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化学-1-6-测量方法_第1页
应用电化学-1-6-测量方法_第2页
应用电化学-1-6-测量方法_第3页
应用电化学-1-6-测量方法_第4页
应用电化学-1-6-测量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用电化学-1-6-测量方法第一页,共52页。电化学测量的基本知识稳态测量方法暂态测量方法线性电势扫描伏安法1.6电化学研究方法介绍第二页,共52页。

电化学测量参考书

1.贾铮,戴长松,陈玲编,电化学测量,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胡会利、李宁编,电化学测量,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3.刘永辉编,电化学测量技术,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1987年.4.田昭武编,电化学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三页,共52页。电化学测量的基本知识对“未知”施加挠动信号得到响应信号

判断分析得“已知”学习电化学测量的基本方法如下:第四页,共52页。1.6.1.1三电极与两回路实测图第五页,共52页。原理图第六页,共52页。②测量回路(并联电路)①极化回路(串联电路)由:极化电源、WE、CE、可变电阻以及电流表等组成。由:控制与测量电位的仪器、WE、RE、盐桥等组成。实现控制或测量极化的变化测量WE通电时的变化情况功能目的调节或控制流经WE的电流实现极化电流的变化与测量两回路第七页,共52页。1.可以同时测量极化电流和极化电位;

2.三电极两回路具有足够的测量精度。

三电极的优点第八页,共52页。参比电极电位必须稳定

1.6.1.2精确测量的注意事项对参比电极的要求:参比电极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电极电势符合Nernst方程参比电极应不易极化;参比电极应具有好的恢复性,参比电极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参比电极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第九页,共52页。2.测量或控制电位仪器的要求①内阻足够大;

若要求:,则要一般就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第十页,共52页。2.测量或控制电位仪器的要求①内阻足够大;

一般就满足测量精度要求若,则考虑R池也有一定的值,故若,则测量精度如要满足1mV,需要第十一页,共52页。2.测量或控制电位仪器的要求②合适的量程及精度;③快的响应速度;④高的灵敏度。

第十二页,共52页。3.减小或消除液体接界电位①被测体系与测量体系具有相同的阴离子;②合理选择和使用盐桥。

第十三页,共52页。4.减小或消除欧姆压降对电压测量的影响电流通过电极时,从鲁金毛细管管口至研究电极表面上存在溶液的电阻—溶液电阻RL。通电时所产生的压降叫欧姆压降,欧姆极化,。减小或消除欧姆压降的方法:①鲁金毛细管管口尽可能靠近研究电极表面;a.太近,产生屏蔽作用;b.太远,欧姆压降大;鲁金毛细管(Φ=0.1~0.3mm)管口到研究电极表面的距离约等于管口直径,即l=Φ。欧姆压降的校正除依赖于Luggin毛细管的外径,还依赖于电极的形状:球形电极的欧姆压降最小,圆柱形电极次之,平板电极的最大。②恒电位仪溶液电阻的补偿(减小);③断电流电位瞬时测量;④桥式电路补偿。第十四页,共52页。5.消除或减小辅助电极的影响形状、面积、反应产物、稳定性、位置等;

第十五页,共52页。1.6.2.1稳态过程1.稳态过程的意义(构成稳态的条件)

电流通过电极时,在指定的时间内,电化学参量(极化电流、极化电位、电极表面处的反应物的浓度等)不变或基本不变。1.6.2稳态测量方法第十六页,共52页。(1)稳态不是平衡态注意:平衡态:,j=0,=,;稳态:,j≠0,

>

,;再如锂电池的小电流放电曲线:平衡态是稳态的特列。第十七页,共52页。(2)绝对的稳态是不存在的

上述Zn2+/Zn溶解中,达到稳态时,Zn电极表面还在溶解,只不过不显著而已。

(3)稳态和暂态是相对的

稳态和暂态区分标准是参量变化是否显著,这个标准是相对的。例如:用不灵敏的仪器测量不变化,但用精度较高的仪器测量,则变化;短时间参量不变化,但长时间却发生变化。在做稳态极化曲线时,需要注意手动调节恒电位仪的时间及量程。第十八页,共52页。

(2)电极表面处反应物的浓度只与位置有关,与时间无关,c=f(x)(1)通过电极的电流全部用于电化学反应,j=jr

无双电层充电电流jc;无非法拉第电流j吸=0。2.稳态过程的特点O+ne-→R(2-1)第十九页,共52页。控制电流(电位)法:控制流经研究电极的电流(研究电极的电位),按人为规律发生变化,同时测量极化电位(电流)的方法。1.6.2.2控制电流法与控制电位法(稳态测量)测稳态极化曲线:稳态极化电位与稳态极化电流的关系曲线。1、目的2.控制方式①恒电位稳态测量;

②恒电流稳态测量。第二十页,共52页。3.极化曲线方法的选择①对于单调函数极化曲线,恒流恒电位均可;

②对于极化曲线有电流极大值,应选择恒电位法;

