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渔歌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读“塞、箬、笠、蓑”四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塞、鹭、笠”,正确读写“白鹭、箬笠、蓑衣”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3.通过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层层深入的诵读,学着运用展开想象的方法,初步理解词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渔歌子》这首词呈现的画面,体会诗人寄情山水、心志平和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4.拓展阅读,逐步培养对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并能主动积累优秀诗文。5.通过学习这首词,进一步感知词的特点。【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加深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词的意境。【课前准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诗歌特色。关于词中描绘的画面的视频及配乐朗读的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作者1.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四时田园杂兴》《乡村四月》,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悠闲和美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词。板书题目《渔歌子》。齐读课题。2.了解词牌名:“渔歌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古人用词牌表示词的节拍、旋律。有些词牌还能表示词的内容,读完这个题目你好像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一个渔夫划着小船,在江上一边钓鱼一边唱着快乐的歌。)3.了解作者:课件出示作者张志和的资料。【设计意图:板书完课题后,充分发挥想象,从字面上理解“渔歌子”是指渔夫在捕鱼时唱的歌,为“渔歌子”这个词牌名定下了快乐的基调,学生水到渠成地感受到了词人的心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坚实的铺垫。了解词的知识以及作者的生平,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诗词内容,为体悟诗词打下基础。】二、自由读词,初步感知1.学生初读诗词,要求读准字音。着重注意下面这些字的读音(课件出示):重点指导“鳜”的读音。

