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腾忠雄作品简介_第1页
安腾忠雄作品简介_第2页
安腾忠雄作品简介_第3页
安腾忠雄作品简介_第4页
安腾忠雄作品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藤忠雄简介:ﻫ

1941

生于日本大阪ﻫ

1962——1969年

自学建筑ﻫﻫ1968

创建事务所ﻫ

1969

(大板车站地区改造)

1973

富岛邸

ﻫ1974

平冈邸

立见邸

芝田邸

宇野邸

1975

山口邸

(双墙方案)

1976

住吉的长屋

平林邸

帝冢山广场

(冈本集合住宅)ﻫﻫ1977

玫瑰圆

真过邸

松本邸

甲东Alley

北野Alley

(艺术画廊)ﻫ

1978

石原邸

大楠邸

ﻫﻫ1979

屈内邸

片山住宅

大西邸

松谷邸

上田邸ﻫﻫ1980

福邸

(中之岛1)ﻫﻫ1980

大淀工作室

小莜邸

ﻫ1983

六甲集合住宅1

ﻫ1984

FESTIVAL

TIME’S1,2ﻫﻫ1985

中山邸

ﻫ1986

城户崎邸

OLD/NEW餐厅

六甲山教堂

(涩谷方案)ﻫﻫ1988

大淀的茶室

I邸

水的教堂

水的剧场

Akka画廊

(中之岛2)

ﻫ1989

Raika总部

Collezione

光的教堂

姬路儿童博物馆

1990

北山公寓

ﻫ1991

姬路文学馆

大淀工作室

水御堂

ﻫ1993

当代艺术博物馆1

,2

大手前女子大学艺术中心

世界博览会1980

日本馆

熊本县立

装饰古幕博物馆

宫下邸

六甲集合住宅2

路儿童活动中心

ﻫ直岛现代美术馆

芝加哥艺术学院(淡路岛方1980案)ﻫﻫ1994

维特拉研究中心

兵库县立看护学院

ﻫﻫ1996

飞鸟博物馆

京都府立陶板名画庭

Suntory博物馆

ﻫﻫ木材博物馆

1996

成羽町美术馆

ﻫ1998

大山崎山庄博物馆

冥想之庭

(赈灾复兴集合住宅)ﻫﻫ1999

贝纳通研究中心

东陶活动中心

ﻫ2000

横仓山自然森林博物馆

芝加哥住宅ﻫﻫ2001

东陶研究院

日光博物馆

2002

六甲集合住宅3ﻫ

2003

淡路梦舞台

光明寺

贝纳通信息研究中心ﻫ

2004

普利策艺术基金会

ARMAN/TEATRO

狭山水库历史博物馆

司马辽太郎纪念博物馆

ﻫ2005

国际儿童文学图书馆

皮卡迪利公园改造

沃思堡现代美术馆安藤忠雄

ﻫ1.在建筑中的墙体中,有的只侵入性的,有的是抵御性的。换言之,它们既可能是暴突的,也可能是拒绝的.迄今为止,在我设计的一系列都市住宅中,墙体无疑表现为侵入性的,在沉寂中具有一种暴力的因素。这些墙体试图对当代社会的本质提出质疑。ﻫﻫ2.在我的都市住宅中,封闭的建筑中都包含有数层的空间和庭院。室外环境被不可置否的切断了,一个新的独立的世界在内部诞生。ﻫﻫ3.城市空间中的墙体与那些暴突的或拒绝的墙体根本不同,在开始的时候,它们似乎是在向观者谄媚.换言之,在邀入的时候必定拒绝,在拒绝的时候必定邀入.他们表现的是一种建筑的背叛.ﻫﻫ4。如果要使街道和房屋表现出亲和,通道则不应为封闭的走廊。公共和私密空间的相互渗透使它们具有活力,使人们能够体验各自空间里的生活.

ﻫ5。一个建筑场地是街道和城市河流上的一片池塘,它是以天空为顶棚的房屋。

ﻫ光和风

1.光赋予每一戏剧性,风和雨通过他们对人体的作用给生活增添色彩。建筑是一种媒介,使人们去感受自然的存在。

ﻫ2.在俄的作品中,光永远是一种把空间戏剧化的重要元素。ﻫﻫ3.在庭院中,自然每天都展现一个不同的方面.庭院是在住屋中展开的生活核心,它引介着诸如光、风和雨这些自然现象,而他们在城市中正在被人们所忘却。

4.通过将自然和光引入那些与城市环境相隔离的简单几何体中,我创造了复杂的空间。我把非凡注入到最为平凡的熟悉的环境—-住屋之中,并一次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平凡。ﻫ

5.在西方,有一种与建筑空间互相交织的空间,这种天空出现在封闭空间与开场空间的遭遇处.

