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10篇_第1页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10篇_第2页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10篇_第3页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10篇_第4页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10篇

教学设计方案篇1

【教学目的】

1、学问与力量:诵读力量;联想,想象力量,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理解诗的意境,背诵此诗。

3、情感与价值观:喜爱大自然,喜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重点、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品尝诗中的美点。

【板书设计】

望岳

杜甫

远望──绵延高耸

近观──奇妙秀丽喜爱

细看──胸怀浩荡、眼界开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登过泰山吗?站在泰山之巅,俯瞰群山,感受如何呢?唐代大诗人杜甫却另有一种感受。这节课我们就来观赏一下他的佳作《望岳》。

二、背景和简介(略)

三、齐读本诗二遍(要求声音洪亮,读音精确     ,停顿正确。)

四、理解此诗的意境

争论:

1、这两联望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诗人是怎样表现泰山的高远幽深、奇妙秀丽的?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岱宗,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称为岱宗。夫如何,究竟怎么样呢?夫,在这里无实在意义。接句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概,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都,绵延不绝。齐鲁,春秋时两诸侯国,后用为该地域的简称。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都,从齐到鲁看不到终点。这一句是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宏伟宏阔的气概。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晓的景象写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高伟雄俊。这里是近望,赞美大自然把天地间的奇妙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阳坡是睛朗的早晨,山后仍是沉沉的暗夜。这奇伟壮丽的景象真是鬼设神施,造化所钟。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天地间奇妙秀美皆聚泰山。钟,聚集的意思。

2、这两联望的角度又有什么不同?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诗人由远望、近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肯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宏伟壮美及其感人力气。荡胸,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豁。荡胸,句的意思是,山上层云叠起,冲击涤荡着心胸,胸襟为之开豁。决眦,眼睛睁大,眼角欲裂,形容极力张大眼睛。眦,眼框。入,收入眼里,看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写有望岳而引起的决心。因泰山之宏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乐观进取的博大胸怀。会当,应当,肯定要。凌,登临,登上。绝顶,最高峰。览,俯视的意思。这两句既写了泰山的雄伟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能开阔读者的眼界和心胸。

3、找出诗中的对偶句,分析它们在结构上的特点,仿照着写两组对偶的句子。

小结:这首诗层次清楚,形象鲜亮,写景抒情,交相辉映,通篇写望而不著一个望字,含蓄蕴藉又自然开朗。始终在研词炼句方面颇见功夫。

五、课上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2、填空:

《望岳》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背诵这首诗。

六、学习小结(同学自己归纳)

教学设计方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画面,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初步培育喜爱大自然的情趣;

2.会读生字字音,会写落、藏、爬、躲,重点理解藏、躲等动词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动词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

把握藏、躲、爬的字型特点和意思。

教学难点:

按秋天到了,树叶落在(哪里),(谁怎么样),把它当(什么)。的句式说话。

教学预备:

1.课前请同学收集树叶;

2.做好相应的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启发谈话

1.小伴侣,你们树叶找到了吗?(出示课件树叶)请你拿出来,高高举起来。

2.请小伴侣转动一下小脑袋看看四周,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反馈(突出秋天的时令特点,突出树叶多、美)。

4.这么多的树叶,你们是怎么找到的?

二.揭示课题,教学落字

1.秋天到了,很多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我们把这样的黄叶叫落叶。(出示课件,将树改成落)

2.全班齐读课题。

3.指名读生字落。

4.你能给落字找个伴侣吗?(组词练习)

5.这个字你有好方法记住它吗?

6.反馈:①(部件分析法)

②(加偏旁法)

③(换偏旁,加偏旁法)

④(其他)

方法有许多,但是小伴侣们应当选择你喜爱的,比较简洁的方法。

三.教学第一段

1.刚才有许多同学谈到了秋天,那我们来看看秋天是怎样的?(出示课件,观看录像)待会儿,请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刚才你看到的美吗?那你能用美的句子来说说吗?(反馈评价突出秋天的美,引导过渡到课文的学习。)

3.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赞美秋天,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里又是怎么描写的?(出示课件:课文第一自然段)

4.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要求读出秋天的美。

5.指名读课文,请其他小伴侣边听边想,这段话中,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反馈重点:

①(出示课件: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从树枝上落下来。)一片一片能换个词吗?(一张一张、一张张、一片片等)

②(出示课件: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从树枝上落下来。树叶黄了,一片片地从树枝上落下来。问:一片一片和一片片又有什么不同呢?同学试说。

③老师当树爷爷,同学口吹气,(当秋风姐姐),分别演示树叶一片一片和一片片的情景。

④现在你发觉了什么?(一片一片是指落叶时有时无,随风飘落的样子;一片片是写落叶接二连三、纷纷飘落的样子。)

6.你们理解得不错,那你们能读好这段话吗?指名读同学评价再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

四.朗读课文(2-5自然段),学习生字

1.过渡:你们读得很好,那么树叶会落在哪里呢?后来又怎么样呢?

