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学》重点知识总结_第1页
《口腔正畸学》重点知识总结_第2页
《口腔正畸学》重点知识总结_第3页
《口腔正畸学》重点知识总结_第4页
《口腔正畸学》重点知识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正畸学》重点知识总结机械性可摘矫治器的基本结构作用部分1.双曲唇弓(1)功能:关闭前牙间隙;矫治唇向错位的牙;保持和稳定;在唇弓上焊接附件,矫治各种错位牙。(2)制作要点:选用0.7~0.9mm的不锈钢丝;唇弓的水平部位:位于——颈1/3与中1/3交界处。弧度——与牙弓弧度一致。U形曲:宽度——尖牙的1/2~2/3;曲顶部——距黏膜转折处2~3mm。2.双曲舌簧(1)功能:矫治舌腭向错位的牙。(2)制作要点:选用0.4~0.6mm的不锈钢丝;双曲的平面与牙长轴垂直;连接体末端弯成小圈,弧度与黏膜一致,离开黏膜约0.5mm。3.分裂簧(1)功能: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置牙弓局部时对局部进行扩大。(2)制作要点:选用0.8~1.0mm的不锈钢丝;离开黏膜1mm,以免压迫黏膜;加力:1~2周加力一次——裂缝加宽1~1.5mm;3~4个月——可扩大牙弓。4.单曲纵簧(1)功能:通过调节U形曲所产生的矫治力,使错位牙向近、远中移动。(2)制作要点:选用0.5~0.6mm的不锈钢丝;单曲要圆滑;纵形曲的高度约8~10mm曲平面平行且均匀离开黏膜0.5mm。5.圈簧(1)功能:通过打开簧圈使弹簧臂产生弹力,近远中或唇腭向移动错位牙。(2)制作要点:选用0.5~0.6mm的不锈钢丝;形成直径约2~3mm的小圈;将一端——弹簧臂;另一端——连接体。6.爪簧(1)功能:用以唇弓定位;压低前牙。(2)制作要点:选用0.4~0.5mm的不锈钢丝;两端形成小钩:一端——钩住前牙的切端;一端——钩在唇弓上。7.U形簧(1)功能:可以推牙齿向近远中移动。(2)制作要点:选用0.5~0.6mm的不锈钢丝;U形曲两钢丝间的距离约3~5mm,一端——焊于唇弓;一端——加力臂。8.螺旋扩弓器(1)功能:扩大双侧牙弓;扩大单侧牙弓;前牙及前牙弓唇向开展;推磨牙向远中。(2)制作要点:离开组织面2~5mm;用蜡片固定于模型上(暂时);弯制固位装置、邻间钩或单臂卡等。(3)加力:每次旋转1/4圈——0.25mm;慢速扩弓——每周加力1~2次;快速扩弓——每天加力2次固位部分1.单臂卡环(1)功能:多用于磨牙、前磨牙;卡环臂位于牙颊面靠近颈缘处,卡臂尖端伸入邻间隙的倒凹区内约0.5mm,起固位作用。(2)制作要点:选用0.8~1.0mm的不锈钢丝;将其末端磨圆钝,卡臂应与牙面密贴,通过牙合外展隙转至舌侧;舌侧均匀离开黏膜0.5~1.0mm。2.邻间钩——钩状卡环(1)功能:用于邻接关系好的前后牙;弹性小,固位强;钩的末端位置:位于邻接点下方。(2)制作要点:选用0.7~0.9mm的不锈钢丝;模型预备:在邻接点下方去除0.5~1.0mm石膏;将其尖端磨钝,弯成小于90度角的弯钩,沿颊外展隙折向牙合外展隙至舌腭侧形成连接体。3.箭头卡环(1)功能:主要利用卡环的箭头部分,卡抱在基牙颊侧近远中倒凹区起固位作用;桥部—可焊接圆管、拉钩等附件。(2)制作要点:1.选用直径0.7~0.9mm的不锈钢丝;模型预备:去除基牙颊侧近远中邻间隙(龈乳头顶处)的石膏深约0.5mm;箭头平面紧贴楔状隙的牙面;腭侧连接体离开黏膜0.5mm。4.连续卡环(1)功能:增强固位,防止牙向颊侧移位。分两种:末端游离式连续卡环和闭合式连续卡环。(2)制作要点:1.选用0.8~0.9mm的不锈钢丝;形态与牙颈缘形态一致;将其尖端磨圆钝,置于第一磨牙的近中邻间隙内,远中的一端转至腭侧形成连接体。(闭合式:两端均形成连接体)5.单曲舌卡(1)功能:与邻间钩并用增强固位。(2)制作要点:选用0.7~0.8mm的不锈钢丝;曲平面与基牙长轴垂直;末端——牙颈部的倒凹区;另一端—连接体。连接部分可摘矫治器依靠连接装置,将矫治器的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包括:基托、环托腭杆、舌杆、舌弓覆盖范围不同,基托——腭侧黏膜;环托——唇颊、舌腭侧黏膜。(1)功能:连接(主要);固位、支持。(2)基托、环托的制作要点:厚度均匀,约1.5~2.0mm,表面光滑;边缘伸展——牙冠外形高点线处;基托后界——第二磨牙的远中。正畸中“牙”的移动类型牙齿的倾斜移动在较小力作用下,冠根发生相反方向的移动,单根牙出现两个张力区和两个压力区,双根牙出现四个张力区和四个压力区。牙齿整体移动水平力作用下冠和根向同一方向发生等距离的移动,牙根一侧为张力区一侧为压力区,作用在牙冠上力的范围要大。