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程大纲_第1页
《教育学》课程大纲_第2页
《教育学》课程大纲_第3页
《教育学》课程大纲_第4页
《教育学》课程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00012一、课程说明(一)开课对象:师范类专业学生(二)课程性质:教育学是研究探索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理论学科。教育学课程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初等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初等教育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小学教育专业乃至整个教育科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三)课程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教育理论的基本体系,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教育实践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初步形成运用教育理论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和道德水平,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为学生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奠定理论基础,为学科教育学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撑,为从事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能准备。(四)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联系我国教改实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特别是当前教育思想观念和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2、坚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在重点和难点上多下功夫,并结合案例分析、讨论、实际作业、操作练习、自学等方式配合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3、坚持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教师应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中外教育论著,着力培养学生教育理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遇到实际问题时能迅速再现,加以运用。4、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结构的合理,有效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五)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共36学时,其中讲授32课时,实践4课时。分数:2学分学时数具体分配:教学内容讲授实验/实践合计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2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33第三章教育目的33第四章现代学制22第五章教师与学生44第六章课程与现代课程改革44第七章教学6410第八章班主任工作与德育44第九章教育评价22第十章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发展22合计32436(六)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建议主要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环境、学生特点、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案例,积极启发学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搜集信息、合作学习等综合能力。并通过听教育报告、观看教育影片、网上教学实录等多种渠道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教学技能,并适时让学生进行尝试教学,主要通过学生合作试讲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践当中将所学理论用于实际,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度。(七)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本课程是考试科目,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总评成绩=40%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的方式。平时成绩:根据课堂讨论、教学实践、课堂作业等完成情况来评定,教师随时登记平时成绩。期末成绩:通过闭卷考试来评定。二、课程内容纲要与各章基本要求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教育活动及教育学学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能够明了教育学的价值,从而有学习本门课程的热情,为学好本门课程奠定基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要素;教育的起源;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其中主要的教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主要观点。难点:教育的定义;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对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二、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四、教育形态第二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关于教育的起源二、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三、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第四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三、教育学的学科特征四、教育学的学科价值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人的发展的主要规律及影响因素。2、理解教育的社会制约性。3、理解和掌握教育在人和社会的发展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规律及影响因素;教育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的人的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难点:运用教育的基本规律分析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人的发展及其规律的概念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节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特征二、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三、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二、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三、教育的社会功能第三章教育目的教学目标:1、理解教育目的的概念与功能。2、理解和掌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3、理解和掌握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4、理解和掌握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教育目的的概念与功能;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的学说。难点: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的学说。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目的的基本原理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与功能二、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三、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四、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的教育目的理论基础二、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三、我国的教育目的精神实质四、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与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第三节国外教育目的概览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的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目的第四章现代学制教学目标:1、掌握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及类型。2、了解现行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3、记住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学制。4、把握现代学制改革的趋势。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难点:运用学校教育制度有关知识来分析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问题。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制度的概述一、教育制度的含义二、教育制度的特征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四、教育制度的演变第二节现代学制的概述一、现代学制的概念二、现代学制的产生、发展和形成三、现代学制的类型第三节现代学制的变革趋势一、纵向的学校系统分析二、横向的学校阶段分析第四节我国现代学制的变革一、我国现代学制的产生与发展二、建国以来的学制改革三、我国现代学制建立和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四、我国现行的学制系统第五章教师与学生教学目标:1、认识教师职业的角色、作用与职业特点2、掌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与途径3、掌握学生的本质属性,了解学生的基本权利4、理解新时期理想师生关系的特征,掌握构建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教学重点、难点:1、教师的职业特点2、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内涵3、学生的本质属性4、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师职业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二、教师的角色与作用三、教师职业的特点四、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一、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特点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第三节学生一、学生的本质属性二、学生的权利三、学生的义务第四节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概述二、师生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三、新时期理想师生关系的特征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第六章课程与现代课程改革教学目标:掌握几种主要课程类型的含义、特征及优缺点了解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基本内容;理解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的含义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掌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识别众多课程概念2、分析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国家课程及校本课程的利弊3、掌握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难点:1、掌握课程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并能进行评价2、掌握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一、课程的概念二、课程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三、课程的类型第二节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一、课程的设计二、课程的实施三、课程的评价第三节现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因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七章教学教学目标:1、理解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智育、教学与上课的关系2、掌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3、了解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含义及其运用4、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正确认识班级授课制,并能掌握班级授课制的特点。5、掌握备课的内容及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清楚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6、初步学会运用有关理论分析、说明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和班级授课制。难点:教学原则、方法的实际运用。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学与教学过程一、教学的词源分析二、教学的涵义的规定性三、教学的意义四、教学过程的本质及规律第二节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一、教学原则二、教学方法第三节教学模式与教学组织一、教学模式二、教学组织三、教学实施的基本程序第四节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一、教学艺术二、教学风格第八章班主任工作与德育教学目标:1、了解班级管理的任务与过程,班主任的工作职责2、清楚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3、初步掌握班级管理和建设班集体的基本技能4、掌握德育的概念,理解德育的功能5、掌握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规律、德育原则、方法等知识6、理解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德育转型的必然性及新时期德育的途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德育内容、规律、原则、方法。难点:班级管理技能的形成;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施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班级组织与管理一、班级组织的发育二、班级组织的结构与特点三、班级组织的功能四、班级组织的建设五、班级管理第二节班主任工作一、我国班主任制的演变二、现代班主任的角色作用三、现代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第三节现代德育观一、德育的概念二、德育的功能三、德育的过程四、德育的原则五、德育的内容六、德育的方法第四节新时期德育工作一、当代学校德育的新形势二、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施第九章教育评价教学目标:理解教育评价的涵义与功能掌握教育评价的类型及优缺点理解学生学业评价的含义及基本内容明确学生品德评价的含义及常用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教育评价的功能及类型;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学生品德评价的含义及常用方法难点:学生学业评价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评价的概述一、教育评价的涵义二、教育评价的功能三、教育评价的发展四、当前考试评价的问题与反思第二节教育评价的类型与方法一、教育评价的基本类型二、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第三节促进发展的学生评价一、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二、学生学业评价三、学生品德评价第十章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发展教学目标:了解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教育改革掌握20世纪90年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教学重点、难点:重点:20世纪90年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难点:20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和动力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20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回顾现代教育的萌芽二战后的教育重建和发展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全民教育教育终身化教育民主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教育个性化三、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1.参考教材(1)《小学教育学》,林泽玉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本书是安徽省高校十一五省级规划教材。(2)《教育学原理》,成有信主编,大象出版社1993年版2003年第4次印刷。本书1995年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7年获北京市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3)《教育学原理》,李勇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本书2001获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主要参考书目《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教育学基础》,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教育学原理》,雎文龙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教育原理》,陈桂生著,华东师大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