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泵说明书_第1页
给水泵说明书_第2页
给水泵说明书_第3页
给水泵说明书_第4页
给水泵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概述泵组型式一般说明前置泵说明………………汽动和电动给水泵说明…………迷宫密封系统……………汽动泵暖泵系统…………检测仪表……………技术数据……………第二章操作说明启动前检查………………启动……常规检查………给水泵组热控保护…………停机………………………故障检查……………………第三章前置泵维修说明引言维修细则……………常规维修……………………大修第四章给水泵维修说明引言维修细则……………………维修过程……………………大修第五章配套设备8BlD型机械密封………可倾瓦块推力轴承…………厚壁径向轴承………浮动密封件…………………DLC200—8联轴器(前置泵与电机问)……SFI—A型转速指示变送器………IC一2C型转速指示变送器………………滤网差压控制器…………DZl0B一54再循环阀电动装置…………L961Y一36C再循环阀………………H64Y一36C逆止阀………………J6lY一36C截止阀·…………………ZAZNC密封水电动调节阀…………………第六章安装及投运说明安按说明…………………投运环节……………………附图项目(图1)DG600一240(FK6D32)给水泵不同转速下特性曲线(图2)DG600—240(FK6D32)给水泵特性曲线(图3)DG600一240Ⅱ(FK5D32)给水泵不同转速下特性曲线(图4)DG600—240Ⅱ(FK5D32)给水泵特性曲线(图6)FAlD56前置泵特性曲线(图6)300G一1电动泵组总布置图(图7)300G一2一l电动泵组基础图(6级泵)(图8)300G一2—2电动泵组基础图(5级泵)(图9)300G一3汽动泵组总布置图(配上海汽轮机厂小汽机)(图l0)300G一4—1汽动泵组总布置图(配上汽厂)汽动泵组总布置图技术条件(图11)300G一4—2汽动系组总布置图(配杭州汽轮机厂小汽机)汽动泵组技术规定(图12)300G一4—3汽动泵组总布置图(配哈尔宾汽轮机厂小汽机)(图13)300G一5前置泵布置图(汽泵组)(图14)300G—g密封冷却水系统图(汽泵组)密封冷却水系统图(汽泵组)明细表(图15)300G一7密封冷却水系统图(电泵组)密封冷却水系统图(电泵组)明细表(图16)300G一8—1YOT51A(R71K1一E)润滑油路图(图17)300G一8—2YOT46—550(R16K一550)润滑油路图(图18)300GⅡ一9给水泵组仪器操作和流程控制图(汽泵组)(图19)300GⅡ—10给水泵组仪器操作和流程控制图(电泵组)300GⅡ11—1给水泵组热工测点一次元件仪表供贷明细表300GⅡ11—3给水泵纽热工测点一次元件仪表供货明细表300GⅡ11—3给水泵组热工测点一次元件仪表供货明细表300GⅡ11一4给水泵组热工测点一次元件仪表供货明细表300GⅡ11一5给水泵组热工测点一次元件仪表供货明细表300GⅡ11—7给水泵组热工测点一次元件仪表供货明细表300GⅡ1l一8给水泵组热工测点一次元件仪表供货明细表300GⅡ11一9给水泵组热工测点一次元件仪表供货明细表(图20)300G一17暖泵系统图(图21)300G—19电动泵组冷态安装图(图22)DG600一240一00(1/2)(FK6D32)给水泵总浆图给水泵总装图明细表(图23)DG600—2401一OO丢(FK6D32)给水泵总浆图给水泵总装图明细表(图24)FAlD56一00(1)前置泵剖面图前置泵剖面图明细表(图25)OD.302.4460YKS5400一4电机外形图YKS5400—4电机技术条件(图26)FAID56—07—00热工测点布置图(前置泵)热工测点布置图(前置泵)明细表(图27)DG600一240一10—00B热工测点布置图(给水泵)热工测点布置图(给水泵)明细表(图28)H64Y一36c(W)一00给水泵出口逆止阀(汽泵组)汽动泵组逆止阀明细表(图29)H64Y一36c(L)一00给水泵出口逆止阀(电泵组)电动泵组逆止阀明细表(图30)H64Y—36c(L)T—00给水泵出口逆止阀(带异径三通接口)(图31)L96lY一36c—00再循环阀再循环阀明细表(图32)J61Y一36c一00截止阀截止阀明细表(图33)ZJB型再循环减压装置(图34)L80A一00轴封水滤网轴封水滤网明细表(图35)XL300L—00斜插式滤网(前置泵进口)斜插式滤网技术规定、明细表(图36)ZL250A一00给水泵进口滤网(图37)DG600—240—06—00推力轴承推力轴承明细表(图38)S/35134一00机械密封(图39)CL45/15—00齿轮联轴器(电机一偶合器)齿轮联轴器(电机一偶合器)技术规定、明细表(图40)CL45/54一00齿轮联轴器(偶合器一给水泵)齿轮联轴器(偶合器一给水泵)技术规定、明细表(图41)DLC200—8—00叠片式挠性联轴器叠片式挠性联轴器技术规定、明细表(图42)ZCGJ1一00DG600—240给水泵芯包拆卸图给水泵芯包拆卸图明细表(图43)ZCGJ2—00DG600—240给水泵芯包组装工具图(图44)ZCGJ8一00DG600—240给水泵M52x34(M48x3)双头螺栓液压紧装置装配图双头螺松液压紧装置装配图技术条件、明细表(图45)300G一20给水泵进出口热位移值

