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1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2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3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4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四川省雅安学高一(上)期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题,每题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测得Imol某气体的体积为224L,则测定条件一定是标准状况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再加水到刻度线

D.凡是只能电离出H+这个阳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30%的H2O2消除面部色斑

B.当不慎在皮肤上沾上少量的浓H2s。4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2%的NaHCO3

溶液

C.试样吧乜白色沉淀廖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试样一定有SO42-

D.不慎将浓盐酸泗在桌上,应立即用浓NaOH溶液冲洗

3.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淀粉溶胶胶体微粒直径大小在1〜100nm

B.用一束光照射氢氧化铁胶体,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C.向烧杯沸腾的蒸谯水里加几滴FeCb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

得氢氧化铁胶体

D.可以利用过滤操作分离胶体粒子和溶液

4.有关萃取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溶质溶于萃取剂所得的溶液不一定有颜色

C.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的溶解度大

D.CCI4、苯、汽油、酒精均可萃取碘水的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C2H。和CO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

B.等物质的量的用和C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均为224L

C.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物质所含分子数目一定相等

D.ImolHCl所含的分子数目和ILlmol/L盐酸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

6.偏二甲朋(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

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2x1()23个偏二甲朋分子的质量是60g

B.偏二甲腓的摩尔质量是60g

C.标况下,Imol偏二甲期的体积为224L

D.6g偏二甲助电子数目为6NA(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7.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正确的是()

A.水银、干冰、硫酸、烧碱、纯碱

B.碘酒、冰、硝酸、苛性钠、胆研

C.氢气、二氧化硫、盐酸、纯碱、硫酸铜

D.铜、氧化铜、醋酸、熟石灰、石灰石

8.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NA的NO,和CO2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92g的NO?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C.在Fe与C11SO4溶液的反应,有ImolFe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D.ImolK2SO4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2NA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固体溶于水后能导电,所以NaOH溶液是电解质

B.H2so4、Na2co3、Ba(OH)2在水溶液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C.液态氯化氢能导电,所以HC1是电解质

D.N见溶于水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10.除去下列物质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组是()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的方法

ACaO(CaCO3)水溶解、过滤、结晶

BCu(CuO)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CuSO4(H2so4)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DCO(H2)氧气点燃

A.AB.BC.CD.D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盐酸清除水垢CaCC)3+2H+=Ca2++CO2个+出0

B.Fe跟稀硫酸反应:Fe+2H+=Fe2++H2个

C.澄清石灰水跟稀盐酸:H++OH=H,0

D.碳酸氢钠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CO3+OH=H2O+CO2个

12.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Fe^FeSO4B.SO2^SC.CO^CO,D.HC1^C12

13.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222+

A.MgSO4=Mg+SO4B.Ba(OH)2=Ba+(OH)2

3+22+

C.Al2(SO4)3=2A1+3SO4'D.Ca(NO3)2=Ca+2(NO3')

14.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uSO4+2NaOH=Cu(OH)24+Na2sO4

B.AI2O3+6HCI-2A1C13+3H2O

C.Ca(CIO)2+CO2+H2O=CaCO34/+2HClO

D.2Na2C)2+2CC)2^=2Na2co3+O2

15.下列物质相互混合后,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碳和氧化铜混合高温加热B.硫酸钾溶液和氯化镁溶液

C.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铁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和硝酸铁溶液

2+

16.在KC1、MgSO4>MgCk形成的混合溶液,c(K+)=01mol/L,c(Mg)=025mol/L,

2-

c(Cl)=02mol/L,贝ijc(SO4)为()

A.015mol/LB.020mol/LC.025mol/LD.040mol/L

17.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为:2KNC>3+3C+S=K2S+N2个+3CO2个,则被还原的元素是()

A.碳和氮B.氮和硫C.只有氮D.只有硫

18.下列各组溶液,c(cr)最大的是()

A.500mLlmol/LKC1B.800mL05molZLMgCl2

C.250mLimol/LFeCbD.200mLimol/LCaC}

19.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积比为8:11B.分子个数之比为11:12

C.物质的量之比为8:11D.原子个数之比为11:12

20.在强酸性溶液,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2+2-

A.Na+、K+、OH\Cl-B.Na>Cu>SO4>NO3

22++

C.Mg2+、Na+、SO4\ClD.Ba,HCO3、NO3\K

2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硝酸银溶液与铜:Cu+Ag+fCu2++Ag

B.氧化铜与盐酸反应:。2-+2丁玲&O

C.碳酸钏与盐酸:CC^+ZH+fHzO+CCh个

+2+

D.Cu(OH)2加入H2so4:2H+Cu(OH)2^Cu+2H2O

22.若20g密度为pgcm-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lgCa2+,则NO3一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molL'B.——molL'

