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1_第1页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1_第2页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1_第3页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1_第4页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1第一页,共268页。一、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历史发展二、学习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义第二页,共268页。一、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分为两个阶段:

(一)作为比较教育学范围的研究阶段

(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分支领域

的独立探索阶段第三页,共268页。1.多国综合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第四页,共268页。导言

第一编对象与方法第一章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

一、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课题

二、思想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必要性

一、比较研究与科学发展

二、有比较才有鉴别

三、从比较中吸取有益营养

四、开放的中国要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节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去和现状

二、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方面

三、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方面

四、准确把握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第五页,共268页。第二章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点上

一、要从“调查研究”中把握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

二、要从“联系”和“发展”中把握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

三、要从“实事”中把握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是”

四、科学的方法赋予比较研究以强大的力量

第二节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的方法

一、通观比较的方法

二、专题比较的方法

三、综合比较的方法

第三节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框架设计

一、框架设计要吸收其他比较学的研究成果

二、框架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的顺序

三、本书的框架

第六页,共268页。第二编通观比较第三章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简介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与政治统治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与局限

第二节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主要阶段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卓著

第三节新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主要时期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与启示

第七页,共268页。第四章西欧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简介

第一节西欧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概述

一、古代西欧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近代西欧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现代西欧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节战后西欧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况

一、当代英国的“公民教育”

二、当代法国的“公民道德教育”

三、当代德国的“民主主义”教育

第三节西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沿革

一、古代城邦政治理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

二、中世纪宗教神学理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

三、近代天赋人权理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

四、现当代西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

第八页,共268页。第四节西欧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西欧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效果

二、西欧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效果

第五章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简介

第一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

一、殖民化时期的宗教教育与革命启蒙对公民意识的

影响

二、联邦化时期的党派论争对公民意识的促进

三、国家化时期的移民同化对公民意识的提升

四、国际化时期的公民教育与改革对公民意识的强化

第二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第六章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简介第七章新加坡等国及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简介

第九页,共268页。第三编专题比较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比较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比较第十章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比较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比较第十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比较第十三章家庭、学校、社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比较第十四章宗教、社会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比较第十五章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组织、评估比较第四编综合比较第十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第十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第十八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性第十九章比较·借鉴·提高后记第十页,共268页。2.对个别国家和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1)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①品质教育的研究②公民教育课程方面的研究③服务学习方面的研究④学校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第十一页,共268页。(2)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①日本道德教育的特点②日本德育的课程③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④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第十二页,共268页。(3)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4)英、法、德三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5)苏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6)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第十三页,共268页。3.外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1)国外道德教育理论研究(2)国外公民教育理论研究4.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反思第十四页,共268页。二、学习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义1.有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球视野和加深对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2.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3.有助于学生提高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能力第十五页,共268页。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一章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第十六页,共268页。

观点:苏崇德(首都师大教授):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以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比较为主要方法,研究与揭示当代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与特殊规律,判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学科。

苏崇德主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十七页,共268页。

观点:王玄武(武汉大学教授):第十八页,共268页。董小燕(浙江大学教授):第十九页,共268页。苏振芳(福建师大教授):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是研究当今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各国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依据和目标的变迁发展,各国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制定以及教科书的内容及形式,各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方法、手段和措施,等等。

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第二十页,共268页。李霞(江汉大学教授):李霞:《中外德育比较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二十一页,共268页。结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

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这是就世界范围内,对一种特定的内容,即对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比研究。第二十二页,共268页。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第一,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去和现状历史发展是切入点:

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发生的年代,

时期的划分,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做法和效果。现状是重点:

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日益加强;

解决现状问题。第二十三页,共268页。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第二,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方面共性概括了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本质以不同制度,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把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人类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引向了更深的研究层次第二十四页,共268页。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第三,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方面

共性不能完全包括个性,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特性即个性比共性更丰富

共性与个性研究的辩证统一第二十五页,共268页。准确把握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本学科研究对象范围包括:

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

过去与现状、共性方面、个性方面

(2)准确概括研究对象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全面认识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有助于了解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最后,有助于大力推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第二十六页,共268页。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必要性比较可以了解事实借助比较方法,可以初步整理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实材料;比较可以探究规律人们才能从鉴别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更好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比较推动科学发展比较研究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而科学发展又为比较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第二十七页,共268页。从比较中可以吸取哪些有益营养?比较的“对镜”效益

可以从对比中看到不足,推动对自己不足的改进。比较的“借鉴”效益

可以对别人的长处实行拿来主义,

使人类的文明成果推广开来,大家共享。比较的“互补”效益

使事物的各方能够得到相互补充而平衡发展,

使整体得到改进和提高。第二十八页,共268页。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二章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第二十九页,共268页。观点:首师大王瑞荪:

通观比较法、专题比较法、综合比较法武大王玄武:

阶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华师唐克军:

比较法、调查法、文献法青政院陈立思:

区域比较研究、问题比较研究福建师大苏振芳:异同性比较、评价性比较第三十页,共268页。(1)通观比较方法(国别比较法):就是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作出全面系统介绍的方法。包括不同国家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基本内容和效果等。优点:此法生动、具体、可操作性强,可以使人们全面了解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认识它的历史过程与现状。缺点:容易产生给人以仅仅是止于情况介绍的印象。如:首师大苏崇德、福建师大苏振芳的教材版本第三十一页,共268页。(2)专题比较方法:就是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类比较的方法。它是一个一个问题地进行分析和比较。涉及道德地位、作用、内容、方法、途径、管理、评估等方面。优点:能够深入到问题里层比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深入性。人们可以把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同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异同之所在、效果的好坏搞清楚,从而获得这类问题的正确认识。缺点:此法割断了与原有环境的联系,容易产生片面性认识。如:武大王玄武、江汉大学李霞的教材版本第三十二页,共268页。(3)综合比较方法是运用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汇比较的方法。优势:综合比较可以很方便地分析和总结各国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性,发现和预测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缺点:太宏观、太抽象,不具体生动,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怎么做缺乏可操作性。如:华师唐克军、浙大董小燕的教材版本兼有三种风格的版本:王瑞荪、陈立思第三十三页,共268页。怎样才能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点上第一,要从“调查研究”中把握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1)研究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同样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调查研究是全面掌握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的根本方法;第三十四页,共268页。第二,要从“联系”和“发展”中把握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1)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是达到对“实事”的全面性认识;(2)比较研究要掌握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全体过程和情况;(3)把握“实事”的历史和现状,动态发展过程第三十五页,共268页。第三,要从“实事”中把握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是”

(1)实事求是,目的是为了求“是”

(2)比较研究,其目的是要探索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规律和个别规律第四,科学的方法赋予比较研究以强大的力量在比较研究中,贯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基本原理。就是坚持了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就是坚持了物质世界及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三十六页,共268页。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三章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简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第三十七页,共268页。一、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二、中国近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十八页,共268页。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第三十九页,共268页。一、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对人性的探讨为支点构建道德教育理念1性相近

习相远

第四十页,共268页。一、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弘扬仁爱精神为核心理念推动道德教育2“仁”

仁者爱人为人政治仁义

先王孝悌教化第四十一页,共268页。一、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造就理想的君子人格为目标检验道德教育3重义轻利

安贫乐道

坦荡宽容

自强不息

主要体现:

君子义以为上。反求诸己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凄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第四十二页,共268页。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一、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政治道德化,道德政治化,以道德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原则。第四十三页,共268页。一、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儒家

道家

采用私人讲学也就是师承方式,通过制度的约束和熏陶来管理

强调“无为”,采取柔性的方法,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学生主体性

为国家培养人才

出世无为采用师承加环境的方式

采取宗教、讲院等方式

教育方法教育目的思想传承第四十四页,共268页。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与局限:一、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中国人自强进取的人生态度和重视群体利益的价值取向,生成浓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在维护封建社会巩固和统一的同时,也禁锢了封建社会的发展。第四十五页,共268页。二、中国近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1、魏源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既不能不考虑国家的政治需要,也不能不考虑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脱离人们生活正当的物质需要来进行思想教育,就是“强人之所不能”。所以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便国而便民”的原则。

第四十六页,共268页。二、中国近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2、康有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提倡以德育为先、以德育为重,并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同时极重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品德以及教育环境对受众之影响。第四十七页,共268页。二、中国近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3、梁启超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从“新民说”中引发出来的。他认为,民德之高下“乃国之存亡所由系也。”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新民德”。并把它上升到关系国家存亡的高度。认为要提倡公德,在公德与私德发生矛盾时则应该牺牲私德。

第四十八页,共268页。二、中国近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4、蔡元培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第四十九页,共268页。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时期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主要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

初创

形成成熟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成为党的各项工作中的一条重要战线,作为军队工作的一项专门制度确定下来。

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时期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主要是通过军队的政治工作表现出来的。

(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发展过程第五十页,共268页。马克思学说在中国的最初传入

最早向国内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家

他们希望从中找到既能

发展资本主义又能医治其弊

病的药方。第五十一页,共268页。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开始了在中国的真正意义上的传播。特别是五四时期,开始全面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开始萌芽。第五十二页,共268页。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和内容: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社会发展史,宣扬唯物论,批判唯心论;结合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思想改造等五大运动对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教育,积极倡导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第五十三页,共268页。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创新,主要表现在: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人民群众;内容应包括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近现代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教育,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贯彻“两手抓”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挥“政治优势”。第五十四页,共268页。(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是由中国共产党一定时期的总目标、总任务所决定的,也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才能切实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威力。

民主的原则2

疏导的原则3以身作则的原则4第五十五页,共268页。(三)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觉悟1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目的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建立在深刻分析中国的国情、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客观基础上的。

提高认识能力2第五十六页,共268页。(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1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2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4第五十七页,共268页。(五)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正面教育表扬与批评实践锻炼对比鉴别榜样示范情感熏陶第五十八页,共268页。(六)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说理咨询参与渗透调节约束第五十九页,共268页。(七)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教育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包括舆论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政治教育四个方面。第六十页,共268页。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八)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与启示

失误:没有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始终如一给予高度重视,犯了忽“左”忽“右”错误;没有形成具有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导致内容变幻无常、顾此失彼现象严重;没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其它工作一道去做的原则,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上的失误;没有及时消除形式主义、机会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严重败坏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没有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的错误。

第六十一页,共268页。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八)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与启示

