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笔记_第1页
中医诊断学笔记_第2页
中医诊断学笔记_第3页
中医诊断学笔记_第4页
中医诊断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诊断学1/1绪论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合运用(辨病)和病案书写等内容。(一)诊法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和病史。“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到的痛苦或不适,如头痛、耳鸣、胸闷、腹胀等;“体征”是指客观能检测出来的异常征象,如面色白、喉中哮鸣、大便腥臭、舌苔黄、脉浮数等。而症状和体征又可统称症状,或简称“症”,古代还有将其称为病状、病形、病候者。症状虽然只是疾病所反映的现象,但它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因而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二)诊病(辨病)诊病,亦称辨病,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对疾病作出病名诊断,是临床各科应讨论的主要内容。在学习中医诊断学时,还不可能对疾病的病种进行辨别,难以作出病名诊断。因此,中医诊断学只是对疾病怎样进行诊断的基本方法,以及疾病的命名、分类等作初步介绍。(三)辨证“证”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证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当代中医学对于“证”的约定: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证″实际包括证名、证候、证型等概念。①将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质,概括成一个诊断名称,这就是“证名”。如痰热壅肺证、肝郁脾虚证、卫分证、脾肾阳虚证、膀胱湿热证、瘀阻脑络证等,均为证名。临床上有时又将证称为“证候”,即证为证候的简称。②“证候”严格地说,应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及体征,即证候为证的外候。③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中医诊断学主要是介绍历史上的各种辨证分类方法,以及由各种辨证方法综合而形成的辨证统一体系,辨证思维的技巧,常见证型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四)病案病案,又称病历,古称诊籍。病案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病案要求把病人的详细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等情况,作如实的记录。病案是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及司法的重要资料。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一)司外揣内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从外知内”“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丹溪心法》总结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这一认识与近代控制论的“黑箱”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二)见微知著“见微知著”,语出《医学心悟》。《灵枢》将面部分为明堂、阙、庭、蕃、蔽等部,把上至首面、下至膝足、内而脏腑、外而胸背的整个人体皆分属于其中,并说:“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这便是察面部的情况,以测全身病变的具体描述。《素问》“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难经》更强调“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于是详细审察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以推断全身疾病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耳为宗脉之所聚,耳廓的不同部位能反映全身各部的变化;舌为心之苗,又为脾胃的外候,舌与其他脏腑也有密切联系,故舌的变化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及邪气的性质;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目可反映人体的神气,并可察全身及脏腑的病变等。中医学含有当代“生物全息”的思想,认为人体的某些局部,可以看作是脏腑的“缩影”。(三)以常衡变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以常衡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素问》“五色脉变,揆度奇恒。”恒,指正常、常规;奇,指异常、变动;揆度,观察比较、推测揣度的意义。要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知常达变。中医望色、闻声、切脉等以诊断病变,均含有这方面的道理。健康与疾病,正常与异常,不同的色泽,脉象的虚、实、细、洪,是相对的,是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别的。这就是所谓以我知彼,以观太过不及之理的诊断原理。4.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中医诊断疾病的理论与方法,早在《周礼》便有:“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的记载。公元5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即可通过“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而“言病之所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到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串了诊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难经》则认为望闻问切四诊,是一种神圣工巧的技能,并特别重视脉诊,其所提出的独取寸口诊脉法,对后世的影响甚大。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创立“诊籍”,历史上最早的病历。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以及方药等,以作为诊疗的原始资料。东汉伟大医家张仲景,总结了汉以前有关诊疗的经验,将病、证、症及治疗结合,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被公认为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他通过以六经为纲辨伤寒,以脏腑为纲辨杂病,将理、法、方、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伤寒杂病论》在疾病的分类上基本作到了概念清楚、层次分明,具有很高的水平,至今仍沿用其整体模式。东汉末年名医华佗的诊病学术思想,记载于《中藏经》中,其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生死顺逆之法,甚为精当。西晋王叔和所著《脉经》,该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分述三部九候、寸口、二十四脉等脉法,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晋代的有关医籍中,对于传染病、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诊断已有比较翔实、具体的记载,如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肘后备急方》还记载有“初唯觉四肢沉沉不快,须臾见眼中黄,渐至面黄及举身皆黄,急令溺白纸,纸即如黄柏染者,此热毒人内。”这是对黄疸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隋。