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微观经济学简答论述题2005-12-28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二、问答题1.简述需求规律与供给规律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参见教材P33。2.简述供求定理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3.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类型:(1)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称为富有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小于1。这类商品西方称之为奢侈品,一般指高档消费品。(2)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为-1,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3)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变化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称为缺乏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大于1。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4)Ed=0,表明需求量为一常量,表明需求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称为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这是一种特例,如火葬费、自来水费等近似于无弹性。(5)Ed=∞,表明价格为一定的情况下,需求量无限大,称为无穷大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零。这也是一种特例,如战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及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商品可视为Ed无限大。参见教材P38图2-6影响因素: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1)购买欲望。如果购买欲望强,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高,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购买欲望弱,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低,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小。(2)可替代程度。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相近,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反之,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少,替代品差别大,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小。(3)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一种商品用途较少时,则需求弹性小,因为该商品降价后也不可能有其他用途,需求量不会增长很多。(4)使用时间。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使用寿命短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就小。上述是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还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的作用。4.简述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1)EM>1。这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收入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大。收入需求曲线斜率为正,其值小于1。称为收入富有弹性。(2)EM=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收入的变动率相等,即需求和收入以相同幅度变动,收入需求曲线斜率为正,其值为1。称为收入单一弹性。(3)EM<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慢于收入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小。收入需求曲线的斜率为正,其值大于1,称为收入缺乏弹性。(4)EM=0。表明需求量为常量,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收入需求曲线平行于纵轴,其斜率为无限大。(5)EM<0。表明需求量变动和收入变动成反方向变化,即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收和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称为收入负弹性。参见教材P42图2-85.简述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及影响因素(1)ES>1。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强烈,称为供给富有弹性。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其值小于1。管商品。(2)ES=1。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和价格以相同的幅度变动,称为供给单一弹性。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其值为1。(3)ES<1。表明供给的变动率慢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缓和。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其值大于1,称为缺乏弹性。(4)ES=0。表明供给量是一个常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供给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称为完全无弹性。(5)ES=∞。表明同一价格条件下,供给量无穷大,供给曲线和横轴平行,其斜率为零,称为无穷大弹性。参见教材P46图2-10影响因素:(1)生产的难易程度。容易生产且生产周期短的商品供给弹性大,反之,不易生产且生产周期长的商品供给弹性小。(2)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生产要素供给弹性大的商品,商品的供给弹性也大。反之,生产要素供给弹性小,商品的供给弹性也小。(3)生产采用的技术类型。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商品,增加供给较难,商品的供给商品较小,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增加供给相对容易,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4)商品保管难易程度。容易保管的商品,增加供给容易,其供给弹性较大,不易保管的商品增加供给困难,其供给弹性较小。6.蛛网理论及应用蛛网理论是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企业可以运用蛛网理论,对市场供给和需求均衡作动态分析,以便作出正确的产量决策。如应该按上述蛛网类型做出相应对策:当商品的供求变化趋于收敛型蛛网时,企业应把产量确定在均衡点上,以防价格和产量波动;当商品的供求变化趋于发散型蛛网时,企业应准确地把握价格、产量变动趋势的转折时机,采取灵活对策,产量应随价格上升或下降,而扩大或减少,以便增加收入、减少损失;当商品的供求变化趋于封闭型蛛网时,企业应根据产量价格相同幅度变动的规律,确定与之相应的产量政策。蛛网理论确实对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产量和价格波动的情况,有一定作用。但这个理论也有缺陷。主要是上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这个理论不很准确,因为实际价格和预期价格不相吻合。三、回答题1.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如何?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是: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参见教材P57-582.什么是消费者剩余,如何衡量?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如图所示:图3-2消费者剩余图3-2中,横坐标为商品数量Q,纵坐标为商品价格P,AB为需求曲线,如消费者购买Q1商品,则商品价格为P1,实际支付总价格为OP1CQ1。如果消费者购买商品数量为Q2,则商品支付价格为P2,实际支付总价格为OP2DQ2。同样购买Q2商品,按第二种购买比第一种多支付价格P1P2DE。同理可证,如果对OQ1商品从少到多,一个一个购买,则会比一次购买多支付价格为三角形面积AP1C。这就是消费者剩余。参见教材P58-593.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在坐标图上,任一点都应有一条无差异曲线通过;第二,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第三,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可以有许多条,离原点近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低,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高。参见教材P62-634.作一个无差异曲线图来描述一种低档物品价格下降时的情形。1)商品X的价格下降后,消费可能性线由M1移动至M*,此时做一条与原来的无差异曲线U1相切,而与新的消费可能性线M*平行的虚线M2(这条无差异曲线事实上并不存在,故以虚线表示),表明在这条消费可能性线上,满足程度与原来相同。2)X商品的下降致使X商品消费增加(从原来的X1增加到X2)。X1X2就是商品X价格下降所产生的总效应。在这个总效应里,有一部分是替代效应带来的(某一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会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就是X商品数量从X1增加到X3部分(X1X3),有一部分是收入效应带来的(某一商品价格下降,意味着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消费者会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其数量从X3减少到X2(-X3X2)。