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和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_第1页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和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_第2页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和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_第3页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和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_第4页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和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6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第一单元蒙书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第1课《声律启蒙》(一)【教学内容】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教学过程】一、简介《声律启蒙》。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知识链接:第2页六、拓展活动:第2页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声律启蒙》一剩余部分,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2课《声律启蒙》(二)一、教学内容: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知识链接:第4页六、拓展活动:第4页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声律启蒙》二剩余部分,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3课《声律启蒙》(三)一、教学内容:优对劣,凸对凹,翠竹对黄花。松杉对杞梓,菽麦对桑麻。山不断,水无涯,煮酒对烹茶。鱼游池面水,鹭立崖头沙。百亩风翻陶令秫,一畦雨熟邵平瓜。闲捧竹根,饮李白一壶之酒;偶擎桐叶,啜卢同七碗之茶。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知识链接:第6页六、拓展活动:第6页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声律启蒙》三剩余部分,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4课、《笠翁对韵》一、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

下响

高舂

青春2、学生一起说文意。三、朗读一东、二冬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2、收集对联。第二单元诗词诵读(一)第5课登金陵凤凰台一、教学内容: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故事链接:第11页六、拓展活动:第11页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第6课、《古诗两首》一、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古诗两首》,《汴河怀古》作者是唐代诗人皮日休,《题乌江亭》作者是唐朝的杜牧。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知识链接:第14页六、拓展活动:第15页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第7课诗词两首一、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诗词两首》,分别是唐朝刘禹锡写的《西塞山怀古》,和元朝张养浩写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二、学习《西塞山怀古》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①、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②、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③、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2、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①、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②、全班交流。③、教师小结。3、学生练读①、学生认真跟读。②、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③、小组交流。④、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⑤、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三、知识链接:第17页四、学习《山坡羊潼关怀古》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①、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②、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③、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2、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①、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②、全班交流。③、教师小结。3、学生练读①、学生认真跟读。②、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③、小组交流。④、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⑤、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知识链接:第19页六、拓展活动:第19页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第8课诗词两首一、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第8课《诗词两首》,分别是唐朝章碣写的《焚书坑》,和宋朝辛弃疾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学习《焚书坑》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①、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②、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③、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2、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①、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②、全班交流。③、教师小结。3、学生练读①、学生认真跟读。②、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③、小组交流。④、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⑤、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三、知识链接:第21页四、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①、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②、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③、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2、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①、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②、全班交流。③、教师小结。3、学生练读①、学生认真跟读。②、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③、小组交流。④、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⑤、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知识链接:第23页六、拓展活动:第24页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第三单元魅力汉语第9课对联一、导入新课大家见过对联吗?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二、学生自学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对联是怎么来的?2.对联有什么特点?三、小组交流四、全班交流1、指生说说对联的来历。2、指生说说对联的特点。五、拓展活动1、填空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月()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湖三代夏()周,四诗风雅颂四、课后拓展:收集对联。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2、课外搜集对联,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10课谜语一、导入新课大家知道什么是谜语吗?谜语是暗示文字、事物,让人猜测后知道答案的隐语。二、学生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谜语由哪几部分组成?2.古人是怎么制谜的?小组交流。集体交流。三、教师介绍祝枝山和唐伯虎制谜的故事。四、学生读四、五自然段,思考:文义谜和事物谜有什么特点?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五、拓展活动猜谜语:依山傍水(打一字)凸眼睛,阔嘴巴,尾巴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好像一朵大红花。(打一动物)春穿绿衣秋黄袍,头儿弯弯垂珠宝,从幼到老难离水,不洗澡来只泡脚。(打一植物)千里相逢(打一字)七、课外延伸1、课外搜集谜语,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11课谚语与歇后语一、导入新课出示歇后语:脚正不怕鞋斜,心正不怕雷打岸上不刮风,合力不起浪半斤对八两,拳头对巴掌不是孙猴子,不上花果山师:知道以上句子是有什么句子吗?(谚语)指生读以上谚语。二.学习谚语1.学生自读29页内容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内容?3.全班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回报。①什么是谚语?②中国民间谚语有哪些内容?③谚语的有什么特点?二、学习歇后语1.学生自读30页内容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内容?3.全班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回报。歇后语有什么特点?三、拓展活动30页四、课外延伸1、课外搜集谚语和歇后语,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四单元古代都城第12课北京一、导入新课出示首都北京的图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城市。板书课题。让学生说说对北京的了解。二.了解北京的历史1.学生自读31、32页内容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内容?3.全班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回报。④古代有哪些朝代在北京建都?⑤古代各朝代是怎么建设北京的?⑥北京名称的来历?二、了解北京的建筑美和人们对北京的印象1.学生自读33页内容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内容?3.全班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回报。①北京的建筑美。②人们对北京的印象。三、拓展活动33页第15课南京教学目标:1、把文章读通顺。2、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南京这座城市,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听说过吗南京吗?你对南京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南京,看看南京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板书:南京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在历史上,古人对南京都有哪些称呼?为什么这么称呼它?三、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三国时的南京,为什么南京被称为十朝都会?明代的南京是什么样的?2.拓展活动有关南京的诗词很多,毛主席也曾写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词句,找找这首词朗诵一下,体会词中表现了怎样的气概。活动广角:南京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的南京的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五、成长阶梯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南京有哪些了解?3、有机会亲自去南京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第16课洛阳和开封教学目标:1、把文章读通顺。2、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古都洛阳和开封这两座城市,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听说过吗洛阳和开封吗?你对洛阳和开封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洛阳和开封,看看洛阳和开封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板书:洛阳和开封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在历史上,古人对洛阳和开封都有哪些称呼?为什么这么称呼它?三、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洛阳为什么被称为“九朝古都”?开封为什么被称为“七朝古都”?2.拓展活动读古诗:洛阳开花宋司马光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荫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活动广角:洛阳和开封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的洛阳和开封的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五、成长阶梯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洛阳和开封有哪些了解?3、有机会亲自去洛阳和开封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第17课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茶和中国的茶文化。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喝过茶吗?你知道中国的茶文化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饮茶的起源和中国的茶文化。板书:17

