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_第1页
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_第2页
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_第3页
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_第4页
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一、课程概述授课教研室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教研室授课学期第10、11学期课程名称中文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课程类别必修课英文SurgeryandFieldSurgery学时分配总学时140理论140习题实验实训上机见习4周适用专业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一)课程性质、地位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是我校临床医学、病理诊断、医学影像、高原医学、核医学五年制本科的一门主干课程、必修课程。课程以创伤与战伤、各种外科疾病(包括外科感染、炎症和肿瘤等)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先天、后天畸形伴器官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为主线,以手术技术操作为手段,介绍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的知识与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必备的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基本概念、理论知识、思维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完成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过渡。课程在临床医学等专业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课程基本理念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是:遵循现代教育理论,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协调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型军事医学人才为目标,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因材施教,以学为主,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树立为医学事业献身精神,成为能自我教育、终身学习、为社会服务的社会主体。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体系,实践性又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实施课程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中具体疾病的特点及本课程的教学功能定位,遵循如下基本教学原则:(1)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蓝本,以学生知识结构的实际需要,优化组合教学内容,突出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兼顾前沿性和创新性;(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一体来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具和网络资源来提升教学手段,更好地为教学服务。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运用,引导学员主动学习,强化学员对教学内容,特别是重点、难点内容的课堂掌握效果。并通过有效的教学互动,启迪思维,调动学员探索和批判性学习的积极性;(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归纳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锻炼和提高;(4)注重从外科临床专业特点和临床应用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断跟踪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教学的基本内容,施教中及时向学员介绍有启发和示范作用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并向学员推荐一些自主学习、课外学习和延伸学习的相关论著及相关的综述性文章,培养学员跟踪学科发展、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主动性,特别是为学有余力的学员提供自由发展的教学空间。(三)课程设计思路学员具有如下的教学基础:(1)具有较好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2)有强烈的专业工作定位意识,对临床教学的要求较高,求知欲强,学习动力足、刻苦努力;(3)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等。但是,由于学员刚开始接触在大学医学基础学习阶段均不曾接触过临床医学的课程,对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以及对自身发展的作用,与其它医学主干课程如诊断学、内科学等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学、如何学好等尚知之甚少。针对学员以上特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要引导学员充分认识并自行解决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这门课程为什么要学?怎么样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样才能学好?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集体备课、试讲中要着重突出以学为主与互动同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着重理论授课与疾病见习同步;以临床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综合性跨学科讨论课与理论授课形式的应用同步;课后根据授课内容和临床见习内容布置复习思考题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同步的“四同步”教学总体思路。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采取启发式教学,综合采用“案例引导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一体。采取外科疾病以器官系统知识点为引导,以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为主线。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和难点内容精讲,反复强化、适时引入临床病例,提问、释疑,加深学员在课堂上的理解和记忆,强化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力求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和融会贯通。教学中通过与学员的互动,激发学员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授课结束前,对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出思考题和指出复习要点。根据不同情况,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这些方法包括设置外科临床问题,围绕问题自学、精讲指导性自学(精讲难点、重点,以知识点指导自学)、归纳训练性自学(学生自学、归纳,教师讲评)、文献资料查阅、病例讨论等。使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总结归纳,在获得对该问题全面认识的过程中,并获得对搜集资料的能力、外语阅读和翻译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归纳能力以及文字表达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是教学中留下的思考题目,也可以是同学经过思考自行提出的问题。第二课堂教学的方法主要为集体讨论、专题讲座、参加院所的教学活动,如“三名教师”擂台赛、“双语教学”竞赛、智力竞赛等。临床见习,将PBL教学法引入临床见习带教中,增加学员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勤动嘴问诊、勤动手查体、勤动脑思考的习惯。从临床见习开始就注重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实习,严格按实习大纲指导实习。着重培养学员全面系统采集临床资料和提高病案书写质量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临床技术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读书能力、与人沟通相处的能力等。教学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如教学查房、教学座谈、病历讲评、病案分析、专题讲座和教学读片等,并充分运用现有的媒体课件和网络优势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让学员了解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课程考核为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理论考试在理论课结束后统一组织进行,考核形式为笔试。笔试采取闭卷考试,严格按课程标准命题、严格教考分离出题、严格审核程序、严格评分标准及规范评分过程。考题中以病例为基础的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型分析题比例占10%~15%,既检验学员的记忆、理解、判断能力,也考察学员综合运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考试在毕业前统一组织进行。严格对教学全过程的质量评价和控制。主要形式采取领导查课评价、专家检查评价、组织学员评价、同行自查互查评价。课程结束认真做好学员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和试卷质量分析报告,完整的课终总结和任课教员个人教学总结,并按ISO9000认证标准进行教学档案管理。本课程理论授课共140学时,另外安排临床见习4周,临床实习16周。理论课的具体章目及学时划分见“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学时分配。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掌握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通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经历全部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技能操作过程,加深对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疾病诊治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理解、掌握和灵活应用,领悟外科手术要素及原则,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员对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领域的探索求知意识,创新意识。(二)分类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把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转化成具体应用于临床对病人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早期诊治的能力。掌握常见外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放射线及病理检查的主要所见知识。熟练完成体格检查、选择辅助检查并能解释检查结果。