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常抓常新。一、合理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动摇思想政治教育;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广泛性、社会性,必须体现务实精神;四、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第六十二页,共268页。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第四章西欧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简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第六十三页,共268页。一、西欧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概述二、战后西欧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况三、西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沿革四、西欧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第六十四页,共268页。第六十五页,共268页。第一节西欧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概述一、古代西欧的思想政治教育1、古希腊时期斯巴达的“战士教育”:培养合格的、能够献身国家的公民和军人。斯巴达的教育以培养凶悍的战士著称于世。第六十六页,共268页。古希腊时期雅典的“民主教育”:客观上要求统治者不仅要用武力去镇压奴隶和威胁平民,而且要用动人的辞令去影响广大公众。“内外有别”的原则:在统治阶级内部,进行教育的目的是要统治阶级的成员熟悉民主政治生活,掌握获得公民支持的技巧;在被统治阶级中间,进行教育的目的是要平民百姓消除对统治者的反抗心理,甘当顺民。第六十七页,共268页。2、古罗马时期罗马公民优秀道德品质勤劳质朴、崇尚节俭的生活作风吃苦耐劳、忠勇卫国的爱国精神遵纪守法、注重秩序的法制观念第六十八页,共268页。3、中世纪修道院

教区学校

大学

城市世俗学校第六十九页,共268页。修道院:欧洲中世纪教育的第一阶段。教材:一般是由修道院中的修道士自己撰写,内容大都是一些圣徒传记或编年史。特点:教育的目的是为基督教服务;学习的内容缺乏系统性;第七十页,共268页。城市世俗学校:欧洲中世纪教育的第三阶段。类型:城市拉丁语学校和写作和算学学校。第七十一页,共268页。大学:欧洲中世纪教育的第四阶段。四类学科:法学、医学、神学和人文学科。特点:学校的独立性;大学的自治性;精英教育。第七十二页,共268页。二、近现代西欧的思想政治教育宣扬本国现行经济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反对社会主义。阐明公民对社会的责任,宣传资产阶级所需要的多种“美德”。培养民族沙文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爱国情感,鼓吹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第七十三页,共268页。第二节战后西欧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况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况一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况二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况三第七十四页,共268页。1870年以前1870-1944年

二战后宗教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宗教及世俗思想政治教育相妥协的阶段世俗化改革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一)英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一、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况第七十五页,共268页。宗教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1870年《初等教育法》颁布,教育基本上是民间自愿团体、教会和自治机构的事业。英国的教育有鲜明的阶级性。学校德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当时英国上流社会所需要的古典型绅士。德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绅士所应具备的行为举止和品德,按照社会的秩序尊卑来约束个人。第七十六页,共268页。宗教及世俗思想政治教育相妥协的阶段《初等教育法》规定:由国家管理教育,创办公立学校;公立学校不准具有宗教性质,不属于任何教派,没有实施宗教教育的义务。直接目的是要在完善原有的民办初等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公立初等教育制度。精神在于倡导教育的世俗化。1944年发布的“巴特勒教育法令”,奠定了战后英国教育改革的基础。第七十七页,共268页。世俗化改革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从60年代后期起,进行德育改革。首先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组织了两个道德研究机构。一个是约翰•威尔逊领导的‘‘法明顿信任研究机构”,主要研究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企图寻找一种普遍的、中性的、相对稳定的道德判断准则,创建一种德育新框架,倡导专门的德育课程。另一个是彼得•麦克菲尔负责的‘‘课程发展课题组”,主要研究中学(13岁~16岁)的德育课程。

第七十八页,共268页。(二)英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德育的目标:“……(2)使儿童理解道德的价值,尊重不同的种族、宗教和观点。(3)帮助儿童了解现实世界,了解国家间相互依赖的关系。……(5)使儿童了解国家如何确立并保持人们的生活标准以及经济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7)使儿童认识人类在科学、艺术、宗教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及他们为获得更多的社会公正所做的探索”。

第七十九页,共268页。初级学校的教育目的是:1)发展儿童的基本才能;2)鼓励儿童对文明的兴趣和关心;3)帮助儿童树立责任感,启发他们的理想,培养他们的情操,使能理解并效法生活中最优秀的范例。

越是对年龄小的学生,教育的一般目的越是与德育目的重合。

英国制定学校德育内容的依据:学生的需要;社会反馈;道德基础理论的研究。

第八十页,共268页。莱斯特大学“社会道德教育中心”

四个核心:对人的尊重;公正与合理;诚实;守信。六个关系:1)与最亲近的人的关系;2)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劳动和生活中的各种关系;3)与所有人即人类的关系;4)与我们自己的关系,包括对同辈人及对自己的理解;5)与非人类的关系,即与自然界的关系和环境问题;6)与上帝的关系,即信仰。具体内容十个方面:1)有关社会意识、公民意识和个人的责任义务;2)有关个人与他人的关系;3)有关就业中的工作制度、雇主关系;4)有关商品社会中的消费问题;5)有关婚姻、爱情及家庭;6)有关学习英雄、名人的情操;7)有关各行各业的职业及职业道德;8)学习文化传统和各国优秀文化;9)参与社会事务及福利事业;10)有关暴力、吸毒、酗酒、凶杀、死刑、核战争等。第八十一页,共268页。英国学校德育的教材:

宗教教义

社会学科

道德课程《起始线》:小学德育教材《生命线》:中学德育教材《品德教育卡》:小学教材第八十二页,共268页。(三)英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道德课

教师品行的影响

体育课和各种社会活动

宗教教育第八十三页,共268页。(四)英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总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政治教育逐步开展。宗教教育改革1944年颁布《巴特勒教育法》统一国民意识;1961年发布宗教教育改革议案;70年代后的宗教教育。第八十四页,共268页。(五)英国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一、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况途径大众传媒、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社区、政党活动等对象青少年第八十五页,共268页。(六)英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宗教性受到冲击;2)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罚现象普遍存在;3)政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4)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待提高;问题:第八十六页,共268页。对我国的启示:1)建立与本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观;3)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层次性和延续性;4)扩展教育途径,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教育手段的艺术性和技巧性;5)打造专业化的队伍,有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八十七页,共268页。二、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况(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任务和历史环境战后德国的历史是一部被武力分裂,经过冷战、接近、竞争和最后实现和平统一的历史,也是一部战败德国在欧洲新格局和美、英、法、苏,特别是美苏两强严重对立的世界体系中求生存和求发展的历史。

特殊背景第八十八页,共268页。在战后初期,德国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两个最重要的事件:主要内容:实行联邦制;制定基本法——

1949年5月8日“制宪委员会”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临时宪法》。1、民主建设“非军国主义化”、“非纳粹化”、“民主化”、“非卡塔尔化”

根除民族社会主义取消军队——只准保留维持治安的警察国际军事法庭——纽伦堡审判2、“非纳粹化”

第八十九页,共268页。3、“第四帝国”的“经济政治理论”

地缘政治理论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决定一个国家的基本政策。

经济政治理论衡量一个国家在当今世界舞台上的力量和影响的尺度,是它的经济实力和资源,而不是它的军事力量。第九十页,共268页。4、德国的统一和德国的“内部统一”德国的统一:1949年——1989年柏林墙开放:1989年11月9日——1990年10月3日德国统一六周年纪念日:1997年10月3日内部统一:政治、经济、社会直至东西两部分人民心灵上的统一。第九十一页,共268页。1890年1919年8月1933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二世:青年的民族主义者的德国人《魏玛宪法》:大日尔曼主义和军国主义希特勒:反动的政治教育

(二)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情况1、德国的“政治养成”工作系统(1)德国“政治养成”的含义和目标第九十二页,共268页。1)尽可能客观地向人们报道有关政治进程的事实和情况;2)培养人们在政治上了解情况的意识和作出政治判断的能力;3)促使我们在社会总的范围内认识自己的地位;4)引导人们认定自由民主制度的基本价值;5)培养人们采取政治行动的能力;6)让人们了解民主准则的性质,实行民主制度。

目标第九十三页,共268页。(2)德国学校的政治养成工作学校首先是为国家服务的,学校负责培养儿童当公民,传授给他们法律知识,教育他们尊重当局和热爱统治家族。(3)德国社会的政治养成工作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设有政治养成教育中心机构,此外还有大量从事政治养成工作的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第九十四页,共268页。2、德国学校的德育状况(1)德国的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学校教育与宗教的关系,可以用‘‘母子关系”,形容它们的历史,用“伙伴关系”形容它们的现在。德国学校德育与宗教教育的合作关系,表现在德育目标、内容、形式等方面二者的互相渗透和紧密配合上。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以宗教为根本,陶冶精神与人格。第九十五页,共268页。(2)当代德国德育理论他提出:人类社会中实际上蕴含着一种更一般、更纯情、更基本、更长久保持同一性的道德。朴素道德要点:要自觉忠实地完成每个人在特定活动范围内的责任;要老实坦诚地和人交往,踏实、正直,做事不半途而废;同情他人和一切有生命东西的痛苦,乐于帮助处于困境的人;尊重他人活动的权利,与人为善;言行举止端正,注意倾听别人意见,做受人敬重的人等。鲍勒诺夫“朴素道德”的德育观第九十六页,共268页。教育的目标不是教给学生什么现成的东西,而是塑造品格。培养品格的关键是取得学生的完全信任,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教育要靠学生自己在生活中领悟,与上帝的神旨接触。价值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教师本人的榜样,最核心的是师生共同的参与互动,开展坦率的对话时最佳途径。布贝尔的品格教育和价值教育理论第九十七页,共268页。(三)德国青年与青年研究受到良好的教育;大多数都有强烈的参加团体活动的意向;在社会心态上,希望社会朝着更加开放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深层价值观方面,出现了寻求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平衡的“综合主义”倾向;在志愿者活动方面,宗教色彩极淡而完全国家化,主要有民事防卫、发展援助和民役服务三种类型。1、当代德国青年的基本状况第九十八页,共268页。2、德国的青年研究和青年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纳粹服务二战结束后的初期:为“非纳粹化”服务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分散走向系统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走向多样化第九十九页,共268页。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纳粹服务教育理论:国家政治的目标,也是青年教育的目标。1)肉体的生存(从人力资源方面说);2)经济的生存(从工业资源方面说);3)地理、生态的生存(从自然资源方面说);4)体制生存(从政治资源方面说);5)规范生存(从文化资源方面说)。文化理论:宗教的原罪说、达尔文主义的适者生存理论和民族主义的男性文化。第一百页,共268页。第一阶段始于1953年,联邦政府没有正式的青年研究项目,只是在需要制定某项政策涉及到青年问题时,临时地搞一些实证的调研。

