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经济地理第一页,共146页。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一、中国经济地理在经济地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经济地理学是关于经济——产业布局的一门学问,也可以说是从地域和综合的角度研究经济——产业空间分布及其地域组合的形成发展条件、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经济地理学体系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①区域经济地理学;②普通经济地理学。中国经济地理属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范畴,是针对中国这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以特定的地域单位——大洲、大洋、国家或国家内的特定地域为区域范围,并以它为统一整体,研究经济——产业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及其发展规律、演化机制以及经济——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以求得区域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人地关系的优化。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一般首先从区域研究开始,围绕着各个区域之间的地区差异性这个核心展开,最后的研究成果又往往要落实到具体的区域,接受实践的检验。第二页,共146页。二、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
中国经济地理属于区域经济地理学中的国家经济地理,它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整个国土(包括陆地和海洋)及其各个区域为范围,研究其经济——产业部门的空间分布及各个产业的地域组合(产业地域综合体——经济区)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与规律。影响经济——产业部门的空间分布及各个产业的地域组合(产业地域综合体——经济区)形成发展的条件是多方面的。涉及自然地理、技术科学、人口、社会和政治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中国经济地理的任务是分析评价这些条件对我国及各个区域经济——产业空间分布以及各个产业地域组合形成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影响。规律是任何一门学科的灵魂。“地理”的本身就是素材和规律的统一。地理科学既涉及自然过程,又包括社会过程,其基本规律有三个方面: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地理环境的地域综合规律;3,地理环境的地域发展规律。中国经济地理是有关中国的具体规律性,是对地理环境基本规律的补充和丰富。如我国文化资源与地理环境内在联系的规律性,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开发和文化中心转移的规律性,根据世界人口迁移规律探索我国人口迁移的规律性,沿海发达地区与内地发展相辅相成的规律性,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发展规律等。第三页,共146页。三、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一)中国经济地理的总论和分论
全国总论是以我国全部国土作为一个整体,着重分析、探讨全国经济——产业布局条件和特点的总的面貌,阐明其共性。包括经济——产业发展、布局的主要条件和主要产业部门经济地理两部分,前者分析探讨我国在复杂自然条件下各民族展开经济——产业布局的历史进程及现状条件与基本轮廓,后者分析各个产业部门发展特点和趋势。区域分论,即经济区分论,是按经济区(即所谓“块块”)比较全面深入地分析、探讨各个经济区经济——产业发展、布局条件、特点与发展方向等问题,着重指明各个经济区的地区优势和特点,揭示各区之间的地区差异,突出各经济区的个性。全国总论和区域分论两大部分的关系应当是整体与局部、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部分与地区的关系。当前要处理好两者之间关系的呼声频频见诸各种媒体。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时代,处理好条条块块的关系将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定位和全国经济发展整合,进而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和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第四页,共146页。(二)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
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大体分为5个方面。
1.条件:指对全国和各个地区经济——产业发展、布局有影响的主要条件,如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人口——劳动力资源、产业发展的历史基础、技术条件、其它社会经济条件等。
2.结构:主要经济——产业部门的地区组合本身就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产业结构问题:结构的完整性和各主要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3.区域:加强和突出区域观念,包括区域分布、区域特点、区域差异和区域综合分析。
4.潜力:地理曾经仅仅限于现状描述,强调认识客观世界,对潜力研究不足,如今地理界认识到必须面向问题、面向实际、面向发展,才能找到存在的一席之地。
