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凝胶材料演示文稿_第1页
无机凝胶材料演示文稿_第2页
无机凝胶材料演示文稿_第3页
无机凝胶材料演示文稿_第4页
无机凝胶材料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机凝胶材料演示文稿当前1页,总共72页。无机凝胶材料当前2页,总共72页。胶凝材料的定义和分类胶凝材料的定义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能够凝结硬化,将块状或粉状材料胶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材料。如沥青、聚合物等胶凝材料无机胶凝材料有机胶凝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如:石灰、石膏、水玻璃等如:水泥胶凝材料的分类当前3页,总共72页。一、石灰二、石膏三、水玻璃§3.1气硬性胶凝材料当前4页,总共72页。一、石灰生产工艺——煅烧石灰生产过程,是石灰石煅烧过程。根据煅烧程度可分为欠火石灰、正火石灰、过火石灰。

CaCO3==CaO+CO2MgCO3==MgO+CO2生石灰1.石灰的生产原材料生产石灰的原材料包括天然石灰石和化工副产品。主要成分为CaCO3。当前5页,总共72页。一、石灰2.石灰的熟化硬化过程、石灰的品种生石灰的熟化熟化的过程生石灰+水熟石灰熟化的方式淋灰——熟石灰粉(消石灰粉)化灰——熟石灰膏熟化过程的特点放出大量的热;体积膨胀1.5~3.5倍。

MgO+H2O==Mg(OH)2CaO+H2O==Ca(OH)2+64.83kj↑当前6页,总共72页。一、石灰生石灰的熟化熟化过程的注意事项熟石灰在使用前必须陈伏两周以上——防止过火石灰的危害;在化灰池表面保留一层水——防止石灰碳化。石灰的硬化Ca(OH)2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互相交叉连生,从而提高强度。(干燥硬化)Ca(OH)2与空气中CO2发生反应,形成CaCO3使石灰的强度逐渐提高。(碳化硬化)当前7页,总共72页。一、石灰石灰的品种按石灰中的氧化镁含量的高低分:按成品的加工方法分:块状生石灰;磨细生石灰粉;消石灰粉;石灰膏;石灰乳等。生石灰钙质石灰镁质石灰MgO≤5%MgO>5%当前8页,总共72页。一、石灰3.石灰的技术性质及应用石灰的质量等级建筑生石灰、建筑生石灰粉、建筑消石灰粉按有效CaO+MgO的含量,可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石灰的特性1.可塑性好;2.生石灰吸湿性强,保水性好;3.凝结硬化慢、强度低;4.硬化后体积收缩大,易开裂;5.耐水性差。石灰的应用配制石灰砂浆和石灰乳;配制三合土和灰土;制作碳化石灰板;生产硅酸盐制品;加固地基。当前9页,总共72页。一、石灰4.石灰的储存生石灰储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一个月。作到“随到随化”。不得与易燃、易爆等危险液体物品混合存放和混合运输。熟石灰在使用前必须陈伏两周以上,以防止过火石灰对建筑物产生的危害。当前10页,总共72页。1.石膏的原材料、生产及品种石膏胶凝材料的生产通常是把二水石膏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经过煅烧、脱水,再经磨细而成。在不同的煅烧温度下,得到的产品是不同的。具体过程如下所示:建筑工程中常用建筑石膏;高强石膏用于生产建筑石膏制品。二、石膏二水石膏CaSO4·2H2OCaSO4·0.5H2OCaSO4·0.5H2OCaSO4ⅢCaSO4ⅡCaSO4Ⅰ107~170℃加热、脱水125℃0.13MPa蒸压锅170~360℃加热、脱水400~750℃800℃β型建筑石膏α型高强石膏可溶性石膏不溶性石膏高温煅烧石膏在常温下不存在当前11页,总共72页。二、石膏2.建筑石膏的凝结与硬化建筑石膏加水后,与水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CaSO4·0.5H2O+1.5H2O=CaSO4·2H2O建筑石膏的凝结硬化过程可以表示如下:建筑石膏凝结过程,是一个溶解、反应、沉淀、结晶的过程;硬化过程则是二水石膏晶体之间,结晶结构网的形成过程。晶体之间互相交叉连生,形成网状结构;随着反应的继续进行,结晶结构网逐渐密实,从而使石膏晶体逐渐硬化。建筑石膏+水浆体凝结硬化当前12页,总共72页。二、石膏3.建筑石膏的技术要求建筑石膏按其细度、强度、凝结时间等指标,划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个等级。技术指标名称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强度抗折强度(MPa)≥2.52.11.8抗压强度(MPa)≥4.93.92.9细度(0.2mm方孔筛筛余%)≤5.010.015.0凝结时间初凝不早于6min,终凝不迟于30min当前13页,总共72页。二、石膏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表观密度小,强度较低;凝结硬化快;孔隙率大,热导率小;凝结时体积产生微膨胀;吸湿性强,耐水性差;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建筑石膏的应用室内抹灰与粉刷;生产建筑石膏制品;生产水泥时作为缓凝剂加入水泥中。4.建筑石膏的性质及应用当前14页,总共72页。三、水玻璃水玻璃又称泡花碱,是由碱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结合而成。是一种能够溶解于水的硅酸盐材料。1.水玻璃的生产湿法生产湿法是将石英砂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蒸压使其直接反应生成液态水玻璃。干法生产干法是把石英砂和碳酸钠按比例混合磨细,在300~1400℃高温的熔炉内熔化,生成固态水玻璃。

