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案4篇-4_第1页
初中体育教案4篇-4_第2页
初中体育教案4篇-4_第3页
初中体育教案4篇-4_第4页
初中体育教案4篇-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初中体育教案4篇【实用】初中体育教案4篇初中体育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p教材内容为篮球(复习直线运球,学习变向运球)和迎面接力游戏,均选自省编中学《体育与安康》程度四的教材内容。球类运动是学生喜欢的运动工程,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中学篮球教材由根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三局部组成,根本技术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选择变向运球技术作教材,是根据初一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技能程度的实际情况。本次课是篮球运球的第1课(共3次课),学生对第1次课后,大多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篮球直线运球的根本技术动作,为本次课奠定了良好根底。二、学情分析^p教学对象为初一(3)班和初一(4)班的男生,共40人。该两班男生喜欢体育活动,特别是篮球运动,篮球运动根底和身体素质普遍较好。他们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只是有些过于好动,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差,因此要设计好课的组织工作。三、教学理念贯彻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用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进步学生的学习效果。四、重点和难点重点为:两手触球部位与力度;难点是:左右手交换时的衔接。五、教学目的1.认知目的:明确直线运球与变向运球的区别,以及变向运球的动作要领。2.技能目的:80%以上的学生正确掌握变向运球动作;通过接力赛跑,开展腿部力量。3.情感目的:培养篮球运动兴趣和遵纪守法的品质。六、教学方法1.讲解法与示范法: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和直观优美的示范,让学生能较清楚地认识到“球的反弹角度与手按(拍)球的`部位有直接关系”等技术原理,建立明晰的变向运球的动作表象。2.探究法:比照拟难的快速变向运球动作,分小组讨论探究,最后老师进展点评、归纳。3.竞赛法:迎面接力赛跑游戏的教学采用竞赛法,营造团结协作、发奋进取的气氛。七、教学流程(一)准备局部(9分钟)1.内容安排与活动顺序:持球全身关节操——原地熟悉球性——绕球场直线运球——原地体前左右变向运球练习(练习图示:略)2.设计意图:活动关节,熟悉球性,为根本局部的教学奠定根底。(二)根本局部(32分钟)1.篮球·运球(20分钟)(1)教学步骤:①原地体前左右变向运球练习②前进2-3步变向运球练习③集中讲解示范动作要领讲解:右手斜下压,左手斜上接;换手同样做,穿插向前进。④找一学生试做,其他学生点评,老师总结。⑤前进2-3步变向运球练习⑥前进5-6步变向运球练习⑦分组讨论:怎样变向运球快速前进?各组代表发言,老师总结:左右手衔接快,推压球的后上部位。⑧前进运球到篮下投篮(如下列图示)要求:中场开场,半场运球投篮,每人3次以上。(2)设计意图:利用诱导性练习,逐渐让学生掌握动作;选择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究动作要领,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进步教学效果。2.接力跑(12分钟)(1)练习顺序①试跑体验②讲解规那么要求③赛前试跑④迎面接力比赛(如下列图示)要求:5局3胜,老师裁判,犯规无效。(2)设计意图:首先,试跑体验是为正式比赛所做的身体上、心理上和道路上的准备。其次,赛前试跑,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规那么。比赛中犯规无效,让学生在遵守规那么的前提下比赛,有利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三)完毕局部(4分钟)1.内容安排与活动顺序:放松走——游戏(笑与不笑)——小结与鼓励(练习图示:略)2.设计意图:安排放松走和“笑与不笑”的游戏,都是为了身心放松,同时有利于让学生养成锻炼后整理放松的习惯;最后的小结,在对本课的效果进展讲评的根底上,对学生的表现进展鼓励性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开展。八、效果预计本课可以较好地达成事先设定的教学目的;此外,本课的平均心率预计为130~135次/分,练习密度预计为30%-40%。九、课后延伸布置课外作业(课外练习变向快速运球20分钟以上),并说明检查方法(下节课抽测作业情况)。初中体育教案篇2一、指导思想排球运动是《体育与安康》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局部,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学习内容之一。通过排球根本理论知识和根本技术的学习,理解排球运动的文化,懂得排球运动的特点,掌握简单的排球技术原理。逐步进步根本技术的动作质量和综合运用所学各项根本技术的才能,使学生都能体验到排球运动的乐趣和价值,不断进步排球运动技术和参与比赛的才能。同时开展学生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对于进步身体机能,培养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等精神。二、教材分析^p本课教学内容是排球运动中的发球技术,此技术在比赛可直接作为进攻,发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对方的一传,一传质量不好会大大影响技战术的发挥。所以学好发球技术是我们初中排球教学的重点之一。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通过学习正面上手发球的技术和方法,明确正面上手发球对自身开展的价值。