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_第1页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_第2页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_第3页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_第4页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

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

法。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共载药850种。

(四)《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

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921,新增716种,创古本草收新药之最,完

成第六次大总结。

(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含药最

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

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

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

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确立依据:1.药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

的功能。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

味相异。

三、五味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凡湿阻食积、中满

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苦杏仁;③清泄,如

黄连。(2)燥指苦能燥湿,如苍术。(3)坚:①坚阴,即泻火存阴;②坚厚肠

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能软、能下,能软坚散结或软坚泻下。昆布海藻治爆疡,芒硝软坚泻下治便秘。

6.涩:能收、能敛,习惯将涩附于酸。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7.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猪苓、茯苓。常将淡附于甘。淡味药过用,亦能

伤津液,故阴虚津亏者慎用。

此外,还有芳香味,其能散、能行、能开,有化湿、辟秽、开窍等作用,如蕾香、佩兰

等。芳香味与辛味一样,能耗气伤津,气虚津亏者慎用。

五味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四、升降沉浮

(-)含义: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与所治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治

疗疾患的病位相同。从五味讲,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升浮与沉降皆具

的二向性,如胖大海、前胡。

(二)所示效用: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

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潜阳息风等作用。

(三)临床应用

1.顺其病位选择用药:病位在上在表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病位在下

在里类病证,宜用沉降之性的药。

2.逆其病势选择用药:病势下陷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治疗病势上逆病

症,常选用药性沉降的药。

五、归经

(-)含义: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

的定位

(二)理论基础:1.脏象学说;2.经络学说

(三)确立依据:1.药物特性:如辛入肺,陈皮、半夏、荆芥味辛,故归肺经。2.药物疗

效:如苏子、白前能治疗咳喘,而咳喘为肺脏功能失调所至,故归肺经。

六、有毒与无毒

一、毒的特性:1.狭义的毒:药物不良反应。2.广义的“毒”:(1)药物的总称;(2)药

物的偏性。

二、确立依据:1.是否含有毒成分;2.整体是否有毒;3.使用剂量是否适当。是确定药物有

毒无毒的关键。

三、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有品种、来源、采集时间、加工炮制、制剂工艺、给药途径等。

四、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品种混乱2.误服毒药3.用量过大4.炮制失度5.剂型失宜

6.疗程过长7.配伍不当8.管理不善9.辨证不准10.个体差异11.离经悖法

第三节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一、功效

(一)含义: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又称功能、功效、效能、效用、作

用。

(二)分类

1.按中医辨证学分类

(1)针对八纲辨证的功效:表里一一发表、温里寒热一一散表寒、清里热

(2)针对病因辨证的功效:六淫一一祛风、解暑疫疾一一解毒七情一一安神、

镇惊

饮食劳伤一一消食、补虚外伤一一生肌、敛疮

(3)针对气血津液辨证的功效:气一一补气、行气。血一一补血、活血。津液一一化痰、

利水

(4)针对脏腑辨证的功效:

心一一养心、清心。肝一一清肝、柔肝等,以及奇恒之府一一利胆、泻三焦火、醒神(脑)。

(5)针对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功效:经络一一舒筋活络、和解少阳。六经一一散太阳经风

邪。

(6)针对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卫一一疏散风热。气一一清气分热。营一一清营。血一一

凉血。

(7)针对三焦辨证的功效:清中焦湿热、温中散寒。

2.按中医治疗学分类

(1)对因功效:因指病因,属于祛邪的功效有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属于扶正的功效

有补气、助阳、

滋阴等,属于调理脏腑或气血的功效有疏肝、宣肺、和中、理气、安神等,

属于消除病理产物的功效有消食、利水、排石、排脓等

(2)对症功效:如止汗、平喘、止咳、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

(3)对病证功效:如截疟、蚀疣、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黄、消痈排脓、驱杀条虫。

(4)对现代病症功效:如决明子降血脂、天花粉降血糖、半枝莲抗肿瘤。

二、主治病证

1.病名类主治病证,如疟疾、肺痈。

2.证名类主治病证,如热淋、风寒表证。

3.症状名类主治病证,如惊悸、耳鸣。当代使用最多是证名,其次是病名,症状名最少。

第四节中药的配伍

二、单味药配伍

(一)七情配伍

(1)单行: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如人参治脱证,黄连治

痢疾。

(2)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

(3)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

效。如黄黄与茯苓,增强黄黄利水的作用。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

减轻或消除。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

毒性。

(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版

子,因莱瓶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如十八反中的乌头反半夏等。

单行既不增效或减毒,也不增毒或减效,相须、相使表示增效;相畏、相杀表示减毒,

相恶表示减效,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三、中成药配伍(新增内容)注意实例

(二)内容(注意病例)

1.功似配伍: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以增强药效。病证单一,症状较重多用功似配伍。

