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卫生项目管理_第1页
口腔卫生项目管理_第2页
口腔卫生项目管理_第3页
口腔卫生项目管理_第4页
口腔卫生项目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口腔卫生服务和口腔卫生政策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口腔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的基本概念,口腔卫生政策定义、重要性和制定的科学程序,国际上口腔卫生政策现状以及对我国口腔卫生政策方向的展望。第一节口腔卫生服务一、口腔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的定义。

口腔卫生服务(oralhealthservice)需要是指由于居民实际的口腔状况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口腔健康标准之间的差距导致的对口腔预防、治疗、镶复等方面的客观需要。口腔健康是指没有慢性口面部疼痛,没有口腔和鼻咽部肿瘤,没有口腔组织病损,没有先天性畸形如唇裂和腭裂,没有牙周(牙龈)疾病、龋病、牙齿缺失和其他影响口腔、牙齿以及颅面部组织的疾病和功能不调。维护口腔健康,不应仅仅停留在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还应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采取适当的口腔预防措施,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因此,口腔卫生服务需要应包括口腔治疗(如拔牙、补牙、镶牙)服务需要和口腔预防保健(如定期口腔检查、儿童窝沟封闭防龋、口腔局部用氟防龋等)需要。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因个人是否意识到或经济上有能力承担而存在。但是,需求却是主观的。口腔卫生服务需求是指居民主观上愿意且从经济上有能力接受的口腔卫生服务的量。口腔卫生服务需求可由口腔卫生服务需要转化而来,也可能由于不良的就医或行医行为(如医生诱导),产生不必要的口腔卫生服务需求。口腔卫生服务利用是居民实际上接受的口腔卫生服务量,是口腔卫生机构实际上为群众提供的口腔卫生服务量和工作效率。最常用于测量服务使用的变量是人年均接受口腔卫生服务的次数和一年内接受口腔卫生服务的人数的比例。根据接受口腔卫生服务目的的不同,Todd把口腔卫生服务利用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定期接受口腔卫生服务型。Robins指出,定期接受口腔检查是维持口腔健康的关键措施之一。《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明确提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提倡每年洁牙一次。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往往是在无任何口腔不适的情况下,定期到口腔卫生机构接受口腔检查,根据口腔医生的建议,采取口腔预防保健措施,或发现早期病变,及时处理,以达到维护口腔健康的目的。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定期口腔检查一般是人群接受口腔卫生服务的主要类型;二是有问题接受口腔卫生服务型。即有问题才去寻求口腔卫生服务。患者往往是因为口腔内软硬组织疼痛或不适,或口腔功能障碍等到医疗机构寻求治疗,治疗措施常常是拔牙、治牙、镶牙、止痛等。发展中国家通常都是该类型,如约旦:20~60岁的成年人,只有18.6%是定期接受口腔检查者,60.7%是属于有问题接受口腔卫生服务的;6~16岁的青少年,11%是定期接受口腔检查者,86%是属于有问题接受口腔卫生服务的。三是不定期接受口腔卫生服务型。这通常介于上述两种类型中间,不是出现口腔问题后寻求治疗,属于无症状寻求检查但频率不固定,一般是在较空闲时或受别人提醒时才去接受口腔卫生服务。二、中国口腔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情况。2005年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对我国人群5岁、12岁、35~44岁、65~74岁四个年龄组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各年龄段人群口腔卫生服务需要和实际利用之间均存在很大差距(表13-1表要根据编写要求重新编码),其中12岁年龄组利用率略高于其他人群,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如丹麦青少年口腔服务使用率为97.9%;瑞典20~25岁、50~75岁两个年龄组口腔卫生服务使用率分别是82%、88%。与泰国12岁学生(66%)相比也有较大差别,和尼日利亚18~64岁年龄组口腔卫生服务使用率(26%)相近。表要根据编写要求重新编码表13-1重新编号:各年龄组口腔需要和利用情况重新编号年龄需要情况利用情况患龋率(%)龋齿未充填率[DT/(DT+FT),%]牙周有问题率(%)近一年口腔科就诊率(%)5岁6697.1--1512岁28.988.957.72135~44岁88.180.185.51665~74岁98.492.185.919对2005年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近一年口腔科就医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成年人主要是有问题接受口腔卫生服务型,定期接受口腔检查的比例非常低(表13-2),儿童和青少年定期接受检查和预防措施的比例分别占28.4%,38.5%,比成年人高,可能与我国重视儿童青少年健康有关。表13-2:各年龄组末次口腔科就医原因构成比(%)5岁12岁35~44岁65~74岁外伤2.35.21.21.0急性牙疼26.019.040.438.4慢性牙疼19.214.433.138.8不适22.015.316.413.5定期检查24.932.54.21.7预防措施3.56.00.80.1牙齿美容2.07.54.06.5三、影响我国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的原因口腔卫生服务需要和实际利用之间差距较大的原因,主要是人们认为自己口腔没有问题或问题不重,其次是经济困难。