第一章概述泵组型式DGT600一250调速给水泵组,配套于火电厂300MW汽轮发电机组,有汽动泵组和电动泵组二种型式。汽动泵组涉及前置泵型号:FA1D56前置泵电机型号:Y355—4给水泵型号:DG600—240(FK6D32);DG600—240Ⅱ(FK5D32)汽轮机型号:ND(G)83/83/07;NK50/56/0;NGZ84.6/83.5/0.6电动泵组涉及前置泵型号:FAlD56给水泵型号:DG600—240(FK6D32);DG600—240Ⅰ(FK6D32);电机型号:YKS5400一4;YKS5500一4;偶合器型号:YOT51A(R17Kl—E);YOT46—550(R16K一550)一般说明(参见图6、图9、图13)300MW机组的给水泵组由二套汽动泵组和一套电动泵组组成。汽动泵组的驱动方式及配套型式为:前置泵由前置泵电机单独驱动,给水泵由汽轮机驱动。电动泵组的驱动方式及配套型式为:前置泵由电动机的一端直接驱动,给水泵由电机另一端通过液力偶合器驱动。前置泵是通过迭片式挠性联轴器与电机连接,其余为齿轮联轴器传递,齿轮联轴器有压力油润滑,每个联轴器都封闭在可拆卸的保护罩内。汽动泵组给水泵的轴承润滑油由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供应,而电动泵组给水泵的轴承润滑油由液力偶合器润滑油系统供应。每套泵组都配有一前置泵进口滤网、给水泵进口滤网、给水泵出口逆止阀和最小流量再循环系统。最小流量再循环系统涉及一个再循环阀,两个再循环截止阀以及差距开关和再环循减压装置。差压开关的信号来自前置泵和给水泵管道上的流量孔扳或给水泵出口的流量喷嘴。前置泵、给水泵、电机、偶合器、汽轮机装在各自的底座上(汽泵组前置泵和电机为一个底座),底座都固定在一个共同的混凝土基础上。前置泵说明(参见图24)]总则该泵为水平、单级轴向分开式,具有一支撑在近中心线的壳体以允许轴向和径向自由膨胀,从而保持对中性。该泵整体安装在装有适合的排水装置的刚性结构的泵座上。壳体壳体为高质量的碳钢铸件,是双蜗壳型、水平中心线分开、进出口水管在壳体个半部结构,这样可避免在检修时拆开联接管道。壳体水平中分结合面上桨有压紧的石棉纸相垫。为了减少法兰盘在压力载荷与热冲击联合作用下的变形,采用了高强度螺栓,并采用因住帽螺母以便于采用最小螺距。壳体通过一与其浇铸在一起的泵脚,支撑在箱式结构钢焊接的泵座上,壳体和泵座的接合面接近轴的中心线,而键的配置可保持纵向与横向的对中并适合于热膨胀。壳体上盖上设有排气阀。叶轮叶轮是双吸式,不锈钢铸件,加工至精确的配合公差并通过动平衡,双吸式结构可保证叶轮的轴向力基本平衡,在自由端上装有一双向推力轴承。叶轮是由键固定在轴上,轴向位置是由其两端轮毂的螺母所拟定,这种布置使得叶轮能定位在蜗壳的中心线上。轴不锈钢锻件,除应力状态,在淬火和回火前先粗加工,热解决后,进行切削加工至径向留3mm余量,然后将轴置于一垂直炉中除应力,再进行最后加工磨削。叶轮密封环该环减少泄漏量,安装在壳体腔内,由防转定位销定位。轴承泵装有滚动轴承,轴承装在牢固地连接在泵壳端部支撑法兰上的轴承托架上。轴承为稀油润滑,桨有冷却水室及温度测点。轴封泵装有机械密封,该机械密封为平衡型,由有弹簧支承的动环和水冷却的静环所组成,分开的填料箱设有一水冷却套,从而使机械密封旋转部分周边的温度较低。联轴器泵与电机之间的迭片式联轴器是柔性与扭转刚性兼有的金属迭片式结构。泵座泵座是重型坚固箱形截面的型钢结构。汽动和电动给水泵说明(参见图22、图23)总则泵为水平、离心、多级简体式,由下面二个重要部件组成:简体:组成泵的主压力边界的一部分,焊接在管路上,中心线位置处支承在型钢结构的系座上。泵内部组件:可以整体从泵简体内抽出,与简体一起构成泵的主压力边界。这种设计,由英国高级给水泵发展而来,运用备用芯包,使得维修时间大为减少,芯包内涉及有泵所有的易损部件,并具有互换性。水泵由进口侧泵脚外的一对横向键轴向定位在联轴器端,简体下有一轴向键,这种布置,使泵能在所有温度情况下保持与驱动机的对中性,并将管道载荷传递到泵座上。在泵脚和泵座间装有铜质滑块,从而保证能自由地热膨胀和良好的接触。筒体为具有良好焊接性能的锰钢锻件,进口支管为碳钢铸件,焊接到筒体上,出口支管为锻钢件,也焊接在筒体上。这种结构,使得在拆开联轴器和辅助管路并松下大端盖螺栓后,就能将整芯包作为一个整体拆下来。因此,在较大故障停机时,必要时可在约24h内拆下内部的芯包,为此,专门提供了一套芯包拆装工具。大端盖是锰钢锻件,与末级导叶有止口套接,在大端盖和筒体之间有一O型圈,形成一高效的密封,这个密封圈嵌在筒体的凹槽内。大端盖的螺栓是由液紧装置液紧,液紧装置能给大螺栓精确地预加载。由于载荷可以浙渐加上,端盖变形的也许性是最小的。使用这种工具可以快速拆装端盖从而快速拆装整个芯包。大端盖与筒体的结合面加工到好的光洁度,最内一级内泵壳与筒体之间有垫圈,该垫为镀铜钢圈,二面都加工到很好的光洁度并经研磨。内泵壳选用耐腐蚀和冲蚀的13%铬钢,相邻内泵壳间的接口为止口套接式,并嵌有O型圈,导叶环同样是13%的铬钢,各级导叶内定位销定在前级泵壳上。所有级问销子都是全封闭式,不与泵送液体相接触。假如出现销子失效或松动,该销子不会从泵出口处排出。每个内泵壳和导叶的内孔上都浆有可更换的颈环。每个颈环都设计为特殊几何形状,加工安装到各孔内,这种形状使其能保持平板衬套的静压力刚度,且大大地减少泄漏,不需要其它专门的防泄漏装置。内部组件为内泵壳和导叶固定联接件,由末级导叶和出口大端盖间的蝶型弹簧固定在筒体上。这种弹簧在组装和停机时给接合而提供足够的静压力从而允许内部组件自由膨胀。当泵运营时,水力压差建立,从而保证接合面间严实的密封。进口导向件在泵进口侧由一闭式止口套接定位,以保证安装芯包时其内部组件的对中性,这种止口套接保证了进口导向件可由拉紧环紧固地定位的筒体上,同时又能在热波动时才自由膨胀。筒体内所有受高速水流冲击的区域都镀以不锈钢奥氏体镀层以防止冲蚀。所有接合面也是用同样的方法保护的。DG600一240Ⅰ型泵(参见图23)的特点:大端盖和筒体间有一密封垫(Metaflex),相邻内泵壳靠金属面对金属面密封,无止口及O型圈,进口端与拉紫环间也有一密封垫(Metaflex)。转动元件该泵与韦尔公司其他许多已在电站连续运营的锅炉给水泵同样为刚性转于,从而保证了极高的机械可靠性,使发生超标准振动或内部接触的风险微乎其微。韦尔泵刚性转子的基本设计特点:液体中的最低临界转速超过最大运营转速的130%;即使泵内部运营间隙磨损到设计值的两倍时,液体中的最低临界转速不会降至最大运营转速的120%以下;标准的轴扭转剪切应力是保守的,不超过60N/mm2(8500lbf/in2);泵轴为马氏体不锈合金钢锻件,经粗加工、热解决、磨削和精磨加工,径向轴承档镀以铬层以防止咬轴,轴上所有螺纹用单头刀具按高标准加工成形,所有截面变化处和螺纹尾部都采用圆角过渡。所有热解决都在轴垂直放置时进行。轴上的重要组件和转子的平衡分别按照IS05406:1980和IS01940:1973标准规定的工作程序和质量等级进行。韦尔公司应用的量标准等级是为先前的实践所证实的。水力部件泵中所用的叶轮和导叶为13%铬不锈钢精密浇铸件,流道用陶瓷模芯法浇铸,由此而获得极好的表面光洁度和强度,高精度的叶形和高反复性。叶轮和导叶具有与一些大型电站已安装使用的给水泵相同的比转速,因此,该泵的水力特性是已确立的。径向间隙是根据效率、临界转速和轴挠度标准所制定。叶轮上没有装磨损坏,但在其易磨部位留有足够的金属以备万一运营磨损时可车去并配上环。叶轮和静磨损环材料有硬度差,叶轮的硬度为235—32lVPN,静磨损环为380一430VPN。叶轮轴向由卡环定位,卡环为两片式嵌在轴上,卡环定位在叶轮的凹槽内以防其转动时飞出。叶轮在轮毂位置紧套轴上以固定叶轮并起到叶轮的级间密封,扭矩是由与之相配的键传递。选用傻槽的最小内圆角保证最大应力集中系数为3.0。中间抽头第二级上有一中间抽头。由二个密封阂在芯包与筒体间密封,并在前二级泵壳外形成一周向空间。在次级内泵壳上有一圈径向孔,使得次级压力水进入周向空间。在简体上有一抽头口,使次级抽头水从周向空间输向中间抽头接头。中间抽头位于筒体的左侧(由联轴器向筒体端方向看),与进口管成30°夹角。