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隋唐五代河南的科学技术毛阳光郭绍林第一节工程建筑一、隋朝营建东都洛阳隋朝建立后,以长安为京师.仁寿四年(604)十一月,为了加强对关东与江南地区的控制,隋炀帝下诏营建东京洛阳.他指出:“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故汉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我有隋之始,便欲创兹怀、洛,日复一日,越暨于今.……但成周墟塉,弗堪葺宇。今可于伊、洛营建东京,便即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也."(《隋书》卷三《炀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97)尚书令杨素被任命为营作大监,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为营东都副监,其他负责土木工程的官员还有元弘嗣、阴世师、孟孝敏等人(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上篇《隋东西两京修建工程诸主事人》,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於士澄,“并往江南诸州采大木,引至东都”。(《隋书》卷二十四《食货志》)大业二年(606)正月,东京建成.东京洛阳坐落在汉魏洛阳城西十八里处,周长七十三里一百五十步(杜宝著、辛德勇辑校:《大业杂记辑校》第3页,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制度穷极壮丽”。(《隋书》卷六十八《宇文恺传》)其设计者宇文恺是一代建筑大师,构思极其精妙。他把东京的地址,确定在东面瀍河、西面涧河流经的地带,北面是绵延不绝的邙山,南面是风景秀丽的伊阙(龙门),南北二者之间经过定鼎门街构成城市的中轴线,而洛水穿城而过,象征天河。这样,城市与周边自然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突出了城市的气势.因此,唐人韦述说洛阳城“北据山麓,南望天阙,水木滋茂,川原形胜,自古都邑,莫有比也”。(韦述著、辛德勇辑校:《两京新记辑校》卷四《东都》,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这座新建的都城,主要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宫城于大业元年(605)由卫尉卿刘权、秘书丞韦万顷监筑,“城周匝两重,延袤三十馀里,高四十七尺".(《大业杂记辑校》第15页)东西四里一百八十八步,南北二里八十五步,周长十三里二百四十一步。皇城东西五里十七步,南北三里二百九十八步,周长十三里二百五十步,城高三丈七尺。宫城北面又有圆璧城与曜仪城,起保卫宫城的作用;东面则修建有含嘉仓城和东城。皇城和宫城西面则是皇家园林——西苑.外郭城的居民区里坊,洛河南96坊,洛河北30坊。(《大业杂记辑校》第4页。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下篇《释东都之坊数》第156—157页指出,《隋书·地理志》所记载东都103坊,未包括厚载门以西城西南隅地以及洛河南小坊。)城内街道纵横,呈棋盘式布局。坊呈正方形,周长四里,四面有坊门,“门并为重楼,饬以丹粉”.城区大街小陌,纵横相对。(《大业杂记辑校》第4页)外郭城内还有三个大型市场,比西京长安城多出一市。洛河北、瀍河东岸有通远市,城南有丰都市、大同市。通远市位于漕渠附近,周长六里,有二十个市门通往市内,漕渠停泊着各地前来贸易的船只。而位于通远市南的丰都市,周长八里,有十二个市门,市内有一百二十多种行业,三千多家商店。店铺鳞次栉比,井然有序,“甍宇齐平,四望一如”。市墙四边还有四百余家旅店,“重楼延阁,互相临映,招致商旅,珍奇山积”。(《大业杂记辑校》第15页)大同市周长四里,位于天津街西。隋洛阳城不对称,这是由于洛水自西南向东北穿城而过,导致城市西部宽阔;同时由于城北依山而建,受地域环境的制约,只能将广大的禁苑建在城西。这也便利了宫城与禁苑之间的交通。(傅熹年:《隋、唐长安、洛阳城规划手法的探讨》,原载《文物》1995年第3期,收入《中国古代建筑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第186-187页)宫城、皇城居于城市西北高地,城池坚固,内外砌砖,且宫城除了南面有皇城,北有圆璧城与曜仪城,东有东城,南面又有洛河,便于防御,城市的防卫更加严密.坊里的设置更加规整,注意利用自然条件便利城市交通,市场的众多以及水利渠道的设计更多地考虑了工商业。这些都是当时洛阳在中国城市建设上独具的特色。(宿白:《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载《考古》1978年第6期)傅熹年认为:隋代洛阳城的宫城不居中,违反了自魏晋以来形成的都城布局传统,之所以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是因为隋朝洛水穿洛阳城而过的布局是效法南朝的建康城。