因为是一般低档商品,所以替代效应是正的,收入效应是负的,但总效应X1X2是正的。参见教材P70-725.消费品的边际替代率的涵义是什么?为什么它是递减的?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一般用MRS表示。如下式:MRSXY=-图3-5商品边际替代品它表示为得到一单位X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因为随着商品X的增加,其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同时,随着商品Y逐渐减少,Y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所以,随着X的增加,每单位X可以替代的商品Y的数量越来越少。所以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参见教材P64-656.我国许多大城市,由于水资源不足,自来水供应紧张,请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并请回答这种措施(1)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2)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何有利或不利的效应?(3)对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有何影响?能否有什么补救的办法?解:可用提高自来水的使用价格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自来水的价格提高,一方面,用户会减少(节约)用水;另一方面,可扩大自来沙丘生产或供给。这样,自来水供应紧张的局面也许可能得到缓解或消除。(1)采取这一措施,会使用户消费者剩余减少。在图中,横轴代表自来水的数量,纵轴代表自来水的价格。直线D代表自来水的需求曲线。当自来水价格从P1提高到P2时,用户对自来水的需求量从Q1下降到Q2。于是,消费者剩余从三角形CP1B减少为三角形CP2A(2)对生产者资源配置的有利效应是节约了用水,可使之用于人们更需要的用途上,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更合适更有效的使用,但这样做,也许会造成其他资源的浪费,比方说,工厂里本来用水来冷却物体,现在要改变用电来冷却,增加了对电和有关装置的需求。如果自来水价格提高过度,必然会带来更多其他资源的消耗,这是不利的一面。(3)如果城市居民收入不变,自来水的价格提高无异是降低了居民的实际收入,补救的办法,也许是给居民增加货币式资或予以价格补贴。四、回答题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何?解:第一,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向右上方倾斜,而后向右下方倾斜,即先上升而后分别下降。第二,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当边际产量大于零时,总产量是递增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时,总产量开始递减。第三,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关系: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上升的;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下降的;相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参见教材P892.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解: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原因是: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在发生变化。在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阶段,相对于固定要素来说,可变要素投入过少,因此,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由于其他要素的数量是固定的,可变要素就相对过多,于是边际产量就必然递减。参见教材P913.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区域?解: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产量的变化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平均产量递增、平均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三个阶段的。第一阶段,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至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在此阶段部产量和平均产量都是递增的,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减少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会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第二阶段,平均产量开始递减至边际产量为零。在此阶段,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处于递减阶段,但总产量是增加的,且达到最大。第三阶段,总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为负。在此阶段,总产量开始下降,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增加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是会减少劳动投入量。综上所述,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生产,必然选择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即只有第二阶段才是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但在这一区域中,生产者究竟投入多少可变要素可生产多少,必须结合成本函数才能确定。参见教材P914.规模报酬的变动有哪些类型?原因是什么?规模报酬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属于长期的生产理论。规模报酬的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引起的产量变化。规模报酬有三种类型:第一,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长率快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导致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生产规模扩大后管理更合理等。第二,规模报酬固定:产量增长率等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规模报酬固定的原因是由于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后期,大规模生产的优越性已得到充分发挥,厂商逐渐用完了种种规模优势,同时,厂商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减少规模不经济,以推迟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的到来。在这一阶段,厂商规模增加幅度与报酬增加幅度相等。第三,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长率慢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导致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主要是规模过大造成管理费用的增加和管理效率的降低。参见教材P1005.短期成本曲线包括哪些?简述各种短期成本的形状特点?解: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由于短期内厂商只能调整部分生产要素,所以短期成本分为短期不变成本和短期可变成本。从要素投入量的不同角度,又可分为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1)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由不变成本(TFC)和可变成本(TVC)构成。不变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曲线;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产量为零,可变成本也为零,所以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总成本是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它不从原点出发,而是从不变成本出发,产量为零,总成本也不为零,总成本最小,也要等于不变成本。所以总成本曲线是一条从不变成本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2)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由平均不变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构成。平均不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所以平均不变成本是一条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平均可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所以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曲线;平均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曲线(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随着产量的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所以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曲线。参见教材P103-1056.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解: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N,在交点N上,SMC=SA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减;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增。