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完整资料)_第1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完整资料)_第2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完整资料)_第3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完整资料)_第4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完整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完整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3。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完整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课标要求】

1。了解区域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章是必修3的概述部分,从总的大的角度阐述了“区域”这一概念,也通过案例阐述了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本节作为区域研究的主题贯穿了后面各章节的内容;同时,通过对本节相关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区域分析的基本方法,为后面各章节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和策略】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通过读图分析,初步掌握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能举出实例,比较说明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学会基本的区域分析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去理解“区域”的含义,先引导学生回忆熟悉的区域,然后启发学生总结区域的基本特征。

(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为例,比较他们在地理位置、气候、土地、矿产等条件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区域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区域分析和比较的一般方法。

(3)引用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变化,比较说明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运用读图分析、对比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区域差异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努力树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区域比较的基本方法;

2。学会区域问题的基本分析思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式】探究式、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过程】

导入:区域,这个名词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展示课件)例如:我们以前见过的《中国政区图》、《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的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人口分布图》等,他们的分布都有一定区域;我们介绍家乡时会说我的家乡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我们生活中也经常听到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术语.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是怎样划分的?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有关的内容.

(展示课件)

一、什么是区域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2第一、二自然段,思考问题:什么是区域及其特征?

(展示课件)1.区域的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因此,通常区域具有区位(位置)面积、形状和边界)

过渡:那么对于给定的一块区域,它又有哪些特征呢?

(展示课件)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和可变性、客观性和主观性特征.

过渡: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由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下面我们通过以下案例,分析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师讲解:(课件展示)同学们,对一个区域发展进行分析,我们该如何下手呢?一般来讲,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最后由两者共同影响一个区域的发展水平和方向.下面我们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分析这两个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件展示)读图回答下列表格。

学生活动:思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均是平原地区,且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均有很大差异,为什么呢?(展示课件)读两地的《地理位置图》、《气候》、《矿产资源分布图》等图,找出两者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这些差异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何影响?(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地理环境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位于30°N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大致位于43°~48°N,地处我国东北平原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雨热同期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年降水量较少,热量不足土地条件经人们长期改造形成水稻土,多水田,人均耕地小,较分散为肥沃的黑土,多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大,集中连片矿产资源贫乏石油等资源丰富水文条件降水量丰富且河网密布降水量较少自然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生产活动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原因交通运输内河、海运、陆运、空运发达内河、陆运发达(铁路网稠密)地理位置城市和人口人口密度高、城市密集、城市发展历史悠久人口密度较低,城市发展历史较短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建筑墙体较薄,窗户较多,楼间距较小墙体较厚,窗户较少,楼间距较大气候条件农业水田为主;盛产水稻、油菜、棉花;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水产发达旱地为主;产玉米、春小麦、大豆;一年一熟;西部可发展畜牧业气候条件和土地条件工业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其商业贸易发达、轻工业发达;通过发达得海陆交通引进原料发展重工业,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地理位置和矿产资源

(学生活动):略(教师运用讨论法,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4活动题)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要分析某一个区域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学生回答,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步骤:先了解该区域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然后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包括交通、科技、人口、城市、建筑、工农商业等);最终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人类生产生活特点确定该地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

过渡:(设问)同学们,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答案肯定不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探讨本节内容的第三个要点。

(展示课件)三、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生活动:(展示课件)阅读课文P4-P5,思考: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有哪些阶段?各阶段的粮食生产地位怎样及最后一个阶段粮食地位的变化主要受什么地理因素影响?

(学生回答:略)教师点评归纳:1.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初期阶段(农业社会)──成长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化社会)。

2.影响粮食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技术力量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变化。八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考试地理试卷分析襄垣夏店初级中学

孙康平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试题主要考查八年级地理全册内容的初步把握情况,是对八年级阶段教学工作情况的一次全面考测。考查内容为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地理的过程与方法,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一)、试题结构分析本次考试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共分为两大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二个大题,24个小题。从整体上看试题体现一定的能力测试导向,考查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套试卷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量,试题的难易适中、题型设置且各题型分值合理。

表一:试题结构分析化学试题题型分值表一、选择题20选择题(40分)二、读图、资料分析题4非选择题(60分)

