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语言题专练之炼句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语言题专练之炼句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语言题专练之炼句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语言题专练之炼句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语言题专练之炼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诗歌鉴赏语言题专练之炼句常见设问方式:常式问:赏析某联的妙处?变式问:1.某联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某联由某句化用而来,你认为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二、答题步骤1.释含义:解释该句的含义。2.描景象:展开联想,描述景象。3.点作用:点出该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注:有表现手法时要点出。三、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卢龙塞行送韦掌记①钱起雨雪纷纷黑山外,行人共指卢龙塞②。万里飞沙咽鼓鼙,三军杀气凝旌旆。陈琳③书记本翩翩,料敌张兵夺酒泉。圣主好文兼好武,封侯莫比汉皇年④。【注】①掌记:唐代官名,观察使或节度使的属官掌书记的省称。②卢龙塞:位于迁西县与宽城县接壤处,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为古代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③陈琳:“建安七子”之一,初仕袁绍,后归曹操。④汉皇年:汉皇时代,此处以汉指唐。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描写隆冬季节,寒风裹着雨雪,三军从黑山外长驱而来,直扑卢龙,同时暗示战事紧急。B.五,六句把韦掌记比作陈琳,夸赞其文采优秀,料敌如神,巧于设兵,表现了对韦掌记的赞美、勉励和期望。C.七、八句写有圣主的支持,唐军会取得更大的胜利,唐皇会有更多的封赏,表现出诗人对战争胜利的信心。D.诗歌运用了渲染、象征、夸张、用典、对比等多种技巧,既有歌行体古诗韵律流转的特点,又不乏近体诗的对仗工整。2.请从意境、炼字和风格特征简要赏析诗歌的第三四两句。(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题弟侄书堂【唐】杜荀鹤①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注】①杜荀鹤(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棣(今安徽石台)人。杜少年时,因家境贫寒辍学,投奔九华山秀林峰,寄宿僧舍,苦读于山中,自诩是“江湖苦吟士,天下最穷人”。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指出弟侄虽身处世道纷乱之时,却仍能静守其心,谨守礼道。B.颔联紧承首联,运用借代的手法,既点明家乡饱经战乱,又突出弟侄的高洁品格。C.尾联含蓄劝勉弟侄要珍惜光阴,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D.本诗颇有现实主义特色,寄意深远,炼字精到,对仗工整,语言力求平淡,质朴无华。4.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的妙处。(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泊岳阳楼下杜甫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写远景,颔联转写近景,由远及近,由实及虚,以浩瀚开篇,续写冷风寒灯,一远一近,一大一小衬托出别样的悲怆。B.杜甫的诗歌十分重视对仗、炼字,在本诗中也是如此,比如前两联对仗十分工整,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C.颈联表明作者即使遭遇苦境停无法前行,心中的雄才大略也不会消退;艰难和危险反而更加激励自己气魄壮大而弥坚。D.“鲲鹏”“图南”是化用《逍遥游》中的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前途的未卜,也表明了诗人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6.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一联。(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九日游石淙①武则天三山十洞②光玄箓,玉嶙金峦镇紫微。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注]①久视元年(700)正月,女皇武则天建三阳宫于石淙,四月幸三阳宫。作诗命群臣和作,这首七律便是她游石淙所作。②“三山”,即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十洞”即十大洞天,道家神仙所居之洞府。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仙境喻三阳宫所在的石淙。“紫微”,即紫微宫,神仙所居宫殿。“镇”炼字精巧,突出石淙比仙境更幽美。B.颔联展示皇家气魄。“均露均霜”,“交风交雨”,表现了风调雨顺的盛世景象,颇有好大喜功之意。C.尾联以皇上的尊贵身份,提出要暂且逗留石淙以赐宴群臣;“雕鞍”句写赴宴时,众文武大臣纷至沓来的场景。D.这首游宴山水的诗歌,对仗工整,词藻工丽,气势雄伟,音韵铿锵,显示出诗人宏大开阔的胸怀。8.请赏析颈联“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对酒忆贺监①二首(其二)李白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注]①贺监:贺知章。贺知章曾官至秘书外监,晚年自号“四明狂客”。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归”“迎”二字精妙地概括贺知章回乡的整个过程,容量极大。B.颔联写皇上赐镜湖一角给贺知章,主要是为了表现贺知章蒙受皇恩,荣耀无比。C.尾联融情于景,如幻似梦般的往事,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时移世易的感慨。D.本诗不事雕琢,平平道来,然而其中蕴含的情感却真挚饱满,令人动容。10.请从艺术手法和炼字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颈联。(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重九赏心亭登高