而在宫城和皇城所处城市位置上,则是沿袭了北朝都城的旧规.因此,隋洛阳城的规划吸收了南北方都城建设的经验,是这一时期国家统一、南北文化交流密切的体现。(《隋、唐长安、洛阳城规划手法的探讨》,《中国古代建筑十论》第187、195页)从城市规划建设技术而言,傅熹年认为隋代修建洛阳城时采用了模数控制的设计方法,以宫城的中心部分--大内为基准,以宫城的长和宽规划全城。把它扩大四倍,即为皇城、宫城之总和,把它分为四份,则每份为一坊。换言之,全城以坊为单位,聚四坊为大内,聚十六坊为皇城、宫城之总和-—子城。因此洛阳城是以宫城之广、长为模数规划全城,体现了这一时期城市规划设计的成熟。新城的水环境非常优越。洛水是横贯城市的主要水道,上有天津桥沟通城市南北。同时,穀水(即涧河)由西北汇入,瀍水由北面汇入,伊水从南向北流入城市与洛水汇合。利用洛阳优越的水资源,隋炀帝命人在洛阳西开人工渠道,“引穀、洛水,自苑西入,而东注于洛",使西苑环境异常优美.大业二年四月,隋炀帝又下令在惠训坊西北立堰为斗门,分出漕渠,经通远市向东流去。这样,通远市南临洛河,北傍漕渠,大同市通通济渠、通津渠,丰都市通运渠,交通非常便利。这不仅有利于城市的交通,也使洛阳当地四条河流连成一个系统,与黄河、淮河连接起来,洛阳从而成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的中心城市。另外,洛阳的人工渠道还有通津渠,通津渠分洛水西北为千步碛渠,东北流经定鼎门,至端门南的天津桥复入洛河,沟通了大通市.而城南则有运渠,运渠引伊水到外郭城东南隅,然后北流,再西流入城,入城后经过丰都市,最后入洛河。有了这样一些人工渠道和河流,城市水上交通十分便利,居民用水也比较方便。这种城市规划与周边自然环境的有机联系,体现了城市建筑规划的匠心。二、唐朝、武周时期洛阳建设的发展唐朝建立四年,攻占了洛阳,拆毁了隋炀帝时兴建的端门楼、则天门和乾阳殿.显庆二年(657),唐高宗由长安巡幸洛阳,下诏立洛阳为东都,重新营造宫殿和官府建筑,“宫室百司、市里郛郭于是备矣”。(《唐六典》卷七《尚书工部》,北京:中华书局,1992)光宅元年(684),武则天改东都为神都,天授二年(691)对洛阳城进行整修,“徙关外雍、同、秦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王溥:《唐会要》卷八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李唐、武周政权对洛阳的重视,使得洛阳城在隋朝规模和布局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隋朝的洛阳城外郭城只有短垣(《资治通鉴》卷二百零五,长寿元年,北京:中华书局,1997),长寿二年(693),在李昭德的主持下,改建了外郭城以及定鼎门、上东诸门。(《旧唐书》卷八十七《李昭德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到了唐玄宗天宝二年(743)正月二十八日,又重筑外郭城,号曰金城.(《唐会要》卷八十六《城郭》)历经几次增筑,洛阳城规模宏大,气势壮观,雄踞于中原大地上.1981年,考古工作者对一段西墙进行了发掘,城墙厚8.7米,板筑坚实,夯层清晰,两侧用砖包砌,西墙外15米处有宽13米、深2。5米,南北走向的壕沟,应该是洛阳城的护城壕。(洛阳市文物工作队:《1981年河南洛阳隋唐东都夹城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3年第2期)根据唐人韦述《两京新记》的记载:这时的洛阳外郭城高一丈八尺,东面十五里二百一十步,南面十五里七十步,西面十二里一百二十步,北面七里二十步。(《两京新记辑校》卷五)有人认为此长度没有计算北面和西面宫城和皇城城墙的长度,如果将这部分长度加上,唐代洛阳外郭城的周长当为六十三里一百四十一步。(参杨鸿年《隋唐两京考》第43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经过多年的考古勘探和测量,隋唐东都城的规模和布局呈现出较为清晰的轮廓。考古资料表明:洛阳城东城墙长7300米,南城墙长7223米,北城墙微呈东北向西南走向,长6030米,西城墙长6891米。整个城市并不是完全的正方形,南北两面城垣都偏向东北,东城垣则偏向西北。(阎文儒:《洛阳汉魏隋唐城址勘查记》,《考古学报》第九册)总面积约45。3平方公里,总长度为27464。93米。如果按照唐大尺相当于0.295米来折算的话,隋唐洛阳城的周长应该是51。723里.这样看来,《唐六典》、新旧《唐书》关于洛阳城周长的记载都有问题,反倒是《宋史·地理志》“京城周五十二里九十六步”的记载可信,因此被清人徐松作《唐两京城坊考》时采用。唐代洛阳的皇家园林,有在隋代西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禁苑,又称东都苑,规模较隋有所缩小。乾封二年(667),唐政府在东都苑东修建了上阳宫。后来还有西上阳宫。唐代洛阳的里坊多数沿袭隋代,而市场有了一定的变化。缩小了丰都市,改名为南市,并且在四面开三门以方便人们出入;将通远市迁到临德坊,改名北市;迁大同市于固本坊,称为西市。西市存在的时间最为短暂,在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几经兴废,最终在开元十三年(725)再次废置,自此洛阳城只有两市。