③对于极化曲线有电位极大值,应选择恒电流法。4.给定方式①阶跃法测定稳态极化曲线;

逐点手动法、阶梯波法

②慢扫描法测定稳态极化曲线。

第二十一页,共52页。一、阶跃法.3阶跃法与慢扫描法测定稳态极化曲线包括恒电流阶跃法、恒电位阶跃法。逐点控制测量极化电流(或极化电位),对应测定电极过程进入稳态情况下极化电位(或极化电流)。1.实验注意事项①时间间隔:0.5~10min②阶跃值

恒流法:0.5~10mA;

恒电位法:5~100mV;③重现性

重现性差,重复多次求平均值(时间间隔、阶跃值保持一致)。第二十二页,共52页。包括恒电流慢扫描法、恒电位慢扫描法。二、慢扫描法利用慢速线性扫描信号,控制恒电位(流)仪,通过恒电位(流)仪控制研究电极按线性规律变化,同时测极化电流(位)。

如下图所示,电极稳态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不同的体系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不同。因此,扫描速度不同,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第二十三页,共52页。1.实验注意事项①慢扫描慢到电极过程进入稳态;②适于比较试验;③确定适宜的扫速,针对电极体系;④仪器响应速度高。第二十四页,共52页。1.6.2.4稳态极化曲线的形状与应用例:实验测得某一金属电沉积过程的稳态阴极极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说明图中各段的控制步骤;

(2)当对溶液加强搅拌时,图中曲线发生了变化(红线),说明变化的原因?答:(1)OC段:电化学控制步骤,其中

OA段:线性极化区,;

AB段:弱极化区,介于线性极化与Tafel区之间;

BC段:Tafel区,;

CD段:为混合控制步骤,;

