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陇右诗是杜诗枢纽一�历来论者多重杜甫陇右诗之“图经”特色,而清代重要杜诗注家浦起龙《读杜心解》却颇重其枢纽意义,在《读杜提纲》中用过半的文字阐述此意。录如下:�
客秦州,作客之始。当日背乡西去,为东都被兵,家毁人散之故。河北一日未荡,东都
一日不宁。晓此,后半部诗了了。本传旧谱并说是关辅饥,没交涉。�
蜀中诗只“剑外官人冷”一句盖却。设不遇严武,蚤已东下。夔州诗口口只想出峡,荆
州、湖南诗口口只想北还。�
说杜者云每饭不忘君,固是。然只恁地说,篇法都坏。试思一首诗本是贴身话,无端在
中腰夹插国事,或结尾拖带朝局,没头没脑,成甚布局?杜老即不然。譬如《恨别》诗,“闻
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是望其扫除祸本,为还乡作计。《出峡》诗“朝士兼戎
服,君王按湛卢”,“五云高太甲,六月旷抟扶”,是言国乱尚武,耻与甲卒同列,因而且
向东南。以此推之,慨世还是慨身。太史公《屈平传》谓其“系心君国,不忘欲反,冀君之
一寤,俗之一改也。然终无可奈何,故不成以反”数语,正蹋着杜氏鼻孔。益信从前客秦州
之始为寇乱,不为关辅饥,原委的然。�
所谓“客秦州”,当包括整个在陇右时期。去两京而客秦州,是杜甫离开朝廷政治中心的抉择性
一步,此后不再回头。这是杜诗一大关节。不言“转折”,而言“枢纽”,是由于我考虑到从本质上
看,杜甫此后并未变更其“思朝廷”与“忧黎元”之初衷,只是二者间的重心有所调整,有所深化,
其表现形式也有所变更,但一部杜诗仍是一索子贯,不成打为两截子。细味浦氏云云,也只是要强
调其“无可奈何”,而“系心君国,不忘欲反”才是前后杜诗筋连着骨的脉络所在,故“晓此,后半
部诗了了”。且“转折”指现象,“枢纽”指产生此现象之文本。�
乾元二年(759)秋后的陇右诗与前半部诗的内在联系,首先在于它是至德元载(756)以来种
下的“因”所结成的“果”。说杜甫客秦州与“关辅饥”“没交涉”是不对的,由于诗人自己在秦州
所作《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中称:“无钱居帝里,尽室在边疆。”显
然与经济状况大有关系,“关辅饥”让贫困的一家子活不下去。然而这只是外在的理由,当年安禄山
作乱前夕,“幼子饿已卒”的处境下,他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犹曰:“生逢尧舜君,不
忍便永诀。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安史乱作,唐肃宗即位灵武,诗
人竟把家小撇在羌村,只身奔赴行在,不幸被俘。后体验千辛万苦,终究“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
肘”(《述怀》)。即使肃宗厌恶他,让他回�州探亲,他在《北征》中犹“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甚至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出城门犹三步
一回头,恋恋不能去:“近侍归京邑,移官岂至尊。无才日衰弱,驻马望千门!”(《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如今何以仅为“无钱居帝里”就毅然决然而去,甚至后来唐代宗都召不回头?《秦
州杂诗》(其二十)道出深刻的内在理由:“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涤非师注:“古人说‘后从
谏那么圣’,而你陛下却真是天生的圣帝,我这老匹夫又懂得什么呢!”(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这当然是对肃宗的讥讽。仇
注:“自圣,见谠言不能入,何知,见朝政不忍闻。”这才是老杜挈妻子离朝廷的内在理由。�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稍后所作《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中得到印证。诗有云:�
昔在凤翔都,共通金闺籍。
天子犹蒙尘,东郊暗长戟。
兵家忌间谍,此辈常接迹。
台中领举劾,君必慎剖析。
不忍杀无辜,所以分白黑。
上官权许与,失观法迁斥。
仲尼甘旅人,向子识损益。
朝廷非不知,闭口休叹息。
余时忝诤臣,丹陛实咫尺。
相看受狼狈,至死难塞责。
行迈心多违,出门无与适。
于公负明义,惆怅头更白。�
“上官”、“朝廷”不分黑白,滥杀无辜,正由于肃宗的刚愎自用,倒行逆施,根本不恤民情。
这正是杜甫最痛心处!从史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唐肃宗是一个极自私的人,为一己之私,可以置国家
长远利益于不顾,不惜出卖百姓,对他所依靠的功臣施以小战略来算计他们,甚至对父子兄弟子女
也往往骨肉相残。这些劣迹屡见于史书,已是唐史常识,恕不列举,仅举一例以见其残忍地出卖支
持卫国战役的老百姓的极端自私。《资治通鉴》卷二二�GA996�至德二载条:�
初,上欲速得京师,与回纥约曰:“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至是(今按,指收复长安时),叶护欲如约。广平王�拜于叶护马前曰:“今始得西京,若遽俘掠,那么东京之人皆为贼固守,不成复取矣,愿至东京乃如约。”叶护惊跃下马答拜,跪捧王足,曰:“当为殿下径往东京。”即与仆固怀恩引回纥、西域之兵自城南过,营于�水之东。百姓、军士、胡虏见�拜,皆泣曰:“广平王真华、夷之主!”上闻之,喜曰:“朕不及也!”�整众入城,百姓老幼夹道欢呼悲泣。�
