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题库_第1页
宋代文学题库_第2页
宋代文学题库_第3页
宋代文学题库_第4页
宋代文学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宋代文学题库宋代文学题库

一填空题

1.宋初晚唐体詩人中成就最高、妨碍最大的是王禹偁。

2.元人方回《送罗寿可诗序》讲:“宋划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这算是“宋初三体”。

3.宋初“西昆体”以杨亿所编《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4.宋初,由晚唐五代以来形成的婉丽词风更布满一时,九僧,林逋是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家。他们一直合称_晚唐体_。

5.欧阳修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知滁州,并写了闻名的政文《_朋党论_》,文中以为:“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6.我国第一部诗话是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它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评论“诗话”的形式,继之而起的有陈师道的《后山诗话》,严羽的《沧浪诗话》等

7.“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出自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_》。

8.宋代文赋的代表作有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等。

9.清末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以为欧阳修词“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指出了其词风在两个方面的妨碍。

10.“苏梅”指的是北宋两位齐名的诗人_苏舜钦__和梅尧臣。

11.王安石晚年七绝雅丽精绝,人称为“王荆公体”。

12.《蔡宽夫诗话》记载了北宋诗人王安石对于诗歌用典的意见:“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情态必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在北宋词人中,被以为是“尤工于羈旅行役”者是柳永。

13.词家一直欧晏并种,欧指欧阳修,晏指晏殊。

14.《珠玉集》的作者是晏殊;《片玉集》的作者是周邦彦;《漱玉词》的作者是李清照。

15.张先《天仙子》词中有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连同另两句有“影”字的词句,其雅称即张三影。

16.北宋词人中,以善于写“影”而著称的是张先。

17.把边塞诗的内容带进词的领域,使词具有较多社会内容和开阔的风格的作家范仲淹。

18.扩大词的题材,提高词的意境,把诗XXX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的闻名词人是苏轼。

19.据讲苏轼曾戏呼秦观为“山抹微云君”,这是因为他的《满庭芳》曾经名动一时。

20.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

21.小楼一夜听春雨,_深巷明朝卖杏花__。

22.“别以物喜,别以己悲。”这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23.《江西诗社宗派图》的作者是吕本中,宋末方回提出了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讲。一祖三宗”是指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24.“江湖诗派”之名是因南宋末期杭州书商陈起汇刊丛书《江湖集》而得。

25.秦观《踏莎行》寓有深意的名句是:“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_。”

26.陈师道

在《后山诗话》中讲:“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耳,余人别逮也。”秦七是指__秦观_,黄九是指黄庭坚。

27.被王国维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的名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风荷举”,其作者是周邦彦。

28.《六丑?蔷薇谢后作》“正单衣试酒”的作者是周邦彦。

29.宋代闻名词人李清照以为词“不是一家”,应该“协律”“可歌”。

30.杨万里的诗风格独特,后人称之为“诚斋体”。

31.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的题目名《游山西村》

32.“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是陆游的诗歌主张。

33.陆游有词作多首,《诉衷肠》中“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和他的爱国诗一样,感情激越。

34.“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歪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出自弃疾的《摸鱼儿》一词。

35.姜夔的词集名《白石道人歌曲》,张炎用“清空”二字评价其风格特征。

36.姜夔《扬州慢》:“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杜郎”指杜牧。

37.众芳摇降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歪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8.文天祥的代表作有《正气歌》和《指南录后序》,南宋后期的"正气派"由此得名。

39.据《都城纪胜》等记载,宋代“讲话”有“四家”分工。其中妨碍最大的两家是_小讲和说史。

40.宋代讲话艺术中以“小讲”、“说史”两家最重要,妨碍也最大。《错斩崔宁》是现代昆曲剧《十五贯》最早的蓝本。《大宋宣和遗事》己经具备《水浒传》的一些情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明代小讲《西游记》的创作提供了最早的依据。

41.苏轼的前後《赤壁赋》,从文体性质上看,属于文(散体)赋。

42.宋代笔记著作中成就最高的是《梦溪笔谈》和《容斋随笔》。

43.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对宋诗的评价已为大多数人所同意,这算是“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44.宋末词人张炎著有词学理论著作《词源》。

二挑选题

1.把文学的有用价值摆在首位,提出“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要之以有用为本”的作家是(C)

A.王禹稱B.欧阳修C.王安石D.苏轼

2.下列名句,归属欧阳修创作的是(B)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B.夫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D.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别断如春水

