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奇妙的杯子_第1页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奇妙的杯子_第2页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奇妙的杯子_第3页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奇妙的杯子_第4页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奇妙的杯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及反思《奇妙的杯子》【活动目标】1、知道杯子的共同特点,感知不同材料杯子的主要特点及应用。2、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创造的欲望和兴趣。3、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及动手活动能力。活动重点:知道杯子的共同特点,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及应用。活动难点:培养观察、发现、探索的欲望和能力。【活动准备】1、各种各样的杯子与少量瓶子混放在活动室内。2、同样大小的塑料杯、纸杯、搪瓷杯、不锈钢杯、瓷杯、玻璃杯若干组。3、较淡的颜色水及热水。【活动过程】1、请幼儿给杯子和瓶子分类,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杯子与瓶子的不同点:(杯子口较大,有无盖都行,一般用来盛装1/13液体;瓶子口较瓶身小,有盖密封,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盛装)。2、请幼儿自由选取杯子,向同伴介绍"我喜欢的杯子,并相互讨论总结杯子的共同特征及用途。3、请幼儿随意摆弄各种各样的杯子,比较发现杯子的不同点,并请幼儿根据杯子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活动。4、操作比较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1)请幼儿捏一捏、压一压各种材料的杯子,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反复感知归纳出:(塑料杯、纸杯较软;玻璃杯、不锈钢杯、瓷杯很硬)。(2)请幼儿掂一掂、比一比各种材料的杯子,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感知归纳出:(瓷杯、玻璃杯重;纸杯、塑料杯轻;搪瓷杯、不锈钢杯比较轻)。(3)请幼儿看一看倒上颜色水的各种材料的杯子,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归纳出:(玻璃杯很透明;塑料杯比较透明;纸杯、搪瓷杯、不锈钢杯不透明)。(4)请幼儿摸一摸、试一试倒上热水的各种材料的杯子,说说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知归纳出:(瓷杯热、瓷杯传热最快;玻璃杯、不锈钢杯、纸杯、塑料杯比较热,他们传热比较快)。2/13(5)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哪种材料的杯子易摔坏?让幼儿知道玻璃杯、瓷杯易摔坏;搪瓷杯易摔坏外瓷,铁身易锈蚀变坏,不如不锈钢杯结实光滑;纸杯、塑料杯不易摔坏,但纸杯不如塑料杯结实耐用。5、请幼儿尽可能多地说出自己见过的杯子。6、请幼儿联想、实验,比较几种特殊杯子的不同。(1)一次性纸杯与塑料杯:纸杯易腐烂,无污染;塑料杯不易腐烂,易造成白色污染。(2)烧杯和一般的玻璃杯:烧杯可以加热,不易破裂;玻璃杯加热易破裂。7、请幼儿讨论在下列情况时应选择什么样的杯子:(1)外出旅游。(结实轻便有提手不易摔坏的杯子)(2)给病人送热奶。(保温带盖有提系的杯子)(3)给客人冲茶水。(保温带盖有把的杯子)8、请幼儿观察杯子的外部细微特征,讨论杯子上的2、秘密":(1)高脚杯上的细长腿。(美观、方便)(2)杯身上的"凹"部。(拿握方便)(3)杯身上的平行纹。(拿握防滑)3/13(4)杯子上的杯把。(方便、不烫手)(5)杯提手。(方便省力)(6)折叠伸缩杯。(少占空间)(7)杯子盖儿。(卫生、保温)(8)烧杯上的"尖凸小口"。(倒物方便,不洒物)(9)杯身罩套。(隔热、防滑、美观)9、出示实物,向幼儿介绍几种新产品,开阔幼儿眼界,萌发幼儿科技发明意识。(1)山东无棣的贝瓷杯:贝瓷杯是利用贝类硬壳作原料加工制成的杯子。贝瓷杯细腻、轻便、美观,且以"废物"作原料,有利于环境保护,深受大家喜爱。(2)中国广州佳洁士塑料刷牙杯:具有广告宣传作用。(3)向幼儿介绍诺亚口杯的发明者"著名青年发明家卢恩光教授二【活动延伸】1、绘画、讲述活动"我想发明的杯子;2、纸杯或塑料杯制作活动"土电话""飞碟二【活动反思】4/13各种各样的杯子是幼儿非常熟悉而又经常使用的日用品,因此活动中我注意收集利用丰富多彩的材料,结合幼儿的实际经验,调动幼儿多感官参与,鼓励幼儿自由观察、操作、发现、比较、讨论与探究,充分展示了一个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发现学习的动态活动过程。让幼儿带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探究欲望,对杯子的种类、材料、用途、细微特征及异同展开了多角度的联想和思考,在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加深了认识,以致于在"我想发明的杯子"这一环节中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其观察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了高度和谐的发展。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纸片不怕水》一、活动目标:1、探索使用辅助材料让纸片入水不湿的方法。