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语文教学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语文教学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语文教学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语文教学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语文教学与技能训练课程英文名称:TheTheoryofChineseTeachingandSkillsTraining课程代码:SFJB105学分与学时:3学分54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语文教学与技能训练是研究语文教育现象,把握语文教学本质特点,揭示语文教育规律的综合性的应用理论课程。它综合运用教育学、语言学、文学、文章学、心理学等等现代科学理论,以语文教学实践为根本,以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和科学的语文教育方法构成完整的认识体系,是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状况,形成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多方面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了解语文在中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明确语文教育的目的任务;帮助学生掌握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为他们指出一条从事语文教育的科学途径;培养学生热爱中学语文教育事业的职业情感,逐步形成现代中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三、学时安排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和研究对象2第二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演变4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4第四章语文课程设计10第五章语文教学设计12第六章识字写字与阅读教学10第七章写作、口语交际教学与综合性学习8第八章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4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和研究对象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比较语文课程发展史上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不同认识和历史发展。明确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重点与难点: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主要内容:第一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一、课程的概念;课程理论的研究领域。二、教学的四种概念;教学论的研究领域。三、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第二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一、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二、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三、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第三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演变的一、语文课程(论)和教学(论)的研究发展阶段: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1918);“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0);“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语文教材法”时期(1939—1978);“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1978—1989;“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年至今)。第二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演变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三百千、四书、五经、文选读本、语文、“红领巾”教学法;了解古代、近代、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特点;理解古代语文教育经验、近现代语文教育思想、“工具说”理论。重点与难点:古代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继承优良传统;近代和现代复杂多变的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有许多问题至今难有公认的结论,这是学习的难点。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主要内容:第一节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一、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现代、当代三个发展阶段。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三、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经验。建立了成套的、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四、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和弊端。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第二节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一、语文单独设科。二、“国文”名称出现。三、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四、现代文教学的初步研究。第三节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一、语文学科的定名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根据原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学改革的经验,接受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等人的建议,决定取消“国语”和“国文”这两个名称,统称“语文”,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二、推广“红领巾”教学”的讨论(1953—1956)。三、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四、工具说理论的确立。五、改革开放以来的语文教育。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目标。了解语文单独设科以来关于课程性质的争论。理解新课标中所体现的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和目标的新的教育思想。教学重点: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主要内容:第一节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一、语文课程名称的确定。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二、语文课程名称的六种歧义。(一)根据构词法,把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字。(二)根据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把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学或语言文章。(三)根据语文教材演变的历史,把语文解释为语体文。(四)根据语文内容的丰富性,把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化。(五)根据言语学派的理论,认为语文是言语。(六)有人认为,作为课程名称的“语文”应改为“华语”。三、语文课程的性质认识。第二节语文课程的价值转型与目标重建一、语文课程价值转型。首先,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其次,“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21世纪的中国课程顺应时代潮流,追求新的课程理念。二、新课程的目标重建;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课程目标的主要特点。三、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导向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第三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简析一、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的总目标。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二、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的阶段目标。第四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简析一、总目标(一)“积累·整合”这项目标强调了通过积累整合的过程来提高语文素养,积累整合的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要素。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语文学习的基本过程就是积累和整合的过程。(二)“感受·鉴赏”这一项目标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提高的过程是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感受和鉴赏。(三)“思考·领悟”这一项目标强调了高中学生要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要选择达到学习目标需要的读物,阅读的过程是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思考和领悟,提高思想觉悟,锻炼思维品质。学习方式既提倡独立思考,又提倡合作性学习。(四)“应用·拓展”这一项目标侧重于发展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应用中发现自己,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实践运用都是综合性的,要理解古今中外的多元文化,要进行跨领域跨学科的学习和运用。(五)“发现·创新”这一项重在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语文课程来讲,主要是鼓励学生从语言、文学、文化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求思维的创新和表达方式的创新。就学习阶段来讲,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研究性学习,就是踏实、严谨的学风。二、必修课程目标必修课程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要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美发展。所以必修课程目标是在总目标的基础上展开,按“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这两条线索进行描述,鲜明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念。