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美化家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美化家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美化家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美化家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美化家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垃圾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孩子每天都会扔垃圾,为了让孩子懂得如何合理妥善处理垃圾,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点力,我对本课作了这样的设计:教学从引导学生欣赏、观看美丽家园的视频开始,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家园是美丽整洁的——“干净整洁的环境人人爱”,激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热爱之情。同时将脏乱环境与之相比较,产生强烈的对比,唤起学生想要保护环境的欲望,为后面的垃圾分类活动打好基础。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课前进行调查活动,课上,讨论、交流反馈调查情况。同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寻找垃圾的家,给垃圾分类”的活动,在活动中为“垃圾找家”“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再把生活中的垃圾也送进课前设计的三个形象的垃圾桶里。在“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环节中,我让学生全方位动起来,人人动脑、动口、动手为环保献出“金点子”,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参与到“减少垃圾,变废为宝”的展示会中。整个活动的设计,我强调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中学到了认识垃圾分类的知识,减少垃圾的办法,懂得减少垃圾对美化家园、保护环境的意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促进其道德认识的提高,情感、行为的发展。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懂得妥善地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2、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愿意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懂得合理妥善的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知道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四、活动准备

1、师课前准备好废电池、塑料袋、铁钉、过期药品、易拉灌等废旧物品的实物和三个分类垃圾桶。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活动一:垃圾的危害真不小(一)欣赏美景1、课件播放美丽的聊城视频请同学们夸夸我们一起学习、生活的地方——聊城。2、小结点题:这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是我们用勤劳的双手把家园变美了!(二)观察脏乱环境的画面1、看到这里,你们又想说什么呢?2、学生谈感受,说一说:你喜欢在哪个环境中生活?为什么?3、小结:是啊,干净整洁的环境人人爱,我们都希望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我们谁也不喜欢遍地垃圾、脏乱的环境,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干净整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美化家园》。(板书课题)(三)了解垃圾的来源及对我们的影响1、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脏乱了呢?你知道这些垃圾是从何而来的?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垃圾来源:动物的粪便、尸体及植物的落叶、枯枝,但大量的垃圾还是人类产生和制造的。2、我们人类到底产生和制造了多少垃圾呢?引导学生计算:一天时间你们家产生了几袋垃圾?全校1044名学生家中一天将产生多少袋垃圾?一个月呢?一年呢?3、这么多的垃圾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造成水污染、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危害人类身体健康。)4、小结:乱丢、乱到垃圾让我们的家园变得不美了,而且垃圾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保护环境,我们就要做到——不乱丢、不乱倒垃圾!活动二:垃圾的学问真不少(一)认识垃圾的三个家——分类垃圾箱1、探究:垃圾的家在哪里?师提问:其实,垃圾也有自己的家,谁知道垃圾的家在哪里?你家每天的垃圾都扔在哪里?你知道垃圾箱满了以后,人们又是怎么处理的吗?2、师小结:垃圾在被人们扔到垃圾箱送往环卫站之后,主要啊通过卫生填埋、堆肥、焚烧或者进行特殊的综合处理。师讲解:其实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非常高昂的,每处理一吨垃圾大约要用去200元至300元人民币。而且也不是说所有的物品都能填埋和焚烧,比如:焚烧塑料袋时,能看到浓浓的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这样做不但会2次污染环境而且容易致癌。更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废塑料如果被埋在土壤中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如果被动物误食,还会导致动物死亡,这些塑料就是所谓的白色垃圾,只能回收进行综合处理,不能够填埋和焚烧。3、倒垃圾也是有讲究的,垃圾也有自己的家。你们知道大致可以分为几类吗?我们先认识垃圾的三个家。(师出示三个垃圾箱: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有毒有害垃圾)4、指名汇报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5、有人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财富。放对位置的垃圾可是大有用处的!请看—课件出示:回收一吨废纸可造出800千克好纸,可以挽救17棵大树。回收20个废餐盒可以造出一个漂亮的笔筒。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亮4个小时6、师问:你还知道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再利用?(引出并板书:节约资源)7、总结出示: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有毒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油漆筒、过期药品、化妆品等。其它垃圾有卫生间废纸、纸巾、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烟头、果皮、菜叶、鸡毛等。(三)解决问题,检验生活1、送垃圾回家想一想: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垃圾该送往哪个家?(师出示图片,生利用垃圾图片进行操作)汇报演示:2、你们家庭产生的垃圾还有哪些?写在空白卡片上,看看属于哪一类垃圾。3、连一连:请同学打开课本第23页,动动手,连一连。4、用学过的知识帮助书上22页中的两个小朋友解决问题。