(1)同为内服的:如治中风后遗症,益气活血的补阳还五颗粒+活血通脉的愈风宁心片或银

杏叶片等.又如治高血压,天麻钩藤颗粒+脑立清丸或平肝清肝息风的羚羊角胶囊等,

(2).同为外用的:如治混合痔,复方荆芥熏洗剂,或痔疮外洗药熏洗;然后用马应龙麝香

痔疮栓塞入或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

(3).内服与外用并施的如治不孕,内服艾附暖宫丸;外贴十香暖脐膏或妇科万应膏。治瘦

疡痰核,内服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西黄丸和夏枯草膏;外贴化核膏。治痔疮肿痛,

内服槐角丸;局部外敷九华软膏。治筋骨折伤,内服跌打丸;外敷七厘散或正骨水。

治咽喉肿痛,内服六神丸或喉症丸;外用冰硼散

2.功异配伍:功效相异的中成药同用。多种病证,病情复杂多用功异配伍。

(1)同为内服:如某男,年过不惑,既清泻、脱肛,又阳瘦、肢冷,证属中气下陷兼肾阳虚,

可将补中益气丸与金匮肾气丸同用,以收补气升阳与温助肾阳之效。又如

某女,年过天命,既面色萎黄、乏力多汗,又带下黄臭,证属气血双亏兼湿

热下注,可将八珍益母颗粒与白带丸同用,以收补气养血、清热燥湿止带

之效。再如某男,四十有五,平素便秘,近日又因交通事故致左腿骨折、瘀

肿疼痛,且口干、口渴、尿黄、大便两日未行,.脉弦滑有力,舌红苔黄,

证属跌打伤损、瘀肿骨折,兼肠热便秘,可选用跌打丸与三黄片或麻仁润

肠丸同用,以收活血散瘀止痛、清热通便之效。

(2)同为外用:如某女,年过不惑,既患外痔肿痛瘙痒,又患冻疮,可嘱患者每日用能祛毒

止痒、消肿止痛的痔疮外洗药熏洗肛门30分钟,再取能消肿止瘁的治冻

灵软膏,按其使用说明涂抹冻疮。又如某女,年过而立,脚气红肿疼痛数日,

当日又不慎被开水烫伤手背,可嘱患者每曰外用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

猿油,按其使用说明涂抹手背的烫伤处;再取能杀虫止痒的复方土槿皮酊,

按其使用说明涂搽脚气。

(3)内服与外用并施:如治脚气肿痛,证属湿热下注者,可嘱患者内服能清热燥湿的二妙

丸或三妙丸,或能清热利湿的四妙丸;选配外用药时,患处未溃烂者

可外涂能杀虫止痒的复方土槿皮酊,已溃烂者可外涂能祛风燥湿、

杀虫止痒的脚气散。治妇女带下黄臭,证属湿热下注者,可嘱患者内

服能清湿热、止带下的白带丸:外用能清热解毒、燥湿收敛的治糜

灵栓或治糜灵泡腾片,或能清热解毒、燥湿杀虫、去腐生肌、化瘀止

痛的妇宁栓,等等。

第五节方剂与治法

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为

用、密不可分的。

二、常用的治法(新增内容)

(一)汗法: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

法。

(二)吐法:多用于实邪壅塞,病情急剧的病人。若病情虽急,却有体虚气弱,尤其是孕妇,

都必须慎用。

(三)下法: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或积水、血,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四)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达到祛除病邪目的的一种治法。如:和解少阳、透达

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分消上下。

(五)温法: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的一种治法。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

散寒。

(六)清法:通过清热泻火,以清除火热之邪,适用于里热证的一种治法。分为清气分热、

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清热解毒、清脏腑热。

(七)消法: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结,使

之渐消缓散的治法。

(八)补法:常用的治法分类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以及阴阳并补、气血双补为主。

三、方剂的组成

1.君药: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

方中之首,是方剂组中不可缺少的药物。注意:不可减去君药,君药的药味较少,

用量要比臣、佐、使药大,但君药的药量在全方总药量中的所占比例不一定是最大

的(有一君二臣或三臣的组方变化)。

2.臣药:(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2)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

物。

3.佐药:(1)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

佐制药,消除或减缓君、臣药毒性或烈性的药物;(3)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

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1)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2)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

其合力祛邪。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一节中药材的品种与栽培

1、品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2、中药有效成分多来源于次生代谢产物,不同品种的植物由于遗传特性的不同,合成与积累

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及量可能存在着很大差异。

3、中药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4、一药多基原情况普遍存在。

第二节中药材的产地

一、道地药材

目前常用的道地药材包括:

1.川药:主产地四川、西藏等。如川贝母、川茸、黄连、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

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

倍子、冬虫夏草、麝香等。

2.广药:又称“南药”,主产地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如阳春砂、广蕾香、广金钱草、

益智仁、广陈皮、广豆根、蛤蛇、肉桂、桂莪术、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

香、化橘红、樟脑、桂枝、槟榔等。

3.云药:主产地云南。如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马钱子、儿茶等。

4.贵药:主产地贵州。如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等。

5.怀药:主产地河南。如著名的“四大怀药”一一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天花粉、瓜篓、

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

6.浙药:浙江。如著名的“浙八味”一一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

杭菊花、杭麦冬;温郁金、莪术、杭白芷、桅子、乌梅、乌梢蛇等。

7.关药:主产地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如人参、鹿茸、细辛、辽五味子、防

风、关黄柏、龙胆、平贝母、刺五加、升麻、桔梗、哈蟆油、甘草、麻黄、黄茂、

赤芍、苍术等。

8.北药:主产地河北、山东、山西以及内蒙古中部。如党参、酸枣仁、柴胡、白芷、北沙参、

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苓、香附、知母、山楂、金银花、连翘、桃仁、苦杏仁、

意蔑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全蝎、土鳖虫、滑石、代赭石等。

9.华南药;10.西北药

11.藏药:主产地青藏高原地区。如“四大藏药”一一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藏红花;

甘松、胡黄连、藏木香、藏菖蒲、余甘子、毛诃子、麝香等。

高频考点:新疆的雪莲,云南的三七,甘肃的当归,甘肃、青海的大黄,宁夏的枸杞,内

蒙的黄黄、麻黄,江西的枳壳吉林的人参,山西、陕西的党参,河北的黄苓,河

南的地黄,山东的金银花,阿胶,江苏的薄荷,安徽的丹皮,木瓜,浙江的玄参,

福建的泽泻,广西的蛤蛇,辽宁的细辛,贵州的天冬、天麻、黄精、五倍子、

杜仲、吴茱萸,四川的黄连、附子,西藏的冬虫夏草。

第三节中药材的采收

一、采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药材的采收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

产量和收获率。槐花在花蕾期芦丁的含量最高可达28%,如已

开花,则芦丁含量急剧下降。

二、药材的适宜采收期:一般以药材质量的最优化和产量的最大化为原则,而这两个指标有

时是不一致的,所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三、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

