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眼和眼眶1影像检查方法X线平片CTMRB超2眶顶:额骨的眶板、蝶骨小翼眶底:上颌骨的眶板,部分颧骨及腭骨外壁:颧骨(前),蝶骨大翼(后)内壁:上颌骨、泪骨、筛骨(纸板)和蝶骨体
眼眶正常解剖3眶部交通与毗邻:眶上裂是眼眶与中颅窝的主要交通;眶下裂前外方通颞下窝,后通翼腭窝;视神经管通中颅窝。眶内壁邻筛窦,通过筛血管与筛窦相通,顶壁前邻额窦,后部邻筛窦后组及蝶窦,下壁邻上颌窦4眶上裂眶上裂蝶骨小翼蝶骨大翼、小翼间眼上静脉、第Ⅲ、Ⅳ、Ⅵ及第Ⅴ颅神经第一支、脑膜中动脉眶支5眶下裂:上颌骨、腭骨和蝶骨大翼第Ⅴ颅神经的第二支、眶下动脉、颧神经和下眼静脉丛翼丛视神经管:长约10~12mm蝶骨小翼构成视神经和眼动脉6视神经管眶下裂78晶状体玻璃体眼环前后径约24mm横径约23.5mm上下径约23mm眼球壁结构视网膜色素膜纤维膜厚约2mm9眶脂体10视神经视乳头至视交叉长约35~50mm
眶内部分20~30mm
视神经管内约4~9mm
颅内部分3~6mm直径约3~4mm视神经113眼外肌12泪腺泪腺额骨颧突内面泪腺窝内软组织密度13泪道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鼻泪管14眶隔眶隔为纤维膜,其前方为眼睑,后方为眼眶眶隔之前的腔隙称为眶前间隙;眶隔之后的腔隙(不含眼球)为眶后间隙其对眶部疾患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有帮助眼眶正常解剖15
海绵窦内有颈内动脉、展神经通过;窦的侧壁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通过海绵窦颈内动脉展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脑垂体海绵窦乙状窦海绵窦岩上窦岩下窦眼静脉翼静脉丛
位于鞍膈两侧。为硬膜两层间被许多小梁分隔的不规则腔隙,如似海绵而得名海绵窦与周围的静脉和血窦有广泛的交通
16ABCD眼球突出度的测量AB角膜顶点CD眶突间距正常值:眼球突出值(AE、BF)16±2mm(两眼之差<2mm)EF17
轴位T1WI轴位T2WI181920眼眶疾患隔前病变:蜂窝织炎、基底细胞癌、肉芽肿眼球: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成人黑色素瘤眼外肌:内分泌眼病、炎性假瘤视神经:胶质瘤、脑膜瘤、视神经炎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炎性假瘤、淋巴瘤、脂肪瘤、转移瘤肌锥外:眶骨、副鼻窦、泪腺泪腺:混合性腺瘤、淋巴瘤2122(一)炎性假瘤免疫反应性疾病男性多见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易复发23影像学表现CT:眶隔前炎型:眼睑组织肿胀增厚巩膜周围炎型:眼球壁增厚视神经束膜炎:视神经增粗,边缘模糊弥散型:显示视神经和眼外肌增粗,眼环增厚,球后脂肪密度增高肿块型:可见大小不一的肿块泪腺炎型:可见泪腺增大肌炎型:眼外肌增粗肥大(上直肌和内直肌最易受累)单侧,肌腱和肌腹同时增粗24影像学表现MRI:炎细胞浸润期: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纤维化期:T2WI呈低信号增强:中度至明显强化25炎性假瘤CT表现26炎性假瘤2728293031(二)甲状腺眶病又称Graves病,眼症可与甲亢症状同时存在若临床无甲亢症状只有眼征,称眼型格氏病临床表现:突眼、眼肌麻痹,通常双眼受累32(二)影像学表现CT:显示眼外肌增粗,主要为肌腹增粗(常累及下直肌,其次为内直肌、上直肌和上睑提肌)与炎性假瘤的鉴别:眼外肌肥大多局限与肌腹部,双侧多肌受累,且多无眼环增厚33(二)影像学表现MRI:早期及中期:受累眼外肌增粗,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晚期:眼外肌纤维化,于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早期和中期有轻度至中度强化,晚期无强化3435363738病理起源:视网膜的胚胎性恶性肿瘤,常有家族史,3岁下儿童多见,多数单眼发病肿瘤常围绕血管生长,距血管较远的肿瘤组织常发生坏死,继后多有钙质沉积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39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表现:白瞳症和瞳孔区黄光反射、眼球突出、视力减退或消失、继发青光眼等进行性生长:眼内生长期、继发性青光眼期、眼外蔓延期、转移期40
CT
球内肿块(多于眼球后半部)钙化(点状、斑块状)球后漫延,累及视神经侵及颅内