3.王国维在论述做学咨询、成大事的三个境地时,曾摘编宋代三位词人的名句,辑录成如下一段名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别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位作家

是(A)

A.晏殊柳永辛弃疾B.晏殊秦观陈亮

C.晏几道贺铸柳永D.晏几道周邦彦辛弃疾

4.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A)

A.晏殊B.欧阳修C.柳永D.张先

宋初以杨亿为代表的重要文学流派和风格是(C)

A.白体B.晚唐体C.西昆体D.荆公体

5.吕本中是第一具用宗派观念论诗人群体的人,他领先提出的诗派名称是(A)

A.江西诗派B.剑南诗派C.江湖诗派D.晚唐诗派

6.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首领,在诗歌方面是(C)

A.江西诗派传人B.剑南诗派后进C.江湖诗派宗师D.遗民作家先驱

7.文天祥是闻名的遗民作家,其诗歌代表作《过零丁洋》的名句是(D)

A.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B.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降北风中D.人一辈子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严羽《沧浪诗话》提出的闻名诗论观点是(B)

A.以俗为雅B.不材不趣C.点铁成金D.不是一家

8.北宋晏殊要紧是以词传名,被称为(D)

A.豪放词人B.爱国词人C.俚俗词人D.富贵词人

9.宋代文学的主调是(B)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爱国主义D.自然主义

10.作诗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而自成一家,世号“诚斋体”的南宋诗人(A)

A.杨万里B.范成大C.陆游D.尤袤

11.下列作家中,别属于“苏门四学士”的是(D)

A.黄庭坚B.晁无咎C.秦观D.陈师道

12.集中体现辛弃疾驾驭语言能力的是(D)

A.以诗为词B.以论为词C.以赋为词D.以文为词

13.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B)

A.晏殊B.欧阳修C.柳永D.张先

14.姜夔白石词所创立的词派是(A)

A.清雅词派B.豪放词派C.咏物词派D.田园词派

15.严羽《沧浪诗话》提出的闻名诗论观点是(B)

A.以俗为雅B.不材不趣C.点铁成金D.不是一家

16.秦观词作内容绝大多数是(A)

A.儿女柔情B.羁旅行役C.家国兴亡D.田园体面

17.苏轼于熙宁年间写诗对新法弊端举行讽谏,遭新党中小人陷害而引发的事件是(B)A.熙宁变法B.乌台诗案C.元祐党争D.靖康之乱

18.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首领,在诗歌方面是(C)

A.江西诗派传人B.剑南诗派后进C.江湖诗派宗师D.遗民作家先驱

三多选题

1.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讲中的“三宗”指的是下面三人(BCD)

A.杜甫B.黄庭坚C.陈与义D.陈师道

2.把下面的作家序号填进括号里FGCEBAD

宋初在诗歌方面,要紧有三种倾向:一是以()为代表

,学习中唐的(),称“白体”;一是以()为代表,学习晚唐的(),称为“昆体”,这是因《西昆酬唱集》得名。一是以()为代表的“晚唐体”,继承了晚唐()、()的诗风。

A.贾鸟B.林逋C.杨亿D.姚合E.李商隐F.王禹偁G.白居易

3.辛派词人要紧是指(ABCD)等几位词人。

A.陈亮B.张孝祥C.刘过D.陆游E.王沂孙

4.“永嘉四灵”是指当时生长在浙江永嘉的诗人,即指(ACDF)等几位。

A.徐照B.徐渭C.徐玑D.赵师秀E.王沂孙F.翁卷

5.将下面作家的号的序号分不填入其姓名后的括号里:BCDA

A.山谷道人B.后山居士C.淮海居士D.和清

1)陈师道()2)秦观()3)林逋()4)黄庭坚()

四名词解释

1.北宋诗XXX新运动:继承和进展唐代古文运动的一次诗歌与散文的改革运动,起于宋仁宗天圣年间,完成于苏轼。这次运动以欧阳修为首领,苏梅为辅佐,王安石、三苏、曾巩为中坚力量,革新对象是宋初风靡一时的西昆体和时文(华丽空洞的骈文),提倡的是反映现实、自然质朴的诗风和内容充实的韩柳的散文。是为习惯北宋中叶政治改革而兴起的一次文学改革运动。