2.请小伴侣自由读读课文2-5自然段,留意带有音节的字多读几遍,把生字读正确。(出示课件:课文内容,老师巡回检查。)

3.反馈:会读了吗?现在我们请几位小伴侣来读读课文,其他小伴侣仔细听,听听他们有没有读正确,待会儿请你来评价。

4.再指名读生字全班指读生字。

5.藏字教学。

①看样子课文中的生字你们都会读了。不过现在又有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你们有信念去解决吗?请小伴侣们认真看看,这些生字中哪个特殊难写?(藏)难在哪里(字很简单,笔画许多。)

②我们先来看看藏字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课件演示)。

③原来是由4个部分组成的。现在我们来看看:藏字又是怎么写的。老师范写。

④同学试写一个出示2名同学作业,同学评价;请同学说说写这个字的时候,你们觉得哪个部件最难写。同学再写一个,要求写得比前一个更好。

⑤字写得不错,不知这个字的意思是否理解,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文吧!(出示课件: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做船。)请你自由读读这句话,想想藏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

⑥反馈。(课件演示小鱼藏在树叶底下的动画)你还有自己的理解吗?

⑦谁能用藏来说一句话。

⑧小结:从刚才的说话中,老师知道你们对藏字的意思完全理解了。

6.躲字教学

①其实与藏字的意思相近的在课文里还有一个字,你们知道是谁吗?(躲出示课件)

②关于这个字,你已经学会了什么,能和大家一起沟通一下吗?

③同学各抒己见,老师引导。(重点要同学沟通对躲字的记忆;身字旁和身字的区分;躲字的意思等。

④你能用躲字来说句话吗?

⑤朗读句子: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做船。指名读全班读。

7.爬字教学

①小虫是怎么过来,躲在里面的呢?(爬)

②指名读。这个字中有一个新的偏旁:爪字旁。写的时候要留意什么?(要留意一捺)

③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出示句子:树叶落在地上,甲虫爬过来,躲在里面,把它当做屋子。)

8.小结:到现在我们学了哪些生字?(出示课件:落、藏、躲、爬),全班齐读,书写练习。)

五.拓展延长,积累动词

1.出示刚书写练习的生字:落、藏、躲、爬。问:请你认真看看这四个生字,你发觉了什么?(都是动词;都有偏旁)

2.像这样表示动作的词你还知道哪些?(同学各抒己见)

3.这类词的确许多,老师也摘录了一些:

A:爬、游、飞、跳、跑、走

B:躲、藏、坐、披、包、顶、拿、举、戴

请小伴侣自由读读。

4.你能从上面的动词中选择几个,用秋天到了,树叶落在(哪里),(谁怎么样),把它当(什么)。的句式来说说话吗?(课件出示)

5.同学自由预备同桌互说四人小组沟通,评出说得最好的。

6.全班沟通,要求听者听出说者说了几个动词,是哪几个?

六.课堂小结

1.今日你学到了哪些学问?

2.你还想学习什么?

教学设计方案篇3

同学们步入学校的大门已近七、八个年头了,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谈一谈学习学问时的感受,特殊是升人中学以来在求知过程中的感受。(同学自由发言),同学们说得很好,每个人接受新学问都要有一个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过程,怎样才能完成这个过渡呢?用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训来说,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一)明确目标

1.文学常识及字词读音。

2.精确     直译文章,把握重点实词。

3.学习本课以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4.把握文章主旨。

(二)整体感知

1.简介作家作品状况(见文下注解)并解题《为学》

为——做学——学问。

2.老师范读文章,并指导同学朗读,读准下列读音;并把握其意思

速怠迄屏鄙恃钵语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同学对比课后解释翻译文章,以段为单位,每个同学讲一段,其他同学补充。