工作紧张、没有时间,这对中年人就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老年人影响比较小(表13-3)。影响需求和利用的社会经济原因可受到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类型的影响。定期接受口腔卫生服务,可以相对应地采取预防保健措施,维护口腔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早期口腔病变,既可减少就诊频次,也可降低医疗费用。表13-3:中老年组一年内不到口腔科就诊的原因所占的百分比(%)35-44岁65-74岁牙齿没有问题5135.9牙病不重3840.4经济困难2033.6没有时间113.8没有牙医45.0怕传染疾病20.5害怕看牙42.2没有好医生32.4四、提高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的措施我国口腔卫生需要巨大,但口腔卫生服务利用严重不足,既影响了居民口腔健康水平,同时也制约口腔医疗卫生工作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将居民对口腔卫生需要转化为口腔卫生需求,进而转化为群众对口腔卫生服务的利用。具体措施有:=1\*GB3①加强政策倡导,动员各级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卫生、教育、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重视口腔卫生工作,将其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改善民生的内容之一;=2\*GB3②加强健康促进,提高群众对口腔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普及防治口腔疾病的知识;=3\*GB3③加大政府投入,将口腔卫生服务纳入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等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群众支付能力,增加口腔卫生服务的利用率。此外,鉴于定期口腔检查,采取口腔预防措施对于维护口腔健康,降低口腔医疗费用的重要性,还应通过加大宣传,制定优惠政策等方式促进口腔卫生服务的类型由有问题接受口腔卫生服务型向定期接受口腔卫生服务型转变。第二节口腔卫生政策一、口腔卫生政策定义及制定(一)口腔卫生政策定义及重要性口腔卫生政策是卫生政策的组成部分,是口腔卫生领域的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口腔卫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确定口腔卫生事业发展目标、改善口腔卫生事业发展方向,从而提高人民口腔健康水平的用以规范或指导人们行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条例、措施等的总称。适宜的口腔卫生政策对于保证和促进人民健康至关重要。口腔卫生政策和其他公共政策一样,有些是国家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即指令性,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执业医师法实施细则》对口腔执业医师有着严格的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口腔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有些是规定工作目标、策略、措施或步骤,有较强的指导性,如卫生部制定的《我国2000年口腔卫生保健目标》,《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2007年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口腔卫生工作的通知》,就是指导各地开展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的文件,每年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爱牙日活动的通知》则是对爱牙日活动的安排提出要求。科学有效的口腔卫生措施和管理要求通过政策固定下来,就会转化为政府改善群众口腔健康水平的承诺,就会转化为各级财政部门对口腔卫生工作的必要的经费投入,进而变为广大口腔医务工作者为群众提供高水平口腔卫生服务的实践,从而提高群众的口腔卫生水平。口腔健康是居民健康素质的组成部分,因此适宜的口腔卫生政策也能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此外,口腔卫生政策对于口腔医疗卫生系统自身建设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口腔医疗卫生系统是保障群众口腔健康的载体,口腔医疗卫生人员是防治口腔疾病的力量。口腔医疗卫生人员的能力强弱,积极性的高低、医疗设备装备好坏直接制约着为人民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质量和数量,进而影响群众的健康水平。口腔卫生政策也是影响口腔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例如,为了提高儿童的口腔卫生水平,预防青少年龋齿,推进口腔医疗技术在基层的使用,我国自2008年起在中西部地区实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通过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普及口腔卫生知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开展儿童口腔健康检查,早期发现、治疗口腔疾病;为项目地区适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防止窝沟龋的发生。项目实施三年来,累计为870万人次提供了健康教育,为130万名适龄儿童提供免费的口腔检查,为80万适龄儿童的280万颗第一恒磨牙提供了免费的窝沟封闭。该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儿童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和正确刷牙率,降低儿童恒牙龋病患病率,带动了口腔预防适宜技术在基层的推广,还提高了中西部基层口腔卫生服务人员的防治水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体现了公共财政的公共属性。