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感应八侧向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a07100b93d008f18c0e68319a0c924/f3a07100b93d008f18c0e68319a0c9241.gif)
![双感应八侧向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a07100b93d008f18c0e68319a0c924/f3a07100b93d008f18c0e68319a0c9242.gif)
![双感应八侧向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a07100b93d008f18c0e68319a0c924/f3a07100b93d008f18c0e68319a0c9243.gif)
![双感应八侧向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a07100b93d008f18c0e68319a0c924/f3a07100b93d008f18c0e68319a0c9244.gif)
![双感应八侧向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a07100b93d008f18c0e68319a0c924/f3a07100b93d008f18c0e68319a0c92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感应八侧向第1页/共49页前言测井资料中有一项就是三电阻率(电阻率的定义: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在常温下(20℃时)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Ω·m),即井内深、中、浅三部分的电阻率。尤其是知道了原装地层的电阻率,便于我们寻找油气藏。电法仪器都是测量地层电阻率的,无论双侧向还是微球,都是要求井内泥浆具有导电性,但是在有的井中,这些仪器就无法测量,所以就有了感应测井。在淡水泥浆中,对中低阻地层效果较好。第2页/共49页一,仪器用途1,测量地层电阻率;2,定性划分油、水层。二,仪器描述由电子线路和线圈系组成,下井一次可以测得深、中感应,八侧向和自然电位四条曲线,通常与声波同时下井,称为声感组合测井。为了达到不同的探测深度,线圈系的设计由一组发射线圈和两组接收线圈一共11个线圈组成。其中发射线圈有3个,自上而下的顺序为1、6、7.第3页/共49页深感应接收是3个线圈(3、5、9),径向探测深度为1.65米,不受井眼和侵入带的影响。中感应由剩余5个接收线圈组成,由于线圈距的缩短,探测深度为0.78米。八侧向电极是由7个电极和外壳共同组成了8个电极,更短的电极距,探测深度仅为30cm左右(24-33cm).第4页/共49页缆芯分配4、6:供电1、5:八侧向2、5:深感应3、5:中感应7:自然电位1、5、10:换挡供电是使用180V交流电压工作频率:感应测井20KHz
八侧向测井1250Hz第5页/共49页三测井曲线第6页/共49页第7页/共49页第8页/共49页第一章感应测井的基本原理
感应测井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测量地层电导率的测井方法。在发射线圈T中,通交变电流时,将在周围形成一个交变的一次磁场Φ1,在Φ1的作用下,又形成一个以井轴为中心的涡流i,这个涡流和地层电导率成正比关系。由于涡流也是交变的,又形成一个交变的二次磁场Φ2.在Φ2
的作用下,接收线圈R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而这个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涡流有着直接关系。即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地层电导率成正比的,所以,通过测量接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就可获得地层的电导率。第9页/共49页
有的课本里,是把涡流作为地层圆环理论,当仪器在井内移动时,也就是测量无数个地层圆环。接收线圈中所接收的感应电动势和地层有关,这个信号对我们是有用的,所以,称之为有用信号。在给发射线圈通电时,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在接收线圈还会产生一个感应电动势,这个感应电动势和发射电流的频率相同,而相位滞后90º,由于是直接从发射线圈到的接收线圈,该信号与地层无关,所以,也叫无用信号。它与有用信号的相位差为90º,根据二者相位特性,可以通过相敏检波器去掉无用信号,输出有用信号。第10页/共49页第11页/共49页
现在,我们对以上原理总结如下:
接收线圈(无用信号)
发射电流I→发射线圈T→一次磁场Φ1↗↘涡流i→二次磁场Φ2
(有用信号)→接收线圈R→相敏检波器→输出有用信号第12页/共49页第二章仪器的工作原理
根据前面讲述的原理,先给发射线圈提供交变电流,这由发射电路实现。在接收线圈就会接收到测井信号,这个信号由有用信号和无用信号两个分量组成。由于测井信号极其微弱,所以首先用变压器对信号提升后,再进入前置放大器进行放大,出来的信号仍然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再用信号放大器进行进一步放大。最后进入相敏检波器,将无用信号滤掉,输出有用信号。第13页/共49页第14页/共49页第三章电路分析一电源第15页/共49页1作用为运算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提供(正负)15V直流电压。2组成变压器,桥式整流器,稳压块,滤波电容。流程:180V交流——桥式整流——LC滤波——稳压——电容滤波——输出直流电压15V。第16页/共49页二发射电路1作用①给参考放大器提供20KHz,0.2V的参考信号;②给发射线圈提供20KHz,125-140V的发射信号;③给八侧向提供1250Hz,0.5V的方波信号。2组成振荡器,分频器,π型滤波器,电压运算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变压器(提升发射信号)。第17页/共49页第18页/共49页3电路分析15V经过D1稳压成10V,为振荡器和分频器提供工作电压。IC1产生,经过,5脚是经过16分频后,成为1250Hz,作为八侧向的同步信号。IC2分频后的20KHz方波,经过π型滤波器变为正弦波,再经A1和PA-1的放大,最后由变压器提升,分两路输出:分别是到发射线圈和到感应的参考信号放大器。第19页/共49页第20页/共49页三前置信号放大器1作用对测井信号进行80倍的初步放大。2组成放大器和阻容网络。3分析接收线圈接收到的信号先进入变压器T2进行8倍的放大,再进入A21,增益为10倍的放大。由于信号微弱,避免干扰,该放大器放于金属盒内,被屏蔽。第21页/共49页第22页/共49页四信号放大器(测井信号放大器和参考信号放大器)1作用:①对前置放大器过来的测井信号再次放大;②对发射电路提供的参考信号进行放大;③提供刻度信号。2组成:主要由6个运算放大器A1—A6和电阻-电位器网络组成。第23页/共49页第24页/共49页3电路分析前置放大器和发射电路输出的信号分别进入电路对称的测井信号放大器和参考信号放大器,被放大400倍后,全部进入相敏检波器,等待检波后输出。刻度电位器分别产生测井零信号和内刻度信号,接到了继电器开关。第25页/共49页五相敏检波器1作用去掉无用信号,把有用信号由交流转换成直流信号输出。2组成变压器T1、T2,晶体管Q1、Q2,扼流圈L1、L2、L3,稳压管D1、D2.3分析参考信号对Q1和Q2进行时间上的导通,使有用信号的正半周正常输出,并且将负半周的信号转变成正半周输出。输出的信号又经扼流圈L1、L2、L3和C13组成的滤波短节,成为直流信号并输出。第26页/共49页五继电器电路1作用提供内零、内刻度、测井三种工作状态。2由电位器组成3分析缆芯1+5-时,状态为内零,
1-5+时,状态为内刻度,
1+5+时,状态为测井。第27页/共49页感应电路板第28页/共49页第四章八侧向工作原理仪器采用的工作方式是恒压式测量的是冲洗带电阻率仪器的特点是先有主流,后有屏流。仪器由1个主电极,2对监督电极,一对屏蔽电极,还有1个仪器外壳作为回路电极测量时,将已知30mv的恒压加在1#电极上,并在2#和3#之间产生电位差,在这个电位差的作用下,4#电极产生与1#电极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电压。迫使电流从1#电极垂直、侧向的进入地层。当仪器通过不同的地层时,由于加在1#电极的电压是恒定的,电流随着地层电阻变化而变化,根据ρ=KU/I,只要记录电流的变化,就可以知道地层的阻值。第29页/共49页第30页/共49页第五章电路分析一斩波驱动电路1作用:为各个放大器提供同步信号。2组成:电压放大器A81和功放PA813分析:振荡电路过来的0.5V1250Hz方波加到放大器的输入端,经过20倍放大成10V方波,加到变压器T104的初级,在次级输出10组信号,分别加在各个八侧向电路放大器上。第31页/共49页第32页/共49页八侧向—斩波电路板第33页/共49页二、V0放大器1、作用:给八侧向1#电极提供恒压30mv;提供内刻度信号和测井信号。2、组成:电压放大器A51、A52、A53,功放PA51,变压器T106、T107和相敏检波器。3、信号流程:15V直流—电阻分压—放大器放大—斩波器斩成交流—运放A52和功放PA52进行放大—变压器T107的次级—加到1#电极。变压器T107的初级—反馈到了V0放大器的输入端—变压器T106—A53—检波器检成直流与(15V直流—电阻分压)分压后的直流电压进行叠加。就这样进过多次的叠加—放大—反馈,直到1#电极的供电电压为30mv.