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可说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全书共分67门,列出各种疾病的病候1739候,以内科疾病论述为多,其他各科病症也有详细记载,如外科仅金创病候就有27种,眼科病候有38种,妇科病候有140多种,内容丰富,诊断指标明确,同时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妇科病、儿科病等的诊断,更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宋金元时期,在诊断方面的突出论著,如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南宋·施发的《察病指南》是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颇有特色。南宋·崔紫虚的《崔氏脉诀》,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对后世颇有影响。元。有敖氏者,著《点点金》及《金镜录》,论伤寒舌诊,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金。如戴起宗撰《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颇有贡献。滑寿的《诊家枢要》,为脉诊的专著,载脉29种。刘防著《幼幼新书》,论述望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重要意义。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金元四大家在诊疗上各有特点,刘河间诊病,重视辨识病机;李东垣诊病,重视四诊合参;朱丹溪诊病,主张“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苟不以相参,而断其病邪之顺逆,不可得也。”张从正诊病,重视症状的鉴别诊断,如对各种发疹性疾病的鉴别颇为明确。明清。对于诊断中的脉诊与舌诊发展尤为突出,同时对于诊病的原理、辨证的方法,更有进一步的阐发。明·张介宾著《景岳全书》,内容十分丰富,论述甚为精辟,尤其是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李时珍所撰《濒湖脉学》,取诸家脉学之精华,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言简意深,便于习诵,为后世所推崇。明末李中梓的《诊家正眼》,清代李延罡的《脉诀汇辨》,周学霆的《三指禅》,徐灵胎的《洄溪脉学》,周学海的《重订诊家直诀》等,也都是专论脉诊的著作。舌诊的研究,在清代有突出的成就。在舌诊著作中,多附有舌图,为其共同特点。如张登所辑《伤寒舌鉴》,载有120图,梁玉瑜辑成《舌鉴辨证》,载图149幅。对于四诊的综合性研究,影响较大者,如清·吴谦等撰的《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的理论与方法,便于掌握要点。清·林之翰的《四诊抉微》,所论内容全面,注意色脉并重、四诊互参。清·周学海的《形色外诊简摩》、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等,也都有一定成就。清·汪宏的《望诊遵经》,收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说明气色与疾病的关系,从全身各部位的形态色泽和汗、血、便、溺等各种变化中进行辨证,并预测其顺逆安危,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著。清·陈士铎《辨证录》分叙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七百于证,其辨证着重于症状的鉴别分析。清·喻嘉言《寓意草》提出了极其具体的议病格式,喻氏的议病格式,是当时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值得参考。提倡先议病后用药,但更重要的是所谓议病用药,实质就是在诊察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清·程国彭《医学心语》认为对疾病的诊察错误,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辨证的切脉不真,浮沉迟数不分清的缘故。明·张景岳指出,诊病有其总要,即寒、热、表、里、虚、实、阴、阳八字而已。明清时期对温疫、温热类疾病的认识,更有突破性的发展。明.吴又可的《温疫论》,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清·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立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并重视察舌、验齿等诊法在辨证上的意思。薛生白的《湿热条辨》、余师愚的《疫疹一得》、吴鞠通的《温病条辨》选用叶天士经验,创温病的三焦辨证法则。王孟英的《温热经纬》对于热病之辨证颜舌,经验可贵。以上记载了温热类疾病的诊疗经验,完善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突出了望舌、验齿等在温病诊断中的作用。明清时期还有一个特点,出现了不少对于传染病诊疗的专著。如明·卢之颐的《痎疟论疏》,专论疟疾之常症与变症的证治;专论白喉的著作有《时疫白喉提要》《白喉全生集》《白喉条辨》等;《麻科活人全书》《郁谢麻科合璧》《麻证新书》《麻症集成》等,均为论述麻疹的专著;王孟英的《霍乱论》、罗芝园的《鼠疫约编》,对于霍乱、鼠疫的诊断与辨证,均有较详论述。近百年来,编撰出版的中医诊断学专著,如有曹炳章的《彩图辨舌指南》是集历代医家论舌于一书。上考《灵枢》《素问》,尽探各家,并附彩图122舌,墨图6舌,是研究舌诊的较好资料。陈泽霖的《舌诊研究》、赵金铎的《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朱文锋的《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等。尤其是《中医诊断学》教材的编撰,使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更为系统、完整、准确。5.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一)整体审察由于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的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整个人体又受到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任何疾病都或多或少具有整体性的变化。当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和谐协调,能适应社会、自然环境的变化时,便是身心健康的表现,否则内外环境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和谐统一,便可能发生疾病。整体审察的含义,一方面是指通过诊法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时,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痛苦。另一方面是要求对病情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既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不能只注意到当前的、局部的、明显的病理改变,而忽视了时、地、人、病的特殊性,还要从疾病的前因后果、演变发展趋势上加以考虑。(二)诊法合参(四诊合参)“诊法合参”,是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收集病情资料。“然诊有四,在昔神圣相传,莫不并重。”(张仲景批评↓)“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三)病证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病注重从贯串疾病始终的根本矛盾上认识病情。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结论。证主要是从机体反应状况上认识病情。辨病有利于从疾病全过程、特征上认识疾病的本质,重视疾病的基本矛盾;辨证则重在从疾病当前的表现中判断病变的位置与性质,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正由于“病”与“证”对疾病本质反映的侧重面有所不同,所以中医学强调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临床进行思维分析时,有时是先辨病然后再辨证,有时是先辨证然后再辨病。