实现对常见病,急、慢性病临床处理方案(包括治疗方案、合理用药以及康复计划)的合理制定。识别引起危及病人生命的心、肺和神经等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及灵活应用首要治疗方法和危重症病人救治的基本原则。掌握心肺复苏、战创伤急救的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后送“五项技术”。掌握外科学通用基本功,如切开、止血、分离、结扎、缝合、引流,以及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如静脉穿刺、静脉切开、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胃肠减压、导尿术、清创术等常规技能。掌握缓解病人疼痛、改善痛苦的知识。在教员指导和数字技术平台支持下,利用电子数据库或其他资源库检索以及生物医学信息利用和评价,实现在人际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工作能力方面的提高。2.过程与方法体验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的全过程,加深对外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灵活应用,领悟外科手术要素及原则。掌握与病人沟通,获取病史所有方面信息的方法。掌握对常见病、急慢性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基本方法。掌握外科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的正确临床思维方式。在获得详实的临床资料基础上学会:(1)从解剖学考虑,是何系统、何脏器发生病变;(2)从病因学考虑,是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或由其他原因造成;(3)从形态学考虑,通过影像学和内镜等检查,组织或器官有何形态改变;(4)从病理学考虑,组织或器官有何病理改变;(5)从病理生理学考虑,病变器官有何功能改变;(6)假设诊断,提出最可能的1~2个诊断;(7)鉴别诊断,将相应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然后进行鉴别;(8)作出初步诊断及提出诊断依据;(9)作出初步诊断后,判定其是否正确,并进一步提出有关检查及加以验证的其它措施;(10)最后明确诊断。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的严肃性、严谨性和独特的社会人文属性;践行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学习探究方法,领悟科学思想,体验学习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知识的艰辛与乐趣。增强求知欲,激发参与临床实践活动的热情。养成尊重科学、尊重病人、以人为本、不畏艰辛、勇于探索、勇于战胜疾病的良好风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为医学事业献身。追求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严谨求实,奋发进取,刻苦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适应医学职业终身学习的需要。三、内容标准总论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了解:1.外科学的发展(外科学简史)2.外科学的范畴理解:外科学与内科学的异同点掌握:1.现代外科学的任务及其特点2.外科学的基本原则3.怎样学习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重点难点]重点:1.现代外科学的任务及其特点2.外科学的基本原则3.怎样学习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难点:怎样学习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学时分配]1学时[实施方法]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将传授知识与教会学员如何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导课,使学员明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设置问题吸引学员对现代外科学的任务、特点和学习外科学意义的关注;结合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对基本原则等重点内容展开、析疑。讲授要利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课件与板书等教学手段的结合,将抽象化形象,力求促进学员的融会贯通。最后用小结加深学员在课堂上对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出思考题和指出复习要点。[学习策略]课前对照课程标准,认真预习教材的第一章相关内容,对难以理解或有疑问的概念、基本原则等做出标记,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员讲课。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简要做好课堂笔记。理解学好外科学是成长为一名合格外科医生的必备素质与条件,领会学习外科学的目的、方法和要求等。课后要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整理笔记,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查找信息,独立完成思考题。第二章无菌术[教学目标]了解:1、无菌术的概念2、灭菌和消毒的定义3、手术室的管理理解:1、无菌术在外科日常工作中的地位及重要性2、无菌观念掌握:1、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灭菌法和消毒法2、手术人员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的正确步骤与方法3、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皮肤消毒、铺巾4、手术进行中的无菌操作原则[重点难点]重点:1、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灭菌法和消毒法2、手术人员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的正确步骤与方法3、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皮肤消毒、铺巾4、手术进行中的无菌操作原则难点:手术进行中的无菌操作原则[学时分配]1学时[实施方法]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将传授知识与教会学员如何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导课,使学员明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设置问题吸引学员对现代外科学的任务、特点和学习外科学意义的关注;结合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对基本原则等重点内容展开、析疑。讲授要利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课件与板书等教学手段的结合,将抽象化形象,力求促进学员的融会贯通。最后用小结加深学员在课堂上对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出思考题和指出复习要点。[学习策略]课前对照课程标准,认真预习教材的第三章相关内容,对难以理解或有疑问的概念、基本原则等做出标记,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员讲课。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简要做好课堂笔记。理解无菌观念以及无菌术在外科日常工作中的地位及重要性。掌握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灭菌法和消毒法、手术人员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的正确步骤与方法、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皮肤消毒、铺巾、手术进行中的无菌操作原则等。课后要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整理笔记,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查找信息,独立完成思考题。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第一节概述[教学目标]了解:1、正常人体液的组成及分布2、体液平衡的概念3、酸碱平衡的概念理解:1、细胞内液及细胞外液的概念及组成2、体液分布的三个间隙及其功能3、体液平衡的调节4、酸碱平衡的维持与调节掌握:1、正常人细胞内液及细胞外液的比例及组成2、正常人每天水分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平衡[重点难点]重点:1、正常人细胞内液及细胞外液的比例及组成2、正常人每天水分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平衡难点: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和代偿机制[学时分配]0.5学时第二节体液代谢的失调一、水和钠的代谢紊乱[教学目标]了解:1、水和钠代谢紊乱的病因、病理生理2、水和钠代谢紊乱的实验室检查理解:1、体液平衡失调的三种表现特点2、水和钠代谢紊乱的类型3、不同类型水和钠代谢紊乱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机体的代偿机制掌握:1、血清钠正常值2、等渗性脱水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3、低渗性脱水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4、高渗性脱水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5、水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重点难点]重点:1、血清钠正常值2、等渗性脱水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3、低渗性脱水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4、高渗性脱水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5、水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难点:各型脱水的正确判断[学时分配]0.5学时二、体内钾的异常[教学目标]了解:钾代谢紊乱的分类、病因、实验室检查理解:1、机体对钾代谢紊乱的调节机制2、钾代谢紊乱对机体的影响与危害掌握:1、血清钾正常值2、低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3、高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4、补钾的基本原则和高钾血症的处理方法[重点难点]重点:1、血清钾正常值2、低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3、高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4、补钾的基本原则和高钾血症的处理方法难点:1、机体对钾代谢紊乱的调节机制2、钾代谢紊乱对机体造成的影响与危害[学时分配]0.5学时三、体内钙的异常[教学目标]了解:钙代谢紊乱的分类、病因、实验室检查理解:钙代谢紊乱对机体的影响与危害掌握:1、血清钙正常值2、低钙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3、高钙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4、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及治疗[重点难点]重点:1、血清钙正常值2、低钙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3、高钙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4、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及治疗难点:钙代谢紊乱对机体的影响与危害[学时分配]0.5学时第三节酸碱平衡的失调一、代谢性酸中毒[教学目标]了解:代谢性酸中毒的定义理解:机体缓冲系统、肺及肾在代谢性酸中毒中的代偿机制掌握:1、血气分析正常值2、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3、