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诗宋词专题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唐诗宋词专题课程英文名称:PoemsofTangandSongDynasties课程代码:SF0501011925学分与学时:2学分36学时课程性质:专业拓展课程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一)课程教学目标唐宋词诗专题是面向汉语言文学(师范)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部分的补充和深化。专业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因为时间跨度长,内容包涵丰富以及开设的课程量不足,使得学生们在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只是浮光掠影地学习,大致地了解文学史的线索和有限的文学大家的一些经典作品。在唐宋文学,教师对唐诗宋词对讲授,大多时间集中于文学史的讲述,相对而言,对诗词文本的解读尚欠深入。而且,这些讲述多是线性讲述,缺少立体地、横向地观照。本门课程的开设,正是为了弥补线性讲述的不足,从而使得学生更为生动立体地理解唐诗宋词。本课程拟采取专题讲述的方式,以内容题材为主,兼顾艺术手法,将唐诗宋词大致划分为若干专题,以专题的角度切入,打破线性的以时间为线索,以作家为板块的讲授方式,采取整体观照、文本细读的方法,引领学生从另一新视角来读解、审视唐诗宋词,从而对唐诗宋词对理解和把握更加丰富立体。在转换视角读解唐诗宋词的基础上,学生若能不断转换角度读解研究唐诗宋词,本课程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二)课程基本要求理论和知识方面:1.本课程由若干专题板块构成,每一专题中又贯以时间、作家线索。学生在学习了一个专题之后,应对本专题诗歌对发展历程有所掌握,对专题内题材的发展演变和艺术手法对创新有所把握。2.对各个专题所讲授的诗歌大家的经典作品能够了解、理解并掌握。甚至背诵。3.对各个专题中的一些中小作家的一些经典作品能有所理解和掌握。甚至背诵。能力和技能方面:1.学生能够在教师带读之下,品味和领悟诗歌文本的具体内涵和艺术手法。2.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在学习的基础上,广泛地去阅读唐诗。3.培养学生的鉴别欣赏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在理解专题诗歌文本意义的基础上鉴赏唐诗,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能进行初步的概括。4.在学习已有专题对基础上,能够发现新的专题,具备初步的研究能力。5.最好能够进行古体诗词、近体诗的创作。三、学时安排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表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唐诗的繁荣诗人队伍的扩大。诗歌题材的丰富。风格流派繁多。艺术形式多样。3第二章唐诗的渊源客体渊源。主体渊源2第三章唐诗的流变初唐革新。盛唐气象。中唐之音。晚唐风韵。3第四章唐诗的风貌盛唐气象与士人精神。社会生活与诗歌题材的开拓。唐诗的体制和声律。3第五章唐诗的特质风骨与兴寄。兴象与韵味。辞章与格调。3第六章唐诗的地位和影响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唐诗学的兴起。唐诗在海外。2第七章唐诗的阅读与鉴赏必要的历史文化储备。阅读与欣赏唐诗的态度。阅读与欣赏唐诗的方法。阅读与欣赏唐诗的意义。2第八章宋词的起源与昌盛词的起源与晚唐五代词的发展。宋词的昌盛气象及其繁荣原因。2第九章宋词的演变与发展沿袭期。变革期。过渡期。中兴期。衰落期。4第十章宋词的特色与美感袅娜多姿——形体美。错综和谐——音乐美。绮丽哀婉——阴柔美。3第十一章宋词的风格与流派历代宋词风格流派研究简述。宋词的主要流派及其风格特征。2第十二章宋词与宋代文化宋词与宋代的音乐文化。宋词与宗教。宋代的俗词、雅词与宋代士人的审美趣味。3第十三章宋词的地位和影响宋词的历史地位。宋词的深远影响2第十四章宋词的阅读与鉴赏阅读与欣赏宋词的知识基础。阅读与欣赏宋词的的着眼点。阅读与欣赏宋词的方法。2合计36说明:本课程主要是唐诗经典名篇的文本细读。四、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唐诗的繁荣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唐诗繁荣重要体现。基本要求:掌握唐诗繁荣重要体现,分析其间蕴含的时代意义;概述其研究现状;背诵名篇。重点与难点:爱情意象的分析研究。比兴体。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诗歌文本细读。多媒体教学。适当的课堂讨论。教学内容:一、诗人队伍的扩大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三、风格流派繁多四、艺术形式多样第二章唐诗渊源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唐诗唐诗繁荣的原因、背景、环境及唐诗的客体渊源和主体渊源对唐诗的影响。基本要求:了解唐诗唐诗繁荣的原因、背景、环境;重点把握唐诗的客体渊源和主体渊源对唐诗的影响;背诵名篇。重点与难点:客体渊源和主体渊源。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诗歌文本细读。