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如图所示: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在交点M上,SMC=AV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在相交之前,平均可变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一直递减;在相交之后,平均可变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一直递增。平均可变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M点称为停止营业点。参见教材P1057.短期总成本曲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解:短期总成本曲线不从原点出发,而是从变动成本出发,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一条从变动成本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产量为零时,总成本也不为零,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为零,总成本也为零。长期总成本是生产扩张线上各点所表示的总成本。长期总成本曲线表示长期中与每一特定产量对应的最低成本点的轨迹。它由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与之相切,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参见教材P1098.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解: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之相切的切点的轨迹,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所不同的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陡峭,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平坦;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规模经济决定的。参见教材P1129.厂商利润公式是什么?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解:(1)利润是收益与成本的差额。利润分为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经济利润)。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是成本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在成本中。超额利润,又称经济利润,简称利润,是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利润是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用公式表示:利润=TR-TC(2)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因为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收益大于增加的成本,说明此时增加产量会使利润增加,所以厂商不会停止生产;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收益小于增加的成本,说明此时增加产量会使利润减少,所以厂商会缩减规模,减少产量。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即不增加产量也不缩减产量,此时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参见教材P86参见教材120页五、问答题1.简述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区别。(1)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指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那一部分边际成本曲线。这是因为为了取得最大利润,在给定的价格下,厂商会按照边际成本曲线上相应的数量提供产出。在长期中,由于厂商能够调整生产规模,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因此只有在市场价格大于或等于平均成本时,厂商才会进行生产。所以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那一部分长期边际成本曲线。(2)对于行业来说,行业的供给曲线就是该行业中所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之和,即由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得到。从整个行业来看,长期供给曲线不像短期供给曲线那样是所有厂商的供给曲线之和,因为在长期中,不仅市场需求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行业产量的变化,而且行业产量的变化,还会引起生产要素价格的不同变化。因此,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不能将行业内各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简单相加,而是要根据厂商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时,行业产量的变化对生产要素价格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来确定。(3)在短期无论是厂商的供给曲线还是行业的供给曲线都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在长期,厂商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但行业的供给曲线不一定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根据成本不变、递增、递减不同,长期供给曲线可以分为水平、向右上倾斜和向右下倾斜的三种不同的形状。参见教材123-125页2.简述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边际收益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的关系有什么不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厂商可以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卖出它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商品,即市场对该厂商的需求弹性是无穷大的,也就是说单个厂商的产品的需求曲线是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由于不管产销量如何增加,单位产品的边际收益始终等于固定不变的销售价格,故边际收益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重合。在完全垄断条件下,垄断者代表一个行业,垄断者供应产品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而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自左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由于垄断者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当价格下降后,不仅新增加的产销量要按照下降后的价格出售,连原来的产销量也得按下降后的价格出售,因此,从新增一单位产销量按新价格出售而取得的收益中,减去原有产销量按新价格出售而得到的收益,才是新增一单位产销量而增加的总收益,所以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则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即边际收益曲线位于需求曲线的左下方。参见教材120和128页3.试述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特点。根据厂商理论,单个厂商对于产品的供给取决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厂商会依照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提供商品的数量。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个厂商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就单个厂商而言,市场价格是既定的,从而厂商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也是既定的,它们都等于市场价格P。厂商的成本取决于生产的技术水平,厂商的行为从而所使用的不同生产要素的数量以及这些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在这些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厂商的成本是其所提供的产量的函数,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和边际成本呈现U型。依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在既定的价格下,厂商在价格与边际成本的交点处选择提供商品数量。因此,短期均衡可分几种情况:(1)供给小于需求,即价格水平高(P>AC),此时存在超额利润;(2)供给等于需求,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AC),此时存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零,此点叫收支相抵点;(3)供给大于需求,即价格水平低(P<AC=,此时存在亏损,超额利润为负;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企业是否生产?此时要看平均变动成本的情况,如果价格大于或等于平均变动成本,即价格线与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相切,此点E叫停止营业点,此时厂商生产与否对他来说亏损额都是一样的,即生产所得只够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但对厂商来说,还是生产比不生产要好,因为,一旦形势好转,厂商可以立即投入生产。(5)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小于平均变动成本(P<AVC),即价格线在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下方,此时厂商只能收回部分可变成本,生产比不生产亏损要大,所以必须停止生产。参见教材121-122页4.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在长期内为何不能获得超额利润?