(一)植物药类:不同的药用部分,采收时间也不同。

1.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

2.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有些木类药材全年均可采收,如苏木、降香、沉香等。

3.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如黄柏、厚朴、秦皮等。如杜仲、黄柏采用的“环剥技术”。

4.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5.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花类中药在含苞待放时采收,如金银花、辛夷、丁

香、槐米等;在花初开时采收的如洋金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的如菊花、西红花等;

红花则要求花冠由黄变红时采摘。

6.果实种子类: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时采收,有的采收未成熟的幼果,如枳实、青皮等。

7.全草类:多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茵陈有两个采收时间,春季幼苗高6~

10cm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花茵陈”。

8.藻、菌、地衣类:不同的药用部位,采收情况也不一样。如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

马勃宜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过迟则抱子散落;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座出

土抱子未发散时采挖;海藻在夏、秋两季采捞。

(二)动物类药:动物药因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药用部位,采收时间也不同。大多数均可全

年采收。

(三)矿物类药:没有季节限制,全年可挖。

四、采收的注意事项

①按需采药:采收时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分期采集,合理轮采。②轮采、野生抚育和封育

相结合。

第四节中药材的产地加工

一、产地加工的目的

中药材采收后,除少数要求鲜用外,如生姜、鲜鱼腥草、鲜石斛等,要经过产地加工,其目

的如下。

1.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2.按药典规定进行加工或修制,。

3.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或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

4.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

5.有利于包装、运输与贮藏。

二、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

1.捡、洗:将采收的新鲜药材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但具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用水

洗。

2.切片: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药材有的趁鲜切成块、片,以利

干燥。如大黄、血藤、木瓜。但对具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的则不宜切成薄

片干燥,如当归、川茸等。

3.蒸、煮、烫: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须先经蒸、煮或烫的

处理,则易干燥,同时使一些药材中的酶失去活力,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但

加热时间的长短不等,视药材的性质而定,如天麻、红参蒸至透心,白芍煮至透

心,太子参置沸水中略烫。有些动物药,如桑蝶峭、五倍子蒸至杀死虫卵或蚊虫。

4.搓揉:如玉竹、党参、三七等。

5.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

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

汗”,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口诀:发汗不中断,玄乎!)等。

6.干燥:除少数药材,如石斛、鱼腥草、地黄、益母草等,有时要求鲜用外,大多数药材

经加工后均应及时干燥。(1)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表示。(2)

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表示。

(3)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表示。(4)少数药材需要

短时间干燥,则用“曝晒”或“及时干燥”表示。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一一中药化学成分

1.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如麻黄碱、甘草皂昔、芦丁、

大黄素。

2.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化学成分,如淀粉、树脂、叶绿素、蛋白质等。

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相对性: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无效成分的化合物,如某些多糖、多肽、蛋

白质和油脂类成分等,现已发现它们具有新的生物活性或药效。

鹏捣氨酸(驱虫);天花粉蛋白(引产);茯苓多糖、猪苓多糖(抗肿瘤)

第一节绪论

三、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一)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

1.浸渍法:常温,适于遇热易破坏或挥发性成分及含淀粉、黏液质、果胶较多的中药。

缺点:时间长,效率低,易发霉,体积大。

3.煎煮法:必须以水为溶剂。

缺点:对含挥发性和加热易破坏成分不适用。

4.回流提取法:优点:效率较高

缺点:不适用遇热易破坏成分,溶剂消耗大。

5.连续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器

优点:提取效率高,节省溶剂,操作简单。

缺点:不适用遇热破坏成分。

7.升华法:具有升华性的成分。如樟树中的樟脑、茶叶中的咖啡因。

8.超声提取法:利用超声波产生强烈的空化效应和搅拌作用。

9.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最常用C02作为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物质。

优点:低温下提取,对“热敏性”成分尤其适用。

缺点:对极性大化合物提取效果较差,设备造价高。

(二)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1.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1)结晶及重结晶

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差异。

①结晶的条件结晶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溶剂。

③溶剂的选择

原则:根据“相似相溶”原则,即极性物质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难溶于非极性溶剂中,非极

性物质相反。

a、不与重结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高温对结晶物质溶解度大,低温溶解度小。

c.对杂质的溶解度或者很大(待重结晶物质析出时,杂质仍留在母液中)或者很小(待重结

晶物质溶解在溶剂里,过滤除去杂质)。

⑤化合物纯度的判定方法

a.结晶形态与色泽:结晶均匀、一致。

b.熔点与熔距:熔点明确、熔距(1-2℃)敏锐

c.色谱法:三种以上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

d.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

(2)利用两种以上不同溶剂极性差异分离

①水提醇沉法:多糖、蛋白质等沉淀

②醇提水沉法:树脂、叶绿素等亲脂性成分。

(3)利用酸碱性进行分离

①酸提取碱沉淀:生物碱提取分离。

②碱提取酸沉淀:酚、酸类成分的提取分离。

2.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1)液-液萃取:

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溶剂中分配系数K不同而达到分离。

正相分配色谱: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氟基(-CN)与氨基(-NH)

反相分配色谱: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

固定相石蜡油、RP-2、RP-8及RPT8反相硅胶薄层及柱色谱填料,根据炫基长度为乙基、

还是辛基或十八烷基,分别命名为RP-2、RP-8及RPT8,口诀:辛乙十八反

3.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1)物理吸附:无选择性,过程可逆,应用最广。

①硅胶(酸性)、氧化铝(碱性)一一极性吸附剂

②活性炭一一非极性吸附剂

(2)极性及其强弱判断:极性表示分子中电荷不对称程度,与偶极矩、极化度、介电常数

有关。

(4)吸附柱色谱用于物质分离的注意事项

②尽可能选用极性小的溶剂装柱和溶解样品;

④酸性物质用硅胶,碱性物质用氧化铝;