汽泵在左下侧,电泵在右上侧;DG600—240Ⅰ泵(参见图23)的中间抽头是在第二级内泵壳上有一径向孔,与外筒体上的中间抽头法兰孔相通,中间插入带法兰短管,短管下部径向有密封件阻止高压水泄漏至中间抽头管,上部法兰平面有Mefaflex垫防止抽头水外泄。平衡装置泵的水力平衡装置为平衡鼓装置,平衡鼓装在轴的末级叶轮后面。平衡鼓在固定于大端盖上的节流衬套内旋转,成为一减压装置,出口压力作用于末级叶轮不平衡区,使得总有一指向进口端的剩余推力存在,使轴处在拉伸状态。平衡鼓压装在轴上,轴向由轴肩定位,并在低压侧由一螺母拧紧,平衡鼓由键定位在铀上并由螺母锁紧。平衡鼓选用不锈钢锻件材料,在节流衬套内转动,节流材套材料专门选择,以保持其与平衡鼓的硬度差与叶轮及其讨套间的硬度差相同。节流衬套内孔上加工有—组浅的平衡槽,在端面加工了若干漩流断口,这种结构提高了流体静力刚度,同时又大大减少了泄漏。轴承径向轴承:泵轴是由—对普通圆柱型径向滑动轴承所支承,轴承为乌金衬套强制油润沿型,润滑油来自主润滑润系统,轴承出轴承压盖固定,轴承压盖由螺栓固定在下半部轴承支架上。当上半部轴承支架装上后,形成一360°的法兰支承顶直接联在进口或出口端盖上。整个组件由销子定位,以保证能精确地重新组装,在大修时,轴承与轴可以一起解体。自位瓦块式推力轴承:自位瓦块式报力轴承对两个方向的推力载荷是有相同的承受容量的,合用于两个旋转方向。推力环组件由支承环组成,瓦块均布在支承环上各单独的定位件之间,瓦块外径嵌在支承环的法兰内,瓦块通道定位件们头部嵌在其两侧的凹槽内来较松的定位,使得工作时瓦块能自由倾斜但不会掉下来。推力轴承设计得尽也许小的功率损失且不减少承载能力。推力轴承安在一轴向中分的轴承腔内,该腔体在自由端轴承室内,而轴承室自身也是轴向中分的。这种布置有下列优点:推力盘可在轴承腔末装上前就装在轴上,使得能精确地检查内侧(承载侧)面的飘偏和轴向定位;只需简朴地拆下上半部腔体不拆下推力盘就可观在成组的推力轴承,围此,可就地检查和更换瓦块而不用拆下推力盘,使这一关键元件错装的风险很小;使得可以目检轴承组件。推力轴承的设计是根据对以前用相同水力部件的设备测量的轴向应力特性进行的。轴端密封泵按有固定衬套注射密封水卸荷型迷官密封,保证泵在运营时密封水不进入泵而泵送水不泄漏出来。冷凝水注射到密封腔内向泵送水方向流去,在卸荷环内与外漏的泵送水相遇,在那里由管子再联通到前置泵进口,只要密封水压力保持高于前置泵进口压力,就不会从密封腔里漏出热水。尚有一些凝结密封水沿着迷宫密封泄漏经U形管到凝汽器。当电动泵处在静止状态,凝结密封水压力略高于泵进口压力,冷的凝结水进入泵内帮助更快地冷却,这样可防止热分层形成而导致变形。迷宫密封是平行单直径布置,固定衬套是锯齿孔型或密封轴套和衬套分别加工反向的双头螺旋槽。密封可只进行少量的拆卸工作将其作为子部套拆下来。当汽动泵备用或盘车时,一个暖泵系统可防止温度分层而引起轴弯曲。泵座泵座是轧制型钢的焊接件结构,布置成在中心线处支承水泵。泵座整个结构设计为既能保证刚性又无变形。迷宫密封系统(参见图14、图15)迷宫密封系统被设计成能阻挡热的锅炉给水泄漏到大气层。泵的正常运营条件:前置泵进口压力0.865MPa(表压)给水泵进口压力1.74MPa(表压)给水泵转速5390r/min密封水温度36℃给水温度166℃汽动在备用期间,采用暖泵系统,正常条件是:给水泵进口压力1.28MPa(表压)(新间隙)1.18MPa(表压)(磨损间隙)给水泵盘车速度38r/min暖泵水温度166℃密封水温度36℃(压力是根据备用泵的来自于两台运营泵暖泵水而定的)磨损间隙=1.5×新间隙(迷宫密封衬套)所有运营条件下,压力控制阀调节到迷宫密封压力至如下数值:密封水压力=卸荷水压力十0.1MPa凝升泵来的水以高于卸荷水压力0.1MPa的控制压力注入,这流量然后提成两路,一路流向泵与从泵内流出的热的给水混合,并卸荷回到进口电动阀前的前置泵进口管道;另一路向外泄漏经U形管入凝汽器。压力控制阀保持密封水与卸荷水之间的压差在0.1MPa。给水泵正常运营期间,给水从泵进口和泵的平衡腔室沿迷宫密封分别泄漏出。汽动泵作为备用泵时,给水仍从迷宫密封向外泄漏,流出泵的给水由来自于正常运行泵的暖泵水所取代。电动泵作为备用泵时,密封水从两边迷宫密封流进泵内。电动泵在备用状态下处在冷态,而汽动泵在备用状态下处在热态。在所有运营条件下,凝升泵向三台泵提供必须的密封水流量。汽动泵和电功泵的迷宫密封,结构相同且具有互换性。压力控制阀运营:迷宫密封的压力控制阀用来保证密封卸荷水之间的压差为0.1MPa,阀须安装一个差压控制自动执行器,自动执行器信号取自于密封和卸荷水上的接头。每台泵传动端和自由喘的两只迷宫,只须一只压力控制阀控制。阀须在下列条件下可以运营:阀最大运营压力1.9MPa(表压)密封水温度范围lO一46℃阀运营流量系数Cv3.0—17.5USgal/min为了减少控制阀和迷宫密封之间的管道损失,控制阀应尽也许安装在靠近给水泵处,迷宫密封水和卸荷水间的差压0.1MPa必须保证,由于压力损失,自动执行器将要求调整以保证这一密封差压。假如阀出现故障,则它将处在全开位置并保持这一状态,发现故障时阀处在这种状态能使泵的损坏减少到最小,并可防止任何热的给水从密封中泄漏出来。汽动泵暖泵系统(参见图20)暖泵系统是用来保证泵不产生热分层而导致筒体变形。该暖泵系统仅用于汽动给水泵,该系统使汽动给水泵处在常规运营的启动状态,为两台汽动给水泵担供暖泵水。对每台锅炉,有3台50%容量的给水泵,即:二台汽动泵,一台电动泵,暖泵管路与三套泵组的中间连接管相接,该三条轻管路在一母管接头处汇合,以保证每台汽动给水泵的暖泵水供应。从电动泵来的通径65mm的接管上必须涉及下列设备:隔离阀V1,维修时用;逆止阀V2,防止暖泵水从运营中的汽动泵倒流到冷态备用的电动泵去;流量控制孔板01。汽动泵来的通径50mm的接管涉及:隔离阀V3和流量控制孔板02。暖泵系统保证当三泵中只要有一台泵在运营就能向处在备用状态的一台或二台汽动给水泵提供足够的暖泵水。设备运营状况:暖泵系统所用的所有阀门都必须按下述的温度和压力设计:最大工作压力2.06MPa(表压)最高工作温度175℃为拟定孔板尺寸,韦尔公司设定特定的阀门流量系数如下:V1通径65mm平板滑阀流量系数Cv=276USgal/minV2通径65mm逆止阀流量系数Cv=46.1USgal/minV3通径50mm平板滑阀流量系数Cv=219USgal/minCv=Q×(SG/DP)1/2式中:Q——流量USgal/minSG——流体重度DP——阀门压降(Psi)根据上述的阀门流量系数,流量孔板拟定为如下,01孔板通径39mm02孔板通径23.5mm系统运营:若所选阀门达不到上述流量系数,孔板必须进行重新拟定,以保证暖泵系统能安全运营。在停下汽动给水泵时,必须进行下列环节,以保证给水泵准备再启动:保证暖泵系统中所有阀门打开;*关闭电动出口阀,检查关闭情况;汽动泵减速至盘车速度,并检查是否为盘车速度;在降速时接上盘车马达,检查接合情况;断开前置泵电机电源,检查电源是否开路;关闭电动进口阀,检查关闭情况;保证再循环线路打开,以保证暖泵水流径水泵回到除氧器。除维修时以外,所有暖泵管路上的偏离阀都必须所有打开,保证在维修以后隔离阀要恢复到全开位置。在启动前置泵进水阀、启动前置泵前,要将暖泵水关闭,以防吸泵水出前置泵出口倒入进口引起前置泵倒转。典型的汽功泵暖泵水量工况每台泵流量(m3/h)双泵运营、单泵暖泵(常规工况)单泵运营、双泵暖泵(常规工况)新迷宫密封磨损后迷宫密封新迷宫密封磨损后迷宫密封汽动水泵进口暖泵水量回除氧器暖泵水量密封注入水量密封卸荷水量清洁水排水量29.120.68.813.73.632.918.118.625.28.225.017.78.812.53.627.414.918.622.98.2检测仪表由本厂提供的检测仪表已列在供货明细表中,贝,图!9所附表,该明细表中给出了各仪表的具体类型、应用、位置、本泵组规定的读数范围、工作数值、报警和跳闸的整定值。仪表编号和位置在图18和图19、图26、图27中列出。技术数据、前置泵型号FA1lD56型式卧式、轴向中分泵壳型泵送介质锅炉给水级数l级双吸叶轮抽头打开抽头关闭流量m3/h647597进口压力MPa0.960.964出口压力MPa1.841.869

