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各地2019届高三语文5月模拟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1页
江苏省各地2019届高三语文5月模拟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2页
江苏省各地2019届高三语文5月模拟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3页
江苏省各地2019届高三语文5月模拟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4页
江苏省各地2019届高三语文5月模拟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专题苏锡常镇5月调研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盛溪绿生志胡胤嘉吾乡吕水山先生,通博异才,微及艺事,率尔造极。书法精劲,画无尘埃气。余尝得其所写《双柑图》,枝叶扶映,生气可摘。性好奖成人材,凡有片长,引接不倦。我家乡的吕水山先生,通达渊博,才能特出,稍一接触艺术之事,就能达到最高境界。书法精妙道劲,绘画没有尘俗之气。我曾经得到他所画的《双柑图》,枝叶交映,栩栩如生,好像可以摘下来一般。他性喜助人成材,凡有微小的长处,推荐提拔不感到厌倦。盛世者,安溪人也,避仇居先生前庑下。盛固工写照及神仪佛像,以糊齿颊。先生谛视之,殊有思理。一日,悬子昭《四时图》于堂,促盛至曰:“子能捉笔乎?”盛素有胆智,又心屈服先生,逐漫应日:“诺!”键户临染,三日始成。先生掀髯曰:“子可教也!”遂与语山水去就曲折、草木舒结芊绵之致。盛大悟,笔法顿上。由是摩东村无不东村矣,摹徵仲无不徵仲矣。第其自布一局,自出一意,则亦为其溪绿者而已。盛世,是安溪人,躲避仇人而居住在先生家前面的屋子里。盛世本来擅长画人物形象和神像佛像,借此糊口谋生。吕先生仔细察看他,极有才思情致。一天,先生在堂上悬挂子昭的《四时图》,催促盛世到后说:“你能执笔一画吗?”盛世向来有胆识,又加折服于先生,就随口答应说:“好!”(盛世)关上门临摹,三天后才画成功。吕先生笑着说:“你是可教之人啊。”于是和他说山水的去就由折、草木舒结芊绵的道理。盛世恍然大悟,作画的笔法顿时有了进步。从此,模仿东村就没有不像东村的,模仿微仲就没有不像微仲的。只要他自己构思布局,自己,就也是他盛溪绿的画而已。一日与余饭斋中,是年适其六十诞期,余戏谓:“长松大椿,子所自有,余何以寿子?”盛立庭下,饮泣哀咽,若不自胜。余怪骇之。拭涕言曰:“余哭吾母也。世生匝岁,痘发炽然,累累著面目,瞳如覆盂。母日夜舐吮,一目复开,见日月光,不至懵懵作死人者,皆吾母涕唾余也。母亡矣,虽有目,视之不见矣,世何以报吾母?公能言,怜而志其痛,世死且不朽,何以寿为?“余蹙然许之。一天他和我在斋中吃饭,这一年正是他六十岁出生的那一年,我跟他开玩笑说:“那些高大的松树椿树之类的贺寿画,是你自己就有的东西,我拿什么来为你祝寿呢?”盛世立在院子中,悲痛鸣咽,好像无法承受。我感到奇怪而害怕。(盛世)擦着眼泪说:“我哭我的母亲啊。我出生刚满一岁,痘症发作迅猛,面孔眼部,接连成串的,到处都是,瞳仁肿得像倒扣的盂。我母亲日夜为我舔吮,一只眼睛才重新睁开,能见到日月之光,不至于糊里糊涂地成为死人,都是我母亲舔舐我的结果啊。(现在我的)母亲去世了,我虽然有眼睛,但已看不见(母亲)了,我能用什么来报答我的母亲呢?您能写文章,怜惜我而写下我的痛苦,我即使死了也会因你的文字而不朽,哪里用得着为我祝寿呢?”我局促不安,答应了他。世为人直戆无粉藻,胸腹所欲言,落落喉间欲吐矣。居恒以忠孝礼义自矢,道拾遗金必还其人,分与勿许也。瓶无常粟,需十指为活,然见人穷迫如刺心肺,袖中一钱两钱,不尔即为解衣,务期必济,无难割之色。六岁就外傅,善占对,笔袅袅辄作人物形。祖鹤亭钟爱之。十岁祖亡,父龙桥不问生产,又为同役者欺弄,家日消落。十四而父母相继殁,不聊生矣。夫耕于前,妇播于后,仅足自立。邻有怨家,徙居塘西,即所称吕先生庑下,得授书画者也。盛世为人憨直不伪饰,心中想说的话,往往一吐为快(连续不断地说出来)。平时常以恪尽忠孝礼义为誓言,路上拾到别人遗失的银子一定会还给那人,(失主想)分一点银子给他,他没有答应。