⑤TLC组分Rf达到0.2-0.3时溶剂可用于柱色谱。

(5)聚酰胺柱层析

吸附原理:氢键吸附,聚酰胺不溶于水及常用有机溶剂,对碱稳定,对酸(尤其无机酸)

稳定性较差。

联想:聚酰胺为塑料的主要成分。碱性物质小苏打洗剂可以用塑料容器装,而浓硫酸不

能用塑料瓶装。

吸附规律:

A.酚羟基数目:酚羟基数目越多吸附力越强

B.酚羟基位置:酚羟基所处的位置易于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吸附力减弱。

C.分子芳香化程度越高,共帆双键越多,吸附力越强。

D.洗脱溶剂的影响:水〈甲醇〈丙酮〈稀氢氧化钠〈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尿素

聚酰胺对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是可逆的(糅质例外),故特别适合于该类化合

物的制备分离和脱糅处理。

(6)大孔吸附树脂法:吸附原理:通过物理吸附(范德华力、氢键吸附)和分子筛性能。

4.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

常用的有透析法、凝胶过滤法、超滤法和超速离心法等

凝胶色谱法也叫凝胶过滤法:利用分子筛原理分离物质,小分子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大分子

化合物被排阻在外部难以进入,因此大分子物质首先被洗出。

如葡聚糖凝胶,具有三维空间的网状结构,是在水中不溶、但

可以膨胀的球形颗粒。精制药用酶时采用透析法去除无机盐

(酶为生物大分子,而无机盐为小分子杂质。)

5.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分离

原理:混合物中各成分解离度不同而分离。

离子交换树脂外观为球形颗粒,不溶于水,但可在水中膨胀。

口诀:0多酸强,H多碱强。

6.根据物质沸点进行分离

利用混合组分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如分储法。

四、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方法

(一)化合物的纯度测定

1、只有当样品在三种溶剂系统中均呈现单一斑点时方可确认其为单一化合物。

2、气相色谱(GC)也是判断物质纯度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结构研究中的主要方法

L分子式确定:高分辨率质谱法(HR-MS)

2.质谱(MS)(M是质量的化学简写):测定有机分子的分子量、求算分子式、推断结构信

,息、O

3.红外光谱(IR)

4000〜1500cm—1的区域为特征频率区,许多特征官能团,如羟基、氨基等,可据此进行鉴

别。

1500〜600cm—1的区域为指纹区,真伪鉴别。

4.紫外光谱(UV):分子结构中具有共粗体系化合物才能在紫外光区产生紫外吸收光谱。

(联想:UV俩字母形状相似,为共枕)

应用:推断化合物的骨架类型(联想:子骨=紫骨);测定化合物的精细

结构

5.核磁共振(NMR):1H-NMR:提供不同氢原子情况。主要为化学位移(6),偶合常数(J)

及质子数(积

分面积)。

第二节生物碱

一、基本内容

(一)定义:含氮有机化合物。

(二)生物碱的分布和存在

多集中在某一器官。麻黄生物碱在髓部含量高。生物碱在不同植物中含量差别很大。

绝大多数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如,毛葭科、防己科、茄科、马钱科、豆科、小粲科

(三颗针)、罂粟科等,生物碱多数以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其他尚

有以生物碱昔及N-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三)生物碱的结构和分类

1.毗咤类生物碱

(1)简单毗咤类:槟榔碱、槟榔次碱(槟榔)、烟碱等,呈液态,

(2)双稠哌咤类:具有喳诺里西咤母核,如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2.管着烷类:食若碱(洋金花)、古柯碱

3.异喳咻类:这类生物碱来源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系,具有异嗤咻或四氢异喳咻的基本母核。

(1)简单异喳咻类:萨苏林

(2)苇基异喳咻类:①1-茉基异喳琳类:罂粟碱、去甲乌药碱、厚朴碱,②双茉基异喳咻类:

汉防己甲素和乙素。

(3)原小荣碱类:a、小聚碱类:多为季钱碱,如小集碱(黄连、黄柏、三颗针等)。b、原

小集碱类:多为叔胺碱,如延胡索乙素(延胡索)

(4)吗啡烷类:罂粟中的吗啡、可待因,青风藤碱。

4.n引跺类生物碱:(1)简单口引口朵类:如板蓝根、大青叶中的大青素B、蓼蓝中靛青昔等,

(2)色胺口引噪类:

吴茱萸碱,(3)单菇n引味类:萝芙木中的利血平、番木鳖中的士的宁等。(4)双口引口朵

类口引口朵:长春花中具有抗癌作用的长春碱和长春新碱。

联想:口朵=花朵,一株(吴茱萸)蓝青(板蓝根、大青叶)色的长春花。

5.有机胺类生物碱:氮原子不结合在环内,如麻黄碱、秋水仙碱、益母草碱,

(联想:麻谐音妈,母=妈,妈妈如仙子漂亮)

二、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一)性状:少数呈液态(烟碱、槟榔碱、毒芹碱);

少数液态及小分子生物碱有挥发性一麻黄碱、烟碱;

个别生物碱有升华性一一咖啡因。

少数有颜色(小栗碱、蛇根碱黄色,药根碱红色);有的在紫外光下显荧光,如利血平。

一般味道多苦,少数辛辣味,个别具甜味(甜菜碱)。

(二)旋光性:生物碱大多有旋光性,且多呈左旋性(旋光度受手性碳构型、测定溶液、PH、

浓度等影响)。

(三)溶解性

1.生物碱

(1)亲脂性生物碱:尤其易溶于三氯甲烷中。

(2)亲水性生物碱:a、季镂碱(小集碱),b、N-氧化物结构的生物碱(氧化苦参碱),c、

少数小分子生物碱(麻黄碱、烟碱),d、酰胺类生物碱(秋水仙碱、咖

啡碱)