2.夺胎换骨:`黄庭坚论诗的观点,黄庭坚语:“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别得工也。然别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夺胎换骨”是对“点铁成金”进一步深化、细化,前者重意,即构思,后者重语,即文字。

3.诚斋体:指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歌创作特点:构思新颖奇特,善于表现人物情态的特征和稍纵即逝的场景;笔调幽然诙谐,语言通俗爽朗,风格活泼轻盈。

4.话本:话本原是“讲话”艺人表演时所依据的底本,只供讲话人表演之用。后来有书会才人一面编写话本,一面依照“讲话”艺人在口头讲唱中流传的话本加以整理提高,变为可供阅读的话本,要紧有小讲话本和说史话本两类。

5.宋代话本:话本在宋代是指新体白话小讲,也称为“平话”,它是“讲话”艺人表演时所依据的底本。话本的体制包括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篇尾六个部分。

6.西昆体:以《西昆酬唱集》得名。西昆体代表诗人是钞票惟演、刘筠、杨亿。西昆体风靡一时,是宋初诗坛上独领风骚的流派。西昆体诗人推崇李商隐兼唐彦谦,尤师法李商隐诗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其作品多近体,长七律。西昆诗以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见长,呈现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

7.江西诗派:南宋初期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首列黄庭

坚、陈师道,以下还有韩驹、潘大临等二十多人,江西诗派的名称从此确立。后方回著《瀛奎律髓》倡导江西诗派的一祖(杜甫)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之讲。但江西派诗人并未非常好的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而是片面的强调句法、用事等方面的艺术技巧,愈来愈走向XXX的道路

8.江西诗派:江西诗派因黄庭坚是江西人而得名,其他作家并非全是江西人。最早提出“江西诗派”名称的是吕本中,他在《江西诗社宗派图》中把黄庭坚作为诗派的开山祖,又列举了陈师道、晁冲之等二十四位诗人作为这一诗派的成员。陈与义虽未被列入宗派图内,却被后人推为江西诗派的重要作家。宋末元初的方回,又提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的讲法,“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江西诗派诗人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并别彻底一致,其成就高低也各异,但又真的有着黄庭坚妨碍下的共同特征。

9.永嘉四灵:指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河翁卷。这四人都处于叶适之门,个人的字中都有一具“灵”字,所也合称四灵。他们的日子面狭小,诗歌内容叶比较单一多数作品的内容是题咏景物,酬唱赠答

10.永嘉四灵指南宋中叶浙江永嘉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字灵秀),翁舒(字灵舒)。其诗学贾岛姚合,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

11.格律词派:南宋苟安,一些词家躲避现实,学习周邦彦,专在词的艺术技巧上下功夫,刻意求工,重视声律,说究辞藻,形成了词史上的格律词派。其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姜夔,其他还有吴文英、精密、张炎、王沂孙等人。

12.《沧浪诗话》:宋代严羽的诗论著作,它共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诗证”五个部分。提出了“诗有不材,非关书也;诗有不趣,非关理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等闻名理论观点,反对宋代许多诗人“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主张诗歌“以盛唐为法”的妙悟讲。

13.杨诚斋体指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歌创作特点:构思新颖奇特,善于表现人物情态的特征和稍纵即逝的场景;笔调幽然诙谐,语言通俗爽朗,风格活泼轻盈。

14.江湖诗人江湖派以陈起曾刻印的诗集《江湖集》而得名,收录的都是都诗在野诗人的作品,其中较出群的是戴复古、刘克庄。

15.骚雅词派南宋中后期以姜夔、吴文英为代表的一批词人,作词尚古雅,注重主观性描写,今人称之为骚雅词派。

16.西昆体:以《西昆酬唱集》得名。西昆体代表诗人是钞票惟演、刘筠、杨亿。西昆体风靡一时,是宋初诗坛上独领风

骚的流派。西昆体诗人推崇李商隐兼唐彦谦,尤师法李商隐诗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其作品多近体,长七律。西昆诗以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见长,呈现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

17.西昆体:西昆体因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它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西昆体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钞票惟演。西昆体的作家要紧是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的特点。其得益之处为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其缺陷是独得李诗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缺乏李诗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缺乏创新精神,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

18.诸宫调:诸宫调是一种有讲有唱而以唱为主的文艺样式,因为它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因此称为诸宫调。