肃宗之残忍、虚伪可见,被出卖的老百姓之无助、悲伤如闻。虽然这一事情未概括再现于杜诗,但
它对“穷年忧黎元”的杜甫的刺激是不言而喻的。在收京后所创作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三吏”、“三别”
中,我们感受到诗人内心极度的冲突与痛楚已趋极限:�
他一方面根据当时人民固有的“同仇敌忾”的爱国热心进一步激励人民参战,有时借新娘子
的口说话:“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新婚别》)杜甫看得领会:没有人民的参战,连忙就要
灭亡;但朝廷假设不顾人民的死活,自掘坟墓,人民也就很难以参战,国家还是要灭亡。所以杜
甫在另一面那么大力揭露当时兵役黑暗并直接痛斥统治者的残暴:“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新
安吏》)所谓“天地”,实即朝廷(萧涤非《杜甫研究》修订本,齐鲁书社1980版)。�
“三吏三别”典型地表达了杜甫“思朝廷”是为了“忧黎元”,“忧黎元”所以就得“思朝廷”。
而诗人一旦意识到这个“尧舜君”刚愎自用,倒行逆施,根本不恤民情,四处只为一己之私,“致
君尧舜”的空想便会破灭,他还要弃家不顾,死跟“朝廷”吗?“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终究蜕变
为“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毅然决然离朝廷而去。洛阳返华州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是杜甫“客秦
州”的最大推手。
�
二�
陇右诗对安史之乱以来的现实作了深刻的反思,浦起龙于此作了重要的提示。开篇所引浦氏云云,
将杜甫背乡西去与其君臣关系联系起来考虑,可谓切中肯綮。尤作对得的是,他指出杜诗“慨世还是慨
身”的特质――杜甫是在现实中经过亲历亲感去斟酌、处理其君臣关系的。虽然浦氏有“片面地强调了
杜甫的忠君思想”(《读杜心解》点校说明)的弊病,但以上提示仍具研发之功。�
诚如浦氏所指出,“国乱尚武,耻与甲卒同列”确实是杜甫一大心结。“国乱尚武”本无可厚非,问
题是尚武而弃儒术不用,“诗书遂墙壁,奴仆且旌旄”(《避地》),于是文治既废,道德沦丧,群小趁机“攀
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王侯”(《洗兵马》),乱上添乱,乱象无已时。杜甫客秦州以后,对这个问题
作了深入的反思:“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秦州杂诗》之四)“此邦今尚武,何处且依仁?”(《寄
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杜甫认为大乱更需要文治相辅,使百姓安定下来才是根本大计。关于这一点,《秦
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中有明确的表述:�
羽书还似急,烽火未全停。
师老资残寇,戎生及近�。
忠臣辞愤激,烈士涕飘扬。
上将盈边鄙,元勋溢鼎铭。
仰思调玉烛,谁定握青萍。�
仇注:“上将元勋,见功臣可仗。”愚意以为“盈”、“溢”不无讥讽意味。盖满地上将元勋,何以烽
火未停?仇注又云:“欲调玉烛,青萍谁属?言当专任李郭,以致太平。”仍未达一间。《尔雅・释天》:“四
时调和谓之玉烛。”调和阴阳是宰相、诸文臣的职责,那么“调玉烛”与“握青萍”并列,文武当并用也。
后来在梓州所作《有感五首》强化了这一看法:“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又云:“战伐乾坤破,疮痍府库贫。众寮宜纯净,万役但平均!”这些就是“调玉
烛”的概括内容。只有百姓安定,支持朝廷,才能停滞战乱。其“思朝廷”的启程点仍是“忧黎元”,而
燮理阴阳的“儒术”才是治乱的根本。�
杜甫在秦州所作的这一重要反思,贯穿了后半部杜诗。萧涤非先生曾精辟地指出:�
杜甫入蜀以后,思想上有一个很突出的变化,那就是他不再“自比稷契”,而敬仰于诸葛亮。他写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并公然说:“凄其望吕葛,不复梦周孔。”意思是说,他殷切期望的是吕尚、诸葛亮这类英雄人物,再也不理想周公和孔子了。(《杜甫研究》)�
杜甫秦州以后虽然仍坚信儒术,但确实将梦想调低了,和当时的现实更贴近了。不得已而求其次,他甚至将严武树为诸将的模范。在永泰元年(765)所作《诸将五首》中,严辞抨击了当时武官的昏庸,
却于末首赞美了严武,断定其镇蜀安民之功:“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清晰数举杯。西蜀地形天下险,安
危须仗出群才!”假设我们将此诗与《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合读,便不难明白,杜甫尤看重的是严武为
政能提防风化,能爱民。诸葛也好,严武也罢,都是文武双全的人物,是杜甫心目中切合现实需要的人
才。浦起龙将杜甫对“国乱尚武”的斟酌归结为仅仅是“耻与甲卒同列”,那么未免浅乎言之。从另一个角
度看,那么杜甫又是将梦想高调了。让我们再回到陇右诗看看。�
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冬离秦州往同谷,写下《凤凰台》诗,录如下:�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