茶二、指导学生自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⑴.饮茶的起源⑵.中国的茶文化的内容有哪些?2.拓展活动⑴读唐元稹写的词《茶》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⑵做课后连线题

第18课酒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酒和中国的酒文化。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喝过酒吗?你知道酒是怎么酿造出来的吗?了解中国的酒文化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酒和中国的酒文化。板书:18

酒二、指导学生自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⑴.酒是怎样酿造出来的?⑵.李白和酒的不解之缘?⑶酒令是怎么回事?2.拓展活动古诗中有很多的内容与酒有关,你还能找到哪些与酒有关的诗呢?古代酒令也很有意思,你知道哪些有趣的古人行酒令的故事呢?五年级上册写字教案教材整体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两个单元:钢笔字部分和毛笔字部分。钢笔字部分包括6课、综合练习和毛笔爷爷讲故事;毛笔字部分包括10课、综合练习和毛笔爷爷讲故事。本册钢笔字,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写字时做到字迹工整,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审美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毛笔字(临帖)要求学生学会正确临帖的方法,掌握教材中楷体字基本的结字原理及要求。充分利用“米口格”这一新的辅助格式,遵照每课“间架结构”的教学要求,合理地安排各种点画,以端正、平稳为主要目的,认真临“像”每一个例字,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总体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2、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运笔的方法,在识字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汉字笔画、偏旁、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逐步做到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重视毛笔字的教学,加强书写训练,使学生从描红、仿影到临贴,逐步做到毛笔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运笔的方法。2使学生做到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毛笔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1、根据大纲要求,指导学生会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用毛笔临贴、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在此基础上,注重艺术性,着重以笔墨技巧的表现手法的效果来品评,讲究含蓄高雅、纯熟多变、厚实力遒、韵律生动、点画精美、笔意畅达、结构合理、章法协调、意境深邃,自然率真,风格独具等,力求人人能创作出有个人特色的书法作品。2、培养学生的恒心和耐力,力求做到提笔就是练笔时,养成认真细致专心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坐姿,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从心底里感到练好字受益无穷。4、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审美情趣,从而受到书法艺术美的熏陶。教学课时划分钢笔字结构练习6课时综合练习1课时毛笔字临帖9课时综合练习1课时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所用课时备注第一周第一课1课时第二周第二课1课时第三周第三课1课时第四周第四课1课时第五周练习1课时第六周第五课1课时第七周第六课1课时第八周综合练习1课时第九周第一课1课时第十周第二课1课时第十一周第三课1课时第十二周第四课1课时第十三周第五课1课时第十四周第六课1课时第十五周第七课1课时第十六周第八课1课时第十七周第九课1课时第十八周综合练习1课时第十九周复习1课时1横短竖长与撇捺居中教学内容学习写“檐、柜”等字的正确写法。教学目标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知识技能使学生认识和掌握独体字的特点。过程方法通过练习,把独体字书写正确、端正、匀称。教学重点:体会汉字笔画相离的形态美。教学难点:掌握笔画长短变化的规律。设计思路:学生读,找出笔画变形之处,老师逐字范写,学生练写,反馈、小结。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正确的写字姿势1、同学们,谁能说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什么样的?(身体坐正,脚平放,注意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睛离桌面一尺,胸离桌边一拳。)随学生的回答,出示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画面。2、一起做一做二、导入新课1、本学期我们的写字课和上学期一样,有钢笔字课和毛笔字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上钢笔字课。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三、学习新课1、打开书第四页,指名读“学一学”中的四个字。2、(出示“檐”)(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2)教师相机介绍:写字要点。四、学生练习1、生临写。教师相机指导。2、请学生上黑板写。五、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六、学生完成“想一想”和“同步读写”的内容。课后记2让右缩左与撇缩竖垂教学内容:学习写“榆、畔”等字的正确写法。教学目标: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知识技能使学生认识和掌握独体字的特点。过程方法通过练习,把字书写正确、端正、匀称。教学重点:体会汉字笔画相离的形态美。教学难点:掌握笔画长短变化的规律。设计思路:学生读,找出笔画变形之处,老师逐字范写,学生练写,反馈、小结。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写内容。二、引出本节课的练习内容,板书课题。1、出示范字。2、观察找出规律,小组讨论总结。3、打开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照一照字的规律,先进行临写。4、练习出示笔画“竖、撇”,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出示以下字,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三、师生评议1同桌评。2教师评。四、学生完成“想一想”和“同步读写”的内容。课后记