《旧唐书·地理志》记载“都内纵横各十街”。其中最主要的街道是定鼎门街。该街纵贯皇城南门端门与洛阳城南门定鼎门,长七里一百三十七步,宽百步,两旁隋代种植樱桃、石榴,唐代改种槐树和柳树.其余东门上东门、建春门,其街道宽七十五步,南门长夏门、厚载门,以及东门永通门、北门徽安门、安喜门,其街道宽六十二步,其它小街各宽三十一步。(《两京新记辑校》卷五《都城》)从1961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对隋唐洛阳城遗址的街道进行了勘探,在洛河以南地区探得南北向街道12条,东西向街道6条;洛河以北地区探得南北向街道四条,东西向街道3条。1998年通过对定鼎门街的发掘,我们了解到隋唐时的定鼎门街道宽约116米,两侧各有水渠,用来排泄街面的雨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洛阳唐城队、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定鼎门遗址发掘报告》,载《考古学报》2004年第1期)关于洛阳城的里坊,《两京新记》卷五记载:“每坊东西南北各广三百步,开十字街,四出趋门。”2004年9月,洛阳市文物队对洛阳师范学院东校区唐代恭安坊遗址进行了发掘,恭安坊遗址平面呈方形,总面积约32万平方米。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内发现了两条分别呈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街道,各长约500米、宽8米.两条街道在遗址中部呈十字交叉,应为当时坊内十字大街。还在遗址南部发现一段10米长的夯土坊墙和一处建筑遗址,可能是当时的一座坊门.这是国内首次把一个里坊区作为一个完整对象来进行考古发掘。2005年8月至12月,洛阳考古工作者又对唐代长夏门附近崇让坊进行了发掘,坊内有宽7米的南北向大街,两侧都有排水沟。(洛阳文物工作队:《2005考古年报》,第17页)隋唐洛阳城的设计理念和布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奉为都城和城市建筑设计的样板.宿白在《隋唐长安城与洛阳城》一文中指出:唐州城大多是根据长安、洛阳坊内十字街的设计和洛阳方正的坊里制度而布置的,如南方的益州(今四川成都市)城和北方的幽州(今北京市西南)城、云州(今山西大同市东)城。较小的州县城,似乎也是如此。另外,洛阳城也影响了当时其他国家的城市布局,其中渤海国的中京显德府(今吉林敦化市)城与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市)城的坊里制度是模仿洛阳的制度,而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等五京在城市构建、坊里、宗教建筑布局等方面也模仿了洛阳的经验,甚至将“洛阳”作为平安京的代称,可见隋唐洛阳城的文化影响力。(《考古》1978年第6期)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复位后,把洛阳由神都恢复为东都。唐中叶的安史之乱以及唐末的战乱,使得洛阳逐渐走向衰败,尽管五代后唐曾以洛阳为都城并进行了大力的整修,但洛阳已经风光不再。三、隋唐洛阳的建筑布局和工艺技巧唐代洛阳城区建筑布局隋唐东都洛阳,由城区的宫城、皇城、含嘉仓城、东城、圆璧城、曜仪城、外郭城,以及城西的上阳宫、东都苑几部分组成。武周洛阳宫城皇城复原沙盘(天堂、明堂、应天门、端门、天枢、天津桥,自北而南直线排列)宫城又名紫微城、洛阳宫、太初宫,在城区的西北隅,是皇帝办公和生活的处所。宫城周围共开九个城门.南墙四门:中为应天门,隋朝时叫做则天门,唐中宗复位后,为避母亲武氏的“则天”尊号,改称为应天门;东为明德门,由兴教门改称;西为长乐门,由光政门改称;西南隅为雒城南门。东墙一门,即重光北门。西墙二门:北为嘉豫门,由宝城门改称;南为雒城西门。北墙二门:西为玄武门,东为安宁门.关于应天门,文献说它“两重观,上曰紫微观,观左右连阙,阙高百二十尺”。(《大业杂记辑校》第7页)1980年秋,洛阳文物部门对应天门遗址进行了勘察和发掘。应天门是一组规模宏大、雄伟壮观的组合式建筑群,其主体是位居中间的城门楼紫微观,城门楼的东西两侧,辅以对称的垛楼,东西垛楼各自向南延伸,连接东西对称的阙楼,建筑群以廊庑相连,整体构成U字型.东阙楼遗址已经勘察,在今洛阳周公庙博物馆内,西阙楼遗址上,今为洛阳报业快捷宾馆,门址中部在今定鼎南路中,勘察中发现了门道基石、城门墩基和西阙台基,推算出应天门下部台基范围东西达120米以上,南北达60米以上,城门进深25米。再结合文献记载,城门两阙的高度约为今天35米多。(《隋唐东都应天门遗址发掘简报》,载《中原文物》1988年第3期)隋唐洛阳宫城中建造了大量的宫殿。隋朝最为壮观的宫殿是乾阳殿,是宫城中的正殿,用以举行大典和接见外国使节。据时人杜宝《大业杂记》记载,乾阳殿台基高九丈,从地面到殿脊的鸱尾,一共二百七十尺高。大殿共有十三间二十九架殿堂。殿堂门外的台阶由三部分组成,殿堂四周有多重长廊.殿内的柱子大二十四围,上等木材用来作为椽子、斗拱、支柱等等,外露部分加以雕镂、文饰,“穷轩甍之壮丽",“仰之者眩矅”。武德四年(621)秦王李世民平定割据洛阳的王世充后,将乾阳殿付之一炬.乾阳殿北还有大业殿,规模略小,但雕饰绮丽.