①如果通过辨病而确定了病种,便可根据该病的一般演变规律而提示常见的证型。因而是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②当疾病的本质尚反映不够充分时,先辨证不仅有利于当前的治疗,并且通过对证的变化的观察,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揭示,从而确定病名。第二章望诊1.望诊的概念和原理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外部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状况,测知病情的方法。医理论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外部,特别是面部、舌体等与脏腑的关系最密切,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到全身,而体内的气血、脏腑、经络等的病理变化,必然会在其体表相应的部位反映出来。望诊的内容主要包括:全身望诊(望神、望色、望形、望态),局部望诊(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望舌(望舌体、舌苔),望排出物(望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和望小儿食指指纹等五个部分。2.望神此处所望之神,①既指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外征,②又指精神意识情志活动的状态,是神气与神志的综合判断。望神就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的方法。临床根据神的盛衰和病情的轻重一般可分为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及神乱五类。1.得神(又称“有神”)临床表现:为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不露,神志清晰,表情自然,肌肉不削,反应灵敏。临床意义:提示精气充盛,体健神旺,为健康表现,或虽病而精气未衰,病轻易治,预后良好。2.少神(又称“神气不足”)临床表现:为两目晦滞,目光乏神,面色少华,暗淡不荣,精神不振,思维迟钝,少气懒言,肌肉松软,动作迟缓。临床意义:提示精气不足,机能减退,多见于虚证患者或疾病恢复期病人。3.失神(又称“无神”)(1)精亏神衰而失神:临床表现为两目晦暗,目无光彩,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手撒尿遗,骨枯肉脱,形体赢瘦。临床意义:提示精气大伤,机能衰减,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2)邪盛神乱而失神:临床表现为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急。临床意义: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夹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皆属机体功能严重障碍,气血津液失调,多见于急性病人,亦属病重。4.假神临床表现:原本目光晦滞,突然目似有光,但却浮光外露;本为面色晦暗,一时面似有华,但为两颧泛红如妆;本已神昏或精神极度萎靡,突然神识似清,想见亲人,言语不休,但精神烦躁不安;原本身体沉重难移,忽思起床活动,但并不能自己转动;本来毫无食欲,久不能食,突然索食,且食量大增等。临床意义:因为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所致,古人比作“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常是危重病人临终前的征兆。*假神与病情好转应加以区别。①一般假神见于垂危病人,病人局部症状的突然“好转”,与整体病情的恶化不相符合,且为时短暂,病情很快恶化。②重病好转时,其精神好转是逐渐的,并与整体状况好转相一致,如饮食渐增,面色渐润,身体功能渐复等。5.神乱指神志错乱失常。临床常表现为焦虑恐惧、狂躁不安、淡漠痴呆和卒然昏倒等,多见于癫、狂、痴、痫、脏躁等病人。(1)焦虑恐惧:指病人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敢独处一室的症状。临床意义:多属虚证,常见于卑谍、脏躁等病人,多由心胆气虚,心神失养所致。(2)狂躁不安:指病人狂躁妄动,胡言乱语,少寐多梦,打人骂詈,不避亲疏的症状。临床意义:多属阳证,常见于狂病等,多由暴怒气郁化火,煎津为痰,痰火扰乱心神所致。(3)淡漠痴呆:指病人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的症状。临床意义:多属阴证,常见于癫病、痴呆等,多由忧思气结,津凝为痰,痰浊蒙蔽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所致。(4)卒然昏倒:指病人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的症状。临床意义:属痫病,多由脏气失调,肝风夹痰上逆,阻闭清窍所致。*神志错乱失常与邪盛神乱而失神的临床意义不同。前述邪盛所致神昏谵语,循衣摸床等,亦属神乱,但主要是言神志昏迷,一般出现于全身性疾病的严重阶段,病重已至失神;此处所说神乱主要是言神志错乱,多反复发作,缓解时常无“神乱”表现,神乱症状主要是作为诊病的依据。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鉴别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目光两目灵活两目晦滞两目晦暗虽目似有光明亮有神目光乏神目无光彩但浮光暴露面色面色荣润面色少华面色无华虽面似有华含蓄不露暗淡不荣晦暗暴露但泛红如妆神情神志清晰精神不振精神萎靡虽神识似清表情自然思维迟钝意识模糊但烦躁不安体态肌肉不削肌肉松软形体羸瘦虽思欲活动反应灵敏动作迟缓反应迟钝但不能自转3.望色①面部分侯脏腑1).《灵枢。五色》分侯法,如右图古代面部分属——根据《灵枢.五色篇》的分法,把整个面部分为:鼻部称为明堂,眉间称为阙,额称庭(颜),颊侧称为藩,耳门称为蔽。

面部各部分与五脏相关位置是:《灵枢》名称现用名称所侯脏腑庭(颜)额首面

阙上眉心上咽喉

阙中(印堂)眉心肺

阙下(下极、山根)鼻根心

下极之下(直下、年寿)鼻柱肝

肝部左右鼻柱旁胆

肝下(面王、准头)鼻尖脾

方上鼻翼胃

中央颧骨下大肠

挟大肠颊肾;

明堂以上,面王以上鼻翼旁小肠

明堂以下,面王以下人中膀胱、子处。2).《素问。刺热》分侯法,以额部侯心,鼻部侯脾,左颊侯肝,右颊侯肺,颏部侯肾。一般内伤杂病多应用《灵枢》面部分侯脏腑,而外感热病则多按《素问》面部分侯脏腑。4.常色的概念和特点健康人面部皮肤的色泽,谓之常色。其特点是明润,含蓄。明润,即面部皮肤光明润泽,是有神气的表现,显示人体精充神旺、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光明者,神气之著;润泽者,精血之充。”含蓄,即面色红黄隐隐,见于皮肤之内,而不特别显露,是胃气充足、精气内含而不外泄的表现。正如《四诊抉微》所说:“内含则气藏.外露则气泄。”由于体质禀赋、季节、气候、环境等的不同而有差异,常色又可分为主色和客色两种:(1)主色:又称正色。主色为人生来就有的基本肤色,属个体素质,终生基本不变。但由于种族、禀赋的原因,主色也有偏赤、白、青、黄、黑的差异。“五脏之色,随五形之人而见,百岁不变,故为主色也。”我国多数民族属于黄色人种,其主色的特点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2)客色:因外界因素(如季节、昼夜、阴晴气候等)的不同,或生活条件的差别,而微有相应变化的正常肤色(特别是面色),谓之客色。客色属于常色范围,因此仍具有常色的明润、含蓄等基本特征。其变化不如主色明显,并且是暂时的,易于恢复成主色。如春季可面色稍青,夏季可面色稍赤,长夏可面色稍黄,秋季可面色稍白,冬季可面色稍黑。“四时之色,随四时加临,推迁不常,故为客色也。”又如天热则脉络扩张,气血充盈,面色可稍赤;天寒则脉络收缩,血行减少而迟滞,面色可稍白或稍青。5.病色概念和特点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显示的色泽,称为病色。病色的特点是晦暗、暴露。晦暗,即面部皮肤枯槁晦暗而无光泽,是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的表现。暴露,即某种面色异常明显地显露于外,是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的表现。如实热证见满面通红,即为病色外现;肾病患者出现面黑暴露,枯槁无华,即为真脏色外露。故病色可反映不同性质、不同脏腑的病变。一般而言,新病、轻病、阳证病人的面色鲜明显露但尚有光泽,而久病、重病、阴证则面色暴露与晦暗并见。