当前15页,总共72页。三、水玻璃1.水玻璃的生产水玻璃的硅酸盐模数水玻璃的模数n:指硅酸钠中氧化硅和氧化钠的分子数之比,一般在1.5~3.5之间。水玻璃硅酸盐模数值n的大小决定水玻璃的品质及其应用性能:模数低的水玻璃,晶体组分较多,粘结性能较差(也易溶于水);模数升高,胶体组分相应增加,粘结能力增强。

当前16页,总共72页。三、水玻璃1.水玻璃的生产水玻璃的硅酸盐模数配制耐热砼或最为水泥的促凝剂用于地基灌浆用于涂刷材料表面n=2.6~2.8为宜n=2.7~3.0为宜n=3.3~3.5为宜当前17页,总共72页。三、水玻璃2.水玻璃的硬化液体水玻璃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无定型硅酸凝胶,并逐渐干燥硬化,具体反应式如下:

为了加速水玻璃的硬化,可加热或掺入13%~15%的促硬剂氟硅酸钠。当前18页,总共72页。三、水玻璃3.水玻璃的性质与应用水玻璃的性质①粘结力强②耐酸性好③耐热性好水玻璃的应用涂刷或浸渍材料,提高其抗风化性能;配制耐酸砂浆和耐酸混凝土;配制耐热砂浆和耐热混凝土;配制防水剂,用于修补裂缝、堵漏;加固地基。当前19页,总共72页。一、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分类及生产概况二、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成材料三、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四、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与性能五、通用硅酸盐水泥的选用六、水泥石的腐蚀与防止§3.2通用硅酸盐水泥当前20页,总共72页。水泥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水泥的特点水泥是一种粉末状材料,加水后拌合均匀形成的浆体,不仅能够在干燥环境中凝结硬化,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或发展其强度,形成坚硬的人造石材。水泥适用范围不仅适合用于干燥环境中的工程部位,而且也适合用于潮湿环境及水中的工程部位。当前21页,总共72页。水泥的分类按性能和用途分水泥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如砌筑水泥、油井水泥、道路水泥、大坝水泥等如白色硅酸盐水泥、快凝快硬硅酸盐水泥等如最常用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当前22页,总共72页。水泥的分类按主要水硬性物质分水泥种类主要水硬性物质主要品种硅酸盐水泥硅酸钙绝大多数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铝酸盐水泥铝酸钙高铝水泥、自应力铝酸盐水泥、快硬高强铝酸盐水泥等。硫铝酸盐水泥无水硫铝酸钙硅酸二钙有自应力硫铝酸盐水泥、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等铁铝酸盐水泥铁相、无水硫铝酸钙、硅酸二钙有自应力铁铝酸盐水泥、膨胀铁铝酸盐水泥、快硬铁铝酸盐水泥等氟铝酸盐水泥氟铝酸钙、硅酸二钙氟铝酸盐水泥等以火山灰或潜在水硬性材料及其他活性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活性二氧化硅活性氧化铝石灰火山灰水泥、石膏矿渣水泥、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等当前23页,总共72页。适用于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相关标准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取代了: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三个标准。被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引用的相关标准⑴GB/T176-1999《水泥化学分析方法》(eqvISO680:1990);⑵GB/T203-1994《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