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在长期条件下,各厂商可以根据市场的均衡价格调整自己的厂房设备规模,所以供给小于需求和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都会自动消失,供给小于需求,有超额利润时会有新的厂商进入;供给大于需求,有亏损时会有厂商退出该市场,当该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在某一价格水平上达到均衡时,即这一价格水平等于厂商的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产量和留存下来的厂商数量不再发生变化,此时每个厂商既没有超额利润,也没有亏损。于是厂商不再改变产量,新厂商也不再加入该市场,原有厂商也不再退出该市场,从而该市场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参见教材123页5.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提供产品?为什么?垄断厂商是否一旦亏损就会停产?根据厂商理论,单个厂商对于产品的供给取决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厂商会依照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提供商品的数量。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个厂商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就单个厂商而言,市场价格是既定的,从而厂商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也是既定的,它们都等于市场价格P。在既定的价格下,厂商在价格与边际成本的交点处选择提供商品数量。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提供产品的条件是P小于平均成本但大于或等于AVC,此时存在亏损,超额利润为负。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企业只所以生产是因为生产不仅可以弥补全部可变成本,还可以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即使是价格等于平均变动成本,生产只能弥补变动成本的情况下,生产也比不生产要好,因为,一旦形势好转,厂商可以立即投入生产。但是如果价格小于平均变动成本(P<AVC=,厂商只能收回部分可变成本的情况下,生产比不生产亏损要大,则必须停止生产。参见教材123页6.什么完全竞争中的厂商不愿为产品做广告?第一,因为完全竞争本身假定生产有利消费者具有完全的信息或知识,市场上的产品是无差异的,所以厂商无需做广告,做广告只会增大产品的成本,使所获得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第二,完全竞争厂商仅是价格的接受者,他能根据市场决定的价格卖出他愿意生产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厂商不愿做广告。7.为什么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述为MC=P?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厂商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能卖出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即不管产销量如何变动,单位产品的价格始终不变,因此,MR(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销售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恒等于固定不变的出售价格(P),由于利润极大化原则是MC=MR,而在此时MR=P,所以利润极大化原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表达为:MC=P参见教材120页8.为什么垄断厂商实行二级价格差别比实行一级价格差别要容易些?一级价格差别是:垄断者确切知道消费者购买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对每个消费者索取的价格都不一样,最低的价格取决于成本。也就是垄断者把消费者面临的需求曲线看成是自己的边际收益曲线那样,使MR=MC,攫取全部消费者剩余。二级价格差别是:把产品分成几组,按组制订差别价格,只是攫取了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一级价格差别只在垄断者面临少数消费者以及当垄断者机灵到足以发现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时,才可能实行。而二级价格差别面临的是很多消费者以及消费者有选择的自由,故实行二级价格差别要比一级价格差别要容易些。参见教材132页9.对比分析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垄断竞争行业与完全竞争行业相比,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例如,垄断竞争行业也包括有大量小规模厂商,小厂商能自由进入该行业。这些情况都很像完全竞争行业。但是,完全竞争行业的产品是同质的,各厂商产品具有完全的替代性,而垄断竞争行业中每个厂商的产品不是同质的,而是存在差别。尽管这些有差别的产品之间具有很高的替代性,但这种差别毕竟使每个厂商对于自己的产品享有一定的排斥其他竞争者的垄断力量。因此,垄断竞争行业每个厂商的产品的需求曲线,不是需求弹性为无穷大的直线,而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这是垄断竞争厂商与完全竞争厂商的惟一差别。垄断竞争行业厂商长期均衡价格和产量,虽然也是该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之点的价格和产量,但由于这一切点不可能像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那样在长期平均曲线的最低点,而是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左侧。因此,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的产量低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的产量,而价格则高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价格,但厂商并未因素赚得更多利润,因为较少的产量的平均成本也较高。此外,垄断竞争厂商之间的广告竞争也导致更高的平均剧本。因此,从整个社会来看,同完全竞争比较,垄断竞争行业各厂商使用的设备规模小于最优规模,这样的设备规模提供的产量的平均成本大于该设备所能实现的最低平均成本。这意味着生产资源未能实现最优利用,说明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也会出现过剩生产能力。这对于社会资源利用来说,造成了浪费。然而,由于垄断竞争情况下造成这种浪费的原因是产品差别性,产品的差别又能满足人们本来就存在的多种多样的需求。产品的多样化,丰富了消费者的生活,这对消费者也有利,因此,垄断竞争情况下产品价格较高,可看作是消费者为满足多样化的需要而付出的代价。参见教材120-136页六、回答题1.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与一般商品的价格决定有什么不同?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都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种市场结构,其价格都是由供给和需求双方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并以此协调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但要素市场与产品也有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1.供求主体不同2.需求性质不同3.需求特点不同参见教材150页。2.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市场是如何达到均衡的?其均衡的条件是什么?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整个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均衡的结果,即由要素市场上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要素的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MCL(或AML),所以,厂商的要素均衡条件是:VMP=MCL=W参见教材155页。3.如何理解利润最大化条件?MR=MC与VMP=MCL两个公式一样吗?为什么?两个公式是从不同角度出发考察利润最大化条件,两者都可以保证厂商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我们知道,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需要对投入要素量、产出量作出某种抉择。如果厂商把产出量作为选择变量,将总收益、总成本进而总利润视为产量的函数,那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就是:厂商把产出量调整到一定数量,使得这一产量下的最后一个单位的产品所提供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收益MR)恰好等于增加这最后一个单位的产品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边际成本MC),即使得这一产量下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但是如果厂商把投入的生产要素(如劳动)作为选择的变量,将总收益、总成本进而总利润视为投入要素的函数,那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就可以表述为:VMP=MCL=W(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应是MRP=MCL),也就是厂商把雇佣的劳动投入量调整到一定数量,使得这一雇用劳动总量下的最后一个单位劳动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产品价值VMP)恰好等于增加这最后一个单位劳动雇用量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边际要素成本MCL。理由是:假如VMP)MCL,这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超过雇用这个单位劳动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也就意味着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增加的每单位劳动投入量都可获得些许利润,从而增加劳动投入可使总利润有所增加;反之,如果VMP〈MCL,这意味着最后增加雇用的那个单位劳动反而造成损失,从而导致总利润较前较少。