力为倾斜移动的2~3倍。旋转移动在一对力偶作用下,牙周组织被拉长扭绞,治疗时间很长,牙周组织重新调整较慢,治疗后易复发。转矩移动(又称控根移动)在转矩力作用下牙体一部分发生移动,另一部分限制其移动。常为牙冠很少移动,牙根发生移动,又称控根移动。牙齿伸长和压低垂直力作用下发生,牙齿伸长所用力小,以骨增生为主。牙齿压低所用力大,以骨吸收为主。正畸中的“力”矫治力的分类1.根据力的强度分为轻度力:大小为<60克中度力:60~350克重度力:大小为>350克2.根据力的作用时间分间歇力:作用力不连续,作用时间较短,一般为几天。连续力:作用力不间断,如橡皮链的力。3.根据力的作用方式分机械力:矫治器所发生的机械弹力,如弓丝,橡皮圈等磁力:应用磁体产生磁力肌力:利用肌肉的收缩产生的力4.根据力的来源分颌内力:同一牙弓内产生的力颌间力:上下颌之间牵拉产生的力颌外力:在口腔外产生的力5.以力的作用效果分正畸力:力值较弱,作用范围小,主要表现为牙及牙弓的改变,对颅、颌骨形态的改变不明显。矫形力:作用力范围大,力量强,主要作用在颅骨、颌骨上,能打开骨缝,使骨骼形态发生改变。矫治力强度的要求100克为安全有效的正畸力350~1000克为矫形力正畸力可为重的间歇力,不能为重的持续力Schwarz将正畸力分四级1级:力值小,牙无移动2级:力温和持久,牙移动快3级:力值较大,牙移动慢,牙根可出现吸收4级:力值过大,牙难移动错牙合畸形的分类一、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一)个别牙齿错位:唇(颊)向错位、舌(腭)向错位、近中错位、远中错位、高位、低位、转位、易位、斜轴等。(二)牙弓形态和牙齿排列异常:1.牙弓狭窄2.牙列拥挤3.牙间隙(三)牙弓、颌骨、颅面关系的异常:1.前牙反牙合2.前牙反牙合,近中错牙合,下颌前突3.前牙深覆盖,远中错牙合,上颌前突。4.上下牙弓前突,双颌前突5.一侧反牙合,颜面不对称6.前牙深覆牙合,面下1/3高度不足7.前牙开牙合,面下1/3高度增大二、错牙合畸形的分类Angle错牙合分类法第一类错牙合——中性错牙合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磨牙关系为中性,即正中牙合位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在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畸形主要表现在牙弓前段,称为第一类错牙合或中性错牙合。表现:牙列拥挤、上牙弓前突、双牙弓前突、前牙反牙合、后牙颊舌向错位等。第二类错牙合——远中错牙合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不调,下颌及下牙弓处于远中位置,磨牙为远中关系。上下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相对时为轻度远中错牙合关系,若下颌再后退,以至于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之间时为完全远中错牙合关系。第二类,第一分类:磨牙远中关系伴上前牙唇倾。第二类,第一分类,亚类:一侧磨牙远中关系,另一侧中性,伴上前牙唇倾。第二类,第二分类:磨牙远中关系伴上前牙舌倾。第二类,第二分类,亚类:一侧磨牙远中关系,另一侧中性,伴上前牙舌倾。第三类错牙合——近中错牙合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不调,下牙弓及下颌处于近中位置,磨牙为近中关系。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与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颊尖相对称为轻度近中错牙合关系,若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于与下颌第一、二恒磨牙之间时为完全近中错牙合关系。第三类,亚类:一侧磨牙近中关系,另一侧磨牙中性关系。Simon错牙合分类法毛氏错牙合分类第一类:牙量骨量不调第一分类Ⅰ1:主要机制:牙量相对大于骨量主要症状:牙齿拥挤错位矫治原则: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减径或减数第二分类Ⅰ2:主要机制:牙量相对小于骨量主要症状:有牙间隙矫治原则:缩小牙弓或结合修复治疗第二类:长度不调第一分类Ⅱ1:近中错牙合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小,或下颌或下牙弓长度较大,或两者兼之主要症状:后牙为近中错牙合,前牙为对刃或反牙合;颏部可前突矫治原则:矫正颌间关系。