5.方向:在找出问题和确信潜力的基础上,从全局角度指出各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包括制定战略目标、确定发展战略、选择战略重点、提出战略步骤等。总括之,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是以区域经济——产业布局为主题,区域综合分析为手段,突出地区差异,探讨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潜力和方向,为国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经济地理的学科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第五页,共146页。四、中国经济地理的学科特性(一)区域性:所着力研究的主题——经济产业发展总是与具体的地区条件紧密相连的,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带有明显的区域性,区域组合复杂,差异性明显而突出。图:充分利用地图位:区位分析布:范围和界限区:通过对比揭示个性划:科学运用区划手段(二)综合性:区域之间有方位排列关系和层次关系。中国经济地理是将各种要素和区内差异与区际联系有机地整合起来,为地区经济——产业发展服务。(三)统一性:即人地相关性。地理学本身就是研究特定区域内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过程的一个科学体系,其中心任务就是揭示不同区域的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物质交换。中国经济地理是经济地理学的范畴,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之一,必须突出人地关系这个中心,还要强调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相互结合。第六页,共146页。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一、中国经济地理面临新的挑战
区域是由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组成的人地相关的地域系统、客观存在的具有类似条件和特征的地域空间单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每时每刻都在经受着不同地域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与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加速城市化趋势的明显,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有效控制人口发展,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使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逐步进入良性循环。必须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包括世界范围内的联合与作为,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环境而不懈努力。过去我国不当的人口和经济政策,后来的十年浩劫,曾使我们的环境承受了巨大压力,改革开放后乡镇经济的迅速发展又使我们的欠帐进一步增大,维持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
二、研究中国经济地理的目的和任务
(一)了解我国国情,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国情是一个国家相对稳定的、总体的客观情况,是指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她常常决定着国家长远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大致轮廓。只有真正了解国情,才能正确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战略,拟订发展政策,使国家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这已被我国的经验和教训反复证明。
第七页,共146页。
中国经济地理从以下三方面为掌握国情服务:
1,摸清家底:直至今日我国仍然不知道自己国土资源的家底,如国土面积的准确数据,耕地面积的准确数据,人口的准确数据等。本学科应该在摸清家底方面有所作为。
2,查明优势:查明当地客观存在的发展经济的符合综合平衡要求的有利条件和决定因素。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产业基础以及技术和管理条件等。通过对比分析地区的优势与劣势,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3,掌握差异:中国有较大的地域,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华人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了解地区差异的基础上,经济与产业布局完全可以在区域平衡甚或是全球平衡中找到发展的立足点和增长点。而这些在过去的地理学研究中非常脆弱,不能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
(二)为发展经济地理学服务经济地理的基本理论是从一个个具体的区域产业空间分布及其地区组合的研究中逐步抽象、概括、提炼出来的。中国南北差距、东西发展不平衡恰恰为这种概括提供了应有尽有的类型和空间,只要努力,中国经济地理就会为地理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三)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第八页,共146页。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一、中国经济地理的基础理论(一)人地关系协调论;
1.人地关系协调是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根本目的。人地关系三段论(翟宝辉(1999),减轻自然灾害白皮书,中国科学技术协会,P218):战胜自然、人为中心、和谐相处。人自身研究:数量、质量、构成、分布、观念、取向、需求、偏好等历史、政治研究:经济史、环境史、生态史、外交史、经济人物研究等专项研究:人口、环境、资源、产业等方法论和政策研究:优化研究、协调手段等
2.人地关系协调论与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结合中国经济地理,我们重点分析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集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对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要求、WTO原则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我国特别问题研究,包括东西问题、南北问题、二元结构、城市贫困、赤贫问题等。第九页,共146页。
(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本学科的目的是:特定区域内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形式发展规律演化机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协调发展人地关系优化。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要点是:地区差异劳动生产力水平不同劳动生产率不同规模经济存在学习过程存在运输价格空前降低通讯发达交易成本下降
