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当代中国的文化教育科技_第1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当代中国的文化教育科技_第2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当代中国的文化教育科技_第3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当代中国的文化教育科技_第4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当代中国的文化教育科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中国的文化教育科技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1年()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维护我国的国防安全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使中国科技水平领先世界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科技的发展。中国在核武器研究领域内的迅猛发展,是在美苏垄断核武器的情况下进行的,其研制成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维护了我国的国防安全。答案:B2.2010年12月,再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传奇人生的电影《袁隆平》在海南上映。由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原因是()A.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B.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C.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成果显著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科技的发展。袁降平的杂交水稻并不局限于中国,而是推向了全世界。其推广应用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所以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答案:C3.1966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组长梯塞留斯访华,目睹中国同行在薄弱基础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不禁感叹:“人们可以从教科书中知道怎么造原子弹,但绝不可能从教科书中学会人工合成胰岛素。”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是()A.中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领先世界的成就B.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之后C.中国原子弹和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都属于创新D.中国科技基础薄弱但水平却领先世界解析:B项表述不正确,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是在1964年,而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1965年。C项表述不正确,原子弹爆炸成功不是创新。D项表述错误,中国当时的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于世界。答案:A4.从无人实验飞船到模拟载人飞行,从多人多天飞行到圆梦太空行走,短短10多年间,中国航天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跨越。下列对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①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②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③迄今为止,“神舟”系列飞船已成功进行了八次飞行,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④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站技术的国家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只是实验性的载人航天器,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空间站,故④说法不准确,排除含④的选项,答案为C。答案:C5.北京时间2011年7月28日,位于东太平洋的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合同区,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完成了第三次下潜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A.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C.深海探测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解析:A、D表述本身不正确,排除,C表述过于绝对,不选。材料反映了中国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这说明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故选B。答案:B6.(2012·焦作模拟)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A.“双百”方针的贯彻 B.昆曲名剧的涌现C.大众舆论吹捧宣传 D.“教育大革命”的推动解析:注意时间是“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全面地社会主义建设,包括文艺建设随之展开,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昆曲复兴就是这一思想的产物。答案:A7.20世纪50年代,我国文学艺术领域涌现出如《红旗谱》《青春之歌》《创业史》等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同时学术界围绕中国历史分期、人口学、遗传学等问题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主要得益于()A.新中国的成立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落实C.“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D.我国教育体制的逐步完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文艺、学术发展,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即“百花齐放”,而“学术界……激烈的争论”即“百家争鸣”,因此是“双百”方针的落实。答案:B8.“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由此,我国的文艺工作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①文艺领域清算了极“左”路线②强调文艺要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③强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反思文学”和“伤痕文学”的出现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 D.①③④解析:“文革”结束后,党中央一方面清算了文艺领域的极“左”路线,另一方面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提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推动了文艺工作再次呈现繁荣局面。④是表现不是原因。答案:B9.李军在整理其父亲书房时,发现了他父亲保存下来的一张颜色发黄的高校入学履历表(见下图),他父亲当年能进入大学学习主要得益于()姓名李卫红推荐评语材料1:1952年,全国普通高校实行统一招生、统一考试制度,基本上符合中国的国情,促进了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196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当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6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布“废止现行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1966年到1971年,大学停止招生;——《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轨迹》材料2:1977年的中国没有冬天。这一年冬季和1978年夏季报考大学的人数,竟高达1160万!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居然拿不出足够的纸来印考卷。为了解决77级考生的考试用纸问题,中共中央决定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1978年的春天来得更早。1978年3月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会上宣布中共中央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改革开放20年之科教篇》材料3: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和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指出:“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他还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中国教育管理精览》材料4: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1966~1976年我国教育举措的认识。(4分)(2)从材料2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你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6分)(3)结合材料3和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指导方针。(6分)(4)材料3、4表达的观点有何共同之处?(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教育发展的相关认识。第(1)问重在分析其实质,说明其危害。第(2)问需要在提取材料2有效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角度分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第(3)问结合材料3及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第(4)问归纳材料3、4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即可得出结论。答案:(1)高等院校招生的基本原则遭到破坏,“左”倾错误统治了教育阵地;造成了我国“文革”期间教育质量严重滑坡、科技人才青黄不接的后果;给我国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2)高考制度的恢复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中央进一步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反映了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