(3)具有特殊官能团的生物碱

①两性生物碱:含酚羟基(吗啡)或竣基生物碱(槟榔次碱)前者溶于NaOH,后者溶于

NaHC03o

②内酯型(喜树碱)或内酰胺(苦参碱)生物碱:溶解性类似亲脂性生物碱,但强碱溶液

中,内酯或内酰胺开环形成竣酸盐,酸化后环合析出。如苦参碱、喜树碱等。

联想:碱=解=解开,酸=栓=拴住(关门)

2.生物碱盐一般易溶于水:某些生物碱盐难溶于水,如小栗碱盐酸盐、麻黄碱草酸盐。

(四)碱性: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接受质子而显碱性。

1.碱性强弱:用pKa表示。pKa越大,碱性越强。

2.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

(1)氮原子的杂化方式:SP3>SP2>SP

(2)电性效应

①诱导效应

供电诱导效应:氮原子电子云密度增加,碱性增强。

吸电诱导效应:电子云密度降低,碱性减弱。

②共辗效应

碱性由强到弱的一般顺序:胭基〉季镀碱〉N-烷杂环>脂肪胺〉芳香胺-N-芳杂环〉酰胺

仁毗咯

(3)空间效应生物碱碱性降低。

(4)氢键效应:稳定分子内氢键,碱性增强。

(五)沉淀反应:在酸水或稀醇中进行

碘化锡钾(橘红色沉淀)联想:蜜桔(橘)

碘化汞钾(类白色沉淀)联想:汞是水银(白色)

碘-碘化钾(棕色沉淀)联想:点点红

硅鸽酸(灰白色或淡黄色沉淀)联想:乌云是灰色

饱和苦味酸(黄色沉淀)联想:黄连是苦味的

雷氏镂盐与季钱碱生成红色沉淀联想:演员孙红雷

碘化锡钾常作为生物碱薄层色谱或纸色谱显色剂

注意:少数生物碱不与一般的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如麻黄碱、吗啡、咖啡碱等。

而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糅质等一些非生物碱类成分,它们也能与生物碱沉淀试

剂作用产生沉淀。

三、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苦参(联想:"苦"大"稠"深)

1.主要生物碱及其化学结构

主要含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中国药典》以其为指标成分。此外还有羟基苦参碱、去

氢苦参碱等,都属于双稠哌咤类生物碱,是喳喏里西咤类衍生物。

联想:苦下面一个口,参下面三撇,可以想象为,三个口,双稠哌咤和喳喏里西咤里均有三

个口字偏旁。

2、性状:苦参碱有a-、B-、Y-,6-四种,除丫-苦参碱为液体,其他均为结晶,常见

a-苦参碱。

3、碱性:含两氮原子,一个为叔胺氮,另一个为酰胺氮,几乎不显碱性。

4、溶解性:苦参碱可溶于水和氯仿、乙醛等亲脂性溶剂,氧化苦参碱具配位键,亲水性更强,

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酸,可利用二者溶解性差异将其分离。

极性:氧化苦参碱〉羟基苦参碱〉苦参碱。

5、生物活性:苦参总生物碱具有利尿消肿抗肿瘤、抗病原体、抗心律失常、抗缺氧等作用。

6.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苦参碱可导致胆碱酯酶活性下降,产生倦怠、乏力等不良反应;苦参栓可致外阴过敏;苦

参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并导致恶心、呕吐等。

(二)山豆根

大多属于喳喏里西咤类。《药典》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

测定。山豆根有抗癌、抗溃疡、抗菌作用;此外,山豆根还有升高白细胞、抗心律失常、抗

炎及保肝作用。山豆根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超剂量用药(大于10g)O

(三)麻黄:所含生物碱以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主,《中国药典》以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

黄碱为指标成分进行测定。此外还含有少量甲基麻黄碱、甲基伪麻黄碱、去甲

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联想:麻将机(谐音=甲基),知道麻黄碱有甲

基。

麻黄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均在侧链上,为有机胺类生物碱。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属仲胺衍生物,且互为立体异构体。

2.理化性质

(1)性状: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均为无色结晶,有旋光性和挥发性。

(2)碱性:氮原子在侧链上,碱性较强(有机胺类)。伪麻黄碱的共朝酸形成分子内氢键稳

定性大于麻黄碱,所以伪麻黄碱的碱性稍强于麻黄碱。

(3)溶解性:游离麻黄生物碱可溶于水,伪麻黄碱在水中溶解度较麻黄碱小;二者都溶于三

氯甲烷。

草酸麻黄碱难溶于水,草酸伪麻黄碱易溶于水。

联想:草你妈(麻),知道有草酸麻黄碱。

3.鉴别反应:由于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不能和多数生物碱沉淀试剂发生沉淀反应。所以采用

Cu2+鉴别。

(1)二硫化碳-硫酸铜反应、(2)铜络盐反应

4.麻黄碱有收缩血管、兴奋中枢神经作用,兴奋大脑和呼吸,有类似肾上腺素样作用;伪麻

黄碱有升压、利尿作用;甲基麻黄碱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

5.用量过大可引起头痛、心悸、大汗不止、体温及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甚至昏迷、惊厥

呼吸及排尿困难,心肌梗死或死亡。

(四)黄连一火烧“连”营,功归“异喳”

1.主要生物碱及其化学结构

黄连有效成分主要为原小集碱型生物碱,小粱碱、巴马汀、药根碱、黄连碱、木兰碱等,

以小粱碱含量最高(10%),《药典》以盐酸小聚碱为指标成分。这些生物碱都属羊基异

喳咻类衍生物,除木兰碱为阿朴菲型外都属于原小聚碱型,且都是季钱型生物碱。

2.小集碱的理化性质

(1)性状小聚碱为黄色针晶,

(2)碱性水溶液呈强碱性(季铁碱:四季有水)

(3)溶解性小聚碱可溶于水。

3.小粱碱的鉴别反应

小樊碱除了能与一般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反应外,还具有以下特征性鉴别反应:

1.在碱性条件下与丙酮加成,生成黄色结晶型加成物;