乾阳殿东南和西南还有武安殿和文成殿,殿庭并种枇杷、海棠、石榴、青梧桐及诸名药奇卉。在观文殿,还为隋炀帝修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阅览室,“于观文殿前为书室十四间,窗户床褥厨幔,咸极珍丽,每三间开方户,垂锦幔,上有二飞仙,户外地中施机发.帝幸书室,有宫人执香炉,前行践机,则飞仙下,收幔而上,户扉及厨扉皆自启,帝出,则垂闭复故”。(《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二,大业十一年)武则天时期,宫城中修建了明堂和天堂。明堂的前身是隋朝的乾阳殿,乾阳殿被李世民烧毁后,直到显庆元年(656),唐高宗才诏令由司农少卿田仁汪主持,在原址上修建乾元殿,建成后的乾元殿高一百二十尺,东西三百四十五尺,南北一百七十六尺。(《唐会要》卷三十《洛阳宫》)但乾元殿存在的时间并不长,武则天拆毁了乾元殿,就地建造明堂。明堂于垂拱三年(687)春开始营造,次年正月五日正式建成。明堂规模浩大,穷极壮丽,高二百九十四尺,东西南北各三百尺。按照唐大尺相当于今天0。3米估算,明堂的高度约为88米。明堂上下三层:下层为正方形,四面四种颜色,象征四季;中层象征十二辰,屋檐为圆盖,盖上盘绕九龙;上层象征二十四节气,屋顶为圆顶。整个建筑由巨大木柱贯穿上下,栋梁由斗拱、支柱、屋檐前板支撑,以铁索勾连。盖做成鸑鷟形,以黄金装饰,其势若飞.“刻木为瓦,夹纻漆之。明堂之下施铁渠,以为辟雍之象。号万象神宫。"(《旧唐书》卷二十二《礼仪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97)这个规模宏大的工程,仅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完工了,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建筑,在设计、组织施工方面具有高超水准。武则天在这里宴会群臣,接受百官朝贺,发布敕令,祭祀天地。后来,在明堂北面建造天堂,号为功德堂,用来贮藏佛像.其中的夹纻大像,其小指中能容纳数十人。天堂的规模大于明堂,共有五级,到第三级时已经俯视明堂了。证圣元年(695)正月,明堂和天堂都被武则天宠信的恶棍薛怀义泄愤烧毁,武则天又令按照原来的规模重新建造明堂,天堂则不再营造,在原址建佛光寺。新明堂于天册万岁二年(696)三月建成,规模略小于前,改称为通天宫。开元五年(717)四月,唐玄宗以明堂不合古代制度,而且穷奢极侈,改称乾元殿.开元十年十月,复题乾元殿为明堂,而不行享祀之礼。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诏令将作大匠往东都毁之,因为工程量过大,仅仅拆毁明堂的上层,比原来的高度降低九十五尺。又去柱心木,平座上置八角楼,楼上有八龙,腾身捧火珠.又小于旧制,周围五尺,覆以真瓦,取其永逸。依旧为乾元殿。(《旧唐书》卷二十二《礼仪志二》)开元二十七年改修完成,次年改称为含元殿。尽管如此,依旧雄伟壮观,唐人记载:“开元中,改明堂为听政殿,颇毁撤,而宏规不改。顶上金火珠,迥出空外,望之赫然。"(《封氏闻见记校注》卷四《明堂》,北京:中华书局,2005)因此,开元时进士崔曙在《奉试明堂火珠》中这样描述:“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天净光难灭,云生欲望无。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在含元殿的四周,还有贞观殿、辉猷殿、宣政殿(武成殿)、仁寿殿、观文殿、安福殿、集贤(仙)殿、亿岁殿、仙居殿、雒城殿、饮羽殿、德昌殿、大仪殿、流杯殿、弘徽殿、文思殿、庄敬殿、飞香殿、延祥殿、延寿殿、六合殿、崇福殿、含章殿等等。此外,还有中书省、史馆、集贤殿书院、门下省、弘文馆、百戏台、映日台、望景台、上清观,以及陶光园、同心阁、临波阁、登春阁、花光院、神居园等等。1973年,在位于应天门遗址以北600米、东距宫城中轴线约100米处,发现一座直径64.8米的圆形高台式建筑遗址,中心部分为青石砌成的二层台的圆坑,直径14。8米,坑底为八角形,中心是三块青石拼合成的柱础,坑外环绕两圈柱基,里圈12个柱础,外圈20个柱础,台基周长194。68米。遗址中出土了铜质鎏金造像,题记说:“维大唐神龙元年岁次己巳,四月庚午朔,八日丁巳,奉为皇帝皇后敬造释迦牟尼佛一铺。用此功德,滋助皇帝皇后圣化无穷,永久供养。”1986年10月至12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唐城考古队在洛阳市中州路和定鼎路交叉口的东北角发现了一处建筑基址。夯土基址呈八边形,殿基的中心位置有一圆形大柱坑,坑口直径为9.8米,向下逐渐收缩,并出现一个二层台,坑底为四块大青石构成的巨型柱础,每块青石长2.40米、宽2。30米,中心有一方形柱槽,西北、东南、西南三块石板上分别凿有圆形柱孔。有人推测这是明堂中心柱的位置,也有人认为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唐东都武则天明堂遗址发掘简报》,载《考古》1988年第3期.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下篇《东都》第十三《“武则天明堂遗址"质疑》,认为这不是明堂遗址.)宫城的北面是曜仪城。