3纵向中正与疏密教学内容:学习写纵向中正与疏密的字。教学要求: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书写习惯。知识技能掌握绞丝旁、车字旁的字的特点。培养学生研究学习的能力。过程方法通过练习,把字书写正确、端正、匀称。教学重点:体会汉字笔画相离的形态美。教学难点:掌握笔画长短变化的规律。设计思路:学生读,找出笔画变形之处,老师逐字范写,学生练写,反馈、小结。教学准备:范字图片、钢笔。教学过程:一、细观察、找规律1、出示例字。2、学生观察分小组讨论研究其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学生交流,不足之处教师及时进行总结。4、师生进行交流,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写。二、出示练写的笔画和字,自己观察找一找规律。三、学生根据所写字的规律来练习书写以上钢笔字,教师要巡视指导。四、学生完成“想一想”和“同步读写”的内容课后记

4钩的弧度与田字框教学内容:学习写钩的弧度的字教学要求: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书写习惯。知识技能掌握字的写法。培养学生善于研究,勤于练习的习惯。过程方法通过练习,把学习写字书写正确、端正、匀称。教学重点:体会汉字笔画相离的形态美。教学难点:掌握笔画长短变化的规律。设计思路:学生读,找出笔画变形之处,老师逐字范写,学生练写,反馈、小结。教学准备:写有范字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钢笔字,说一说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二、出示例字,仔细观察,分组讨论他们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三、讨论交流1、认识左右结构的字的特点。2、说一说,你在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时应注意到什么问题?四、例字指导,教师边指导边讲解。五、临写出示以下字。践、鳃(1)仔细观察,怎样才能把字写的像字贴上一样好?(2)先临写第一组部分字。学生评议。(3)临写第二组字时,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巧练。六、练习书写以上字,教师巡视指导。七、完成“想一想”和“同步读写”的内容课后记

5左右结构,左提让右教学内容:学习写左右结构,左提让右的字。教学要求: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书写习惯。知识技能掌握左右结构,左提让右字的写法。培养学生善于研究,勤于练习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过程方法通过练习,把字书写正确、端正、匀称。教学重点:体会汉字笔画相离的形态美。教学难点:掌握笔画长短变化的规律。设计思路:学生读,找出笔画变形之处,老师逐字范写,学生练写,反馈、小结。教学准备:有范字的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钢笔字,说一说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二、出示例字,仔细观察,分组讨论他们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生字认识这几种结构的字)三、讨论交流1、让学生先进行“学一学”的教学环节,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字要处理好左右关系,做到比例协调。2、议一议:“混、墟”字的大小比例、位置关系,做到重心平稳,把字写的正确、匀称、美观。3、说一说,你在写字时应注意到什么问题?四、例字指导,教师边指导边讲解。五、临写六、练习练习书写以上字,教师巡视指导。七、完成“想一想”和“同步读写”的内容课后记