“科隆卐事件”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分散走向系统第二阶段从60年代起,德国的青年研究和教育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第一百零一页,共268页。(四)德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1、是回避还是正视历史如何看待纳粹统治12年的那段历史,以及它和今日德国的关系

青年虽然对过去发生的一切没有责任,但对将来发生的事情必须负责,因此老一代必须向他们说明真相并帮助他们理智地认识历史。

虽然要防止纳粹继续毒害今天的青年,但是重点还是“防止人为地唤起基督徒式的负罪感”。2、新纳粹和右翼势力的复活第一百零二页,共268页。(一)法国的公民教育三、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历史沿革

以公民义务教育为重点的阶段:从1882年开设公民教育课程到20世纪二战后,公民教育的重点是强调国家的需要和民族的利益,要求公民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民主权利和公民义务责任相结合为特征的阶段:20世纪60年代起。第一百零三页,共268页。法国中小学德育目标使学生发展成为公民、劳动者和具有自律性的自由人。一是个人品质方面,应当尊重真理、勇敢、富有同情心。二是合格公民,应有自觉参与家庭、班级和社会活动的各种品质。三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应该勤劳、有职业良心。第一百零四页,共268页。法国公民教育特点在内容上注重人权、民主、国家政体、爱国主义等政治性内容;注重讲授系统性的公民学知识,不像英美等国那样排斥知识教学;重视社会实践,不但要走出校门,就是在校内也经常搞各种模拟活动。第一百零五页,共268页。(二)法国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1、法国的国民服务和志愿服务国民服务1793年的全民入伍条令1905年的征兵法军事服务民用服务城市服务合作服务项目;技术援助服务项目;国民警察服务项目;国民安全服务项目;拒绝服兵役者服务项目。

某些军事专业部门在受到自然灾害时提供救援;由国防部和内政部协议的项目;为海外部门和领地提供的“适应性军事服务”。由政府从以上两项服务的参加者中选拔出来的人员,到不发达的城区服务,包括维护公共安全、指导儿童学习、协助组织校外活动和维修房屋等。第一百零六页,共268页。三、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况爱心志愿服务志愿者协会儿童救急村

盲人助理协会友谊学习互助会

爱心餐馆

献身协会第一百零七页,共268页。2、法国的“社会学家走红”现象三、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况1994年,法国航空公司危机1986年底,法国国营铁路大罢工企业在财政和技术方面的困难都不难解决,但企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

社会学家提出的见解和采纳第一百零八页,共268页。3、法国政府对青少年事务的管理

三、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况(1)导向式管理

法国政府对包括青年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也有人称之为非政府组织)实施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方式。

关于协会合同的1901年7月1日法,这是法国取消结社限制鼓励民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项法案法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对符合其政策意向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团予以认可。政策政府资助包括人员资助(委派享受公务员待遇的人员参加组织工作)和项目资助(对审查合格的项目进行资助)两种。经费第一百零九页,共268页。三、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况(2)持证上岗制度BAFA证书:辅导员培训证书

BASE证书:社会教育活动组织者证书BEATEP证书:青年和大众教育国家级辅导员证书DEFA证书:社会工作者国家证书需年满16岁需年满18岁除前两项资历外,需在由青体部认可的培训班接受650小时的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具有法律效力、全国通用的就业资格证书第一百一十页,共268页。(3)对青少年活动场所实行监理制

(4)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法国青年体育部

(5)鼓励青年参加国际交流

三、法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况第一百一十一页,共268页。一、古代西欧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第三节西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沿革柏拉图奴隶主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开山鼻祖之一;奴隶制国家所不得不从事的各项公民教育活动,特别是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活动,其终极目的都在于建立和巩固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理想国”);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从儿童抓起;在“理想国”中,人们被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第一等级是哲学家,第二等级是军人,第三等级是农民和手艺人。第一百一十二页,共268页。一、古代西欧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第三节西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沿革亚里士多德任何国家要维持社会的安定、防止革命的发生,都有两个重要方法:一是法治,一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从国家的政治目的,还要遵从人们的心理规律;第一百一十三页,共268页。一、古代西欧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第三节西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沿革托马斯阿奎那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有目的地培养社会成员的“德行”,乃是社会统治者的一项天职;通过多种渠道来灌输基督教的思想道德。除了要“用教学的方式向别人阐释真理”之外,还要采用法律和劝告、惩罚和奖励等手段劝戒人们不做坏事,诱导他们乐于为善。第一百一十四页,共268页。二、近现代西欧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第三节西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沿革约翰洛克从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提出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新教育体系;对资产阶级新贵族子弟的思想品德教育极为重视,在他看来,德行是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培养服从理智、克制欲望的能力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通过行为训练来保持,在训练方法上,提出了及早实践、严而有度、奖惩得当、以理服人和树立榜样的方法。第一百一十五页,共268页。二、近现代西欧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第三节西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沿革乔治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而“有用的国家公民”必须达到三条标准:对国家的政治任务有相当的理解;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具备国家所要求的道德品质。第一百一十六页,共268页。三、当代西欧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第三节西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沿革新托马斯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代表人物:法国人雅克马利坦;以宗教教育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思想基础:人的本质是灵魂和肉体的统一,而灵魂又是第一性的;人生来由于意志薄弱和不良倾向而带有“原罪”,只有通过宗教教育,依靠基督赎罪,才能使“灵魂得救”进入“天堂”。第一百一十七页,共268页。三、当代西欧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第三节西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沿革永恒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哲学基础是古典的实在论(唯实论);真理是不变的、永恒的,因此,教育的基本原理也是不变的、永恒的;人性是不变的,而且本质上是始终如一的,因此,教育的性质也是不变的、始终如一的。第一百一十八页,共268页。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五章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简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第一百一十九页,共268页。一、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二、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三、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四、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

