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系列-语文课件-诗词课件-临安春雨初霁_第1页
课件系列-语文课件-诗词课件-临安春雨初霁_第2页
课件系列-语文课件-诗词课件-临安春雨初霁_第3页
课件系列-语文课件-诗词课件-临安春雨初霁_第4页
课件系列-语文课件-诗词课件-临安春雨初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安春雨初霁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体会诗人含蓄表达情感的风格。

2、对比阅读,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走进作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请(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走进作者

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学习过程

任务一

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

1、你心中陆游是怎样的形象?结合学过诗词谈谈。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

表现出了陆游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空怀壮志,不得国家所用时,梦中依旧是冲锋陷阵、为国杀敌的场景。家国理想、爱国情怀

2、本诗的陆游是你认识的陆游吗?

好像不是

这首诗一改了“铁马冰河”、“中原干戈”的恢宏壮阔气势,而像田园诗词一般悠闲无事,给人感觉不像出自陆游之笔。

任务二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写作背景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陆游已经六十二岁。年少轻狂、不畏世事的年纪一去而不复返。留下的是对南宋朝野黑暗腐败的失望与惋惜,对祖国不得统一的痛楚。

自从王炎调离川陕后陆游一直难得重用。淳熙十三年,陆游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赶到临安觐见,住在西湖边某个客栈等待皇帝召见。老骥伏枥,岁近暮年的陆游看到此时西湖怡人又想到边疆战况连连,在这种繁华与战乱的反差之中完成诗作。

2、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并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是否合乎情理?

显得不合乎情理,对一生奋斗不息、始终矢志不渝地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的陆游来说,授之以权,使之报国有门,竟会引起他“谁”的疑问。

联系背景陆游时年已六十二岁,不仅长期宦海沉浮,而且壮志未酬,又兼个人生活的种种不幸,这位命途坎坷的老人发出悲叹,说出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

3、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

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淡雅的春意油然而生,令人想起江南湿漉漉、明艳的春色,浓而淡,淡而又深,深而且远,清新隽永。

4、颔联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①抒发了自己的郁闷与惆怅。

“一夜”意为“整夜”。诗人在“小楼”整夜“听春雨”,

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心头。含蓄深蕴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②表达报国无门、壮怀难酬的落寞情怀。

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骀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含蓄而又深蕴。

5、颈联主要运用哪种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①用典

②“矮纸”就是短纸、小纸,“草”就是草书。暗用了张芝的典故。

张芝擅长草书,但写草书太花时间,

所以很少写。借以表明自己客居京华,闲极无聊,以草书消遣。③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茶,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却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表达诗人报国无门、蹉跎岁月愤懑之情。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

6、“素衣莫起风尘叹”运用什么手法?

借用陆机的《为顾彦先赠妇》诗中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

陆游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莫起风尘叹”,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诗人之愿。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

7、“犹及清明可到家”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京都春光正好,

诗人重被起用却急于回家赶上清明节,表明他持守清洁而不想沾染京都官场恶浊的态度,更有对朝廷偏安一隅而己志难伸的不满。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任务三

细微处见不同

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本诗与《书愤》作于同一时期,抒发的情感也大致相同,两诗有不同之处吗?加以说明。①内容不同《书愤》

内容兼有除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临安春雨初霁》写明媚春光下客居京华的悟静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能上前线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悲愤心情。②意境不同《书愤》的意境是沉郁雄浑顿挫;《临安春雨初霁》的意境是明艳恬静闲适。

③风格不同《书愤》的风格是沉郁雄放;《临安春雨初霁》的风格是清新隽永,优美自然。④表达技巧不同《书愤》的表达技巧之一是虚实相济,前四句回忆往事是虚,后四句着眼现实为实,虚实对比,相得益彰;《临安春雨初霁》的表达技巧之一是以乐景衬哀情,以恬静闲适的生活反衬落寞无聊的心境。

2、《临安春雨初霁》与陆游雄浑豪放的战斗风格的是不同,这首诗所表现的风格如何?请通过分析诗的内容揣摩诗的意境,仔细体会。

①此诗貌似写恬淡、闲适的临安春雨杏花景致,实际上抒写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

②表面上看来写极了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其背后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那种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

主题归纳

诗开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