扬程ml00102.5汽蚀余量(必须)m3.83.6汽蚀余量(有效)m27.528效率%82.581轴功率kW192.3185.3关死点扬程m116进水温度℃166密度kg/m3900转速r/min1480质量kg305电动泵组5000汽动系组(涉及电动机)给水泵型号DG600—240,DG600—2401(FK6D32)型式简体芯包、卧式泵送介质锅炉给水级数6级抽头打开拍头关闭进口流量m3/h647597出口流量m3/h597597进口压力MPa1.8121.842出口压力MPa22.7822.78扬程23812377汽蚀余量(必须)m32.531汽蚀余量(有效)m124127.5效率%82.382.5抽头出口压力MPa8.8l抽头流量m3/h500轴功率kW43544218进水温度℃166密度kg/m3900转速r/min54l05390关死点扬程m30102985最大超度转速(汽动泵)r/min5950质量kg6960型号DG600—240夏(FK5D32)型式筒体芯包、卧式Vwo十58%OPVwo100%75%50%30%进口流量m3/h651622.6587433307.521g出口流量m3/h601572.5537383257.5165进口压力MPa1.6571.6491.6361.5321.4051.317出口压力MPa22.7521.4320.816.511.247.15扬程m24042265217716761086636轴头流量m3/h505050505050抽头压力MPa10.099.569.37.529.343.65给水温度℃172.2170.6169.4156.8142.8128.8给水密度t/m30.8950.8968O.89770.91090.92350.936必需汽蚀余量m36.53430.620.4115.6效速%838383817772转率r/min585556555450460536582790轴功率kW4400394935602069984417转向由汽轮机(电动机)向泵看顺时针级数五级超速限制r/min6300超速限制压力MPa30质量kg6700汽轮机型号ND(G)83/83/07(上海汽轮机厂产品)最大功率kW6000低压进汽压力Mpa0.765低压进汽温度℃335.4高压进汽压力Mpa16.67高压进汽温度℃538排汽压力kPa6.57调速范围r/min3000~6000危急遮断动作转速r/min5900~6300盘车转速r/min38盘车电机型号Y132M一4(7.5kW380V)汽轮机转向自汽轮机向给水泵方向看为顺时针型号NK50/56/0(杭州汽轮机厂产品)额定功率kW3700~3853BMCR功率kW4364~4490最大功率kW6000正常汽源压力MPa0.89正常汽源温度℃334备用汽源压力MPa3.99备用汽源温度℃320排汽压力Mpa0.0072调皮范围r/min2800~5900(调节系统采用电调和液调两套装置,型号为Woodward505、WoodwardPGA一EG,以电调为常用,液调为备用)危急遮断动作转速r/min6100~6400盘车转速r/min不低于100汽轮机转向自汽轮机向结水泵方向看为顺对针型号NGZ84.6/83.5/0.6(哈尔滨汽轮机厂产品)最大连续功率kW5300低压进汽压力MPa0.84低压进汽温度℃333高压进汽压力MPa16.83高压进汽温度℃537排汽压力MPa0.008调速范围r/min3100~5900危急遮断转速r/min6300土50盘车转速r/min16汽轮机转向从机头看为顺时针前置泵电机型号Y355—4(上海电机厂产品)额定功率kW250额定电压V6000额定电流A28.6启动电流倍率5.84起始启动转矩倍率1.92最大启动转矩倍率2.4转于转动惯量kg·m2转速r/min1483效率%94.56功率因素cos0.889质量kg1840转向轴伸瑞看逆时针电动机型号YKS5500—4;YKS5400—4(上海电机厂产品)额定功率kW54005500额定电压V60006000额定电流A593607转于转动惯员kg·m2165165启动电流倍率5.925.75起始启动转矩借串0.790.81最大启动转矩倍率2.552.46转速r/min14901489效率%97.397.1功率因素cos0.90.897冷却水量m3/h2828电加热器单相380V2.4kW质量kg17320(不带水)转向从主轴伸端看顺时针液力偶合器型号YOT51A(R71Kl—E)YOT46一550(R16K一550)输入转速r/min14901490输入转速r/min54105855额定传递功率kW46004600调速范围%25~10025~100额定滑差%1.72.1质量kg(不带油)31004900泵组配合部件前置泵进口滤网

