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训练试卷_第1页
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训练试卷_第2页
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训练试卷_第3页
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训练试卷_第4页
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训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

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多种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2、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饱和溶液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3、如图所示,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水

.饱和氢氧

化钙溶液

A.氢氧化钠B.碳酸钙

C.硝酸镂和氢氧化钙D.氯化钠

4、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不同实验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片和Zn片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室温下,往等体积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MW。、NaOH,搅拌溶解

煨烧石灰石

溶质,

,质里

D.分曹往20°C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充分搅拌

7%-------

0时间/s

5、对所学知识总结是一种好习惯。某同学总结的下列实验现象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硝酸钱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6、水是生活中常见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必须:溶剂一定是水

B.生活常识:油锅着火用水来扑灭

c.人体必需: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D.实验认识:电解水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7、下列探究不需要进行对比实验的是

A.物质溶解性的大小B.利用红磷和白磷探究燃烧的条件

C.二氧化镒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D.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8、下图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升温到t/C,均变成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等质量的甲、乙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甲析出的晶体比乙多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较纯净的甲

D.等质量的甲、乙的溶液降低温度到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100g98%的浓硫酸加入400g水稀释能得到19.6%的稀硫酸

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C、CO和CO?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10、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冰、铁、碳B.氧化物:生石灰、干冰、石墨

C.溶液:矿泉水、石灰水、蒸储水D.晶体:胆研、氯化钠、硝酸钾

第n卷(非选择题7。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水是最常见的溶剂,也是生命的源泉。

(1)自来水厂生产过程中常用到液氯,其作用是o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o

(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室温下,打开可乐瓶盖后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

度随压强的减小而O

(4)向20°C时100g水中加入20g硝酸钾进行下列实验(如图1),a-e表示所得溶液编号;其溶解度

曲线如图2o

1加入升温

_20gKNO;#0gKNO3,二至50^c30睁0+

lOOg^K

1图2

1.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c是硝酸钾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其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II.图1中的实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有(填溶液编号)。

III.除去KN。,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原因是

2、小明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制作“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

问题: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用称取氢氧化钠go用______量取mL的水,读数

时若俯视,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不变)(已知P^lg/cm3)o

(2)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需25%的氢氧化钠溶液g,水go

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中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时,利用了作用。

(2)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o

(3)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

4、根据所给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C010203040

氯化钠

35.735.83636.336.6

/g

溶解

碳酸钠

6101836.550

/g

(1)如图中表示Na£()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10℃时将3.5gNaCl加入

1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m点表示的意义是o

(3)t2℃时将40g固体A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

精确到0.1%)o

(4)若Na2c0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Na2c应采取的方法是(填“降温结晶”或“蒸发

结晶”)。

5、下列是MgSO」和KC1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

温度/℃2030405060708090

MgS0333.738.944.550.654.655.852.952.2

溶解

度/g

KCl.34.037.040.042.645.548.351.154.0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KC1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填“甲”或“乙”)。

(2)t3°C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饱和溶液,均降温到析出晶体质量关系甲乙(填

“>”或“无法确定”).

(3)t2℃的范围为(填字母)。

A.30-40B.40-50C.70-80D.80-90

(4)t3℃时MgSO”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填字母)。

A.始终不变B.先增大后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不变后减小E.先不变后增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实验室用34g5%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和2g二氧化锌混合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物质总质量为

35.2go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g»

(2)生成氧气的质量是?(请列式计算)

2、小樱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溶液的实验,试剂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她从瓶中倒出20mL

用于配制稀硫酸溶液。请计算:

浓硫酸溶液(H2SOJ500mL

溶质的质量分数98%

密度1.84g/cm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这20mL浓硫酸溶液的质量为go

(2)她将这20mL浓硫酸溶液与100mL水均匀混合,水的密度为lg/cn?所得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84消毒液”(含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是一种常用的

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84消毒液”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次氯酸钠中Na、Cl、0三种元素的质

量比为O

(2)在200.0gNaClO质量分数为20.0%的“84消毒液”中,NaClO的质量为g,该消毒液中+1

价C1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遥)。

4、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g该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盛有

146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62.2g.试回

答:

(1)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为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5、为测定一瓶久置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电子天平示数如图2所示。

请计算:

图1图2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高镒酸钾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高镒酸钾的某些性质和用途进行探究。

实验一、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如图,用下列给定的药品、用品:高镭酸钾、棉花、火柴及下列仪器,制取

氧气.