2.老师出示投影,将重点词句及难句对同学再次进行训练。(亦——也,逮——及,赶得上,怠——懒散,迄——等到,屏——摒,常——常规,语——对……说,钵——和尚用的碗,之——到……去,恃——凭借,犹——仍旧,还,鄙——边疆)

3.在理清文章字面意思的前提下,由同学来概述段意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主要观点,说明为学难易的转化,即“学则易,不学则难。”

其次段讲道理说明持之以恒可令昏庸与聪敏置换。

第三段用蜀鄙二僧的故事做论据说明主观努力的重要性,有志者事竟成。

第四段以立志为学收束全文,深化文章论点。

(四)总结、扩展

初读文言文,同学们要加强诵读,培育语感,要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读准字音,留意文言实词的积累。

(五)布置作业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二。

教学设计方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看图理解图意,并能发挥想像说请图意

2。能按时间挨次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3。懂得自己的事情应当自己做

二、重点:

按时间挨次写一段意思通顺连贯的话

三、难点:

能依据画面发挥想像,把一段话的意思写详细

四、过程:

1。导入新课

说说你每天是几点钟起床,起床以后会做些什么

出示课题《起床以后》

2。看图简述

出示三幅图,用几句话简洁地说一说图意

3。逐幅观看、想象、说话

a)第一幅图

想象扩展丁丁怎么知道6:30已经到,该起床了?听见闹钟铃声或妈妈的招呼声,丁丁会想些什么?怎么说?又是怎样叠被子的?

b)其次幅图

争论:丁丁起床后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c)第三幅

合抱负像,把这幅图的意思说详细

4。连贯叙述

d)用上表示时间挨次的词(6点30分,7点20分)

e)自由说、指名说

5。写话训练

f)把这段话写下来

g)讲评修改◆[20xx年11月11日]

教学设计方案篇5

1.课题名称:

《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2.概述

·学校六班级语文上册。

·所用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训练学校语文教科书·所需课时:八课时3.教学目标分析学问与技能:

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词语。能抄写自己喜爱的词语和句子。2、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3、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为综合性学习做预备过程与方法: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培育训练同学分析比较的思维力量。

2)初读课文,感知课内容,通过争论活动,培育同学的协作力量、分析思索力量。3)理解课文沟通感受。通过讨论活动,使同学把握应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同学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加对祖国的喜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傲慢。4.学习者特征分析:依据以往在此班上课的观看与了解我认为:在智力因素方面:

在这节课前,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单元大纲要求。该班同学的整体学习成果在班级中属于中等,学习力量较强,思维活跃,肯动脑筋,能乐观参加争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同学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力量5.教法和学法:

主要是启发、讲授为主要方式。由老师供应资料,引导同学依据资料进行学习。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主要通过老师的分课讲授由同学围绕课文题目进行分析、争论,并在此过程中,培育同学的分工协作精神。组织同学进行成果展现,熬炼同学的思维力量、表达力量。尽量发挥同学的学习主动性、乐观性。

利用课件和网络媒体进行教学,使同学充分把握该单元的大纲要求

同学的自主学习策略:课上乐观参加思维、协作、争论。(主动参加策略),利用网络收集、整理信息,与小组成员协作使用PPT制作电子作品。(信息加工策略、问题解决策略、协作策略)讲解调查结果,演示PPT作品。(表达策略、参加策略)6.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

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根据近代到现代的挨次,选编了适合高班级同学的几篇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同学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加对祖国的喜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傲慢。

《詹天佑》教学的重难点是: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忱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怀念母亲》教学的重难点是: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彩色的翅膀》、教学重点是::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的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感。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终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喜爱,对祖国的喜爱。《中华少年》教学重点:了解祖国的过去、今日、明天难点:感受中华少年喜爱祖国的情感和骄傲感。

7、教学过程:学习情景:

通过图片演示和展现资料,为同学学习供应真实的情景。为同学的协作学习创设适当的网络环境。培育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1.通过阅读资料,同学们自由谈(二)、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1.以充足的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的深情。2.采纳不同形式的读,然后沟通读后的体会。)

(三)安排任务,同学自读诗文

1.生分四人小组,自己分工。老师出示学课文指导A小组分工,分几个角色。B几人合作朗读课文。

C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与小组成员争论得出结论。(可借助学习工具关心学习,如字典)D争论每段课文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怎么样的一种感情。E带着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读。

F换角色再读诗文,将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话表达出来。(文体不限,字数不限)2.生分组活动。

(四)全班沟通学习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安排,全班一起读课文。2.生沟通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

