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区联学校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区联学校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区联学校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徐州市区联学校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徐州市区联学校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如果眼前出现强光,马上会眨眼。下列反射与此不相同的是()A.膝跳反射B.缩手反射C.望梅止渴D.排尿反射2.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的人数位居世界之首。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眼的是()A.发现视力下降立即配戴近视镜 B.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C.坚持认真做眼睛保健操 D.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就应休息远眺3.如图为某科研小组对呼吸系统中不同部位颗粒物沉积情况的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直径为1.5-10μm的颗粒物主要沉积在气管内B.直径小于1.5μm的细颗粒物主要沉积在肺泡C.任何直径的颗粒物在肺泡中的沉积率都要高于气管中D.颗粒物的沉积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4.教育部号召大力开展“豆奶工程”,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这项工程的主要意义是为人体补充()A.糖和蛋白质 B.脂肪和蛋白质C.钙和蛋白质 D.糖和钙5.氧气在人体内的运输主要靠血液中的()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6.李明的妈妈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做了输卵管结扎手术,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①能排卵细胞②有月经③能产生雌性激素④不排卵⑤无月经⑥不产生雌性激素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④⑥7.进入青春期后,促使男孩长出胡须的激素是()A.雌性激素 B.雄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8.下列营养物质中,不需消化就能被直接吸收的是()A.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 B.水、无机盐、纤维素C.水、无机盐、维生素 D.无机盐、维生素、脂肪9.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①讲究卫生,到餐馆用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盒②使用充电电池③大量引进外来物种④使用电子贺卡,不使用纸质贺卡⑤垃圾分类、回收⑥把家里的白炽灯换成节能灯⑦使用含磷洗衣粉⑧到超市购物时使用塑料袋装物品⑨退耕还林还草A.①③⑦⑧ B.①②⑦⑧ C.①③⑦⑨ D.②④⑤⑥⑨10.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少“碳足迹”的是()A.多使用一次性筷子,少使用不锈钢金属筷子B.多使用石油燃料,少使用天然气燃料C.多使用垃圾焚烧处理方法,少使用垃圾填埋处理方法D.多使用共享单车和步行,少使用私家汽车1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水稻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实施了如表所示实验,关于这个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组别温度水空气发芽率甲25℃适量充足96%乙25℃干燥充足0丙4℃适量充足0A.该实验探究了两个变量B.为避免偶然性,种子数不能太少C.甲组中也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可能是胚死了或胚被破坏D.实验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12.下列不属于内分泌腺生理特点的是A.分泌物由导管输送B.分泌物随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C.分泌物是激素D.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13.当遇到巨大声响时,我们正确的做法是A.迅速张口堵耳 B.迅速闭嘴堵耳C.迅速闭嘴不堵耳 D.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14.氧在血液中运输形式是()A.溶于血浆B.与血小板结合C.与白细胞结合D.与血红蛋白结合15.下列腺体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是()A.肠腺和胃腺 B.胃腺和胰腺 C.肠腺和唾液腺 D.胰腺和肠腺16.病人长时间吃不下食物就会明显消瘦,主要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什么食物被大量消耗?A.糖类 B.维生素 C.蛋白质 D.脂肪17.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反射活动属于简单反射的是:()A.杯弓蛇影 B.惊弓之鸟 C.闻鸡起舞 D.酒酣耳热18.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相同;人和猿的盲肠都有蚓突;在胚胎发育的五个月以前,也完全相同……这些事实说明了A.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B.人是由猿进化而来C.人比猿高等 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19.课堂上,某同学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立该站起来,完成该反射的反射类型与下列哪项具有相同反射()A.缩手反射B.膝跳反射C.眨眼反射D.老马识途20.下列叙述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A.小张看到通知驻足阅读B.车辆驾驶员看到行人过人行横道减慢车速C.手指碰到火焰立即缩回D.人们看到“酸杏”二字流口水21.下图中,甲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乙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的神经元又叫____________,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①]_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__两部分。(2)图乙所示结构称为____________,结构[④]是感受器,其结构中大量分布图甲所示的[③]____________,感受器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______________。(3)图乙中[⑤]是____________。22.随着科技发展,人工器官的应用更加广泛。人工心肺机就是其中一种,它主要由“血泵”,“氧合器”,“调温器”三部分构成,下图甲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的“血泵”、“氧合器”分别相当于人体的__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人体中专门调节它们功能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中。(2)从图中可以看出:血液流经“氧合器”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流回血液”进入人体后,补充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到达下肢细胞或组织至少会经过心脏________次。(3)甲图中的“调温器”可用于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的____________作用。(4)与人工肺不同,正常人体的肺富有弹性,能够随着肋间肌和膈肌的舒缩而舒缩。例如,当肋间肌和膈肌__________时,肺就会回缩完成呼气;此时,肺内的气压会如图乙中_____段曲线所示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1、C【解析】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如果眼前出现强光,马上会眨眼,这属于眨眼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非条件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和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2、A【解析】