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主要检验指标4、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治疗、补碱公式及纠酸中的注意事项[重点难点]重点:1、血气分析正常值2、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病因3、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主要检验指标难点: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原则、补碱公式及纠酸中的注意事项[学时分配]0.25学时二、代谢性碱中毒[教学目标]了解:代谢性碱中毒的定义理解:机体缓冲系统、肺及肾在代谢性碱中毒中的代偿机制掌握:1、血气分析正常值2、代谢性碱中毒的病因3、代谢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主要检验指标4、代谢性碱中毒的治疗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重点难点]重点:1、血气分析正常值2、代谢性碱中毒的主要病因3、代谢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主要检验指标难点:代谢性碱中毒的治疗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学时分配]0.25学时三、呼吸性酸中毒[教学目标]了解:呼吸性酸中毒的定义理解:机体缓冲系统、肺及肾在呼吸性酸中毒中的代偿机制掌握:1、血气分析正常值2、呼吸性酸中毒的病因3、呼吸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主要检验指标4、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重点难点]重点:1、血气分析正常值2、呼吸性酸中毒的病因3、呼吸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主要检验指标难点: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学时分配]0.25学时四、呼吸性碱中毒[教学目标]了解:呼吸性碱中毒的定义理解:机体缓冲系统、肺及肾在呼吸性碱中毒中的代偿机制掌握:1、血气分析正常值2、呼吸性碱中毒的病因3、呼吸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主要检验指标4、呼吸性碱中毒的治疗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重点难点]重点:1、血气分析正常值2、呼吸性碱中毒的病因3、呼吸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主要检验指标难点:呼吸性碱中毒的治疗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学时分配]0.25学时[实施方法]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将传授知识与教会学员如何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导课,使学员明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设置问题吸引学员对现代外科学的任务、特点和学习外科学意义的关注;结合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对基本原则等重点内容展开、析疑。讲授要利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课件与板书等教学手段的结合,将抽象化形象,力求促进学员的融会贯通。最后用小结加深学员在课堂上对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出思考题和指出复习要点。[学习策略]课前对照课程标准,认真预习教材的第四章相关内容,对难以理解或有疑问的概念、基本原则等做出标记,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员讲课。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简要做好课堂笔记。理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病因、代偿机制。掌握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等。课后要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整理笔记,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查找信息,独立完成思考题。第四章输血[教学目标]了解:1、输血的目的2、输血的技术、查对及注意事项3、自体输血的定义及在现代医学中的意义理解:1、自体输血的方法2、血液成分的分类及主要用途掌握:1、输血的适应证2、输血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3、成分输血的种类及临床应用适应证4、自体输血的禁忌证5、血浆代用品的种类、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重点难点]重点:1、输血的适应证2、输血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3、自体输血的禁忌证4、成分输血的种类及临床应用适应证5、血浆代用品的种类、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难点:1、血液制品的选择2、自体输血的方法[学时分配]2学时[实施方法]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将传授知识与教会学员如何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导课,使学员明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设置问题吸引学员对现代外科学的任务、特点和学习外科学意义的关注;结合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对基本原则等重点内容展开、析疑。讲授要利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课件与板书等教学手段的结合,将抽象化形象,力求促进学员的融会贯通。最后用小结加深学员在课堂上对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出思考题和指出复习要点。[学习策略]课前对照课程标准,认真预习教材的第五章相关内容,对难以理解或有疑问的概念、基本原则等做出标记,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员讲课。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简要做好课堂笔记。理解自体输血的方法、血液成分的分类及主要用途。掌握输血的适应证、输血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其防治、成分输血的种类及临床应用适应证、自体输血的禁忌证、血浆代用品的种类、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等。课后要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整理笔记,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查找信息,独立完成思考题。第五章外科休克第一节概论[教学目标]了解:1、休克的定义、病因与分类2、休克治疗新进展理解:1、微循环的变化2、代谢改变3、炎症介质释放4、缺血再灌注损伤5、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掌握:1、休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2、休克的程度、休克的一般监测与特殊监测指标及临床意义3、休克的早期治疗措施、液体复苏原则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4、休克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与早期防治[重点难点]重点:1、休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2、休克的程度、休克的一般监测与特殊监测指标及临床意义3、休克的早期治疗措施、液体复苏原则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4、休克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与早期防治难点:休克的病理生理改变[学时分配]2学时第二节低血容量性休克[教学目标]了解:1、失血性休克的定义及病因2、创伤性休克的定义及病因理解: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改变掌握:1、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监测与外科治疗原则2、创伤性休克的液体复苏、监测与外科治疗原则[重点难点]重点:1、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监测与外科手术原则2、创伤性休克的液体复苏、监测与外科手术原则难点: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改变[学时分配]0.5学时第三节感染性休克[教学目标]了解:感染性休克的定义、病因及分类理解: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掌握:1、感染性休克中低动力型(冷休克)和高动力型(暖休克)的临床特征2、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及综合治疗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感染性休克中低动力型(冷休克)和高动力型(暖休克)的临床特征2、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及综合治疗措施难点: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改变[学时分配]0.5学时[实施方法]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将传授知识与教会学员如何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导课,使学员明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设置问题吸引学员对现代外科学的任务、特点和学习外科学意义的关注;结合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对基本原则等重点内容展开、析疑。讲授要利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课件与板书等教学手段的结合,将抽象化形象,力求促进学员的融会贯通。最后用小结加深学员在课堂上对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出思考题和指出复习要点。[学习策略]课前对照课程标准,认真预习教材的第六章相关内容,对难以理解或有疑问的概念、基本原则等做出标记,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员讲课。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简要做好课堂笔记。掌握休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休克的程度、休克的一般监测与特殊监测指标及临床意义、休克的早期治疗措施、液体复苏原则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休克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与早期防治等。课后要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整理笔记,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查找信息,独立完成思考题。