所以如果厂商把投入要素如雇用的劳动量作为选择变量,那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便是VMP=MCL参见教材155页。4.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所谓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上升,既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阶段以后,工作较少的时间就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既劳动的供给曲线开始向左上方倾斜,所以,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将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参见教材157页。5.如何区分准地租和经济租金?1)地租:是指某些素质较高的生产要素,在短期内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超额收入。经济地租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是指素质较低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2)区分准地租和经济租金的关键:如果一种租金与需求有关、与供给无关,且仅在短期内存在,是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较好带来的,那么它就是一般准租金;如果一种租金虽然也由需求决定、与供给无关,但它是需求增加的结果,并非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高所致,而且长期存在,那么它就是经济租金。参见教材161-162页。6.洛伦兹曲线和吉尼系数是如何体现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的?洛伦兹曲线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于1905年提出的,旨在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收入与财富的平等情况。洛伦兹把社会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为10个等级,每个等级有10%的人口,再将这10%的人口的收入除以国民收入,得出每一等级人口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所占的比重,然后,以累计的人口百分比为横轴,以累计的国民收入百分比为纵轴,画出一个正方形图。最后,根据一国每一等级人口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具体数字,描绘出一条实际收入分配曲线,这就是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反映了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基尼系数是由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计算出的一个反映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指标。把洛伦兹曲线图中洛伦兹曲线与完全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用A表示,将洛伦兹曲线与完全不平等曲线之间面积用B来表示,那么基尼系数就可以表示为:G=A/(A+B)。基尼系数通常是大于0而小于1的,基尼系数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等;反之,越不平等。参见教材167-168页。八、回答题1.什么叫市场失灵?哪些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微观经济学说明,在一系列理想的假定条件下,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可导致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理想化的假定条件并不符合现实情况。在以下这些情况下,市场会失灵:不完全竞争,公共物品,外部影响,信息不完全等。2.垄断为什么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垄断尽管往往会带来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促进科学研究和采用新技术从而有助于生产力发展,但同时垄断必然存在低效率,不能实现帕累托,因为垄断的存在必然造成价格高、效率低下、社会缺乏公平、厂商的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其市场价格又高于成本等。同时,垄断行业中的技术停滞、寻租等现象,又会造成更大的社会成本。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社会福利要受损失。(参见教材P193-195)3.外部性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微观经济学讲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会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其实是假定经济经济活动不存在“外部性”,即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的私人利益和私人成本就是社会利益和社会成本。但是现实生活中,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往往是不一致的。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偏离帕累托最优。为什么呢?令VP、VS和CP、CS分别代表某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能获得的私人利益、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再假定存在外部经济,即有VP<VS,但又有VP<CP<VS,则此人显然不会进行该活动。这表明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从上述两上不等式中可以得到:(VS-VP)>(CP-VP),这一新不等式说明,社会上由此得到的好处(VS-VP)大于私人从事这项活动所受到的损失(CP-VP)。可见,这个人如果从事这项活动的话,从社会上其他人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进行这项活动的私人所受到的损失以后还会有多余,即可使其他人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状况变坏。这说明,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水平。相反,存在外部不经济时,有CP<CS,再假定CS>VP>CP,则此人一定会进行此项活动。从上述二不等式中又可得到(CS-CP)>(VP-CP),此不等式说明,进行了这项活动,社会上其他人受到的损失大于此人得到的好处,从整个社会来看,是得不偿失,因此私人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了。(参见教材P199-200)4.什么是科斯定理?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为什么会认为规定产权办法可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关于什么是科斯定理,西方学者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该定理可表述为: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例如,假定有一工厂排放的烟尘污染了周围5户居民晾晒的衣服,每户由此受损失75元,5户共损失375元。再假定有两个解决方法,一是花150元给工厂烟囱安装一除尘器,二是给每户买一台价值50元的烘干机,5户共需250元。不论把产权给工厂还是给居民,即不论工厂拥有排烟权利,还是5户居民有不受污染的权利,如果听任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发生作用,工厂或居民都会自动采取150元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这样最节省,150元成本最低表示资源配置最优。西方一些学者根据科斯定理认为,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影响就不会发生。在上述例子中,只要产权归工厂还是居民是明确的,则他们中任何一方都会想出用150元安装一个除尘器来消除污染,即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就是说,在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上不一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而在此以前,以英国庇古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经济学认为,解决外在性问题,需要政府干预:出现外部不经济时,要用征税办法,其数额应等于外部不经济给其他社会成员造成的损失,使私人成本和社会利益相等,这样,都可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科斯定理的问世,被认为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参见教材P201-206)5.为什么在存在生产或消费的外部经济,或者存在生产或消费的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经济都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参见第三题6.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比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怎样说明在公共物品生产上市场是失灵的?公共物品是指供整个社会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如国防、警务之类。这些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以某种形式来提供,这是由其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的。非排他性指一产品为某人消费的同时,无法排斥别人也来消费这一物品。这和一件衣服,一磅面包之类私人物品不同。对于私人物品来说,购买者支付了价格就取得了该物品的所有权,就可轻易排斥别人来消费这一物品,而像国防之类的公共物品则不同,该国每一居民不管是否纳税,都享受到了国防保护。非竞争性指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为许多人所消费,增加一名消费者的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即一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可供别人消费的量,如多一位消费者打开电视机不会给电视台带来任何增加的成本,这也和私人物品不同。