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竹溪镇大湾村农村移民安置区精准帮扶项目(人行便道)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开州区竹溪镇大湾村农村移民安置区精准帮扶项目(人行便道)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开州区竹溪镇大湾村农村移民安置区精准帮扶项目(人行便道)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开州区竹溪镇大湾村农村移民安置区精准帮扶项目(人行便道)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第PAGE4共5页开州区竹溪镇大湾村农村移民安置区精准帮扶项目(人行便道)施工图设计说明一、概述1.1项目背景开州区隶属于\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重庆市,位于重庆市东北部,\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三峡库区小江支流回水末端,介于北纬30°49′30″-31°41′30″、东经107°55′48″-108°54′之间,西邻四川省\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开江县,北依大巴山接\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城口县和四川省\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宣汉县,东毗\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云阳县和\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巫溪县,南近长江邻\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万州区。

竹溪镇地处\t"/item/%E7%AB%B9%E6%BA%AA%E9%95%87/_blank"重庆市\t"/item/%E7%AB%B9%E6%BA%AA%E9%95%87/_blank"开州区西部,南河下游,距开州城区13公里。东临\t"/item/%E7%AB%B9%E6%BA%AA%E9%95%87/_blank"赵家街道,南靠长沙镇,西毗\t"/item/%E7%AB%B9%E6%BA%AA%E9%95%87/_blank"临江镇,北接镇安镇和九龙山镇。澎溪河水穿境而过,省道渝巫路横贯其中。环汉丰湖岸线长16公里,环湖地势平坦。全镇幅员面积84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105个村民小组和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5608人(2017)。2020年,按照竹溪镇政府的要求,为使竹溪镇提档升级,促进竹溪镇经济快速发展,提高竹溪镇旅游环境,对竹溪镇进行重新打造。大塆村作为竹溪镇提档工程之一。1.2项目区位开州区西邻四川省\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开江县,北依大巴山接\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城口县和四川省\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宣汉县,东毗\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云阳县和\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巫溪县,南近长江邻\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万州区。竹溪镇位于重庆市开州区西侧,距主城区5公里。大塆村位于竹溪镇境内。图1-2本项目区位图1.3项目概况本次施工图设计为竹溪镇大塆村的人行步道,步道总长7938.340m(含38条步道),标准路幅宽度1.5m。步道主要为当地居民的上下山步行服务。具体统计表如下:序号路名里程(m)1便道11153.0282便道282.5003便道3117.8724便道4113.6595便道593.1046便道687.0587便道7131.4388便道8391.5819便道9510.86610便道10208.53011便道11156.78512便道1258.53913便道1340.62314便道1471.95215便道15547.93316便道16101.65517便道17133.99818便道18112.43419便道19147.46220便道20139.06721便道21375.67022便道22512.36123便道23177.84724便道24517.49625便道2569.26626便道26329.49127便道27148.50128便道28291.15829便道29217.39330便道3053.81831便道3125.59832便道3258.04033便道3368.85234便道3463.24635便道35230.61936便道3688.19237便道37208.48138便道38102.227合计7938.3401.4设计内容及设计文件组成根据合同约定,本次设计为步道一阶段施工图设计。二、设计依据及规范2.1设计依据我院与业主签定的合同。业主提供的竹溪镇地形图。其他相关资料。现场踏勘成果。上一设计阶段的专家评审意见及逐条回复如下:2.2设计规范(1)《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T1136-2017)(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三、项目建设条件3.1自然地理概况3.1.1地形地貌开州区在\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造山运动及水流的侵蚀切割下,形成\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山地、\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丘陵、\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平原三种地貌类型、七个地貌单元、八级地形面。山地占63%、丘陵占31%、平原占6%,大体是“六山三丘一分坝”,地势又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北部属大巴山南坡的深丘中山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最高处白泉乡\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一字梁横猪槽主峰,海拔2626米。三里河谷沿岸海拔较低,最低处为南部渠口镇崇福村,海拔134米。沿河零星块状平坝,地势开阔,土层深厚。开州区的山脉主要有\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观面山脉、\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南山山脉、铁峰山脉。观面山脉为大巴山支脉,北东南西走向;南山山脉从梁平县明月山分支,南西北东走向;铁峰山脉从忠县精华山延伸,南西北东走向。南山、铁峰山脉为川东平行岭谷的隔挡式褶皱带构成,背斜紧凑,形成低山;向斜宽敞,多成丘陵谷地或平原[13]