400P

C.25pmolL1D.I25pmolL1

23.在化学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个+4出0,当有15moiCu被氧化时

()

A.有2moi硝酸被还原

B.标准状况下有224L气体生成

C.转移6mol电子

D.有8mol硝酸参加反应

24.已知反应:@Cl2+2KBr=2KCl+Br2,®KC1O3+6HC1=3C12+KC1+3H2O,

@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B.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KBrO3>KClO3>C12>Br2

C.反应②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③I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25.有A、B、C三种可溶性的盐,阴、阳离子各不相同,其阴离子的摩尔质量按A、B、C

2

得顺序依次增大.将等物质的量的A、B、C溶于水,所得溶液只含有Fe3+、K+、SO4\

NO3\C「五种离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沉淀AgCL则A的化学式可能是()

A.K2s。4B.AgNO3C.FeCl3D.KCI

二、填空题(50分).

26.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非电解质的是,能导电的物质

是.①水银②液态氯化氢③氯气④熔融氯化钠⑤胆矶⑥干冰⑦大理

石⑧盐酸⑨蔗糖⑩澄清石灰水.

27.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实验室制取CO?:;

②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钢溶液:;

③氢氧化钙溶液与少量碳酸氢钠混合:.

2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数目和方向,并指出反应的氧

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氯酸钾制氧气:.

氧化剂是,还原剂是,氧化产物,还原产

物•

29.实验室需要90mL20moi/L的Na2c。3溶液,现用无水碳酸钠粉末配制;请回答下列问

题:

(1)应称取无水碳酸钠.

(2)下列仪器,一定不会用到的是

A.50mL容量瓶B.100mL容量瓶C.玻璃棒;

D.50mL量筒E.托盘天平F.药匙

(3)容量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4)配制过程简述为以下各步: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各步骤序号).

A.冷却至室温B.洗涤并转移C.称量D.溶解E.摇匀装瓶F.定容G.转移

(5)在溶液配制过程,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溶解固体后的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移入容量瓶定容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储水

C、称量时,祛码生了锈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但未做任何处理

E、转移时不小心有溶液溅出瓶外

F、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6)在上述所配的Na2c。3溶液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取上述Na2CO3溶液

50mL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30.已知反应:

①MnC>2+4HCl(浓)=MnCb+C12个+2出0

②CI2+SO2+2H2OH2so4+2HC1

(1)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2)反应①被氧化的HC1和未被氧化的HC1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有02moiHC1

被氧化,转移电子的数目是.

31.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Ag\Na\C/+的某一

2

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SO4\CI\CO32一的某一种,且不重复出现.

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储水的四支试管,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②若向①的四支试管分别加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产生,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1)根据①、②实验事实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

A、B、C、D、

(2)写出盐酸与B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将人盐与D盐混合的现

象,及离子方程式.

三、计算(8分).

32.现有一定体积的HC1气体,将其溶于100mL稀硫酸,假设溶液的体积不变,向混合溶

液加入4moiL」的NaOH溶液10mL恰好呈性.继续向所得性溶液滴入过量的Ba(OH)2

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为233g.

(1)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2)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2soQ=.

(3)该HC1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mL.

(4)若向该混酸溶液(仍为100mL)加入Na2co310H2。晶体,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

消耗Na2co310H2。晶体的质量为g.

2015.2016学年四川省雅安学高一(上)期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题,每题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测得1mol某气体的体积为224L,则测定条件一定是标准状况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Q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再加水到刻度线

D.凡是只能电离出H+这个阳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考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溶液的配制.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化学用语专题.