一件衣服具有给你穿了就不能同时给他穿的特性。公共物品使用之所以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因为公共物品生产上具有不可分性,如国防、警务等提供的服务,不可能像面包、衣服那样可分割为许多细小单位,而只能作为一个整体供全体社会成员使用。当物品可像私人物品那样细分时,消费者就可按一定价格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一定数量独自享用,排斥他人分享。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物品的偏好程度可通过愿意支付的价格来表现,使自己的消费达到最大满足,从而市场价格可对资源配置起到支配作用。公共物品由于不能细分,因而人们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能由市场价格来决定,价格机制无法将社会对公共物品的供需情况如实反映出来。这样,公共物品就只能由政府根据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来提供。如果要人们根据用价格所表现的偏好来生产这些物品,则谁都不愿意表露自己的偏好,只希望别人来生产这些物品,自己则坐享其成,这样,公共物品就无法生产出来的了,因此,在公共物品生产上,市场是失灵了。(参见教材P206-207)◎十、问答题1.简要说明消费函数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和等于总收入,即C(Y)+S(Y)=Y第二,平均消费倾向APC与平均储蓄倾向APS之和恒等于1,即APC+APS=1第三,边际消费倾向MPC和边际储蓄倾向MPS之和恒等于1,即MPC+MPS=1由此可见,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中只要有一个确立,另一个也随之确立。2.简述投资乘数定理及其成立的条件。一般地,假设投资变动△I,国民收入将随之变动△Y,如果经济中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为b,那么,投资增加引起的最终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为:上式被称为投资乘数定理,而k=被称为投资乘数。投资乘数也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投资乘数定理不仅说明投资增加导致国民收入成倍增加,而且也说明当投资减少时,国民收入将会成倍下降。乘数定理结论的成立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投资乘数效应是长期变动的累积。这就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边际消费倾向较为稳定。其次,在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资本品和劳动力。如果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受到资源的约束,那么,国民收入的增加就会受到资本品、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涨的影响,使得国民收入增加量达不到投资的1/(1–b)倍。因此,投资乘数定理往往在萧条时期才成立。3.简述相对收入理论的主要内容。相对收入理论认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具体见教材242页)4.简述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取决于一生的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具体见教材242页)5.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可由以下两种方式来决定。(1)总支出等于总收入决定均衡国民收入以横轴表示总收入,纵轴表示总支出项目,则在坐标平面内的线上,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从而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在图中,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而投资与收入无关,因而作为总支出的消费加投资与消费曲线平行。总支出曲线与的交点E决定均衡国民收入。AEEC+ICOY总支出等于总收入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显然,如果消费和(或)投资增加,经济的总支出增加,从而均衡的国民收入量增加;反之,消费和(或)投资减少,均衡国民收入下降。假定消费函数由C=a+bY表示,则经济处于均衡时,有从中可以得到的均衡的国民收入为:(2)投资等于储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以横轴表示总收入,纵轴表示投资和储蓄。储蓄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而投资与收入无关,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当投资与储蓄曲线相交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对应于二者的交点E决定均衡国民收入。ISSEIOY投资等于储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很显然,如果投资增加或者储蓄减少,均衡的国民收入量增加;反之,投资减少或者储蓄增加,均衡国民收入下降。同样,如果把储蓄函数表示为线性形式,则经济处于均衡时决定的国民收入量可以由下面的条件得到:从中再次得到均衡的国民收入为:并由此验证了无论是用总支出与总收入相等或是用投资与储蓄相等得到的均衡国民收入都相等。6、在三部门经济中均衡的民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十二、问答题1.简要说明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富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加消费。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即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相反,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的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平下降使得经济中的投资支出增加。因此,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当价格总水平提高时,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同时减少,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下降;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消费和投资支出同时增加,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提高。也就是说,总支出水平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下降,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2.简述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在一个特定的价格总水平下,任何引起总支出变动的因素都将导致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总支出中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总支出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具体地说,在三部门经济中引起总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支出。首先,消费者的需求增加,每一价格总水平对应的总支出增加,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由于消费与储蓄成反方向变动,因而储蓄增加使得总需求下降,从而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而储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其次,投资增加导致总支出增加,从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投资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正文移动。另一方面,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利息率下降,从而投资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货币供给量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最后,政府购买增加,经济中的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政府购买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3.简述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特征及其经济含义。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最初随着价格总水平提高而平缓上升,当价格总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总供给曲线在潜在产出水平附近接近于是一条垂直的直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呈现此种形状的原因是短期生产要素价格不变造成的。由于在短期内工资等要素价格保持不变,价格总水平提高引起厂商供给量的增加,从而使得经济中商品和劳务的总额增加。当经济存在大量超额生产能力时,价格提高使得产量以较大幅度增加,但当经济接近于生产能力时,受生产能力的限制,价格提高,产量增加幅度很小。因而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总供给曲线呈现先缓慢上升,后逐渐陡峭而至垂直的特点。4.简述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特征。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这是因为,在长期中,随着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工资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必然会相应地进行调整。如果价格总水平与工资按相同的比率发生变动,那么厂商出售产品的价格和生产产品的成本相对没有发生变动,从而厂商就不会改变其生产数量,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数量也就不会发生变动。因此,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长期总供给曲线说明,在长期中,经济稳定在潜在的产出水平上,此时,价格变动对总供给量不会产生影响。