西塞山

白鹭鳜鱼

箬笠

蓑衣

检查初读情况。2.学生再读诗词,读出停顿,读出节奏。课件出示已划出停顿的诗词。(学生行为预设:学生因为标画出停顿,在读词时,可能会因停顿太长而把词读的断开。)教师适时指导:在读的时候读出停顿,并不代表读的断开,要句断气不断。教师可范读。【设计意图:朗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基础,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书的要求逐步提高,体现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认识过程。学生一步一步走入诗境,初步把握了诗词的内容和情感基调。】三、反复诵读,想象画面,感悟诗境(一)释疑解难:再读诗词,学生借助注释和字典在小组内合作学习: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交流反馈。(二)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1.教师范读,学生请闭上眼睛,边听边展开想象,此时你的头脑中呈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呢?2.学生把印象最深刻,或者最喜欢的画面写下来吧。3.学生写完后交流,同时带着想象有感情朗读。4.老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读词去想象画面,把短短的27个字想象成那么丰富的画面,这是学习诗词的好方法。【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根据自读自悟所得,描绘出头脑中的画面,通过全班交流,形成生生互动,自主解读词义,形成最初词境。同时也在渗透这样的一种学习方法:读古诗词,要善于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才能更好的理解其意,品出韵味。】(三)丰富画面色彩,有感情朗读。1.师:张志和不仅是位词人,还是一位画家。如果我们把这首词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大家看看在这幅画中有什么色彩?(白、红、青、绿等)2.师小结: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翠的西塞山,白色的鹭群,鲜红的桃花,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使人在读这首词时,仿佛是在看一幅优美的水乡春汛图。除此之外,有心的作者还给这幅画染上一层斜风细雨,使整个天地都浸在了一片烟雨中,显得宁静而美好。3.再次朗读:让我们有感情读一读这首词,把它美丽的色彩表现出来。【设计意图:引领学生通过对本首词色彩的挖掘,丰富脑中的画面,进一步体会到诗境之美,朗读的情感更上一个台阶。】(四)“身临”画面,有感情朗读。1.欣赏视频,“身临”画面。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张志和,跟随他去西塞山的水边感受一下诗里的意境吧。(播放西塞山景色录像,学生边欣赏边听老师旁白:郁郁葱葱的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翱翔,忽而低旋于水面,溅起层层涟漪;忽而停落于绿树枝丫,翘首远方;忽而飞向高空,尽展优美的姿态。岸边的桃花在万绿丛中显得那样娇嫩。这时正是鳜鱼最肥美的时候。渔翁戴上青色的箬笠,穿上绿色的蓑衣,荡舟于江上,静心垂钓。此时微风拂面,细雨如烟,眼前景象犹如仙境。)2.配乐吟诵诗词:此时,若你就是张志和,面对此情此景,你将怎样吟诵这首词呢?(指名诵读)【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在学生描绘画面的基础上,给出一个更加生动的画面,加上老师的描述,使学生深入其境,感受诗意,读来更有了情感。让学生动笔来写,更是注重全员参与,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动脑去想去写,进入词境,感悟词韵。】(五)换位体悟作者内心情感,有感情朗读。1.创设情境:老师被大家的朗读深深感染了,我也想读一读,如若我读得好,请大家为我鼓掌好吗?(老师故意读错,把最后一句“斜风细雨不须归”,改成“斜风细雨必须归”。)学生指出老师读错了。2.换位体悟:若你是张志和,你同意我的改动吗?为什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理解到作者留恋山水,不愿归去这一情感。)(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陶醉田园美景)3.延伸阅读,升华情感。师: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张志和,可是他的哥哥张松龄却不这么认为,他怕隐居的弟弟忘记回家,于是也作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课件出示: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师生合作和诗:教师读《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学生读《渔歌子》。师:弟弟啊,为何不归?(学生行为预设:这里太美了,他不愿离去;他深深的留恋这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留恋悠闲生活)此时试着让学生背诵这首词。(六)总结学法:通过哪些方法读懂了这首词?(学生行为预设:学生可能会总结到通过查字典、看注释、了解作者、朗读、想象等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取:反复诵读想想画面(课件出示)【设计意图:教师有意的出错,补充《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这首词,为学生创设情境,巧妙引领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体悟到词蕴含的情感之美,再来朗读更是入情入境。这样,读出韵味,体会情感的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四、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三个生字“塞、鹭、笠”,学生观察并分析三个字的字形、结构。(学生行为预设:“塞”与“寒”作比较;“鹭、笠”是形声字,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2.重点指导“鹭”的写法:“鹭”是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写紧凑,上边的“路”写的要扁,下边的“鸟”的撇插到“路”的中间写,横笔画要靠左一些,不要与折相连。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3.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4.展评书写情况。5.布置作业:课下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同学互相交流。【设计意图:最后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写字,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学习生字时主要以学生自己分析识字为主,因为“鹭”字的字形写起来较难握,需要教师范写加以指导。教学环节至此更加完整】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段学生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四年级的学生,在前三个年级的学习中,对于古诗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的方式理解诗意。这首词内容浅显,描写的田园风光优美恬淡,画面感强,因此教学这首诗词主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并展开想象,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诵读与想象中入诗境,悟诗情,获得审美感受。但是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尤其是四年级学生对自然,对世界的认知是非常肤浅的。这篇课文是词人张志和用简练的语言勾画出的江南水乡写意图,只有寥寥几句。蓑衣具体的物象需要读者靠想象加以丰富,把静止的景物形象而生动,把动态的景物逼真模拟,如动漫一般,而这些都需要通过现代语句表达出来。同时《渔歌子》字里行间传达的是张志和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认识,这些认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心境有关,与我们现代的自然观、世界观不太一样,难免产生时代的隔膜。尤其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眷恋热爱之情更让现代的小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优美的画面,以及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来感悟诗情。效果分析学生课堂评测情况如下:第1题:50人全对,4人有错,对题率92.6%。其中有一人把“词牌名”写成了“一首词”,三人把“牌”写错。第2题:51人全对,3人有错,对题率94.4%。其中有两人“鳜”的声调标错位置,两人“箬”的拼音中“u”“o”的位置颠倒。第3题:43人全对,11人有错,对题率79.6%。其中有5人填写的自然景物不全或不对,有6人不能准确概括“是一幅怎样的图”。第4题:49人全对,5人有错,对题率90.7%。其中有2人写错别字,有三人不能准确把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测评情况分析:第一、二小题,是对《渔歌子》这首词的基本知识(词的作者、朝代、词牌名,字音)的考察,从对这两个题目的测评情况来看,学生对于词的基础知识掌握还是比较到位的,出错率比较低,出错的原因主要是粗心造成的,比如写错别字,或者对拼音的标注不够准确。第三、四小题,是考察学生词的内容理解及表达的情感把握是否到位。这两个题目的出错率相对前两个题目要高,可以看出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仍有少数学生理解的不到位,尤其是对“这首词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这个空,学生概括的还不是很准确,说明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词所描绘的情景,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还需要在语文课上加强这样的训练。《渔歌子》教材分析《渔歌子》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这个单元围绕“田园生活”这一专题编排,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向往之情;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味优美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积累精彩句段。

