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1页
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2页
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3页
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4页
专题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高考图形突破考点归纳总结第1页第1页返回目录考点考情实录年份考点区域含义,不同样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差别山东卷T27,浙江卷T36(2)(3),江苏卷T29(1)新课标全国卷ⅡT37(4),北京卷T1、2、36(4),广东卷T41(1),四川卷T9、14(1),天津卷T13(1)(2),江苏卷T27(1)(2),浙江卷T36北京卷T40(2),江苏卷T15,安徽卷T23、24,浙江卷T5、6、37(2),重庆卷T1不同样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新课标全国卷T8,江苏卷T13、14江苏卷T29天津卷T14(3)第2页第2页返回目录考点考情实录年份考点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山东卷T26(5),安徽卷T28、29、34(3),浙江卷T37(2),广东卷T41(5),江苏卷T29新课标全国卷ⅠT37(4),北京卷T10、11,天津卷T12(3),江苏卷T6、24江苏卷T16、浙江卷T1、2,福建卷T8,广东卷T41(5)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北京卷T40(3),山东卷T5,安徽卷T25,福建卷T7,广东卷T8,江苏卷T27(2)江苏卷T3,浙江卷T6,福建卷T5,重庆卷T7福建卷T1、2,广东卷T10,江苏卷T9、10,重庆卷T11、12第3页第3页返回目录专项框架构建

第4页第4页►命题点一区域环境与区域差别例1[•浙江卷]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指标之一。读表,完毕(1)~(2)题。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人均地域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值之比都市化水平(%)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全国1.0052.571.001.00青海0.8647.440.140.95河南0.8242.437.741.07黑龙江0.9356.901.000.29浙江1.6563.200.832.56第5页第5页(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是()A.人均地域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都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地域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都市化水平越高D.都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2)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是()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6页第6页【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下列几点突破:(1)理解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概念。(2)对表格中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7页第7页[解析](1)C(2)D第(1)题,由表格信息可知,人均地域生产总值最高浙江,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并不高,故A项错误;都市化水平最低河南,人口对耕地压力并不是最小,故B项错误;人均地域生产总值越高地域其都市化水平也越高,故C项正确;都市化水平最低河南,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较大,故D项错误。第(2)题,四省中青海技术水平较低,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不好;河南水资源短缺,不适合发展耗水较多产业;浙江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最高,不适合发展用耕地多产业;黑龙江地广人稀,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故D项正确。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8页第8页【考点透析】

1.区域地理特性分析办法分析各区域地理特性,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详细思绪和程序如图9­1所表示:

图9­1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9页第9页2.区域差别比较办法(1)适合比较区域①地理位置相同或差别性明显地域a.60°N亚欧大陆东岸和西岸,可从气候类型、特点及其成因等方面进行比较。b.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均位于30°N附近,可从河流注入海洋、地形成因、气候类型、人口分布、主要都市、发展农业条件与主要农产品、农业带等方面进行比较。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10页第10页②地形、气候等自然特性相同或差别性明显地域a.秦岭南北两侧地域气候、水文特性比较。b.喜马拉雅山南坡与阿尔卑斯山南坡冬夏季雪线改变及其成因比较。c.中亚与同纬度西欧地域气候特性和水文特性差别比较。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11页第11页③经济特性相同或差别性明显地域a.日本和英国在自然条件、工业分布和经济特点等方面异同。b.德国鲁尔区与中国辽中南工业区在区位条件、工业部门结构、整改办法等方面异同。c.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在气候、资源、人口、经济特点等方面差别比较。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12页第12页(2)环节:拟定区域位置,列出比较要素(能够以序号或表格形式呈现出来,以免答题混乱)。(3)内容: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条件、限制性原因等。(4)分析:深层次分析各差别条件产生原因,探求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办法。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13页第13页【新题巩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底特律始建于17,1830年后其工业稳步成长,19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在此建立,此后底特律快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城”。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冲击,底特律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后底特律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其经济衰退趋势。美国房地产市场崩溃,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14页第14页材料二图9­2是北美五大湖地域主要工业都市分布图,图9­3是底特律人口数量改变图。

图9­2图9­3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15页第15页(1)18世纪五大湖地域许多工业都市快速发展主要区位条件有哪些?(2)底特律人口快速增长时期主导产业是什么?该产业发展主要原因有哪些?(3)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详细原因有哪些?(4)简述底特律兴衰给我国都市经济活动启示。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16页第16页[答案](1)丰富煤铁资源,水运便利,市场需求量大。(2)汽车工业。先进科学技术,新兴市场需求,丰富原材料。(3)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工业冲击,美国房地产市场崩溃,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冲击。(4)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17页第17页[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域煤铁资源丰富,濒临海洋,湖泊河流众多。东北部工业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地域。从资源、交通、市场等方面回答该题。第(2)题,读图可知,底特律人口快速增长时期是19至1950年。从材料一“底特律……19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在此建立,此后底特律快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城’”中可知,该时期底特律主要产业是汽车产业。汽车产业发展主要原因可从市场、技术、原材料等方面进行归纳。第(3)题,阅读材料一,进行归纳提炼。第(4)题,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18页第18页►命题点二区际联系例2[•浙江卷]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水调往北方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图9­4),完毕(1)~(2)题。