5.简述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在任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生产能力的提高或降低都会导致厂商愿意供给的某种产出数量的变化,从而引起总供给曲线,特别是垂直部分发生移动。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然的和人为的灾祸。例如,地震或战争会极大地减少经济的总供给,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第二,技术变动。引起总供给曲线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的变化。技术变动通常是正向,即技术水平倾向于提高,所以技术变动的影响一般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第三,工资率等要素价格的变动。当工资下降时,对于任一给定的价格总水平,厂商愿意供给更多的产品,因而降低工资将使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工资上升,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此外,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也会引起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如果厂商以进口商品作为原料,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变化时,厂商的成本就会发生变动,从而愿意生产的数量也会变动。总之,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或生产成本下降,经济的总供给增加,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生产技术水平下降或生产成本提高,经济的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6.简述在长期内总需求变动对均衡收入和价格总水平的影响。在长期内,工资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会随着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而作出调整,因而长期总供给曲线成为一条垂直的直线,如图所示。PE1P1EAD1AD0Y*Y长期总供给曲线ASL与总产出轴垂直,它所对应的产出量位于潜在的产出水平Y*上。当总需求曲线为AD时,总需求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也为Y*,价格水平为。当总需求增加使总需求曲线由AD向右上方移动到时,总需求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产出数量Y*保持不变,而价格总水平则由上升到。这说明,在长期中总需求的增加只是提高价格总水平,而不会改变产量或收入。7.试用总支出与总收入的均衡推导总需求曲线。以两部门经济为例说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如图所示。在图(a)中,总支出曲线与线的交点确定均衡的收入量。图(b)幅则表示价格总水平与使得收支相等的总支出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即经济的总需求曲线。对应于图(b)幅中一个特定的价格,比如P1,在M既定的条件下,经济中实际货币量由m1=M/P1表示出来。从而决定相应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如图中的AE1。对应于这一总支出,在线上,经济中均衡的总支出水平为Y1,由此得到价格总水平P1对应的总支出,在图(b)幅中总需求曲线上的又一个点。在图(b)中把每一价格总水平所对应的产出水平描绘成一条曲线,即可以得到总需求曲线AD。由于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下降,消费和投资支出增加,因而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AEAE2(a)AE10YY2YPP1(b)P20Y1Y2Y总需求曲线的推导8.试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短期总供给曲线在价格较低时较为平缓,并且向右上方逐渐延伸;当价格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受生产能力的限制,短期总供给曲线越来越陡峭,并在潜在产出水平处趋向于是一条垂直的直线。从短期来看,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简单地区分为两种情况: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平缓区域;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垂直区域。(1)在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平缓区域内,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的产出数量或收入、价格总水平,二者都处于很低的水平,这种情况表示出了经济处于萧条的状态。在萧条情况下,政府改变总需求的政策对总产出产生较大影响,而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较小。此外,若受到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与原有的均衡状态相比,价格总水平更高,总产出更低。这种情况表示了经济处于滞涨的状态,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存在。(2)在短期总供给曲线垂直区域内,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的产出数量或收入、价格总水平,二者都处于很高的水平,这种情况表示出了经济处于繁荣的状态。在繁荣情况下,增加总需求的政策对总产出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而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却很大。以上分析表明,在短期内,经济可以处于萧条、滞涨和繁荣状态。在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增加总需求可以使得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增加总需求却很大程度上使得价格总水平上升,相反,减少总需求却可以在对总产出影响不大的条件下降低价格总水平。9.试述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同时使用的政策含义。通过总需求与总供给短期和长期分析,西方经济学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短期内经济可以处于萧条、滞涨和繁荣的状态,即短期内经济会出现波动,而在长期内,经济的长期趋势是处于充分就业的潜在水平上。相应的政策建议是,在短期内,相机抉择的政策,适时地变动总需求,即在萧条时期增加总需求,而在繁荣时期则减少总需求,以熨平经济波动。具体地说,当经济萧条时,总需求不足,所决定的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下的国民收入。这时,政府应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财政政策手段,或采取降低准备率、降低贴现率和买进政府债券等货币政策手段,扩大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曲线在充分就业下相交,从而均衡国民收入达到充分就业水平。而在经济繁荣时,则采取相反的政策以抑制总需求,降低价格总水平。在长期内,经济持续处于稳定的充分就业的状态,因而政府的总需求管理政策也就不再必需。总之,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分析表明,资本主义经济短期内会出现不稳定,但适当的经济政策可以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而在长期中经济自身的调节使得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因此,西方经济学证明,辅之以政府的经济政策,资本主义经济不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都可以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十三、问答题1、简述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通货膨胀首先会对工资薪金阶层产生影响。在劳动市场上,工人的工资往往以工资合同的方式预先加以确定,也就是说货币工资率的上涨往往慢于物价上涨。因此,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工人的货币工资没有变动,但实际购买力却下降了。可见,工人在通货膨胀中受到损害,而这种损害取决于工资调整的滞后期。如果工资合同调整较快,那么领取工资者受到通货膨胀的损害就少;反之,受到损害就大。其次,通货膨胀使得以利润为收入者受益。由于生产成本特别是工资落后于产品价格的上升,因而利润呈上升的趋势。只要成本滞后于产品价格上升,那么取得利润者就会获得好处。再次,通货膨胀使得以利息和租金为收入的人受到损害。由于利息和租金这两种收入形式往往在较长期的合同中被确定下来,因而如果在合同有效期内出现通货膨胀,就会使得资本或土地的实际表现出来的利息或地租高于合同规定的数额,结果按合同规定的数额取得利息或租金的人受到的损害。同时,借贷或租用者就会因此得到好处。最后,通货膨胀使得退休人员遭受的损失最大。退休人员往往在社会保险机构领取定额的保险金和补贴,保险金和补贴的数额很少能赶得上通货膨胀,因此,长年阶层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2.简述通货膨胀的就业和产量效应。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会对就业和产量产生正效应,即通货膨胀使就业增加,产量增加。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产生的效应大,而预料到的通货膨胀产生的效应小,甚至没有。如果经济中出现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由于货币工资以合同的形式被固定下来,其变动就滞后于通货膨胀,结果会使得实际工资下降,从而导致厂商增加工人的投入量,从而提高产出量。这样,通货膨胀对就业和产出产生正效应。相反,或经济中出现预料的通货膨胀,则工人会要求按通货膨胀上升的幅度提高工资,结果实际工资下降很少或保持不米,从而对产量和就业的影响就很小,甚至没有。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对资本积累,从而对经济增长也产生影响。当出现通货膨胀时,由于存在货币工资调整的滞后,因而使得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朝着有利于利润为收入者的方向发展,而以利润为收入者一般具有高于以工资为收入者的储蓄倾向,因此,有利于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尽管通货膨胀对产量、就业和经济增长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正向效应,但这也是有代价的。