2.酸水液加漂白粉(或通入氯气),溶液即变樱红色。

联想:聚=薄,丙=冰,漂=漂流(薄冰漂流)

小聚碱本身是黄色的,加成或更是黄色咯,漂白变漂亮了,樱红色更漂亮

4.黄连其有效成分小集碱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小粱碱、黄连碱、药根碱等还具有

明显的抗炎、抗溃疡、免疫调节及抗癌等作用。

(五)延胡索(元胡)

延胡索含有多种茉基异喳咻类生物碱,《药典》以延胡索乙素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延

胡索生物总碱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延胡索乙素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对慢性持

续性疼痛及内脏钝痛的效果较好。临床应用延胡索乙素,过量可出现呼吸抑制、帕金森综

合征等表现。

(六)防己“防己”“茉“心

防己有效成分主要是汉防己甲素(粉防己碱)和汉防己乙素(防己诺林碱)。《中国

药典》以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为指标成分。前者结构中7位取代基为甲氧基,极性小;后

者为酚羟基,极性较大。汉防己甲素具有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抗溃疡、保

肝等作用;同时具有调节免疫力和耐缺氧作用等;汉防己乙素具有抗炎镇痛、降压、抗肿瘤

作用等。趣味:“甲”肝“已”降(降压)

(七)川乌主要为二菇类生物碱,主要是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双酯型的生物碱

毒性大,是主要的有毒成分。乌头和附子提取物具有镇痛、消炎、麻醉、降压等作用;附

子具有升压、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日本附子分离出去甲乌药碱,有强心作用。乌头碱类化

合物有剧毒,2〜4mg即可致人死亡。

毒性大小: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原碱

毒性大小:双酯键>单酯键》无酯键

解毒:碱水中加热或直接水浸泡水解酯键,

(A)洋金花一趣味:金毛洋人“花”心“碧”漾

1.主要生物碱及其化学结构

洋金花主要化学成分为管着烷类生物碱

2.度若烷类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1)性状:葭若碱为针晶,其外消旋体阿托品为长柱型结晶、加热易升华。东蔗着碱为液体,

(2)旋光性:阿托品(外消旋体)无旋光性,其它均有左旋光性。联想:阿托品中毒瞳孔散

大,目光呆滞无旋光。

(3)碱性大小:葭着碱(阿托品)>山葭若碱>东蔗若碱和樟柳碱>去甲蔗着碱

趣味:度山冬旅去(邵阳度山冬天旅游去)

(4)溶解性

去甲蔗若碱》樟柳碱和东蔗若碱>山蔗若碱>蔗若碱(5)水解性:管着烷类生物碱都是酯类,

易水解、尤其在碱性水溶液中更易水解。

备注:东葭菅碱和樟柳由于6,7位氧环立体效应和诱导效应的影响,碱性较弱。但有较强的

亲水性。山蔗着碱分子中的酚羟基的立体效应影响较东蔗着碱小,其碱性比东蔗着碱

强,趣味:东边氧气足,山里风较强

3.葭着烷类生物碱的鉴别反应

具生物碱通性,与多种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

(1)氯化汞沉淀反应:趣味:谁淫(水银)就浪荡

葭若碱(阿托品)一红色沉淀;东葭若碱一白色沉淀

(2)Vitali反应:发烟硝酸和苛性碱醇液。

蔗若碱或阿托品、山度若碱、东蔗若碱:阳性(呈深紫色,渐转暗红色,最后颜色消失)

樟柳碱:阴性(不具备葭若酸)

趣味:喂他(vita)喝酒(苛性碱醇液)烧烟(烟硝),

山东浪荡大汉面色紫红,张柳姐不露声色

(3)过碘酸氧化乙酰丙酮缩合反应(DDL)

樟柳碱(含羟基)一一阳性;葭若碱或阿托品、山蒸若碱、东葭若碱一一阴性;趣味:张柳

哥点酸奶。

4.生物活性:蔗若碱(阿托品)有解痉镇痛、解有机磷中毒和散瞳作用;东蔗若碱还具有镇

静、麻醉作用。(东=冻,镇静麻醉作用)

5.洋金花中毒机制主要为M-胆碱反应。

(九)天仙子(新增)联想:仙界(碱)

《中国药典》以东蔗着碱和蔗若碱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对平滑肌有明显的

松弛作用,并能升高眼压与调节麻痹,还可用于睇剂中毒引起的严重心律失常。安全用

药范围很窄。过量易导致中毒甚至死亡,心脏病患者及孕妇忌用,用量控制在0.06〜

0.6go

(十)马钱子

1.主要生物碱的化学结构与毒性

《中国药典》以士的宁(又称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

两者都属于口引噪类衍生物。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味极苦,毒性极强。趣味:古时候的的士

(士的宁)就是马车(马钱子),马车容易翻车(番木鳖);饮(II引味)马(马钱子)高歌

2.马钱子生物碱的鉴别方法

(1)与硝酸作用,(2)与浓硫酸/重铭酸钾作用

3.马钱子生物碱的生物活性

马钱子碱有镇痛作用,并具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强

直性脊柱炎等。

4.马钱子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马钱子主要含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前者是主要的有效成分亦是有毒成分,成人用量5~

10mg可发生中毒现象,30mg可致死。此外,有毒成分能经皮肤吸收,外用不宜大面积涂

敷。

(十一)千里光(铅笔尖)(口比咯、碱)

千里光所含有的生物碱主要为毗咯里西咤类生物碱,《中国药典》以阿多尼弗林碱

为指标成分进行定量测定,含量不得过0.004机千里光具有肝、肾毒性和胚胎毒性,

使用时应该严格注意。

(十二)雷公藤:《药典》以雷公藤甲素为指标成分,为二菇类化合物。雷公藤生物碱主要

为两类:倍半菇

大环内酯生物碱和精眯类生物碱。雷公藤生物碱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抗

生育等活性。雷公藤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在胃肠道症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肾