曜仪城的北面是圆璧城。宫城的东面是东城,司农寺、光禄寺、太常寺、尚书省、少府监、军器监、大理寺等中央机构设在其中。宫城的东侧是含嘉仓城。含嘉仓是官仓,在隋炀帝与唐高宗、武则天时期,洛阳政治地位提高,含嘉仓为居住在洛阳的皇室和百官公卿提供粮食,实际上已经具有了太仓的性质。1971年,洛阳文物工作者对含嘉仓城内的各种遗迹进行了全面的钻探调查,对于含嘉仓城的大致轮廓有了初步的了解.含嘉仓城位于今洛阳市老城区的北侧,北墙同外郭城墙相合为一,东抵外郭城北门徽安门,西临位于宫城正北的圆璧城,南接东城。文献说仓城三门,但据实地发掘和铭砖记载,共有四门,即东面的东门,南面的含嘉门,西面的圆璧门(仓中门),北面的德猷门。四周残墙高3米,宽17米,北墙长六百余米,西墙长七百余米。仓城内有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主干道各一条,泄城渠穿越其中,可以直接运粮.仓城总面积为42万平方米,已勘探出地下粮窖259处,估计总数应在四百左右,分布非常密集,东西排列成行,行距一般为6米至8米。已发掘的六处地下粮窖,最大口径14.5米,深6米,最小口径11米,深7米,每窖能容八千石粮。粮窖呈口大底小的缸形,口同底的比例是二比一,壁同底的夹角为120度。当时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潮技术。窖壁的防潮处理程序如下:先镶嵌木壁板,木板的一端削尖,直接横砌在窖壁上,不用榫卯,再镶嵌木箔,紧靠壁板竖放,最内层是席,席与木箔之间衬垫谷糠.窖底的防潮处理程序则为:先夯实地基,用火烘烤,使窖底和窖壁下部干燥坚硬,以红烧土碎块、烧灰、碎炉渣和粘合剂拌合而成防潮剂,用以涂抹上两毫米厚,然后铺设木板和干草,最后铺席垫谷糠.在160号窖内,考古发现五十万斤粟,历经一千余年,这批粟已经炭化,但有机物的含量仍在一半以上。隋代营建含嘉仓的规模和功效,防腐防潮的高超技艺,于此皆可想象其仿佛.(河南省博物馆、洛阳市博物馆:《洛阳隋唐含嘉仓的发掘》,载《文物》1972年第3期)粟的年代可以确定为唐代,因为隋末洛阳城被李密围困,城内无粮充饥,饿死者甚多。根据《通典》记载:天宝八载(749),含嘉仓的粮储数是五百八十三萬三千四百石。(杜佑:《通典》卷十二《食货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4)考古发现的砖铭上的记录,指出仓窖粮储多的一万数千石,少的数千石。粮储的种类主要是粟和米,主要来自华北地区的冀州、邢州、沧州和江南地区的苏州、楚州等地。另外,在洛阳城的北部还有著名的回洛仓城,修建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十二月,“仓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窖”。(《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大业二年条)2004年9月,洛阳文物工作队在洛阳市北郊瀍河东岸的马坡钻探出了71座仓窖,仓窖排列规整有序,共12排9行。发掘的3座仓窖窖口呈圆形,口径8米至10米,底径6米至7.5米,深7。5米至9米.根据发掘情况来看,窖壁上涂抹了青膏泥,还能看到加工窖壁的痕迹,还有加固窖壁铺设物的木钉孔.窖底则先涂抹青膏泥,然后铺设木板,木板呈环状铺设.在一口仓窖内出土了有“大业元年"铭文的残砖,因此专家认为这就是隋代的回洛仓。(谢虎军等:《隋东都洛阳回洛仓的考古勘察》,载《中原文物》2005年第4期;洛阳文物工作队:《2005考古年报》第17页)宫城的南面是皇城,又名太微城、宝城,是中央衙署所在地。皇城墙共有六个城门。南面三门:正南是端门,北与宫城应天门遥相对应,南与外郭城定鼎门一线贯通;端门东是左掖门,西是右掖门。东面一门,即宾耀门,由东太阳门、东明门改称。西面二门即利用外郭城的西门,南是丽景门,北是宣辉门.皇城内南北四街,东西四街,列置文武百司的办公机构。北起第一排,中间是东朝堂、西朝堂.东朝堂以东依次为:门下外省、殿中省、左监门卫、左卫、左卫率府、尚辇局。西朝堂以西依次为:中书外省、四方馆、右卫率府、右监门卫、右卫.北起第二排的机构从东向西依次为:左司御率府、左领军卫、左监门率府、左威卫、左武卫、家令寺、左千牛卫、左骁卫、右春坊、右司御率府、右骁卫、右千牛卫、右武卫、右监门、知匦使、右威卫、内侍省、右领军、内坊。北起第三排的机构从东向西依次为:太府寺、卫尉寺、鸿胪寺、御史台、秘书省、尚舍局、太仆寺。在皇城端门前,武则天称帝后,还矗立着由旅华外国人士集资建造的巨型金属功德纪念柱——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当时大臣李峤在《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寮应制》诗中,描绘天枢“灼灼临黄道(端门南百步处有黄道渠,上有黄道桥),迢迢入紫烟。仙盘(天枢上的云盖)正下露,高柱欲承天.山类丛云起,珠(天枢上的大珠)疑大火(大火星,即心宿)悬”.(《全唐诗》卷六十一)新出土石刻资料对天枢的雄伟壮观有这样的描述:“干青霄而直上,表皇王而自得.明珠吐耀,将日月而连辉;祥龙下游,凭烟云而矫首。"