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共3套)_第1页
中医护理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共3套)_第2页
中医护理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共3套)_第3页
中医护理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共3套)_第4页
中医护理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共3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中医护理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共3套)2019中医护理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A.经络B.脑C.五脏D.六腑2、中药的“四气”不包括的是A、寒B、热C、凉D、冷3、下列哪些不属于“清热解毒”药A、蒲公英B、牡丹皮C、金银花D、连翘4.用掌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做环旋移动称为:A.擦法B.推法C.摩法D.抹法5.大椎穴取穴的方法属于:A.固定标志取穴法B.一夫法C.活动标志取穴法D.骨度法6.三阴交正确的定位是:A.内踝最高点上3寸,胫骨外侧面前缘B.内踝最高点上8寸,胫骨内侧面后缘C.内踝最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D.内踝最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前缘7.毫针平刺法其进针的角度是针与皮肤表面呈:A.90º∠B.45º∠C.15º∠D.5º∠8.采用灸法时其施灸的顺序是:A.先上后下B.先下后上C.先胸腹后腰背D.先四肢后躯干9.刺血拔罐法适用于:A寒湿痹痛B.疮疡丹毒C.呕吐腹泻D.皮肤过敏10、孕妇针刺不宜用的穴位是:AA.内关B.百会C.阳陵泉D.三阴交11.刮痧法的抓刮顺序是:A.从上至下,由内向外B.从上至下,由外向内C.从下至上,由内向外D.从下至上,由外向内12.下列哪种感觉不是针刺时得气的感觉:A.酸B.麻C.胀D.痛

13.温和灸其艾条应距离皮肤:A.1~2cmB.2~3cmC.3~4cmD.4~5cm

14.不属于针刺意外的是:A.晕针B.弯针C.出血及血肿D.肺气肿15.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的穴位是:A.阴陵泉B.阳陵泉C.三阴交D.丰隆16.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拿提穴位或皮肤的推拿手法称:BA.推法B.拿法C.捏法D.捻法17.委中穴归属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B.手少阴心经C.足太阳膀胱经D.手厥阴心包经18、“银翘散”用于()A、风热表证B、风寒表证C、风热实证D、风寒实证19、下列病人中应慎用电针疗法的是:A.中风病人B.心脏病人C.痛证病人D.痿证病人20.温针灸时,应将艾团捻在:A.针柄上B.针身上C.针根上D.入针处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针刺时患者体位选择的目的包括:A.施针者操作方便B.施针者能便于正确取穴C.发挥最好的治疗效果D.防止针刺意外的发生E.舒适持久不可变动体位

2、属于任脉的穴位有: A.关元穴B.气海穴C.中脘穴D.命门穴E.大椎穴3.一指禅推法的动作要领包括:A.沉肩B.悬腕C.垂肘D.掌虚E.指实4.毫针刺法其泻法操作手法正确的是:A.进针快而深B.提插重C.捻转幅度大D.留针时间短E.出针时不按针孔5.毫针进针方法有:A.叩刺进针法B.指压进针法C.夹持进针法D.舒张进针法E.提捏进针法

6.有皮肤病变或出血倾向的病人不宜采用:A.刮痧疗法B.拔罐疗法C.艾灸疗法D.发泡疗法E.熏洗疗法7.关于灸法护理正确的是:A.施灸部位宜先下后上B.施灸时体位要平稳C.用艾炷隔姜灸其姜片的厚度约为0.2~0.4cmD.灸后局部起小泡无须处理,可自行吸收E.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能施灸8.刮痧法的适应症是:A.中暑B.痢疾C.头痛D.感冒E.霍乱9、八纲辨证从病性上可分为()A、寒证B、实证C、虚证D、热证E、表证10.艾条灸的施灸方式有:A.直接灸B.回旋灸C.温和灸D.雀啄灸E.癍痕灸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中医护理理论的基本特点有两方面,即和。2.毫针刺的手法有补泻之分,一般为补,为泻。3.病人接受毫针刺法后得气的感觉除“麻”以外还有、、等。4.在胸部刮痧时常取的部位是和。5.足三里是犊鼻穴下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天枢穴定位为脐旁三寸()中药保留灌肠中肛管插入肛门的长度为10-15cm()3、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紊乱导致的病理状态有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4.心血虚即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面白无华、体倦乏力、自汗、脉细弱或结代、舌淡苔白()5.针刺法中一般留针时间为20-30分钟()简答题(10分)1、简述拔罐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附: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CDBCACCABAADBDABCABA多项选择题ABEABCABCDEABCEBCDEABDEBCEABCDADBCD填空题整体观念;辨证施护轻刺激重刺激酸、胀、重胸中线胸骨两旁3判断题×√√√×简答题适应证拔罐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外感风寒、咳嗽、跌打损伤、胃肠功能失调、神经、血液、妇科等疾病注意事项拔罐时患者体位应舒适持久选择肌肉丰满的部位进行拔罐,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的部位不宜拔罐选择大小适宜的罐,罐口应平滑、无裂纹避免烧伤或烫伤皮肤。忌罐内酒精过多2014中医护理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二)姓名:科室:成绩:

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为减少患者服药格拒,真热假寒用寒药,服药最好选用()A.温服

B.热服

C.凉服

D.冷服E.无严格规定2.汗法忌生冷食物和()A.辛辣食物

B.清淡食物

C.酸性食物

D.煎炸食物E.热粥3.药物采取二次分服的方法的用法是()A.汗法

B.吐法

C.下法

D.补法E.和法4.代表方为麻子仁丸的下法是(

)A.寒下

B.温下

C.润下

D.泻下E.攻补兼施5.服小柴胡汤忌食()A.萝卜

B.姜

C.大黄

D.附子E.红薯6.有效清除经口摄入中毒物质,避免毒物吸收最有效的方法是(

)A.清洗

B.洗胃

C.催吐

D.导泻E、灌肠7.如果有毒中草药科腐蚀肠粘膜时,不能让患者服下的保护剂是()A.浓茶

B.植物油

C.牛奶

D.蛋清E、果胶8.煎煮时需要烊化的中药是()A.麻黄

B.大黄

C.人参

D.阿胶E、红花9.服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A.1-2h

B.2-4h

C.3-4h

D.3-5hE、4-6h10.凡消导类药物,服用最好选在()A.饭后

B.饭前

C.睡前

D.清晨上午E、空腹11.在服用补益药期间偶遇外感,为防“闭门留寇”,最好(

)A.继续服用B.减少服药次数C.停服

D.增加服药次数E、减轻药量12.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调整阴阳

B.因地制宜

C.扶正祛邪

D.标本缓急E.治病求本13.属于中医治则的是()A.发汗

B.催吐

C.攻下

D.调和E、扶正14、中医养生的三个层次包括:()A养身、养病、养心B养身、养性、养心C养病、养性、养心D养身、养性、养神E养身、养性、养病15、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不包括:()A、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B、矿物质C、微量元素D、维生素、水E、氨基酸16、全球最受敬重的营养学权威人物是()A、江本胜博士B、陈君石院士C、朱长生教授D、夏学銮教授E、坎贝尔教授17.《备急千金要方》的“大医精诚篇”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先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告知作为医护人员,对待患者应该做到()A、一视同仁B、诚挚体贴C、冷嘲热讽D、区别对待E、不分贵贱18.三国演义有“望梅止渴”的典故,延伸至临床的情志护理是属于()A、说理开导B、释疑解惑C、暗示疗法D发泄解郁E、诱导疗法19.脾病患者,应忌食下列哪味食物:()A.酸B.苦C.甘D.辛E.咸20.每剂中药各煎的总取汁量为(),儿童减半A.200ml左右B.300ml左右C.250ml左右D.350ml左右E.400ml左右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是()A.诚挚体贴,全面关心

B.有的放矢,因人施护

C.注意饮食调配D.清净养神,宁心寡欲E.怡情畅志,乐观愉快

2.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有()A.卧床休息

B.居室安静

C.饮食清淡

D.避免直接吹风

E.少饮水3.不良心理包括:()A、怀疑心理B、忧郁心理C、贪婪心理D、嫉妒心理E、回归心理4.中医治法中属于下法的有()A.寒下

B.温下

C.润下

D.逐下

E.攻补兼施5、中医养性“八不”包括:()A、不贪、不争B、不报屈C、不后悔、不怨人D、不着急、不上火E、不生气6、拔火罐的常用方法包括:()A、留罐B、多罐C、火罐D、走罐E、闪罐7、艾条灸的类别不包括:()A.温和灸B.雀啄灸