6横短撇长与左竖右撇教学内容:学习写横短撇长与左竖右撇的字。教学要求: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书写习惯。知识技能掌握掌握横短撇长与左竖右撇的字的写法。培养学生善于研究,勤于练习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过程方法通过练习,把字书写正确、端正、匀称。教学重点:体会汉字笔画相离的形态美。教学难点:掌握笔画长短变化的规律。设计思路:学生读,找出笔画变形之处,老师逐字范写,学生练写,反馈、小结。教学准备:写有范字的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钢笔字,说一说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二、出示例字,仔细观察,分组讨论他们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生字认识这几种结构的字)三、讨论交流1、让学生先进行“学一学”的教学环节,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全包围结构的字要处理好内外关系,做到内外相应,比例协调。2、议一议:写品字形结构的字要注意三部分的大小比例、位置关系,做到重心平稳,把字写的正确、匀称、美观。3、说一说,你在写全包围结构的字时应注意到什么问题?四、例字指导,教师边指导边讲解。五、临写六、练习练习书写以上字,教师巡视指导。七、完成“想一想”和“同步读写”的内容课后记

7、横画斜度的区别教学内容:横画斜度的区别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书写习惯。知识技能学生对本学期学的写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复习巩固,进一步形成书写技能。培养学生对钢笔书法的赏析能力和审美能力。过程方法通过欣赏钢笔书法作品和练习培养学生对钢笔书法的赏析能力、审美能力和书写技能。教学重点:体会汉字笔画相离的形态美。教学难点:掌握笔画长短变化的规律。设计思路:学生读,找出笔画变形之处,老师逐字范写,学生练写,反馈、小结。教学准备:书法欣赏使用的作品教学过程:一、指名讲书法家的小故事,使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二、练一练:1、练习:丸、混、岷、墟2、抄写词语:要求学生书写时注意每个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的匀称、端正。指导学生练习本题时要注意:一、要求学生先观察每个字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再写;二、要把每个字写的正确、匀称、端正;三、每个词语,字的结构不同,笔画有简有繁,要注意写得大小一致性,使词语从整体上看协调、美观。三、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四、欣赏作品。1、欣赏名家作品。2、欣赏自己的作品3、师生进行相互评议。课后记

1独体字(一)教学目标1、学会“西、月、山、申”的写法,掌握其形态特征。学习临帖方法。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长撇、长捺、横折、弯钩。难点:弯钩的写法。教学重点:体会汉字笔画相离的形态美。教学难点:掌握笔画长短变化的规律。设计思路:学生读,找出笔画变形之处,老师逐字范写,学生练写,反馈、小结。课前准备字帖、范字、书写用品(毛笔、墨水、书写纸)。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明确要求。2、探求新知。指导学生找出写字规律。提醒难点易错处。指导书空2次,强调长撇、长捺、横折、弯钩笔画形态特征3、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4、教学评价。(1)指导自我评价。(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5、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归纳,拓展练习布置选做作业)。课后记

2独体字(二)教学目标1、学会“其、正、立、下、水”的写法,掌握其形态特征。学习临帖方法。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横、竖的写法。难点:“其、正、立、下、水”的写法。教学重点:体会汉字笔画相离的形态美。教学难点:掌握笔画长短变化的规律。设计思路:学生读,找出笔画变形之处,老师逐字范写,学生练写,反馈、小结。课前准备字帖、范字、书写用品(毛笔、墨水、书写纸)。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明确要求。2、探求新知。指导学生找出写“其、正、立、下、水”。提醒难点易错处。指导书空“其、正、立、下、水”2次,强调长撇、长捺、横、竖笔画形态特征3、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4、教学评价。(1)指导自我评价。(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5、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归纳,拓展练习布置选做作业)。课后记