【分析】A、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当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时,不一定为标况;

C、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的;

D、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

【解答】解:A、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A错误;

B、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当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时,不一定为标况,

故当I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时,不一定为标况,故B错误;

C、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的,若再加水,则溶液浓度偏小,故C错误;

D、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故若一种化合物,只能电离出氢离子这种

阳离子,则为酸,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应注意的是酸是

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为酸.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30%的H2O2消除面部色斑

B.当不慎在皮肤上沾上少量的浓H2sO4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2%的NaHCC>3

溶液

C.试样吧乜白色沉淀廖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试样一定有SO42-

D.不慎将浓盐酸洒在桌上,应立即用浓NaOH溶液冲洗

【考点】过氧化氢;浓硫酸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A30%的H2O2具有强的氧化性;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

C.不能够排除银离子的干扰;

D.浓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解答】解:A30%的H2O2具有强的氧化性,容易腐蚀皮肤,故A错误;

B.浓硫酸不慎滴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2%的NaHCCh溶液涂上,故B

正确;

C.试样吧£白色沉淀些白色沉淀不溶解,试样可能含有银离子或者硫酸根离子,故C

错误;

D.不慎将浓盐酸洒在桌上,可用碳酸钠或者碳酸氢钠处理,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试剂的使用注意事项,明确试剂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危险品

使用方法的积累.

3.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淀粉溶胶胶体微粒直径大小在1〜100nm

B.用一束光照射氢氧化铁胶体,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C.向烧杯沸腾的蒸镭水里加几滴FeCb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

得氢氧化铁胶体

D.可以利用过滤操作分离胶体粒子和溶液

【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分析】A.淀粉溶胶是胶体;

B.根据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将烧杯的蒸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逐滴加入5〜6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

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D.胶体和溶液都能透过滤纸.

【解答】解:A.淀粉溶胶是胶体,胶粒大小在Inm〜lOOnm之间,故A正确;

B.根据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将盛有氢氧化铁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一束光照射,

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故B正确;

C.将烧杯的蒸储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逐滴加入5〜6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

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故C正确;

D.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能透过,可用渗析分离胶体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性质,难度较小,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基础知

以的积累掌握.

4.有关萃取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溶质溶于萃取剂所得的溶液不一定有颜色

C.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的溶解度大

D.CCI4、苯、汽油、酒精均可萃取碘水的碘

【考点】分液和萃取.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萃取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苯溶于四氯化碳无颜色;

C.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要大;

D.酒精与水互溶.

【解答】解:A.分液漏斗能控制溶液的流量,所以萃取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故A正确;

B.溶质溶于萃取剂所得的溶液不一定有颜色,如苯溶于四氯化碳无颜色,故B正确;

C.萃取剂的选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要大;萃取剂与原

溶剂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故C正确;

D.酒精与水互溶,不能做萃取剂,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液和萃取实验,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C2H。和CO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

B.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均为224L

C.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物质所含分子数目一定相等

D.ImolHCl所含的分子数目和ILlmol/L盐酸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根据NFNA计算分析;

B.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C.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气体所含有分子数相同;

D.盐酸没有HC1分子,但是含有水分子.

【解答】解:A.在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C2HQ和CO,由N=nNA可知所含的

分子数目相等,故A正确;

B.标准状况下,Vm=224L/mol,由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知道,所以无法计算气体的体积,

故B错误;

C.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气体所含有分子数相同,不是气体无法计算分子数,故C错误;

D.盐酸没有HC1分子,但是含有水分子,贝I」ImolHCl所含的分子数目和ILlmol/L盐酸所

含的分子数目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物质的量的计算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

握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内容.

6.偏二甲肿(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

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2x1()23个偏二甲朋分子的质量是60g

B.偏二甲朋的摩尔质量是60g

C.标况下,Imol偏二甲肿的体积为224L

D.6g偏二甲脱电子数目为6NA(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物质的量的计算.

【分析】A602xl()23个偏二甲肿分子的物质的量为〔mol,根据m=nM计算其质量;

B.偏二甲朋的摩尔质量是60g/mol;

C.标况下偏二甲肝不是气体;

D.根据n寸计算物质的量,每个分子含有34g电子,再根据NFNA计算电子数目.

【解答】解:A602xl()23个偏二甲浒分子的物质的量为imol,其质量为lmolx60g/mol=60g,

故A正确;

Blmol偏二甲睇的质量是60g,偏二甲肿的摩尔质量是60g/mol,故B错误;

C.标况下偏二甲胧不是气体,Imol偏二甲股的体积不是224L,故C错误;

D6g偏二甲肺的物质的量为k^一,01mol,每个分子含有34g电子,含有电子数目为

bOg/mol

34NA,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与对象.