C.间接灸

D.回旋灸E.直接8、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D.阴阳转化E.阴阳离合9、气虚可进一步导致()A、血虚

B、血瘀

C、出血

D、水停

E、津泄10、下列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是()A汗

B尿

C粪

D呕吐物

E呼气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经络的生理功能。2、请写出三类腧穴的特点。3、写出奇经八脉的特点。答案:单选题B2、C3、B4、C5、A6、B7、A8、D9、B10、A11、C12、E13、E14、B15、E16、E17、A18、C19、A20、C二、多选题1、ABDE2、ABCD3、ABCDE4、ABCDE5、ABCDE6、ADE7、ABD8、ABCD9、ABCDE10、ABCE三、简答题1、简述经络的生理功能。(1)沟通联系作用;(2)运输渗灌作用;(3)感应传导作用;(4)调节作用。3、请写出三类腧穴的特点。腧穴分为三类:经穴、经外穴、阿是穴三类,它们的特点分别是:(1)经穴均分布在十四经脉循行路线上,有归经,有固定位置、专用穴名,主治局部疾病和循经治本经本脏腑器官疾病。(2)经外穴无归经,但是有固定位置、专用穴名,主要对某些病有特效。(3)阿是穴无归经,无固定位置,无专用穴名“以痛为腧”,治局部病变。5、写出奇经八脉的特点。(1)有一定的循行路线(2)没有直属于脏腑(3)无表里关系(4)无逐经相接的关系(5)除任、督脉外无腧穴分布2014中医护理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三)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70分)1、在中医观察舌象的目的中哪项不对:(E)A.判断正气盛衰B.辨别病位深浅C.区别病邪性质D.推断病情进展E.了解病位深浅2、春季人体肝气、脾气相对不足,易精神倦怠,嗜睡,应适当控制睡眠时间,起居方面应遵循:(C)A.早卧早起B.早卧晚起C.夜卧早起D.夜卧晚起E.以上均不对3.入秋后,白昼渐短,夜来提前,人身阳气渐内收,阴气渐长,秋季起居方面应遵循:(A)

A.早卧早起B.早卧晚起C.晚卧早起D.晚卧晚起E.以上均不对4.护理人员应设法消除病室嘈杂之声不能超过(

C

)A、60-80分贝B、20-40分贝C、40-60分贝D、40-50分贝E、50-70分贝5.普通病室的室温应在(

B

) A、16~20℃B、18~22℃C、20~24℃D、24~26℃E、26~28℃6、老年患者、新生儿、沐浴者、阳虚证、寒证病人的病房的室温应在(E)A、18~26℃B、18~28℃C、20~24℃D、24~26℃E、20~28℃7.病房的温度最好维持在(C

)A、30%-40%B、40%-50%C、50%-60%D、60%-70%E、70%-80%8、吸收快,能迅速发挥疗效,作用强,并可根据病情变化加减使用的中药剂型是(D)A.散剂

B.丹剂

C.冲剂

D.汤剂E、丸剂9、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有密切的关系,最好选用(

B)A、铁锅B、瓷罐C、铝锅D、搪瓷锅

E、不锈钢锅10、煎中药时,一般第一煎加水量应淹过药面(A)A、3-4cmB、4-5cmC、5-6cmD、6-7cmE、8-10cm11、煎中药前需将中药用凉水浸泡,一般,根茎种子、果实宜浸泡(E)A、20分钟B、30分钟C、40分钟D、50分钟E、60分钟12、煎药的火候应(B)A、先文后武B、先武后文C、直接用文火煮沸D、直接用武火煮沸E、文武交替使用13、下列哪味中药需先煎(C)A、茯苓B、白术C、石膏D、甘草E、大黄14、下列哪味中药需包煎(A)A、旋覆花B、陈皮C、连翘D、甘草E、黄芪15、关于“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的说法,出自医家(B