米缸里没有日常所需的粮食,需要亲自劳作,但是见到人们穷困窘迫就像心肺被刺一样疼痛,身上(袖子里)有钱就给钱,没钱就脱下衣服(给他),一定要给他帮助,没有难以割舍(为难)的神色。六岁时跟着师傅学习,善于对答,执笔袅袅就能画出人物的形象来。祖父鹤亭钟爱他。十岁时,祖父去世,父亲龙桥不善于谋划生计,又被共事的人欺骗愚弄,家境日益消落。十四岁时父母相继去世,没有赖以生存的东西,(只能)自己(丈夫)在前耕作,妻子在后面播种,仅够自立。邻居是他的仇人,于是迁居塘西,到了被称为吕先生的廊屋下,并得到了吕先生书画方面的传授。其画老益精进,前辈名笔,无不心摹手追。余尝语之:“画不必其似,爱不必其有,子于此悟入,可矣。”年老时,他在绘画方面更是锐意求进,前辈名作,没有不用心揣摩追随效仿的,我曾经对他说:“画不必求似,爱不必占有,你从这里去领会就可以了。”君生于嘉靖某年某月日,今万历庚戌,得年六十。溪绿,其别号也。先生生于嘉靖年某月某日,今年是万里庚戌年,得年六十岁。溪绿,是他的别号。(选自《北郭丛钞》,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率尔造极造:到达B.键户临染键:钥匙C.务期必济济:帮助D.无不心摹手追追:模仿B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盛溪绿得到吕水山的指点后,画技进步神速,模仿谁就像谁,但不足的是那时他的画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B.文章作者也是知画识画的行家,他同情盛溪绿的身世,欣赏其人品与画艺,而且在绘画上也曾指点过盛溪绿。C.盛溪绿周岁那年,生痘,病情严重,眼睛肿得都没法睁开,全靠母亲舔舐才又见光明,因此他十分感激母亲。D.盛溪绿的祖父去世后,父亲不问生计,家道日渐消落。父母去世后,他因与邻家结怨,无奈由安溪迁居塘西。A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长松大椿,子所自有,余何以寿子?高大的松树椿树之类的贺寿画,是你自己就有的东西,我拿什么来为你祝寿呢?”(2)居恒以忠孝礼义自矢,道拾遗金必还其人,分与勿许也。平时常以恪尽忠孝礼义为誓言,路上拾到别人遗失的银子一定会还给那人,(失主想)分一点银子给他,他没有答应。8.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盛溪绿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4分)有天赋,悟性好;得到名家指点;博采众长;努力学习。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3调试卷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华容县学重修记李东阳岳州华容县学,在县治南,旧地苦水。国朝洪武初,始迁于北一里许,久乃浸圮。天顺间,知县许杰尝修庙庭,备祭器,有意于学,未逮也。成化己亥,湖广按察佥事李公文中,行部至县,知学久不治。慨然曰:“吾事也,吾不以烦民。”乃取赢于官,得白金数百两,命府知事吴正董其役,剔朽除秽,易为坚完,焕然大新。于是县官、师儒合而言曰:“李公之功,吾徒曷敢忘。惟刻石纪事,昭于后世,俾引而无穷者,吾徒事也。”兵部郎中刘君时雍上京师,则以诸君意属予,请为记。予惟士之学,将以为世用也,然必养而后成。故其平居,穷理明义,使中有定见,而力足以守之。于是出而应世酬物,庶几不失其正。盖必断于取舍得失之际,然后不为利害生死所移易。自易及难,由恒达变,涵养成就,岂一朝一夕之故哉!国家之养士,知其不可易而成也,故学校以居之,师傅以教之,堂庑斋室之居,廪给馔食之制,课之以书史文艺之业,肄之以祭祀饮射之礼,申之以孝悌忠直廉耻之义。日涵月泳,使学成而德立,然后禄而官之。其勤且厚,固如此。士之庐居而馔食者,念夫养我者之厚,必畜德积学以称为士,曰:“其无负兹馔与兹舍也。”于是出而有守与责,则念夫爵我禄我者之重,必致志竭力建功业以称为臣,曰:“其无负此爵与此禄也。”然则士之养于国者,恶可不思所以自养哉!华容文献地,多奇才伟器,登巍科,名列卿者踵相属。方圣天子谒贤图治,贤有司又振而承之,兴学明教,亦进德修业之基也。他日有以名行功业,不为物夺,卓然在天下,使而乡之士不为虚名,今日之举不为美观,而吾之文不为虚言者,非国家建学养士之意哉,亦非吾李公及予之心哉!