⑶GB/T750-1992《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当前24页,总共72页。适用于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相关标准被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引用的相关标准⑷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⑸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eqvISO9597:1989)》;⑹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⑺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⑻GB/T2847-2005《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当前25页,总共72页。适用于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相关标准被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引用的相关标准⑼GB/T5483-1996《石膏和硬石膏》;⑽GB/T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⑾GB9774-2002《水泥包装袋》;⑿GB12573-1990《水泥取样方法》;⒀GB/T12960-2007《水泥组分的定量测定》;⒁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idtISO679:1989)》;当前26页,总共72页。适用于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相关标准被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引用的相关标准⒂GB/T18046-200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⒃JC/T420-2006《水泥原料中氯离子的化学分析方法》;⒄JC/T667-2004《水泥助磨剂》;⒅JC/T742-1984(1996)《掺入水泥中的回转窑窑灰》。当前27页,总共72页。一、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分类及生产概况㈠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通用硅酸盐水泥(CommonPortlandCement)是指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㈡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分类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当前28页,总共72页。㈡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分类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分

品种代号组分(质量分数)熟料+石膏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石灰石硅酸盐水泥P·Ⅰ100————P·Ⅱ≥95≤5———≥95———≤5普通水泥P·O≥80且<95>5且≤20①矿渣水泥P·S·A≥50且<80>20且≤50②———P·S·B≥30且<50>50且≤70②———当前29页,总共72页。㈡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分类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分

品种代号组分(质量百分数)熟料+石膏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石灰石火山灰水泥P·P≥60且<80—>20且≤40③——粉煤灰水泥P·F≥60且<80——>20且≤40④—复合水泥P·C≥50且<80>20且≤50⑤当前30页,总共72页。㈡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分类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分表的相关说明①本组分材料为符合标准的活性混合材料,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8%且符合标准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过水泥质量5%且符合标准的窑灰代替。②本组分材料为符合GB/T203或GB/T18046的活性混合材料,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8%且符合标准的活性混合材料或非活性混合材料或窑灰中的任一种材料代替。③本组分材料为符合GB/T2847的活性混合材料。④本组分材料为符合GB/T1596的活性混合材料。⑤本组分材料为由两种(含)以上符合标准的活性混合材料或/和符合标准的非活性混合材料组成,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8%且符合标准的窑灰代替。掺矿渣时混合材料掺量不得与矿渣硅酸盐水泥重复。当前31页,总共72页。一、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分类及生产概况㈢生产概况

…………“两磨一烧”工艺石灰质原材料粘土质原材料校正原料生料石膏通用硅酸盐水泥混合材料熟料按比例混合磨细1350℃~1450℃煅烧磨细当前32页,总共72页。二、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成材料1.硅酸盐水泥熟料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硅酸二钙铁铝酸四钙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铝酸三钙硅酸三钙碱类及杂质2CaO•SiO2,C2S4CaO•Al2O3•Fe2O3,C4AFf-CaO和f-MgO3CaO•Al2O3,C3A3CaO•SiO2,C3S当前33页,总共72页。二、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成材料1.硅酸盐水泥熟料熟料矿物加水,均能单独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矿物名称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含量范围(质量,%)37~6015~377~1510~18水化反应速度快慢最快快强度高早期低后期高低低(含量多时对抗折强度有利)水化热较高低最高中等当前34页,总共72页。二、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成材料2.石膏天然石膏:应符合GB/T5483中规定的G类或M类二级(含)以上的石膏或混合石膏。工业副产石膏: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工业副产物。采用前应经过试验证明对水泥性能无害。3.活性混合材料

所谓活性混合材料是指这类材料磨成粉末后,与石灰、石膏或硅酸盐水泥加水拌合后能发生水化反应,在常温下能生成具有水硬性的胶凝物质。符合GB/T203、GB/T18046、GB/T1596、GB/T2847标准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当前35页,总共72页。二、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成材料3.活性混合材料

①粒化高炉矿渣:是在高炉冶炼生铁时,为了使铁矿石易于熔融,常加入一定量的石灰石作为助熔剂。在高温下石灰石分解出的氧化钙与铁矿石中的粘土质废渣化合,生成含有硅酸盐和铝酸盐的熔融矿渣,浮在铁水的表面,这些矿渣经骤冷处理,可成为质地疏松、多孔的细小颗粒,称为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和CaO,大约占90%以上,另外还有少量的MgO和Fe2O3及其他杂质。当前36页,总共72页。二、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成材料3.活性混合材料