图9­4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19页第19页(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也许带来影响,叙述正确是()①能够处理华北平原盐碱化问题②有助于改进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能够自流引水④可缓和戊地用水紧张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也许带来影响,叙述正确是()A.可提升社会对长江水质关注B.可促使长江泥沙向海洋输送C.可减少甲地咸水入侵发生也许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规律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20页第20页【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下列几点突破:(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资源调入区地理特性。(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地势高下改变。(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资源调出区地理特性。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21页第21页[解析](1)D(2)A第(1)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过京杭大运河将长江水输送到北方地域,能够有效改进丙地域大运河航运条件,也能够缓和华北地域用水紧张局面,但无法处理华北平原盐碱(渍)化问题;图中丁处海拔高,丙至丁段无法实现自流引水。故D项正确。第(2)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通过我国经济发达长江三角洲地域,当地水污染比较严重,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缓和北方水资源紧张情况而建,长江水质差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引水之后,长江下游河段水量减少,河道泥沙沉积增长,入海泥沙量会减少;甲地咸水入侵也许会加剧;海洋潮汐是受地月引力作用形成,调水不会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规律。故A项正确。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22页第22页【考点透析】

1.资源跨区域调配分析思绪(1)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分析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地域需求不平衡,是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分析该问题可主要围绕供需两个方面矛盾进行探讨。调出地资源丰富,资源消耗量小,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调入地资源少,资源消耗量大,当地资源不能满足其需求,资源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长远发展。(2)调配路径选择路径选择要考虑自然条件(如南水北调线路选择时对地形条件考虑)、社会经济原因(西气东输工程沿线通过较多都市)、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等。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23页第23页(3)资源调配影响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输出区、输入区和调配线路周围地域分别含有有利和不利影响。①能源跨区域调配影响a.对资源输出地影响: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长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发展。b.对资源输入地影响:缓和输入地能源紧缺情况,优化其能源消费结构。c.对资源影响:提升资源利用率,增进输出地与输入地协调发展。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24页第24页d.对环境影响有利:(以天然气跨区域调配为例)从输出地输来天然气,可部分替换煤炭,有助于改进输入地大气质量;在沿线农村地域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需求,从而缓和植被破坏带来环境压力。不利:建设过程中,也许对沿线地域环境造成破坏。②跨流域调水影响a.对输入地:缓和水资源紧张情况,满足工农业用水需求,增进经济发展;增进水循环,减轻水体污染;调整大气湿度,改进局地小气候。b.对输出地:水资源储量下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25页第25页c.其它影响:建设过程中,也许对沿线地域环境造成破坏;地表水下渗,也许会使土壤出现盐渍化现象;沿线排污,也许出现二次污染。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26页第26页2.产业转移分析思绪(1)影响产业转移原因分析影响产业转移原因诸多,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产业成本改变、发展前景改变等多方面原因。能够说,但凡影响到产业布局区位原因都是影响产业转移原因。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是劳动力原因、市场原因、内部交易成本原因。哪一个原因能成为某种产业转移主导原因,还与这种产业生产特点相关。产业转移即重新寻找更适当区位。寻找适当区位时有一个基本原则要把握,即产业迁入地应当是更能减少该产业生产成本、提升其经济效益、扩大其发展空间地域。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27页第27页(2)区域产业转移普通规律①区域内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轻工业(早期)→(积累资金,提升技术水平)→重工业(中期)→(加强基础工业建设,提升科技水平)→高科技工业(后期)。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28页第28页②区域产业转移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工业(或者附加值低环节),再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重工业,最后转移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经济发达地域向经济欠发达地域转移。发展中国家(或经济欠发达地域)接受经济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也许性条件有丰富廉价劳动力、廉价地租、辽阔市场、充足资源等,详细哪一个是考虑重点,与转移产业特点相关。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29页第29页(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影响

图9­5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30页第30页【新题巩固】读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位置示意图(图9­6)及苏南某工业园区产值构成改变示意图(图9­7),回答下列问题。