电容器组是由8个钽电容组成,对八侧向信号呈现通路,对直流的自然电位呈开路,保证了八侧向信号不受干扰,也保证了自然电位不受交流干扰。本放大器是一个电压负反馈系统,保证了输出电压的恒定。电路中采用交流—直流—交流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级间振荡,消除干扰。第34页/共49页八侧向—V0电路图第35页/共49页V0板第36页/共49页第37页/共49页Va跟随放大器1作用:把一个与1#电极相同的辅助电压加到4#电极上,迫使电流从1#电极垂直、侧向的进入地层。2组成:4个电压放大器A21—A24,功率放大器PA2,变压器T103、T105、T21、T22,两个相敏检波器。3分析:如果1#和4#电极电位不等,必然在2#和3#电极之间有电位差,这个电位差被送入A21—A23进行8000倍的放大,经检波器后成直流负压,再经斩波成交流方波,最后经A24和PA2的放大,T104的降压,得到30mv方波,供到4#电极。
Va跟随放大器具有高增益,电路中使用了交直转换,目的是保持了很高的放大倍数,又避免了产生振荡。4流程:如果1#电极提供30mv恒压,4#电极不到30mv时,即U1#>U4#,则U2#3#也增加,A21—A23的输出都增加,直流负压的幅度也升高,A24和PA2放大后的输出也增加,促使4#电极的电压也升高到30mv.第38页/共49页Va电路图第39页/共49页信号放大器作用:对取样电阻上得到的测井信号进行放大,并且输出直流信号。组成:放大器A1、A2、A3,功放PA-1,电感L1和L2,相敏检波器,继电器分析:测井信号从取样电阻R101取出后,经过继电器开关电路,送入A1—A3的三级电压放大和PA-1的功率放大,得到1.8V的方波,最后经相敏检波器和电感的滤波,成为直流电压,并输出。第40页/共49页八侧向—信号放大器电路图第41页/共49页第六章常规保养1,小队使用完,做好交接记录,并了解使用情况。2,清洗仪器,检查密封圈,保养丝扣。3,检查插头上的各插针和固定螺丝是否松动。4,检查自然电位电极环和八侧向电极环的牢固性和连线的焊接。5,观察线圈系的磨损和线圈系内的油量。6,拆开仪器外壳,紧固电子线路框架、螺丝和电路元件。7,仪器的绝缘检查:1)10#芯与外壳有充电现象,其余与外壳为无穷大;2)1#与2、3、5芯有充电现象;3)2与5、3与5之间的阻值分别为3.4K;4)2与3之间的阻值6.8KΩ;5)4与6之间阻值为95Ω;6)八侧向同名电极之间阻值为零,异名电极之间阻值为无穷大;8,对仪器进行通电检查,并做好记录。第42页/共49页第七章仪器刻度一双感应刻度
1,刻度场地应干燥,周围10m没有导磁物体,连接电子线路与线圈系后,放置在木质刻度架上,将刻度盘套在仪器上,放于刻度标志线上。2,给仪器供交流电180V,电流值为100mA~125mA。3,将仪器置于“内零”状态,深、中感应输出直流电压为0±2mV。4,将仪器置于“测井”状态,刻度盘置开路,分别调节深、中感应的“测井零”电位器,输出直流电压值为0±5mV。5,将刻度盘置在“电容”档,分别调节深、中感应相位电位器,深感应输出直流电压值为12±1.2mV,中感应输出直流电压值为33±3.5mV。6,将刻度盘置在“测井”档,深、中感应输出直流电压为500±50mV。7,将刻度盘置在“内刻度”档,分别调节深、中感应内刻度电位器,深、中感应输出直流电压值均等于测井外刻度电压值,允许误差±5mV。第43页/共49页第44页/共49页二八侧向刻度1连接八侧向刻度盒、电极夹、测试线与八侧向电极。2给仪器供交流电180V,电流100mA~125mA。3将仪器置于“测井”状态,刻度盒置在“刻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听课评课记录1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3.1.2 《等式的性质》听评课记录
-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听评课记录: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听评课记录
- 三年级语文上听评课记录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二元一次方程组》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听课评课记录1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3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听评课记录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听评课记录2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听课评课记录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 课题申报参考:生活服务数字化转型下社区生活圈建设理念、模式与路径研究
-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心理学基础知识考试参考题库500题(含答案)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DCMM练习题练习试题
- 《工业化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计算标准》
- GB/T 33761-2024绿色产品评价通则
- 地下停车场充电桩技术方案建议书
- 幼儿园设施设备安全教育
- 废旧保温棉处置合同范例
- 《人工智能简述》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