第六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第一节概论[教学目标]了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定义理解:MOD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掌握:1、MODS的高危因素2、MODS的临床表现及初步诊断标准3、MODS的预防和治疗[重点难点]重点:1、MODS的高危因素2、MODS的临床表现及初步诊断标准3、MODS的预防和治疗难点:MODS的发病机制[学时分配]1学时第四节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教学目标]了解:1、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定义2、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理解: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掌握:1、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及诊断2、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原则和救治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及诊断2、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原则和救治措施难点: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学时分配]1学时[实施方法]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将传授知识与教会学员如何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导课,使学员明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设置问题吸引学员对现代外科学的任务、特点和学习外科学意义的关注;结合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对基本原则等重点内容展开、析疑。讲授要利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课件与板书等教学手段的结合,将抽象化形象,力求促进学员的融会贯通。最后用小结加深学员在课堂上对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出思考题和指出复习要点。[学习策略]课前对照课程标准,认真预习教材的第七章相关内容,对难以理解或有疑问的概念、基本原则等做出标记,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员讲课。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简要做好课堂笔记。理解MOD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掌握MODS的高危因素、MODS的临床表现及初步诊断标准、MODS的预防和治疗等。课后要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整理笔记,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查找信息,独立完成思考题。第七章麻醉第一节绪论[教学目标]了解:麻醉学发展史理解:麻醉学的基本任务掌握:临床麻醉方法分类[重点难点]重点:临床麻醉方法分类2、临床麻醉方法选择难点:现代麻醉学的内容及范畴[学时分配]0.5学时第二节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教学目标]了解:麻醉前准备的目的和意义理解:1、麻醉前病情评估的方法2、麻醉前用药目的掌握:1、麻醉前病人病情判断标准(ASA病情分级)2、麻醉前纠正或改善病理生理状态、心理及胃肠道准备、麻醉设备、用具及药品准备3、麻醉前用药的种类、药理作用和选择[重点难点]重点:1、麻醉前病人病情判断标准(ASA病情分级)2、麻醉前纠正或改善病理生理状态、心理及胃肠道准备、麻醉设备、用具及药品准备3、麻醉前用药的种类、药理作用和选择难点:麻醉前病情评估[学时分配]0.5学时第三节全身麻醉[教学目标]了解:1、吸入性麻醉药的种类、药理性能与临床应用2、静脉麻醉药的种类、药理性能与临床应用3、麻醉性镇痛药的种类、药理性能与临床应用4、麻醉机的基本结构和应用理解:肌肉松弛药的作用机制、分类和临床应用注意事项掌握:1、气管内插管的方法、技术与并发症2、复合全身麻醉和全静脉麻醉的定义3、全身麻醉的实施步骤、方法、麻醉深度判断及维持4、全身麻醉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判断及处理[重点难点]重点:1、气管内插管的方法、技术与并发症2、复合全身麻醉和全静脉麻醉的定义3、全身麻醉的实施步骤、方法、麻醉深度判断及维持4、全身麻醉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判断及处理难点:全身麻醉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判断及处理[学时分配]1学时第四节局部麻醉[教学目标]了解:常用局麻药的种类及麻醉性能理解:局麻药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清除掌握:1、局麻药的种类及不良反应2、表面麻醉的药物选择及方法3、局部浸润麻醉的药物选择、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4、区域阻滞麻醉的概念、适应证及麻醉方法5、神经阻滞麻醉的概念、用途(适应证)、方法及并发症[重点难点]重点:1、局麻药的种类及不良反应2、表面麻醉的药物选择及方法3、局部浸润麻醉的药物选择、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4、区域阻滞麻醉的适应证及麻醉方法5、神经阻滞麻醉的适应证、方法及并发症难点:1、局麻药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清除2、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及并发症[学时分配]1学时第五节椎管内麻醉[教学目标]了解:1、椎管的解剖2、椎管内麻醉的定义、分类理解:1、椎管内麻醉的机制及生理2、椎管内麻醉对生理的影响掌握:1、椎管内麻醉的适应证、禁忌证2、蛛网膜下腔阻滞穿刺要领、常用局麻药、麻醉平面的调节、术中、术后并发症处理3、硬膜外阻滞穿刺要领、常用局麻药、麻醉平面的调节、术中、术后并发症处理4、骶管阻滞穿刺要领、常用局麻药、麻醉平面的调节、术中、术后并发症处理[重点难点]重点:1、椎管内麻醉的适应证、禁忌证2、蛛网膜下腔阻滞穿刺要领、常用局麻药、麻醉平面的调节、术中、术后并发症处理3、硬膜外阻滞穿刺要领、常用局麻药、麻醉平面的调节、术中、术后并发症处理4、骶管阻滞穿刺要领、常用局麻药、麻醉平面的调节、术中、术后并发症处理难点:1、椎管内麻醉对生理的影响2、椎管内麻醉穿刺要领[学时分配]1学时[实施方法]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将传授知识与教会学员如何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导课,使学员明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设置问题吸引学员对现代外科学的任务、特点和学习外科学意义的关注;结合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对基本原则等重点内容展开、析疑。讲授要利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课件与板书等教学手段的结合,将抽象化形象,力求促进学员的融会贯通。最后用小结加深学员在课堂上对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出思考题和指出复习要点。[学习策略]课前对照课程标准,认真预习教材的第八章相关内容,对难以理解或有疑问的概念、基本原则等做出标记,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员讲课。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简要做好课堂笔记。理解肌肉松弛药的作用机制、分类和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局麻药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清除、椎管内麻醉的机制及生理。掌握气管内插管的方法、技术与并发症、全身麻醉的实施步骤、方法、麻醉深度判断及维持、全身麻醉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判断及处理、局部浸润麻醉的药物选择、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椎管内麻醉的适应证、禁忌证、穿刺要领、麻醉平面的调节、术中、术后并发症处理等。课后要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整理笔记,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查找信息,独立完成思考题。第八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第一节重症监测治疗[教学目标]了解:1、重症监测治疗室(ICU)的定义和特点,收治的适应症和相对禁忌症2、重症监测治疗室(ICU)的模式和组织管理形式3、重症监测治疗室(ICU)的日常工作内容理解:危重病人病情的综合判断方法及指标掌握:1、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评分)2、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压的监测3、心脏前负荷、后负荷及心肌收缩力的调控4、危重病人呼吸治疗的方法5、机械通气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主要的机械通气功能6、肾功能监测指标与肾功能保护[重点难点]重点:1、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评分)2、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压的监测3、心脏前负荷、后负荷及心肌收缩力的调控4、危重病人呼吸治疗的方法5、机械通气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主要的机械通气功能6、肾功能监测指标与肾功能保护难点:1、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评分)2、危重病人病情的综合判断及监测调控[学时分配]2学时第二节心肺脑复苏[教学目标]了解:1、心搏骤停和心肺脑复苏的定义2、心肺脑复苏的安全时限3、呼吸、心搏骤停的病因4、心肺脑复苏的最新观点和研究进展理解:1、心肺脑复苏救治分期及临床意义2、脑复苏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掌握:1、初期复苏的步骤及方法(ABC法)、气道开放三步法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方法及要领3、机械通气的方法、技术及呼吸道管理4、后期复苏的基本原则、监测、药物的应用和电除颤方法5、复苏后综合治疗原则[重点难点]重点:1、初期复苏的步骤及方法(ABC法)、气道开放三步法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方法及要领3、机械通气的方法、技术及呼吸道管理4、后期复苏的基本原则、监测、急救药物的应用和电除颤方法5、复苏后综合治疗原则难点:心肺脑复苏的步骤、方法及综合治疗原则[学时分配]1学时[实施方法]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将传授知识与教会学员如何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导课,使学员明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设置问题吸引学员对现代外科学的任务、特点和学习外科学意义的关注;结合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对基本原则等重点内容展开、析疑。讲授要利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课件与板书等教学手段的结合,将抽象化形象,力求促进学员的融会贯通。最后用小结加深学员在课堂上对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出思考题和指出复习要点。[学习策略]课前对照课程标准,认真预习教材的第九章相关内容,对难以理解或有疑问的概念、基本原则等做出标记,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员讲课。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简要做好课堂笔记。理解危重病人病情的综合判断方法及指标。掌握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评分)、重要脏器功能监测方法、监测指标与功能保护、危重病人呼吸治疗的方法、机械通气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初期复苏的步骤及方法(ABC法)、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方法及要领、后期复苏的基本原则、急救药物的应用和电除颤方法、复苏后综合治疗原则等。课后要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整理笔记,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查找信息,独立完成思考题。