图9­6图9­7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31页第31页(1)安徽皖江区是国务院同意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该区承接产业转移优势区位条件。(2)简述图9­7所表示工业园区产值构成改变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重庆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主要产业承接转移区。简述该市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域域发展影响。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32页第32页[答案](1)位置毗邻长江三角洲地域,水陆交通便捷,产业基础好,资源丰富,产业协作条件好,政策扶持,地价低廉,劳动力丰富,等等。(2)老式工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或重污染公司或图例所表示某产业等)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原因:产业转移(产品升级换代)。(3)有利:增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增进区域资源开发,带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增长就业机会;增进区域均衡发展。不利:也许加剧环境污染。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33页第33页[解析]第(1)题,主要从位置、交通、产业基础、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方面进行归纳。第(2)题,读图可知,从1995年至年,该工业园区服装、纺织、化工等老式工业部门产值所占比重下降,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含量高工业部门产值所占比重上升。产业结构调整使原主导产业向区域外转移,当地生产要素集中到新主导产业。第(3)题,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影响表现在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34页第34页►命题点三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例3[•江苏卷]图9­8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影像。读图回答(1)~(2)题。

图9­8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35页第35页(1)图中堰塞体垮塌后也许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拟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技术是()A.遥感(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D.北斗导航系统(BDS)(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36页第36页【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下列几点突破:(1)各种地理信息技术功效特点。(2)滑坡体顶端与堰塞体高度比较,堰塞体与两侧水面高度比较。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37页第37页[解析](1)B(2)D第(1)题,获取信息是遥感功效,但要得出需要转移人口区域,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调用人口分布等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第(2)题,依据图中乙地在冰川附近,判断乙地海拔最高,而丁地在堰塞湖下游,海拔最低。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38页第38页【考点透析】

1.“3S”技术比较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项目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功效获取信息定位、导航对获取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加工、模拟特点探测范围大、速度快、限制小、信息量大等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图形化、可视化;更新,更快,内容更丰富、灵活;等等第39页第39页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项目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资源普查、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上渔业等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海等高科技领域,并拓展到交通、探险等领域广泛应用于测绘、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城乡规划、市场分析等领域,其中都市管理是应用最早领域之一举例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农业土地资源及利用现实状况调查,农作物长势监测在野外调查时拟定考察点地理位置和高程,为飞机、轮船和汽车导航对区域内各种条件进行准确分析、评价,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预测第40页第40页2.RS和GIS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作用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项目在自然灾害监测中作用RS①监测灾害性天气,如台风、暴雨、沙尘暴等②监测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③监测人难以达到区域灾害④监测灾害发生规模、速度以及是否复发GIS①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成因与规律分析、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②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RS和GIS结合①灾前:圈定危险区,对危险程度作出评价,指导防灾活动②灾中:实况监测并指导抗灾活动③灾后:评价损失,指导救灾活动第41页第41页3.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一个把地球信息数字化后而形成技术系统,其信息源自地理信息技术。数字地球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

图9­9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42页第42页【新题巩固】图9­10表示年北京市都市热岛季节改变。读图,回答(1)~(2)题。

图9­10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43页第43页(1)该图数据起源最有也许是()A.卫星遥感资料 B.GIS获取气象资料C.GPS地面监测 D.依据历史资料推算(2)下列说法正确是()A.北京市春季因升温快,热岛效应最强B.北京市夏季城郊间热力环流最为明显C.北京市秋季城区和郊区温差达到最大D.北京市冬季盛行西北风,热岛效应削弱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44页第44页[解析](1)A(2)B第(1)题,应用GIS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示,而不能直接获取气象资料。该图数据起源最有也许是卫星遥感资料,答题时要注意设问指向。GPS为用户提供经纬度、高程三维坐标,以及速度、时间等。第(2)题,读图时应注意每张图气温数据差别。城郊之间温差越大,热岛效应越强。春季城郊之间温差约3℃左右,而夏季温差约有6℃,夏季热岛效应比春季强。温差大,气压梯度大,热力环流作用强。秋季城郊之间温差约1.5℃,低于夏季和春季。冬季盛行西北风,城区和郊区均降温,图中显示,冬季时,城区气温反而低于郊区。返回目录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考点归纳总结第45页第45页突破九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图考图展示

•江苏卷T9~10图9­11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第46页第46页

图9­12•重庆卷T11~12

图9­13•新课标全国卷ⅠT4~5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第47页第47页图形突破1.常见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图:遥感图(图9­11、9­13)、电子地图(图9­12)、GIS图层叠加示意图等。2.判读办法(1)遥感图判读①看形状耕地:影像呈现规则或不规则矩形斑块。居民区:城乡建设用地影像呈棋盘格状;农村居民区影像特性是规模小而分散,居民点之间有道路相连。交通线:多属于线状地物,多连接居民区,线条平滑。河流:呈线状,向某一方向逐步变宽或变窄;水渠则呈整洁直线。返回目录高考图形突破专项九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第48页第48页②看色调:在黑白遥感图片中,黑白是依据物体灰度不同而展现。普通建筑物为灰白色,而草地和森林颜色较深,湖、河等水域颜色呈黑色,居民点则呈浅灰色。干燥砂砾色调发白,而潮湿砂砾色调发黑。山地在图像中以山脊为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