《渔歌子》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天优美清新的水乡画卷。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所以他笔下是一片诗情画意:远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垂钓的渔翁……这画面是那么清新,这色彩是那么明丽,整个天地浸润在朦朦烟雨中,宁静而美好。整首词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学习这首词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这样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诗词学习方法。本学期,他们在第一单元学习《忆江南》时已经接触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对词的常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张志和“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表现特点,尤其是感悟“不须归”的境界就成了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本科教学要通过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层层深入的诵读,学着运用展开想象的方法,初步理解词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渔歌子》这首词呈现的画面,体会诗人寄情山水、心志平和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同时通过学习这首词,进一步感知词的特点。评测练习1.《渔歌子》作者是

的,“渔歌子”是。2.请给下列字注音:鳜()鱼箬()笠()蓑()衣3.《渔歌子》描写的自然景物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课后反思《渔歌子》是一首传唱千年的古词,作者运用“写意山水画”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艳丽的画卷。所谓“以诗传情、以诗言志”,在这幅意境优美的山水画的背后,传达的是作者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翁,而是江南水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所以,我在讲授这首古词时弱化了单一的解释诗句的意思,而是采用了“诵读与想象”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品读,想象画面,词画交融,进入意境,体会情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学习氛围。一、要为学生创设优美情景,进行有效指导作为传统文化精髓,古诗词的教与学应该充满一种诗情画意的美,让学生徜徉在诗意的课堂上,定会别具情趣。张志和的《渔歌子》虽然只有27个字,但作为画家诗人集一身的他,在本词中将意境体现的淋漓尽致。因此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诗词的美好氛围,将学生带入画中,让学生在思绪翩飞中尽情想象,并让学生将想象付诸笔端,从无形到有形,通过扎实的读写训练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酿造出古诗词的独特味道。二、要注重朗读,在读中品味诗词意境朗读是古诗词教学的基础,从自读时的读通读顺,再读时的字正腔圆,到范读后的抑扬顿挫;从带着想象读,到身临画面后的配乐朗读,力求做到读得有层次,逐层有提升。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一步步走入诗词意境,走向情感高潮。三、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新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营造融洽、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师参与引导,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不管是想象画面、诵读诗词,还是学法指导、识记生字,都以学生的生成为契机点。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教学的目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课标分析课程内容: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词《渔歌子》二、课标中关于本内容的阶段性目标要求:《渔歌子》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课标》对于中年级学段的目标中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渔歌子》就极好的契合了这一目标。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天优美清新的水乡画卷,寥寥数句,却动静结合,意境优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诵读这首词,展开想象,理解词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呈现的画面,同时体会诗人寄情山水、心志平和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课标关于本内容的阶段性目标要求如下:1.知识技能:(1)认读本课四个二类生字,规范书写三个一类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2.语文学习方法:(1)通过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层层深入的诵读,学着运用展开想象的方法,初步理解词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渔歌子》这首词呈现的画面。(2)通过学习这首词,进一步感知词的特点3.情感态度:(1)初步理解词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渔歌子》这首词呈现的画面.(2)拓展阅读,逐步培养对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并能主动积累优秀诗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