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才能,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目的,采取“进退法”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本课是正面上手发球的第一节课,着重从正面上手发球技术中的抛球、挥臂,手型、击球点为关键,为以后的教学训练和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根底。三、学情分析^p本课为正面上手发球单元教学中的第一次课,本次课所授班级为九年级学生,有40人,经过初中两年根本技术的学习,学生对排球掌握已经有了一定的技能根底。并且九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模拟才能、观察才能和理解才能,及班级的学习气氛浓重,但是学生体育根底程度很不平衡,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80%的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正面上手发球的技术,所以本次课练习以理解和掌握正面上手发球技术为主要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四、教学目的1、认知目的:理解正面上手发球的动作要领。2、技能目的:在熟悉球性的根底上,初步掌握上手发球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明确上手发球的击球部位,进步分析^p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3、情感目的: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不骄不躁、坚持不懈的精神。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抛球、挥臂、击球部位难点:抛球、挥臂时全身协调用力六、教学方法运动程度、运动才能的差异,决定了本课的教学手段以分层教学为宗旨,示范、讲解、练习、提示、个别指导等方法进展教学。发挥学生所特有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条件,因材施教。1、“进退法”发球教学采取“进退法”发球教学方法(站在进攻限制线后正面上手发球,发球过线后后退一步再发球,没有过网那么前进一步再发球,如此类推,直到端线或标志线)2、示范、挂图结合讲解。3、组织形式:集中示范与讲解;个别纠错。七、教学流程1、准备局部(6′):上课常规→绕半个足球场慢跑三圈→球操,充分活动开身体各部位,为下一局部的技术教学做好心理、生理上的准备。2、根本局部(34′):根据四幅教学挂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练习按“进退法”发球要求进展发球尝试,两人一组面对面隔线练习→老师讲解、示范并指出练习中的主要问题→用辅助练习手段(先集体徒手练习,两人一组持球抛球、挥臂、击球练习)打破重点、难点→按“进退法”发球要求进展发球学习、老师积极引导,个别指导→学生展示、互相评介→素质练习(深蹲、蛙跳)3、完毕局部(5′):①播送体操队形做四肢放松操,充分放松身心;②总结本课的学习情况,强化技术要点、学习价值,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布置课外作业,与学生一起清整场地器材八、效果预计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泼,师生感情融洽。通过排球正面上手发球学习,使85%学生初步掌握原地正面上手发球的手型、发球时触球部位和挥臂动作。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左右,平均心率到达130-140次/分。场地器材:半片足球场,排球41只初中体育教案篇31、运动技能:能试做出后滚翻动作,能模拟做出动作全过程2、心理安康:对学习后滚翻感兴趣,乐于重复练习教学重点:团身要紧教学器材:海绵块假设干块体操垫教学过程:一、根底性诊断练习1、问题〔1〕: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设计师把车轮设计成圆形而不是其他形状?学生:〔因为圆形好看、圆形物体滚动的快……〕问题〔2〕:同学们让我们先来做个实验,我们拿一块砖头和一只篮球来实验,老师用力把砖头和篮球向前滚去,看看哪一个滚动的远……结果很显然是篮球,大家可以从这个实验中得到什么?学生:球形物体滚动时的摩擦力比拟小,所以滚得远师:我们在练习后滚翻时一定要使身体团得像球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把动作做好,练习时大家可以好好的体会一下。2、提出问题:在后滚翻练习中怎样使身体团紧?二、理解性诊断与矫治1.让学生提出方案2.老师提供器材3.分组进展练习得出可操作性的方法三、优化评讲1.各组推荐一名学生将本组的练习方法展示给其他小组观看2.老师提出要求:〔1〕平安性〔2〕可操作性〔3〕简便易练性3.从中可以得到几种最理想的练习手法A.利用海绵块分别夹在下颚、两膝之间、两踝之间B.利用红领巾将膝盖、两踝捆绑起来〔合作学习〕C.双手抱膝连续团身起练习四、学生自我诊断与矫治1.分组练习体会这两种方法终究是否适宜2.互相帮助3.得出结论:这三种方法都很合适与团身练习五、开展性诊断练习1、讲解:我们光学会了团身练习还不够,这只是后滚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我们还要借助推手翻掌贴肩等辅助动作。2、老师示范着重让学生看清预备姿势〔两脚两膝要并拢,低头含胸必需要〕3、学生尝试性的进展练习4、老师巡回指导六、自主性学习诊断〔课堂小结〕师:在今天的练习中大家得到哪些东西?生:为理解决后滚翻团身问题我们想了好多种方法,通过理论我们也知道了哪些方法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有危险。初中体育教案篇4目的:进步反响速度、动作速度,特别是减少支撑脚的中蹬地时间,进步跑速。准备:在沙沆前30画一终点线,备发令旗、足球、跑表。将游戏者2人一小组,分组比赛。第一组的2名游戏者先到沙坑旁准备。本游戏需发令员1名、计时员2名〔学生帮助计时〕。游戏方法:当裁判发出“预备”口令后,两游戏者各站在沙坑沿上,两腿弯曲,两臂后摆预备。当再发出“跑”的口令后开场计时,游戏者两腿蹬伸,同时两臂前摆,在空中收腹举腿落入沙坑内,然后迅速向前跑出沙坑,直至冲过30米终点线,并将一球踢出,踢球瞬间停表。以计成绩排列名次。规那么:1.成绩计取1/10秒。2.随口令跳出为抢跳,判犯规。3.立定跳远远度要求在1米以上。考前须知:1.听口令时,注意力要集中。2.两脚着地后迅速从沙坑中跑出,减少支撑时间。3.上肢要配合下肢动作。游戏目的:开展儿童灵敏性。准备工作:在场地上画两个直径为10米的圆圈。游戏的进展:老师可将儿童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