3左右结构(一)教学目标1、学会“骑、践、斯”的写法,掌握其形态特征。学习临帖方法。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骑、践、斯”的写法。难点:横撇、撇点的写法。教学重点:体会汉字笔画相离的形态美。教学难点:掌握笔画长短变化的规律。设计思路:学生读,找出笔画变形之处,老师逐字范写,学生练写,反馈、小结。课前准备字帖、范字、书写用品(毛笔、墨水、书写纸)。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明确要求。2、探求新知。指导学生说“骑、践、斯”的组成、写“骑、践、斯”。提醒难点易错处。指导书空“骑、践、斯”,强调撇、捺、横撇、撇点笔画形态特征3、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4、教学评价。(1)指导自我评价。(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5、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归纳,拓展练习布置选做作业)。课后记

4左右结构(二)教学目标1、学会“判、显、动”的写法,掌握其形态特征。学习临帖方法。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判、显、动”的写法。难点:竖折的写法。教学重点:体会汉字笔画相离的形态美。教学难点:掌握笔画长短变化的规律。设计思路:学生读,找出笔画变形之处,老师逐字范写,学生练写,反馈、小结。课前准备字帖、范字、书写用品(毛笔、墨水、书写纸)。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明确要求。2、探求新知。指导学生说“判、显、动”的组成、写“判、显、动”。提醒难点易错处。指导书空“判、显、动”,强调笔画竖折形态特征3、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4、教学评价。(1)指导自我评价。(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5、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归纳,拓展练习布置选做作业)。课后记

5左右结构(三)教学目标1、学会认真读帖,分析字形特点。学习临帖方法。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写准上下部分笔画位置,表现上收下展的结构特点。上下对证,重心平稳。难点:“皎、慎、砾”的写法。教学重点:体会汉字笔画相离的形态美。教学难点:掌握笔画长短变化的规律。设计思路:学生读,找出笔画变形之处,老师逐字范写,学生练写,反馈、小结。课前准备字帖、范字、书写用品(毛笔、墨水、书写纸)。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教师板书课题二、探求新知1、读帖观察特征?有什么形态特征?2、找出左窄右宽的字,书空最宽、最窄的部分。3、这些字头与下部是怎样搭配的?。4、指导学生找出写字规律: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1、指导书空“皎、慎、砾”2次。提醒注意中竖线上的笔画。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四、教学评价1、指导自我评价。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五、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归纳,拓展练习布置选做作业)课后记

6上下结构(一)教学目标1、学会认真读帖,分析字形特点。学习临帖方法。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写准上下部分笔画位置,表现上收下展的结构特点。上下对证,重心平稳。难点:“思、豪、泰”的写法。教学重点:体会汉字笔画相离的形态美。教学难点:掌握笔画长短变化的规律。设计思路:学生读,找出笔画变形之处,老师逐字范写,学生练写,反馈、小结。课前准备字帖、范字、书写用品(毛笔、墨水、书写纸)。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教师板书课题二、探求新知1、读帖观察特征?有什么形态特征?(上窄下宽,上下对正)2、找出上窄下宽的字,书空最宽、最窄的部分。3、这些字头与下部是怎样搭配的?。4、指导学生找出写字规律:强调“字头较窄小、对正”。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1、指导书空“思、豪、泰”2次。提醒注意中竖线上的笔画。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四、教学评价1、指导自我评价。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五、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归纳,拓展练习布置选做作业)课后记

7上下结构(二)教学目标1、学会认真读帖,分析字形特点。学习临帖方法。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写准上下部分笔画位置,表现上收下展的结构特点。上下对证,重心平稳。难点:“甚、导、茅、暑”的写法。教学重点:体会汉字笔画相离的形态美。教学难点:掌握笔画长短变化的规律。设计思路:学生读,找出笔画变形之处,老师逐字范写,学生练写,反馈、小结。课前准备字帖、范字、书写用品(毛笔、墨水、书写纸)。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教师板书课题二、探求新知1、读帖观察特征?有什么形态特征?(上宽下窄,上下对正)2、找出上窄下宽的字,书空最宽、最窄的部分。3、这些字头与下部是怎样搭配的?。4、指导学生找出写字规律:强调“字头宽、对正”。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1、指导书空“甚、导、茅、暑”2次。提醒注意中竖线上的笔画。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四、教学评价1、指导自我评价。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五、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归纳,拓展练习布置选做作业)课后记