公暨予同举进士,以刑部员外郎出佐湖臬。尝预立边功,救荒除盗,锄强暴,植柔懦,有功吾民,盖不独于学政为然。故并书之。(选自《李东阳集》,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命府知事吴正董其役董:督察B.肄之以祭祀饮射之礼肄:学习C.名列卿者踵相属属:嘱咐D.不为物夺夺:改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华容县南地势低洼,县学长期遭受雨水浸泡倒塌,天顺年间知县许杰将县学迁到县北。B.李文中到华容县巡视,了解到县学长久没有修建,就把修建县学当作自己的职责来完成。C.当时学子学习内容比较广泛,既有书史文艺,也有祭祀饮射之礼,还有孝悌忠直廉耻之义。D.作者希望华容学子加强自我修养,不要辜负国家建学养士的期望以及李公和自己的希望。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惟刻石纪事,昭于后世,俾引而无穷者,吾徒事也。(5分)(2)方圣天子谒贤图治,贤有司又振而承之,兴学明教,亦进德修业之基也。(5分)8.从文中第四段看,“自养”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4分)南京三模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孙晟,高密人。笃学善文辞,尤工诗。少举进士,如洛阳。时进士类修边幅,尚名检。晟豪举跌宕,不蹈绳.墨.,遂弃去,渡河,客赵、魏间。庄宗建号,以豆卢革为相。革雅知晟,辟为判官,迁著作佐郎。天成中,复为朱守殷判官。守殷伏诛,晟亡命至正阳,未及渡,追骑奄至,疑其状伟异,睨之。晟不顾,坐淮岸扪弊衣啮虱,追者乃舍之。渡淮至寿春,节度使刘金得之,延与语,晟佯喑不对。授馆累日,忽谒汉淮南王安庙。金先使人伏神座下,悉闻其所祷,送诣金陵。时烈祖辅吴,四方豪杰多至,晟口吃,造.次.不能道寒暄,坐定,辩论风生,上下今古,听者忘倦。烈祖酷爱之,使出教令辄合指,遂预禅代秘计。每入见,移时乃出,尤务谨密,人莫窥其际。烈祖受禅,历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中书侍郎。元宗立,累迁左仆射,与冯延巳并相。每鄙延,侮诮之,卒先罢。保大十四年,周师侵淮南,围寿州,分兵破滁州,擒皇甫晖,江左大震。以晟为司空,使周奉表,请得内附。晟见延巳曰:“此行当属公,然晟若辞,是负先帝也。”既行,中夜叹息,语其副礼部尚书王崇质曰:“吾行必不免,然终不忍负永陵一抔土耳。”已而周人以楼车载晟于寿州城下,使招刘仁赡。仁赡望见晟,戎服拜城上,晟遥语之曰:“君受国恩,不可开门纳寇!”周主诘之,晟曰:“升为唐大臣,岂可教节度使外叛?”于是遣崇质归而留晟。会暑雨班师,晟从至大梁,馆都亭驿。遇朝会,使班东省官,后每召见,必饮以醇酒,问江南事,晟但言:“寡君实无二心。”周将张永德与李重进不相能,倡.言.重进反。全陵闻之,以为有间可乘,遣蜡丸书招重进。重进上其书,多反间之言,由是发怒。时钟谟亦奉使在馆,俱召见责让,晟正色请死无挠辞。又问江南虚实,终不肯对。比出,命都承旨曹翰护至右军巡院,饮之酒,数酌,翰起曰:“相公得罪,请自尽。”晟神色怡然,整衣索笏,东南望而拜曰:“臣受恩深,谨以死报。”遂自尽。元宗闻之流涕,赠太傅,追封鲁国公,谥文忠,厚恤其家。(选自陈鳣《续唐书》)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不蹈绳墨. 绳墨:法度B.造次不能道寒暄 造次:仓促C.会暑雨班师班师:出征D.倡言重进反 倡言:扬言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孙晟擅长写诗,曾到洛阳应试进士,因与洛阳士子们注重仪表、崇尚名声的风气不合,后放弃功名,北游赵、魏。B.孙晟装哑不愿为刘金所用,被送到金陵后,他起草的教令合乎烈祖心意,因而参与了烈祖受禅称帝之事。C.元宗即位后,孙晟升作左仆射,并和冯延巳同处相位,但他鄙薄冯延巳的为人,轻侮嘲弄他,最终被罢相。D.孙晟受命前往寿州劝降时,身着戎服坐在楼车上,对着城上守将行拜礼。周主恼恨他没有完成任务,于是将他扣留。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每入见,移时乃出,尤务谨密,人莫窥其际。