)A.徐大椿

B.李时珍

C.张仲景

D.孙思邈E、朱丹溪16、中医的四种诊法(D)A、望、触、问、切B、视、触、叩、听C、望、触、叩、听D、望、闻、问、切E、望、闻、叩、听17、病情观察的目的哪项不妥(E)A、为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提供依据B、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C、及时了解用药反应和治疗效果D、及时发现危重症或并发症E、及时了解病人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18、在四季环境适宜避外邪中哪项不妥(B)A、春防风B、夏防热C、长夏防湿D、秋防燥E、冬防寒19、中医用药“八法”中不包括:(E)A、清法B、吐法C、下法D、和法E、热法20、服用滋补药一般宜在:(E)A、饭后服用B、饭后二小时服用C、饭前二小时服用D、饭前半小时服下E、饭前空腹服用21、为减少患者服药格拒,真热假寒用寒药,服药最好选用(B)A.温服

B.热服

C.凉服

D.冷服E.无严格规定22.汗法忌生冷食物和(C)A.辛辣食物

B.清淡食物

C.酸性食物

D.煎炸食物E.热粥23.药物采取二次分服的方法的用法是(B)A.汗法

B.吐法

C.下法

D.补法E.和法24.代表方为麻子仁丸的下法是(

C)A.寒下

B.温下

C.润下

D.泻下E.攻补兼施25.服小柴胡汤忌食(A)A.萝卜

B.姜

C.大黄

D.附子E.红薯26.有效清除经口摄入中毒物质,避免毒物吸收最有效的方法是(

B)A.清洗

B.洗胃

C.催吐

D.导泻E、灌肠27.如果有毒中草药科腐蚀肠粘膜时,不能让患者服下的保护剂是(A

)A.浓茶

B.植物油

C.牛奶

D.蛋清E、果胶28.煎煮时需要烊化的中药是(D)A.麻黄

B.大黄

C.人参

D.阿胶E、红花29.服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B)A.1-2h

B.2-4h

C.3-4h

D.3-5hE、4-6h30.凡消导类药物,服用最好选在(A)A.饭后

B.饭前

C.睡前

D.清晨上午E、空腹31.在服用补益药期间偶遇外感,为防“闭门留寇”,最好(

C)A.继续服用

B.减少服药次数

C.停服

D.增加服药次数E、减轻药量32.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E)A.调整阴阳

B.因地制宜

C.扶正祛邪

D.标本缓急E.治病求本33.属于中医治则的是(E)A.发汗

B.催吐

C.攻下

D.调和E、扶正34、中医养生的三个层次包括:(B)A养身、养病、养心B养身、养性、养心C养病、养性、养心D养身、养性、养神E养身、养性、养病35、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不包括:(E)A、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B、矿物质C、微量元素D、维生素、水E、氨基酸36、全球最受敬重的营养学权威人物是(E)A、江本胜博士B、陈君石院士C、朱长生教授D、夏学銮教授E、坎贝尔教授37.《备急千金要方》的“大医精诚篇”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先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告知作为医护人员,对待患者应该做到(A)A、一视同仁B、诚挚体贴C、冷嘲热讽D、区别对待E、不分贵贱38.三国演义有“望梅止渴”的典故,延伸至临床的情志护理是属于(C)A、说理开导B、释疑解惑C、暗示疗法D发泄解郁E、诱导疗法39.脾病患者,应忌食下列哪味食物:(A)A.酸B.苦C.甘D.辛E.咸40.每剂中药各煎的总取汁量为(C),儿童减半A.200ml左右B.300ml左右C.250ml左右D.350ml左右E.400ml左右41.不属于拔罐注意事项的是(

B)A.病室温度适宜,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B.拔罐时动作要稳、准、慢C.拔罐中应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观察局部情况D.拔罐时应取合理、舒适的体位E.拔罐过程中,体位切勿移动,以免火罐脱落42.下列哪味中药需包:(E)A、牛黄B、鹿角胶C、牡蛎D、人参E、枇杷叶43.温和灸操作中艾条应距离皮肤约(B)A.1-2cm