(二)、试题亮点感受试题重读图,题灵活。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总体答题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从本次考试来看,单选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出错比较多的是8题、14题、20题。重点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读图资料分析题共4大题,60分。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个地区的农作物干湿程度,土地类型分布图等.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第24题,由于学生对高原气候的概念掌握不太清楚,所以只有少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大多数学生都是错误一片,甚是可惜,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表二:学生成绩结构分析优秀率32.97%及格率76。92%平均分70.13低分率9。89%三、今后工作思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认为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细致,不能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用图训练方面,要通过地理图象教学,使学生能从地图上查找在课外阅读、听广播、看电视接触到的地名和国家并熟悉它们,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用图训练可采取拼图、游戏、知识竞赛、讨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我将从这次统考中吸取经验教训,在有限时间内,做好以下工作:1、要坚信不疑的将高效课堂模式熟练运用于教学之中,要处理好“导”“教”“学"的关系,把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2、着手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特别是后进生尾巴大的问题,在地理学科里还是相当的突出,要让后进生找到学习地理的乐趣,给予他们展示表现的机会,提出合理的奋斗目标,采用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措施。既要理性看待学生差距,也要力求缩小差距,可以让后进生放弃一部分不能够理解的东西,也要夯实基础,在低中档难度的知识点上,加强检查与督促。

3、平时训练的书面作业训练的频率和小检测的频率加大,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

4、多参加教研活动,提高认识、开阔视野,加强师生互动,把握学生动向,针对学情。及时调整思路。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防止僵化。七年级第一学期地理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的要求

通过对七年级《地理》的复习,使学生融入世界地理的氛围,掌握地理是学什么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等。使学生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我们着重培养学生两方面的东西: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学到地理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教材的复习,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对地理能学以致用的能力。二、复习重点本学期主要的地理复习重点:主要是认识地球和地图;学习陆地和海洋;天气和气候;居民与聚落。

三、复习难点1。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运动方向,以及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学生不容易区别.2.学生对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不容易理解是难点,而且比较能通过图来分析该地的气候特点。3.内容简练,不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4.内容多,时间短是复习的又一难点。

四、复习的方法措施1.严要求、严格规范好课堂复习秩序,确保复习效率。2.挑选出精练的复习资料,并配备好答案。3.课堂上把注意力应放在中下层学生身上,检查他们的复习情况.4。课后一定要让未过关的学生补测过关.5。通过模拟训练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复习的内容.五、教学目标:1.通过对全册知识内容的梳理,进行知识点的复习.2。以点带面,进行单元的整合,知识的进一步梳理。3.全面知识整合,有机联系,提高学习效果。六、复习内容及时间安排复习总时数6课时复习起止时间17周至19周周次课时内容17周2地球和地图部分重点学习内容,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地图。18周1陆地和海洋的内容是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18周1多变的天气;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世界的气候;19周1人口与人种;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9周1发展与合作

七、复习内容: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1.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文献是

《易·系辞》.2。.帮助荷兰人发展的功臣是

风车。荷兰人的风车日: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3.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身着长袍,头戴头巾。衣服为白色是因为白色长袍可以隔热,长袍可以阻挡风沙。4.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图是

苏美尔人刻在泥板上的原始地图.5。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7。地图家族的新成员是

电子地图.6.地图的三要素是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7.地图上的方向有东、南、西、北

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共八个方向。8.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达方式:①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③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9。在野外,确定方向的方法:指南针定向;北极星定向;太阳定向;太阳和手表定向。10。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11.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小的比例尺大,分母大的比例尺小。12。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13.比例尺的三种表达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14。收集地理信息的便捷途径是:访问互联网站15.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是说明地理事物的名称和数字.16.识记课本P10图1—19的图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2.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赤道也叫0°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3.赤道既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4.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5.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6.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纬线

