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_第1页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_第2页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_第3页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_第4页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能量代谢将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能量代谢(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新陈代谢:维持生命各种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的总称。当前1页,总共22页。一、食物的能量的来源

机体能量的来源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释放出来的能量,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机体主要利用糖(70%)和脂肪(30%)供能,少量的能量依靠蛋白质分解供给。二、食物的能量转化(一)三磷酸腺苷(ATP)是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关键物质(二)50%以上迅速转化为热能。当前2页,总共22页。当前3页,总共22页。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测定整个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向外界环境发散的热量来计算能量代谢率的方法,是准确可靠的。(一)直接测热法将动物置于热量计中,就可收集和直接测定一定时间内机体散发的总热量,此热量就是能量代谢率,这种方法称为直接测热法。当前4页,总共22页。(二)间接测热法

是测定机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来计算机体的产热量。间接测热法比较简便易行,并且准确,是研究动物营养、环境生理和内分泌的一种实验方法。当前5页,总共22页。二、能量代谢的测定(一)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概念1.食物的热价1克食物氧化时释放的热量为该食物的热价。又分为生物热价和物理热价。2.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当前6页,总共22页。3.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CO2的量和吸入O2量的比值为呼吸商(RQ)。糖的呼吸商为1.0,脂肪为0.71,蛋白质为0.80。当前7页,总共22页。三、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一)基础代谢基础状态:清醒而非常安静的状态为基础状态,基础状态下的代谢为基础代谢。(二)基础代谢率(三)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1.个体大小2.性别3.年龄4.营养状况当前8页,总共22页。当前9页,总共22页。当前10页,总共22页。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1.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动物采食后的一段时间内,产热量比采食前有明显增加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蛋白质产热30%,以糖和脂肪为主,产热可增加4-6%。2.肌肉活动的影响安静时肌肉产热占20%,运动时占90%。当前11页,总共22页。3.神经-内分泌影响激怒或寒冷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增加组织耗氧量,使机体产热量增加。

4.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在20-30℃,代谢稳定,达30-45℃,代谢上升。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反射性地引起寒战和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而使代谢率增加;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代谢率增加更为明显。

当前12页,总共22页。第二节体温体温: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体温恒定的维持有赖于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平衡。(1)体表温度: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等机体表层的温度,又称表层温度。(2)体核温度:包括心、肺、脑和腹部器官等机体深部的温度,又称深部温度。体核温度比体表温度高,且比较稳定.当前13页,总共22页。

体温的生理变动1.体温的昼夜波动2.年龄3.性别4.肌肉活动当前14页,总共22页。当前15页,总共22页。当前16页,总共22页。二、人体的产热与散热(一)产热过程1.产热器官:安静时-内脏器官:肝、脑运动时-骨骼肌。(二)散热过程1.辐射2.对流3.传导4.蒸发当前17页,总共22页。三、体温恒定的调节(一)神经调节1.温度感受器

皮肤、粘膜及腹腔内脏有温度感受器,分为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脊髓、延髓、脑干及下丘脑有温度敏感神经元,对温度上升敏感的为热敏神经元,对温度下降敏感的为冷敏神经元。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数量最多,30%为热敏神经元,10%为冷敏神经元。当前18页,总共22页。①外周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1、温度感受器:②中枢温度感受器脊髓、延髓、脑干网状结构等处。广泛分布于皮肤、粘膜和内脏。冷感受器热感受器热敏神经元(warm-sensitiveneuron)冷敏神经元(cold-sensitiveneuron)当前19页,总共22页。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reoptic-anteriorhypothalamusarea,PO/AH)是体温调节中枢的关键部位。※体温调节2、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当前20页,总共22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