(二)口腔卫生政策制定的科学程序口腔卫生政策制定的科学程序就是制定高价值口腔卫生政策的思路、步骤和方法。具体来讲,包括逻辑上密切相连的七个步骤:1.口腔卫生政策问题的确认运用公认的科学方法和遵循合理的逻辑步骤,确定特定领域究竟有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优先次序,找出哪些是焦点问题和关键问题,分析关键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可行性。2.口腔卫生政策问题的根源分析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运用科学方法,按照逻辑步骤,明确其根源和影响因素,找出形成机制。3.口腔卫生政策方案的研制依据特定问题的根源、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研制出相应的治本、治标和标本兼治的政策思路和方案。4.口腔卫生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对研制的政策方案,从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作出可行与否的判断,如是多个可行的方案,要进行比较,找出优秀的方案。5.口腔卫生政策执行将最优的方案付诸实践,严格执行,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实施过程中不走样。6.口腔卫生政策系统评价根据政策实施的效果,判断政策价值、检验政策思路是否正确。7.确定口腔卫生政策去向根据政策评价结果,确定政策的归宿,是继续实施还是暂停或终止。(三)口腔卫生机构和口腔卫生人员的作用在口腔卫生工作中,口腔医疗卫生机构和口腔医疗卫生人员是服务的供方,群众是服务的需方,所有的口腔卫生政策,无论内容如何,都是调整和约束供方和需方的利益关系,为更好地实现卫生工作的目标服务。因此,口腔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不仅是口腔卫生政策的利益相关者,更应是口腔卫生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生力军。为了使政策切实可行,从政策制定者角度,一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维护广大口腔卫生专业人员的利益,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争取其积极参与。口腔卫生政策不仅仅是要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要建立有利于口腔医疗机构高效运行、口腔卫生人员发挥才干的体制和机制,才能推进口腔卫生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二是要发挥口腔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的首创精神。口腔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是政策的实际执行者,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力量。只有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推广经验,才能促进口腔卫生人员更好地执行政策,使政策保持长久生命力。从口腔医疗卫生人员角度,要高度重视口腔卫生政策,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积极投入口腔卫生政策的研究、实践中,探索、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口腔卫生政策,在为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促进口腔卫生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不应是消极的旁观者。二、国际口腔公共卫生政策概况由于各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对口腔卫生的需求、口腔卫生服务体系能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口腔卫生政策有所差异。(一)世界卫生组织口腔疾病防控政策建议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世界卫生报告”中确定了口腔卫生四大战略方向,包括减轻负担,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公平服务的口腔卫生体系,以及将口腔卫生纳入全国和社区项目、将口腔健康促进纳入社会发展政策之中。近年来,随着对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的认识不管加深,特别是随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项目在各国实施力度的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在2007年5月的第6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WHA60.17号决议,敦促会员国:1.要将口腔卫生纳入慢性非传染病和传染病综合预防和治疗政策以及孕产妇和儿童卫生政策;2.强调基本口腔卫生保健的可及性和公平性,要求建立机制将口腔卫生纳入慢性非传染病的基本卫生保健框架,从而普及到全体人口,要加强口腔卫生服务的利用,特别加强对贫穷和弱势人群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3.对于未达到最佳氟化物含量和尚未建立系统加氟规划的国家,考虑制定和实施加氟规划,重视诸如饮水、食盐或牛奶加氟等公平战略,并提供可负担得起的含氟牙膏;4.采取措施确保预防口腔癌成为国家癌症控制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口腔卫生专业人员或接受相关培训的初级卫生保健人员参与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5.采取措施预防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有关的口腔疾病,改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口腔卫生和生活质量;6.