近视指眼球的前后径过大或晶状体曲度过度变凸,物体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预防近视做到:“三要”: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详解】A.发现视力下降后,还不一定就是形成了近视,可能是假性近视,应该注意用眼卫生,预防近视的发生,不要立即佩戴近视镜,故A符合题意。B.看书时书与眼的距离越近,晶状体的曲度越大,眼睛越容易疲劳,时间长了会形成近视,要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故B不符合题意。C.按时做眼保健操,可起到调整眼及头部的血液循环,调节肌肉,改善眼疲劳,能预防近视,故C不符合题意。D.看书一段时间后应远眺几分钟,可以放松睫状体,使晶状体的曲度变小,有利于促进眼的血液循环,保护视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能够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素养。3、C【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细颗粒物直径小于1.5μm时,肺泡的颗粒沉积率一直比气管的颗粒沉积率高,说明细颗粒物主要沉积在肺泡中;细颗粒物直径为1.5-10μm时,肺泡的颗粒沉积率一直比气管的颗粒沉积率低,说明细颗粒物主要沉积在气管中。【详解】由分析可知,当细颗粒物直径小于1.5μm时,细颗粒物主要沉积在肺泡中,细颗粒物直径为1.5-10μm时,细颗粒物主要沉积在气管中,A、B不符合题意;细颗粒物直径为1.5-10μm时,肺泡的颗粒沉积率比气管的颗粒沉积率低,C符合题意;呼吸道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能使气体变得温暖、清洁和湿润,颗粒物的沉积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D不符合题意。【点睛】能据图分析是本题解题关键。4、C【解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豆类和奶类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作用,因此教育部号召大力开展“豆奶工程”,主要意义是为人体补充蛋白质和钙。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构成和合理膳食等知识。5、B【解析】试题分析:A、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不能运输氧气,A不正确;B、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有运输氧气的功能,B正确;C、白细胞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不能运输氧气,C不正确;D、血小板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不能运输氧气,D不正确。故选B。【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容易题,属于了解层次。6、A【解析】

输卵管是女性生殖系统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它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同时也是受精的场所。如果输卵管堵塞,那么它的这些作用就不能完成。【详解】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精子和卵细胞是在输卵管相遇结合为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结扎了输卵管,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相遇结合,完不成受精,就达到了避孕的目的。但卵巢的功能正常,①能排卵细胞、③能产生雌性激素、②有月经。【点睛】结扎输卵管可以达到避孕,但不会影响女性的第二性征,卵巢功能正常。7、B【解析】

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详解】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使得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女孩的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控制女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以及声音变高变细等。故选B。【点睛】只要熟练掌握了男孩和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即可轻松答题。8、C【解析】试题分析: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能够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分别变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一种多糖,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人类消化道内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因此人体不能吸收、利用纤维素。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9、A【解析】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资源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利于生态环境稳定发展的行为措施是有利的,反之则是不利的。【详解】①讲究卫生,到餐馆用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盒;③大量引进外来物种;⑦使用加磷洗衣粉;⑧到超市购物时使用塑料袋装物品;都是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②使用充电电池;④使用电子贺卡,不使用纸质贺卡;⑤垃圾分类;⑥把家里的白炽灯换成节能灯;⑨退耕还林还草;都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10、D【解析】