(1)仪器⑤的名称是;

(2)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用图中的仪器有。(填序号);利用此原理还需要补充的一种仪器

是,在此实验中该仪器的用途是,该反应的方程式为:根据所

给仪器收集该气体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一。

(3)实验时需要使用酒精灯,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从图中选出正确的操作编号).

o

(4)小明用高镒酸钾制备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中的水倒流进人了导气管,可采用的

补救措施是(答一种即可)。

实验二、探究高镒酸钾的溶解性: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步骤一:如图操作,振荡后静置,观察到:A试管中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色;B试管中晶体不溶

解,汽油不变色;根据此实验可知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o

5mL水5mL无色汽油

⑵步骤二:如图操作,将步骤一中A试管内溶液倒人B试管中,振荡后静置,观察现象。请你对B试管中

出现的现象提出猜想并说明理由:。

实验三、高镒酸钾溶液检验二氧化硫: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加入少量的稀高镒酸钾溶液。取一根小

木条,在一头蘸一些硫粉,并点燃,迅速伸人烧杯B中,片刻后取出小木条,振荡烧杯A,可观察到烧杯A中

出现的现象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KMnO4+2X+5SC)2=2MnSO4+K2SO4+2H2SO4,其中

X的化学式是,反应前后镒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分别是0

I拓展实验

实验过程中某同学的手上不小心沾上了高镒酸钾溶液,结果手上的皮肤变成了棕黄色,经过查阅资料结

合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分析原因,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拓展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KMnO,溶液呈中性、有腐蚀性

讨论分析:构成皮肤细胞的基础物质是蛋白质,其属于(填“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或“碳水化

合物”),遇到高镒酸钾溶液后被腐蚀,因此皮肤呈现棕黄色。进行如下两个实验探究KMnO”溶液对不同

类物质的腐蚀性:

实验四、将新鲜鸡皮在不同浓度的KMnO“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表:

KMnO,溶液浓度0.002%0.01%0.1%1%

鸡皮的变化无明显变化边缘部分变为棕黄色全部变为棕色全部变为黑色

实验五、将铜片分别浸泡在4种溶液中进行实验,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

编号①②③④

,n

实验

25mL0.1%25mL0.l%KMnOi25mL蒸储水+10滴25mLl%KMnOt溶液

KMn(h溶液溶液+10滴浓浓硫酸+10滴浓硫酸

硫酸

验0.540.540.540.54

铜片质量/g

18

0.540.520.540.43

时.

解释与结论:

(1)实验四的目的是;

⑵实验五中通过对比②和④,得出的结论是;

(3)实验2中,欲得出“KMnO4和硫酸共同作用对铜才有腐蚀性”的结论,需要对比(填编号)。

2、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1)配制2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lg/cm3),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

g,水的质量是g;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药匙、、量

筒、胶头滴管、试剂瓶。

(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物质的溶解过程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

的大小。

(实验探究1)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电导率的测定。

第一步:读取室温为26℃,取100mL蒸储水,加入烧杯中,放入磁力搅拌器磁珠;

第二步:校准传感器,组装仪器,设定搅拌档位;

第三步:用电导率传感器采集数据,迅速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如图1所示。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6080

时间/s

(实验分析1)请说明a-b段曲线呈这种形态的原因:。

(实验探究2)如图2所示,将一定质量的某种固体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拿起烧杯,木板掉落,加

入的固体可能是(填字母)。

用石蜡粘

在烧杯底

部的木板

A氯化钠B氢氧化钠C硝酸钱D氧化钙

(实验分析2)上述四种固体中,有一种固体加入水中产生的热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o

(实验探究3)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的测定。

第一步:读取室温为26℃,取30mL蒸储水,加入烧杯中,放入磁力搅拌器磁珠;

第二步:校准传感器,组装仪器,设定搅拌档位;

第三步:用温度传感器采集数据,迅速将7.5g氯化钠加入烧杯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氯化钠溶解

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简图如图3所示。

(实验分析3)将氯化钠更换为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或硝酸钱,重新进行上述实验。请在图3中分别绘

制出氢氧化钠和硝酸镂溶解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简图(趋势合理即可),并在曲线旁边写出对

应物质的化学式o

3、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查阅资料)1.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的pH约为5.6,pH越小,二氧化

碳在水中溶解越多.