8上下结构(三)教学目标1、学会认真读帖,分析字形特点。学习临帖方法。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写准上下部分笔画位置,表现上收下展的结构特点。上下对证,重心平稳。难点:“昔、当、委、充”的写法。教学重点:体会汉字笔画相离的形态美。教学难点:掌握笔画长短变化的规律。设计思路:学生读,找出笔画变形之处,老师逐字范写,学生练写,反馈、小结。课前准备字帖、范字、书写用品(毛笔、墨水、书写纸)。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教师板书课题二、探求新知1、读帖观察特征?有什么形态特征?(上窄下宽,上下对正)2、找出上窄下宽的字,书空最宽、最窄的部分。3、这些字头与下部是怎样搭配的?。4、指导学生找出写字规律:强调“字头扁小、对正”。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1、指导书空“昔、当、委、充”2次。提醒注意中竖线上的笔画。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四、教学评价1、指导自我评价。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五、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归纳,拓展练习布置选做作业)课后记

9上下结构(四)教学目标1、学会认真读帖,分析字形特点。学习临帖方法。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写准上下部分笔画位置,表现上收下展的结构特点。上下对证,重心平稳。难点:“坠、圣、茨、品”的写法。教学重点:体会汉字笔画相离的形态美。教学难点:掌握笔画长短变化的规律。设计思路:学生读,找出笔画变形之处,老师逐字范写,学生练写,反馈、小结。课前准备字帖、范字、书写用品(毛笔、墨水、书写纸)。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教师板书课题二、探求新知1、读帖观察特征?有什么形态特征?(上下对正、有收有放)2、找出上窄下宽的字,书空最宽、最窄的部分。3、这些字头与下部是怎样搭配的?。4、指导学生找出写字规律:强调“上下对正、有收有放”。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1、指导书空“坠、圣、茨、品”2次。提醒注意中竖线上的笔画。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四、教学评价1、指导自我评价。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指导纠正不良书写。五、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归纳,拓展练习布置选做作业)课后记