CE—肿块轻、中度强化视网膜母细胞瘤41M/542M/343F/244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choroidalmalignantmelanoma)病理及临床多起自先天性黑痣,好发于后1/3脉络膜。呈扁平状生长好发于中老年,大多单发,常因视力减退就诊。眼压高,眼底镜可见光滑隆起的视网膜呈灰黑色45影像学表现CT平扫密度较均匀,接近眼环密度;增强后呈明显均匀强化MRI与玻璃体比较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46M/6447女,41Y,左眼视力下降2月48视神经胶质瘤病理与临床:低度恶性,多为星形细胞瘤好发学龄前儿童病理:视神经增粗,表面光滑,瘤细胞沿视神经纵轴蔓延49影像学表现CT视神经条带状或梭形增粗,边界清晰肿瘤密度均匀,40-60HU无钙化增强:轻度强化50影像学表现MRIT1WI:中等偏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累及神经管内段时,蛛网膜下腔明显增宽51525354视神经肿瘤胶质瘤学龄前儿童40-60Hu无钙化中、长T1,长T2轻度强化脑膜瘤成人高密度、钙化T1WI、T2WI低等信号增强:明显强化、轨道征年龄CTMR55神经鞘瘤是起源于神经髓鞘(雪旺氏细胞)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可位于肌锥内或外,神经鞘瘤多位于泪腺区常有疼痛神经鞘瘤(neurilemmoma)56临床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21-50岁典型表现:进展性眼球突出,常发生复试和斜视压迫视神经,视力下降57影像学表现CT球后肿块多位于上直肌上方和泪腺区的肌锥外间隙居多肿瘤实质密度较低,35 HU左右增强:肿瘤中度强化58影像学表现MRI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增强:实质细胞区显著强化,而疏松黏液样组织区缓慢轻微强化5960实际是血管发育畸形,病理上有几种类型,毛细血管型和海绵状型好发于眼睑及眼眶内,具有占位和缓慢生长的特点,与肿瘤相似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多见,是眶内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青壮年。血管瘤(hemangioma)61海绵状血管瘤病理:血管窦成年女性多见多单侧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62影像学表现CT眶内肿瘤,呈圆形、椭圆形,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约55HU肿瘤钙化少见可见眶尖空虚征增强:渐进性强化63影像学表现MRI肿瘤略长或等T1信号,明显长T2信号增强:“渐进性”强化6416海绵状血管瘤65海绵状血管瘤6667病理是原发眶内肌锥外最常见的肿瘤,多来自上皮细胞,以多形性腺瘤(又称泪腺良性混合瘤)最常见(50%以上),泪腺癌次之(30%)泪腺混合瘤(多形性腺瘤)80%为良性,约20%为恶性,常见30-50岁中年人,病程缓慢泪腺癌又称圆柱状腺癌,多见于30-45岁,病程短,发展快泪腺肿瘤68眼球向鼻下方突出向上转及外转受限制眼眶上方可触及较硬肿块无痛临床
69CT表现眼眶外上象限泪腺窝内可见边界清楚的结节状肿块平扫肿块呈等密度,增强检查后病灶明显强化外直肌向内侧推移眼球向前下方突出肿块较大时眶骨变形,泪腺窝扩大影像学表现7071MRI表现肿块T1WI与眼外肌呈等信号;T2WI中等或高信号,信号多均匀,增强检查不均匀强化影像学表现72737475眼眶静脉曲张临床:体位性眼球突出,即在弯腰、咳嗽或屏气时病理:不完整的血管组织76眼眶静脉曲张77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fistula,CCF)病理:
正常眼上静脉和眼下静脉都汇入海绵窦,如果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或其分支破裂,动脉血直接涌入海绵窦所形成的异常动静脉交通表现为眼上静脉明显增粗少数颈动脉海绵窦瘘主要或完全由颈外动脉供血,称颈外动脉-海绵窦瘘78临床表现:
75%以上CCF由外伤引起
1、最主要表现-搏动性突眼(80%以上)
2、血管杂音(100%)
3、球结膜充血水肿(100%)
4、眼外肌麻痹
5、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元旦晚会策划方案模板
- 元宵节主题活动方案2025年(精彩)
- 2025年幼儿园新学期个人工作方案
- 时尚知识全解析
- 护理科研文献检索与管理
- 护理临床教学病案讨论
- 生产简历工作总结
- 便秘的评估与护理
- 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基础二细胞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妇产科学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阳煤矿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解读
- 2025年时政题库及答案(100题)
- 审计实施方案模板格式
- (高清版)民用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标准JGJ_T 112-2019
- 走进高端市场郑荣禄
- 工程测量报价单
- 学习解读2022年《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实用PPT动态课件
- 培训签到表 (最新版)
- 草莓采摘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 隧道地表预注浆技术交底(共7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