推下牙弓向后,或牵上牙弓向前,或两者并用第二分类Ⅱ2:远中错牙合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大,或下颌或下牙弓长度较小,或两者兼之主要症状:后牙为远中错牙合,前牙深覆盖;颏部可后缩矫治原则:矫正颌间关系。推上牙弓向后,或牵下牙弓向前,或两者并用第三分类Ⅱ3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前部长度较小,或下颌或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大,或两者兼之主要症状:后牙为中性牙合,前牙反牙合矫治原则:矫正前牙反牙合第四分类Ⅱ4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前部长度较大或下颌或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小,或两者兼之主要症状:后牙为中性牙合,前牙深覆盖矫治原则:矫正前牙深覆盖第五分类Ⅱ5主要机制:上下颌或上下牙弓长度较大主要症状:双颌或双牙弓前突矫治原则:减径或减数,以减少上下牙弓突度,或推上下牙弓向后第三类:宽度不调第一分类Ⅲ1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宽度较大,或下颌或下牙弓宽度较小,或两者兼之主要症状:上牙弓宽于下牙弓,后牙深覆盖或正锁牙合矫治原则:缩小上牙弓宽度,或扩大下牙弓宽度,或两者并用第二分类Ⅲ2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宽度较小,或下颌或下牙弓宽度较大,或两者兼之主要症状:上牙弓窄于下牙弓,后牙对牙合、反牙合或反锁牙合矫治原则:扩大上牙弓宽度,或缩小下牙弓宽度,或两者并用第三分类Ⅲ3主要机制:上下颌或上下牙弓宽度过小主要症状:上下牙弓狭窄矫治原则:扩大上下牙弓,或用肌能训练,加强营养及咀嚼,促进颌骨及牙弓发育第四类:高度不调第一分类Ⅳ1:主要机制:前牙牙槽过高,或后牙牙槽过低,或两者兼之主要症状:前牙深覆牙合,可能表现面下1/3过低矫治原则:压低前牙,或升高后牙,或两者并用第二分类Ⅳ2:主要机制:前牙牙槽过低,或后牙牙槽过高,或复合机制主要症状:前牙开牙合,可能表现面下1/3过高矫治原则:升高前牙,或压低后牙,或两者并用,或需矫正颌骨畸形第五类:个别牙错位主要机制:局部变化造成的个别牙齿错位,不代表牙合、颌、面的发育情况,也没有牙量、骨量的不调主要症状:唇颊向、舌向、近中、远中、高位、低位、转位、易位、斜轴,或同时出现第六类:特殊类型:凡不能归入前五类的错牙合畸形错牙合畸形的病因错牙合畸形形成的因素①牙因素:牙齿的大小、位置、数目、形态、萌出顺序的异常及替牙障碍等都会影响到牙合关系。②肌因素:舌肌、面肌和咀嚼肌有引导牙齿进入最后位置和保持稳定的作用。③骨骼因素:颌骨的大小、上下颌骨之间的关系等等都会导致错牙合畸形的发生。错牙合畸形的病因遗传因素是错牙合畸形的重要因素。如父母是龅牙,地包天等骨性错牙合畸形,则子女出现相应错牙合畸形的机率大。环境因素有母亲怀孕时营养不良,传染病,胎儿代谢及营养不良等等。口腔不良习惯如吐舌,咬唇,偏侧咀嚼等等可造成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等错牙合畸形。牙齿萌出次序不正常,鼻咽部的疾病,呼吸功能障碍,龋齿,牙周病,牙齿的位置及分布不正常,异常的肌肉活动,系带的异常发育等,都可造成错牙合畸形。遗传因素包括两个因素:1.人体器官:骨骼、肌肉、牙齿的退化,导致了错牙合畸形的出现。2.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二、环境因素中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一)先天因素主要有:母体因素、胎儿因素、常见的发育障碍及缺陷。(二)后天因素主要有:1.全身性疾病:某些急性及慢性疾病、佝偻病、营养不良。2.口腔及其周围器官的功能因素包括以下几点:(1)吮吸功能异常造成下颌远中错位或下颌前突畸形(2)咀嚼功能异常(3)呼吸功能异常(4)异常吞咽上牙弓前突及前牙开畸形、后牙开畸形(5)肌功能异常3.口腔不良习惯包括:(1)吮指习惯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开唇露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