功能受损等。

第三节糖和昔类化合物

一、糖及分类

单糖是多羟基醛或酮。

1.D型和L型

(1)Fisher投影式:距默基最远的不对称C的-0H向右为D,-0H向左为L。联想:投影

仪当然在远处成像,大写D

(2)Haworth式:不对称碳原子C5(口比喃糖)或C4(吠喃糖)上的取代基方向,向上为D,

向下为L。

根据其能否水解和分子量的大小可分为:

1.单糖:不能再被简单地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

如: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

2.低聚糖:由2〜9个单糖聚合而成,也称为寡糖。有还原性

如:蔗糖、麦芽糖、龙胆二糖、新陈皮糖、芸香糖(都是二糖)

联想:牙齿有两排,故麦芽糖为二糖,

芸字中间有个二,故芸香糖为二糖

3.多糖:由10个以上的单糖聚合而成,其性质也不同于单糖和低聚糖。

如:纤维素、淀粉(胶淀粉、糖淀粉)

多糖多没有甜味,也没有还原性。

水不溶:纤维素、甲壳素等,分子呈直链型;

水溶物:淀粉、糖肝原等,分子呈支链型。

淀粉由直链的糖淀粉和支链的胶淀粉组成。糖淀粉能溶于热水;胶淀粉不溶于冷水,在

热水中呈胶状。糖淀粉遇碘呈蓝色,而胶淀粉遇碘呈紫红色。重点:单糖分类

二、昔及其分类

定义:昔又称配糖体,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类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结而成的

化合物。

昔类一般是无味的,但也有苦的和甜的。首的亲水性与糖基数目有关系,亲水性随糖基增多

而增大。多数甘为左旋,水解后生成的糖为右旋,因而混合物呈右旋。

(一)按昔元的化学结构分类

按昔元结构分为葱醍甘、香豆素甘、黄酮甘、皂甘等。

(二)按昔类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态分类

原生昔:原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昔称为原生昔。

次生昔:水解后,失去一部分的糖的背。

(三)按昔键原子分类

1.氧昔:数量最多,最常见

(1)醇昔:昔元醇羟基与糖缩合(红景天昔、毛食背(纯毛)、獐牙菜苦甘)

(2)酚昔:昔元酚羟基与糖缩合(天麻甘、水杨昔=天分、水分)

(3)鼠背:具有a-羟基晴的昔(苦杏仁昔=青色的果实有苦味);水解生成的昔元a-羟

基睛很不稳定,立即分解为醛(酮)和氢氟酸。

(4)酯昔:昔元中竣基与糖缩合(山慈菇甘、土槿皮甲酸和乙酸)背键既有缩醛又有酯性

质,易被酸碱水解。

(5)口引躲昔:口引口朵醇与糖结合的甘。靛蓝(电影)。

2.硫甘:糖半缩醛羟基和昔元上疏基(-SH)缩合。如萝卜昔、芥子昔(都化痰功效,痰饮会

流动的)。

3.氮甘:糖的端基碳原子与昔元上氮原子缩合。是组成核酸重要化合物。另外,中药巴豆中

的巴豆甘是氮昔。鸟甘(鸟蛋)、腺昔也是。

4.碳甘:糖端基碳原子直接与昔元碳原子相连。碳背水溶解性小,难于水解,如牡荆素、芦

荟昔。

趣味:芦=炉=炉子里烧炭;荆棘可以当柴烧变成炭。

(四)其他分类:1、按连接单糖的数目:单糖背、双糖昔。2、按连接糖的链数:单糖链昔、

双糖链甘。3、按生理活性:强心甘。4、按昔特殊物理性质:皂甘。

三、糖和甘化学性质

(一)糖的化学性质

口诀:糖化氧羟默,羟酸酰缩硼,(常考多选)

(二)昔键的裂解(干煎酸碱梅)

(1)酸催化水解易难:N-昔>0-昔>S-昔>C-昔

(2)吠喃糖昔较毗喃糖昔容易水解,

果糖和核糖是吠喃糖,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为毗喃糖,阿拉伯糖二者都有。

(3)酮糖昔比醛糖昔容易水解

(4)口比喃糖苔中水解易难

五碳糖〉甲基五碳糖〉六碳糖>七碳糖。

(5)氨基糖较难水解,羟基糖次之,去氧糖最易水解

(6)芳香族甘较脂肪族昔容易水解

注意:可采用二相酸水解法,使对酸不稳定的昔元结构得以保留。

2.碱催化水解:一般的背键为缩醛结构,对稀碱较稳定,不容易被碱水解,很少用碱水解。

只适用于酯甘、酚昔、烯醇甘及B位有吸电子基的甘。如水杨昔遇碱能水解,藏红花苦甘在

碱液中发生消除反应。

3.酶催化水解:专属性高;反应温和,得到真正的昔元;可得到次级昔,有助于判断昔键构

型。

麦芽糖酶:仅水解a-葡萄糖昔键(高专属性)

趣味:2=阿=阿开嘴巴可以见到牙齿。

苦杏仁酶:主要水解B-葡萄糖昔键,及其他六碳醛糖B-普键(低专属性)(趣味:苦逼

(B)要低调)

转化糖酶:水解B-果糖昔键。

(三)显色反应

糖和甘类化合物最重要的反应:Molish反应

试剂:5%a-蔡酚乙醇液,浓硫酸

联想:1110=末=粉(酚)末=淀粉粉末=淀粉里都含有糖

四、含氟昔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苦杏仁(清(就)苦):《药典》以苦杏仁昔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规定含量不低

于3.0虬是一种氟甘,水解得到的昔元a-羟基苯乙睛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苯

甲醛、氢氟酸和葡萄糖,其中苯甲醛具有特殊香味,通常将此作为鉴别苦杏仁甘的方

法。取本品数粒,加水共研,发生苯甲醛的特殊香气。

(二)桃仁(青桃):主要化学成分为脂溶性物质,《中国药典》以苦杏仁甘为指标成分进

行含量测定。

(三)郁李仁(青李):《中国药典》以苦杏仁甘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第四节醍类化合物