西伯今落莫,风声亦悠悠。
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
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
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
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
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
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
所贵王者瑞,敢辞微命休。
坐看彩翮长,举意八极周。
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
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
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
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
浦起龙将此诗归结为“注想太平之意”,笺曰:“是诗想入非非。要只是凤凰本地风光,亦只是老杜
平生血性。不惜此身颠沛,但期国中兴。刳心沥血,兴会淋漓。”很有见地。确实,此诗“想入非非”,
却又是“老杜平生血性”的表达,可谓是一首从严酷的现实中绽放出来的浪漫之花。与李白《古风五十九
首》之“西上莲花山”有相类之趣。然而,从“凤凰台”联想到“凤鸣岐山”,周室中兴,还不算特殊。
特殊的是他想象中的凤凰并非给人们连忙带来祥瑞、太平的凤凰,而是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鸟:“恐有无母
雏,饥寒日啾啾。”要让她带来祥瑞首先务必养活她,哺育她。杜甫不是坐等太平天赐,而是要以心血亲
自哺育出太平:“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所贵
王者瑞,敢辞微命休。”这不就是鲁迅所说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吗?不就是《离骚》所云:“长太息以
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在凤雏的意象中,无疑凝聚着中华民族
精英的文化基因。诚如萧先生所指出:“一部杜诗,便是杜甫‘我能剖心血……一洗苍生忧’的实践。”(《杜
甫研究》)它与前期所作《奉赠韦右丞丈二十二韵》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梦想是相
承的,不过重心已从“致君”移向“致太平”,“再光中兴业”不是仅为一家一姓,而是为了“一洗苍生
忧”。他貌似开头把梦想更多地寄托在士子百姓一边,“炯然无外求”,而不是把梦想只押在�“致君”上。����
杜甫是专心的。他俨然“筹划外”地在凤凰台下找了个村子住下,成为陈贻�先生所说的凤雏的“供
养人”(陈贻�《杜甫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他实践了“血以当醴泉”的誓言,在困顿中写下令人刻骨铭心的“同谷七歌”。它与入蜀后的
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遥相响应。直至诗人逝世前一年,在漂泊途中,诗人又写下《朱凤行》,再次
坚申其誓言:�
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
至此,我们可以说,浦起龙“晓此,后半部诗了了”的提示是切实的,陇右诗是杜甫对安史之乱现实举行深刻反思之起始,此后杜诗最多反思之作,不再是潼关时期那种以同步反映现实斗争的战地记者式的“报导”。�
(单位: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秋季艺术品展销会交易合同3篇
- 2024年私人房屋租赁管理服务合同3篇
- 笨氯苯课程设计文献
- 游学课程设计培训总结
- 甜点面包烘焙 课程设计
- 环保课程设计理念有哪些
-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
- 研学课程设计国风艺术
- 粽子酱的制作课程设计
- 中国田园犬行业销售工作总结
- 五年级上册小数递等式计算200道及答案
- 教育用地划拨流程
- 制造业智能制造工厂布局方案
- 10《吃饭有讲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二次函数综合(含答案)
- 拆除铝合金门窗及附窗安全协议书
- 体外诊断试剂-C反应蛋白(CRP)测定试剂盒(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临床评价报告-血清
- 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粤版2024)新教材解读课件
- 人教版数学四上《大数的认识》说课稿
- 气胸讲课课件
- 2024年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手册15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