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 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 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④②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3.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A.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 B.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C.①打稻②插秧③车水④织布D.①打稻②车水③插秧④织布4.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是一项是(3分)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临川汤先生传邹迪光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豫章之临川人。生而颖异不群。体玉立,眉目朗秀。见者啧啧曰:“汤氏宁馨儿。”五岁能属对。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每试必雄其曹偶。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丁丑会试,江陵公①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曰:“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诸所为附薰炙者,骎且澌没矣。公乃自叹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而时相蒲州、苏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也。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馆选,而公率不应,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时者。以乐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刺津上。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书为?”曰:“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寻以博士转南祠部郎。部虽无所事事,而公奉职毖慎,谓两政府进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论之,谪粤之徐闻尉。居久之,转遂昌令。又以矿税事多所蹠戾②,计偕之日,便向吏部堂告归。虽主爵留之,典选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长往,神武之冠竟不可挽矣。居家,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即有时事,非公愤不及齿颊。人劝之请托,曰:“吾不能以面皮口舌博钱刀,为所不知后人计。”指床上书示之:“有此不贫矣。”公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攻《文选》一书,到掩卷而诵,不讹只字。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公又以其绪余为传奇,若《紫箫》、《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每谱一曲,令小史当歌,而自为之和,声振寥廓。识者谓神仙中人云。公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选自《汤显祖诗文集》附录,有删节)[注]①江陵公:指时相张居正,其为江陵人。②蹠戾:乖舛,谬误。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每试必雄其曹偶 雄:称雄B.酬以馆选 酬:应酬C.以乐留都山川 乐:喜爱D.为所不知后人计 计:考虑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汤显祖持身端洁,拒绝了时相张居正的利诱,海内士人都以结识他为荣幸。B.因为上书批评当权者徇私情、塞言路,汤显祖被贬官至广东,做了徐闻尉。C.汤显祖辞官回家后,当地官员争相与他交往,而汤显祖不为私事开口求人。D.汤显祖与邹迪光相约三月份到江南一带游玩,但没准备好粮食,因而作罢。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2)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8.请简要概括汤显祖读书为文的特点。(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9.本读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10.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名余曰正则兮,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2)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3)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4)树林阴翳,_________________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7)道之以德,__________________,有耻且格。(《论语·为政》)(8)盖文章,经国之大业,__________________。(曹丕《典论·论文》)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表妹林斤澜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前边的说:“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平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看起来后边的是客人,转着身于看这个新鲜的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阴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担断了脚筋。哪有你们城里的马路好走。”“下雨天也洗衣服?”“一下天呢,二十天呢。就是三十天不洗也不行。嗐,现在一天是一天的事情,真是日日清,月月结。”客人随即称赞:“你真能干,三表妹,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事,天天洗这么多。”主人微微笑着,手里捶捶打打,嘴里喜喜欢欢的:事情多着呢。只有晚上吃顿热的,别的两顿都是马马虎虎。本来还要带子,现在托给人家。不过洗完衣服,还要踏缝纫机。”客人其实是个做活的能手,又做饭又带孩子又洗衣服这样的日子都过过。现在做客人看着人家做活,两只手就不知道放在哪里好。把左手搭在树杈上,右手背在背后,都要用点力才在那里闲得住。不觉感慨起来:“也难为你,也亏得是你,想想你在家里的时候,比我还自在呢。”主人放下棒槌,两手一刻不停地揉搓起来:“做做也就习惯了。不过,真的,做惯了空起两只手来,反倒没有地方好放。乡下地方,又没有什么好玩的,不比城里。”客人心里有些矛盾,就学点见过世面的派头,给人家看,也压压自己的烦恼:“说的是,”右手更加用力贴在后腰上,“空着两只手不也没地方放嘛。城里好玩是好玩,谁还成天地玩呢。城里住长久了,一下乡,空气真就好,这个新鲜空气,千金难买。”单夸空气,好比一个姑娘没有什么好夸的,单夸她的头发。主人插嘴问道:“你那里工资好好吧?”提起工资,客人是有优越感的,却偏偏埋怨道:“饿不死吃不饱就是了,连奖金带零碎也有七八十块。”“那是做多做少照样拿呀!”“还吃着大锅饭。”“不做不做也拿六七十吧?”“铁饭碗!”客人差不多叫出来,她得意。主人不住手地揉搓,也微微笑着。客人倒打起“抱不平”来:“你好脾气,要是我,气也气死了,做多做少什么也不拿。”“大表姐,我们也搞承包了。我们家庭妇女洗衣店,给旅店洗床单,给工厂洗工作服都洗不过来。”“那一个月能拿多少呢?”客人问得急点。主人不忙正面回答,笑道:“还要苦干个把月,洗衣机买是买来了,还没有安装。等安装好了,有时间多踏点缝纫机,还可以翻一番呢!”“翻一番是多少?”客人急得不知道转弯。主人停止揉搓,去抓棒槌,这功夫,伸了伸两个手指头。客人的脑筋飞快转动:这两个手指头当然不会是二十,那么是二百……听着都吓得心跳,那顶哪一级干部了?厂长?……回过头来说道:“还是你们不封顶好,多劳多得嘛。”“不过也不保底呀,不要打算懒懒散散混日子。”客人两步扑过来,蹲下来抓过一堆衣服,主人不让,客人已经揉搓起来了,一边说:“懒懒散散,两只手一懒,骨头都要散……乡下地方比城里好,空气第一新鲜,水也碧清……三表妹,等你大侄女中学一毕业,叫她顶替我上班,我就退下来……我到乡下来享几年福,你看怎么样?”(选自《十月》1984年第6期,有删改)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以自由流动的溪水所带来的“水草野树”以级“生命的欢喜”,暗示着农村的新气象。B.小说中“一路拱着腰身”等动作描写,以及“真是日日清,月月结”等语言描写,为下文表妹承包洗衣服这件事做了铺垫。C.表姐两次提到乡下空气“新鲜”,第一次是出于客套,第二次提到时,表姐对农村的好已有了更多体会。D.表妹说的“不要打算懒懒散散混日子”,既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也流露出对自己得不到休息的些许不满。