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菌物一般形态卵菌门和接合菌门菌物的识别栾_第1页
实验二菌物一般形态卵菌门和接合菌门菌物的识别栾_第2页
实验二菌物一般形态卵菌门和接合菌门菌物的识别栾_第3页
实验二菌物一般形态卵菌门和接合菌门菌物的识别栾_第4页
实验二菌物一般形态卵菌门和接合菌门菌物的识别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二菌物一般形态卵菌门和接合菌门菌物的识别栾第1页/共24页1、通过观察,了解菌物的营养体及其变态和菌组织体的形态特征。了解菌物的子实体及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产生的各种类型孢子。一、实验目的第2页/共24页二、实验内容1、菌物的营养体。2、菌物的繁殖类型。3、卵菌门和接合菌门。第3页/共24页真菌的生活史1、无性型:只有单倍体的无性阶段,缺乏有性阶段,如半知菌。2、单倍体型:有性生殖质配后立即核配和减数分裂,如多数鞭毛菌、接合菌和少数子囊菌。3、单倍体—双核型:生活史中出现单核单倍体和双核单倍体菌丝。如高等子囊菌和多数担子菌。4、单倍体—二倍体型:生活史中有明显的单倍体和二倍体阶段交替出现,如异水霉属。5、二倍体型:营养体是二倍体,单倍体仅限于配子体或配子囊阶段,如卵菌。第4页/共24页菌物营养体菌物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典型的营养体是丝状A:无隔菌丝:单细胞多核B:有隔菌丝:单细胞具隔第5页/共24页菌丝体组织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的摄取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许多真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形态和组织。A:菌核----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一种休眠体。B:子座----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容纳子实体的垫状结构。C:菌索----由菌丝组织形成的绳索状结构,外形与高等植物跟相似。蜜环菌菌索菌核子座--麦角菌第6页/共24页菌物繁殖:菌物通过营养阶段之后,进入繁殖阶段,经过繁殖产生新的个体。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繁殖:不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无性孢子种类包括:A:游动孢子B:孢囊孢子C:厚垣孢子D:分生孢子E:芽孢子第7页/共24页游动孢子:是鞭毛菌的无性孢子,形成于孢囊内,原生质体割裂后形成原生质体小块,包以薄膜而成,无细胞壁,游动孢子具鞭毛。根肿菌:双尾鞭壶菌:单尾鞭卵菌:一尾一茸第8页/共24页孢囊孢子:是接合菌的无性孢子,形成于孢囊内,原生质体割裂后形成原生质体小块,包以细胞壁而成,孢囊孢子无鞭毛。黑根霉(Rhizopussp.)假根孢子囊梗孢子囊匍匐丝第9页/共24页分生孢子:是半知菌、子囊菌和担子菌的无性孢子,通常产生在单枝或有分枝的分子孢子梗顶端或侧面。链格孢菌分生孢子(Alternariasp.)第10页/共24页厚垣孢子:是一种休眠孢子,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厚垣孢子球形或近球形,单生或多个连在一起。厚垣孢子寿命长,能借以抵御高温、低温、干燥和营养贫乏等不良环境。镰孢菌(Fusariumsp.)厚垣孢子第11页/共24页芽孢子:又称酵母状孢子,是由出芽方式形成的无性孢子,在无性繁殖过程中,首先在母细胞上出芽,然后芽体逐渐膨大,最后芽体与母细胞脱离,形成芽孢子。酵母菌芽孢子第12页/共24页有性生殖:经过性器官或性孢子结合或配合而产生孢子的方式,有性孢子类型包括:A:休眠孢子(囊)B:卵孢子C:接合孢子D:子囊孢子E:担孢子质配——核配——减数分裂第13页/共24页卵孢子:由菌丝分化产生藏卵器和雄器,雄器中的细胞核进入藏卵器中与之细胞核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卵孢子。罗卜霜霉病第14页/共24页接合孢子:来自两个不同菌株的同形配子囊接触后,胞壁溶解,细胞核融合形成二倍体的接合孢子。接合孢子经过一定的休眠期,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萌发成新的菌丝。第15页/共24页子囊孢子:子囊菌通过配子囊接触交配、受精作用和体细胞等方式进行质配,质配后的双核菌丝称为产囊丝,进一步发育成产囊母细胞,再经核配、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产生8个细胞核,以每个细胞核为中心及其周围的细胞质相互割裂,形成8个单倍体细胞。梨黑星病(V.pirina)第16页/共24页担孢子:在担子上产生的有性孢子,一般为4个。担孢子第17页/共24页担子菌门菌丝体发达,有隔膜;菌丝有单核的初生菌丝和双核的次生菌丝。除锈菌和黑粉菌外,大多数担子菌不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生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子棍棒状,多为单细胞,较低等的担子菌担子有分隔。每个担子上一般生4个担孢子。锈菌目:不形成担子果。专性寄生菌,多数种类存在转主计生现象。典型的锈菌生活史可产生5种不同类型的孢子: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柄锈科:冬孢子有柄,孢子单生。栅锈科:冬孢子无柄,以栅栏状结合成一层或多层,生于表皮下,或纵横排列成柱状。第18页/共24页1、柄锈科单胞锈属(Uromyces):冬孢子单胞,顶端有一个发芽孔,光滑或有乳头状突起。引起菜豆锈病、胡枝子锈病等。第19页/共24页柄锈属(Puccinia)冬孢子双孢,光滑或有瘤,每个细胞都有发芽孔。麦条锈病第20页/共24页2.栅锈科栅锈属(Melampsora)冬孢子单胞,有色,紧密排列成一层。

亚麻锈菌第21页/共24页层锈属(Phak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