观察病色的关键,在于分辨面色的善色与恶色。(1)善色:指病人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这说明病变尚轻,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多见于新病、轻病、阳证,其病易治,预后较好,故称善色。如黄疸病人面色黄而鲜明如橘皮色,即为善色。(2)恶色:指病人面色异常,且枯槁晦暗。这说明病变深重,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多见于久病、重病、阴证,其病难治,预后较差,故称恶色。如鼓胀病人面色黄黑晦暗枯槁,即为恶色。6.病色交错五脏正色正病病色交错附注色生病病生色病克色色克病(吉中之顺)(吉中小逆)(凶中之顺)(凶中之逆)1.相生为吉,顺证色生病为吉中之顺病生色为吉中小逆2.相克为凶,逆证病克色为凶中顺色克病为凶中逆肝青黑赤黄白心赤青黄白黑脾黄赤白黑青肺白黄黑青赤肾黑白青赤黄7.《内经》论述面部色泽变化无色五脏平人病人有华无病无华有病有华主生(善色)无华病危(恶色)赤心如白裹朱如赭如鸡冠如衃血白肺如鹅羽如盐如豕膏如枯骨黄脾如罗裹雄黄如黄土如蟹腹如枳实青肝如苍璧之泽如蓝如翠羽如草兹黑肾如重漆色如地苍如乌羽如炲8.五色主病以五色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则“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这种根据病人面部五色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即五色主病,或称“五色诊”。其具体表现和主病如下1).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满面通红者,属实热证。午后两颧潮红者,属阴虚证。③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古人按五行理论,认为火形人面色稍赤;夏季面色稍赤为正常。心病面赤而枯槁晦暗,如虾血,或如赫石者,为真脏色见;肺病面赤无华为难治。2).白色主虚证(包括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夺气:)病人面色发白,多由气虚血少,或阳衰寒盛。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者,多属血虚证或失血证。面色咣白者,多属阳虚证;若咣白虚浮,则多属阳虚水泛。面色苍白者,多属亡阳、气血暴脱或阴寒内盛。古人按五行理抡,认为金形人面色可略白;秋季面色稍白为正常。肺病面白枯槁无华,如枯骨之色者,为真脏色见;肝病面白无华为难治。3).黄色主脾虚、湿证。病人面色发黄,多由脾虚机体失养,或湿邪内蕴、脾失运化所致。面色萎黄者,多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面黄虚浮者,属脾虚湿蕴。面目一身俱黄者,为黄疸。其中面黄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乃湿热为患;面黄晦暗如烟熏色者,属阴黄,乃寒湿为患。古人按五行理论,认为土形人面色可略黄;长夏面色较黄为正常。脾病面黄而枯槁晦暗,如黄土或如枳实之色者,为真脏色见;肾病面黄无华为难治。4).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病人面见青色,多由寒凝气滞,或瘀血内阻,或筋脉拘急,或因疼痛剧烈,或因热盛而动风。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属寒盛、痛剧。可见于骤起的气滞腹痛、寒滞肝脉等病证中。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则多为心阳暴脱,阴寒内盛,心血瘀阻之象。可见于真心痛等病人。久病面色与口唇青紫者,多属心气、心阳虚衰,血行瘀阻,或肺气闭塞,呼吸不利。面色青黄(即面色青黄相兼,又称苍黄)者,可见于肝郁脾虚的病人,胁下每有癥积作痛。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者,多属惊风。可见于高热抽搐患儿。妇女面色青,可见肝强脾弱,月经不调。古人按五行理论,认为木形人面色稍青;春季面色稍青为正常。肝病面青而枯槁晦暗,色如枯草者,为真脏色见;脾病面青无华为难治。面色主病赤热证,亦见于戴阳证(阴盛格阳)白寒证、失血证、虚证(包括血虚、气虚、阳虚)、黄脾虚、湿证青寒证、血瘀、疼痛、惊风、气滞、黑寒证、血瘀、剧痛、肾虚、水饮、5).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病人面色发黑,多因肾阳虚衰或因剧痛。面黑暗淡或黧黑者,多属肾阳虚。面黑干焦者,多属肾阴虚。眼眶周围发黑者,多属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者,多由血瘀日久所致。古人按五行理论,认为水形人面色稍黑;冬季面色稍黑为正常。肾病面黑而枯槁晦暗,如锅底之焓者,为真脏色见;心病面黑无华为难治。9.望色十法望色十法,是根据面部皮肤色泽的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等十类变化,以分析病变性质、部位及其转归的方法。望色十法,由清。汪宏《望诊遵经》根据《灵枢》“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天,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其上下,以知病处”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而归纳成的。望色十法的具体内容是: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表现面色浮显于皮肤之外面色沉隐于皮肤之内面色清明其色舒面色浊暗其色惨面色浅淡面色深浓面色疏散其色开是面色壅滞其色闭面色润泽面色枯槁主病主表证主里证主阳证主阴证主虚证主实证主新病或病邪将解多主久病,或病邪渐聚主精气未衰,病轻易主精气已衰,病重难医。转归面色由浮转沉,是邪气由表入里;由沉转浮,是病邪自里达表。面色由清转浊,是病从阳转阴;由浊转清,是病由阴转阳。面色由微转甚,是病因虚而致实;由甚转微。是病由实而转虚。面色由抟转散,是病虽久而邪将解;由散转抟,是病虽近而邪渐聚。面色由泽转夭,是病趋重危;由夭转泽,是病情好转。望色十法,以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五对纲领,对病情的表里、阴阳、新久、轻重、善恶,乃至邪正的虚实和疾病的转归情况,作了细致的分析。说明病人的肤色不论其见何种颜色,凡是呈沉、浊、抟、夭表现的,多属里证、久病、重病;反之,呈浮、清、散、泽表现的.多属表证、新病、轻病。10.望形体的内容①.形体强弱观察形体强弱时,要将形体的外在表现与机体的功能状态、神的衰旺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判断。(1)体强:指身体强壮。临床表现:为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筋强力壮等。临床意义:为形气有余,说明体魄强壮,内脏坚实,气血旺盛,抗病力强,不易生病,有病易治,预后较好。(2)体弱:指身体衰弱。临床表现为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皮肤枯槁,筋弱无力等。临床意义:为形气不足,说明体质虚衰,内脏脆弱,气血不足,抗病力弱,容易患病,有病难治,预后较差。观察形体组织的强弱状态,有助于了解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如心主血脉,面色荣润,脉象和缓,是心气充盛,气血调和的表现;面色枯槁,脉律紊乱,则属心气血虚,脉气不调。肺主皮毛,皮肤荣润光泽,腠理致密,是肺气充沛,营卫充盛的表现;皮肤枯槁,腠理疏松,则属肺气亏虚,营卫不足。脾主肌肉,肌肉丰满,坚实有力,是脾胃之气旺盛,气血充足的表现;肌肉消瘦,软弱无力,则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肝主筋,筋粗有力,关节运动灵活,是肝血充盛,血能荣筋的表现;筋细无力,关节屈伸不利,则属肝血不足,筋失血养。肾主骨,骨骼粗壮坚实,是肾气充盛,髓能养骨的表现;骨骼细小脆弱,或有畸形,则属肾气不足,发育不良。②.形体胖瘦的临床表现和意义正常人胖瘦适中,各部组织匀称。过于肥胖或过于消瘦都可能是病理状态。(1)肥胖:体重超过正常标准20%者,一般可视为肥胖。其体形特点是头圆形,颈短粗,肩宽平,胸厚短圆,大腹便便,体形肥胖。临床意义:若胖而能食,为形气有余;肥而食少,是形盛气虚。肥胖多因嗜食肥甘,喜静少动,脾失健运,痰湿脂膏积聚等所致。由于形盛气虚,水湿难以周流,则痰湿积聚,故有“肥人多痰”、“肥人湿多”之说。(2)消瘦:体重明显下降,较标准体重减少10%以上者,一般可视作消瘦。其体形特点是头长形,颈细长,肩狭窄,胸狭平坦,大腹瘦瘪,体形显瘦长。临床意义:若形瘦食多,为中焦有火;形瘦食少,是中气虚弱。消瘦多因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或病气消耗等所致。