第十页,共146页。第一章经济地理基础知识
第一节影响经济布局的因素第十一页,共146页。一、地理位置(一)地理位置与经济布局制约一国一地经济发展和经济布局
低纬度国家,热量充足,生物资源丰富;临海国家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毗邻经济发达地区,便利发达国家的技术、市场、资金进入,发展经济。
第十二页,共146页。第十三页,共146页。第十四页,共146页。第十五页,共146页。(二)中国地理位置及其经济意义经纬度位置海陆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第十六页,共146页。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53°N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73°E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135°E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经纬度区位第十七页,共146页。第十八页,共146页。第十九页,共146页。我国早在东汉就发现了南沙群岛,明代时开发南沙,元朝对其进行管辖,但是…………第二十页,共146页。南沙群岛号称“南海的钥匙”,控制着南海的国际航道,每天约有400艘船只穿梭其间;南海的油气储量高达200亿吨。目前,中国在南沙群岛中只控制着9个岛礁,其中包括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其他岛礁基本上已被周边国家瓜分殆尽,而且大肆开采。尽管中国一直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一些国家有意把岛屿和海域争端国际化,试图造成既成事实,从而在主权问题上进一步设置障碍。第二十一页,共146页。第二十二页,共146页。当我国2月时,位于北国的黑龙江省是冰天雪地的景象,而南国的海南省已是春耕大忙时节,这是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广,南北气候差异很大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第二十三页,共146页。第二十四页,共146页。第二十五页,共146页。第二十六页,共146页。这是因为我国领土东西跨经度多,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我国东西两端点的地方时相差4个多小时(4小时8分40秒)。当北京时间6点时(东经120°的地方时6点时),我国最东端的地方时是7点40秒,而最西端的地方时才2点52分。
当夏季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上早已洒满阳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星斗满天的深夜。第二十七页,共146页。我国领土所跨的经度,从西到东有60多度。根据世界时区的划分,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的五个时区。为了使用上的方便,目前我国各地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这就是“北京时间”。
我国各地都采用“北京时间”
第二十八页,共146页。▲经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只在高山地区有终年冰雪带。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十九页,共146页。海陆地理位置太平洋歐亞大陸第三十页,共146页。利于农业生产利于开发海洋资源利于发展海上交通季风气候显著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部多降水旱涝频繁不利农业生产第三十一页,共146页。123456789101112131415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锡丹南部还有缅老越政治地理位置第三十二页,共146页。ABCD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123太平洋隔海相望的国家1韩国2日本3菲律宾除此之外,还有文莱、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第三十三页,共146页。沿海国从海岸基线向外伸展一定宽度,并处于该国主权管辖下的海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宽度为12海里。我国于1958年9月4日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采用直线基线法划定。什么是领海?我国的领海是怎么样确定的?我国的海洋面积到底是多大?中国的海洋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即“海洋专属经济区”),其中领海面积约为38万平方千米(有完全主权的领土),在专属经济区内即使外国军舰军机也可以“无害通过”(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和安全,遵守沿海国有关法令,以及国际法有关法则)的。
第三十四页,共146页。沿海国在其领海以外邻接其领海的海域所设立的一种专属管辖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的一切自然资源拥有所有权和专属管辖权。第三十五页,共146页。失去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国就将失去7平方公里土地,中国就将失去7~20万平方公里领海,中国就将失去被联合国评价为“可能是第二个中东”的海底油田,中国就将失去一个丰富的鱼场,中国就将失去最好也是最近的出海口。第三十六页,共146页。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海内外华人就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保钓运动。1970年12月,北美洲校园的中国留学生发起保卫钓鱼岛运动,在各个校园成立保卫钓鱼岛行动委员会,从此展开了震撼华人社会的保卫钓鱼岛运动。2004年3月24日第三十七页,共146页。
2004年12月2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枚钓鱼岛风光的明信片。这是国家邮政部门首次发行钓鱼岛题材的明信片,首批限量发行5000枚。