②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以煤粉作燃料,煤粉在锅炉中燃烧后,由收尘器从烟气中收集的灰分,它属于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一种,为密实球形玻璃质结构,其化学成分主要是活性SiO2和活性Al2O3,其性质与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基本相同。

当前37页,总共72页。二、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成材料3.活性混合材料

③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凡天然或人工的以氧化硅、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物质材料,本身磨细加水拌合并不硬化,但与气硬性的石灰混合后,再加水拌合,则不但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在水中继续硬化的,称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天然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有火山灰、凝灰岩、浮石、沸石岩、硅藻土和硅藻石等;人工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有烧粘土、煤矸石、粉煤灰、煤渣、页岩灰、硅质渣等。当前38页,总共72页。二、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成材料4.非活性混合材料凡不具有活性或活性很低的人工或天然的矿物质材料,磨成细粉后与石灰、石膏或硅酸盐水泥加水拌合后,不能或很少生成水硬性的胶凝物质的材料,称为非活性混合材料。常用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有:活性指标分别低于GB/T203、GB/T18046、GB/T1596、GB/T2847标准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石灰石和砂岩,其中石灰石中的三氧化二铝含量应不大于2.5%。当前39页,总共72页。二、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成材料4.非活性混合材料掺加非活性混合材料的目的主要是:起填充作用、增加水泥产量、调节水泥强度等级、降低水泥成本和水化热、改善水泥的某些性质等。当前40页,总共72页。二、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成材料5.窑灰窑灰是从水泥回转窑窑尾废气中收集的粉尘,应符合JC/T742的规定。窑灰的性能介于活性混合材料与非活性混合材料之间,主要组成物质是碳酸钙、脱水粘土、玻璃态物质、氧化钙,另外还有少量的熟料矿物、碱金属硫酸盐和石膏等。技术性质符合JC/T742的规定。6.助磨剂在水泥粉磨时加入的起助磨作用而又不损害水泥性能的外加剂。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助磨剂,其加入量应不大于水泥质量的0.5%,应符合JC/T667的规定。

当前41页,总共72页。三、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1.化学指标品种代号化学指标(质量分数)不溶物烧失量三氧化硫氧化镁氯离子硅酸盐水泥P·Ⅰ≤0.75≤3.0≤3.5≤5.0①≤0.06③P·Ⅱ≤1.50≤3.5普通水泥P·O—≤5.0矿渣水泥P·S·A——≤4.0≤6.0②P·S·B———火山灰水泥P·P——≤3.5≤6.0②粉煤灰水泥P·F——当前42页,总共72页。三、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1.化学指标品种代号化学指标(质量分数)不溶物烧失量三氧化硫氧化镁氯离子复合水泥P·C——≤3.5≤6.0②≤0.06③如果水泥压蒸试验合格,则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质量分数)允许放宽至6.0%。如果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质量分数)大于6.0%时,需进行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并合格。当有更低要求时,该指标由买卖双方确定。当前43页,总共72页。三、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2.碱含量(选择性指标)碱含量是指水泥中氧化钠(Na2O)和氧化钾(K2O)的含量。近些年来,在混凝土施工中发现了许多碱集料反应,即水泥中的碱和集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反应,生成膨胀性的碱硅酸盐凝胶,导致混凝土开裂。因此,当使用活性骨料时,要使用低碱水泥。水泥中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表示。若使用活性骨料,用户要求提供低碱水泥时,水泥中的碱含量应不大于0.60%或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当前44页,总共72页。3.物理指标⑴标准稠度用水量标准稠度:为测定水泥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等性能,为使其具有可比性,对水泥浆以标准方法测试所达到统一规定的浆体的可塑性程度。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浆达到规定的“标准稠度”时所需的加水量。表示方法:用“拌和水量占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表示。测试方法:“固定水量法”或“调整水量法”。当前45页,总共72页。3.物理指标⑵凝结时间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是从加水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终凝时间是从加水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的时间。水泥初凝时间不宜过早,终凝时间不宜过迟。凝结时间规定:硅酸盐水泥:初凝≥45min,终凝≤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初凝≥45min,终凝≤600min。当前46页,总共72页。3.物理指标⑶安定性安定性是指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稳定性。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不稳定,即为体积安定性不良。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熟料中含有过量的游离氧化钙(f-CaO),或含有过量的游离氧化镁(f-MgO);生产水泥时掺入的石膏过量。通用硅酸盐水泥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安定性不良的水泥严禁用于工程中。当前47页,总共72页。3.物理指标⑷细度(选择性指标)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水泥颗粒的粗细,直接影响其水化反应速度、活性和强度。水泥细度的检验方法有:筛析法、比表面积法。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比表面积表示,其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kg;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筛余表示,其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当前48页,总共72页。3.物理指标⑸强度胶砂配合比——水泥:标准砂=1:3(质量比),水灰比0.5。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进行胶砂强度检验时,其用水量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当流动度小于180mm时,须以0.01的整倍数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当前49页,总共72页。3.物理指标⑸强度胶砂试件:40mm×40mm×160mm的标准试件。标准养护条件:1d温度为20±1℃,相对湿度90%以上的空气中带模养护;1d以后拆模,放入20±1℃的水中养护下养护。龄期及强度:分别测定3d、28d龄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即为水泥的胶砂强度。