在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中开展“促进口腔卫生和预防口腔疾病”的行动,作为健康学校的组成部分;7.将口腔卫生信息系统纳入卫生监测计划,使口腔卫生目标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并评价口腔卫生工作进展;8.加强循证口腔卫生研究和利用,巩固调整口腔卫生规划,并鼓励国家间交流社区口腔卫生规划的行之有效的经验;9.加强口腔卫生人力资源培养,培养包括牙科保健员、护士和辅助人员在内的口腔卫生人员,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向初级保健机构公平分配;10.酌情增加投入,专门用于预防和控制口腔及颅面疾病和病症。(二)发达国家的口腔卫生政策1.加拿大加拿大口腔健康政策包含5个主题,即开展口腔健康促进,提高公众认知;减少口腔疾病发生,增进口腔健康;加强卫生保健服务,消除阻碍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的障碍;开展口腔疾病数据监测和研究;保障人力资源的数量、促进合理分布、加强培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有以下特点:=1\*GB3①重点关注弱势群体;=2\*GB3②强调政府主导,为协调全国口腔公共卫生工作,特设立了全国首席牙医官;=3\*GB3③强调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来推进口腔公共卫生事业;=4\*GB3④强调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腔公共卫生服务,尽可能改善牙科服务利用率不平衡的现状;=5\*GB3⑤鼓励在学校、偏远社区开展口腔公共卫生项目;=6\*GB3⑥强调口腔公共卫生策略的制定应有明确的流行病学调查基线资料,同时使用统一的标准化的调查方法来监测人群口腔健康状况;=7\*GB3⑦重视口腔人力资源的建设,强调政府应增加投入,通过政策扶持和经济杠杆来改变当前口腔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匮乏的现状。2.日本日本口腔保健工作最著名的是实施“8020运动”,即80岁的老年人拥有20颗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了以下具体对策:=1\*GB3①开展宣传,鼓励人们重视口腔健康;=2\*GB3②制定地域性口腔工作的指南;=3\*GB3③以市、街、村为单位,持续开展家居患者的口腔保健工作;=4\*GB3④建立市、街、村所属的保健中心,充实口腔保健医疗工作;=5\*GB3⑤确保从事口腔医疗保健工作的医生、护士的人数,建立建全教育、研修体制;=6\*GB3⑥在口腔保健中心及所覆盖的地区,以家庭医生的方式,设置紧急救护体制。3.英国英国从2006年4月1日起执行口腔保健行动计划,支持基层牙科医生更多地关注预防保健,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改进口腔健康。这个计划也支持初级保健机构(PCTs,PrimaryCareTrusts)完成其所承担的口腔保健责任。英国保健策略非常强化多部门协作,共同促进口腔健康。主要相关机构包括初级保健机构、政府健康策略制订部门、区域公共卫生团体、地区政府,教育当局、志愿机构,其中口腔健康专业人员、区保健人员、医生、保健人员、助产士、社区、学校护士和药剂师对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商业机构和工业界可通过生产无糖的食物和饮料、口腔保健产品提高口腔健康,也可通过产品上的标签进行口腔健康的告示。4.美国=1\*GB3①一般政策:开展口腔健康交流合作;提高研究和教育能力;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发展口腔人力资源;市场合作及公众关系,重点放在联合市场以及调动公民的自发性等方面;强调发展均衡的口腔人力资源;开展人力资源研究;提高公众认识。=2\*GB3②口腔保健实现方面的政策:公共基金为长期失业人员,残障人员提供更多资源以保证其享有基本口腔保健服务;针对贫困人群制定新的计划,使其可自己购买相关口腔服务保险;针对退休老人可采用一些延期还款的政策;实施“国家健康服务队计划”,为健康服务欠发达地区提供口腔保健服务。=3\*GB3③加强牙科和颅面科学研究方面的政策:将牙科学校与学术团体整合,以获得更多的支持;牙科学校探索区域化联合,以减少花费,并可通过远程教育等形式共享教育设施;在课程设置上强调更加完整全面;对牙科学校课程进行综合评估。=4\*GB3④口腔教育方面的政策:除了科学研究、健康教育和一般的财政、人力等方面的策略之外,美国的口腔卫生策略更强调口腔保健服务的获得性,更强调改善口腔健康服务的不平等性。(三)发达国家口腔卫生政策的综合分析综合分析WHO、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口腔公共卫生策略,可以归纳出国际口腔卫生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强调政府主导,发展口腔卫生政策、战略和立法。推进立法、重点关注穷困及社会边缘人群,促进口腔疾病防治工作。2.将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整合到国家和社区卫生规划中。由于口腔卫生是总体卫生事业的组成部分,口腔疾病的控制应根据共同的危险因素纳入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规划,使口腔健康促进成为社会发展政策中的有效内容。3.控制共同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共同危险因素”观点的核心在于,通过直接作用于共同危险因素和社会决定因素,许多慢性疾病会得到更有效的预防。预防口腔疾病必须与具有共同危险因素的慢性病预防相结合。WHO推荐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影响口腔疾病和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4.口腔健康促进,提高公众认知。获得口腔健康的关键需要使每个人都掌握正确的口腔健康知识、行为和态度并且易于享受到所需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这就需要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并加强社区服务。