2.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和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设计实验)

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体积,如图:

(1)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检查甲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活塞和止水夹根,打开L、L双手握住锥形瓶,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打开止水夹皿关闭止水夹电打开活塞,滴加稀

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排尽的方法是

(4)关闭皿打开电、L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电、也充分振荡丙装置,分别测得

丙、丁瓶装置中溶液的pH为5.5和6.5。分析可知,溶解的二氧化碳体积丙装置

中(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丁装置中.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

是.

(5)实验结束后,装置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除了氯化钙还有没有其他物质?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实验方法:;

现象:;

结论:。

(6)实验二:用二氧化碳数字传感器测得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如图是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

碳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氧0^

9o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CO?的含量是881%

化8o

碳7o

的6o

体5o

积4o

3o

分2o

数1o

/,%O

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结论反思)由实验一、二分析,改进实验装置,二氧化碳能用排水法收集.能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

性的措施③,④

4、某化学兴趣小组展示了他们设计的“火龙生字”创新实验。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先在白纸上书写

“火”字,晾干后白纸上出现硝酸钾晶体如图1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硝酸钾晶体,立即有火花

出现,并缓慢地沿着字的笔迹蔓延,最后呈现出“火”字的黑色痕迹(如图2所示)。

图1图2

现场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进行了如下研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附有硝酸钾的白纸更容易燃烧?

(查阅资料)硝酸钾不可燃烧,但受热易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J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

(猜想与假设)对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四位同学有如下猜测:

甲:二氧化氮;乙:氮气;丙:氧气;丁:氢气。

丙同学首先排除了二氧化氮,理由是一;乙同学认为也不可能是氢气,他的理由是—o

(进行实验)四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对丙同学的猜想进行了验证,取少量硝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

观察到的现象是,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正确,硝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释与结论)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更容易燃烧的原因是o

(反思与评价)为什么要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书写文字?

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406080100

/°C

溶解

31.663.9110169246

度/g

你对上述问题的解释是:______。

5、网红产品“天气瓶”(如图1)的制作步骤如下:

I.将10g樟脑溶于40mL酒精,得溶液a(樟脑难溶于水);

n.将2.5g硝酸钾和2.5g氯化核溶于33g水中,得溶液b;

HL将a、b两种溶液混合、加热、搅拌直至澄清;

IV.混合液冷却至室温后,密封在玻璃容器内,即制得“天气瓶”。

根据上述步骤并结合图2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例。3不同的天气产生不同的晶体变化

B

图1

多雪变暖雨雪前暴风雨晴天

硝酸钾和氯化镂的溶解度曲线

(1)溶液a中溶剂为o

(2)溶液b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一(列出计算式)。

(3)瓶内出现的晶体数量会随气温的降低而增加。该晶体的成分是,推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o

(4)图3是“天气瓶”的宣传图,根据其制作步骤,判断该宣传的真实性为一,理由是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A、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不符合题意;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多种,如海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镁等,符合题意;

C、溶液是透明的,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不符合题意;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

A、不是所有的溶液都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时蓝色的,故A选项错误;

B、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所以饱和溶液是不能继续

溶解溶质的溶液的说法不正确,因为未指明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若温度改变,增加溶剂的

量,还会溶解溶质,另外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该溶质,但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如: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钠,但还可以溶解氯化钾、硫酸铜等不同的溶

质,故B选项错误;

C、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C选项正确;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但在相同的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3、C

【详解】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向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

降低,析出晶体,试管底部的粉末增加,不符合题意,错误;

B、碳酸钙难溶于水,加入烧杯中,试管底部的粉末无变化,不符合题意,错误;

C、硝酸核加入烧杯中,溶于水后吸热,温度降低,氢氧化钙溶解度升高,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符合