第九章围手术期处理第一节术前准备[教学目标]了解:1、围手术期处理的定义2、外科手术时限分类理解:心脏危险因素评估掌握:1、术前心理准备与生理准备的内容、方法及具体作法2、术前对罹患营养不良、心、脑、肾、肺疾病、糖尿病、凝血机制障碍者的准备3、老年病人、妊娠病人、小儿病人的术前准备[重点难点]重点:1、术前心理准备与生理准备的内容、方法及具体作法2、术前对罹患营养不良、心、脑、肾、肺疾病、糖尿病、凝血机制障碍者的准备3、老年病人、妊娠病人、小儿病人的术前准备难点:重要脏器心、脑、肾、肺疾病、糖尿病、凝血机制障碍者术前危险因素评估及术前准备[学时分配]0.5学时第二节术后处理[教学目标]了解:1、病人不同部位手术后体位的选择2、术后医嘱的内容及写法理解:术后各种不适产生的原因掌握:1、术后病人的观察及监测2、术后病人输液原则及注意事项3、各类引流物的管理、观察、拔除时间及拔除的方法4、术后各种不适的处理5、术后开始饮食的时间、饮食选择及注意事项6、切口分类、切口愈合等级、缝线拆除时间、拆除方法及注意事项[重点难点]重点:1、术后病人的观察及监测2、术后病人输液原则及注意事项3、术后各种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置4、术后开始饮食的时间、饮食选择及注意事项难点:1、各类引流物的管理、观察、拔除时间及拔除的方法2、切口分类、切口愈合等级、缝线拆除时间、拆除方法及注意事项[学时分配]0.5学时第三节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教学目标]了解: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理解: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掌握:1、术后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2、术后发热与低体温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3、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4、术后腹腔内感染与真菌感染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5、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的原因、预防及处理6、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重点难点]重点:1、术后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2、术后发热与低体温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3、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4、术后腹腔内感染与真菌感染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5、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的原因、预防及处理6、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难点: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因素及防治[学时分配]1学时[实施方法]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将传授知识与教会学员如何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导课,使学员明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设置问题吸引学员对现代外科学的任务、特点和学习外科学意义的关注;结合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对基本原则等重点内容展开、析疑。讲授要利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课件与板书等教学手段的结合,将抽象化形象,力求促进学员的融会贯通。最后用小结加深学员在课堂上对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出思考题和指出复习要点。[学习策略]课前对照课程标准,认真预习教材的第十一章相关内容,对难以理解或有疑问的概念、基本原则等做出标记,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员讲课。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简要做好课堂笔记。理解围手术期重要脏器危险因素评估。掌握术前对罹患营养不良、心、脑、肾、肺疾病、糖尿病、凝血机制障碍者的准备、老年病人、妊娠病人、小儿病人的术前准备、术后病人的观察及监测、切口分类、切口愈合等级、缝线拆除时间、拆除方法及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等。课后要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整理笔记,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查找信息,独立完成思考题。第十章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教学目标]了解:1、营养支持的概念2、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定义3、饥饿时的代谢变化4、创伤、感染后的代谢变化理解:1、蛋白质及氨基酸代谢2、能量储备及需要3、营养状态的评定掌握:1、人体主要营养素及其需要量2、营养支持原则3、营养状态评定的方法与指标4、营养不良的诊断5、肠内营养的适应证、主要制剂、实施的方法和并发症防治6、肠外营养的适应证、主要制剂、输入的途径、临床监测和并发症防治[重点难点]重点:1、人体主要营养素及其需要量2、营养支持原则3、营养不良的诊断4、肠内营养的适应证、主要制剂、实施的方法和并发症防治5、肠外营养的适应证、主要制剂、输入的途径、临床监测和并发症防治难点:外科病人营养状况评定的方法与指标[学时分配]2学时[实施方法]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将传授知识与教会学员如何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导课,使学员明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设置问题吸引学员对现代外科学的任务、特点和学习外科学意义的关注;结合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对基本原则等重点内容展开、析疑。讲授要利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课件与板书等教学手段的结合,将抽象化形象,力求促进学员的融会贯通。最后用小结加深学员在课堂上对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出思考题和指出复习要点。[学习策略]课前对照课程标准,认真预习教材的第十二章相关内容,对难以理解或有疑问的概念、基本原则等做出标记,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员讲课。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简要做好课堂笔记。理解外科病人营养状态的评定。掌握人体主要营养素及其需要量、营养支持原则、营养不良的诊断、肠内、肠外营养的适应证、主要制剂、实施的方法和并发症防治等。课后要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整理笔记,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查找信息,独立完成思考题。第十一章外科感染第一节概述[教学目标]了解:1、外科感染的定义及分类2、病原体致病因素与宿主的防御机制理解:1、人体易感染的因素2、非特异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的病理特点掌握:1、外科感染的主要致病菌2、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3、外科感染的诊断方法4、外科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重点难点]重点:1、外科感染的主要致病菌2、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3、外科感染的诊断方法4、外科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难点:1、人体易感染的因素2、非特异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的病理特点[学时分配]1学时第二节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教学目标]了解:1、疖、痈的定义2、皮下急性蜂窝织炎、丹毒、急性淋巴管炎、急性淋巴结炎的定义理解:1、疖、痈的病因和病理2、皮下急性蜂窝织炎、丹毒、急性淋巴管炎、急性淋巴结炎的病因和病理掌握:1、疖、痈的致病菌、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2、皮下急性蜂窝织炎、丹毒、急性淋巴管炎、急性淋巴结炎的致病菌、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3、脓肿切开引流的要点[重点难点]重点:1、疖、痈的致病菌、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2、皮下急性蜂窝织炎、丹毒、急性淋巴管炎、急性淋巴结炎的致病菌、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难点:脓肿切开引流的要点[学时分配]0.5学时第三节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教学目标]了解:手部的解剖特点理解: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临床特点掌握:1、甲沟炎和化脓性指头炎的病因、致病菌、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2、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和化脓性滑囊炎的病因、致病菌、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3、掌深间隙感染的病因、致病菌、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重点难点]重点:1、甲沟炎和化脓性指头炎的病因、致病菌、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2、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和化脓性滑囊炎的病因、致病菌、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3、掌深间隙感染的病因、致病菌、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难点: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和化脓性滑囊炎、掌深间隙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学时分配]0.5学时第四节全身性外科感染[教学目标]了解:1、脓毒症和菌血症的定义2、全身性外科感染的病因理解:全身性外科感染的发生机制掌握:1、全身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及其致病特点2、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3、全身性感染的实验室检查指标4、脓毒症的临床诊断标准[重点难点]重点:1、全身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及其致病特点2、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3、全身性感染的实验室检查指标4、脓毒症的临床诊断标准难点:全身性外科感染的发生机制[学时分配]0.5学时第五节有芽胞厌氧菌感染一、破伤风[教学目标]了解:破伤风的病因理解:破伤风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改变掌握:1、破伤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2、破伤风行气管切开的指征3、破伤风并发症防治[重点难点]重点:1、破伤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2、破伤风行气管切开的指征3、破伤风并发症防治难点:破伤风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改变[学时分配]0.25学时二、气性坏疽[教学目标]了解:气性坏疽的病因理解:气性坏疽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改变掌握: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重点难点]重点: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难点:气性坏疽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改变[学时分配]0.25学时[实施方法]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将传授知识与教会学员如何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导课,使学员明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设置问题吸引学员对现代外科学的任务、特点和学习外科学意义的关注;结合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对基本原则等重点内容展开、析疑。