B.2-3cm

C.3-4cm

D.4-5cmE、5-6cm44.尿潴留患者导尿时,为防止出现虚脱和血尿,一次导出尿量不宜超过:(D)A.500毫升B.600毫升C.800毫升D.1000毫升E.1500毫升45.针刺得气的异常感觉是(C)A.胀

B.重

C.痛

D.麻E、酸46.痉证护理中错误的是(D)A.病室安静

B.避免噪音

C.防止外伤

D.住阳光明亮的病室47.下列哪种用药法特别注意情志护理:(C)A、下法

B、温法

C、和法

D、清法E、补法48.可以多食辛温升散之品的季节是(

A)A、春季B、夏季C、长夏D、秋季E、冬季49.“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劳逸相结合”是属于(C)A、药物预防B、加强锻炼C、起居有常D、调节情志E、劳逸结合50.在肉类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B)A、鸡蛋

B、虾C、猪肉D、牛肉

E、牛奶51.在素食食品中,钙质含量最高的是(B)A、苋菜B、黑芝麻C、圆白菜D、紫菜E、黄豆52.在五脏六腑中居首位,又被称为“君主之官”的是(A)A、心B、肝C、脾D、肺E、肾53.、水占人体的比重约为(E)A、70~80%B、30~40%C、50~60%D、40~50%E、60~70%54.目前我国成人糖尿病现患人数约:(C)A、6000多万B、1.6亿C、9200多万D、2亿E、1700万55.煎药用水不可用(E)A.井水

B.江河水

C.纯净水

D.自来水

E.沸水56.目前临床上使用机器煎药时,煎药袋内的中药应浸泡:(D)A、10-20分钟B、20-40分钟C、40-50分钟D、30-60分钟E、30-50分钟57.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E)A、升B、出(阳)C、降D、入(阴)E、举58.肾在液为(B)

A、涎

B、唾

C、尿

D、泪

E、涕59.下列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是(D)A、汗

B、尿

C、粪

D、呕吐物

E、呼气60.易使人出现各种血证的是(D)A、风邪

B、暑邪

C、燥邪

D、火邪

E、寒邪

61.在五行生克关系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A、木克土

B、火生土

C、金生水

D、金克木

E、水克木62.被称为“水谷之海”的是(C)A、脾

B、小肠

C、胃

D、大肠

E、三焦63.下面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的是(D)A、饮食

B、六淫

C、七情

D、瘀血

E、疫疠64.“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B)A、反治

B、正治

C、治标

D、标本兼顾

E、以上都不是65.肺主一身之气,主要是指(A)A、宗气B、元气C、卫气D、清气E、营气66.正常舌象是(B)A、淡白舌、厚白苔B、淡红舌、薄白苔C、红绛、深黄苔D、青紫舌、灰黑苔E、鲜红舌、厚腻苔67.气机失调的临床表现中哪项是错误的(C)A.气滞

B.气逆

C.气虚

D.气闭

E.气脱68.在医疗工作中,应做到“四轻”,下列哪项不妥:(D)A、说话轻B、走路轻C、开关门轻D、咳嗽轻E、操作轻69.插入导尿管后注入多少毫升无菌生理盐水,轻拉尿管以证实尿管固定稳妥(E)A.5-6毫升B.6-8毫升C.8-10毫升D.10-12毫升E.10-15毫升70.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一般需观察多长时间(B)A.30分钟B.15分钟C.10分钟D.20分钟E.25分钟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冬季生活起居护理包括(ABCDE)A.冬季昼短而夜最长,患者应“早卧晚起”B.冬季是身体锻炼的最佳季节,可加大活动量C.冬季白昼短,阳光柔和,所以”自曝于日“十分重要。D.冬季阳气潜藏于内,阴精气盛,天寒地冻,朔风凛冽,要注意防寒保暖E.冬季寒气主令,在人体应于肾,在防寒保暖的同时,应配以食补、药补2、内服中药的方法包括(ABCDE)A、饭后服B、饭前服C、随时服D、睡前服E、定时服3、煎药过程意事项包括:(ABCDE)A、先煎B、后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