题意,正确;

D、氯化钠加入烧杯中,基本无热量变化,试管底部的粉末无变化,不符合题意,错误;

故选Co

4、B

【详解】

A、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片和Zn片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镁比锌活泼,反应速率快,

金属过量,酸不足,故最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不符合题意;

B、室温下,往等体积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NH,N。,、NaOH,搅拌溶解,硝酸镀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

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符合题意;

C、碳酸钙高温煨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

不符合题意;

D、往20°C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充分搅拌,氯化钠不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

合题意。

故选B。

5,B

【详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发出白光,说法正确;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法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说法正确;

D、硝酸钱溶于水,会吸收热量,所以溶液温度降低,说法正确;

答案:Bo

6、C

【详解】

A、实验室溶剂一般选择水,除了水之外还有乙醇等,故不符合题意;

B、油锅着火用水灭火,油会浮在水面,燃烧的更旺,故不符合题意;

C、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符合题意;

D、电解水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7、D

【详解】

A、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需要控制溶剂种类、质量、温度等因素,比较溶质溶解的最大限度,所以需

要进行对比实验;

B、探究燃烧条件时,需要对比红磷和白磷在相同条件下能否燃烧来对比得出燃烧条件之一为温度达到

着火点,所以需要进行对比实验;

C、探究二氧化镒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需要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体积、温度等条件相

同,对比有无二氧化锦存在时,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所以需要进行对比实验;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通过测量氧气被消耗后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来实现的,故不需要进行对

比实验;

故选Do

8、D

【详解】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于不知道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是

否饱和,故升温到形成的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A错误;

B、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甲、乙析出的晶体一样多,B错误;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较大,故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错误;

D、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12c等质量的甲、乙的溶液降低温度到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可能

相等,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

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B、100g、98%的浓硫酸加入400g水稀释能得到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00»X100%=19-6%,

符合题意;

C、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灭,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

降低,不符合题意;

D、碳和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也不具有还原性,不符合题

屈、O

故选Bo

10、D

【详解】

A、冰属于化合物,铁、碳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生石灰、干冰属于氧化物,石墨是碳单质,属于单

质。故选项错误;

C、矿泉水、石灰水属于溶液,蒸储水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D、胆研、氯化钠、硝酸钾都属于晶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o

二、填空题

1、

(1)杀菌消毒

(2)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3)减小

(4)31.6g不饱和150b和e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氯化

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解析】

(1)

自来水厂生产过程中常用到液氯,其作用是杀菌消毒。

(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物的温度很高,直接与瓶底接触,会使集气瓶底因局部骤热而炸裂,所以集

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3)

室温下,打开可乐瓶盖后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压减小后有气体从水中逸出,从而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

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4)

I、由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看出,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c溶液的温度为50°C,此时硝酸钾

的溶解度为85.5g,即在50°C时,100g水溶解85.5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由图1可以得出,c溶液

是在50°C时,100g水中加入了50g硝酸钾,所以c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此时的溶液质量为:

1OOg+20g+30g=150g。

H、a、b溶液温度为20。C,加入的硝酸钾分别为20g、50g,溶剂都是100g,而20。C时硝酸钾的溶

解度为31.6g,所以a溶液中溶质为20g,溶剂为100g;b溶液中的溶质为31.6g,溶剂为100g;c溶

液中的溶质为50g,溶剂为100g;d溶液中的溶质为80g,溶剂为100g;将d溶液降温到20°C后得到

的e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溶剂为100g,所以图1中的实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有:

be。

in、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

以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中少量的氯化钠。

2、

(1)托盘天平5量筒45偏大

(2)2030

【解析】

(1)

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托盘天平用于称量固体药品,则需

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的质量为50gxi0%=5g。量筒用于量取液体药品,则用量筒量取水的质量为

50g-5g=45g,水的体积为45g+lg/cm3=45cn?=45mL,读数时若俯视,读数偏大,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

小,溶质质量分数=讨要缥kxlOO%,则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

(2)

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氢氧化钠的质量为5g,需25%的氢氧化

钠溶液的质量为5g+25%=20g,水的质量为50g-20g=30g。

3、

(1)乳化

(2)含碳量不同

(3)氧气和水蒸气

【解析】

(1)