经线形状纬线圈都是圆(除极点外)经线都是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在北半球或南半球,不同纬线圈长度都不相等所有的经线都相等指示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条数无数条无数条7。球体上的网格叫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8.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地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9。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看P23图2-19识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的洲是南极洲;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10。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北冰洋;呈“S"形的洋是大西洋;完全在东半球的洋是印度洋;跨经度最多的洋是北冰洋;被北美洲、欧洲、亚洲包围的洋是北冰洋。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12。陆地地形可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13。四周高,中间低是盆地。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组成.14.海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大洋底部的地形有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火山活动比较强烈的地方是大洋中脊;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是海沟.15.①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②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③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④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⑤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⑥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⑦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⑧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⑨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1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本P30—31讲课画的图)法则:黑色三角形为山峰,等高线向外突出为山脊,向内凹进为山谷,两个山峰之间的低洼处为鞍部,等高线出现断裂为陡崖.17.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魏格纳提出的(发现非洲凹进部分和南美洲凸出部分可以重合)。该假说认为七大洲、四大洋是原始的大陆经过分裂、漂移而形成的。18。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1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20.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火山地震带上。21。大西洋是由板块张裂形成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22。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1。2010年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

出生率

死亡率

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非洲,最低的大洲:欧洲。2.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

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

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

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

较快。3。人口密度

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

人/平方千米

表示。4。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临海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的平原,交通便利,经济发达。5.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人口增长过慢造成了

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解决措施: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6.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中国7。典型的“干渴”大陆是:非洲8。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9。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10。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是

肤色。11。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流传最广的是:

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12.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三大宗教都起源于亚洲)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发源于沙特阿拉伯,经典《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13.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道教。14.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15。解决城市问题的措施:加强管理和保护,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1.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概念特点天气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段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多变气候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相对稳定2.识记课本P58的天气符号3。空气污染指数反映

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4.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5。最炎热的大陆非洲;最寒冷的大陆南极洲;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亚洲。6。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①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同纬度的范围内,海洋与陆地的气温不相同;③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处的气温比周围低。7。北半球,7月,是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1月,是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南半球冬夏季与北半球正好相反。8.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9。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10.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①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中纬度地区大陆沿海降水多于内陆地区;③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少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11.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

乞拉朋齐12。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形地势和人类的活动。13。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太阳光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14。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逐渐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意思是:山寺因为处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气温比平原地区上升慢,桃花开得晚.15.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①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②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气体的急剧增加)③臭氧层的破坏(氯氟化合物的排放)④城市的“热岛效应”16.五带划分的依据:①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②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③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17.五带的名称:热带:有阳光直射;

北温带和南温带:四季分明;

北寒带和南寒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18.①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自转公转围绕中心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一天一年结果昼夜更替四季变化②地球公转节气太阳直射点日期昼夜长短变化春分赤道3月21日前后昼夜相等夏至北回归线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极昼,南极极夜秋分赤道9月23日前后昼夜相等冬至南回归线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极夜,南极极昼19.世界主要气候类型⑴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终年高温多雨。分布: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地。

南美洲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

⑵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终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

分布: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非洲热带草原面积最广

⑶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终年高温,一年分为旱雨两季.分布: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⑷热带沙漠气候

特点:终年高温少雨分布: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的西岸地区。

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分布最广

⑸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点: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

分布: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澳大利亚的沿海地区

⑹地中海气候

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⑺温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中国的东北部、俄罗斯的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地区。山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⑻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分布: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⑼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点:冬冷夏热,降水少.

分布:亚欧大陆内陆和北美洲内陆。

⑽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暂。

分布: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北部.

俄罗斯和加拿大分布最广。

⑾苔原气候

特点:全年严寒,降水少。分布:亚欧大陆北冰洋沿岸和北美洲北冰洋沿岸

⑿冰原气候

特点:终年严寒,降水少。

分布:格陵兰岛和其他北极地区岛屿,南极洲。⒀高山高原气候

特点: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分布: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高原20.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1。全球共60多亿人口,共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①从领土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其次是:加拿大、中国;最小的是:梵蒂冈,被称作袖珍国②从人口看:最多的是:中国,

其次是:印度、美国;

最少的是:梵蒂冈③从政治体制看: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古巴、越南、朝鲜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英国、日本等地区: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④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发达国家:美、加拿大、英、法、德、意大利、日、澳、新西兰发展中国家:中国注意:①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②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亚、非、拉)③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经济上的差别叫“南北差距”.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于经济、政治方面的商谈叫“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叫“南南合作”。⑤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较快的有:中国、巴西.3。世界各国地位一律平等,要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当今世界存在很多矛盾冲突,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从根本上影响这国际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和平。5.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6。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国际社会倡导可持续发展。7。为消除核战争的影响,第5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8.一种产品由多个国家合作生产才能完成反映了: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9.联合国:(UN)①是规模最大和最具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到2006年底,有192个成员国。

②总部:纽约。

③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④安理会的职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⑤联合国的主要行政负责人是秘书长,任期5年.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⑥联合国重点关注的问题:列举1—2个即可。(P96)10。世界贸易组织:(WTO)①是全球性经济贸易组织.