醍类化合物是分子中具有不饱酮的一类化学成分。

一、结构与分类主要有苯配、蔡醒、菲醒、慈醍等四类。

(一)苯醍,天然存在的主要为对苯醍的衍生物

(二)秦醍类:大多数是a-蔡醍类衍生物。中药紫草含多种蔡醍类成分

(三)菲醍类:分为邻菲醍及对菲醍两种类型,如从中药丹参根中分离得到的多种菲醍衍生

物,丹参新醍甲为对醍类化合物。

(四)葱醍类:分为单葱核和双葱核两大类。

1.单意核类

(1)慈醒及首类

根据羟基在葱醍母核的分布,可将羟基慈醍分为两类:

①大黄素型: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呈黄色。

②茜草素型:羟基分布在同一侧的苯环上,多为橙黄或橙红色,主要存在于茜草科植物中。

(2)氧化葱酚类(略)

(3)慈酚或慈酮(略)

2.双慈核类

(1)二恿酮类:多以昔的形式存在。如番泻昔A,B,C,D。

(2)二葱醍类:如山扁豆双醍。

二、理化性质

(一)性状:醍类多为有色结晶体,一般为黄色至紫红色苯醍,苯醍及蔡醍多以游离态存在;

葱醍多结合成昔。

(二)挥发性和升华性:

游离的醍类化合物大多数具有升华性(如大黄素)。小分子的苯醍、蔡醍还具有挥发性。

(三)溶解性:游离醍类微溶或不溶于水,醍类成昔后,极性增大,易溶于热水。

(四)酸碱性

醍类化合物多具酚羟基,显酸性。

1.带竣基的醛类酸性较强;

2.羟基位于苯醍或蔡醍的醒核上属插烯酸结构,酸性与带竣基的慈醛类衍生物类似;

3.B酚羟基的醍类酸性大于a酚羟基;

4.酚羟基数目越多,则酸性增强。

-C00H>2个以上P-OH>1个P-0H>2个以上a-OH>1个a-OH

在碱性水溶液中的溶解顺序

5%NaHC03:含-COOH、2个或以上0-0H

5%Na1个B-0H

1%NaOH:含2个或2个以上a-0H

5%NaOH:含1个a-OH

解答:强酸配弱碱,弱酸配强碱,

碱性大小,5%NaoH>l%Na0H>Na2C03>NaHC03

(五)显色反应

1.菲格尔反应(Feigl反应)显示紫色

范围:醍类衍生物。

联想:葱醍里有菲醍,所以菲戈尔反应就是醍类的

2.无色亚甲蓝反应

苯醍与蔡醍专用显色剂,显蓝色斑点。

3.Borntrger反应

羟基慈醍类化合物遇碱液显红-紫色的反应

趣味:Borntrger字母中有。11=恩,所以是葱酉昆类反应On中的n如果出头,那就变成了0H=

羟基。

4.Kesting-Craven反应:活性次甲基试剂反应。

反应官能团:苯醍和蔡醍中未被取代的位置。

应用:区分葱醍和苯醍、蔡醍。

5.金属离子反应

葱醍类化合物具有a-羟基或邻二酚羟基能和Pb2+、崛2+生成络合物。不同酚羟基,显色

不一。

邻位羟基一蓝色或蓝紫色;间位羟基一橙红色或红色

对位羟基一紫红色至紫色

联想:只对蓝领见红(紫对蓝邻间红)

三、含醍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一)大黄(皇恩浩荡)

1.成分:主要为葱醍类。

(1)游离葱醍: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醛、芦荟大黄素。

(2)结合型慈醒包括恿醒首类和双慈酮甘,番泻昔A、B、C、D、E、F就是双恩酮昔。

2.大黄主要慈醛类成分的生物活性

大黄产生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为番泻昔类,游离葱酸类的泻下作用较弱;大黄具有抗菌作

用,以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及大黄酸作用较强。止匕外,还具有抗肿瘤、利胆保肝、利尿、止

血作用等。

(二)虎杖:(恩扶(虎))虎杖主要含有葱醍类化合物,葱醍类成分包括大黄素、大黄酚、

大黄酸等。

《中国药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虎杖甘含量。

(三)何首乌:主要为慈醍类成分,以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酸、大黄酸、芦荟大黄素

等为主,

《中国药典》以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醛为指标成分进行测定。何首乌中的恿醍类成

分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菌、润肠通便等作用;止匕外,具有抗肿瘤

及提高免疫功能;抗衰老及促进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四)芦荟(恩惠):芦荟中主要成分是羟基慈醍类衍生物,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

大黄酚、大黄

素甲醛等。《中国药典》以芦荟昔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五)决明子(恩断义绝(决)):葱醍类主要为大黄酚、大黄素甲醛、决明素、橙黄决明

素等。

《中国药典》以大黄酚、橙黄决明素为指标成分进行测定。

决明子对视神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六)丹参(单飞(丹菲)):包括脂溶性成分菲醍类(丹参酮类)和水溶性成分(丹参酸

甲),

《中国药典》测定丹参酮nA和丹酚酸B的含量(不得少于3%)o主要用于心

脑血管疾病。

(七)紫草:主要化学成分为蔡酶类化合物,包括紫草素、乙酰紫草素等。

《中国药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中羟基蔡醍总含量,以左旋紫草素计,

具有抗肿瘤、抗炎和抗菌活性,抗肝脏氧化损伤和抗受孕作用。紫草素作为天然色

素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印染工业中。

第五节香豆素和木脂素

香豆素类一、结构与分类

(一)简单香豆素类:

仅在苯环上有取代基,多数在7-位有含氧基团取代,7-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