第三十八页,共146页。经济地理区位亚太地区第三十九页,共146页。第四十页,共146页。二自然因素(一)自然因素与经济布局自然因素是影响经济布局的基础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因素对经济布局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界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经济布局不应该超越自然条件的许可,不能破坏环境,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否则必然遭到自然界报复,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第四十一页,共146页。污染环境图:第四十二页,共146页。污染环境图第四十三页,共146页。如何解决布局与发展?第四十四页,共146页。(二)中国主要自然因素及其经济意义中国自然环境特点:(1)国土辽阔,海陆兼备,海洋资源丰富;(2)温带和亚热带占国土绝大部分,光热条件优越;(3)季风气候影响强烈,水资源丰富而时空分布不均,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4)地形复杂,山地多余平地;(5)各地光、热、水、土资源条件地区差异明显;(6)生物和矿产资源丰富多样。经济意义:自然环境优势显著,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对经济布局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第四十五页,共146页。环境与经济布局合理表现图:第四十六页,共146页。1、地形中国地形具有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优点:有利于暖湿气流深入,为广大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河流大多是自西向东流向海洋,沟通了东西之间和江海之间;多级阶梯地势存在落差,蕴藏巨大水力资源;阶梯状地势使东部地区季风强度增大,加剧了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地区差异。地形缺点:山区气温低,生长期短且生态不稳定,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山区地势崎岖,不利于发展交通。(要想富先修路!)第四十七页,共146页。2、气候中国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候特点:(1)冬夏风向更替明显,冬季盛行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南风,暖热湿润。(2)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冬夏极端气温较差更大,夏热冬冷。(3)降水分布不均匀,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气候影响热量差异(积温为标准)五带划分: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赤道带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地区。第四十八页,共146页。3、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中国土地资源特点:【1】绝对数量丰富,相对数量少;【2】土地类型多样化;草地、森地、耕地、交通用地、工业用地等;【3】地域差异明显。中国土地资源存在问题:耕地减少;沙化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增加;土地资源质量不断下降;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第四十九页,共146页。(2)水资源中国水资源特点:【1】绝对数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低;【2】地区分布不均匀,缺水现象严重;【3】利用率低,且污染严重。(3)生物资源(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植物资源:【1】树种资源丰富;【2】森林资源较少;【3】地区分布不均匀【4】林种结构不合理,林龄比例不协调;【5】人工面积大。动物资源:珍稀动物多,如:大熊猫;白鱀豚;扬子鳄;丹顶鹤等。第五十页,共146页。(4)矿产资源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1】矿种多,储量大;【2】贫矿多,富矿少;【3】伴生和共生矿多;【4】地区分布不均。(5)海洋资源中国海洋资源特点:【1】资源种类多、储量大。【2】地区分布不均匀第五十一页,共146页。三人文因素(一)人文因素与经济布局:技术、人口、历史、政策与法律、文化。(二)中国人文因素及其经济意义1、技术因素(技术影响交通工具)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科技----军事----交通工具(中国高铁))第五十二页,共146页。第五十三页,共146页。2、人口因素(数量、构成和分布)数量由1800年的9.1亿到2015年75亿人;(中国有13.9亿人)构成由性别、年龄、城乡、素质、民族的比列关系;分布主要在北纬20°-60°地带,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有四个:一是东亚、东南亚;二是南亚;三是西欧;四是北美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地区。第五十四页,共146页。3、行政区划(省-县-乡)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待归省;自治州、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我国目前有34个省级单位。(其中23省5自治区4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第五十五页,共146页。第二节经济发展与布局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布局概况(一)世界经济形成与发展第一时期(18世纪中叶到一战)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成时期:殖民地、宗主国、东方从属与西方;第二时期(俄国革命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社会主义经济,世界经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对立的经济体系。第三时期(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至今)世界经济向一体化、全球化方向发展,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知识经济已现端倪。(二)世界经济格局及趋势美、欧、中、俄、日。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跨国公司第五十六页,共146页。