型号XL300L

网孔4孔距6×7法兰接口Dg300Pg25结水泵进口滤网型号ZL250A或ZXL250网孔40目/in接口Dg250Pg25给水泵出口逆止阀型号H64Y一36C设计压力36MPa通径Dg200电动再循环阀型号L961Y一36C设计压力36MPa通径Dg80,开关式140m3/h开325m3/h关再循环截止阀型号J6lY一36C设计压力36MPa通径Dg80再循环减压装置型号ZJB进口压力22.78MPa出口压力1.098MPa流量148m3/h轴封水磁性滤网型号L80A接口D880、Pg40轴封水调节阀型号ZAZNC或ZMAN接口Dg25、Pg64联轴器电机一前置泵之间:叠片式联轴器汽轮机一给水泵之间:齿轮式联轴器电机一液力偶合器之间:齿轮式联轴器液力偶合器一给水泵之间:齿轮式联轴器工作油冷油器型号LY54冷却面积54m2冷却水量120m3/h冷却水泥≤38℃冷却水压0.4~0.6MPa油阻0.036MPa水阻0.014MPa润滑油冷油器型号LYl6冷却面积16m2冷却水量27m3/h冷却水温≤38℃冷却水压0.4~0.6MPa油阻0.04MPa水阻0.013Mpa

第二章操作说明

300MW机组的调速给水泵组是锅炉给水系统的组成部份,因此,以下说明应与系统的操作说明一起阅读。

启动前检查在安装或大修后的第一次启动前,必须保证管道内没有任何阻塞,没有任何会引起泵内部故障的外来物。检查环节如下:

泵组的电气回路应保证准确无误地安装完毕,电气回路及电机绝缘测试合格;检查所有仪表是否对的接好,并检查仪表接线和管子联接是否牢固可靠;给仪表和润滑油泵接好电源;启动润滑油辅助油泵,从各设备的轴承回油观测商检查回油是否畅通,检查润滑油系统是否正常;打开密封水调节阀,从观测窗检查回水是否畅通,检查密封水系统是否正常,若是在安装或大修后初次启动,则应当将前置泵与电机处、给水泵与汽轮机(偶合器)处的联轴器断开,手动盘动这两个泵,保证能转动自如;断开电机两端的联轴器,接好电源,启动电机检查其转向,检查结束后要切断电机的电源;重新装好各联轴器并装好保护罩;重新接通各电机电源;打开前置泵壳体、汽动泵壳体和联接管道上的放气孔阀;微开进口阀,给前置泵、给水泵及各设备注水;当有水从各放气孔中溢出对关闭这些放气孔阀;全开泵组的进口阀;打开再循环阀和再循环截止阀;按汽轮机使用说明书对汽轮机进行启动前的检查工作;按电机使用说明书对电机进行启动前的检查工作;按液力偶合器使用说明书对偶合器进行启动前的检查工作。汽动泵组的给水泵暖泵参见泵的暖泵系统。启动泵组必须在保证已注满水之后才干启动[见1.1(10)~(12)]。汽轮机、电机的启停频数应按制造厂说明书的规定。保证已进行所有的启动前的检查,若给水主管道内无水,开始时不能全开出口阀门,应用此阀控制进入主管道流量,决不能用进口阀来控制泵的流量。电动泵组正常启动程序:

调速装置设立在最小速度位置;建立润滑油压力,检查润滑油压力在0.15MP以上;建立密封水流量,检查密封水调节阀后压力大于卸荷水压力0.1Mpa;闭合给水泵电动机回路断路器;开出口阀;逐步提高调整装置的转速,直到泵达成正常转速,当调速装置在自动位置。汽动泵组启动程序:

(1)冷态启动,从停止开始,泵组已停止超过12h并且盘车已停止。

冷态启动程序:(a)建立润滑油油量(油压大于0.11~0.15MPa);(b)建立迷宫式密封密封水流量(大于卸荷水压O.1MPa),(c)启动前置泵;(d)启动盘车电机(上下简体温差<20℃方能开始盘车);(e)保持盘车电机运转min;(f)控制造厂冷态启动程序起动汽轮机;(g)一旦汽轮机达成运营速度就打开出口阀。(2)温态启动:泵组停止少于12h并且盘车没有中断。温态启动程序:(a)检查泵轴盘车:(b)保证润滑油油量(油压大于0.11—0.15MPa);(c)保证迷宫式密封密封水流量(大于卸荷水压0.1MPa);(d)启动前置泵;(e)按制造广温态起动程序起动汽轮机;(f)轮机转动后使盘车电机脱离;(g)把汽轮机转速控制转换成自动控制;(h)一旦汽轮机达成运营速度就打开出口阀。(3)热态启动:泵组停止少于30min并且盘车没有中断。热态启动程序:(a)使汽轮机置于全自动控制;(b)保证润滑油供应(油压大于0.11~0.15MPa);(c)保证迷宫式密封密封水流量(大于卸荷水压0.1MPa);(d)启动前置泵;(e)按制造厂热态启动程序启动给水泵汽轮机;(f)脱离盘车电机;(g)一旦汽轮机达成运营速度就打开出口阀。注:泵组停止后,汽轮机须盘车12h,直到变冷,然后盘车停止,汽轮机被认为处在“冷态”。常规检查

规定对整个设备建立一个检查系统,锅炉给水泵组构成该系统中的一部分。因此,下列检查可以纳入该检查系统中去。所给的检查周期为允许的最大周期。每日检查:检查所有的管道接头和阀门的填料益是否泄漏;检查是否有异常噪音或振动,检查前贯泵机械密封是否泄漏;记录出口压力和电机耗电量,如与以前读数有显著变化应研究,检查轴承温度;从观油窗检查润滑油流通情况;从观查窗检查密封水流通情况;检查电机的空气冷却器的温度;检查冷却水是否正在工作油冷油器、润滑油冷油器、电机空冷器和机械密封中正常循环;检查给水泵轴密封水系统循环是否正常,汽轮机的检查项目见汽轮机说明。每月检查:检查所有够得着的紧固照栓的紧固性,如有必要加以拧紧。给水泵组热控保护泵组启动条件:前设泵进口阀开;再循环阀全开;密封水压力正常(大于卸荷水压0.1MPa),润滑油压力正常(电泵表压三0.15MPa,汽泵表压≥0.11~0.15MPa);给水泵进口(汽泵)压力正常(>1.4MPa表压),除氧器水箱水位正常。泵组报警条件:Ⅰ值报警位Ⅱ值报警测点数日(1)前宽泵轴承温度高95℃3点(2)给水泵径向轴承温度高75℃90℃2点(3)给水泵推力轴承温度高80℃95℃4点(4)偶合器推力轴承温度高90℃95℃3点(5)偶合器径向轴承温度高90℃95℃6点(6)电机轴承温度高80℃90℃3点(7)前置泵电机纳承温度高95℃3点