19.四灵诗派:是指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四个诗人。因为他们的字或号中都有一“灵”字,故称“四灵诗派”。又因为他们基本上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因此又称“永嘉四灵”。四灵诗人反对江西诗派“资书认为诗”的生硬晦涩的诗风,他们推崇晚唐的贾岛、姚合说究字句声律的作诗办法和野逸清瘦的诗风。内容狭窄,以描写周围眼前的山林景物来表示自个儿的清高脱俗。

20晚唐体:惠崇等“九僧”专学贾岛、姚合的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XXX和枯寂淡泊的隐逸日子,形式上重五律。间有警句而无佳篇。林逋等隐逸诗人,一方面摹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诗歌所表现的日子内容也比“九僧”诗略微充实一些。他们被称为晚唐体诗人

21.易安体: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群,情感表达上,善于选取自个儿日常日子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心里世界。语言表达上,第一,不管是口语,依然书面语,一经她提炼熔铸,就不开生面,精妙清澈,风韵天然;第二,善于用最平时最简练的日子化的语言精确地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

22.白体: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他们多摹仿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留连风景的闲适日子,风格浅近清雅。这种诗风仅仅摹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具方面,而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

23.辛派词人:辛弃疾在当时妨碍就非常大与他并且的陈亮、刘过;以及在他之后的南宋末年的刘克庄、刘辰翁等人,都在刻意摹仿效法辛弃疾的词风,与辛弃疾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创作倾向,它们基本上以词抒发抗金救国的爱国主义情怀,风

格是恣肆粗旷,文学史上称他们为辛派词人。

24.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自成一家,被称之为“诚斋体”。诚斋体的艺术特征是爽朗自然,饶有谐趣。诗人每每从平时的事物中敏锐的捕捉到富有情趣的眨眼,并用浅近自然的语言把他的所见所闻表现出来。

五默写

1、默写苏轼《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这一段。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乾坤,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别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2、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醉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六推断题

1、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是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词。

2、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诗。

3、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组词是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

4、如今唯一能唱的宋词是周邦彦的自度曲。

5、“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作者是文天祥。

七赏析下列名句

1.莫道别销魂,簾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别要讲我在这种情景之下内心没有感动,当一阵秋分吹来,吹起屋中的帘子,那时便知帘外的菊花清瘦,帘内的人也一样清瘦,作者把外界的环境和心里的感情连成一片,黄花与人结合,把思念之情表现的细腻婉转。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西山村》)

能够从字面上观赏作者对日子得热爱,也可从哲理上得出属于日子得经验。

3.疏影横歪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以梅花寄托幽逸之趣,把梅的体态刻画得诗情画意。赏析时要抓住这一点。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别同。别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游庐山这样,日子中对待其他情况也该这样:应跳出事物之外来认识事物,才有也许达到全面得把握。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比喻,反映作者对人间日子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憧憬

6.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拟人,远处被浮云遮掩着的隐约起伏的山峰,从近处向来延伸到天边的枯草,暗淡萧瑟的深秋郊外景群也离不的心情一样。

7.降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表达作者功业未就的抑郁心情。

8.君别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一辈子失意无南北。

典故,表现作者表达自个儿的失意心情

9.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比喻,突出了西湖不管晴时依然余时都很优美好看的场景

10.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

对仗,表达一具王朝的盛衰兴亡要紧取决于人事。

11.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拟人,表达凭栏怀古无限哀感的情怀

12.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字,加强感情的渲染,突出作者家破夫亡,饱经忧患的哀愁。

1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表达作者欲到边疆报效祖国却只能空有志向的无奈心情。

14.寄蜉蝣于乾坤,渺沧海之一粟。

比喻,感慨人一辈子短暂

15.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终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歪照却相迎。回首一直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借雨后天晴这件日子小事表达自个儿的人一辈子态度,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的心情,一边是自然界的风雨,一边是作者悠然信步,对照之下展示作者别为外物所扰的坦然日子态度。下片写雨后的景物和感觉,作者虽记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雨,但在他看来是也无风雨也无晴,表达乐作者旷达乐观超然洒脱的胸襟和蔼度。

16.李清照《永遇乐》

降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现在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别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经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事情的对照,抒发了词人的沧桑之感和家国沦亡之痛。