由于消瘦者,形瘦皮皱,多属阴血不足,内有虚火的表现,易患肺痨等病。故有“瘦人多火”之说。若久病卧床不起,骨瘦如柴者,为脏腑精气衰竭,气液干枯,属病危。此即《内经》所谓“大骨枯槁,大肉陷下”。此外,在观察形体胖瘦时应注意其内在精气的强弱(主要表现为脏腑功能的强弱),并把形与气两者综合起来加以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形之所充者气,形胜气者夭,气胜形者寿。”即是说精气充于形体之中,形体虽胖而精气不足,少气乏力者,抗病力弱,故主夭;形体虽瘦而精力充沛,神旺有力者,抗病力强,故主寿。由此可见,形与气两者相比较,气的强弱尤具重要意义。③.体质形态(常见畸形)体质是个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形体结构与机能方面的特殊性。体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阴阳气血盛衰的禀赋特点和对疾病的易感受性,不同体质的人得病后的转归也有不同,故观察病人的体质形态有助于了解病人阴阳气血的盛衰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转归,可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中医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人体体质形态的划分、体质与疾病关系的论述。目前一般主张将人的体质分为阴脏人、阳脏人、平脏人三种类型。(1)阴脏人:体型偏于矮胖,头圆颈粗,肩宽胸厚,身体姿势多后仰,平时喜热恶凉。其特点是阳气较弱而阴气偏旺,患病易从阴化寒,多寒湿痰浊内停。正如《医法心传》所说:“阴脏者阳必虚,阳虚者多寒。”“阴脏所感之病,阴者居多。”(2)阳脏人:体型偏于瘦长,头长颈细,肩窄胸平,身体姿势多前屈,平时喜凉恶热。其特点是阴气较亏而阳气偏旺,患病易于从阳化热,导致伤阴伤津。正如《医法心传》所说:“阳脏者阴必虚,阴虚者多火。”“阳脏所感之病,阳者居多。”(3)平脏人:又称阴阳和平之人,体型介于阴脏人和阳脏人两者之间。其特点是阴阳平衡,气血调匀,在平时无寒热喜恶之偏,是大多数人的体质类型。正如《医法心传》所说:“平脏之人,或寒饮或热食,俱不妨事。即大便一日一度,不坚不溏。若患病,若系热者不宜过凉,系寒者不宜过热。至于补剂,亦当阴阳平补。”此外,望形体的内容还包括对各种形体畸形的观察,其具体表现和临床意义详见局部望诊。11.动静姿态的临床表现和意义《望诊遵经》说:“体态异焉,总而言之,其要有八:日动,日静,日强,日弱,日俯,日仰,日屈,日伸。八法交参,则虽行住坐卧之际,作止语默之间,不外乎此。”此即所谓“望诊八法”,其辨证意义一般是:动者、强者、仰者、伸者,多属阳证、热证、实证;静者、弱者、俯者、屈者,多属阴证、寒证、虚证。可作为望动静姿态的要点。坐形:坐而仰首,多见于哮病、肺胀、气胸,痰饮停肺、肺气壅滞等病证;坐而喜俯,少气懒言,多属体弱气虚;但卧不能坐,坐则晕眩,不耐久坐,多为肝阳化风,或气血俱虚、脱血夺气;坐时常以手抱头,头倾不能昂,凝神熟视,为精神衰败。(2)卧式:卧时面常向里,喜静懒动,身重不能转侧,多属阴证、寒证、虚证;卧时面常向外,躁动不安,身轻自能转侧,多属阳证、热证、实证。仰卧伸足,掀去衣被,多属实热证;蜷卧缩足,喜加衣被者,多属虚寒证。咳逆倚息不得卧,卧则气逆,多为肺气壅滞,或心阳不足,水气凌心,或肺有伏饮。坐卧不安是烦躁之征,或腹满胀痛之故。(3)立姿:站立不稳,其态似醉,常并见眩晕者,多属肝风内动或脑有病变;不耐久站,站立时常欲依靠它物支撑,多属气血虚衰。站立(或坐)时常以两手扪心,闭目不语,多见于心虚怔忡;以两手护腹,俯身前倾者,多为腹痛之征。(4)行态:以手护腰,弯腰曲背,行动艰难,多为腰腿病;行走之际,突然止步不前,以手护心,多为脘腹痛或心痛;行走时身体震动不定,是肝风内动,或是筋骨受损,或为脑有病变。12.衰惫姿态的临床表现和意义《素问》说:“夫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即是说:头是精气神明所居之处,如头部低垂,无力抬起,两目深陷,呆滞无光,是精气神明将衰惫之象;背前连胸,是心肺所居之处,如后背弯曲,两肩下垂,是心肺宗气将衰惫之象;腰与肾功能关系密切,如腰酸软疼痛不能转动,是肾将衰惫之象;膝为筋腱聚会之处,如两膝屈伸不利,行则俯身扶物,是筋将衰惫之象;骨为藏髓之处,如不能久立,行则振摇币稳,是髓不养骨,骨将衰惫之象。以上衰惫姿态皆是脏腑精气虚衰的表现,多属病情较重。13.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和意义病人唇、睑、指、趾颤动者,如见于外感热病.多为动风先兆;如见于内伤虚证,多为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颈项强直,两目上视,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者,常见于小儿惊风、破伤风、痈病、子痈、马钱予中毒等。卒然跌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者.属中风病。卒倒神昏,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者,属痈病。恶寒战栗,谓之寒战,见于疟疾发作,或为外寒袭表,或为伤寒温病邪正剧争欲作战汗之时。肢体软弱,行动不便,多属痿病。关节拘挛,屈伸不利,多属痹病。儿童手足伸屈扭转,挤眉眨眼,呶嘴伸舌,状似舞蹈,不能自制,多由气血不足,风湿内侵所致。14.望头部望头部的情况,主要可以诊察肾、脑的病变和脏腑精气的盛衰。望诊时应注意观察头颅、囟门、头发的异常。①.头颇头颅的大小以头围(头部通过眉间和枕骨粗隆的横向周长)来衡量(图2-2),一般新生儿约34cm,6个月时约42cm,1周岁时约45cm,2周岁时约47cm,3周岁时约48.5cm。明显超出此范围者为头形过大,反之为头形过小。(1)头大:小儿头颅均匀增大,颅缝开裂,面部较小,智力低下者,多属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水液停聚于脑所致。(2)头小:小儿头颅狭小,头顶尖圆,颅缝早合,智力低下者,多因肾精不足,颅骨发育不良所致。(3)方颅: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颅呈方形,亦是肾精不足或脾胃虚弱,颅骨发育不良的表现,可见于佝偻病、先天性梅毒等患儿。(4)头摇:病人头摇不能自主,不论成人或小儿,多为肝风内动之兆,或为老年气血虚衰.脑神失养所致。②囟门囟门是婴幼儿颅骨接合不紧所形成的骨间隙,有前囟、后囟之分。后囟呈三角形,约在出生后2~4个月内闭台;前囟呈菱形,约在出生后12~18个月内闭合,是临床观察的主要部位。(1)囟填:即囟门突起。多属实证,临床意义:多因温病火邪上攻,或脑髓有病,或颅内水液停聚所致。但小儿在哭泣时囟门暂时突起为正常。(2)囟陷:即囟门凹陷。多属虚证.临床意义:多因吐泻伤津,气血不足和先天肾精亏虚,脑髓失充所致。但6个月以内的婴儿囟门微陷属正常。(3)解颅:即囟门迟闭。临床意义: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常兼有“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等症状表现。③头发头发的生长与肾气和精血的盛衰关系密切,故望发主要可以诊察肾气的强弱和精血的盛衰。正常人发黑稠密润泽,是肾气充盛,精血充足的表现。(1)发黄:指发黄干枯,稀疏易落。多属精血不足,可见于大病后或慢性虚损病人。小儿头发稀疏黄软,生长迟缓,甚至久不生发,多因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所致;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多属于疳积。(2)发白:指青年白发。发白伴有耳鸣、腰酸等症者,属肾虚;伴有失眠健忘等症者,为劳神伤血所致。发白有因先天禀赋所致者,不属病态。(3)脱发:片状脱发,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称为斑秃。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有眩晕、健忘、腰膝酸软者,为肾虚;有头皮发痒、多屑、多脂者,为血热化燥所致。15.望面部观察面部的色泽形态和神情表现,不仅可以了解神的衰旺,而且可以诊察脏腑精气的盛衰和有关的病变。1.面形异常(1)面肿:面部浮肿。多见于水肿病,常是全身水肿的一部分。阳水:其中眼睑颜面先肿,发病较速者为阳水,临床意义:多由外感风邪,肺失宣降所致;阴水:兼见面色咣白,发病缓慢者属阴水,临床意义:多由脾肾阳衰,水湿泛溢所致;水气凌心:兼见面唇青紫、心悸气喘、不能平卧者,临床意义:多属心肾阳衰,血行瘀阻,水气凌心所致。(2)腮肿:①痄腮:临床表现: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韧感及压痛者,为痄腮,临床意义:因外感温毒之邪所致.多见于儿童。②发颐,托腮痈:临床表现:若颧下颌上耳前发红肿起,伴有寒热、疼痛者,为发颐,或为托腮痈,临床意义:因阳明热毒上攻所致。