多媒体教学。适当的课堂讨论。教学内容:一、客体渊源(一)文学渊源:文学本身发展的结果(二)政治经济与唐诗(三)思想文化与唐诗(四)科举及其他进身途径与唐诗二、主体渊源(一)诗人心态与唐诗阶段特征(二)漫游、干谒、隐逸与唐诗(三)党争、贬谪与唐诗第三章唐诗的流变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唐诗的发展与演变,把握其阶段诗歌特征。基本要求:了解唐诗的发展与演变;重点把握唐诗各个阶段诗歌特征;背诵名篇诗作。重点与难点:唐诗个阶段诗歌特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诗歌文本细读。多媒体教学。适当的课堂讨论。教学内容:一、初唐革新(一)初唐宫廷诗人(主要在诗歌体制的革新)(二)“初唐四杰”和其它诗人(自觉倡导之功)(三)旗手陈子昂二、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盛唐的时代风貌(二)盛唐诗歌的新趋势(三)开明与开放——盛唐气象的根基三、中唐之音――风骨顿衰,疏旷澹然(一)大历的衰飒和感伤(二)元和中兴四、晚唐风韵(一)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二)苦吟诗人(三)爱情题材与艳丽诗风(四)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五)乱离之感与时世讽谕第四章唐诗的风貌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唐诗的大体风貌把握唐诗盛唐气象和诗材的开拓。基本要求:了解唐诗的大体风貌。重点把握唐诗盛唐气象和诗材的开拓。背诵名篇诗作。重点与难点:盛唐气象,唐诗的体制和声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诗歌文本细读。多媒体教学。适当的课堂讨论。教学内容:一、盛唐气象与士人精神二、社会生活与诗歌题材的开拓三、唐诗的体制和声律第五章唐诗的特质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唐诗的特质的内涵,把握唐诗风骨与兴寄、兴象与韵味。基本要求:了解唐诗特质的内涵。重点把握唐诗风骨与兴寄、兴象与韵味。背诵名篇诗作。重点与难点:风骨与兴寄;兴象与韵味。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诗歌文本细读。多媒体教学。适当的课堂讨论。教学内容:一、风骨与兴寄二、兴象与韵味三、辞章与格调第六章唐诗的唐诗的地位与影响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唐诗的大体地位与影响;把握唐诗学的兴起。基本要求:了解唐诗的大体地位与影响。重点把握唐诗学的兴起。背诵名篇诗作。重点与难点:唐诗学的兴起;海外唐诗研究和传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诗歌文本细读。多媒体教学。适当的课堂讨论。教学内容:一、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二、唐诗学的兴起三、唐诗在海外唐诗的阅读与欣赏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阅读和欣赏唐诗的方法,形成鉴赏能力。基本要求:了解阅读和欣赏唐诗应具备的知识储备、应有的态度,掌握欣赏方法。重点与难点:阅读和欣赏唐诗能力的形成。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适当的课堂讨论。教学内容:必要的历史文化储备。阅读与欣赏唐诗的态度。阅读与欣赏唐诗的方法。阅读与欣赏唐诗的意义。词的起源与昌盛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了解词的起源昌盛及宋词的繁荣原因。基本要求:掌握、了解词的起源昌盛及宋词的繁荣原因。重点与难点:词的起源、演变、发展;五代词。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适当的课堂讨论。教学内容:一、词的起源和五代词的发展二、宋词昌盛气象及繁荣原因第九章宋词的演变与发展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了解宋词的演变和发展历程,对宋词的各个时期有一个整体把握。基本要求:掌握、了解宋词的演变和发展历程。重点与难点:宋词的演变发展;各期的特点。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适当的课堂讨论。教学内容:一、沿袭期二、变革期三、过渡期四、中兴期五、衰落期第十章宋词的特色和美感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了解宋词的特色和美感的内涵,加深认识。基本要求:掌握宋词的特色和美感的内涵;背诵名篇佳作。重点与难点:宋词的特色和美学的内涵。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宋词文本细读。适当的课堂讨论。教学内容:一、袅娜多姿――形体美二、错综和谐――音乐美三、绮丽哀婉――阴柔美第十一章宋词的风格和流派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了解历代宋词风格流派研究及主要流派和风格特征,加深认识。基本要求:了解历代宋词风格流派研究及主要流派和风格特征;握背诵名篇佳作。重点与难点:宋词的主要流派及其风格特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宋词文本细读。