5.消除阻碍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的障碍,建立平等的口腔保健服务系统。建立健全的制度与机制,促进平等享有口腔卫生保健服务,满足人们合理需求并做到财政分配上的公平。6.强调多部门参与、协作,动员社会各界支持,促进口腔卫生水平的提高。7.其他支持性政策,以保障以上策略能够顺利实施,包括提高研究和教育能力;充足的资金支持;发展均衡的口腔人力资源等。发达国家经济高度发展、综合国力较强,可用于支付群众口腔卫生保健的经费比较多,尽管很多政策目前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讲还不能实施,或照搬实施,但是值得在制定我国国口腔卫生政策研究和借鉴。三、中国国口腔卫生政策建国以来,通过制定规划,争取多方面投入,创办口腔医学院校,培训口腔专业人员;引进并推广国外口腔卫生工作经验和先进技术,大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普及口腔卫生知识;我国口腔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卫生事业发展速度相比,口腔卫生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居民口腔保健水平与居民日益增长的口腔保健需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以下是对我国口腔卫生工作发展情况的简要分析。(一) 政策法规体系卫生部医政司1992年制定了《我国2000年口腔卫生保健目标》,卫生部疾病控制局2004年制定了《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由于对口腔疾病防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特殊规律认识不足,很多地区缺乏必要的投入,口腔卫生保健目标、措施和人、财、物保障不够,缺乏保障口腔卫生服务公平性的有效政策,口腔卫生工作效果距离群众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此外,提高口腔卫生服务的可负担性、可获得性也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二)经费投入自2008年起,中央财政设立了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地区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部分东部省份和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也安排了一些经费,用于本地区的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尽管近年来经费投入有所增加,试点范围逐步扩大,经济和社会效益逐渐显现。但总体上口腔卫生经费数量还比较小,绝大多数省(区、市)完全没有口腔卫生专项经费投入,工作难以深入开展,限制了工作持续发展,无法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及贫困和社会弱势群体提供长期有效的帮助。相当数量的群众特别是农村人口的口腔诊疗费用,需自己全部支付,医疗保险对口腔疾病的投入十分有限。只有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推行符合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对我国居民口腔疾病进行综合防治,从而提升全民口腔健康水平。(三)健康促进1989年,卫生部、全国爱委会等9个部委共同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二十多年来,围绕“爱牙日”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除了利用媒体开展宣传外,社会各界、口腔医务人员也积极参与。近十年的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也有了更多创新。如1997~1998年开展的“牙防新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沿着红军足迹,经过13省70余县到达延安,沿途设立咨询点、发放宣传材料、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调查研究,培训当地卫生人员,免费提供一些基本口腔器械、设备和材料,首次将“牙防”和“扶贫”结合起来。2004年的“促进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大讲堂”活动从生命质量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口腔健康,使“爱牙日”活动进一步深入社区,提供了人人关注口腔健康,努力提高生命质量的氛围。通过“爱牙日”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自我口腔保健意识,一定程度上普及了口腔疾病防治知识,增强了全社会对口腔健康的关注。但是口腔疾病的宣传教育活动从时间上主要集中在全国爱牙日附近,缺乏长效发展机制;此外,活动缺乏广度、深度,人群口腔保健知识缺乏,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尚未建立。如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所示,全国12岁学生中只有10%的人对牙菌斑有正确认识,只有26%的学生知道含氟牙膏,口腔健康教育仍面临很大的挑战。(四)口腔疾病防治适宜技术普及情况口腔疾病防治适宜技术价格低廉、方法简单,适宜在基层推广与应用,对于人群口腔卫生状况比较差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改善我国居民口腔卫生状况的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三十年间,我国开展了适宜技术的试点和推广项目,包括氟防龋试点项目,儿童窝沟封闭防龋推广项目,非创伤性修复试点项目,龋齿早期充填项目,全国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项目等。1993年以来,卫生部与教育部合作先后在17个城市及农村部分有条件地区开展窝沟封闭技术培训,并在学校儿童中推广。