③腮腺肿瘤:临床表现:耳下腮部出现肿块,不红不热者,多为腮腺肿瘤。(3)面削颧耸:又称面脱。临床表现:面部肌肉消瘦,两颧高耸,眼窝、颊部凹陷。临床意义:因气血虚衰,脏腑精气耗竭所致。多见于慢性病的危重阶段。(4)口眼歪斜:口僻:临床表现:突发一侧口眼喁斜而无半身瘫痪,患侧面肌弛缓,额纹消失,眼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向健侧歪斜者,病名曰口僻。临床意义:为风邪中络所致。中风:临床表现:口眼歪斜兼半身不遂者,多为中风。临床意义:为肝阳化风,风痰阻闭经络所致。2.特殊面容(1)惊怖貌:指患者面部呈现恐惧的症状。多见于小儿惊风、客忤以及癫病、瘿气等病。若遇声、光、风刺激.或见水、闻水声时出现者,可能为狂犬病。(2)苦笑貌:指患者面部呈现无可奈何的苦笑样症状。是由于面部肌肉痉挛所致,乃破伤风的特殊征象。16.望目目为肝之窍,心之使,目为肾精之所藏,为血之宗,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目与五脏六腑皆有联系,而与心、肝、肾的关系更为密切,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重订通俗伤寒论》说:“凡病至危,必察两目,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故观目为诊法之首要。”《灵枢》日:“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睛,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后世医家据此而归纳为“五轮学说”,即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并且认为观察五轮的形色变化,可以诊察相应脏腑的病变。五轮学说对眼科临床和内科病证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望目应重点观察两眼的目神、目色、目形和目态的异常改变。①目神是诊察两目的神气之有无。凡视物清楚,精彩内含,神光充沛者,是目有神;若视物昏暗,目无精彩,浮光暴露者,是目无神。石芾南说:“人之神气,栖于两目。”故目神是望神的重点。目有神者,精气未虚,虽病易治;目无神者,精气亏虚,病重难治。《形色外诊简摩》指出:“凡病虽剧,而两眼有神,顾盼灵活者吉”。②目色正常人眼睑内及两眦红润,白睛色白,黑睛褐色或棕色,角膜无色透明。《灵枢》说:“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这是目色与五脏的关系。其异常改变主要有:目赤肿痛,多属实热证。如白睛发红.为肺火或外感风热;两眦赤痛,为心火上炎;脸缘赤烂,为脾有湿热;全目赤肿,为肝经风热上攻。白睛发黄,为黄疸的主要标志,多由湿热或寒湿内蕴,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所致。目眦淡白,属血虚、失血,是血少不能上荣于目所致。目胞色黑晦暗.多属肾虚;目眶周围色黑.常见于肾虚水泛,或寒湿下注。黑睛灰白混浊,称为目生翳。多因邪毒侵袭,或肝胆实火上攻。或湿热熏蒸,或阴虚火炎等,使黑睛受伤而成。目生翳是黑睛疾病的主要病变形式和必有症状,眼外伤及某些全身疾病、小儿疳积等亦可见目生翳。③目形目胞浮肿,多为水肿的表现。因目胞属脾,脾恶湿,且该处组织疏松,故水肿可先见于目胞。但健康人低枕睡眠后一时性胞睑微肿不属病态。眼窝凹陷,多见于吐泻伤津或气血虚衰的病人。若久病重病眼窝深陷,甚则视不见人,则为阴阳竭绝之候,属病危。眼球突出,兼喘咳气短者,属肺胀,因痰浊阻肺,肺气不宣,呼吸不利所致;若兼颈前肿块,急躁易怒者,为瘿气,因肝郁化火.痰气壅结所致。胞睑红肿,若睑缘肿起结节如麦粒,红肿不甚者,为针眼;若胞睑漫肿,红肿较重者,为眼丹。二者皆为风热邪毒或脾胃蕴热上攻于目所致。17.目态正常人瞳孔圆形,双侧等大.直径约为3~4mm,对光反应灵敏.眼球运动随意灵活。其异常改变主要有:(1)瞳孔缩小:可见于川乌、草乌、毒蕈、有机磷农药中毒,以及某些西药导致的药物性瞳孔缩小等;眼部疾病见之,主要为瞳神紧小等。(2)瞳孔散大:常见于绿风内障、青风内障等五风内障、青盲等病人,亦见于杏仁中毒以及某些西药导致的药物性瞳孔散大等。危急症病人,瞳孔完全散大,为脏腑功能衰竭、心神散乱、濒临死亡的重要体征。如一侧瞳孔逐渐散大,可见于温热痫热极生风证、中风、颅脑外伤或颅内肿瘤等病人。青少年或成年人在极度兴奋、恐惧、愉快及疼痛之时,出现瞳孔散大,多系情绪急剧变化所致。(3)目睛凝视:又称目睛微定。指病人两眼固定,不能转动。固定前视者,称瞪目直视;固定上视者,称戴眼反折;固定侧视者.称横目斜视。多属肝风内动之征,常有神昏、抽搐等表现,属病重;或见于脏腑精气耗竭,或痰热内闭证;瞪目直视还见于瘿气。(4)昏睡露睛:指病人昏昏欲睡.睡后胞睑未闭而睛珠外露。多属脾胃虚衰,或吐泻伤津,以小儿为多见,因脾虚清阳不升,或津液大伤,神气衰惫.胞睑启闭失司所致。某些厥病类病人亦常表现有昏睡露睛,是神明失主之故,病情多属危重。(5)胞睑下垂:又称睑废。指胞睑无力张开而上睑下垂。其中双睑下垂者,多为先天不足,脾肾亏虚;单睑下垂者,多因脾气虚衰或外伤所致。(6)目瞤风热外来,贼邪不泻血衰气弱,经络失养18.望耳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手足少阳经脉布于耳,手足太阳经和足阳明经也分布于耳或耳周围。《灵枢》说:“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故耳为“宗脉之所聚”。所以耳与全身均有联系,而尤与肾、胆关系密切,所以望耳可以诊察肾、胆和全身的病变。耳廓上的一些特定部位与全身各部有一定的联系,其分布大致像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颅在下,臀足在上。1.耳之色泽正常人耳廓色泽红润,是气血充足的表现。耳轮淡白,多属气血亏虚;耳轮红肿,多为肝胆湿热或热毒上攻;耳轮青黑,多见于阴寒内盛或有剧痛的病人;耳轮干枯焦黑,多属肾精亏虚,精不上荣,为病重,可见于温病晚期耗伤肾阴及下消等病人;小儿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多为出麻疹的先兆。2.耳之形态正常人耳廓厚大,是肾气充足的表现。耳廓瘦小而薄,是先天亏损,肾气不足;耳廓肿大,是邪气充盛之象。耳轮干枯萎缩,多为肾精耗竭,属病危;耳轮皮肤甲错,可见于血瘀日久的病人。3.耳内病变耳内流脓水,称为脓耳,多由肝胆湿热,蕴结日久所致;脓耳后期转虚,则多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耳道之内赘生小肉团,称为耳痔,因湿热痰火上逆,气血瘀滞耳道而成。耳道局部红肿疼痛.为耳疖.多因邪热搏结耳窍所致。19.望鼻鼻居面部中央,为肺之窍;鼻称明堂,为脾之所应。鼻之周围有各脏腑的相应部位,五脏次于中央,六腑夹其两侧,故认为“五色独决于明堂”(《灵枢》)。此外,足阳明胃经分布于鼻旁。所以望鼻不仅可以诊察肺和脾胃的病变,而且还可以判断脏腑的虚实、胃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和预后。①.鼻之色泽正常人鼻色红黄隐隐,含蓄明润,是胃气充足的表现。鼻端微黄明润,见于新病为虽病而胃气未伤,属病轻;见于久病为胃气来复,属向愈。鼻端色白,多属气血亏虚,或见于失血病人;鼻端色赤,多属肺脾蕴热;鼻端色青,多见于阴寒腹痛病人;鼻端色微黑,常是肾虚寒水内停之象;鼻端晦暗枯槁,为胃气已衰,属病重。鼻头枯槁,是脾胃虚衰,胃气失荣之候。②.鼻之形态鼻头红肿生疮,多属胃热或血热;鼻端生红色粉刺,称为酒齄鼻,多因肺胃蕴热,使血瘀成齄所致;鼻柱溃陷.多见于梅毒病人;鼻柱塌陷,且眉毛脱落,多为麻风恶候。鼻翼煽动,称为鼻煽,多见于肺热,或为哮病,是肺气不宣,呼吸困难的表现;若重病中出现鼻孔煽张,喘而额汗如油,是肺气衰竭之危候。③.鼻内病变鼻孔干燥,黑如烟煤,多属高热日久或阳毒热深。鼻塞流涕,可见于外感表证或鼻渊等.其中鼻流清涕者多属外感风寒;鼻流浊涕者多属外感风热;鼻流腥臭脓涕者多为鼻渊,为外邪侵袭或胆经蕴热上攻于鼻所致。鼻腔出血,称为鼻衄,多因肺胃蕴热灼伤鼻络,或外伤所致。鼻孔内赘生柔软、半透明的光滑小肉,撑塞鼻孔,气息难通者,为鼻息肉[鼻痔],多由湿热邪毒壅结鼻窍所致。20.望口与唇口为饮食通道,脏腑要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手足阳明经环绕口唇,故望口与唇的异常变化,主要可以诊察脾与胃的病变。1.望口(1)口之形色:口角流涎,小儿见之多属脾虚湿盛,成人见之多为中风口歪不收。唇内和口腔肌膜出现灰白色小溃疡,周围红晕,局部灼痛者,为口疮。口腔肌膜糜烂成片,口气臭秽者,为口糜,多由湿热内蕴,上蒸口腔所致。小儿口腔、舌上出现片状白屑,状如鹅口者,为鹅口疮,多因感受邪毒。心脾积热,上熏口舌所致。(2)口之动态:正常人口唇可随意开合,动作协调。《望诊遵经》将口唇的异常动态归纳为“口形六态”:口张——口开而不闭,属虚证。若状如鱼口,张口气直,但出不入,则为肺气将绝,属病危。口噤——口闭而难开,牙关紧急,属实证。多因筋脉拘急所致,可见于中风、痫病、惊风、破伤风、马钱子中毒等。口撮——上下口唇紧聚,为邪正交争所致,可见于新生儿脐风,表现为撮口不能吮乳;若兼见角弓反张者,多为破伤风病人。口——口角向一侧歪斜.