二、中国经济发展与布局(一)旧中国经济发展:发展迟缓性、对外依赖性、经济结构片面性、布局不平衡性。(二)新中国经济发展与布局1、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52年679亿元到2015年67.7万亿)2、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门类齐全、结构合理)3、经济布局日趋合理(东西差距缩小;沿海与内地)第五十七页,共146页。三、现阶段我国经布局的基本原则(一)正确处理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使经济布局逐步趋向合理1、三大经济带的划分:东部沿海地带;西部地带;中部地带。2、东部地带基础好,经济、文化较发达,技术力量雄厚,经济管理水平高,具有建设投资少,积累多,见效快的优势。西部地带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文化不够发达,丰富的自然资源尚待利用。中部地带是能源开发和原材料的战略重点地带。3、西部大开发:交通;水;技术;工资?(二)工业接近原料、燃料地和产品消费区,节约社会劳动消耗1.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制糖等工业部分宜布局在原料和燃料产地;2.日用品、鲜食品加工工业、家具制造等宜靠近消费区3.知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宜布局在教育和科技中心(三)地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地区专业化综合发展)第五十八页,共146页。四、中国的国际地位(一)疆域地位中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的1/15,居世界第3位。(二)综合国力地位综合国力:资源力、经济力、科技力、教育力、国防力、外交力、政治力、文化力。2015年67.67万亿元,人均近万美元。在世界上排近90位。(三)国际竞争力2015年底居世界第11位。(四)资源地位总量大,人均低。(五)经济地位世界第2位。(六)社会发展水平地位(综合素质低人数比重大)第五十九页,共146页。作业1、简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2、你是怎样认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的?第六十页,共146页。
第二章农业地理第一节概述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头等大事。二、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一)季节性:春种秋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二)周期性:生物生长繁殖特点。(三)地域性:南水稻北小麦西北畜牧;因地制宜。(四)综合性: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五)不稳定性: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第六十一页,共146页。三、中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是世界历史最悠久农业生产大国之一。中国南方的水稻,黄河流域的谷子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豆的原产地,茶叶和养蚕的故乡。中国农业产值居世界首位,居世界首位的有谷物、棉花、花生、油菜籽、肉类、水产品、水果等。第六十二页,共146页。
第二节耕作业一、粮食作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最必需的生活资料。主要粮食作物有: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薯类和大豆等。稻谷和小麦称为细粮,其余为粗粮或杂粮。(一)世界粮食生产概况世界粮食播种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0%。2015年世界谷物总产量约为25.4亿吨。世界粮食产量按地区分布主要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按国家是中国、美国和印度最多。按人均最多是北美洲和大洋洲。(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北美和澳洲是世界商品粮产区,非洲和拉丁美洲最低。第六十三页,共146页。(二)中国粮食生产的发展2015年中国谷物总产量达5.8亿吨。中国粮食生产布局: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以及东北平原—东北、西北、西南等地。中国粮食生产存在问题:总量不足,单产不高,生产水平低,粮食商品粮率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第六十四页,共146页。(三)中国粮食生产的地区分布1、稻谷稻谷是中国首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2015年中国稻谷产量为2.1亿吨。稻谷按其对土壤和水分适应性分水稻和旱稻,以水稻为主。按成熟期分早稻、中稻和晚稻;按其品种质地分籼稻、粳稻和糯稻。水稻喜高温、喜湿,适宜分布热量充足,雨量较多或灌溉方便区。(1)华南双季稻区
中国籼稻为主的产区(2)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区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川、渝、鄂、湘、皖、浙、苏沪、赣以及豫南、陕南地区。籼稻和粳稻为主。(3)云贵高原稻区云南、贵州和四川部分地区,主要是单季稻,部分为双季稻。秦岭-淮河以北为单季稻。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特点。第六十五页,共146页。2、小麦小麦是仅次于稻谷的粮食作物,2015年小麦产量1.3亿吨。小麦是温带作物,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分布广泛,除青藏高寒区外所有地区均可。以北方集中产区。小麦按播种期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以长城为界,北春小麦南冬小麦(占80%)。(1)春小麦区;(2)北方冬小麦区(3)南方冬小麦区第六十六页,共146页。3、玉米玉米属高产作物,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是中国最主要的杂粮作物。仅次于稻谷、小麦,居第三位,产量仅次于美国。玉米是喜温喜湿作物,在中国分部广泛,主要产区集中在东北、华北及西南山区。其中吉林、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为最多。2015年中国玉米产量为2.3亿吨。