北京市自2005年起,把窝沟封闭作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市推广。上海市将3~18岁儿童和少年作为重点防治人群,自1958年来,平均每年为40~50万儿童和少年提供口腔健康检查和龋齿早期充填等口腔卫生保健服务,累计直接受益者逾2000万人。这些项目的开展为降低我国居民,尤其是儿童的口腔疾病患病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大多数地区和基层卫生单位仍缺乏系统有效的指导和推广,在社区和农村地区没有得到普及。(五)口腔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国以来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口腔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省、市口腔疾病防治网络逐步建立并培养了一支口腔疾病防治骨干队伍。一些地区如山西运城地区、黑龙江林口县等尝试建立农村三级口腔疾病防治网络,为我国农村地区口腔疾病防治、农村社区口腔保健提供参考模式。上海与沈阳建立了学校口腔卫生保健模式并加以推广。为了推动农村社区口腔保健工作的开展,卫生部199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牙防先进县评审工作,通过建立农村口腔疾病防治网点,探索建立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口腔保健服务模式和基层口腔卫生服务。但是由于对口腔卫生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农村口腔卫生力量非常薄弱,以社区为基础的口腔保健服务网络尚未建立,现有的口腔疾病控制和防治服务体系的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大众日益增长的口腔卫生服务需求,群众看牙难矛盾比较突出。(六)口腔疾病监测和口腔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我国分别于1983年,1997年,2005年进行了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基本了解了口腔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但是缺乏经常性的监测,难以及时了解群众的口腔卫生意识、口腔疾病发病和口腔卫生服务开展情况。只有建立口腔疾病监测系统和口腔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才能掌握口腔疾病流行状况和发展趋势,评估口腔卫生工作执行效果。(七)人才培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口腔卫生无论是在人力培养还是机构建设方面都出现了迅猛发展的趋势。与30年前相比,我国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的总数增加10倍,从1978年的5741人发展到2010年执业口腔医师为11.1万人,口腔医学院(系)从70年代的30所发展到2008年的94所;口腔专科医院从20世纪90年代的60多所,发展到2009年的口腔医院302所,口腔病防治所110个。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口腔人力资源依然缺乏,目前约每1万人拥有1名口腔医师,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每5000人拥有1名口腔医师的适宜标准;二是分布极其不合理。东部地区远多于西部地区,城市远多于农村。如北京部分城区的口腔医师与服务人口比例超过发达国家水平,而在一些边缘少数民族地区甚至无合格的口腔医师。口腔人力资源的分布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口腔医疗服务可及性;三是各级机构分工不明确。口腔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个体口腔诊所从事几乎相同的诊疗工作,造成大医院优质资源被一些简单病诊疗占用,存在一定的浪费,导致大医院看病难;而部分基层口腔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开展一些比较复杂的口腔技术操作,但保证不了工作质量。(八)口腔卫生工作政策展望制定有利于口腔卫生事业的发展,推动人民口腔健康水平的高价值口腔卫生政策,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立足于当前国情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2010年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位,政府已积累一定的财力解决公共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人口众多,人均GDP仅居世界第95位,人均可支付财力还比较差。因此必须筛选出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才有可能在我国实施。2.必须与总体的卫生工作相衔接口腔卫生工作是卫生工作的一部分。必须顺应整个卫生工作的发展方向,把握卫生工作的潮流,依托于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健全口腔卫生服务体系。3.充分研究并吸取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现代口腔医学发源于西方,其口腔医学研究、技术,以及口腔卫生政策经过多年发展,都比较成熟。必须认真学习和借鉴其成功经验,总结其失败教训,结合国情实施,才能避免走弯路。4.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提高人的健康素质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政府投入逐渐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顶层设计,规划口腔卫生事业发展的全局。5.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当前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因此在发展口腔卫生事业时,必须分类指导。