可见于口僻,属风邪中络;或见于中风,为风痰阻络。口振——战栗鼓颌,口唇振摇,多为阳衰寒盛或邪正剧争所致,可见于外感寒邪,温病、伤寒欲作战汗,或疟疾发作。口动——口频繁开合,不能自禁,是胃气虚弱之象;若口角掣动不止,则为热极生风或脾虚生风之象。2.察唇(1)唇之色泽:唇部色诊与望面色基本相同,但因唇黏膜薄而透明,故其色泽变化比面色更为明显,易于观察。正常人唇色红润,是胃气充足,气血调匀的表现。唇色淡白,多属血虚或失血,是血少不能上充于唇络所致;唇色深红,多属热盛,是因热而唇部络脉扩张,血液充盈所致;嘴唇红肿而干者,多属热极;嘴唇呈樱桃红色,多见于煤气中毒;嘴唇青紫,多属血瘀证,可见于心气、心阳虚衰和严重呼吸困难的病人;嘴唇青黑,多属寒盛、痛极,是因寒盛血脉凝涩,或痛极血络郁阻所致。(2)唇之形态:唇干而裂,为津液巳伤,多属燥热伤津或阴虚液亏。嘴唇糜烂,多为脾胃积热上蒸,热邪灼伤唇部所致。唇内溃烂,其色淡红,为虚火上炎。唇边生疮,红肿疼痛,为心脾积热。唇角生疔,麻木痒痛,为锁口疔;人中部生疔,人中沟变浅平,麻木痒痛,为人中疔。久病而人中沟变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齿,称“人中满唇反”,为脾气将绝,属病危。21.望齿与龈齿为骨之余,骨为肾所主;龈护于齿,为手足阳明经分布之处,故望牙齿与牙龈主要可以诊察肾、胃的病变,以及津液的盈亏。温病学派对验齿十分重视,在阳明热盛和热伤肾阴的情况下,观察齿与龈的润燥情况,可以了解胃津、肾液的存亡,正如叶天士所说:“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1.察牙齿(1)牙齿色泽:正常人牙齿洁白润泽而坚固,是肾气充足、津液未伤的表现。若牙齿干燥,为胃阴已伤;牙齿光燥如石,为阳明热甚,津液大伤;牙齿燥如枯骨,多为肾阴枯蝎、精不上荣所致,可见于温热病的晚期,属病重。牙齿枯黄脱落,见于久病者多为骨绝,属病重。齿焦有垢,为胃肾热盛,但气液末竭;齿焦无垢,为胃肾热甚,气液巳竭。(2)牙齿动态:牙关紧急,多属风痰阻络或热极动风。咬牙切齿.多为热盛动风。睡中切齿,多因胃热或虫积所致,亦可见于常人。2.望牙龈(1)牙龈色泽:正常人牙龈淡红而润泽,是胃气充足,气血调匀的表现。牙龈淡白,多属血虚或失血,因血少不能充于龈络所致;牙龈红肿疼痛,多为胃火亢盛,因火热循经上炎,熏灼于牙龈所致。(2)牙龈形态:牙缝出血,称为齿衄,可因撞击等外力损伤,或胃腑积热,肝经火盛及阴虚火旺,脉络受损,或脾气虚弱,血不循经所致。龈肉萎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称为牙宣,多属肾虚或胃阴不足,虚火燔灼,龈肉失养所致。牙龈溃烂,流腐臭血水,甚则唇腐齿落者,称为牙疳,多因外感疫疠之邪,积毒上攻所致。22.望咽喉咽通于胃腑,是饮食之道,为胃所系;喉连于气道,为气息之门,归肺所属;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亦与咽喉关系密切。故望咽喉主要可以诊察肺、胃、肾的病变。1.咽喉色泽健康人咽喉色淡红润泽,不痛不肿,呼吸通畅,发音正常,食物下咽顺利无阻。若咽部深红,肿痛明显者,属实热证,多由肺胃热毒壅盛所致;若咽部嫩红、肿痛不显者,属阴虚证,多由肾阴亏虚、虚火上炎所致;咽部淡红漫肿,多由痰湿凝聚所致。2.咽喉形态(1)红肿: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肥大,形如乳头或乳蛾.表面或有脓点,咽痛不适者,为乳蛾,属肺胃热盛,邪客喉核,或虚火上炎,气血瘀滞所致。咽喉部红肿高突,疼痛剧烈,吞咽困难,身发寒热者,为喉痈,多因脏腑蕴热,复感外邪,热毒客于咽喉所致。(2)成脓:咽部肿痛,若肿势高突,色深红,周围红晕紧束,发热不退者,为脓已成;若肿势散漫,无明显界限.疼痛不甚者,为未成脓。(3)溃烂:咽部溃烂,分散表浅者,为肺胃之热轻浅或虚火上炎;溃烂成片或洼陷者,为肺胃热毒壅盛;咽部溃腐日久,周围淡红或苍白者,多属虚证。(4)伪膜:咽部溃烂处表面所覆盖的层黄白或灰白色膜,称为伪[假]膜。如伪膜松厚,容易拭去者,病情较轻,是肺胃热浊之邪上壅于咽;若伪膜坚韧,不易拭去.重剥出血,很快复生者,为白喉,多见于儿童,属烈性传染病。23.望颈项颈项是连接头部和躯干的部分,其前部称颈,后部称项。颈项起着支撑头部,连接头身的重要作用;颈项中有气管、食道、脊髓和血脉通过,是清气、饮食、气血、津液循行之要道;手足阳明经与任脉行于颈,太阳经与督脉行于项,少阳经行于两侧,是经气运行之路。颈项若有阻滞,可引起全身的病变;而脏腑气血失调,亦往往可在颈项部反映出来。①.望颈项外形正常人的颈项直立,两侧对称,气管居中;矮胖者略粗短,瘦高者略细长;男性喉结突出,女性喉结不显;颈侧动脉搏动在安静时不易见到。其异常表现主要有:(1)瘿瘤:指颈部结喉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临床意义: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或因水土失调,痰气搏结所致。(2)瘰疬:指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临床意义:多由肺肾阴虚.虚火内灼,炼液为痰,结于颈部,或因外感风火时毒,夹痰结于颈部所致。(3)颈瘘:指颈部痈肿、瘰疬溃破后,久不收口,形成管道。病名日鼠瘘。临床意义:因痰火久结,气血凝滞.疮孔不收而成。(4)项痈、颈痈:项部或颈部两侧焮红漫肿,疼痛灼热,甚至溃烂流脓者.谓之项痈或颈痈。临床意义:多由风热邪毒蕴蒸,气血壅滞,痰毒互结于颈项所致。(5)气管偏移:指气管不居中,向一侧偏移。多为胸脯有水饮或气体,或因单侧瘿瘤、肿物等,挤压、牵拉气管所致,可见于悬饮、气胸、石瘿、肉瘿、肺部肿瘤等病。②.动态正常人的颈项转侧俯仰自如,其恬动范围约是:左右旋转各30度,后仰30度,前屈30度,左右侧屈各45度。其异常改变主要有:(1)项强:指项部拘紧或强硬。如项部拘急牵引不舒。兼有恶寒、发热,是风寒侵袭太阳经脉,经气不利所致。若项部强硬,不能前俯,兼壮热、神昏、抽搐者,多属温病火邪上攻.或脑髓有病。若项强不适,兼头晕者,多属阴虚阳亢,或经气不利所致。如睡眠之后,项强而痛,并无它苦者,为落枕,多因睡姿不当,项部经络气滞所致。(2)项软:指颈项软弱,抬头无力。小儿项软,多因先天不足,肾精亏损,后天失养,发育不良,可见于佝偻病患儿。久病、重病颈项软弱,头垂不抬,眼窝深陷,多为脏腑精气衰竭之象.属病危。(3)颈脉搏动:指在安静状态时出现颈侧人迎脉搏动明显。临床意义:可见于肝阳上亢或血虚重证等病人。(4)颈脉怒张:指颈部脉管明显胀大,平卧时更甚。临床意义:多见于心血瘀阻,肺气壅滞及心肾阳衰、水气凌心的病人。24.望胸胁横膈以上,锁骨以下的躯干正面谓之胸;胸部两侧,由腋下至十一、十二肋骨端的区域滑之胁。胸腔由胸骨、肋骨和脊柱等构成,内藏心肺等重要脏器,属上焦,为宗气所聚,是经脉、血管循行布达之处。胸廓前有乳房,属胃经,乳头则属肝经;胁肋是肝胆经脉循行之处。望胸胁主要可以诊察心、肺的病变和宗气的盛衰,以及肝胆、乳房疾患。1.望胸胁外形正常人的胸廓呈扁圆柱形,两侧对称,左右径大于前后径(比例约为1.5:1),小儿和老人则左右径略大于前后径或相等,两侧锁骨上下窝亦对称。常见的胸廓变形有:(1)扁平胸:表现为胸廓较正常人扁平,前后径小于左右径的一半.颈部细长,锁骨突出,两肩向前,锁骨上、下窝凹陷。临床意义:多见于形瘦之人,或肺肾阴虚、气阴两虚的病人。(2)桶状胸:表现为胸廓较正常人膨隆,前后径与左右径约相等.颈短肩高,锁骨上、下窝平展,肋间加宽,胸廓呈圆桶状。临床意义:多为久病咳喘,肺肾气虚,以致肺气不宣而壅滞,日久促使胸廓变形。(3)鸡胸:表现为胸骨下部明显前突,胸廓前后径长而左右径短,肋骨侧壁凹陷,形似鸡之胸廓。临床意义:多见于小儿佝偻病,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肾气不充.骨骼发育异常所致。(4)胸廓两侧不对称:一侧胸廓塌陷,肋间变窄.肩部下垂,脊骨常向对侧凸出者,临床意义:多见于肺痿、肺部手术后等病人;若一侧胸廓膨隆,肋间变宽或兼外凸,气管向健侧移位者,临床意义:多见于悬饮、气胸等病人。(5)肋如串珠:指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变厚增大.状如串珠。临床意义:可见于肾气不足,或后天失养,发育不良的佝偻病患儿。(6)乳房肿溃:妇女哺乳期乳房红肿热痛,乳汁不畅,甚则破溃流脓,身发寒热者,为乳痈。临床意义:多因肝气不舒,胃热壅滞.或外感邪毒所致。2.望胸胁动态胁随呼吸而活动。正常人呼吸均匀,节律整齐,每分钟约16~18次,胸廓起伏左右对称,均匀轻松。妇女以胸式呼吸为主,男子和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常见的呼吸异常有:(1)呼吸形式改变:如胸式呼吸增强,腹式呼吸减弱,多为腹部有病,可见于鼓胀、腹内瘕积、腹部剧痛等病人,亦可见于妊娠妇女;如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多为胸部有病,可见于肺痨、悬饮、胸部外伤等病;如两侧胸部呼吸不对称,即胸部一侧呼吸运动较另侧明显减弱,为呼吸运动减弱侧胸部有病,可见于悬饮、气胸、肺肿瘤等病人。(2)呼吸时间改变:若吸气时间延长,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凹陷,多因吸气困难所致,可见于急喉风、白喉等病人;若呼气时间延长,伴口张目突、端坐呼吸,多为呼气困难所致,可见于哮病、肺胀、尘肺等病人。