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课件_第1页
月是故乡明课件_第2页
月是故乡明课件_第3页
月是故乡明课件_第4页
月是故乡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

古往今来,思乡的作品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

走近作者

季羡林

(1911.8-2009.7)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生于1911年,山东临清县人。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四位老先生,因为都曾在燕园居住,人称“未名四老”。四位先生实则住在未名湖的后湖,那地方叫朗润园。所以又称

“朗润园四老”。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燕”,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以及产生的内心感受。(重点)

3.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认

miǎogōuméngchéngchè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晶莹

yǐnǐruìláiyínqǐng

蒙湖

éyānzhuì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

.燕

yān

(燕山)

yàn

(燕子)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读一读:每到这个时候,燕(.yàn)子就飞离了燕(.yān)山。

理解词语

【徘徊】

【萌动】

【旖旎】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柔和美好。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

指老年;高龄(耋:七八十岁的年纪)。这位耄耋老人须发皆白,红光满面。

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事务)开始发动。

【巍峨】

【耄耋】

【点缀】

理解词语

【恍然大悟】

【烟波浩渺】

【乐此不疲】

【碧波万顷】

【离乡背井】

形容水面辽阔。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形容水面或天空或草原一片碧绿或碧蓝,广阔无际。

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形容非常美好,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的。

离开家乡;到外地去。

二者互相衬托,显得更有情趣。

【相映成趣】【美妙绝伦】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回忆了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月景和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漂泊看到的无数美景和月亮。

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开篇点题,点明主旨:爱故乡。

开头简洁、自然。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山高月小”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意思是说从山下望去,山高高耸立,天上的月亮小而明亮。形容夜景的气势。“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风景秀丽,景色清幽,享誉中外。

三潭印月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幻想充满童真童趣。

两句出自苏轼的《赤壁赋》,意思是说明月从东山上升起,徘徊在北斗星与牛郎星之间。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脉脉含情。

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为什么作者无法想象“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因为作者的家乡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小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不知道山为何物,所以无法理解诗句描写的景象。

第二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由月亮铺展开来,写到月亮的陪衬物“山”(山高月小)和“水”(三潭印月),是过渡。引出下文作者对故乡苇塘上和水中月亮的描述和怀念。

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

“八月湖水平”出自孟浩然的《临洞庭湖上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意思是说洞庭湖八月水势大涨,与湖岸相平,包容着天空的倒影,远处天水相连,混而难辩。诗句写出了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的壮观景象。

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

写了两件件趣事:第一件事是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第二件事是在古柳下面点篝火,摇树捉知了。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作者当时“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作者看到天空中的明月,清光四溢,看到水中的月亮与之相映成趣,心中萌动的一定是对明月的赞美,是对家乡的歌颂。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在世界各地看风景,看到不同的月亮。

排比

“立刻就飞回去”“永远忘不掉”直接抒发胸臆。

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段话是怎样表达感情的?

这段话通过世界各地的月亮与故乡的小月亮作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朗润园

正面描写,突出燕园美景,是一个“胜地”。

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不能不说”双重否定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燕园是望夜赏月的好地方。

本文是怎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

(1)通过对故乡的月亮及月下趣事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拿世界各地见到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作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3)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课文结构

数星星

回忆

故乡与童年

点篝火,摇知了

望月游玩

比不上故

离开故乡

比不上故乡小月亮

乡小月亮

燕园赏月胜地

世界各地的月亮

课文主旨

这篇课文回忆了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月景和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漂泊看到的无数美景和月亮,通过故乡之月与他乡之月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之月的喜爱,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写得非常平实,采用的大都是短句子,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娓娓道来,甚至不时流露出返老还童般的天真,但越是这样的质朴自然越是能见出作者对故乡的至情至爱。

推荐阅读

母亲心中的月亮

从很小的时候起,对中秋节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个

“圆”字——月饼是圆的,苹果是圆的,葡萄是圆的,酒瓶是圆的,月亮是圆的……家更要团圆。就连中秋节全家聚餐,餐具都要细心挑选,挑没有残的碗,选圆形的盘子,摆放在圆的饭桌上,图个圆圆满满的吉利。那时候,圆,好像就是过中秋节的企盼。

长大到了外地工作,每逢中秋节,只要能够回家,总要赶回老家过节,满足母亲团圆的愿望。看到我节前赶回家,母亲就会眉开眼笑,第一句话准是:“老大赶回来了,这回好了,咱家又过个

团圆节。”可见这“团圆”二字,对于作为家庭轴心的母亲,该是多么重要。我甚至于隐约地觉得,只有全家团圆了,这中秋节才属于母亲。否则,月饼再甜,水果再多,饭食再丰盛,美酒再醉人,月亮再圆润,都跟她没有关系,这时,反而让她更思念远方的我,后来思念中又增添两个下乡的弟弟。就是为了让母亲心中,这颗圆圆的皎洁月亮,在中秋节这天更明亮,我总是一年又一年,匆匆忙忙地奔回家过中秋节。