讲授要利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课件与板书等教学手段的结合,将抽象化形象,力求促进学员的融会贯通。最后用小结加深学员在课堂上对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出思考题和指出复习要点。[学习策略]课前对照课程标准,认真预习教材的第十三章相关内容,对难以理解或有疑问的概念、基本原则等做出标记,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员讲课。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简要做好课堂笔记。理解人体易感染的因素、非特异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的病理特点。掌握外科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外科感染的诊断方法、外科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等。课后要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整理笔记,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查找信息,独立完成思考题。第十二章创伤和战伤第一节创伤和战伤概论[教学目标]了解:1、创伤和战伤的概念和分类2、致伤因子致伤作用机制3、创伤和战伤组织愈合的类型4、创伤评分理解:1、创伤和战伤后局部和全身病理生理改变及对机体的影响2、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掌握:1、创伤和战伤后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及对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影响2、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3、创伤和战伤常见并发症[重点难点]重点:1、创伤和战伤后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及对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影响2、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3、创伤和战伤常见并发症难点:1、创伤和战伤后局部和全身病理生理改变及对机体的影响2、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学时分配]1学时第二节创伤的诊断与治疗[教学目标]了解:1、受伤史询问的重点及方法2、批量伤员的救治理解:根据致伤因素和作用部位,局部和全身检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1、创伤体格检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创伤辅助检查和注意事项3、创伤急救“五项技术”4、创伤进一步救治与急救程序5、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的诊断、治疗措施与原则6、清创术的步骤与基本要求[重点难点]重点:1、创伤体格检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创伤辅助检查和注意事项3、创伤急救“五项技术”4、创伤进一步救治与急救程序5、闭和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的治疗措施与原则6、清创术的步骤与基本要求难点:闭和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的治疗措施与原则[学时分配]1学时[实施方法]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将传授知识与教会学员如何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导课,使学员明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设置问题吸引学员对现代外科学的任务、特点和学习外科学意义的关注;结合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对基本原则等重点内容展开、析疑。讲授要利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课件与板书等教学手段的结合,将抽象化形象,力求促进学员的融会贯通。最后用小结加深学员在课堂上对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出思考题和指出复习要点。[学习策略]课前对照课程标准,认真预习教材的第十四章相关内容,对难以理解或有疑问的概念、基本原则等做出标记,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员讲课。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简要做好课堂笔记。理解创伤和战伤后局部和全身病理生理改变及对机体的影响、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掌握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创伤辅助检查和注意事项、创伤急救“五项技术”、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的诊断、治疗措施与原则、清创术的步骤与基本要求等。课后要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整理笔记,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查找信息,独立完成思考题。第十三章烧伤和冷伤第一节热力烧伤[教学目标]了解:1、烧伤的定义及范畴2、烧伤的现场急救、转送与初期处理3、吸入性损伤的致伤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理解:烧伤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掌握:1、烧伤面积的估算,中国新九分法、手掌法(小儿烧伤面积的估计)2、烧伤深度的估计与判断,三度四分法及烧伤严重性分度3、烧伤休克的临床表现、诊断、液体复苏方案(全国通用输液公式)及临床观察指标4、烧伤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防治5、烧伤创面的处理:(1)包扎疗法、暴露疗法、半暴露疗法;(2)切痂术;(3)植皮术种类、方法及适应证。[重点难点]重点:1、烧伤面积的估算2、烧伤深度的估计与判断3、烧伤休克的临床表现、诊断、液体复苏及临床观察指标4、烧伤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防治5、烧伤创面的处理难点:1、烧伤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2、烧伤补液公式及其临床应用[学时分配]1学时第二节电烧伤和化学烧伤[教学目标]了解:1、电烧伤损害机制2、化学烧伤损害机制及特点理解:电烧伤和化学烧伤的损害机制掌握:1、电烧伤伤情特点、临床表现、现场急救方法与措施及后续治疗2、强酸、强硷烧伤的现场急救方法与措施及后续治疗3、磷烧伤的特点、现场急救方法与措施、全身中毒的治疗[重点难点]重点:1、电烧伤伤情特点、临床表现、现场急救方法与措施及后续治疗2、强酸、强硷烧伤的现场急救方法与措施及后续治疗3、磷烧伤的特点、现场急救方法与措施、全身中毒的治疗难点:电烧伤和化学烧伤的损害机制[学时分配]1学时第三节冷伤[教学目标]了解:冷伤的定义冷伤的分类理解:冻结性冷伤的病理生理改变掌握:1、非冻结性冷伤的病因、冻疮、战壕足和水浸足(手)的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2、冻结性冷伤的病因、临床表现与严重程度分级、急救方法与治疗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非冻结性冷伤的病因、冻疮、战壕足和水浸足(手)的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2、冻结性冷伤的病因、临床表现与严重程度分级、急救方法与治疗措施难点:冻结性冷伤的病理生理改变及预后[学时分配]1学时[实施方法]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将传授知识与教会学员如何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导课,使学员明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设置问题吸引学员对现代外科学的任务、特点和学习外科学意义的关注;结合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对基本原则等重点内容展开、析疑。讲授要利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课件与板书等教学手段的结合,将抽象化形象,力求促进学员的融会贯通。最后用小结加深学员在课堂上对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出思考题和指出复习要点。[学习策略]课前对照课程标准,认真预习教材的第十五章相关内容,对难以理解或有疑问的概念、基本原则等做出标记,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员讲课。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简要做好课堂笔记。理解烧伤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电烧伤和化学烧伤的损害机制。掌握烧伤面积的估算,中国新九分法、手掌法(小儿烧伤面积的估计)、烧伤深度的估计与判断,三度四分法及烧伤严重性分度、烧伤休克的临床表现、诊断、液体复苏方案及临床观察指标、电烧伤、强酸、强硷烧伤的伤情特点、临床表现、现场急救方法与措施及后续治疗、非冻结性冷伤的病因、冻疮、战壕足和水浸足(手)的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冻结性冷伤的病因、临床表现与严重程度分级、急救方法与治疗措施等。课后要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整理笔记,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查找信息,独立完成思考题。