五、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利弊权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第一百二十页,共268页。一、独立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基本上由英国控制;托马斯潘恩:《常识》的中心思想是批判英国的封建专制政府,揭露和抨击英国的殖民统治,号召人们拿起武器,为争取独立,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斗争;托马斯杰斐逊:《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每人都有“造物主”赋予的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政府的权利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任何政府一旦损害这些权利,人民就有权变更或废除它,建立新政府。第一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第一百二十一页,共268页。二、独立战争后至南北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1、进行“美国化”教育2、进行扩张主义宣传3、进行废奴主义宣传三、南北战争后至“一战”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一是宣扬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美德”,为调和国内日趋紧张的阶级矛盾提供“精神上的动力”;二是解释有关战争的政治问题,为垄断资本的侵略、扩张行为寻求“忠诚的支持”。第一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第一百二十二页,共268页。四、“一战”至“二战”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高峰”时期;强调教师的职责是“培养举止端庄、助人为乐的人,而不仅是教一些美德”;主张一种以重“行”轻“知”为特点的“间接方法”的道德教育,成为美国道德教育的主流。第一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第一百二十三页,共268页。五、“二战”后至70年代前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战后20年的特色:第一、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立,导致了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强烈的反共倾向;第二、西方青年反抗运动的发展,加快了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步伐。60年代末70代初的改革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力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更加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第一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第一百二十四页,共268页。一、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在全体美国人培养资产阶级的政治道德意识,从而为资产阶级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精神上的保证。第二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政治教育在公民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的名目下进行的,旨在通过对社会成员的政治信息、政治价值的灌输以及政治行为的指导,使他们成为适应资产阶级政治需要的“好公民”;四个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及其优越性的教育、反共主义教育、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教育和国民精神的教育。第一百二十五页,共268页。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第二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道德教育狭义的理解就是指伦理道德原则、规范的教育,而广义的理解则是指关于人的“生存方式”的教育;直到目前还没有全国统一的内容和管理措施第一百二十六页,共268页。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第二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宗教教育从学校方面看,大量的宗教内容已渗透在其他学科中。教会势力一直宣称,宗教教育是最高的教育,最后的真理只能在圣经和教义中找到,宗教教学应渗透到其他一切学科。《圣经》塞进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内,作为文学、历史和公民道德来讲授。学校还在课时内规定一定时间,让学生去教堂接受各教派的宗教教育。第一百二十七页,共268页。二、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第二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鲜明的阶级性与政治性

极强的社会适应性

浓厚的学术性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广泛性第一百二十八页,共268页。一、学校教育形式第三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

显著课程

隐蔽课程

教师的示范作用超时空性

多样性

潜隐性

无意识性

第一百二十九页,共268页。二、社会教育形式第三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1、社会组织政党

教会

第一百三十页,共268页。二、社会教育形式第三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2、大众传媒: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大众传媒对人们心理影响的过程:

可分为充实政治知识、培养政治兴趣、形成或改变政治态度、巩固政治信念、参与政治活动等五个阶段。第一百三十一页,共268页。第四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一、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

最大特点就是着眼于应付生活环境、推崇主观经验、强调行动的功利、效用;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美国公民社会的公民”;学校生活应是社会生活的简化,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当反映社会生活;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是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其理论实质是要求学校道德教育密切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为宣传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第一百三十二页,共268页。第四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人们的道德发展是与其认知发展紧密相关的,认知发展是一个在同不断复杂化的认知环境的相互影响中熟悉这一环境的过程。划分道德发展阶段的方法,即“道德两难故事法”。道德发展的基本模式: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的快乐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2、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和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包括民主地承认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一百三十三页,共268页。第四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应注意:1、不能通过直接的教导进行道德教育;2、必须随时了解人们所达到的发展阶段,根据其发展阶段的特点、循循善诱地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3、不能以教育者的权威从外面向人们灌输道德观念;4、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对人们道德发展的巨大作用。第一百三十四页,共268页。第四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三、伊斯顿等人的政治社会化理论: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过程,对该过程可以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从个人的角度看,政治社会化就是个人通过学习政治文化,发展政治自我的过程。“政治自我”是个人关于政治世界种种看法的体系。从社会的角度看,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社会统治阶级通过传播政治文化,进行公民教育亦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政治文化”是指的一定的社会的成员所共同具有的政治信仰和政治态度。第一百三十五页,共268页。一、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利弊权衡第五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利弊权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成效:(1)推动了社会价值观的总体认同;