范成大①忆随书剑此徘徊,投老双旌②重把杯。绿鬓风前无几在,黄花雨后不多开。丰年江陇青黄遍,落日淮山紫翠来。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注】①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诗为淳熙八年(1181)任建康(今南京)镇帅时所作。②双旌,镇帅的代称。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写登高追忆,“书剑”意象豪迈,表现了诗人当年满怀理想抱负,意气风发。B.颔联写秋风中黑发无几,表达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慨叹;黄花经雨,象征着人生暮年。C.颈联写登临之景,庄稼即将成熟,田野丰收在望,落日照耀,淮山紫翠,绚烂美好。D.本诗在写景追忆中抒发对家国和个人境遇的慨叹,与杜甫的《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12.诗歌尾联“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广受后世称道,请从炼字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6分)(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念奴娇·书东流村壁①辛弃疾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②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闻道绮陌③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④。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注释】①作者年轻时与安徽池州东流的一位女子两情相洽。淳熙五年途经旧地,重访不遇。②划(chàn)地:宋时方言,相当于“无端地”。③绮陌:多彩的大道,宋人多用以指花街柳巷。④纤纤月:形容美人足纤细。13.辛弃疾,字_______。14.古人吟诗填词讲究炼字。请就上阕中“又”、“欺”二字选择其一,谈谈它的妙用。15.本词的结束句“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历来受到诗评家的推崇。请你说说它妙在何处。参考答案:1.D

【解析】D.“象征”错误,第一句是环境渲染,三四句是夸张,最后四句借用陈琳的典故,将唐王和汉皇作对比,没有运用象征的手法。2.①意境宏阔:“万里”写卢龙塞外沙漠广阔,一望无际的特点;“飞沙”状黄沙漫天飞舞的场景。“万里飞沙”形象地写出了卢龙塞的地理特点。②炼字精当:“咽”即哽咽之意,形象地写出了鼓敲声低沉凄凉,如哭诉一般。“凝”即凝固、凝结之意,旌旆凝结不动,形象地写出了战场的阴森和战事惨烈。③风格豪壮雄迈。这两句以万里飞沙、狂风呼啸,鼓角争鸣为背景,表现了大唐三军将士气概豪迈、军容整肃、阵容威武之势。3.C

【解析】C.“含蓄劝勉”错误。并非含蓄,而是直抒胸臆,诗人直接点明弟侄要珍惜光阴。

4.①用词精妙,富有画面感。“摇”,摇晃、摇曳,写窗外竹子的影子在书桌上摇曳。“入”,传入、融入,写泉水发出汩汩之声,仿佛融入砚台中。②视听结合,富有意境美。通过竹影、书案、泉声、砚池等意象,表现了书房环境的清幽高雅,侧面烘托弟侄谨守礼道,勤奋修业的形象特点。③承上启下(或过渡),富有结构美。清幽高雅的书房环境是弟侄心境的体现,既紧承前两联诗人对弟侄谨守礼道的高洁品格的赞美,又引出尾联对弟侄的劝勉。5.A

【解析】A项,“由实及虚”说法错误。首联先写远景,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高,气势宏博。颔联转写近景,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江浪,小船上冰冷的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由远及近,由大及小,而不是“由实及虚”。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盏;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从而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7.B

【解析】7.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项,“‘均露均霜’,‘交风交雨’,表现了风调雨顺的盛世景象,颇有好大喜功之意”分析错误,“均露均霜”,“交风交雨”,都是指能滋润万物,集地气之灵的地方,在此处建一宫殿,不是仙境,胜似仙境。不是“好大喜功”。

8.“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这两句是说,高岩万仞,遮天蔽日,好像它把太阳藏起来了;幽涧千寻,云气在其中忽上忽下,蒸腾翻滚。这两句诗,极言岩高,极言涧深,气势磅礴,豪情满怀,一代女皇之阔大胸襟,见于字行间。9.C

【解析】9.本题考查综合理解分析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掌握关键信息,最后通过排除法,选出正确选项。C项,“尾联融情于景”说法错误。尾联中,诗人睹物思人,对酒怀人,往事历历在目,所以“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如幻似梦般的往事,空余故宅的现实,不仅有睹物思人、对酒怀人之念,也更有萧条异代、物是人非之感,这一切,不能不令人落泪沾巾、凄然伤情。但尾联中并没有进行景物描写,不能说“融情于景”。

10.①“空”字,徒劳之意,运用巧妙,故人已逝,荷花空自盛开,无人欣赏,写出时间永恒流逝,而荣华成空、生命不在的感慨,悲伤之情蕴含其中。②运用对比手法,“人亡”与“故宅在”“荷花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友人贺知章的深深怀念之情和物是人非的悲慨,也为尾联的“凄然”蓄势。11.D

【解析】11.D项,本诗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但并没有对家国的慨叹。

12.①用字巧妙。“犹”字写出了酒醉之后仍不能排遣思乡之愁,足见思乡之浓重;“却”字写乡心似乎与身体不同,随潮水回归,实际上饱含作者的无奈。②比拟。化抽象为具体,将乡心当作有形的事物来写,说它依附于潮水,回归家乡,将思乡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意思对即可)13.幼安

14.故地重游,“又”字点明作者第一次来这里与佳人欢会也是眼下这个季节,从而触景生情,引出下文。“又”字点明时光匆匆,与后面作者抒发怀旧之情、身世之感相呼应。欺:清明时节,春冷似秋,东风惊梦。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埋怨东风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