②宗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③总部:瑞士日内瓦.

④世贸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部长会议.

⑤日常办事机构:秘书处

⑥主要负责人:总干事

⑦主要职能:减少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控制和减免关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该组织。11.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①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体育组织。

②总部:瑞士洛桑。③精神: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④理想:和平、友谊、进步。12.红十字会:

①宗旨:人道主义。

②主要任务:防止并减轻人类的疾苦,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保障人类的尊严;为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社会福利而工作.13.欧盟:总部:比利时布鲁塞尔。地理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所任教的是初二年的地理教学工作,一学期下来,我收获颇丰,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最大的体会是老师间的竞争合作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也体会到学生的学习任务要实到位才能保证他们的成绩,要教好一个学生不难,但是要教好整个班级四、五十个学生就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在思想上我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恪守良好的师风师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认为,要想在学生心目树立自己的威信,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的知识和广阔的知识面,还要在道德行为上以身作则,以已服人。在教学方面,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虚心求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首先是做好备课工作,新的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加贴近生活,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讲课时加入生活元素。对此我每学期都订阅了地理教学参考,通过认真阅读研究和经常上网了解相关的学科信息,还关注每天的新闻时事等,通过这样可以说经常可以在课堂上加入一些新鲜元素.当然还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我通过课堂观察、课后了解和测验了解他们的原有基础,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考虑教法,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和安排活动,备教材,也备学生。再者,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是关键.在课堂上老师要合理组织好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作好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关注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信息反馈,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但同时要注意对学生做到收放自如。不能让学生过于活跃,否则不利于控制课堂纪律,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我觉得对于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对学生不能放任自由,所以我选择传统与自由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问题式教学也是我的一个心得体会,把主要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给出,然后采取组内合作和组间竞赛来分析解决问题,最后评出优胜组,此法颇受学生欢迎。还有,适量适时的练习、作业和测验也是必要的。课后通过对学生的作业、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在每次测验中总结学生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加以强调订正。让学生改正后告诉我为什么,确保他们真正懂,使知识真正得到理解巩固。最后,为了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要对学生分层次进行适当的培优扶差。对于中等生,主要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启发他们的思维.对后进生,要进行思想补差和知识补差,二者不可偏废。坚持对差生进行分类补差,采取集体和个引辅导的方式,逐人逐科落实.当然,在工作上我还是存在许多不足。譬如,课堂上不能及时地关注到每个学生,让每个人都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因为教的班级多,不能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落实到位等等。因此经常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使我长进不少。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地理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时光飞逝,紧张而又繁忙的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首这一学期的工作,忙中有乐,忙中有得。本学期我主要承担八年级六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这里我要感谢各位领导一学期来给我的帮助和关怀,感谢各位班主任老师和各位同仁给我工作上的支持和鼓励。下面,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总结这一学期我的工作情况.一、认认真真付出,踏踏实实工作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教学工作是本学期工作中的重点,因此我本学期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教学工作这一中心工作服务的。其次,本学期在自己备好课,上好课的同时,为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我经常听课,比如这学期我去45中听了Xx市优质课评选选手的地理课,还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四杯赛听评课活动HYPERLINK”http://www。g/article/wk-43652547214365。html"\l"gkstk1”2016年地理教师个人工作总结2016年地理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这些课对我来说都是受益非浅,共计这学期我听了30节课,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再次,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本学期坚持认真学习,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一种责任,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这样的学习策略:基本理论笃学;本职业务深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我常读的刊物是《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人民教育》及一些相关的教辅材料及自己构买的有关新课程的书.我在今后也要坚持让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二、坚持教学策略,向45分钟要质量.本学期我们组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课堂达成率,在这方面,我们曾经在组里讨论过,听了同行的做法,有很大启示,可以说每一节课我都在注重这个问题的研究与落实.比如:课前提问,有时以大屏幕的方式出题让学生口答,有时让学生拿出小条来答。上课时注重分层次教学和多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