3.生沟通每段课文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同学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加对祖国的喜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傲慢。

4.沟通自己写的感受,在听别人感受后,可以充实自己的感受。

(五)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带着激情在反复读,然后背诵。

8.资源

·指导老师一名;·网络教室;

·人教版义务训练学校六班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与教材配套的挂图若干

·关于介绍其次单元的图片、视频和阅读材料,关于同学争论中需要用到的表格,同学学习活动中可能用到的相关网站的网址以及与此主题相关的或类似的其他主题网站的材料。

9.评价

请公正的为各个小组的表现打分!打分可以是1~5种的任意一个。其中5为最好,1为最

10.关心和总结拓展思索题/活动:1、在读中探讨、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能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读让同学探讨、理解课文。在课的结构上体现了“三大读”:感知性读、感悟性读、巩固性读,很有层次性;而在形式上有:默读、个别读、范读、引读以及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的分角色读。

2、抓住重点进行学习

3、创设情景,激发情感,加深感悟

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支配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从这个支配,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同学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育同学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力量、培育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设计方案篇6

教材分析:

《太阳是大家的》是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班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首儿童诗。诗歌用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伴侣,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一起游玩,传递着世界各国小伴侣之间的友情。大家共享一片蓝天,共享太阳的暖和,共享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静。

教学理念:

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太阳是大家的,感受诗歌的欢乐氛围。学习方式以朗读、感悟、联想等为主导,以诗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导同学感受、理解、升华对太阳的喜爱,激发学习语文和创作诗歌的欲望。

教学目标:

1、会认“彤、陪”两个生字,会写“彤、陪”等四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全诗,并进行背诵。

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欢乐气氛,体会全世界人民的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引领同学理解诗歌含义,体会的拟人写法。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我知道同学们特殊喜爱猜谜语。现在老师说一条谜语,大家来猜,好不好?“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暖和洒人间。要问公公在哪里,请你抬头看天空。”

2、同学猜谜,老师引导。(出示“太阳”图)

(设计意图:用猜谜语导入新课,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自然的引入新课。)

3、有人说太阳是个奇妙的魔术师,也有人说太阳是个技艺超群的画家,还有人说太阳是个辛勤的园丁。在诗人眼中,太阳是怎样的呢?今日我们就一起学习诗人薛卫民的一篇关于太阳的诗歌。(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请同学抓紧拿起手中的课本,自由地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都读通顺后再停下来。

2、这么美的诗你喜爱吗?把最喜爱的那个小节大声地读给你的同桌听。

3、同学们读得真仔细,我很兴奋。让大家也来共享你喜爱的小节吧。谁来把你喜爱的小节读给大家听听。

4、喜爱不同小节的同学各选一名代表轮读,读完后请同学自我评价,老师相机赐予指导。

(设计意图:给同学足够的时间读,达到读得正确、流利。再指名读,逐节检查朗读状况,为下面有重点地学习生字词和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最终让同学自我评价,培育同学的自主学习性,把自已当成学习的仆人。)

5、小组内同学相互说一说读了这首诗知道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共同讨论。

6、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沟通,老师结合同学的发言状况相机指导,引导同学初步感悟诗句中蕴含的意思。

(设计意图:诗歌的文辞很简洁,但含义却不易领悟,老师在关心同学疏通文字、初读课文后,可让同学了解诗歌的结构层次和浅显的含义。)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同学字,看谁识字快,方法好,学会后,同桌相互考考。

2、谁能把自己好的识字方法与大家沟通?(指名汇报)3、(课件出示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这几个字,在书写时你有什么要提示大家留意的?

4、同学自主学习,提出书写要点,老师指导同学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

5、老师有意识的选择几份同学书写作品进行展现。

其次课时

一、观赏歌曲,激趣导入

1、同学们,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播放歌曲《七色光之歌》)

2、伴随着悦耳的音乐,我们一起走入课文《太阳是大家的》。(设计意图:伴随着《七色光之歌》的音乐进入课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很自然地为“揭题”效劳。)

二、精读感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爱的诗句,反复练读。

2、把你喜爱的诗句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喜爱的缘由。老师相机点拨、指导:

(1)第一节:指导朗读“彤,红彤彤”。

①“彤”在平常读其次声,组成ABB型叠词时读第一声。

②“彤”在字典中的解释就是红,三个表示红的字连在一起会是什么感觉?一起读出它的味道来。

(2)其次节:体会拟人写法,感受太阳带给大家的暖和。①回想太阳在一天中,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