(8)电机绕组温度高120℃130℃9点

(9)电机风温高55℃3点

(10)工作油冷油器进口温度高110℃1点

工作油冷油器出口温度高75℃l点

(11)润滑油冷油器进口温度高65℃l点

润滑油冷油器出口温度高55℃l点

(12)润滑油压力低

表压O.1MPa报警,同时启动电动辅助油泵表压≥0.3MPa停电动辅助油泵l点(13)润滑油过滤器差压高≥0.06MPa电泵l点(14)给水泵进口滤网差压高≥0.06MPal点(15)给水泵进口压力低表压≥1.4MPa延长30s报警1点当汽泵在热备用时该报警应取消(16)密封水滤网差压高≥0.06MPa1点(17)密封水差压小≤0.035MPal点(18)给水泵反转(同时关闭给水泵出水阀)1点泵组跳闸条件跳闸值测点数目(1)工作油冷油器进油(勺管回油)温度太高130℃1点(2)润滑油压力太低表压≤0.08MPa1点(3)给水泵进口压力太低表压≤1.25MPa延时303跳闸,当汽呆在热备用时该保护取消2点串接(4)再循环阀10s未开1点(5)密封水差压太小<0.015MPal点(6)密封水回水温度高≥90℃l点注:(5)(6)两项要同时出现才干跳泵再循环阀应能在流量小于148m3/h时自动打开,流量大于325m3/h时自动关闭,信号取自前置泵出口流量孔板或流量喷嘴。密封水调节阀应能自动调节维持阀后压力始终大于前置泵进口阀前压力0.1MPa。为保证汽动条停泵及备用时的暖泵,前置泵停后,其进口电动阀应延时30s,自动关闭。小汽轮机的报警、跳闸条件请参见小汽轮机的使用说明书。停机停汽动泵汽轮机减速至盘车速度;同时打开再循环阀;关闭电动出口阀;断开前置泵电机电源;关闭电动进口阀;检查暖泵系统中所有阀处在全开位置。注:请和汽轮机的使用说明书一起阅读。停电动泵停止电动机,同时打开再循环阀;检查润滑油辅助油泵是否随泵纽速度下降而自动启动,以维持及组轴承的润滑油供应;泵组停转后,辅助油泵灾继续供油至少半小时(亦可采用先开动润滑油辅助油泵后停机的方法);关闭泵组的进、出口阀(若作为备用。则不应关闭进出口阀);关闭再循环阀的进出口隔离阀(若为备用,则不能关闭);保证电机的防凝结加热器接通电源,投入运营。故障检查当某一部件或组件出现故障,必须在更换损坏的零部件前,拟定故障的重要因素。症状也许因素解决操作(1)泵组没能启动(2)泵组出力低(a)电源故障(b)电机故障(c)启动装置故障(d)泵组内卡住(e)泵组处在跳网状态(a)电机或电源故障(b)旋转方向不对(c)前置泵或给水泵内极度磨损(d)再循环系统故障(e)给水泵转速低检查电源检查电机检查启动装置依次隔离泵组合联动设备的联轴器,拟定卡住部位,必要时进行大修检查因素,重新整定跳闸值检皮电机与电源检查旋转方向水泵解体检查,必要时进行大修检查该系统工作情况检查汽轮机、偶合据调速系统和工作状况症状也许因素解决操作(3)轴承过热(4)泵组在额定工况时功率过大(6)水泵过热或卡住(8)噪音和振动过大(a)润滑油量局限性(b)泵、汽轮机或偶合器、电机对中不好(c)轴承磨损(d)润滑油规格不对(a)出口压力低(b)水泵内转子与带子部件有磨损(c)水泵内间隙过大(a)水泵在断水状况下工作(b)水泵内部部件磨损(c)供油局限性或油的规格不对(d)润滑油系统故障(e)轴承磨损(f)泵组对中不好(a)转子部件动平衡差(b)联抽器对中性过差(c)轴承磨损(d)地脚鳃栓松动(e)泵内部间隙过大(f)吸入口失压(g)联轴器损坏(h)由于管道文承不良造成振动而引起共振(i)再循环系统故障检查油源检核对中情况检查轴承检查油的规格检查流量检查问隙检查问隙检查进口滤网是否清洁,前置泵出口压力是否正常检查间隙检查油源和油的规格检查该系统检查轴承检查轴承对中情况找出采组中引起故障的设备,检查其转予的动平衡检核对中情况检查轴承检查螺栓检查间隙检查进水系统检查联轴器检查泵组阳近管道检查再循环系统注,应同时参阅汽轮机、电机、前置泵电机、偶合器等有关设备的说明书。第三章前置泵维修说明

引言

建议建立常规检查与维修系统,对各设备进行检查并加以记录,以便与以后记录作比较,抓住最早的时机修理任何缺陷或更换新的零件。

有些检查只能在设备停机时进行,但有些可在运营时进行。所有的起吊工具和设备都应处在良好的随时可用的状态。并始终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设备及其四周场地应保持高度的清洁,由于这样有助于检测微小的泄漏与缺陷,而这些若不注意,可导致严重的维修问题。周期性和防止性维修以下所列是检查或更换易损件的重要准则,建议每班都虚行这些方面的检查。泵的性能减少,即泵的杨程或流量减少,电机耗电量连续增长;振动过大;机械密封泄漏。常规检查每日检查:检查所有的管道接头和阀门的贷料压益是否泄漏;检查是否有异常噪音或振动;检查机械密封是否泄漏;记录出口压力和电机耗电量,并与以往数据比较是否有显著的变化;检查轴承温度;在观油亩处检查润滑油情况;检查电视的空气冷却器温度;捡查冷却水是否在工作油冷却器、润滑油冷却器、电机空冷器及机械密封中正常循环。每月检查:检查可接近的紧固螺栓的紧固情况,必要时加以紧固。维修细则专用工具下列专用工具是供前置泵维修时使用的,不用时应妥为保存,若有损坏或短缺应及早加以修补,以免妨碍维修或大修。工具用途销钉形板手装拆联轴器螺母C形扳手装拆叶轮螺母

估计质量(用于起吊参考)

部件质量(kg)

前置泵(整体)1625

底座1535(配汽动泵组)680(配电动泵组)泵体940泵盖325转予部分280接口垫片接口位置材料外径(mm)内径(mm)截面厚度(mm)系体与泵益之间石棉纸柏现场配现场配0.8泵盖、泵体与冷却石棉纸柏Ф250Ф1840.4壳体之间冷却壳体与密封盖之间青壳纸Ф240Ф1470.4自由端轴承座与端盖之间石棉纸柏Ф1250.4机械密封轴套与泵抽之间(O型圈)耐热橡胶Ф90Ф80Ф5.7机械密封参见第五章机械密封说明螺纹紧固推荐力矩值组装泵时必须用’F。列力矩紫因螺栓,所有螺栓的螺纹反其嫁栓头的底面部应加润滑油。螺纹紧固件推荐力矩(N.m)密封盖与冷却壳体之间螺钉M2020冷却壳体与泵体、泵盖之间螺钉M2020泵体与泵盖之间螺栓M24410M36700推荐用润滑油前置泵轴承的润滑用稀油润滑,建议用*20透乎油。常规维修常规维修时必须自始至终遵守设备安全规程及管理条例。维修的准备工作每次维修之前,必须按以下环节隔离泵组:切断电机及润滑油系统的电源;切断所有仪表电源;检查泵组进口和出口阀及再循环系统进口和出口阀门是否关闭;检查冷却水源是否被切断;切断绝水泵第二级抽头阀门;打开放水、放气孔,把泵壳内水排出;维修的必须保持泵壳内没有表压。注:若要拆机械密封,须进行环节(3)一(7)。检查轴承(参见图24)