7.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正确的是()

A.水银、干冰、硫酸、烧碱、纯碱

B.碘酒、冰、硝酸、苛性钠、胆研

C.氢气、二氧化硫、盐酸、纯碱、硫酸铜

D.铜、氧化铜、醋酸、熟石灰、石灰石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根据概念进行判断: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酸是在水溶液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是在水溶液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是在水溶液解离出金属离子或镂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解答】解:A、水银是金属单质,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硫酸属于酸、烧碱是

氢氧化钠属于碱、纯碱碳酸钠属于盐,故A正确;

B、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故B错误;

C、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故C错误;

D、Cu是金属单质,CuO属于氧化物,醋酸属于酸、熟石灰氢氧化钙属于碱、石灰石碳酸

钙属于盐,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分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相关概念.

8.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总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92g的NO,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C.在Fe与C11SO4溶液的反应,有ImolFe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D.ImolK2SO4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2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均含2个氧原子;

B、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

C、铁与硫酸铜反应后变为+2价;

D、Imol硫酸钾含Imol硫酸根.

【解答】解:A、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均含2个氧原子,故NA个NO?和CO?混合气体含

2NA个氧原子,故A正确;

B、NO,和N,O4的最简式均为NO,,故92g混合物含有的NO,的物质的量为n=—^―

4bg/mol

=2mol,故原子个数为6NA个,故B正确;

C、铁与硫酸铜反应后变为+2价,故Imol铁反应后转移2moi电子即2NA个,故C错误;

D、Imol硫酸钾含Imol硫酸根,而Imol硫酸根带2moi电荷即2NA个,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

关键,难度不大.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固体溶于水后能导电,所以NaOH溶液是电解质

B.H2so4、Na2co3、Ba(OH)2在水溶液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C.液态氯化氢能导电,所以HC1是电解质

D.N见溶于水能导电,所以N%是电解质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后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导电;

B.H2so4、Na2cO3、Ba(OH)2在水溶液都发生完全电离;

C.液态氯化氢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和电子,则不能导电;

D.NH3溶于水能导电因为生成一水合氨电离成离子,而不是氨气电离产生的,所以NH3

是非电解质.

【解答】解: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后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导电,所以氢氧化

钠是电解质,NaOH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

B.H2so4、Na2cO3、Ba(OH)2在水溶液都发生完全电离,则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故B

正确;

C.液态氯化氢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和电子,则不能导电,故C错误;

D.NH3溶于水能导电因为生成一水合氨电离成离子,而不是氨气电离产生的,所以NH3

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电解质的判断,注意电解质首先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

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为易错点.

10.除去下列物质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的方法

ACaO(CaCC)3)水溶解、过滤、结晶

BCu(CuO)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CuSO4(H2SO4)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DCO(H2)氧气点燃

A.AB.BC.CD.D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根据水会与氧化钙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金属氧化物会与酸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氢氧根离子会与铜离子和氢离子反应判断;

D.根据-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A.在混合物加水后,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碳酸钙不会与水反

应,这样除去了物质,剩下了杂质,故A错误;

B.在混合物加入盐酸,氧化铜会与盐酸反应而溶解,铜不会与盐酸反应,过滤后再进行洗

涤、干燥即可得到铜,故B正确;

C.混合物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既会与硫酸反应,也会与硫酸铜反应,杂质除去了,物

质也除去了,故c错误;

D.一氧化碳可以在氧气燃烧,将原物质除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

杂质,且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的量.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2+/

A.用盐酸清除水垢CaCO3+2H=Ca+CO2r+H2O

+2+

B.Fe跟稀硫酸反应:Fe+2H=Fe+H2T

C.澄清石灰水跟稀盐酸:H++OH=&0

D.碳酸氢钠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CO3+0H=H2O+CO2^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C.澄清石灰水跟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D.碳酸氢钠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解答】解: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CaCC)3+2H+=Ca2++CO2个+比0,故A正确;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个,故B正确;

+

C.澄清石灰水跟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C正确;

D.碳酸氢钠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CO3+0H

2

=H2O+CO3',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

法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化学式的拆分,题目难度不大.

12.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Fe^FeSO4B.SO2fsC.CO^CO2D.HC1-»C12

【考点】重要的还原剂.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则选项氧化剂在反应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以此解答.