当前50页,总共72页。3.物理指标⑸强度当前51页,总共72页。3.物理指标⑹水化热水泥的水化热是指在水化过程中的放热量,单位为kJ/kg。水化热的高低与熟料矿物的相对含量有关。铝酸三钙、硅酸三钙的水化热高,而铁铝酸四钙、硅酸二钙的水化热较低。因此要降低水化热,可适当减少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的含量。当前52页,总共72页。3.物理指标⑹水化热水化热对工程的影响对大体积砼工程:易产生温度裂缝。(应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或者采取特殊措施降低水化热的危害。)对普通砼工程:能促进水泥的水化和水泥的强度发展。当前53页,总共72页。3.物理指标⑺密度与堆积密度硅酸盐水泥的密度一般为3.1~3.2g/cm3,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略低,矿渣硅酸盐水泥为2.8~3.0g/cm3,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为2.7~2.9g/cm3。水泥堆积密度除与矿物组成、细度有关外,主要取决于堆积的紧密程度。一般堆积密度为900~1200kg/m3,紧密状态下可达1600kg/m3。水泥的密度、堆积密度是比较重要的两个物理指标,在进行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设计和水泥贮运时都必须用到。当前54页,总共72页。三、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合格品与不合品的判定检验结果不符合化学指标、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中的任何一项技术要求时,为“不合格品”。检验结果符合化学指标、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的规定,为“合格品”。

当前55页,总共72页。四、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与性能㈠硅酸盐水泥的水化2(3CaO·SiO2)+6H2O=3CaO·2SiO2·3H2O+3Ca(OH)2[C3S]

水化硅酸钙

氢氧化钙2(2CaO·SiO2)+4H2O=3CaO·2SiO2·3H2O+Ca(OH)2

[C2S]

水化硅酸钙氢氧化钙

3CaO·Al2O3+6H2O=3CaO·Al2O3·6H2O[C3A]

水化铝酸钙4CaO·Al2O3·Fe2O3+7H2O=3CaO·Al2O3·6H2O+CaO·Fe2O3·H2O[C4AF]

水化铝酸钙水化铁酸钙CaO·Al2O3·6H2O+3(CaSO4·2H2O)+19H2O=3CaO·Al2O3·3CaSO4·31H2O

水化硫铝酸钙当前56页,总共72页。四、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与性能㈡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凝结水泥加水拌合而成的浆体,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浆体逐渐变稠失去可塑性而成为水泥石的过程。硬化水泥石强度逐渐发展的过程称为硬化。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一个连续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当前57页,总共72页。四、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与性能水泥石的结构A——凝胶体(水化硅酸钙凝胶,及少量水化铁酸钙);B——晶体(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水化硫铝酸钙);C——孔隙(毛细孔、凝胶孔、气孔等);D——未水化的水泥颗粒水泥石是由水化产物(凝胶体、晶体)、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和毛细孔隙(水、空气)等组成的不均匀结构体。水泥石各组成成分的相对含量——取决于“水泥的水化程度”和“水灰比”。

当前58页,总共72页。四、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与性能㈢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因素水泥矿物成分水泥细度石膏掺量养护条件(温度和湿度)、养护龄期拌合用水量(水灰比)外加剂当前59页,总共72页。㈣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特性及应用1.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快,强度高→适用于有早强要求的工程。抗冻性好→适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