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本课主要学习四部分内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全方位外交。其中,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时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全方位外交则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继续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外交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教学目标:了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自古至今对外交往的变化,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学以致用。通过学习新中国在外交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上进心;增强学生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学习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全方位外交。【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乔的笑》展示材料:1971年10月,当第26次联合国大会以多数票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决议后,外交家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大会。联合国大厅里出现了盛况空前的欢迎场面,记者蜂拥而至,问乔冠华此时有何感觉,乔冠华在座位上仰头朝天,哈哈大笑,并说:“这就是我的感觉。”教师:这美妙的一瞬间被记者拍了下来,化作永恒的纪念。这幅照片获得了当年世界新闻图片金奖,标题就是《乔的笑》,20世纪70年代,我国还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外交有何特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今天的新课。(设计意图)从《乔的笑》这幅图片,通过图片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生动且形象。从而顺利过渡到本课学习内容。【讲授新课】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背景展示图片:【想一想】为什么说中国是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学生回答略。教师:1945年,联合国创立,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2.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概况展示图片:《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教师: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展示图片:《联合国会徽》展示图片:《联合国总部》【合作探究】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思考中国为什么能够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展示材料: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新中国。1950—1953年,中国被迫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材料二:一五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展示图片:《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展示图片:《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展示图片:《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展示图片:《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落成》材料三:1963-1964年周恩来访问了亚非十四个国家,积极发展与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关系,历时72天,行程万千米。有西方研究者认为1963年非洲刮起的周恩来旋风,直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刮”进了联大。在支持的76个国家中,有26个非洲国家,占1/3以上。毛泽东后来对此评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材料四: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美国代表被迫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1)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中国的军事实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3)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4)美国霸权地位衰落。3.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意义展示图片:《乔的笑》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教师: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设计意图)本目知识首先从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背景开始讲解,然后引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概况。通过分析中国得以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继而讲述意义,环环相扣,由浅及深,使学生全方位厘清本知识点。直观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知识点。过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与此同时,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也渐渐改善。二、中美、中日建交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展示材料: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1954年,国际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展示图片:2.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合作探究】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思考70年代中美关系得以改善的原因有哪些?展示材料:材料一: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1969年年中,苏联洲际导弹增至1060枚赶上美国,同时苏联还开始发展和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赶到了美国前面,而且苏联建成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这一切使美国日益感到苏联已成为“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材料二:与此同时,中苏关系发生急剧变化。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两国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冰点。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一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材料三:美国总统尼克松: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原因之一是,这种友好关系将会给双方带来明显的经济和文化利益。……但无论我们还是中国,都再也承受不起为意识形态所付出的昂贵代价了。材料四: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只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核心。——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美国方面:①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③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方面:①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②与苏联关系处于紧张状态;③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其中,中美要求改善关系的根本目的——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展示图片:尼克松: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展示图片:毛泽东: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英)丘吉尔3.中美关系改善(1)“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实现了两国1949年以来的第一次民间交往。展示图片:《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基辛格访华展示图片: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3)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教师:美国时代周刊1972年3月8日封面:尼克松的中国奥德赛。在美媒看来,尼克松中国之行,多少有点神奇和冒险。白宫发言人也称这次旅行为“登月之旅”。展示图片:《时代周刊》展示图片:展示材料:“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回忆录》【想一想】教师:为什么尼克松说“一个时代结束了”是指什么时代?“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又指什么时代?学生回答略。教师:中美隔绝对立的时代,中美和解的时代。(4)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展示图片: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的开始。(5)签署《中美建交公报》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断交、撤军、废约)宣布:1979年1月1日起,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展示图片:《中美建交公报》4.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展示图片:1972年9月29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展示图片:从1971年7月《中美联合公告》发表到1972年底,一年多时间里,就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展示图片:展示表格:1973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法国总统蓬皮杜。展示图片:1973年11月,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访华时游览北京天坛。展示图片:1973年10月,周恩来总理陪同来访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参观洛阳龙门石窟。展示图片:(设计意图)本目知识首先从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开始讲解,然后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得以改善的原因,进而引出中美建交,紧扣导入部分的内容。中美建交推动中日建交。并通过分析材料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想一想、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历史地图】迄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外交形势”,直观了解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的外交形势的知识点。过渡:中美建交、中日建交推动了中国外交的发展。走上了全方位外交的道路。三、全方位外交1.全方位外交的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展示图片:2.全方位外交的举措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本,找一找新时期,我国全方位外交的举措有哪些?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3)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教师: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政府间国际组织是根据多边国际条约,即创设性文件建立的组织。它规定自己的宗旨、原则及活动章程,有一套常设的组织机构。其宗旨、原则和活动必须符合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展示图片:《世界贸易组织》展示图片:《联合国》展示图片:《亚洲开发银行》展示图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展示图片:《国际原子能机构》展示图片:《上海合作组织》展示图片:《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22年在中国上海召开》展示图片:展示图片:《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来华》展示图片:《习近平会见特朗普》展示图片:《习近平和普京出席G20杭州峰会》展示图片:《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和欧盟委员会主席》3.全方位外交的意义展示图片: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或代表。教师: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想一想】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1)国家实力: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2)国际环境: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3)外交政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设计意图)本目知识从全方位外交的背景开始,迅速将学生拉入教学情境。中国特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理工大学《汇编语言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医科大学《行政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海事大学《视听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工学院《外国文学(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量子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西学院《高级制黑白摄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5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4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镇商洛陆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新疆科信职业技术学院《观赏植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商学院《高级日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岳楼小学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实施方案
- 病人走失应急预案
- 2025年中国铁塔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实验学校等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1套
- 《园林景观手绘技法表现》课件-项目2 景观元素的表现技法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5 Here and now Section A Grammar教案
- 洁净风管安装施工方案
- 深圳广东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版
- 2025年长庆油田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山西建设投资集团限公司总部中层管理人员竞聘34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