17.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别谙离恨苦,歪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是一首写离不相思之情的词,构思细密奇特,表现手法独特,情致深婉境地辽阔高远。上片写词人在清晨关于室内室外景物的感觉,由此衬托出长相思之苦,“愁”“泣”两字分不形容兰与菊,实际是把人的主观心情投射到物上。“轻寒”是新秋凌晨的气候,而“双飞”则反衬人的孤独。四五句写天亮往后还有残月的余辉射进房中,主人公无理的埋怨明月“别谙离恨苦”正显出其为情所困无法派遣心底的忧愁。下片写登楼远望所见所感,词以浓重的惆怅结尾,照顾开头。本词采纳倒序手法,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抒情与渲染烘托。

18.苏轼《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别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别识,

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悼念亡妻之作。词的上篇写梦前所思。前三句写生死暌隔之久,相思之深。“纵使”三句,设想突然相逢而别相识的情景,抹杀了生死界限,语极沉痛。作者多年来与执政者政见别合,宦海浮沉,饱经风雨,满腹辛酸凄凉,却无处可诉,更加深了他郁积的悲痛。下片描写作者与亡妻梦中相见的情景,拣出他们夫妻日子中一具一般镜头来集中概括十年前

他们充满欢乐的爱情,“相顾”两句写猛然相逢时那种悲喜交加的复杂情绪。结尾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孤独凄凉,却仍因思念牵挂他而柔肠寸断,使人感动。

答出作者,时代。2,疏通文字意思。3,就该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谈自个儿的明白和分析。别必面面俱到,鼓舞谈自个儿的领悟和解读体味。4,要点突出,言之成理,文字通顺。

1.《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群宫墙柳。东风恶,欢情博,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降,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2.《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又暗香盈袖。莫道卜别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悲伤无数山。青山遮别住,怎么说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4.《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别肯栖,寂寞沙洲冷。

5.《书愤》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6.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降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八简答题

1.怎么样明白“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这是对柳永词的市井气息和合于音律的概括,答题时应紧紧环绕这一核心

为啥范成大的田园诗被称为“集田园诗之大成者”?

继承田园诗描写农村景XXX、农民日子的传统的并且,吸取了乐府诗揭露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的特群,从而将两个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简述柳永在慢词进展史上的创新与贡献。

从敦煌曲子词看,慢词早就在民间流行,但词家仿作非常少。到柳永时,因其长期日子在市民阶层之中,同意了当时歌妓乐工们的影

响,大量创制慢词,为词家在小令之外提供了能够容纳更多内容的新形式。柳词在艺术表现上也自成风格:以白描见长;铺叙景物,层次分明;语意刻露,绝少掩饰假借之处;又大量汲取口语入词,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柳词对后来讲唱文学和戏曲作家在曲辞的创作上有妨碍。

3.何为姜夔词的“清空”?

清者,别降尘埃,空者,别着群相”,总体指意念的空灵含蓄,对事物的描写幸免直截了当刻画,而是遗貌取神,虚处着笔,从侧面烘托。(要点答对即给分,别完整的酌情扣分。

柳永在宋词进展史上有哪些贡献?请简要讲明。

(1),创调。顺应民间新声的繁荣,采纳新声创制大量的新词调。(2),大量写作慢词,改变了小令独占词坛主流的局面。(3),丰富了题材内容,扩大了词境,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4),习惯词体的新创和内容的扩展,在慢词的写作上进展了铺叙展衍、白描、突出抒情主体等艺术表现办法。(5),语言、抒情语调、结构等方面的创新。

4.陆游讲“从军乐事世间无”(《独酌有怀南郑》),梁启超《读陆放翁诗集》云:“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请就此谈谈你对陆游诗的了解。

这陆游自个儿的话和梁启超的语言都讲明了陆游是一具爱国主义诗人。结合他的诗歌具体讲明

5.苏轼词在内容方面有何突破?试举例讲明。

苏轼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并对词境有所开拓。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对人一辈子举行理性的考虑;表现日常日子场景,描绘大自然的景群。无事别可写,无意别可入。结合其具体作品加以讲明。

6.赏析柳永《八声甘州》(先背诵该词,然后举行赏析)

要求:完整背诵该词,能从赏析的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7.南宋词的思想内容与南宋的社会斗争关系怎么样?

靖康之难后,金人的铁蹄使这阶段的词人一辈子活和创作环境都发生了改变。民族的屈辱、山河的残破和民众的苦难,促使他们自觉同意苏轼的词风,为救亡图存而呐喊呼号,并日益贴近社会群日子,去表现战乱时代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和个体理想失降的压抑苦闷。由于时代的剧变,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