如不拆转子部件,仅为检查和更换轴承而拆卸轴承时,诸按下列环节进行.注:组装时,所有接口垫片和O型圈都应更换新的。转动端轴承拆下传动端轴承座冷却水管;打开轴承座放油塞,放掉轴承润滑油;拆下蚀承测温元件;拆下联轴器防护罩;拆下联钠器螺栓,并取下联轴器叠片组件6拆下锁紫联铀器螺帽的紧定螺钉,然后用专闲工具拆下联轴器螺帽;在联轴器和泵瑞部系上强力衬垫,从抽上拔下半联轴器。拆下并保存疗联轴器键;拆下传动端外端轴套锁紧螺母及锁紧垫圈;拆下传动城轴承座与端益之间的六角螺栓与弹簧垫圈;拆下传动瑞轴承座与泵体之间的六角螺栓、定位销;拆下传动端轴承座及单列向Jb短圆柱滚予轴承外国;i清洗检查轴承及油封有无损坏和磨损,若有损坏和磨损,则进行,拆下传动端外瑞轴套;拆下单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内圈;调换装上单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内图;装上传动端外端轴套。烬单列向心短圆柱滚于轴承外圈装到传动端铀承座内,换上新的油封,并装上轴承座及定位销;旋紧轴承座与泵体之问的六角螺栓;装上并旋紧轴承座与端益之间的弹簧垫圈和六角螺栓;:装上传动端外端捆套的锁紧垫圈和铰紫螺母;把联轴器键装入键槽内,并把半联轴器装动物上;用专用工具旋紧联轴器螺帽,并装上紧定螺钉;装上轴承测温元件;装上轴承座冷却水管;装上轴承座放油塞,并往油杯加轴承润滑油,使油值至口最低油位线以上;装好叠片式联铜器及联轴器防护罩;自由端轴承拆下自由端轴承座冷却水管;打开轴承座放油塞,放掉轴承润滑油;拆下轴承测温元件;拆除自由端轴承座与端益之间的六角螺栓及端盖和密封垫;拆下自由端轴承座与自由端轴承座端盖之间的六角螺栓和弹簧垫圈;拆下自由端轴承座与泵体之间的六角螺栓及定位销,并拆下轴承度;拆下外侧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围和轴承中间的隔离图;清洗捡查两轴承及油封有无损坏和磨损,若有损坏和磨损,则进行:拆下轴承锁紧螺母和锁紧垫圈;拆下外侧单列圆锥滚于轴承的内圈;拆下内侧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与外因;拆下自由瑞轴承座揣益;调换新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用专用夹具将内侧与外侧轴承按装配位置夹紧,并测量两外因之间的间距,从而拟定中间隔圈的尺寸为间距十0.15mm。换上新的油封装上自由端轴承座端盖;装内侧轴承的外因、内圈及外侧轴承的内圈3装上轴承锁紫垫圈和锁紧螺母;将中间隔离圈、外侧轴承的外围连同轴承座一起故上;装定位销,旋紧轴承座与泵体之间的六角螺栓;装上并旋紧轴承座与自由端轴承座端益之间的弹簧垫圈和六角螺拴;装上密封垫与端益,并旋紧六角螺栓;装上轴承测温元件;装上轴承座冷却水管;装上轴承座放油塞、并往油杯加轴承润滑油,位油位到最低油位线以上。检查机械密封除非需矫正具体缺陷外,建议在检查轴承的同时检查一下机械密封。传动端机械密封按3.2.1节环节(1)—(11)拆卸;拆下传动端外端轴套;拆下单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内圈;拆下传动端轴承座端益;拆下传动端内端轴套;参考第五章第l节的机械密封说明,按以下工序进行;拆下机械密封;检查密封部件,如有必要更换新的;装上机械密封;注意:紧固密封益的内六角螺钉的力矩值为20N.m装上传动端内端轴套;轻上传动端轴承座端盖;装上单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内圈;装上传动端外端轴套;按3.2.1节环节(13)—(22)安装。自由端机械密封

(1)按3.2.2节环节(1)—(8)拆卸;

(2)拆下轴承锁紧螺母和锁综垫圈;

(3)拆下外侧单列圆锥滚于轴承的内圈;

(4)拆下内侧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因和外因;

(5)拆下自由端轴承座端盖;

(6)拆下自由端轴套;(7)参考第五章第1节机械密封说明,进行以下工序:拆下机械密封;检查密封部件,假如必要更换新的6装上机械密封;注意,紧固密封益的内六角螺钉的力矩值为20N.m;(8)装上自由端轴套;(9)装.七自由端轴承座端盖;(10)装上内侧单列圆锥滚于轴承的外圈和内圈;(11)装上外侧单财圆锥该于轴承的内因;(12)装上轴承锁紧垫圈和锁紧螺母;(13)按3.2.2节环节(11)—(17)安装。大修当泵进行大修并为了检查泵部件的磨损而解体时,使用以下说明,下列程序供大修指导,在开始拆泵之前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应仔细阅读。在检修工序期间,自始自终必须遵守设备安全规程及安全管理规程。大修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大修工序之前,须保持泵完内表压为零。泵组必须按以下方法隔离,切断电机及润滑油系统的电源;切断所有仪表电源;检查泵组进门和出口阀门及再循环系统隔绝阀门是否关闭;检查冷却水源是否被切断;打开放水、放气孔,把泵壳内水排出;打开轴承座放油塞,排出轴承润滑油;断开并拆下所有影响解体的仪表;拆下所有影响解体的小口径管道;检查所有起吊装置和专用工具是否良好。注:传动端泵轴上的螺纹是左旋螺纹,自由端是右旋螺纹。为了便于安装,如有必要在每一组件重新标上新的记号。泵解体按3.3,1节环节(1)—(5)拆卸;按3.3.2节环节(1)—(8)拆卸;拔出泵体和泵盖联接的定位销,旋下紧固螺母;拆下两端机城密封益与密封冷却壳体的联接螺钉、机械密封轴套的紧定螺钉,将机械密封从轴上滑出;拆下两端密封冷却壳休与泵壳的联接螺杖;把起吊装置装入泵益上的随耳里,用顶升螺钉格泵盖顶起,小心吊起泵盖并吊离;装上起吊装置,吊住转子;绕着叶轮旋转泵壳磨损环,直至其脱离泵体的榴,然后吊开转于,送到已准备好的适当的维修场地。转子解体把转子水平放设在支架上,保证转子牢固、平稳地在架子上;参考第五章第l节机械密封说明,从泵轴上拆下传动端和自由端机械密封组件、机械密封轴套和轴套键;从泵抽上拆下传动端和自由端的冷却壳体和轻壳磨损环。检查、更换和维修程序所有部件必须彻底清洗,并检查是否有磨损和损坏。所存部件的径向运营间隙都必须闲内、外径千分尺测量,井与本节4.4.6条所给的数值对照,若测量间隙超过所给范围,应更换该零件。重要应考虑的是泵的运营性能,即泵的出口压力降列允许值以下,电机耗电员显著增大或振动值增长不能允许的限度等。叶轮和泵壳磨损环检查叶轮是否有冲蚀观象,特别是在叶片的端部,捡查叶轮和与之相应的泵壳磨损环,测量两者之间的径向间隙,若间隙超过4.4.6条中所给的值,应重新配置泵壳磨损环。轴和轴套检查轴的任何损坏和弯曲情况并检安同心度,同心度应在表读数0.025mm之内;检查机械密封轴套有无损坏或密损情况。机械密封检查机械密封有无损坏和磨损。如有必要换新,具体访查阅第五章第l节机械密封说明。轴承彻底清洗并检查轴承及油封有无损坏或磨损,必要时更换新的。一般维修检查所有的双头螺栓、螺母和螺栓有无损坏或变形,按需要更换新的;组装时所行的接口垫片和O型图都要换新的;参考第五章第5节联钠器说明,检查联轴器的各个部件和螺栓方无磨损或损坏,必要时更换新的。间隙