同时,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这些都是卫生事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因此也必须依靠卫生事业的发展逐步解决。基于以上原则,今后口腔公共卫生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优先”的方针,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口腔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口腔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满足群众口腔卫生服务需求,提高群众口腔健康水平。具体任务是:1.建立、健全口腔公共卫生相关法规、标准、政策、规划,保障人群平等地享受口腔公共卫生服务,降低口腔疾病和伤残负担以重点疾病、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为重点,积极争取财政政策的支持,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拓宽筹资渠道。2.积极开展政策倡导,营造社会支持性环境要大力宣传,提高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对口腔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争取其对口腔卫生工作的支持。要加强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临床医学工作者、公共卫生工作者对口腔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口腔卫生的局面。3.大力开展口腔健康促进,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要积极利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这一平台,普及口腔防治知识,使群众的口腔卫生服务需要转化为口腔卫生服务需求,进一步转化为对口腔卫生服务的利用。为了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真正达到“知、信、行”,要增加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对于口腔疾病患者,要针对其所患的口腔疾病和易患的口腔疾病,开展有针对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防治知识和治疗依从性;对于健康人群,要根据其处于生命全周期的不同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腔保健宣传,教育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就医行为。4.以龋病、牙周病为重点,实施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龋病、牙周病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两大口腔疾病,必须立足重点人群,从三级预防的角度,开展包括预防和治疗在内的综合干预措施,尽快降低龋病、牙周病的患病率。5.探索社区卫生机构开展口腔公共卫生均等化的内容和方式新医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就是体现“预防为主”,为全体社会公众提供均等公共卫生服务,降低疾病负担,减少卫生资源消耗。作为患病率高且有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的口腔疾病,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群众口腔健康应成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容。2010年,0~6岁儿童的口腔检查已成为儿童健康检查的一部分成为口腔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一项内容,随着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推进,政府投入将增加,服务涵盖的内容将越来越丰富。这就需要认真筛选适宜的内容,充实服务包,在提高群众口腔健康的同时,带动口腔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6.以推广口腔预防适宜技术为重点,普及口腔保健服务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多数群众的口腔健康问题,须大力普及方便易行、质优价廉的口腔预防适宜技术。2009年,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指南,卫生部组织编印了《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操作规范》,下一步应结合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制定配套的价格政策,加大普及推广。7.完善口腔卫生服务体系要随着居民口腔健康需求的提高,逐步完善口腔卫生服务网络。针对我国基层普遍缺乏口腔医务工作者的实际情况,应重点结合目前开展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口腔卫生服务网络,逐渐形成发展均衡的口腔医疗资源,促进群众获得平等的口腔卫生服务。此外,要采取有力的扶持政策,加大贫困地区口腔卫生队伍建设,改善其工作待遇,使其安心扎根基层。8.完善口腔疾病监测和口腔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在定期开展居民口腔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建立灵敏的口腔疾病监测和口腔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口腔卫生状况和防治工作进展,探索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系统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