②假如你是这些鲜花、小树还有小伴侣,太阳暖烘烘地照着你,你的心情怎样?把你的兴奋送到句子中读一读,让别人听出兴奋,把你的舒适送到句子中读一读,让别人听出温暧。

(设计理念:朗读也是有层次的,此处让同学在想象说话、在评读范读中,领悟诗歌的节奏──舒缓,感悟诗歌的韵味─

─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读出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所描绘的画面。)

③同学们,太阳带给鲜花、小树、小伴侣的不仅仅是欢乐、舒适。它还带来了暖暖的爱!这样的爱流淌在细节中,要靠同学们去发觉!请你们再专心默读其次小节,想想从哪个字,哪个词中发觉了太阳的这份爱?(“洒”、“拔”、“陪着”、“看”)从这个词可以看出诗人把太阳当成()来写,运用了()的手法,把太阳写活了。

④你们喜爱这样的太阳吗?那就把你对太阳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吧。和同桌比一比读其次小节,看谁更能读出你对太阳的宠爱之情?如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⑤除了诗中写到的,太阳还为大家做过哪些好事?小组沟通。

请代表在全班沟通,最终把自己说的编成诗句写在书上其次节后面,比一比谁是优秀的小诗人。

(设计理念:抓住文章的空白点,让同学想象说话,从而变封闭式阅读为开放性阅读。既关心同学更好地充实了对诗歌的理解,又训练了同学了语言,进展了同学的语言。还训练了同学的写话力量,努力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3)第三节:

大家和太阳相处的日子是多么欢乐!可是一天过去了,太阳就要从西山落下啦!她要去哪儿?用诗中的语告知我。

教学设计方案篇7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化石记载着生物进化的历史,说出各种生物消失的先后挨次。观看化石的图片,推想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物的生活环境,并且对生物进化的趋势进行推想。

2、列举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供应的材料,得出不同生物之间有肯定的亲缘关系的结论。

3、认同在生命演化过程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学习中难点:生物进化的挨次

一、前置补偿: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起源可分为那几个阶段?

二、导读提纲:

1、化石证据:阅读课本第7-9页,课本插图5.1-6,5.1-7和5.1-8分析并争论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②为什么化石能证明生物的进化?

③各个时期的马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环境方面有怎样的差异?这些差异与马的进化有什么关系?

④马的系列化石说明白什么问题?请说出你的观点。

2、解剖学证据:阅读课本第9-10页,课本插图5.1-9,分析并争论下列问题:

①人的上肢骨是哪些骨组成?(要求按从上到下的挨次说出)

②以人的上肢骨为据,其他脊椎动物的前肢骨与之相比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像之处?有功能上有哪些不同?

③通过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分子生物学证据:依据课本11页表争论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哪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近?你认为哪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远?

②通过比较分析10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你能发觉什么规律?

三、说出你的收获:

四、巩固练习:

1、下面对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古代生物的尸体保存到现在就是化石B、外形像生物的石头就是化石

C.现在生物经过处理,过几年就是化石D.古代生物遗体和遗迹经矿物填充和交换作用形成的

2.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A.越简单越低等B.越简洁越高等C.越简单越高等D.越简洁越低等

3、下面对生物进化规律的叙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由低等到高等B.由简洁到复C.由水生到陆D.由植物到动物

4、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

A、化石证据B解剖学证据C分子生物学证据D胚胎发育学证据

五、课堂检测:请阅读下面从不同地层里发觉的化石的示意图

1、从马的进化过程看,在马的进化过程中,它的前肢的数目是如何变化的?

2、马进化过程中,体形是如何变化的?

4、马的四肢有什么变化?

5、从马的进化过程可以说明生物进化有什么特点?

教学设计方案篇8

教学目标:

1、熟悉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课文。

3、理解课文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需先把方向搞正确,知道要听从伴侣的提示和忠告。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课文。

2、理解课文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需先把方向搞正确,目的和行动要全都。知道要听从伴侣的提示和忠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大家坐的这么端正,那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嬉戏,看图猜寓言,男女生竞赛。

出示图片(画蛇添足盲人摸象狐假虎威揠苗助长亡羊补牢)引出课题《南辕北辙》。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什么是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2.认真观看“辕”和“辙”这两个字,你发觉了什么?(都有车子旁,确定与车有关。)

3.解释字面意思。(南辕北辙:车子要像南走,车轮反而北行。)

4.南——目的北——行动

三、再读课文

思索:《南辕北辙》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出示第10段第一句,“硬”字也是我们要学的生字,认真观看这个字,石字旁,石头硬不硬,可比石头更硬的就是这个固执的人了!是啊,多傻,多固执啊。他硬要往北的缘由是什么呢?