(《大周故镇军大将军高君墓志铭并序》,载郭引强、李献奇《洛阳新获墓志》第219—221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参见《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348页,万岁通天003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这座金属工艺建筑物,造型别致,与端门前的建筑截然不同,无疑构成了都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李唐政权恢复后,不可能容忍天枢作为武则天改朝换代的标志性建筑带给自己的耻辱,因而唐玄宗开元二年(714)下令销毁。定鼎门复原图宫城、皇城的东面和南面是外郭城,共有一百多个坊里和三个市场,三分之一分布在洛河以北,其余在洛河以南。坊里是居民宅院、各宗教寺庙以及中央或当地行政机构的所在地。在洛河以北,大抵贫寒人家居多。这里的北市由隋代的通远市移至临德坊而设置,张仁亶(愿)早年贫乏,曾在这里寓居。贺知章见附近多住贫民,目之为糠市。洛河以南多是达官贵人的邸宅,不少被精心营建为园林。一些纨绔子弟,傅粉施朱,熏衣剃面,出没于街衢.兵部侍郎许钦明和中书令郝处俊的子弟,其貌不扬,却喜欢盛饰车马,优游里巷,当时有顺口溜讽刺他们,云:“衣裳好,仪观恶,不姓许,即姓郝.”(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外郭城有南市和西市。南市即隋代的东市(丰都市),但规模缩小一半.西市在隋代的南市西南边设置。外郭城四周共有十座城门。南城墙有三座门:中间是定鼎门,由隋朝的建国门改称;定鼎门的东面有长夏门;西面有厚载门,由白虎门改称。东城墙有三座门:中间是建春门,由建阳门改称;南面是永通门;北面是上东门,由上春门改称。西城墙即皇城墙,有两座门:南面是丽景门,北面是宣辉门,由西太阳门、西明门改称。北城墙有两座门:东面是安喜门,由喜宁门改称;西面是徽安门.1997年至1999年,考古工作者对定鼎门遗址进行了发掘,确定其位置在今关林镇曹屯村和安乐镇赵村之间,有三个门道,中门宽八米,进深21.04米,东西两侧三米外分别开设一门,各宽七米,还有东西墩台、隔墙、飞廊、阙台、马道等设施。(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洛阳唐城队、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定鼎门遗址发掘报告》,载《考古学报》2004年第1期)定鼎门遗址车辙痕迹、骆驼足迹四、洛阳的水利工程和桥梁建筑为了使河流更好地为城市生活服务,从隋代开始就围绕洛阳水系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洛水自西而来,“弥漫东流”,给城市带来威胁。宇文恺为了改变洛水的流向,以减少对城市的冲击,在城区水流折弯处修建了斜堤,约束洛水向东北流淌,斜堤“形如偃月,谓之月陂"。(《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针对洛水中的浅滩和礁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命土木监任洪则在宫城永福门外设置斗门以分洛水,东北流而为漕渠,沟通航运。漕渠出洛阳城后在偃师又重新汇入洛河.史书记载通远市北通济桥东,“皆天下之州船所集,常万馀艘,填满河路,商旅货易,车马填塞”.(徐松:《河南志》第142页,北京:中华书局,1994)武则天长安年间(701—704),司农卿宗晋卿在漕渠流经皇城东面的地方积水处开辟新潭,用来停泊由南北运河而来的各地租船。漕渠北有泄城渠和写口渠,沟通漕渠和含嘉仓的联系。洛阳城南还有通济渠、通津渠、伊水支渠、运渠等渠道。通济渠和通津渠从洛阳上游引水,通济渠流经洛阳城西南通济坊,东北流经西市,过天津街向东、向北流入洛河;通津渠开凿于大业元年(605),在洛阳城南午桥庄西南二十里建分洛堰引洛水,通津渠由厚载门入洛阳城,流经天津街北、天津桥南入洛河,引洛水一支向西北流,名千步碛渠。又于正南建龙门堰引伊水,引伊水渠道分为两支,西支由正北入洛城,东支由东南入城,两支在洛城东南汇入运渠.运渠由洛阳城东引水,自西北流入城中东南隅,最终汇入洛河.丰富的水资源给洛阳城市增添了许多情趣。如流经西苑的穀水被引入上阳宫,形成了丰富的景观.魏王池占有洛河天津桥南边尚善坊、旌善坊两坊之地,这里修筑堤岸,逼迫洛水北流,堤岸南面聚成大片水面,成为方圆三百亩的池塘。由于这两坊之地曾被唐太宗赏赐给爱子魏王李泰,故被叫做魏王池。这里水鸟翔集,荷花烂漫,为都城览胜寻幽的胜地。为了加强城内各区域的交通联系,当局在河道和人工渠道上架设了许多桥梁。洛水在端门之南形成三道支流,唐代都架设了桥梁,自北向南分别是黄道桥、天津桥、皇津桥。天津桥架设于隋炀帝大业元年,规模宏大。根据唐代杜宝《大业杂记》记载,当时“出端门百步,有黄道渠,渠阔二十步,上有黄道桥三道。过渠二百步至洛水,有天津浮桥跨水,长一百三十步。桥南北有重楼四所,各高百馀尺”。(《大业杂记辑校》第3页)唐初规定:“五尺为步,……山东诸州,以一尺二寸为大尺,人间行用之.”(《旧唐书》卷四十八《食货志上》)唐代的一尺相当于今天0.296米,则天津桥的长度为200来米.天津桥的结构是,“用大缆维舟,皆以铁锁鉤连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此时的天津桥是由铁索和木船连接而成的浮桥,这是我国史书中关于铁索连接船只构架浮桥的首次记载.