(4分)(2)此行当属公,然晟若辞,是负先帝也。(3分)(3)重进上其书,多反间之言,由是发怒。(3分)8.孙晟谥号“文忠”,“忠”体现在文中哪些事情上?请简要概述。(4分)5.【建议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的常见词组,与之前常考的单个实词的解释不太一样,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A项中“绳墨”本指“木工打直线的墨线”,后用来比喻规矩或法度;B项“造次”有“匆忙、仓促、鲁莽、善辩、须臾、轻率、随便”等不同的意思,根据具体的语境,选取“仓促”意;C项中“班师”的意思是“调回在外打仗的军队,也指出征军队胜利归来”,而不是“出征”。D项“倡言”有“提出倡议,建议”和“扬言,公开提出”两个义项,这里应该选后者。故选C。6.【建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原文“已而周人以楼车载晟于寿州城下,使招刘仁瞻。仁瞻望见晟,戎服拜(于)城上……”,意思是刘仁瞻穿着军服在城上向在城下的孙晟行拜礼。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成分。故选D。7.【建议答案】(1)(孙晟)每次入宫进见,没一会儿就出来,尤其注意谨慎隐秘,旁人不能看出他们亲近;(2)这次出行应当委托您,然而我要是推辞(的话),这就是辜负了先帝;(3)李重进把金陵的蜡丸密信呈上给元宗,(元宗看到)信里有很多诱人叛变的话,因此发怒。【解析】(1)本句重点实词为“移时”“乃”“务”“际”。翻译时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本句大意为:(孙晟)每次入宫进见,没一会儿就出来,尤其注意谨慎隐秘,旁人不能看出他们的关系。(2)本句重点实词为“属”“辞”,同时要注意“是负先帝也”的判断句式,还要结合具体语境翻译,本句大意为:这次出行应当委托您,然而我要是推辞(的话),这就是辜负了先帝。(3)本句重点实词为“反间”“是”,注意补充句子成分。结合语境,本句大意为:李重进把金陵的蜡丸密信呈上给元宗,(元宗看到)信里有很多诱人叛变的话,因此发怒。8.【建议答案】(1)与烈祖谋划受禅称帝之事小心谨慎;(2)为了不辜负先帝,奉表出使后周以请求归附,却不愿丢失一寸土地;(3)招降刘仁瞻却叮嘱他要牢记国恩,不可叛变;(4)始终不透露江南虚实。【解析】此题考查筛选与概括能力,要求概括体现孙晟忠心的事件。梳理全文,可得:(1)与烈祖谋划受禅称帝之事小心谨慎;(2)为了不辜负先帝,奉表出使后周以请求归附,却不愿丢失一寸土地;(3)招降刘仁瞻却叮嘱他要牢记国恩,不可叛变;(4)始终不透露江南虚实。盐城三模5.D 6.B7(1)在明公您门下的我的同乡,也颇多说过我的姓名,(我的姓名)被明公您记住。(共5分。定语后置1分,“颇言”1分,被动句1分,补全主语1分,语句通顺1分)(2)现在之所以再写这封信,是因为我往年做官的时候,勉强还知道自爱,也自认为能够让鳏寡孤独不流离失所。(共5分,“所以”1分,“以”1分,“差”1分,“自谓”1分,语句通顺1分)8.表达对赵阁老的仰慕之情,未见之憾,知遇之恩,选贤之望。(每点1分)江苏省2019年高考压轴卷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放翁家训(节选)陆游吾生平未尝害人。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以为怨,谨避之,可也。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吾虽悔己不可追,以吾为戒,可也。祸有不可避者,避之得祸弥甚。既不能隐而仕,小则谴斥大则死,自是其分,若苟逃谴斥而奉承上官,则奉承之祸不止失官,苟逃死而丧失臣节,则失节之祸不止丧身。人自有懦而不能蹈祸难者,固不可强。惟当躬耕,绝仕进,则去祸自远。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不能无老妪态。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则无策矣。