厨房中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时,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把大颗粒的油乳化成小颗粒的过

程,故填:乳化;

(2)

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生铁中的含碳量为2肮4.3临钢的含碳量为0.0322%,故填:含碳量不

同;

(3)

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反应,故填:氧气和水蒸气;

4、

(1)A不饱和

(2)t」C时,Na2c。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3)28.6%

(4)降温结晶

【分析】

(1)

由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图中表示碳

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A;

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8g,该温度下,将3.5gNaCl加入10g水中,能全部溶解,形成的是

不饱和溶液;

(2)

由图可知,时,A、B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m点,故m点表示的意义是:t「C时,Na2c。3和NaCl的

溶解度相等;

(3)

t「C时,A的溶解度为40g,该温度下,将40g固体A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能溶解20g,形

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8.6%.

40g+100g

(4)

由图可知,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

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若碳酸钠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碳酸钠应采取的方法是:降温结

晶。

5、

(1)甲

(2)>

(3)D

(4)D

【分析】

(1)

KC1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增加一直增加,为曲线甲。

(2)

13c时,甲溶解度大于乙,则等质量的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甲的溶质多,溶剂少。降低温度,到t」C两

物质溶解度均下降,且在该温度下相等。因甲溶剂少,所以在该温度下,甲溶液中的溶质少。所以甲

析出晶体的质量更多。所以析出晶体质量关系甲〉乙。

(3)

12c乙溶解度已经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初步判断为70℃以后。该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利用表中给出溶解度描点作图,可进一步确定相交的点为80c〜90C。故选D。

(4)

开始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从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然

后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溶液从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继续

降温,有溶质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D。

【点睛】

三、计算题

1、

(1)1.7

(2)0.8g

过氧化氢水溶液和二氧化镒混合生成水和氧气,所以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就是氧气的质量,所以氧气

的质量=34g+2g-35.2g=O.8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0.8g。

【解析】

(1)

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34gx5%=L7g,故填:1.7;

(2)

见答案。

2、

(1)36.8

(2)由(1)可知20mL浓硫酸的质量是36.8g,所含硫酸的质量是36.8gX98%=36.064g,水的密度

是lg/cm3,所以20mL浓硫酸溶液与100mL水均匀混合,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

36.064g

x100%«26.4%

36.8g+100mLxlg/mLo

【解析】

(1)

20mL浓硫酸的质量为:20mLXl.84g/cm:i=36.8g;

(2)

见答案。

3、

(1)混合物46:71:32

(2)40.0g9.5%

【解析】

(1)

“84消毒液”中含次氯酸钠(NaClO)、氯化钠等物质,故属于混合物。次氯酸钠中(NaClO)Na、Cl、

0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35.5:16=46:71:32o

(2)

200.0gNaClO质量分数为20.0%的“84消毒液”中含NaClO的质量为:200.0gX20.0%=40.0go

“84消毒液”中含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两种物质,氯化钠中氯元素显T价,次氯酸钠中氯元

355

素显+1价,已知次氯酸钠的质量是40.0g,则氯元素的质量为:40.0gx—xlOO%,该消毒液中

23+35.5+10

355

+1价C1的质量分数为:(40.0gx--^―-xlOO%4-200.0g)X100%=9.5%。

23+35.5+16

4、

(1)8.8

(2)80.0%

(3)由题可知,反应中消耗盐酸146g,设盐酸中溶质质量为y,则

CaCO,+2HC1=CaCi2+CO2T+H2O

7344

y8.8g

73-

448.8g

产14.6g

146。

故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14.6g,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为福xl00%=10%0

答: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虬

【解析】

(1)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差为(25+146-162.2)g=8.8g,则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

为8.8g。故填8.8;

(2)

解: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盐酸中溶质质量为y

CaCO3+2HC1=CaCl2+co2T+H2O

1007344

Xy8.8g

100_x73y

448.8g448.8g

解得A=20g,尸14.6g

故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CaCOj=筹xl00%=80.0%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0虬

(3)