2、探索垂直杯口扣入水而纸不湿的方法,感受空气的存在。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操作,并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实验的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二、活动准备:1、第一次操作材料:皱纹纸、塑料包装纸、透明塑料袋、可封口塑料小袋、牛皮筋、一次性塑料杯、玻璃小瓶、剪刀、宽透明胶带若干、清水5盆、干毛巾若干。(每组一份)。5/132、第二次操作材料:透明一次性杯人手一只,皱纹纸。三、活动过程:(一)出示纸片,引导幼儿讨论不让小纸片潮湿的办法,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纸片不怕水的游戏。我要请小朋友开动脑筋,让小纸片沉到水里而纸片不湿。我们先来看看桌上有哪些材料?请你思考一下自己准备怎么做?你想选择什么材料呢?(二)实验一:幼儿探索做用多种辅助材料使小纸片不怕水的方法。1、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教师交代实验要求。你们都想好办法了吗?好,下面就来试一试吧!如果你试了一次还想试第二次,必须用毛巾把工具和手擦干,这样才能保证第二次实验的成功。试完一种方法,你可以再试一种。2、幼儿实验操作,教师巡视观察,倾听幼儿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幼儿予以帮助。3、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方法,教师及时点评。(1)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实验方法,同种方法的幼儿进行补充讲述。"你成功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成功的?(2)没有成功的幼儿讲述自己的实验方法,同伴帮助寻找不成功的原因。"有谁没有成功的,让大家来帮你解决解决?"4、教师小结:成功的幼儿做实验时材料封紧了,没有缝隙,水进不去,纸就不会湿;没有成功的小朋友也知道失败的原因了,是因为材料有缝隙,水进去了,纸也就湿了。6/13(三)实验二:提高难度,引导幼儿探索用一个开口的杯子让纸片不湿的方法。1、教师交代实验要求。刚才是用了桌上的材料,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也找到了原因。现在老师要出难题了,只用一只杯子,能不能让小纸片沉到水底而纸不湿呢?2、幼儿取出杯子,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倾听幼儿的方法,及时奖励成功的幼儿。3、请成功的幼儿讲述方法,并演示。4、教师清晰演示全过程,边演示边小结实验要求:杯子要垂直上下,不能斜,要快、稳、直。5、幼儿讨论寻找原因纸片不湿的原因。"刚才我们把纸严严实实包起来才不会湿,而杯子口这么大,纸也不会湿,这是为什么呢?"6、总结:是空气把杯子密封起来使纸不会湿的。现在,我们把这个魔术带到教室表演给其他的小朋友看,好吗?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神奇的力》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发现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种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2、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不同物体下落速度不同是与物体重力和空气浮力有关。7/133、尝试改变物体下落的速度,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活动准备:操作材料:各种糖纸、羽毛、报纸、雪花片、球、小沙包、手绢、纸杯辅助材料:剪刀、透明胶、夹子、双面胶、泥工、彩带。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感知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们来玩一玩,把这些玩具往上扔,看看你会发现什么。”(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3)你刚才扔的是什么东西?你扔这些东西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它落下来的速度是什么样的?2、再一次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1)启发幼儿任意选两样玩具同时抛接,发现物体下落速度不同。(2)引导幼儿两两相伴,同时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3、启发幼儿探索改变物体下落速度的方法。(1)师出示两张相同的纸,启发幼儿能让我们以不同的速度落下来。(2)幼儿尝试探索:如将纸折成飞机就扔得高些,落下来也快些。夹子夹住羽毛使羽毛落得快。4、为什么物体都会往下落?师:“扔上去的物体为什么会落下来呢?”(是由于地球的引力。)5、小结: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知道物体由于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以后都会下落。轻而大的物体扔不高,落下来也慢;重而小的物体扔的高,落下来也快,通过改变,也会改变它的速度。8/136、组织幼儿观看人在太空中的录象。7、活动延伸: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继续感知。