。3.1.2气象开州区地处中纬度地区,具有\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一般特点,季节变化明显。因为盆周山地阻挡,寒潮不易入侵,故气温比同纬度、同海拔的其他地区略高,冬暖春早,夏季海洋性季风带来大量温暖空气,夏季雨量充沛、温湿适度。但当季风锋面停留时,则又形成初夏的梅雨天气;而当太平洋高压控制川东一带地,七、八月出现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气。立体气候特点明显,因纬度引起的气温差异甚微,仅0.3~0.6℃;开州区可分为两大气候区:一是北部中山地带(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冷凉阴湿,雨日多、雨量大、光照差、无霜期较短、霜雪较大;二是三里河谷平坝浅丘地带,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照虽处于全国同纬度的低值区,但仍比北部中山区强,少伏旱[13]

。3.2地质条件开州区地层发育和地势起伏与\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四川盆地的地质发展历史密切相关。中生代三迭纪后期发生的印支运动,四川地台受到强烈的挤压,形成地槽型褶皱,出现开州区北部的大巴山背斜。到\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中生代\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侏罗纪晚期与\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白垩纪发生的\t"/item/%E5%BC%80%E5%B7%9E%E5%8C%BA/_blank"燕山运动,四川盆地东部受到明显挤压,褶皱成东北西南走向的近乎平行的雁列式岭谷,形成温泉背斜——江里向斜——开梁背斜——浦里向斜——铁峰背斜[13]

。3.5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调查可知,项目周边岩层分布连续,不存在断层、构造破碎带,未见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无软卧层、暗塘、暗滨等分布。现状整体稳定。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不良地质,应及时与相关单位协调,调整施工方案。步道设计本次设计按照园路中园务路登记设计,主要保证村民步行出行和务农需求。4.1设计原则1、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因地制宜、适地适路原则。2、安全、经济、美观、施工难度小。3、满足需求的原则。即交通功能和综合路网配套功能。4.2平面设计项目平面均是依山而建,详细图纸见路线平面图。便道铺设遇到桥、涵,均不改变原有结构,仅仅加铺路面。4.2纵段面设计项目纵断面均依据地形而建,详细规则如下:①纵坡>15%的路段设置为梯步,梯步步高不宜超过0.15m,步宽不宜小于1.5m,当人行便道纵坡在6%-15%之间时,设计对路面采取凹槽防滑处理,凹槽深度不小于3mm,宽度5-6mm,间距50mm。②在台阶与歇脚平台连接处,直坡段混凝土路面每隔3m处,设置伸缩缝,缝宽3-8mm,型式为不设传力杆假缝型缩缝。③在台阶与歇脚平台连接处,直坡段混凝土路面每隔3m处,设置伸缩缝,缝宽3-8mm,型式为不设传力杆假缝型缩缝。④梯道梯步级数不应大于18级,超过18级应设置歇脚。⑤实际施工中,在业主监理许可下,可根据实际调整,据实收方。4.3步道横断面设计本次步道横断面设计宽1.5m。4.4步道路基设计(1)本次设计步道填挖高度较小,均为一级边坡,挖方边坡坡率均为1:1,填方边坡坡率均为1:1.5。(2)路基填筑前应对基底压实合整平,压实度建议达到90%。路基填筑材料采用碎石土(土石比4:6),土质不得用砂性土(不计入工程量,采用挖方中的土石方利用),腐殖土等不合格填料。应用隔水性好的低膨胀性的粘性土。(3)步道基底修建时保证基底的平整度,同时满足基础压实度不小于90%。4.5路基排水设计经现场踏勘,现状步道均纵坡较大,挖方路基边坡顶部排水均按照原地形自然散排,挖方路基边坡坡脚不设置排水边沟。工程数量已计入路基土石方数量表。4.6步道铺装设计根据建设方意见,步道铺装具体结构层次如下:图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