适当的课堂讨论。教学内容:一、历代宋词风格流派研究简述二、宋词的主要流派及其风格特征第十二章宋词与宋代文化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了解宋词与音乐文化、宗教及宋代士人的审美趣味之关系。基本要求:掌握宋词与音乐文化、宗教及宋代士人的审美趣味。背诵名篇佳作。重点与难点:宋词与音乐文化、宗教及宋代士人的审美趣味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宋词文本细读。适当的课堂讨论。教学内容:一、宋词与宋代的音乐文化二、宋词与宗教三、宋代的俗词、雅词与宋代士人的审美趣味第十三章宋词的地位与影响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了解宋词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认识其价值,增强学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基本要求:掌握、了解宋词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重点与难点:宋词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适当的课堂讨论。教学内容:一、宋词的历史地位二、宋词的深远影响第十四章宋词的阅读与欣赏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阅读和欣赏宋词的方法,形成鉴赏能力。基本要求:了解阅读和欣赏宋词应具备的知识基础及着眼点,掌握欣赏方法。重点与难点:阅读和欣赏宋词能力的形成。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适当的课堂讨论。教学内容:一、阅读和欣赏宋词的知识基础。二、阅读和欣赏宋词的着眼点。三、阅读与欣赏宋词的方法。五、课程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1.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实践教学(适当的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论文等。2.考核方式:考查。六、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课程教材[1]张明非.唐诗宋词专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张明非.唐诗宋词专题作品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主要参考资料[1]陈新璋.唐诗宋词概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2]陈新璋.唐诗宋词名篇注评.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3]杨海明.唐诗词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4]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5]陈伯海.唐诗学引论[M].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6]罗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多元工作台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书面催告维修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赡养费分期支付协议
- 清真速冻食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备案
- 2024年建设单位工作报告
- 教育机构装修合同工期安排
- 农机销售合同范本附件
- 中国PVC模压门板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健康营养餐单位配送服务协议书
- 2025年硬度计项目评估报告
- 《Python程序设计》课件-1:Python编程规范与注释
- 2023年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试题及答案
- 快消品行业高端水品牌全案策划案例
- 2024新版(外研版三起joinin)三年级英语上册单词带音标
- 纺织服装面料创意设计
- 四川义务教育三年级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下册
- EPC总承包项目工程设计各阶段的服务承诺
- 2024-2030年中国达克罗行业运行态势与前景展望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2024)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2023届高考英语全国甲卷试卷讲评课件
- 第2课《“友邦惊诧”论》(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课堂(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上册)(同课异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