DE段:为扩散控制步骤,。

(2)曲线变化情况如图中虚线所示。

由于对溶液进行搅拌,对原电化学控制的电位区间无影响,只改变扩散步骤作为控制步骤的电极过程。第二十五页,共52页。1.6.3暂态测量方法1、暂态过程从电极极化开始到各个子过程(电化学反应过程、双电层充电过程、传质过程和离子导电过程)做出响应并进入稳态过程所经历的不稳定的,变化的“过渡阶段”,称为暂态。第二十六页,共52页。:暂态电流,非法拉第电流;:电化学反应电流或Faraday电流;(1)通过电极的电流,部分用于电化学反应,另一部分用于双电层充电;2、暂态过程的特点由于双电层电荷的改变引起,其电量不符合Faraday定律,所以称为非Faraday电流。jc存在于暂态过程始终;Cd:研究双电层结构。第二十七页,共52页。从上面两图中可以看出,同一位置,不同时间;同一时间,不同位置,浓度C都不一样。(2)电极表面上反应物、生成物浓度不仅与位置有关,还与时间有关。图5-1和图5-2分别是控制电势阶跃极化条件下和控制电流阶跃极化条件下的平板电极表面液层中反应物浓度分布的发展示意图。图5-1控制电势阶跃极图5-2控制电流阶跃极第二十八页,共52页。②与稳态测量相比,暂态测量可提高测定动力学参数的上限,即可以测定快速反应的动力学参数;3、暂态测量方法的优点稳态:K<10-5cm/s暂态:K<10-2cm/s①通过控制信号或测量时间来降低或消除浓差极化的影响(控制时间,通电瞬间,电极表面浓度来不及发生变化);t<10-5s,电流可达几十A/cm2,而不引起显著的浓差极化③研究电极过程,反应机理,如研究电极表面结构及吸脱附过程。第二十九页,共52页。①按极化或控制的幅度分(幅度:电极极化的幅度,界面电位变化量);4、暂态测量方法的种类a.大幅度暂态测量(研究电极过程)|Δφ|>10mV(大幅度)②按控制方式分;b.小幅度暂态测量(用于测定参数Rr、RL、Cd)|Δφ|<10mV(小幅度)a.控制电流法暂态测量b.控制电位法暂态测量第三十页,共52页。下面的2个图分别为小幅度电流/电势阶跃信号及其相应的过电势/电流响应曲线,它们反映了电化学参量的变化。第三十一页,共52页。控制研究电极的电势,按线性规律变化,即,同时记录、曲线,不受电解池阻抗的影响。线性电势扫描法也是暂态法的一种,ν对暂态极化曲线的形状和数值影响较大,只有ν足够慢时,才可得到稳态极化曲线。1.6.4线性电势扫描法(伏安法)第三十二页,共52页。B.三角波扫描A.单程线性电势扫描1.6.4.1线性扫描的三种形式C.连续三角波扫描第三十三页,共52页。1.6.4.2线性电位扫描的特点1、曲线会出现“峰”曲线如下图所示:一方面:电极反应速率随φ增加而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反应的进行,电极表面反应物的浓度下降,扩散流量逐渐下降,相反的作用共同造成了电流峰。第三十四页,共52页。2、扫描速度对响应曲线的影响第三十五页,共52页。3、双电层充电电流始终存在时,第三十六页,共52页。1.6.4.3主要研究内容1、小幅度应用测量电化学测量:Rr、Cd。2、大幅度应用A.定量分析;B.判断反应的可逆性;C.反应机理;D.研究吸附现象;E.工艺应用。第三十七页,共52页。1.6.4.4小幅度三角波扫描测定Rr、Cd1、RL→0,Rr→∞,测定Cd三角波电势控制信号和相应的电流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所以电流波形如左图所示。所以,(式中T为三角波周期)又因为所以第三十八页,共52页。2、RL→0,在有电化学反应发生的电位范围内求Cd、Rr在有电化学反应且RL及浓差极化可忽略时,电极等效为Cd和Rr并联:Cd的计算公式同前:或此时,三角波电势控制信号和相应的电流影响曲线如上图所示:Δi为电流阶跃的幅度(即),Rr的计算公式为第三十九页,共52页。3、三参数同时存在时当电极上存在电化学反应,且溶液电阻不可忽略时,电极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可利用作图外推得到A’,B’,C’等点,Cd计算同前,即:或此时,三角波电势控制信号和相应的电流影响曲线如上图所示:但Rr计算公式为第四十页,共52页。4、实验注意事项A.适于任意电极(平板与多孔电极);B.可在有电化学反应发生的电位范围内测Cd;①控制电势阶跃法测Cd,Rr→∞,i=ic;②控制电流阶跃法测Cd,Rr→∞,τ↑,易测阶跃瞬间曲线的斜率;C.,υ↑,∆i跃↑,故选择高扫速;D.RL→0,电极表面无高阻膜;E.某电位下测Rr、Cd是近似值。第四十一页,共52页。1、扩散控制的可逆体系根据电极反应可逆的假设,电极表面各种反应离子的浓度与电极电位的关系可用Nernst方程表示:式中,(γO、γR分别为反应粒子O和R的活度系数),通过复杂的数学解析方法,最终可推得峰值电流Ip(25℃)式中Ip:峰值电流,A;n:电极反应的得失电子数;S:电极的真实表面积,cm2;DO:反应物的扩散系数,cm2/s;:反应物的初始浓度,mol/cm3;υ:扫描速率,V/s。1.6.4.5单程线性扫描(浓差极化存在的情况)第四十二页,共52页。1、扩散控制的可逆体系如果实验测得的伏安曲线上电流峰较宽,峰值电位φp就难以准确测定,所以常测定半峰电位φp/2,即相应于峰高的一半电流(I=Ip/2)时的电位。(mV,25℃)(+)阴极极化(-)阳极极化对于阴极极化:(mV,25℃)(mV,25℃)第四十三页,共52页。1、扩散控制的可逆体系扩散步骤控制的可逆体系的特点(重要特征):(1)与本体浓度c0成正比(2)与电极面积S和扩散系数的平方根(D1/2)成正比(3)与反应电子数n的n3/2成正比(极谱分析和旋转圆盘电极中)(4) 成正比[扫描速度越快,流过电极的Ip就越大(见右上图)](5)φp和φp/2两者相差2.2RT/nF或56.5/n(mV,25℃)(6)φ1/2基本在两者的中点(7)φp和φp/2两者都与电位扫描速度υ和本体浓度c0无关,是一定值,偏离φ1/2仅28.5/n(mV)第四十四页,共52页。2、电化学控制下的完全不可逆体系用类似方法,最终可推得峰值电流Ip(25℃)(mV,25℃)式中Ip:峰值电流,A;n:电极反应的得失电子数;S:电极的真实表面积,cm2;DO:反应物的扩散系数,cm2/s;:反应物的初始浓度,mol/cm3;υ:扫描速率,V/s。第四十五页,共52页。不可逆体系的特点(重要特征):2、电化学控制下的完全不可逆体系a.不可逆体系的峰电流Ip特征可总结如下:(1)Ip正比于(和可逆体系一样);(2)Ip与电位扫描速度υ的平方根成正比(和可逆体系一样)。b.非可逆体系的峰电位φp特征可总结如下:(1)φp的大小与扫描速度υ有关。当进行还原反应时,υ越大φp越向负电位方向偏移。在25℃,αn=1时,扫描速度υ增大10倍,φp往负方向偏移大约30mV;(2)K越小,φp和φ1/2的偏差越大;(3)φp-φp/2的差与υ和无关;(4)υ一定时,φp与无关。第四十六页,共52页。3、异同点A.相同点:B.不同点:(1)Ip不可逆=0.785Ip可逆(α=0.5,n=1)Ip(可逆)>Ip(不可逆)(2)φp与υ之间的关系:a.可逆,φp与υ无关;b.不可逆,φp与υ有关。这两条是判定反应是否可逆的有效方法。因为,,所以要界定υ的范围。第四十七页,共52页。1.6.4.6三角波扫描(循环伏安法)1、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