第十四章肿瘤第一节概论[教学目标]了解:1、肿瘤的定义及生物学特性2、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3、肿瘤的分类、病因、病理4、肿瘤的三级预防理解:肿瘤的发病机理掌握:1、肿瘤的局部和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肿瘤的诊断方法、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要点3、恶性肿瘤的TNM分期及临床意义4、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及外科根治性手术原则5、恶性肿瘤化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药物分类、给药方式及毒副反应6、恶性肿瘤放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各种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及放疗副反应7、影响恶性肿瘤病人五年存活率的因素[重点难点]重点:1、肿瘤的局部和全身临床表现特点2、肿瘤的诊断方法、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要点3、恶性肿瘤的TNM分期及临床意义4、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及外科根治性手术原则5、恶性肿瘤化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药物分类、给药方式及毒副反应6、恶性肿瘤放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各种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及放疗副反应7、影响恶性肿瘤病人五年存活率的因素难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学时分配]2学时第二节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教学目标]了解:1、常见体表肿瘤的临床类型2、常见体表肿块的临床类型理解: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的组织起源、病因及临床特点掌握:1、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组织起源、病因、好发部位、临床特点及治疗2、黑色素瘤的组织起源、病因、好发部位、临床特点及治疗3、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的组织学特点、临床特征及治疗4、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的组织构成、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5、脂肪瘤、纤维瘤、腱鞘囊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重点难点]1、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组织起源、病因、好发部位、临床特点及治疗2、黑色素瘤的组织起源、病因、好发部位、临床特点及治疗3、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的组织学特点、临床特征及治疗4、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的组织构成、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5、脂肪瘤、纤维瘤、腱鞘囊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难点: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的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学时分配]1学时[实施方法]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将传授知识与教会学员如何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导课,使学员明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设置问题吸引学员对现代外科学的任务、特点和学习外科学意义的关注;结合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对基本原则等重点内容展开、析疑。讲授要利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课件与板书等教学手段的结合,将抽象化形象,力求促进学员的融会贯通。最后用小结加深学员在课堂上对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出思考题和指出复习要点。[学习策略]课前对照课程标准,认真预习教材的第十七章相关内容,对难以理解或有疑问的概念、基本原则等做出标记,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员讲课。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简要做好课堂笔记。理解肿瘤的发病机理。掌握肿瘤的局部和全身临床表现特点、肿瘤的诊断方法、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要点、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及外科根治性手术原则、恶性肿瘤化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药物分类、给药方式及毒副反应、影响恶性肿瘤病人五年存活率的因素、常见体表肿瘤、肿块的临床类型、组织起源、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等。课后要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整理笔记,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查找信息,独立完成思考题。第十五章器官移植[教学目标]了解:1、移植的定义2、临床移植发展简史3、目前移植研究的重点方向理解:1、移植的分类2、临床器官移植免疫的主要特点3、三类移植抗原的临床意义4、B细胞和T细胞在移植物排斥反应中的作用5、移植免疫耐受的定义及特点掌握:1、临床常用的几种组织配型方法2、供者选择标准及器官切取与保存3、临床排斥反应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4、目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用药方案及其副反应5、肾、肝、心及胰腺移植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手术方式[重点难点]重点:1、临床常用的几种组织配型方法2、供者选择标准及器官切取与保存3、临床排斥反应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4、目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用药方案及其副反应5、肾、肝、心及胰腺移植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手术方式难点:移植免疫学,即供体与受体之间是如何产生排斥反应的[学时分配]2学时[实施方法]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将传授知识与教会学员如何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导课,使学员明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设置问题吸引学员对现代外科学的任务、特点和学习外科学意义的关注;结合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对基本原则等重点内容展开、析疑。讲授要利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课件与板书等教学手段的结合,将抽象化形象,力求促进学员的融会贯通。最后用小结加深学员在课堂上对教学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出思考题和指出复习要点。[学习策略]课前对照课程标准,认真预习教材的第十八章相关内容,对难以理解或有疑问的概念、基本原则等做出标记,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员讲课。课堂上要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简要做好课堂笔记。理解临床器官移植免疫的主要特点、三类移植抗原的临床意义、移植免疫耐受的定义及特点。掌握临床常用的组织配型方法、临床排斥反应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目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用药方案及其副反应、肾、肝、心及胰腺移植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手术方式等。课后要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整理笔记,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使用工具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查找信息,独立完成思考题。神经外科学第十六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第一节颅内压增高[教学目标]了解:颅内压的形成、调节与代偿机制。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与其产生后果的逻辑关系。掌握:1.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2.颅内压增高的定义和分类及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应用: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重点难点]重点:1.颅内压增高的定义。2.颅内压增高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难点: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学时分配]1学时第二节脑疝[教学目标]了解:脑疝的发生机制。理解:脑疝的定义、常见类型。掌握:脑疝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应用:脑疝的诊断及处理原则。[重点难点]重点:脑疝的定义、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难点:脑疝的发病机制。[学时分配]1学时[实施方法]通过图文、视频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讲授,配合板书、版画及大脑标本模型,在复习颅脑相关解剖及脑脊液循环通路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讲解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的形成机制、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治原则。[学习策略]课前复习颅脑相关解剖知识,继而学习掌握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的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掌握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抢救措施。第十七章颅脑损伤第一节头皮损伤[教学目标]了解:头皮血肿分类及治疗原则。理解:头皮撕脱伤治疗原则。掌握:头皮裂伤处理原则。应用:头皮损伤的处理原则。[重点难点]重点:头皮裂伤处理原则。难点:头皮撕脱伤治疗原则。[学时分配]0.5学时第二节颅骨骨折[教学目标]了解:颅骨骨折发生机制。理解:颅骨骨折的分类。掌握:1.颅盖骨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2.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原则。应用:颅骨骨折的诊断治疗原则。[重点难点]重点: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原则。难点:颅骨骨折发生机制与分类。[学时分配]0.5学时第三节脑损伤[教学目标]了解:脑损伤的病理。理解:脑损伤的发生机制与分类。掌握:1.原发性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2.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3.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应用: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重点难点]重点:1.原发性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2.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3.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4.脑损伤的手术指征。难点:脑损伤的发生机制与分类。[学时分配]2学时[实施方法]通过图文、动画、视频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理论授课,配合板书、板画及脑组织模型,讲解颅脑损伤的分类、发生机制及临床诊治要点。授课结束前,对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出课后思考题并指出复习要点。[学习策略]学习中首先复习颅脑组织的解剖学相关知识,重点了解颅骨和不同脑叶的解剖特性、不同区域脑组织的血供特点以及其与颅骨、脑膜的解剖关系。然后复习不同脑叶的功能定位特点,从而充分理解颅脑损伤后的临床表现。