【解答】解:A.F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故A错误;

B.S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加入还原剂,故B正确;

C.C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故C错误;

D.C1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解答的关键,侧

重还原反应的考查,注意从化合价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3.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222+

A.MgSO4=Mg+SO4B.Ba(OH)2=Ba+(OH)2

3+22+

C.Al2(S04)3=2AI+3SO4'D.Ca(N03)2=Ca+2(NO3)

【考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称为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溶解于水时

电离成离子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所带电荷数一般可根据它们在化合物的化合价判断.所有阳

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解答】解:A.离子符号书写时数字写在正负号的前面,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2

MgSO4=Mg+SO4\故A错误;

2+

B.物质电离后角标要转化成化学计量数,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OH)2=Ba+2OH,

故B错误;

C.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分析,该离子方程式离子书写正确,电荷守恒,故C正

确;

D.硝酸根离子是一个整体进行电离无需用括号,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NO3)

2+

2=Ca+2NO3\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掌握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方法,并会正确判断离子

方程式的正误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4.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uSO4+2NaOH=Cu(OH)2^+Na2sO4

B.A12O3+6HC1-2A1C13+3H2O

C.Ca(CIO)2+CO2+H2O=CaCO34/+2HClO

D.2Na2C)2+2CC)2^=2Na2co3+O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之,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解答.

【解答】解:A.CuSO4+2NaOH-Cu(OH)24,+Na2SO4,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

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AI2O3+6HC1=2A1C13+3H2O,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

选;

C.Ca(CIO)2+CO2+H2O=CaCO3xk+2HClO,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

反应,故C不选;

D.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

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5.下列物质相互混合后,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碳和氧化铜混合高温加热B.硫酸钾溶液和氯化镁溶液

C.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铁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和硝酸铁溶液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在溶液离子之间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则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以此解答.

【解答】解:A.为固体之间的反应,没有离子参加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故A不选;

B.二者不反应,故B不选;

C.二者不反应,故C不选;

D.发生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及发生的条件,为高频考点,把握离子反应的条件及常见的难溶

物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

16.在KC1、MgSO4>MgCb形成的混合溶液,c(K+)==01mol/L,c(Mg)=025mol/L,

2-

c(Cl)=02mol/L,贝(SO4)为()

A.015mol/LB.020mol/LC.025mol/LD.040mol/L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溶液浓度的计算.

22+

【分析】混合溶液呈电性,根据电荷守恒有C(C1)+2(SO4')=C(K+)+2C(Mg),

据此列式计算出溶液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2+2+

【解答】解:混合溶液呈电性,根据电荷守恒有:c(CD+2(SO4')=c(K)+2c(Mg),

2-

即:02mol/L+2(SO4)=01mol/L+025mol/Lx2,

2

解得:(SO4)=02mol/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等,明确电荷守恒为解答关键,注意

熟练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17.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为:2KNC>3+3C+S=K2S+N2个+3CO2个,则被还原的元素是()

A.碳和氮B.氮和硫C.只有氮D.只有硫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失电子被氧化,化合价

升高,元素被还原,则化合价应降低,以此解答.

【解答】解:反应2KNC)3+3C+S=K2S+N2个+382个,N、S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

原,C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为高考高频考点,注意从

化合价的角度分析,难度不大.

18.下列各组溶液,c(C「)最大的是()

A.500mLImol/LKClB.800mL05mol/LMgCb

C.250mLImol/LFeChD.200mLlmol/LCaCl2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根据溶质的浓度结合物质的构成结合c(Cl)=nc(MCln)计算该题.

【解答】解:A.c(CD=lmoVL;

B.c(Cl')=05mol/Lx2=1mol/L;

C.c(CL)=lmol/Lx3=3mol/L;

D.c(CL)=lmol/Lx2=2mol/L,

则c(C「)最大的是3moi/L,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判断,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

注意把握物质的构成特点,以及浓度与体积无关的特点,答题时注意体会,难度不大.

19.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2和C0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积比为8:11B.分子个数之比为II:12

C.物质的量之比为8:11D.原子个数之比为11:12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11号知,质量相等时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摩

尔质量反比=44g/mol:32g/mol=l1:8,

A.根据V=nVm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B.根据NFNA知,气体分子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C.根据知,相同质量时,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

D.根据NBNA结合分子构成计算其原子个数之比.

【解答】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11寸知,质量相等时其物质的量之比等

于摩尔质量反比=44g/mol:32g/mol=l1:8,

A.根据V=nVm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11:8,故A错误;

B.根据NFNA知,气体分子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11:8,故B错误;

C.根据号知,相同质量时,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44g/mol:32g/mol=ll:

8,故C错误;

D.根据C知,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1:8,根据分子构成知,其原子个数之比=(11x2):

(8x3)=11:1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物质的量公式各个物理量的关系是解本题

关键,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及适用条件,易错选项是D,题目难度不大.