(2)促进了公民意识的不断发展;

(3)培养了爱国主义的基本情感;

(4)形成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问题:(1)缺乏直接统一的领导;

(2)导致政治冷漠的增强;

(3)引发利己主义的膨胀第一百三十六页,共268页。二、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第五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利弊权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丰富和完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2)加强隐形教育,注重渗透式教育;(3)发挥多种途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4)灵活运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第一百三十七页,共268页。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第六章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简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第一百三十八页,共268页。一、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二、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三、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四、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第一百三十九页,共268页。一、资本主义建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节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在教育上,日本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法规、法令,以确保文明开化教育的有效实施。日本的学校教育都强调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及为国家的献身精神。明治政府认为,文明开化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起到为之服务的作用。

第一百四十页,共268页。二、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节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大日本帝国宪法》和《教育敕语》指导着此时期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其主要教育内容如下:第一,国家主义教育。它主张一切个人要求、个人道德都应从属于国家的利益及权力,以培养国民的国家观及忠君爱国的道德品质。第二,军国主义教育。它是指日本政府和军部为了加紧对外发动侵略扩张,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从而把国家置于军于军事控制之下,培养尽忠报国的忠良臣民。第一百四十一页,共268页。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节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二战后,修改了宪法,新宪法规定了教育改革的方向,由此确立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第一、主权在民的教育。第二、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第三、行使公民权力的教育。

第一百四十二页,共268页。第二节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一、个性教育即新生个人的尊严、尊重个人、自由自律,尽职尽责的教育,它是战后民主主义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与核心。日本的个性教育与西方个人中心主义的区别:前者是以集团价值的实现为最终目的,个性的实现仅仅是手段;后者以个人价值的实现为最终目的,以便于更好地参与西方社会的自由竞争。第一百四十三页,共268页。第二节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二、爱国主义教育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内容:

第一、虔敬天皇。第二、忠诚于国家教育。“要有纯正的爱国心,即忠诚于国家,致力于它在国际事务中价值的提高。”第三、乡土教育。所谓乡土教育即是以本地区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发展为教育内容,从而使学生了解日本悠久的历史,优秀的文化传统。第一百四十四页,共268页。第二节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三、人生观教育学生树立人生的目标,寻求人生的意义,体验人生的乐趣,以实现对社会的贡献,是战后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第一、珍惜自己的生命;第二、展示生命的意义;第三、练就顽强意志;第四、诚实正直地处事和与人交往。第一百四十五页,共268页。第二节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四、国际化教育即教育国民熟知别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各个方面,学会与外国人密切往来与友好相处,树立日本人的形象;同时教育国民珍惜和平、自由与人权,成为世界和平的维护者。日本政府为达到它的政治经济目的,把国际教育放到了思想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二战后教育的新特点。第一百四十六页,共268页。第二节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五、劳动教育即通过劳动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意识,通过劳动体验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好品质。学生在学校中进行劳动体验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劳动兴趣,养成爱劳动的习惯;第二、以生产劳动为主;第三、针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劳动实践;第四、美化校内外环境的劳动。第一百四十七页,共268页。第三节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一、家庭教育指家长(尤其是母亲)对子女进行的树立基本道德情操、培养与人合作精神等方面的道德规范的教育。分为两个时期:学前时期和学生时期。组织活动的内容:第一,开展家庭教育学习;第二,开展家长和青少年的咨询活动;第三,配合学校教育活动,让家长熟悉学校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及教育活动;四,学校设施对社区开放,改善学校校外活动场所,改善社会教育环境;第五,改善社区环境,保证子女生活社区的文明风气。第一百四十八页,共268页。第三节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二、社会教育指通过各种社会组织、社会机构以及社会活动对国民尤其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防止不良行为发生和发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第一,建立社会组织;第二,开展特别教育活动;第三,充分利用社会公共共设施。第一百四十九页,共268页。第三节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三、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正规课程、各科渗透、特别教育活动等三方面来进行的。1、正规课程(1)道德课日本的道德教育大致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第一,对自身的要求;第二,与他人的关系;第三,对自然界的态度;第四,对集体和社会的态度。(2)公民课公民科设三门课程:现代社会、伦理、政治和经济。第一百五十页,共268页。第三节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2、各科渗透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除开设道德科、公民科、社会科、生活科、家政科以外,还通过国语、地理、历史、科学史、音乐、图画、体育等各种科目的渗透,以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3、特别活动课就是课外活动特别活动分三部分,包括班级活动、学生会活动、学校例行活动。第一百五十一页,共268页。第四节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一、以东方思想传统为基础二、不断西方化的趋势三、东西合璧创造性地发展第一百五十二页,共268页。第五节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和经验教训一、日本新右翼思潮的动向原因:1、“自由主义史观”的出现2、右翼团体推波助澜3、新保守主义、新国家主义遥相呼应4、国际国内现实的政治经济需要5、日本遗族会等团体的压力第一百五十三页,共268页。第五节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和经验教训二、日本青少年的个性发展问题表现:1、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受、失去了奋斗的目标2、政治冷漠3、精神空虚4、金钱至上5、追求享乐第一百五十四页,共268页。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七章东南亚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简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第一百五十五页,共268页。一、新加坡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教育水平较低,教育普及程度不高,教育的层次高低也不配套;1965年正式独立以后,提出了一揽子改革教育结构与制度的政策性措施,重在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上,着重技术教育;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过分偏重了智育,思想政治教育被忽略,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严重下降,引起了道德危机;第一节东南亚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第一百五十六页,共268页。1980年,德育摆到了与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强调社会准则、道德责任与爱国主义的教育,并把东方的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列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配合以各种社会运动,建立起了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综合体系;