通过图片及动画,理解颅脑损伤的形成机制及分类,以及不同颅脑损伤的特点。课后采用工具书、参考书及网络查找相关信息,完成思考题并拓展知识面。第十八章颅内和椎管内肿瘤第一节颅内肿瘤[教学目标]了解:颅内肿瘤的发病率、病因、分类、好发部位。理解:颅内肿瘤的常见临床表现。掌握:1.颅内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颅内肿瘤的治疗原则。3.神经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的典型表现。应用:颅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原则。[重点难点]重点:1.颅内肿瘤的常见临床表现。2.颅内肿瘤的治疗原则。3.颅内肿瘤的治疗原则。难点:神经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的典型表现。[学时分配]1.5学时第二节椎管内肿瘤[教学目标]了解:椎管内肿瘤的分类和病理。理解: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掌握:1.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椎管内肿瘤的治疗原则。应用: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原则。[重点难点]重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原则。难点:椎管内肿瘤的鉴别诊断。[学时分配]1.5学时[实施方法]通过图文、动画、视频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授课,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配合板书、板画及脑组织、脊髓脊柱模型,讲解颅内和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授课结束前对本课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出课后思考题以加深学员理解。[学习策略]课前复习颅脑及脊髓的解剖学相关知识,并预习教学内容。了解颅内和椎管内病变的特点,从而帮助理解大脑不同部位或脊髓不同节段的血供特点及其解剖关系。然后结合具体的实例、影像学资料及病人临床表现的视频理解不同颅内及椎管内肿瘤的特点及临床表现,从而对颅内及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有充分理解。课后采用工具书、参考书、网络完成思考题并开拓思路。第十九章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第一节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教学目标]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预后。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掌握:1.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2.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方法。3.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原则。应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及治疗原则。[重点难点]重点:1.不同方法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优缺点。2.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难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学时分配]0.5学时第二节颅内动脉瘤[教学目标]了解:动脉瘤的发病机制、病理、预后。理解:动脉瘤的分类。掌握:1.动脉瘤的临床表现。2.动脉瘤的手术前评价。3.动脉瘤的治疗。应用:动脉瘤的手术前评价及治疗原则。[重点难点]重点:1.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手术前评价及治疗方法。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确诊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难点:1.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介入治疗动脉瘤的适应症。[学时分配]0.5学时第三节颅内和椎管内血管畸形[教学目标]了解:血管畸形的发病率、病因。理解:血管畸形的分类。掌握:1.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手术前评价及治疗方法。2.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基本原则。应用:血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基本原则。[重点难点]重点:1.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手术前评价及治疗方法。2.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基本原则。难点:血管畸形的鉴别诊断。[学时分配]0.5学时第四节脑底异常血管网症[教学目标]了解: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的发病率、病因。理解: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的病理。掌握:1.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的临床表现。2.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的诊断及治疗原则。应用: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的诊断及治疗原则。[重点难点]重点:1.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的临床表现。2.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的诊断及治疗原则。难点:1.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的病理。[学时分配]0.5学时第五节颈动脉海绵窦瘘[教学目标]了解: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发病率、病因、预后。理解: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发病机制。掌握:1.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2.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应用:[重点难点]重点:1.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2.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难点:1.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发病机制。[学时分配]0.5学时第六节脑卒中的外科治疗[教学目标]了解: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病因。理解:1.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2.出血性脑卒中常见部位。掌握:1.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2.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及治疗原则。3.脑内出血的手术指征。4.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应用: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治疗原则及手术指征。[重点难点]重点:1.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2.脑内出血的手术指征。3.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手术指征。4.脑内出血的常见部位。难点: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学时分配]0.5学时[实施方法]课前复习脑血管相关解剖,通过导课使学员对脑血管疾病有一个感性认识,运用图文、动画、视频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授课,配合板书、板画,使学员理解不同脑血管疾病的特点及其诊治原则。授课结束前,对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出课后思考课以加深理解。提供相关脑血管疾病的网址以开拓知识面。[学习策略]课前复习脑血管相关解剖,并预习本章所讲内容。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典型脑血管病例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表现,分析其诊断方法。再理解发病的常见部位,手术指针和治疗策略。课后采用工具书、参考书、网络完成思考题并开拓思路。普通外科学第二十章颈部疾病第一节甲状腺疾病[教学目标]了解:1.甲状腺的解剖生理概要2.单纯性甲状腺肿病因和病理3.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和发病机理4.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病因5.甲状腺腺瘤的特点、临床表现与治疗6.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7.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原则理解:1.单纯性甲状腺肿的预防2.甲状腺机能亢进外科治疗的手术和术后注意事项3.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4.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的治疗5.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程序掌握:1.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甲状腺机能亢进的诊断、外科治疗的术前准备、手术主要并发症的表现与预防3.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诊断[重点难点]重点:单纯性甲状腺肿治疗原则、甲状腺机能亢进的诊断、外科治疗的术前准备、手术主要并发症;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诊断难点: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外科治疗;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的治疗;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程序第二节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教学目标]了解:甲状旁腺的解剖生理概要、病理理解: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诊断、治疗、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处理掌握: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临床表现[重点难点]重点: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临床表现难点: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解剖生理概要、治疗、手术并发症及处理第三节颈淋巴结结核[教学目标]了解: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表现理解:颈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掌握:颈淋巴结结核的治疗[重点难点]重点:颈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治疗难点:颈淋巴结结核的治疗第四节颈部肿块[教学目标]了解:1.颈部慢性淋巴结炎的特点2.颈部淋巴瘤的特点理解:甲状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