20.在强酸性溶液,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2+2

A.Na+、K+、OH、C「B.Na+、Cu,SO4\NO3-

22++

C.Mg2+、Na+、SO4\ClD.Ba>HCO3、NO3\K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在强酸性溶液,含大量的H+,离子之间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等,则不能共存,

结合常见离子的颜色解答.

【解答】解:A.因H+、0H结合生成水,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但+为蓝色,与无色溶液不符,故B错误;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且均为无色离子,故C正确;

D.HCO3\酎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明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离子的颜色

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2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硝酸银溶液与铜:Cu+Ag+玲CE++Ag

B.氧化铜与盐酸反应:。2一+2丁玲氏0

C.碳酸钢与盐酸:CO3?+2H+玲H2O+CO2个

+2+

D.Cu(OH)2加入H2so4:2H+Cu(OH)2^Cu+2H2O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离子方程式两边正电荷不相等,违反了电荷守恒;

B.氧化铜为难溶氧化物,离子方程式不能拆开;

C.碳酸钢为难溶物,离子方程式应该保留化学式;

D.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氧化铜在离子方程式需要保留化学式.

【解答】解:A.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正确的离子反应为:

Cu+2Ag+=cE++2Ag,故A错误;

B.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氧化铜需要保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

CUO+2H=CU+H2O,故B错误;

C.碳酸钢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钢、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正确的离子反应为:

BaCO3+2H+=CC>2个+H2O+Ba2+,故C错误;

D.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u(0H)

2+

2=CU+2H2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判断,题目难度等,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离子反应

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即可解答,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22.若20g密度为pgcnT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lgCa2+,则NO3一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molL'B.——molL'

400P

C.25pmolL_1D.125pmolL_1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2+

【分析】根据嚼计算Ca2+的物质的量,溶液n(NO3-)=2n(Ca),根据Va•计算

溶液体积,再根据c专计算NO3"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解:lgCa2+的物质的量为k^~J=0025mol,溶液n(NOf)=2n(Ca2+)

40g/moi

0.05m。].|

20a

=0025molx2=005mol,溶液体积为不得争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1000Pg/L350P-1-

=25pmol/L,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对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式的理解.

23.在化学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个+4比0,当有15moiCu被氧化时

()

A.有2moi硝酸被还原

B.标准状况下有224L气体生成

C.转移6mol电子

D.有8mol硝酸参加反应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3CU+8HNO3(稀)=3Cu(NO3)2+2NO个+4H2。,3moicu被氧化,还原的硝酸为

2mol,生成2moiNO气体,以此计算.

【解答】解:3CU+8HNO3(稀)-3Cu(NO3)2+2NO个+4H2O,生成Cu(NO3)2体现酸

的酸性,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3moicu被氧化,还原的硝酸为2mol,生成2moiNO

气体,

A.当有15moiCu被氧化时,则被还原的硝酸为Imol,故A错误;

B.当有15moiCu被氧化时,生成ImolNO气体,则标准状况下有224L气体生成,故B正

确;

C.当有15moiCu被氧化时,转移3moi电子,故C错误:

D.当有15moiCu被氧化时,有4moi硝酸参加反应,故C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酸性、氧

化剂的判断的方法,侧重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4.已知反应:①Cb+2KBr=2KCl+Br2,@KC1O3+6HC1=3C12+KC1+3H2O,

③2KBrO3+C12=Br2+2KCl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B.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

C.反应②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③I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i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A.置换反应不仅有单质生成还必须有单质参加:

B.根据同一化学反应,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氧化性强弱;

C.先确定还原剂和氧化剂,再根据它们计量数之间的关系式判断;

D.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

【解答】解:A.②生成物有单质但反应物没有单质,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A错误;

B.:①C12+2KBr=2KCl+Br2氧化剂是氯气,氧化产物是浪,所以氯气的氧化性大于浸,

②KC1C>3+6HC1=3C12+KC1+3H2。氧化剂是氯酸钾,氧化产物是氯气,氯酸钾的氧化性大于

氯气,③2KBrO3+C12=Br2+2KCK)3氧化剂是溟酸钾,氧化产物是氯酸钾,所以溟酸钾的氧

化性大于氯酸钾,总之,氧化性强弱顺序是KBrO3>KClO3>Cl2>Br2,故B正确;

C.②KC1C>3+6HC1=3C12+KC1+3H,O,氧化剂是氯酸钾,参加反应的[的氯化氢作还原剂,

6

所以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1,故C错误;

D.③还原剂是氯气,氧化剂是浪酸钾,该反应式I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

质的量=2x(5-0)mol=10mo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