父亲曾经告诉我说,我在异乡流放的那些年,母亲知道我中秋节回不了家,她总是在节前几天催促父亲,从邮局寄几块月饼给我。尽管在当地也有月饼卖,同样的香甜,同样的精致,但是在母

亲的心目中,只有吃到家乡的月饼,她的儿子才是在她身边过节。千里迢迢寄来的月饼,在我看来,分明是母亲的心啊。真难为母亲啦。

其实,我又何尝不想回家呢?我又何尝不想团圆呢?只是身不由己呀。无数个中秋的夜晚,在远离亲人的地方,摆上父母寄来的月饼,常常是不忍心切开,先看看这个中秋夜晚,月亮圆不圆亮不亮,如果夜晚月亮又圆又亮,这才把月饼切开吃。倘若这中秋的月亮,被阴云严严遮住了,看不到那圆圆“玉盘”,我就把月饼视为月亮,观赏一两天才切开吃,想以此慰藉远在家乡的母亲。我冥冥中相信,此刻的母亲,会知道儿子的心意。

后来,渐渐习惯这中秋离别,再后来,慢慢父母相继地逝世,这中秋夜晚的月亮,是阴是晴是圆是缺,我似乎已经不再注意。就连这中秋月饼,好像也是可有可无,更没有当年过中秋节时,那股勃勃的心劲儿。这时有人提到中秋节,我总是“噢”地应一声,表示知道要过节而已。再后来,自己到了父母在世时的年纪,每逢中秋节的夜晚,偶尔仰望高远太空,随便地瞅上一两眼月亮,至于月亮的境态如何,我已经全然没有兴趣。

这时才真正地明白,天上的月亮,就是面高悬的明镜,照着人间万事万物。月亮本身都有阴晴圆缺,何况被月亮照着的人呢?想到这里,一切烦恼忧伤,荡然无存。心境如一片月光似的纯净。

从此不再在意人间的冷暖厚薄,只想着生活过得像中秋月亮,年年如期地来,年年如期地去,哪怕被云遮雾蔽,都永远是从从容容地放光。中秋的月亮啊,不属于母亲,却属于了我。我没有母亲那么多的牵挂,就越发觉得月亮也是这般地平常,跟人生一样圆缺明暗全都自然。

母亲走了许多年了,如今我还过中秋节,不过没有从前隆重。有时中秋想起赏月,在自家楼舍阳台上,随便走走看看月亮,不管今夕是圆是缺,眼前总会出现母亲的身影。仿佛母亲总算有所领悟,此时来告诉她的儿女:“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不可能总是不变,就如同中秋的月亮,时阴时晴时圆时缺,这才是真实的月

亮。你们万万不可再追求诸事圆满哪。”可惜母亲和我,都领悟得迟了。

这时再看天上月亮,它正在被云遮蔽着。可是不知为什么,此刻在我的心中,月亮,依然明亮,依然圆润,依然美丽……这时涌上心头的,常常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诗句。噢,读了,没有悲观的情绪,没有失望的感情,有的只是关于人生的深深思索。

思考:

1.母亲知道我回不了家便催父亲寄月饼,这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情感?2.读了古诗“没有悲观的情绪,没有失望的感情,有的只是关于人生的深深思索”。在全文中,作者有哪些思索?

课后练习

一、下列词语的拼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B

)

A.旖旎(yǐ

ní)

无垠(wú

yín)B.篝火(ɡōu

huǒ)

燕园(yān

yuán)C.萌动(ménɡ

dònɡ)

澄澈(dènɡ

chè)D.浩渺(hào

miáo)

点缀(diǎn

zhuì)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不可(

)(

)

美妙(

)(

)相映(

)(

)(

)(

)浩渺

顶天(

)(

)荷香(

)(

)

景宿鸟(

)(

)良辰(

)(

)三、用“____”画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我天天晚上乐此不彼,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2.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物。(

)3.我躺在吭边厂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

)(

)4.我在故乡只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崖。(

)5.每逢望夜,一伦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倾。(

)(

)四、用“然”字组词,填入句中。

1.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

)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2.我当时(

虽然

)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

油然

)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一、初读课文,感知题意

1.自古以来,________月亮

就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季羡林

以“月是故乡明”为题,表达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

的诗《________________月夜忆舍弟

》。本文中2.“月是故乡明”出自________的第______一

自然段是对这句思乡名句的简单阐释。它与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关系是______(A.总结全文

B.首尾呼应)。

B3.作者借月亮寄托自己的思乡情怀,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借月抒怀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品读课文,体会思乡情怀

1.回忆故乡和童年。

文章中作者追忆了哪些童年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星星、点篝火捉知了、看月亮。

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