这座浮桥大业十三年(617)被李密烧毁.贞观十四年(640),鉴于“洛水溢,浮桥辄坏”,唐政府“更令石工累方石为脚”(《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把天津桥改建成了石柱桥.《唐六典》卷七《尚书工部》记载:“凡天下造舟之梁四,石柱之梁四,木柱之梁三。”这四座石桥中三座都位于洛水之上,分别是天津桥、永济桥和中桥。开元二十年(732)夏四月,“改造天津桥,毁皇津桥,合为一桥”。(《旧唐书》卷八《玄宗纪上》。“皇津"的说法系依据《旧唐书·玄宗纪》、《唐会要》卷八十六《桥梁》条,而《唐两京城坊考》卷五及所附地图作“星津",《大业杂记》作“重津”.“皇”、“星"、“重”三字形似,疑“重津"近是。)通过这次改建,天津桥与其南边的皇津桥合二为一,交通更加便利顺畅。天宝元年(742)二月,“广东都天津桥、中桥石脚两眼,以便水势”。(《唐会要》卷八十六《桥梁》)此后,天津桥的桥墩之间的距离加大了,更有利于泄洪。2000年6月,洛阳文物工作队在今天洛阳市洛阳桥西侧约200米的洛河南北两岸发掘了隋唐天津桥的遗址,共发掘了连续排列的四个桥墩,跨度为15米,桥墩长度为20余米,估计桥的宽度约为20余米。虽然此遗址有宋代改建的痕迹,但从中不难想见隋唐时期天津桥的规模与风采。天津桥作为沟通洛阳两岸的交通枢纽,行人往来如织,在城市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其横跨洛河之上,北面正对雄伟的皇城和宫城,西侧即为东都苑和上阳宫,南面则是非常热闹的定鼎门街,远处则遥对龙门和嵩山,与周边景观相映成辉,成为唐人外出游玩、观赏景色、送别亲友、抒发情感的重要场所.(详参郭绍林《洛阳天津桥、中桥与唐代社会生活》,载《洛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6期,收入其《隋唐历史文化》一书,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天津桥东面,还有中桥和利涉桥。利涉桥正对着南北二市,原是隋代的一座浮桥,唐初曾经废坏。天津桥和利涉桥之间,北对徽安门,濒临斗门亭,隋代设置了立德桥,唐初称作中桥,曾毁于洪水。唐高宗于显庆二年(657)改洛阳宫为东都,次年修建东都,中桥和利涉桥同时加以修复。咸亨三年(672),司农卿韦機负责规划、营建东都宫室,把中桥新址确定在原中桥的东边,南对外郭城长夏门,北近漕渠,百姓过河往来甚为便利。这样,就有了旧中桥和新中桥的称谓.这次重新修建中桥,在建筑技术上也是叠砌石头作为桥墩,“如天津桥之制”。(《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新中桥长300步,利涉桥因相距太近而被废弃。新中桥常被洛水冲毁,永昌元年(689),武则天命将作监少匠刘仁景加以修缮,宰相李昭德统领,修成后命名为永昌桥,不久复称中桥。李昭德“创意积石为脚,锐其前以分水势,自是竟无漂损"。(《旧唐书》卷八十七《李昭德传》)他将桥墩的方石改为龟背形石头桥基,迎水面形成尖角,使得桥墩减弱了水流的冲击,延长了石桥的使用寿命。但“自是竟无漂损"云云,则远非实录.圣历年间(698—700)桥坏,曾加以修理。唐后期,白居易有篇判文,题为:《得洛水暴涨,决破中桥,往来不通,人诉其弊。河南府云:“雨水犹涨,未可修桥,纵苟施工,水来还破,请待水定。”人又有辞》。(《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崔释、李孝言和一位佚名作者,也都有《对私雇船渡人判》,记述事情的原由是:“洛水中桥破,绝往来渡,县令杨忠以为时属严冬,未可修造,遂私雇船舫于津所渡人。百姓杜威等连状举忠干济.廉使以忠懦弱,不举职事以邀名,科罪。不伏。”(《全唐文》卷九百四十七)可见中桥在唐后期还是经常被冲毁.除了官府建造的石桥外,一些百姓也集资建造石桥,如天宝五载(746),洛阳商人李秀昇在南市北的洛河上建造石桥,百姓纷纷施舍钱财,新修的石桥南北长二百步,一直到天宝八载二月才修建完成。(《唐会要》卷八十六《桥梁》)洛阳河流众多,在多雨季节经常会泛滥,危害百姓,于是修建堤堰就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开元二十四年(736),玄宗因为穀水和洛水经常泛滥,命河南尹李適之出内库钱雇佣工匠,在禁苑修建了积翠陂、月陂和上阳陂。(《唐六典》卷七《尚书工部》)天宝十载十一月,河南尹裴迥利用河南府的户税修造石堰以抵御水势激荡,从龙门东山一直修到天津桥东侧。隋唐时期的著名桥梁,还有洛阳地区寿安县(今河南宜阳县)横跨洛水的永济桥.该桥建于隋大业三年(607),隋亡以后毁废,唐贞观八年(634)又重新建起了浮桥,长四十丈三尺,宽二丈六尺。(《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洛阳地区以外,位于陕县横跨黄河的太阳桥,长七十六丈,宽二丈,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巡幸洛阳,派武候将军丘行恭建造。(《元和郡县图志》卷六《河南道二》)五、先后以洛阳、开封为中心的大运河隋唐时期规模最庞大的水利工程大运河,其中通济渠大部分和永济渠一部分都在今河南地区。通济渠又名御河,大业元年(605)开工修建.