(1)根据一次性筷子的危害考虑。(2)根据煤石油燃料产生的产物考虑。(3)根据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的结果考虑。(4)根据私家车出行代替公供交通工具的缺点考虑。【详解】A.使用一次性筷子,就会浪费原料,用木材制筷子,就需要多砍伐树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减弱,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就少,所以多使用一次性筷子,少使用不锈钢金属筷子会增加“碳足迹”。A不符合题意;B.煤石油燃料中含有大量碳元素,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以多使用石油燃料,少使用天然气燃料会增加“碳足迹”。B不符合题意;C.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应该回收再利用。所以多使用垃圾焚烧处理方法,少使用垃圾填埋处理方法会增加“碳足迹”。C不符合题意;D.私家汽车出行会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燃烧的是汽油,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多使用共享单车和步行,少使用私家汽车可以减少“碳足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该做法是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还是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者是吸收了二氧化碳。11、D【解析】

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表中有2组对照实验,甲乙唯一的变量水分,甲丙唯一的变量温度,故A正确;为避免偶然性,种子数不能太少,故B正确;甲组中也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可能是胚已死亡或胚不完整或种子处在休眠期,故C正确;由表中数据可见:实验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故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试验中变量的惟一性。12、A【解析】

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是激素,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外分泌腺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分析解答。【详解】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是激素,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可见A符合题意。【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内、外分泌腺的不同。13、D【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耳的卫生保健,解答时可以从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方面来分析.【详解】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保护鼓膜的措施及原因.14、D【解析】由于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所以血液中的氧气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运输。15、D【解析】

不同的消化腺分泌不同的消化液,不同的消化液中含有不同的消化酶。【详解】A.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肠液中都含有多种消化酶,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有消化作用;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蛋白酶,对蛋白质具有初步的消化作用,A错误。B.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蛋白酶,对蛋白质具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胰腺可以分泌胰液,胰液中都含有多种消化酶,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有消化作用,B错误。C.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肠液中都含有多种消化酶,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有消化作用;唾液腺能够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C错误。D.肠腺够分泌肠液,胰腺可以分泌胰液,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多种消化酶,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有消化作用,D正确。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和功能。16、D【解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病人几天不进食,不能通过食物获得糖类,就会消耗储存的脂肪,使身体明显消瘦。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17、D【解析】

简单反射亦称非条件反射,是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与生俱来的固定神经联系。【详解】A.杯弓蛇影是指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复杂反射,A不符合题意。B.惊弓之鸟是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是鸟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复杂反射,B不符合题意。C.闻鸡起舞是指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复杂反射,C不符合题意。D.酒酣耳热是指酒喝得很痛快,耳朵发热,是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与生俱来的固定神经联系,属于简单反射,D符合题意。【点睛】本题的重点是区分简单反射。18、A【解析】

了解类人猿和人类的亲缘关系即可解题【详解】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等等这些事实说明人和猿的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近,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可见A符合题意.19、D【解析】

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某同学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立刻站起来,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都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A、B、C错误;老马识途是马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发射,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概念。20、C【解析】

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两种,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或脑干,简单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有利于躲避敌害等。【详解】反射是指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简单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或脑干。A、小张看到通知驻足阅读,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属于复杂反射;B、车辆驾驶员看到行人过人行横道减慢车速,这是后天训练形成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属于复杂反射;C、手指碰到火焰立即缩回,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简单反射。D、人们看到“酸杏”二字流口水,这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属于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故选C。【点睛】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是解题的关键。21、神经细胞细胞体突起反射弧神经末梢神经冲动传出神经【解析】

(1)图甲中:①是细胞体,②是突起,③是神经末梢,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④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详解】(1)如图甲所示的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基本结构包括①细胞体和②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③神经末梢,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构成神经。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2)人体进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图乙所示结构就是反射弧,由④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其过程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将冲动传到传出神经,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感受器的结构是由图甲中的③神经末梢汇聚而成。感受器的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