吉林省为中国最大玉米生产省。第六十七页,共146页。4、高粱高粱是中国杂粮作物之一。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于稻谷和小麦,且用途广泛,是轻工业原料(酿酒:五粮液)。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强,地区分布广泛。东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地区和淮北平原是高粱集中产区,辽宁省为最。5、谷子谷子是北方传统粮食作物。具有抗旱、耐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生长期短、需水少、耐储藏、营养价值高。谷子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松辽平原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山西、陕西、河北、山东和河南等省种植较多。第六十八页,共146页。6、大豆大豆所含油脂和蛋白质极为丰富,营养价值高,既是粮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及重要工业原料,用途广泛。大豆原产于中国,2015年大豆产量在2500万吨,仅次于美国、巴西、阿根廷,居世界第四位。(美国、巴西转基因大豆)大豆是喜温作物,生长期需高温,收获季以干燥为宜。松辽平原和黄淮平原为两大主产区。其中哈尔滨、辽原、长春称“三大仓库”第六十九页,共146页。
7薯类薯类主要包括甘薯和马铃薯。中国以甘薯为主。甘薯是喜温作物,耐酸、耐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抗旱。甘薯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珠江流域为主产区。马铃薯既是粮食,又是营养丰富的蔬菜,适于温凉气候,生长期短,成熟快。主要产区在东北北部、内蒙古西部、山西和河北北部以及四川西北部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的地区。第七十页,共146页。二经济作物经济作物是指除粮食、饲料、绿肥等作物以外的其他各种农作物。(一)纤维作物纤维作物包括棉花、麻类和蚕茧等,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1、棉花棉花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也是医学、化学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棉花原产亚热带,是喜温、好光、生长期长的农作物,根系深。世界棉花种植面积约3000万公顷,集中在亚热带地区。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产区。中国产棉区主要在新疆、黄淮河流域、长江流域三个地区。2011年中国棉花产量是728万吨,2015年是561万吨。(市场影响)第七十一页,共146页。三大产棉区(1)新疆棉区历史悠久,气候优势明显,是中国最重要的优质产棉区。产量占国内一半。新疆棉田主要在南疆的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州北部,北疆集中在玛纳斯河流域。第七十二页,共146页。(2)黄淮海棉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北京、天津以及苏北和皖北地区。优势是地势平坦,光热水土条件适合棉花,值棉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交通方便,曾是中国最大产区。本区棉区分布在冀中南、鲁西北、豫东、关中平原和汾河谷地。山东和河南产棉居全国第2、第3位。第七十三页,共146页。(3)长江流域棉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包括苏南、皖南、浙江、湖南、湖北、四川、江西、上海以及豫南陕南和黔北。本区处亚热带,热量丰富,降水充足,生长期长。棉花单产和商品粮率全国最高。产量以江苏、湖北、安徽、湖南和四川较高。但梅雨、秋雨多、日照少、伏旱、病虫多。第七十四页,共146页。2、麻麻类纤维具有拉力大、吸湿性强、散水散热快、耐腐蚀等。麻的种类有黄麻、红麻、亚麻、苎麻、龙舌兰麻和剑麻。经济价值高的有黄麻、红麻、亚麻、苎麻。印度、孟加拉国、中国、泰国和印尼是主要产麻区。
红麻苎麻亚麻
第七十五页,共146页。3、蚕茧中国植桑养蚕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按照蚕的食料不同,分为桑蚕茧和柞蚕茧,中国以桑蚕茧生产为主。(1)桑蚕茧:以食桑树叶得名。主要集中在太湖流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为中国三大桑蚕基地。(2)柞蚕茧:以柞树、橡树、栎树等树叶为饲料,是中国特产。主要集中在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豫西山地,是中国三大柞蚕基地。其中以辽宁省最多。
桑蚕柞蚕第七十六页,共146页。(二)油料作物油料作物不仅是食用植物油,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分为草本油料和木本油料作物两大类。农业上主要统计是草本油料作物,如:花生、油菜籽、芝麻、胡麻和向日葵等。世界上油料作物播种面积有5000万公顷,中国居首位。1、花生花生单产高,出油率高,也是副食。花生原产于热带地区,是喜温耐瘠作物,对热量要求较高,排水性要好。主要生产国有中国、印度、美国、阿根廷等。第七十七页,共146页。2、油菜籽主要生产国有中国、加拿大、印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房补充协议书的法律效力
- 购销合同中的国际通信技术与网络合作
- 购销合同管材的交付与验收
- 赞助商资金赞助协议
- 足球场草坪材料购销
- 轮胎购销业务协议
- 载人货梯采购合同
- 造价咨询招标文件的编制
- 通讯设备采购协议
- 配电工程招标文件答疑处理常见问题
- 初中安全教育课件《警惕网络陷阱》
-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对象考核表
- 消防安全管理清单
- 我的家乡济南课件
- 一年级上册语文拼音练习题
- 初中体育与健康人教7~9年级第7章 球类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设计及教案
- 旅游景区管理制度完整汇编
-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六组-2《奇妙的中心句》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JJF(津) 3019-2022 经皮黄疸测试仪校准规范
- 汽车冲压焊接总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旅游地理学课程《旅游地理学》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