通济渠起自洛阳西苑,引穀水、洛水,向东流经今偃师市、巩义市,而后注入黄河。在今荥阳市北面的板渚,引河水在荥泽入汴水,过大梁(开封)东南流经陈留、雍丘、襄邑、宁陵、宋城、谷熟,再利用古蕲水河道,过永城,进入今安徽境内,在江苏盱眙对岸入淮河。大业四年,开凿永济渠。永济渠的起点在通济渠渠首板渚对岸的沁水入黄河处,其地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北.渠道转向东北,会清、淇二水,过新乡、汲县(今河南卫辉市),“因淇水之入河,立淇门以通河,东北行”。(《初学记》卷六《河第三·叙事》,北京:中华书局,1980)这样在淇水上建立了分水入永济渠的淇门。而后又过黎阳(今河南浚县),经内黄县(今河南内黄县)北进入今河北境内,最后到达涿郡(今北京市西南)。隋代在中原境内修建通济渠和永济渠,涉及范围大,地形复杂,在地形勘测、设计施工、线路选择方面,面临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难题.当时没有高效率的施工工具和测量手段,没有详细的数据,只能使用简单的工具,动用大量人力。线路的设计利用了许多天然水道,永济渠渠口至汲县一段用了沁水故道孟姜女河,而后引清水下接淇水,汲县与馆陶(今河北馆陶县)之间利用了洹水下游的白沟。然而工程却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这体现了隋代工程技术的伟大成就。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以当时中华帝国的广阔视野评价大运河的伟大的意义,说:“自扬(治今江苏扬州市)、益(治今四川成都市)、湘南(今湖南)至交(治今越南河内市)、广(治今广东广州市)、闽中(治今福建福州市)等州,公家漕运,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唐朝非常重视大运河的维修与管理.唐代通济渠改称广济渠,在隋代的基础上扩大了汴渠系统,在开封修建了湛渠,引汴水注入白沟,沟通今山东曹、兖等州。由于渠水引自黄河,泥沙含量大,所以要经常进行疏浚和维护。开元二年(714),唐玄宗令河南尹李傑调发今河南汴州、郑州劳力疏浚渠道。开元十五年,又令将作大匠范安及调拨今河南汴、郑、滑、卫诸州三万人疏浚渠道,旬日完工.安史之乱后,汴渠疏于管理,年久失修,漕运不通.刘晏执掌财政权力后,疏浚汴水,恢复了汴渠的航运能力。隋唐时期以长安为京师,东部地区的大量粮食和财货须经由中原地区的水路通道运抵关中,陕郡(治今河南陕县)地段的黄河激流和中流砥柱给漕运带来重重困难.唐天宝元年(742),为了避开险阻,陕郡太守李齐物在黄河北岸山岩间凿石为月河,“其河东西径直长五里馀,深三四丈,皆凿坚石”,称为天宝河,“岁省运夫五十万,又无覆溺淹滞之患,天下称之”。(郑綮:《开天传信记》,载《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经过这样的改造,关中到河南之间的通航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天宝二年,全年运抵关中的粮食达四百万石。隋唐时代构建的运输网,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洛阳为中心,到了唐中后期,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洛阳以西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唐后期控制漕运、遏抑藩镇的需要,洛阳以东的汴州(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南铺面租赁合同书电子版
- 合同产生质量事故考核
-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练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6考向3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学案
- 完美国际黄昏圣殿装备属性、所需材料系列介绍(武器篇)投
- 2024购买服务的合同协议书
- 2024新疆事业编制合同到期后单位可以选择不续签
- 2024机动车辆保险合同样本
- 2024北京市猪肉入市场厂挂钩合同范本
- 2024消防工程改造合同
- 20200310公园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华中科技大学官方信纸
- 60立方油罐容积细表
- WI-QA-02-034A0 灯具成品检验标准
- 农业信息技术 chapter5 地理信息系统
-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阅读技巧及解答
- 斯派克max操作手册
- 项目四 三人表决器ppt课件
- 结合子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槽的夹具设计
- 林武樟 完整阳宅讲义 笔记版[方案]
- 《会滚的汽车》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