(图1的小朋友手中的冰糕纸要丢在哪里?图2的小朋友吃过的口香糖该怎么办?图3的乱扔垃圾现象会带来什么后果?)5、师小结: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加工可以再利用,不可回收垃圾就先焚烧再填埋,有毒有害垃圾还要进行综合处理。环卫工人每天都要认真处理大量垃圾,工作量非常大。如果每个人在扔垃圾时,就先进行分类的话,不仅可以减轻他们的工作量,还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对我们的影响。活动三:美化家园促环保(一)我为环保提建议1、看书24页,你认为这样的事情容易解决吗?请纠正他们的错误。2、那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我们可以怎么做?请你为保护环境出些“金点子”在小组里把好的建议与同学讨论交流,然后请小组长把同学的建议写在“环保金点子”卡上。3、小组代表展示小组的“金点子”。教师相应板书几个好的建议。可板书:不乱倒垃圾自觉捡起垃圾少用一次性物品合理利用废品减少垃圾……(二)回顾学过的知识,指导生活中的言行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2、学生汇报交流。3、回想一下,以前有没有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得不好的地方?如果今后碰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做呢?4、小结:相信有了你们的努力,咱们的校园将会越来越干净整洁。(三)制作精美卡片,进行环保宣传1、我们的城市那么大,仅仅有了同学们的努力还是不够的,我们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的重要,加入到美化家园的队伍中来。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呢?2、学生献计献策。3、你们瞧,(出示课件:环保宣传卡片)有位小朋友为了让人们养成不乱丢垃圾的习惯,制作了一张可爱的环保宣传卡,我们也来动手做一张好吗?4、学生单人或小组合作制作卡片。(播放安静舒缓的音乐)5、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四)活动总结:同学们可以将制作好的宣传卡片贴在家里或教室里,提醒人们注意,让更多的人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我们的家园一定会更加美丽!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小学二年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喜欢小制作,乐意与人分享自己的废旧物品小制作。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在平时的班级生活中已经知道捡纸、清运垃圾,保持良好的班级卫生,但是对分类处理和投放垃圾等方面的知识与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学习与养成。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垃圾的分类处理的重要性缺乏认知,生活中还不能很好地做到美化家园,保护环境。

效果分析今天我教学本节内容,主要讲“不乱倒垃圾”这个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当时我的构思设想是这样的:从我的家乡也就是我生活的地方说起,到班级这个小家,再到学校这个家说起,从视觉上让学生认识到整洁美观的环境可以让人心情愉快;反之感觉不舒服。接下来紧紧围绕“垃圾”来展开,从随意乱扔垃圾的危害出发,引领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垃圾是谁制造的?垃圾的家在哪里?联系日常生活经验想一想:自家每日垃圾都扔在哪里?人们是怎样处理垃圾的?引领孩子们产生一步一步探究的欲望。期间适时补充的一些真实、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孩子们在惊讶的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目前全世界都在重视垃圾问题,感受到进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最后又拿出“怎样减少垃圾”的活动动员学生人人参与进来,争做环保小卫士!看起来这样设计比较合理,但真正教学却发现,课堂容量太大。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接受不了这么多知识,只能囫囵吞枣地消化一些,起不到真正的领悟。品德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虽然这节课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现实生活中,我会本着让学生区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的教育思想,让孩子们实实在在做一个环保人,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教材分析《美化家园》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本课的主题目标是:要让学生懂得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美化家园、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能有创意地利用废旧物品,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评测练习一、废品大变身。废物可以利用,变废为宝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垃圾,为美化家园做贡献。引导学生动手做,让废品变身,在做中加深认识。二、打扮我的家。居家环境直接影响人的心情,对学习生活都有影响。让学生开动脑筋,用自己的双手打份自己的家,把最有创意的地方画出来与同伴分享,使本单元教学落到实处。课后反思品生课的结构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是以主题单元为主,如:美化家园,就是一个主题,它包含“给垃圾找家”“旧废品利用”两个内容,一节课不可能涉猎两个内容,要想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受到美的教育,抓住其中的一个内容讲清讲透就可以了。今天我教学本节内容,主要讲“不乱倒垃圾”这个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当时我的构思设想是这样的:从我的家乡也就是我生活的地方说起,到班级这个小家,再到学校这个家说起,从视觉上让学生认识到整洁美观的环境可以让人心情愉快;反之感觉不舒服。接下来紧紧围绕“垃圾”来展开,从随意乱扔垃圾的危害出发,引领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垃圾是谁制造的?垃圾的家在哪里?联系日常生活经验想一想:自家每日垃圾都扔在哪里?人们是怎样处理垃圾的?引领孩子们产生一步一步探究的欲望。期间适时补充的一些真实、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孩子们在惊讶的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目前全世界都在重视垃圾问题,感受到进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最后又拿出“怎样减少垃圾”的活动动员学生人人参与进来,争做环保小卫士!看起来这样设计比较合理,但真正教学却发现,课堂容量太大。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接受不了这么多知识,只能囫囵吞枣地消化一些,起不到真正的领悟。品德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虽然这节课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现实生活中,我会本着让学生区分可回收垃圾、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