90年代始,自觉地强调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小气候与大气候协调起来。第一节东南亚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第一百五十七页,共268页。二、泰国泰国的教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世纪以前的旧式教育时期,以佛寺为中心,由僧侣担任教师,是以传授语言文字和佛学为主的佛寺书院教育,学生思想受到禁锢,传统教育占据支配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第二个时期是泰国教育的近代时期,学校向学生灌输基督教思想,传授西方近代文化,使学生在思想上渐趋开放,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与形势教育受到社会重视。第一节东南亚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第一百五十八页,共268页。第三个时期是泰国教育的振兴时期,设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官立学校,并开始建立高等学校,全国学校形成了重视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的思想氛围。第四个时期是泰国教育更迅速发展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自觉重视。第一节东南亚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第一百五十九页,共268页。三、马来西亚殖民地时期的教育相当落后;1957年独立后,对殖民地式的教育体制、教育政治进行改革,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地位,规定学校使用马来语;80年代至本世纪,逐渐形成从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到各级学校的校务管理;从教学纲要的设置,到各级教育考试制度,都由本国政府教育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的新局面。第一节东南亚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第一百六十页,共268页。四、印度尼西亚近代殖民主义统治时期,教育是为殖民政策服务的工具;苏加诺时期,全国小学实行新的教学大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比重,使德育与智育并重,改变了殖民政府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苏哈托时期至今,对教育体制、管理方法、教学内容都作了大的调整,但仍以建国五项原则加强学生的宗教信仰。第一节东南亚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第一百六十一页,共268页。五、菲律宾从1952年西班牙占领的300多年里,受的是奴化教育;美国占领时期,教育也主要限于智育方面;日本占领时期,又陷入了完全的奴化教育泥潭;1946年独立后,强调了教育的民族主义政策,全面实行义务初等教育,但主要注意力放在扩大和改善中等与高等技能专门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上;70年代末80年代初,强调了教育的道德与精神价值培养的重要性,强调教育要推动学生改变传统价值观念,从而使菲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了高度重视。第一节东南亚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第一百六十二页,共268页。五国共同的特色:注意肃清殖民主义的教育;同时,较注意受教育者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培养;都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精萃注意加以传授,借助历史、地理学科的教学,培养为国家服务的人生观念与价值观念,而且,除学校教育这一德育的主要途径以外,还有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第一节东南亚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第一百六十三页,共268页。一、弘扬国家利益第一,强化国家意识东西方文化、人种复杂、宗教信仰多样;加强认同和归属;培植公民的国家意识(“爱国主义”);负责国家意识的机构;“国民意识周”;

《共同价值观白皮书》。第二节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第一百六十四页,共268页。二、倡导儒家思想,坚持东方价值观传统的“八德”“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三、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明晰教育层次20世纪70年代末—修订教育规划90年代—新的教育课程详细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纲:全方位、分阶段、分层次第二节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第一百六十五页,共268页。四、讲求教育方法,注重教育实践社会实践、可操作性、学校日常生活升国旗和唱国歌、宣誓:“我们是新加坡公民,我们宣誓:不分种族、语言、宗教,团结一致,建设一个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为了实现国家的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课外实践活动、课外活动、社会活动第二节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第一百六十六页,共268页。五、注重法纪教育,坚持德法兼施法律和法规保障约束公民社会行为的条例和法规;涉及到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乱涂乱画、公共场所抽烟等。立法处罚行为引导和规范。第二节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第一百六十七页,共268页。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小学校都开设了公民课,对国家制度和宪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进行讲授。中学阶段开设了历史与地理,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其中,尤其以儒家伦理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组成部分的方法论意义为最突出。第三节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与途径第一百六十八页,共268页。儒家伦理课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儒家伦理的价值观念,有理想而又有道德修养的人;使学生认识华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认识自己的根源;从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将来有意义地生活;并帮助学生确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节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与途径第一百六十九页,共268页。二、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家庭教育被新加坡政府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强化家庭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两个途径:一是政府有明确的政策导向;二是政府通过社会组织机构开展一系列尊老的活动,使老年人士得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关怀。其次,大力提倡社区精神,并借此强化人们和睦相处的良善意识与友好行为。第三节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与途径第一百七十页,共268页。再次,新加坡政府还经常性地开展全国性的社会运动,借此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大气候和良性大环境。最后,新加坡政府还通过对国家公务人员的廉洁教育来纯化社会道德风气,并通过树立道德典范来增强道德规范的感召力。第三节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与途径第一百七十一页,共268页。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二、弘扬传统美德,丰富教育内容;三、完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四、重视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法制观念。第四节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的启示第一百七十二页,共268页。一、泰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大致有四个方面:第一、基本知识教育。第二、生活经验教育。第三、道德及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