“心服”。辩论应该是客观的,是要用事实和逻辑去说服对方的,而中国人的问题就是让情绪主宰了理性,一旦加入了太多的主观感情,辩论就变了味。而要做到让对方“心服”,我们就应冷静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运用严密的逻辑与充分的事实材料驳倒对方的观点。先声夺人可以有,但切不可令其喧宾夺主,否则词典中的“辩论”很快会被“骂街”一词所取代。中国式的辩论是时候该作出改变了,一个只会逞口舌之快的民族是不会有前途的,要使敌人服从于我们,唯有“心服”一条路可走。4中国人,请改变思维方式有人说,“中国式辩论”只是争吵,而非辩论。虽说此言过于绝对,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人性上的弱点,以及思维方式上与科学理性精神相悖的事实。据说自人类有语言之始便有了辩论。古往今来,有很多能言善辩者以其卓越的辩才载入史册,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孔子、墨子、朱熹,可以说皆是如此。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辩论?一场优秀辩论赛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在我看来,辩论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辩论双方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可以说,辩论不是为了赢过对方,而是为了求知,共同提高思维水平,取得双赢;辩论不是为了发泄情绪,或是表演给观众看你有多会运用辞藻,而是为了借此培育科学理性精神,表达人类对真理的渴望和热爱。可惜的是,“中国式辩论”,不管是高校辩论赛,还是网络上的公共辩论,往往都偏离辩论精神。比如方舟子和崔永元,方舟子和韩寒前后进行的辩论,其目的和结果不是“改变对方的观点”而是“否定对方的为人”,无一不是以“伤害感情”为结局。“中国式辩论”比的是谁的音量大谁的语速快谁的气势强;辩着辩着就偏离论点,开始指责对方的身份、能力、动机甚至人品;辩论过程中,常常使用嘲笑、反问等刺激性语句,情绪上不能保持心平气和,内心时有愤怒、憎恨、悲伤、失望等激动负面的情绪。因此,“中国式辩论”被认为是专注于姿态和声势的辩论。究其原因,我认为首先是我们中国人人性上的弱点所致。面对异己,面对不同于我们的观点,我们往往会有两种极端的反映,一种称为“厚皮”,一种称为“脸薄”。“厚皮”,就以傲慢、嚣张、泼皮、强词夺理来进行自我护卫;与此相反,“脸薄”,特别敏感、害羞、害怕与别人起冲突,因此以躲避和隐藏来进行自我保护。“厚皮”和“脸薄”都是人格上的失调,都会把被别人说服或者承认别人比自己说得在理看成是“丢脸”、“失败”或“屈服”,从而习惯于用高度敌情和战斗观念来阻止丢脸或失败。对言论之间的不同,我们习惯于因异而仇,并且“仇必仇到底”。归根结底,中国人总欲争胜,表现出了中国人严重的思维定势,那就是对虚荣的“面子工程”的不离不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绪化问题,而把真正该面对的问题抛诸脑后。除了上述思维定势外,我们还相当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首要方面在于能对一个概念进行准确的定义。有时我们在大街上看到两个人吵架,他们越吵听的人越糊涂,不知道他们在吵什么,两个人说的不是一个东西,他们对概念的定义根本就不一样,驴唇对不上马嘴,鸡在跟鸭讲。许多浪费时间的争论其实都是这样造成的。概念不清,不重视概念的定义,是许多中国人的思维弊端。真正有益的辩论,表达上要有逻辑一贯性,论证过程不能违反逻辑规则,不能自相矛盾,或有逻辑漏洞,任何结论还都必须有充足证据的支持。胡适先生说过:科学就是拿证据来,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人却有一种用比喻、修辞、典故来代替逻辑的倾向和冲动。大至治国平天下、小至个人日用生活一切都可据此含糊潦草、敷衍了事。中国许多文人很擅长抒情和辞藻华丽的表达,却不会逻辑严谨地说理,因此普遍缺乏客观冷静的理性精神,也就是缺乏科学精神。由此看来,中国人,需要的正是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就辩论赛来言,为了表现出该有的逻辑推演能力,辩手们该如何应对呢?在辩论赛前,辩手应对辩题有一种谦卑的研究心态和收集事实的能力。优秀的辩手拿到一个辩题,一定会先调查和搜集大量资料,掌握大量有根据的历史和现实事件,以及一些不可辩驳的科学数据。为了掌握这些事件和数据,有时甚至需要做些实地的调查。这就是辩论所不能忽略的一个基本要素——事实。有了这些事实,辩手才能提出自己的假设,依据逻辑思维规则认真推理论证,得出可靠的结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辩论过程中,也应尊重事实,这个事实除了上面所说的事例和数据外,还指对方辩论过程中呈现出的精彩之处和问题所在。那么,一个优秀的辩手应该惜话如金,善于倾听。像“庖丁解牛”一样,一上来就把对方说话的逻辑听得非常清楚,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是不值得浪费精力纠缠的。即使一个复杂的问题,也能看清它的逻辑脉络,能听出问题关键在哪里。我认为,这就是辩论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卫星数据采集系统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EMI屏蔽材料项目发展计划
- 冷链物流温度监控实施细节
- 2025年活性白土项目建议书
- 案场物业经理年终工作总结
- 2025年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项目建议书
- Clenhexerol-生命科学试剂-MCE
- 4-Chlorosalicylic-acid-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建筑行业工程质量保证协议
- 项目收尾阶段工作总结与经验教训总结报告
- 口腔医院市场营销新入职员工培训
- 鞋类代理合作协议
- 防滑防摔倒安全教育
- 乳腺癌课件教学课件
-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抗菌药物剂量调整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脑梗死临床表现护理
- 新高考英语|语法专项之括号法突破长难句 讲解课件-2025届高三英语上学期一轮复习专项
- 《光通信技术简介》课件
- 2024年广西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健康体检基础知识培训
- 【课件】Unit+6+section+B+1a~2b+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