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必当不以为是,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吾少年交游,多海内名辈,今多已零落。后来佳士,不以衰钝见鄙,往往相从,虽未识面而无定交者亦众,恨无由遍识之耳。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旋即乖隔。今既屏居不出,遂不复有邂逅之期,吾于世间万事,悉不贮怀,独此未能无遗恨耳。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中:造谣中伤B.杜门穷经,不应举杜:堵塞C.不以衰钝见鄙鄙:轻视D.勿令与浮薄者游处游:交往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于伤害过自己的人,陆游认为大多情有可原,不必去怨恨,但要注意避开这类人,不再与之交往。B.人的天性中都有懦弱的一面,面对灾祸时便不能以强者姿态同命运抗争。于是,厮守田园成为唯一选择。C.面对日益败坏的世风,陆游反复叮嘱子孙以务农为上策,即使不得不踏入仕途,也要不慕荣华,不失臣节。D.才气过人的年轻人最容易变坏。作父兄的一定要勤加检查约束,督促其读圣贤之书,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行。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5分)▲▲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旋即乖隔。(5分)▲▲陆游是从哪几个方面训诫子孙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二、文言文阅读(20分)5.A(中,恰好合上)6.B(“不能以强者姿态同命运抗争”无中生有。文段中的“不可强”意为“不可强求”。)7.(1)你们这些人只要能够少犯错误,不与达官显贵过分亲近(或译作“深交”),那么危害自己的人自然很少。评分细则:“过”“厚”“贵达”“人之害己者”各1分,整体语句流畅1分,其中定语后置一定要体现出来。(2)也有的是在路途中见到一面,心里十分欣赏他,但没有时间慢慢细谈,立刻就分别了。评分细则:每句1分,得分点为“一见”“心赏”“从容”“乖隔”,整体语句流畅1分。8.待人之道,避祸之策,交游之憾,育才之法。评分细则:每点1分,意思接近即可。如语言不简约,酌情扣分。【参考译文】我一生不曾伤害他人。伤害我的人,有的是出于嫉妒,有的是事出偶然而不了解我,有的是为了利益,其情状大多可以原谅,没有必要把这些人当作仇人,小心避开他们,就可以了。假若别人正好指出了我的过错,更应当放下(不要有所不满)。你们这些人只要能够少犯错误,不与达官显贵过分亲近,那么危害自己的人自然很少。我现在虽然很后悔,但已不能够追悔,以我为警醒,就行了。有些祸患不可逃避,逃避将会招致更大的祸患。既然不能退隐而要做官,那么小则受到斥责,大则招致死亡,自是难免。如果为了逃避斥责而苟且逢迎上司,那么逢迎上司的祸患就不仅是丢官。如果为了避免杀身之祸而失去为臣的节操,那么丧失节操的祸患就不仅仅是自身被杀了。人自然有懦弱的天性而不能慷慨赴难,(对此)固然不能勉强。只有躬耕务农,断绝做官(的念头),才可以远离祸患。如今世风正日渐败坏,令人担忧的不只是一件事,幸好我已年老将死了,即使不会马上死去,也绝不再出来做官,只是想到子孙后代,不能不像老太婆一样(啰嗦几句)。我家本是农民,若再务农,是为上策。闭门读书,不应科举考试,不去做官,是为中策。安心做一个小官,不羡慕荣贵显达,是为下策。除此三种情况,就没有别的方法了。你们这些人今天听到我这些话,内心肯定不以为然,以后再考虑吧。空闲时和兄弟们一起看看,用来自我警戒,不要对他人说。我年轻时交往的人,多是各地的名流,如今大多已经作古。后来的有才华的年轻人,不因为我年老迟钝而轻视我,常常与我相互往来,虽然未曾见过一面而且没有固定交往的人也很多,遗憾的是没有机会和他们一一结识。也有的是在路途中见到一面,心里十分欣赏他,但没有时间慢慢细谈,立刻就分别了。如今既然闭门不出,也就不会再有相逢的机会了。我对世间万事都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唯独对此不能不感到遗憾。年轻人中才气过人的最容易变坏。如果有这样的孩子,做父母兄长的应当以之为忧,不可以以之为喜。