第四章语文课程设计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识记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设计、语文课程目标、语文教材。了解语文教材改革情况。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和作用;语文教材的功能。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和作用;语文教材的功能;语文教科书的内容要素系统。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主要内容:第一节语文课程标准的历史发展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概念、性质、特点、依据和作用。二、语文课程标准历史发展的择要回顾(一)课程功能从主要关注怎么教转向主要关注教什么。(二)课程价值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三)课程目的从主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节语文教材建设一、语文教材的概念。二、语文教材的功能。智德启迪,语文历练,语言积累,知识扩展。三、语文教材的内容要素。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实践系统。四、语文教材的发展。第三节使用语文教材的科学与艺术一、统观全套教材,了解编辑意图。二、熟悉整册课本,明确教学重点。(一)根据教学单元制订学期教学计划。一般每册课本八个单元,每学期授课时间18周。每两周讲授一单元,共16周。余两周机动使用。每单元8—12课时,知识讲授1课时,阅读训练8-9课时,作文训练2-3课时。注意单元之间、各册之间、各学年之间和各学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二)处理好讲读课文、自读课文与课外自读课文三者之间的关系。要理清学段、学年、学期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每一个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最后确定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精心设计篇章处理艺术。篇章教材的处理艺术最能体现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学风格。三、钻研教材内容,研究教学策略常用的方法有:(一)目标导向式(二)比较式(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四)突出特点,加深理解(五)利用插图增强教学效果四、灵活运用,适当调整主要方法有:(一)在历史性的教材中注入新的观点。(二)自组单元,显示新意。(三)适当抽换教材。抽掉一些已经失去生命力的教材,补充一些时代色彩强烈的教材。第五章语文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识记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过程、对媒体教学、板书、教案、素质教育。理解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教学设计的实践技能。教学重点: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新的学习方式引起的语文教学过程的变化;教案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主要内容:第一节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三、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第二节语文教学设计的内容一、确定教学目标(一)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1.语文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二)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1.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3.适应社会需要(三)语文教学目标的表述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的。3.行为目标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4.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是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5.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6.语文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要素。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二、安排语文教学内容(一)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4.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原则。(二)语文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1.教学内容要恰当。主要是内容为目标服务,语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要根据语文教学目标确定。2.教学内容要充实。通过具体内容的教学,要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内容不足则需补充,内容冗余则需删减。3.教学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明确。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应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三、构建语文教学过程(一)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将会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取代。2.语文教学过程的变化和语文教师职责的变化。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以下职责: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四、选择语文教学方法(一)语文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1.依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2.依据教学目标与任务3.依据教学内容4.依据教师素质5.依据学生特点6.依据教学的组织形式、时间、设备条件(二)语文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1.多样性原则2.综合性原则3.灵活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5.优化组合原则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每一堂课至少都要有一个闪光点。出现闪光的地方,就是教师产生教育灵感的地方,同时也就是学生的思想感情活动掀起高潮的地方。五、创设语文教学情景传统的语文教学情景只有课堂教学一种。现代语文教学情景,有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多媒体教学、自主性教学、课外活动教学等。六、板书或演示设计(一)板书图示的功能、内容和形式(二)板书图示的能力要素(三)板书图示的美感要素七、语文教学方案的编制语文教学方案是语文教学设计的书面成果。教案的主要内容有单元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单元计划、课题计划包括单元题目、课文题目,教学目标和教学设想,是教案的纲要部分。课时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是教案的主体部分。这里主要谈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一)常规教案的一般要求(二)教案必须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第六章识字写字与阅读教学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识记识字教学、对外汉字教育、阅读能力、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阅读教学过程、谈话法、讨论法、导读法、读议讲练法。了解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历史和现状。理解新时代的识记教育教学思想;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及阅读教学方法。基本要求:掌握识字阅读教学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科学化艺术化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朗读与默读、精读与略读的要求及相互联系;阅读教学的常规过程及常用方法。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我国古代的识字与写字教学一、集中识字。二、韵文化。三、正确处理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第二节现代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实验一、祁建华“速成识字法”。二、分散识字教学法与集中识字教学法。三、注意识字教学法与韵语识字教学法。四、部件析形识字法、字族文识字法和解形识字法。五、字理识字教学法。第三节阅读教学内容一、阅读能力。二、阅读的基本方法;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第四节阅读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定义及阐释;阅读教学过程;古今中外阅读教学过程模式。二、阅读教学的常规过程。第五节阅读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二、教学方法的类型;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导读法读议讲练法;情境教学法。第七章写作、口语交际教学与综合性学习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识记作文能力、作文命题、作文指导、作文评改、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了解学生作文与文学创作的区别;口语交际教学和综合性学习的演变过程。理解作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体系、过程和方法;口语交际教学和综合性学习的性质及教育思想的深刻变化。教学重点:写作训练的主要内容、写作教学的一般过程和写作教学方式;口语交际训练的基本内容和方式方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和基本学习方式。教学方法:讨论法、模拟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写作教学的性质、内容和任务一、写作训练的任务;育人训练;积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训练;技能训练;文体训练;写作速度训练。第二节写作教学过程及训练方式一、写作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帮助,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评改,互相沟通。二、写作训练方式。单项作文训练、命题作文训练、供材料作文训练、想像作文训练、话题作文训练、研究性作文训练、自由作文训练。第三节口语交际教学一、从听话说话到口语交际的比较。二、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内容。三、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方法。听讲;诵读;复述;答问;讲述故事;专题演讲;即席发言讨论;辩论创设生活场景。第四节综合性学习一、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二、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目标。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