代价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相对价格的变动对资源配置带来扭曲;二是增加了人们经济行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经济学家不主张利用通货膨胀来促进产量、就业增加和经济增长。3.试用图形简要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过程。图表示,其中横轴表示总支出和总产出Y,纵轴表示价格总水平P,AD和AS分别表示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可以表示为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所致。无论总需求曲线AD与总供给曲线AS相交于AS的那一段,只要AS曲线不具有完全弹性,即总供给曲线不是一条水平的直线,那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价格总水平。例如,总需求曲线从,增中到,在总供给曲线AS上相应地决定均衡点和。对应于均衡点经济中的价格总水平为,对应于,价格总水平为。这说明,由于总需求增加,经济中的价格总水平由上升到。同样的,如果总需求曲线从增加到,价格总水平则由上升到。同样的,如果总需求曲线从增加到,价格总水平则由上升到。有所区别的是,当总需求曲线从增加到,价格总水平则由上升到。有所区别的是,当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于AS相对平缓的区域时,伴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实际国民收入也将增加;而当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于AS曲线垂直的部分理,如图中的时,总需求的增加只会造成价格总水平上升,对实际国民收入没有影响,并且等量的总需求增加导致的价格上涨幅度也要比前者更大。4.简述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或者说“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所提供的供给”。既然总需求增加可以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那么使得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私人部门的消费增加或储蓄减少、投资增加、政府购买增加和减少税收都可以导致总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在总供给曲线不变的情况下,会使得价格总水平提高,从而形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此外,国家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也会间接地引起投资的增加,从而导致总需求增加,诱发需求抖动的通货膨胀。5.试用图形简要说明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过程。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也可以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加以说明。如图所示。当总供给曲线为AS1,它与总需求曲线AD的交点E1决定均衡的价格总水平P2。假定由于来自于供给的冲击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到,此时经济的均衡点为,所对应的价格总水平为AS2。与原有的均衡水平相比,由于总供给减少,经济中的价格总水平由P1上升到了P2。PASP2E2P1AS2E1AS1ADY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6.简述造成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所致。导致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头厂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提高产品的价格,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造成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一种重要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引发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7.简述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如图所示,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价格调整曲线或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在失业率较低的年份,价格总水平上涨较慢,即通货膨胀率较高;在失业率较高的年份,通货膨胀率较低。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替的关系。通胀率0失业率价格调整曲线或菲利普期曲线价格调整曲线或菲利普斯曲线会与横轴相交,即在通货膨胀率等于0时,经济中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失业率。这部分失业率被认为是由于制度因素所决定,因而被称为经济中“自然”的失业率。价格调整曲线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当政府希望失业率降低到自然率水平之下,可以运用扩展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实现这一政策目标,但需要一定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反之,如果政府试图降低通货膨胀率,则可以通过增加失业率实现这一目标。8.简要说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若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价格调整曲线或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在失业率较低的年份,价格总水平上涨较慢,即通货膨胀率较高;在失业率较高的年份,通货膨胀率较低。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替的关系。对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相互交替关系,经济学家们认为,在失业率较低时,就业较为充分,经济活动比较频繁,从而工资上涨速度加快,因而引起通货膨胀加剧,通货膨胀率增加;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就业不够充分,失业的压力增加,工人增加的工资的压力受到限制,从而货币工资增长放慢,甚至下降,从而导致价格总水平增长下降,通货膨胀率降低。9.简要说明使用衰手段逆转通货膨胀的理论依据。价格调整曲线或菲利普曲线说明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即失业率上升,则通货膨胀率下降,失业率下降,则通货膨胀率上升。因此,在出现较为严惩的通货膨胀时,可以人为地制造一次衰退,以一定的失业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种方法主要针对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相应地,人为制造衰退也往往借助于财政或货币政策手段来减少总需求。同样地,从价格调整方程中也可以得出一致的结论。价格方程可以表示为:其中,ut表示经济在第t期的失业率,它对通货膨胀率所产生的压力由aut表示出来。价格调整方程也说明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既定不变的条件下,失业率降低,通货膨胀率升高,而失业率提高,则价格向下调整。通过制造衰退来逆转通货膨胀的方案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大规模制造衰退来较快实现低通货膨胀率的“冷火鸡”方案,另一种是通过小幅度制造衰退来逐渐逆转通货膨胀的渐近主义做法。10.以πt表示经济在第t期的通货膨胀率,表示经济单位对第t期通货膨胀率的预期,以z表示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以Yt表示经济在第t期的总需求量,Y*表示潜在的总产出量,因而通货膨胀率随着时间变动而变动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其中,g和h分别表示相应于成本推进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率的调整系数,通常被假定为是常数。这一方程被称为价格调整方程。如果忽略来自于供给方面的冲击,则价格调整方程可以简化表示为:这一方程表明,当总需求高于潜在产出水平时,存在使价格上涨的压力;当需求低于潜在产量时,存在使价格下跌的压力。另外,需求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也可以由失业率反映出来,因此,上式给出的价格调整方程可以表示为:其中,ut表示经济在第t期的失业率,该式说明了通货膨胀预期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之间的关系。在预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法学教学大纲
- 2025有限公司员工试用期合同
- 2025商业地产销售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地质灾害应急土方运输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养殖场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合同3篇
- 2025年度科技创新园区拆迁房产分割与产业扶持协议3篇
- 2025年度林业产业发展竞业禁止模板木方交易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个人地基买卖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承包协议3篇
- 2025年度水上旅游安全事故处理与救援服务协议3篇
- 矿业公司规章制度汇编
- 《高低压配电室施工工艺标准》
- 2024年太阳能光伏组件高空清洗作业人员安全保障合同3篇
- 大学学业规划讲座
- 《国家课程建设》课件
- 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 含解析
- 【课件】Unit+5+Fun+Clubs+Section+B+1a-2b课件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2024年贵州贵阳市贵安新区产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美国RAZ分级读物目录整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