一定要经常加以检查约束,令其熟读经典和诸子百家之书,用宽容厚道谦恭谨慎(的道理)教育他们,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的人交往,这样十几年后,(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情趣自然就养成了。不这样的话,那些令人忧虑的事情就绝不只是一方面了。我说的这些,是后人的良药,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对待,不要留下后悔。淮阴中学考前热身试卷二、文言文阅读(共1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9题。给季弟书魏禧①辛卯月日,客粤二旬。每念吾弟介然不苟,颇以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几近之;但刚为美德,吾弟却于此成一“疏”字,生一“褊”字,又渐流一“傲”字。②往时我之督弟甚严,近五六年,见弟立志操行,颇成片段。每欲长养吾弟一段勃然挺然之气,不忍过为折抑,又我每有优柔姑息之病,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凡细故偶失,多为姑容,使弟不生疑忌,矢直无讳。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然我此等即是姑息,欲归为弟畅言。③弟与人执事,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临事时患难险阻都所不避,而不能为先事之计,以为大节无损。诸细行杂务,不留心无大害,然因此失事误人,因以失己者多有之。此则所谓疏也。疾恶如仇,辄形辞色;亲友有过,谏而不听,遂薄其人;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此诚褊衷,不可不化。其人庸流也,则以庸流轻之;其人下流也,则以下流绝之;岸然之气,不肯稍为人屈。遂因而不屑一世,凌铄侪辈。长此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夫疏则败事,褊则邻于刻薄,傲则绝物而终为物绝:三者皆刚德之害。然皆自刚出之,倘能增美去害,则于古今人中当自造一诣矣。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先儒以为“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吾弟之事父兄多恭谨,然婉容愉色抑何少也!岂其无乐爱耶?盖无学问以化其刚,岸然之气,欲下之而不能下也。弟行勉之矣!(选自《魏叔子文集》)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每念吾弟介然不苟苟:苟且,随便B.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几近之庶几:希望C.谏而不听,遂薄其人薄:轻视D.而不能为先事之计计:考虑7.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颇以远大相期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B.往时我之督弟甚严人轻之者,拂然去之C.欲归为弟畅言但刚为美德D.而不能为先事之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4分)▲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4分)▲在给弟弟的这封信中,作者认为与人相处应遵循哪几条准则?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4分)▲6.【答案】B7.【答案】D【解析】A用/介词,在。B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们C项介词,向,跟;表示判断,是。D项都是连词,表转折,却。8.(1)我弟弟你总是慷慨直言,神色端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