(3)呼吸强度改变:如呼吸急促,胸部起伏显著,多为邪热、痰浊阻肺,肺失清肃,肺气不宣所致。如呼吸微弱.胸廓起伏不显.多为肺气亏虚,气虚体弱所致。(4)呼吸节律改变:呼吸节律不整,表现为呼吸由浅渐深,再由深渐浅,以至暂停,往返重复,或呼吸与暂停相交替,皆为肺气虚衰之象,属病重。25.望腹部腹部指躯干正面剑突以下至耻骨以上的部位,属中下焦,内藏肝、胆、脾、胃、大肠、小肠、膀胱、胞宫等脏腑。故望腹部可以诊察内在脏腑的病变和气血的盛衰。1.外形正常人腹部对称、平坦,直立时腹部可稍隆起,约与胸平齐,仰卧时则稍凹陷。外形异常主要包括:(1)腹部膨隆:即仰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胸耻连线。若仅腹部膨胀,四肢消瘦者,多属鼓胀,为肝气郁滞,湿阻血瘀所致;若腹部胀大,周身俱肿者,多属水肿病,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湿泛溢肌肤所致;腹局部膨隆,多见于腹内有癥积的病人。(2)腹部凹陷:即仰卧时前腹壁明显低于胸耻连线。若腹部凹陷,形体消瘦,多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可见于久病脾胃气虚,机体失养,或新病吐泻太过、津液大伤的病人;若腹皮甲错.深凹着脊,可见于长期卧床不起,肉消着骨的病人,为精气耗竭,属病危。(3)腹壁青筋暴露:即病人腹大坚满,腹壁青筋怒张。多因肝郁气滞,脾虚湿阻日久,导致血行不畅,脉络瘀阻所致,可见于鼓胀重证。(4)腹壁突起:腹壁有半球状物突起,多发于脐孔、腹正中线、腹股淘等处。每于直立或用力后发生者.多属疝气。2.动态正常人腹部动态主要与呼吸活动有关。腹部的动态异常.多因某些病变致使腹式呼吸强度改变有关。可参考“望胸胁”中有关内容。26.望腰背部背为胸中之府,亦为心肺之所居.与肝胆相关。腰为身体运动的枢纽,为肾之府。故望腰背部的异常表现,可以诊察有关脏腑经络的病变。望腰背时应注意观察脊柱及腰背部有无形态异常及活动受限。①.望腰背部外形正常人腰背部两侧对称,直立时脊柱居中,颈、腰段稍向前弯曲,胸、骶段稍向后弯曲.但无左右侧弯。其异常改变主要有:(1)脊柱后突:指脊骨过度后弯,致使前胸塌陷,背部凸起。又名龟背,俗称驼背。临床意义:①多由肾气亏虚、发育异常,或脊椎疾患所致,亦可见于老年人。②若久病病人后背弯曲,两肩下垂.称为“背曲肩随”,为脏腑精气虚衰之象。(2)脊柱侧弯:指脊柱偏离正中线向左或右歪曲。临床意义:①多由小儿发育期坐姿不良所致,②亦可见于先天不足、肾精亏损、发育不良的患儿和一侧胸部有病的病人。(3)脊疳:指病人极度消瘦,以致脊骨突出似锯。临床意义:为脏腑精气极度亏损之象,见于慢性重病患者。(4)发背:痈、疽、疮、疖生于脊背部位者,统称为发背,临床意义:多因火毒凝滞于肌腠而成。(5)缠腰火丹:腰部皮肤鲜红成片,有水疱簇生如带状,灼热肿胀者,称缠腰火丹,临床意义:由外感火毒与血热搏结,或湿热浸淫,蕴阻肌肤,不得外泄所致。②.望腰背部动态正常人腰背部俯仰转侧自如。其异常改变主要有:(1)角弓反张:指患者病中脊背后弯,反折如弓。常兼颈项强直.四肢抽搐。临床意义:为肝风内动,筋脉拘急之象,可见于热极生风之惊风、破伤风、马钱子中毒等病人。(2)腰部拘急:指腰部疼痛,活动受限,转侧不利。临床意义:多因寒湿内侵,腰部脉络拘急,或跌仆闪挫,局部气滞血瘀所致。27.望四肢四肢包括上肢的肩、臑、肘、臂、腕、掌、指和下肢的髀、股、膝、胫、踝、跗、趾等部位。就其与脏腑的关系而言,因心主四肢血脉,肺主四肢皮毛,脾主四肢肌肉,肝主四肢之筋,肾主四肢之骨,故五脏均与四肢有关,而脾与四肢的关系尤为密切。就其与经脉的关系而言.则上肢为手三阴、手三阳经脉循行之处,下肢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循行之处。故望四肢主要可以诊察五脏病变和循行于四肢的经脉病变。望诊时应注意观察手足、掌腕、指趾的外形变化和动态的异常。1.望手足外形(1)四肢萎缩:指四肢或某一肢体肌肉消瘦、萎缩,松软无力。临床意义:多因气血亏虚或经络闭阻.肢体失养所致。(2)肢体肿胀:指四肢或某一肢体肿胀。若四肢肿胀,兼红肿疼痛者,多为瘀血或热壅血瘀所致;若足跗肿胀,或兼全身浮肿,多见于水肿。下肢肿胀,皮肤粗厚如象皮者,多见于丝虫病。(3)膝部肿大:膝部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见于热痹,为风湿郁久化热所致。若膝部肿大而股胫消瘦.形如鹤膝,称为“鹤膝风”,多因寒湿久留、气血亏虚所致。膝部紫暗漫肿疼痛,因外伤所致者,为膝骨或关节受损。(4)小腿青筋:指小腿青筋暴露,形似蚯蚓。临床意义:多因寒湿内侵,络脉血瘀所致。(5)下肢畸形:直立时两踝并拢而两膝分离,称为膝内翻(又称“0”型腿);两膝并拢而两踝分离,称为膝外翻(又称“x”型腿)。若踝关节呈固定型内收位,称足内翻;呈固定外展位,称足外翻。上述畸形皆属先天不足,肾气不充,或后天失养,发育不良。2.望手足动态(1)肢体痿废:指肢体肌肉萎缩,筋脉弛缓,痿废不用。多见于痿病。常因精津亏虚或湿热浸淫,筋脉失养所致。若一侧上下肢痿废不用者,称为半身不遂,见于中风病人.多因风痰阻闭经络所致;若双下肢痿废不用者,见于截瘫病人.多由腰脊外伤、瘀血阻络所致。(2)四肢抽搐:指四肢筋脉挛急与弛张间作,舒缩交替,动作有力。临床意义:见于惊风,多因肝风内动,筋脉拘急所致。(3)手足拘急:指手足筋肉挛急不舒,屈伸不利。如在手可表现为腕部屈曲,手指强直,拇指内收贴近掌心与小指相对;在足可表现为踝关节后弯,足趾挺直而倾向足心。多因寒邪凝滞手拘急或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4)手足颤动:指双手或下肢颤抖或振摇不定,不能自主。临床意义:多由血虚筋脉失养或饮酒过度所致,亦可为动风之兆。(5)手足蠕动:指手足时时掣动,动作迟缓无力,类似虫之蠕行。临床意义:多为脾胃气虚,筋脉失养,或阴虚动风所致。(6)扬手掷足:指热病之中,神志昏迷,手足躁动不宁。临床意义:是内热亢盛,热扰心神所致。(7)循衣模床,撮空理线:指重病神识不清,病人不自主地伸手抚摸衣被、床沿,或伸手向空,手指时分时合。临床意义:为病重失神之象。28.望掌腕①.望掌腕形泽(1)手掌厚薄:手掌厚实者,是脏气充实之象;手掌瘦薄者,是脏气不足之征。(2)掌腕润燥:掌腕肌肤滑泽,是津液充足之象;掌腕肌肤干涩,是津液不足之征。手掌水疱、脱屑、粗糙、变厚、干燥皲裂,自觉痒痛者,称鹅掌风,因风湿蕴结,或血虚风燥,肤失濡养所致。②.望掌腕鱼际掌腕望诊须察鱼际。鱼际是手大指本节后丰满之处,其络脉称为鱼络。鱼际属手太阴肺经之部.因肺经起于中焦,故胃气亦上至手太阴经;加之鱼际位置易察,鱼络显露,故可候胃气之强弱。(1)鱼际形态:鱼际大肉未削,是胃有生气;鱼际大肉削脱,是胃无生气。(2)鱼络颜色:鱼络色青,是胃中有寒;鱼络色赤,是胃中有热。29.望指趾①形态(1)手指挛急:指手指拘挛,不能伸直。俗称鸡爪风。临床意义:多因血液亏虚,血不养筋,复感寒邪所致。(2)手指变形:①手指关节呈梭状畸形,活动受限者,称为梭状指.临床意义:多由风湿久蕴.痰瘀结聚所致;②指趾末节膨大如杵者,称为杵状指,常兼气喘唇暗,临床意义:多由久病心肺气虚,血瘀痰阻而成。(3)趾节溃脱:脚趾皮肤紫黑、溃烂,趾节脱落,肉色不鲜,气臭痛剧者,称为脱疽。临床意义:常因正虚阴火燔灼,外感寒湿之邪。阻滞脉络,气血痹阻,脚趾局部骨肉腐烂所致。(4)指头螺瘪:指头干瘪.螺纹显露者,称为瘪螺。临床意义:多因吐泻太过,津液暴脱所致。②爪甲正常爪甲红润.是气血充盛,荣润于甲的表现。望诊应注意甲色与甲态的变化。(1)甲色:甲色深红,是气分有热;甲色鲜红,多为阴液不足,虚热内生;甲色浅淡,多属气血亏虚,或阳虚气血失运;甲色发黄.多为湿热交蒸之黄疽;甲色紫黑,多属血脉瘀阻,血行不畅。(2)甲态:甲态候病的方法是医生以拇指、食指按压患者指甲,随即放松,观察其甲色的变化及速度。若按之色白,放之即红,为气血流畅,虽病较轻;若按之色白,放不即红,为气血运行不畅,病情较重。30.望二阴前阴为肾所司,宗筋所聚,太阴、阳明经所会,阴户通于胞官并与冲任二脉密切相关,肝经绕阴器,故前阴病变与肾、膀胱、肝关系密切。后阴亦为肾所司,又脾主运化.升提内脏.大肠主传导糟粕,故后阴病变与脾、胃、肠、肾关系密切。望前阴1.外阴肿胀,男性阴囊或女性阴户肿胀,称为阴肿。阴肿而不痒不痛者,可见于水肿病。阴囊肿大,一般称为疝气,可因小肠坠人阴囊,或内有瘀血、水液停积,或脉络迂曲,睾丸肿胀等引起。若阴囊或阴户红肿、瘙痒、灼痛,多为肝经湿热下注所致。2.外阴收缩,男性阴囊阴茎,或女性阴户收缩.拘急疼痛,称为阴缩。临床意义:多因寒邪侵袭肝经.凝滞气血,肝脉拘急收引所致。3.外阴生疮,前阴部生疮,或有硬结破溃腐烂.时流脓水或血水者,称为阴疮。临床意义:多因肝经湿热下注,或感染梅毒所致。若硬结溃后呈菜花样,有腐臭气,则多为癌肿,病属难治。4.外阴湿疹,男子阴囊,或女子大小阴唇起疹,瘙痒灼痛,湿润或有渗液者,分别称为肾[阴]囊风、女阴湿疹。临床意义:多由肝经湿热下注,风邪外袭所致;若日久皮肤粗糙变厚者,多为阴虚血燥之证。5.睾丸异常,小儿睾丸过小或触不到,临床意义:①多属先天发育异常,②亦可见于痄腮后遗症(睾丸萎缩)。6阴户有物突出,妇女阴户中有物突出如梨状,名为阴挺。临床意义:多由脾虚中气下陷.或产后劳伤,使胞官下坠阴户之外所致望后阴肛门部常见的异常改变有:1.肛痈肛门周围局部红肿疼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