由小问2可知,反应中消耗盐酸146g,其中溶质质量为14.6g,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xl00%=10%„

146g

5、

(1)1.6g

(2)设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MnO,

2H2O22H2O+O2t

6832

1.6g

68_x

32-L6g

x=3.4g

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余XM%=6.8%。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8%。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物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氧气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该过氧

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进而计算出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60.0g-258.4g=l.6g;

(2)

见答案。

四、实验探究

1、水槽①③④⑤⑥试管用作反应容器2KMnO-i—K2Mn0,+Mn02+02t排水法ac

可以直接把试管上的单孔橡皮塞拔掉紫红溶剂种类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试管底

部固体减少;原因:由于高钵酸钾不易溶液汽油,且汽油的密度比水小,因此二者混合后会出现液体

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现象,又因为溶液没有达到饱和,因此剩下的高镒酸钾颗粒会继续

溶解溶液褪色H20+7-+2,+4-+6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探究高镒酸钾溶液浓度对样

品腐蚀性的影响酸性条件下高锦酸钾溶液浓度越大,腐蚀性越强①②③

【详解】

实验一

(1)仪器⑤的名称是水槽。

故填:水槽。

(2)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用图中的仪器有①③④⑤⑥;利用此原理还需要补充的一种仪器是试

力口执

管,在此实验中该仪器的用途是用作反应容器,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t-K2MnOt+MnO2+O2t,根

据所给仪器收集该气体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排水法。

力口执

故填:①③④⑤⑥;试管;用作反应容器;2KMnOl=K2MnO1+MnO2+O2t;排水法。

(3)实验时需要使用酒精灯,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正确是ac。

故填:aco

(4)小明用高镒酸钾制备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了导气管,可采

用的补救措施是可以直接把试管上的单孔橡皮塞拔掉。

故填:可以直接把试管上的单孔橡皮塞拔掉。

实验二

(1)步骤一:如图3操作,振荡后静置,观察到:A试管中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紫红色;

B试管中晶体不溶解,汽油不变色;根据此实验可知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剂种类。

故填:紫红;溶剂种类。

(2)B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提出猜想及其理由: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试管底部固体减少;原

因:由于高镒酸钾不易溶液汽油,且汽油的密度比水小,因此二者混合后会出现液体分层,上层为无

色,下层为紫红色现象,有因为溶液没有达到饱和,因此剩下的高锌酸钾颗粒会继续溶解。

故填: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试管底部固体减少;原因:由于高锌酸钾不易溶液汽油,且汽油

的密度比水小,因此二者混合后会出现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现象,有因为溶液没有

达到饱和,因此剩下的高镒酸钾颗粒会继续溶解。

实验三

如图5所示,在小烧杯A中加入少量的稀高锌酸钾溶液。取一根小木条,在一头蘸一些硫粉,并点

燃,迅速伸入烧杯B中,片刻后取出小木条,振荡烧杯A,可观察到烧杯A中出现的现象是溶液褪色;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KMn0i+2X+5S02=2MnS0i+K2S0,+2H2soi其中X的化学式是乩0,反应前后镒元素和

硫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分别是+7-+2,+4-+6。

故填:溶液褪色;H20;+7-*+2,+4f+6。

讨论分析•:构成皮肤细胞的基础物质是蛋白质,其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遇到高锦酸钾溶液后被腐

蚀,因此皮肤呈现棕黄色。

故填: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解释与结论]

(1)实验四的目的是探究高镒酸钾溶液浓度对样品腐蚀性的影响。

故填:探究高镒酸钾溶液浓度对样品腐蚀性的影响。

(2)实验五中通过对比②和④,得出的结论是酸性条件下高锦酸钾溶液浓度越大,腐蚀性越强。

故填:酸性条件下高镒酸钾溶液浓度越大,腐蚀性越强。

(3)实验2中,欲得出“KMnO”和硫酸共同作用对铜才有腐蚀性”的结论,需要对比①(高镒酸钾溶

液不能腐蚀铜)②(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能够腐蚀铜)③(酸性溶液不能腐蚀铜)。

故填:①②③。

2、22198玻璃棒

子,离子浓度逐渐变大,

图3

【详解】

(1)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200mLXLl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