13.请简要分析表姐这一人物形象。(6分)14.小说刻画了两个人物,作者以“表妹”为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书家和善书者沈尹默“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前人是这样说过。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解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调利而已。笔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程中,发现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由此可知,书家和非书家的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则。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命力的,因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它而发生效力。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有天分、有休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监察一下它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既是这样,我们自然无法以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或者是行草,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四号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遗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的。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其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字体,要严谨得多。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钩,已为当时所非议。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意到笔不到处”。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我们要知道,没有过人的天分,就想从东坡的意造入手,那是毫无成就可期的。我尝看见东坡画的枯树竹石横幅,十分外行,但极有天趣,米元章在后边题了一首诗,颇有相互发挥之妙。这为文人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也因此把守法度的好习惯破坏无遗。自元以来,书画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两代,可看的书画就越来越少了。一个人一味地从心所欲做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但是若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不是意造的矩)的程度,那却是最高的进境。写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有删改)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善书而不知笔法,这一现象出现在写字初期,当时笔法还未被充分发现和利用。B.唐代爱好写字的人渐多,有一批人好奇立异,自创规则,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C.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都是严格遵守笔法的典型,他们都属于书家的行列。D.元明清三代,书画创作每况愈下,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与守法度的习惯被破坏有关。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写字过程中,那些与实际不能完全切合的人为的规则,不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不能称之为笔法。B.书与画相似,书家之书正如画师之画,谨严而不失法度,而善书者之书正如文人的写意,别有风致。C.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羁,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D.一味从心所欲做事是不可取的,但写字的人如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却能达到最高的境界。17.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天津的开合桥茅以升开合桥就是可开可合的桥,合时桥上走车,开时桥下行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是一种很经济的桥梁结构。但在我国,这种桥造得很少,直到现在,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南运河上有金华桥,于牙河上有西河桥,海河上有全钢桥、全汤桥、解放桥。这些都是开合桥。为什么天津有这样多的开合桥呢?对陆上交通说,过河有桥,当然是再好没有了。但是河上要行船,有了桥,不但航道受限制,而且船有一定高度,如果桥的高度不变,水涨船高,就可能过不了桥。要保证船能过桥,就要在桥下预留一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虽在大水时期,仍然能让最高的船通行无阻。这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名为“净空”,要等于河上航行的船的可能最大高度。根据河流在洪水时期的水位,加上净空,就定出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如果河水涨落差距特别大,如同天津的河流一样,那么,这桥面的高度就很惊人了。桥面一高,就要在桥面和地面之间造一座有坡度的“引桥”,引桥不仅增加了桥梁的造价,而且对两旁的房屋建筑非常不利。这在城市规划上成了不易解决的问题。这便是水陆文通之同的一个矛盾。为了陆上交通,就要有正桥过河,而正桥就妨碍了水上交通;为了水上交通,就要有两岸的引桥,而引桥又妨碍了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有的是要绕道而行的,而引桥两旁的房屋也是不易相互往来的。在都市里,除非长度有限,影响不大的以外,引桥总是一种障碍物,应当设法消除。开合桥就是消除引桥的一种桥梁结构。天津开河桥多,就是这个原因。开合桥的种类很多,一种是“平旋桥”,把两孔桥联在一起,在两孔之间的桥墩上,安装机器,使这两孔桥围绕这桥墩在水面上旋转九十度,与桥的原来位置垂直,让出两孔航道,上下无阻地好过船。一种“升降桥”,在一孔桥的两边桥墩上,各立塔架,安装机器,使这一孔桥能在塔架间升降,就像电梯一样,桥孔升高时,下面就可以过船了。一种是“吊旋桥”,把一孔桥分为两叶,每叶以桥墩支座为中心,用机器转动,使其临空一头,逐渐吊起,高离水面,这样两叶同时展开,就可让出中间通道,以便行船。一是“推移桥”把一孔桥用机器沿着水平面拖动,好像拉抽屉是一样,以使让出河道行船。开合桥桥面不必高出地面,不用引桥,但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水陆交通不可同时进行。特别是,桥在开合的过程中,既非全开,又非全合,于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水陆都不能通行,这在运输繁忙的都市,如何能容许呢?因此,在桥梁史上,开合桥虽曾风行一时,但在近数十年来,就日益减少了。那么,开合桥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呢?应当说,有几种改进的可能:一是将桥身减轻,改用新材料,使它容易开动;二是强化桥上的机器,提高效率,大大缩减开桥合桥的时间;三是利用电子仪器,使桥的开合自动化,以期达到每次开桥时间不超过3分钟,如同十字道口的错车时间一样。这些都不是幻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有删改)18.下列对文中“引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引桥是建造在河的两岸有一定坡度的桥,其作用是引导车辆驶上正桥。B.在设计引桥时,需要综合考虑空间高度、桥梁造价、城市规划等因素。C.引桥方便了水上交通,但会妨碍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必须绕道。D.在都市里,长度过长、影响太大的引桥是一种障碍物,应该设法消除。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合桥成为天津的“特产”,与天津河流水位涨落差距特别大密切相关。B.建桥时,正桥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等于河流平时的水位加上桥的净空。C.除平旋桥之外,升降桥、吊旋桥、推移桥这三种都属于一孔桥。D.改进开合桥的关键是尽可能缩减桥的开合时间,提高通行效率。20.请结合全文,概括开合桥的优缺点。(6分)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