下表所给的是泵的远行间隙,第一组为新件的问隙值,第二组为应当更换新件的间隙值,均为直径方向以mm为单位的数值。

间隙位置第一组第二组

叶轮与泵壳磨损环之间0.56/0.721.18

自由瑞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O.15/0.25—

叶轮与泵壳磨损环(轴向)2.0(传动端)—

6.0(自由端)—动平衡

若更换了新的叶轮,尽管该新叶轮在制造期间自身是平衡的。但它要影响整个转子的动平衡,因此要进行动平调衡检查和必要的调整。若要在不检查转子动乎伤就组装和运营泵,应事先与制造厂联系。如现场设备条件合适,建议按下述方法检查动平衡:以轴颈的中心线为支承点,检查转子的动平衡,其值应在63M/N(g.mm)以内;式中,M——转于质量(g)N——泵的转速(r/min)要达成动平衡,可从叶轮盘上切削去金属,但切削量应在以下限度以内。注:若切削金属量超过(a)和(c)所规定的限度,应与制造厂联系。叶轮盘的任何一点厚度的减形量不允许超过1.6mm;直径400mm以外处,严禁切削去金属;按扇形计算切削金属量,扇形的弧度不能超过圆周的10%。装配备闻叶轮只有在需要分派备用叶轮或轴时,才从轴上拆下叶轮,更换叶轮村按下列环节进行。注意:从泵钠仁拆卸叶轮之前,要认真辨别叶轮在泵轴上本来的位置,为组准时作准备。松开叶轮螺母锁紧垫圈,用专用工具拆下两端叶轮螺母和锁紧垫圈;从轴上拆下叶轮和键;检查镀与备用叶轮成轴的键糟的配合是否合适;在轴上装上叶轮,安装时注意叶轮的方向,并保证叶轮的键槽准确地和键对齐;保证叶轮的轴向位置与本来位置相同以保证叶轮对中;装上叶轮锁紧垫圈和叶轮螺母,并轻轻预紧。组装泵在组装泵之前,必须清洗所有部件,所有的孔和油路也必须清洗。注:在组装时,建议在轴上和轴套孔内涂上胶体石墨或类似的东西,待其干燥后再擦洗。将泵孙和叶轮组件支撑在木架上;将泵壳磨损环装到叶轮盖板上;将两端的冷却壳体换上新的密封垫装到轴上;按第五章第1节机械密封说明,将机械密封件装到机械密封轴套上;将机械密封轴套键装到轴上,并在钠套内孔的槽内绞上新的O型圈;将两端的机械密封轴套装到轴上,将轴套键插入轴套的键槽内;机械密封盖上换上新的密封垫,把它装到机械密封轴套上;把转子栓好,小心地吊起,放进泵体内,在放转子时注意将泵壳磨损环准确嵌到泵体的凹槽内,保证冷却壳体准确就位,注意不要损坏密封垫;按3.2.2节所讲环节第(8)(e)一(14)装上自由端轴承;测量传动端轴承座与夺体结合的端而到轴承座与单列向心短圆柱滚于轴承铀向接触面之间的尺寸L,测量抽求宽度B和传功端轴套轴向长度1,保证泵体与传动端轴承座结合的端面到泵轴与传动端内端轴套装配合向的轴向尺寸=1十B—L,按3.2.1节所述环节第(12)(d)一(18)装上传动瑞轴承及半联抽器;测量并调整叶轮,使叶轮传动端瑞面距离传动端泵壳磨损环端面尺寸为2mm,而叶轮自由端端面距离自由端泵壳磨损环端面尺寸为6mm,然后锁紧叶轮螺母和锁紧垫圈;更换新的泵体中分面密封垫;注:密封垫应切成外侧能配合泵盖外缘,内侧能准确地配合泵壳内按的轮廓。将起吊装置装到泵盖的吊耳内,项保所有接合面都很清洁,把泵盖小心吊起并吊到泵体上,用定位销把泵盖定位在泵体上,然后用螺栓螺母把泵盖紧固约位;用内六角螺钉把冷却壳体紧固到泵壳上;将机损密封盖闲用六角螺钉紧固到冷却壳体上,为了使机械密封调整到运营位置,将机械密封轴套向外拉,直到密封紧贴密封盖,再将机械密封轴套向内退2mm,然后用紧定螺钉将机械密封轴套固定到轴上;(具体参阅第五章第1节机械密封说明)注:此时应保证转子能旋转自如。检查联轴器对中情况(参阅图21)然后装上叠片组件,用螺栓和螺母将其固紧;接好机械密封冷却水的进、出口管道,接好泵壳放气管道,并接好在拆卸时断开的其它小口径管道;用螺钉装好联轴器保护罩;将在拆卸时拆除的仪表线接好。第四章给水泵维修说明

引言

建议建立常规检查与维修制度,对各设备进行检查计加以记录,以便与以后记录作比较,抓住最早的时机修理任何缺陷或更换新的零件。

维修细则估计质量

部件质量(kg)

泵总体(无水、不涉及泵座)5360(六级)、5000(五级)芯包2200(六级)、2150(五级)大端盖691轴承支架(自由端)117轴承支架盖(自由端)82轴承支架(传动端)48轴承支架盖(传动端)38进口端盖393首级内泵竞69第二级内泵壳91第三级内泵壳78第四级内泵壳66第五级内泵壳59泵轴158首级叶抡14.8次级叶轮(每个)14.5导叶(每个)27末级导叶19.1平衡鼓26接口垫片注:标有星号(*)处表达为具有聚四氟乙烯密封圈档圈的O型圈。接口位置材料尺寸(mm)简体与大端盖间氖橡胶内径Ф544.82×Ф6.99简体与殴口端益氟橡胶内径Ф506.72×Ф6.99

低碳钢镀铜—简体与保持环间氟橡胶内径Ф443.36×Ф6.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