马跑的快??车夫是个好把式??带的盘缠多(把不懂的词标上问号)

3.出示对话,分角色读,联系上下文解决不懂的词。

4.那个人连续说了三个没关系,课件他有多固执啊,假如这人是你伴侣,你要对他说什么?(即使……也?尽管……但?无论……都)

四、归纳总结

大家对他的劝说,他不予理睬,最终导致的结果(出示最终一段)。

这则寓言告知我们目的和行动要全都,才能取得胜利。

五、拓展沟通

1.生活中有什么事是肯定要避开“南辕北辙”?

2.小故事大道理,带来视频(魏国大臣季梁劝阻魏王攻打赵国的念头)

3.出自于这本书《战国策》

4.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当避开南辕北辙这种错误,不管做什么目的和行动要全都。

教学设计方案篇9

教学目标

1、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漂亮富裕,体会打鱼人的辛苦,激发同学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连续培育同学随文听读识字的力量,熟悉14个汉字。会写回、因两个生字,知道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

4、培育同学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勤学好问的习惯。

教学预备识字卡片课件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育同学随文听读识字的力量。

教学难点:

培育勤学好问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音画观赏,入情境

1、师:同学们,上周末,丁丁和妈妈旅游去了,今日他带来了漂亮的照片和大家一起共享,想知道他去的是哪里吗?丁丁说,听了这个声音你们就知道了?(播放音乐)

2、师问:知道是哪里吗?(大海边)想看看大海怎样吗?让我们一起观赏一下他带来的照片(播放相应的图片)

3、师:你觉得大海怎样?

二、相互问答,学会读

1、师:大海真的很美很大,今日老师想介绍刘饶民爷爷写的一首儿童诗给大家,知道诗的名字吗?

2、老师板书:海水。请大家大声的读两遍。

3、现在我们翻开语文书28页,先自己读一读课文,圈诞生字宝宝。

4、老师发觉许多小伴侣已经会读了,那么现在同桌三人一起读一读课文和生字宝宝,留意要相互关心。同学读书,老师相机指导。

5、师:听同学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读一遍,看看还不熟悉的字,能不能立刻被你登记来,留意要怎么听呀,对了手指着听。

6、现在有没有英勇的孩子能来到讲台上指着屏幕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得仔细听,等一下老师请人来评一评。

7、同学们让我们学着他们的优点一起来读课文吧。

8、小伴侣们读得真好,现在请小伴侣们找一找课文中有几个这样的?也就是说刘饶民爷爷向海水提了两个问题,分别是老师板书:蓝咸

9、师:老师现在请女生来问,男生来回答,老师读旁白。(读的很大声,可是大海是怎么回答的呀?(笑着)那我们就再来一次,记得笑着来回答。

10、男女生分角色读,并询问海水的怀里抱着天,为什么就变成蓝色的呢

11、老师连续问: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咸?生回答要答出表情。

12、老师:海那么大,海水那么多,渔人的汗却弄咸了海水?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同学说出渔人生活的艰辛)

三、体会艰辛,认字词

1、师:老师,真想为渔人做件事,让他们少留些汗,你们想吗?那么现在让我们到海里查找其中的宝贝,给渔人带来更多的惊喜吧!(海里有好多鱼,你们捕到它的时候就大声读出它身上的词语,让渔夫兴奋兴奋吧)在这之中老师相机引导同学学会回和因字的正确写法。

2、收获这么多渔夫肯定很兴奋,他在家里也为你们预备了好几道菜呢,让我们去他家做客吧。咦!渔夫家吗,门前有这么多生字宝宝让我们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3、生齐读生字。

4、小伴侣们让我们进去吧。渔夫端出一盘盘点心款待你们,猜猜第一个盘子上写着什么吧。老师说字同学猜,什回因汗流笑抱等

5流了汗中流汗有什么共同点还能说出什么字。

6、现在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家吧。

四、拓展延长,学编诗

1、师听你们这么有感情的读后,老师觉得自己也能像他这样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写诗了,你们行吗?

2、老师先请你们看图然后也来编一编诗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