《神奇的力》活动评析评析者:吴蓉活动评析:教师能关注幼儿的兴趣爱好,根据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来制定活动主题,在活动中,教师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了三个操作活动,让幼儿从最初的玩到有目的的玩,再到探索的发现,环环相扣,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下落与地心的引力、物体的重量和空气的浮力有关;通过尝试改变物体下落的速度,发挥幼儿创造性,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活动建议:1、教师的教育随机性有待进一步加深。2、教师的示范操作需要尊重客观现实。幼儿大班科学教案《春茶》教材简解《春茶》是大班主题《我们在春天里》下面的一个补充活动,中国茶文化在生活中屡见不鲜,男女老少很多人都喜欢喝茶,因此设计了这节社会课,目的为了丰富幼儿的社会知识。设计理念: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在我国,茶的品种繁多,制茶的工艺各种各样,"饮茶"的方式各不相同,可以说"茶"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活动通过让幼儿品茶,收集有关茶的知识并将其分类整理,使幼儿在为祖国文化自豪的同时,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设计思路:9/13在多年的工作经验基础上,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个社会活动,通过扮演一名茶馆的店小二,为幼儿营造一个茶馆的喝茶的氛围,通过一个真实的问茶、沏茶、品茶的过程,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了解茶知识,感受中国的传统茶文化,活动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过程,让幼儿在宽松的活动中获取知识。活动目标:1、认识、了解几种生活中常见的茶叶。2、通过尝试问茶、沏茶、品茶,让幼儿初步了解中国的茶文化,认识到茶叶是一种解渴的好饮料。重点、难点:认识不同品种的茶,了解正确的品茶方法,感受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活动准备:1、幼儿在家品尝家长泡的茶叶,并让他们在品尝的过程中了解各种茶的名称并从家里带自己喜欢喝的茶叶到幼儿园。2、喝茶的相关杯具。3、有关茶知识的课件。活动过程:1、创设茶馆情境,激发幼儿对茶的兴趣。(1)(幼儿入场前)师:"孩子们,今天老师想请你们喝茶,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呢?",提前布置好简单的场景,插上茶馆的旗帜。(2)播放古典音乐,走进茶馆,教师扮演店小二问"你们会点茶吗?知道有哪些茶吗?"请幼儿自由交流发言,稍后教师总结介绍--我是店小二,让我来帮你们介绍一下吧。"备注:以色泽制作工艺分类:(中国六大茶系)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红茶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10/13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黑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2、介绍有关茶叶的知识。(1)将准备的茶叶放在桌子上请幼儿观察,说一说他们的名字、形状、颜色以及味道。(2)播放课件,让幼儿了解茶叶是怎么生长?人们是怎么进行采摘?如何加工?(3)听故事《茶叶的聚会》进一步了解有关茶的文化。3、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倒茶。(1)请幼儿自己思考后,尝试着去倒茶,之后教师介绍沏茶的知识。(2)请幼儿讨论的沏茶的方法,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4、准备好温度适宜的茶水,请幼儿品茶(提醒幼儿倒热水时要注意安全)。(1)泡好茶以后,待温度适宜时请幼儿相互观察颜色、闻闻气味、并一边品尝一边向同伴介绍推荐自己的茶饮料也可请同伴品尝自己制作的茶饮料并根据品尝者的建议改进配制方法。(2)师:"我们应该怎么喝茶呢?像喝其他饮料一样吗?"请个别幼儿尝试。(3)教师播放品茶的视频,启发幼儿了解喝茶的方式,请幼儿再次尝试用正确方法喝茶。(4)幼儿交流前后2次喝茶的感受,教师参与交流并做总结。11/135、喝茶的同时,播放古代人们茶馆喝茶的视频,体验优雅、温馨的茶文化。6、幼儿自由分组尝试泡茶、倒茶、品茶的过程,与同伴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参与活动帮助幼儿解决困惑。延伸活动:1、喝茶的好处:中医认为,茶叶上可清头目,中可消食滞,下可利小便,是天然的保健饮品。然而,茶叶的产地和品种不同,其药理作用也不一样。产于安徽者曰松萝,主要作用"化食";产于浙江绍兴者曰日铸,专于"清火";产于福建者曰建茶,专于"辟瘴";产于六合者曰苦丁,专于"止痢";产于滇南者曰普洱茶,则兼消食、辟瘴、止痢之功。可见茶叶入药有很大的学问。2、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茶:一般来说,有些病人、孕妇不宜饮茶,即便是平常人,在饮茶方面也要有所选择。因为人群中有性别、年龄、地域、胖瘦、寒热、虚实等不同的体质,有一些人并不宜喝茶。所以,喝茶也要因人而异。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好喝的饮料》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喝的饮料活动目的:.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和讲述的习惯。.初步的探寻溶解的现象。活动准备:.知识准备:幼儿初步了解饮料,品尝过饮料。12/132.材料准备:冷水、热水、一次性的透明杯、勺子、吸管、奶粉、果珍粉、咖啡粉、白糖、椰子粉、柠檬粉等、轻音乐的磁带、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