ﻫ个体意识的印记ﻫ

1.原省的风景之一中隐藏在黑暗之中的意识,是一束在深度中逐渐消逝的光线,是一种冰冷的触觉,只在幽暗孔家中令人恐惧的柱列。从柱列中发出的笑声.回应着昏暗、摇曳的光线。ﻫ

2。我所能做的是把现代建筑往前推进一点,请去发掘他的各种可能性——去使用那些被它遗忘的东西。建筑必须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与城市和社会发生关联,避免沉溺于诸如历史性或符号学之类的处理技巧。ﻫﻫ3。对我来说,重要的失去平衡设计中的逻辑和非逻辑。

4.我希望我的建筑超越几何大小上的物理界限。我希望人们自问居住究竟是什么,唤醒人们身体中对生活的感觉。ﻫ

5。我的建筑以少量的几种材料和对质感的直接表现为特征。至于空间的构成,我的空间并不是功能的直接反映。

力场ﻫ

1.关于建筑有很多种看法。然而,广义地来说建筑师城市的一种重要组成因素,建筑师应该承担对城市的责任。

2.一个山坡要求一种综合性、包容性的场地处理,引发对三维的“空无"的创造.

3。被框定的天空产生了光合影,促使人们去思考自然的意义,帮助人们理解空间的组织因素。场地意匠就是对大地的三维设计。ﻫﻫ4。日本是从人工环境和大自然的融合中发展出来的,它产生于对地形的识读和对自然的意识。高速的城市化过程阻碍了建筑从自然中获得了帮助,而建筑自身是无法创造怡人的环境的。

5.在一个场地中,建筑试图去控制空无,而空无同时也在控制着建筑.如果一个建筑想要获得自律和特性,不仅是建筑,空无本身也应具有自身的逻辑。ﻫ

墙的意愿

ﻫ1.如同沙漠中的堡垒,一片墙体并不仅仅是一个保护性的屏障,而且是一个精神的桥头堡,在不断变化着的城市中清晰地肯定着自身的存在,并拒绝任何社区的预先关注。ﻫﻫ2.也许因为墙面世平的,它诱使人们在上面涂画。然而,这种引诱应该被抵制,涂鸦的墙面被剥夺了材质的意义。在成为标记的同时,它丧失了自己的存在。ﻫ

3.等垮的框架结构是现代建筑的基础,它剥夺了柱子的意义、神圣的特性和韵律。这就是为什么墙体取代了柱子成为建筑主题的原因.

ﻫ4.一片封闭的墙体并不是仅仅是防御性的,它是入侵性的,表现着占有者在城市中居住的强烈意愿。同时,它提供了一个私密生活在内部得以展开的场所.

ﻫ5.一片墙体是城市逻辑和场地逻辑的相遇点,它是城市结构中最小的,也是最基本的校准器。

纯质的层叠的风景

ﻫ1.当柱子、墙体和单个的建筑要素被置于相互联系之中时,风景逐渐开始显示出一种更高层次的建筑性品质。

ﻫ2。我的目标似乎是创造一种抽取了人性、功能性和生活方式的抽象空间,因为我的建筑首先表现为裸露的空间,凡是我所追求的是原型空间而不是抽象的空间。ﻫ

3.高度秩序化的几何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矛盾导致了一种冲突,这有助于产生新的空间,建筑由此获得清晰的认同性。

4.由邓垮的框架结构营造的均质空间是现代建筑的首要基础,而我则倾向于创造一种看似简单而实际尚远不止于此的空间--那就是在单纯化中产生的复杂空间。

ﻫ5.个体空间围合而开放,聚合起来就创造了一个整体.这并不单纯是局部的聚合,这些局部也不受外部的控制。单个的元素是设计的基础,单个元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永远被认为反映这涉及从内部发展的过程。最早看到安藤忠雄的建筑还是在学校里,印象深的就是光之殿堂、水之殿堂了。

2006年1月21日上海美术馆,我去看了他的建筑展。东西其实并不多,也就是楼下的几个展室,原本想看两个小时就出来,可却看了整整一个下午,直到关门,竟然还没有看完。看一个展览很累人,再想想,理理照片,费了好长时间,不过很好玩,也挺有意思的,有几个印象深。ﻫﻫ贝纳通传媒研究及发展中心BENETT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ENTER。

ﻫ就在离威尼斯不远的地方,怪不得想到圣马可图书馆那有韵律的门廊.要解决历史建筑和新建建筑之间的关系。要想让新建筑不破坏历史的遗迹,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让它看不见,所以塞到地底下去了。果然历史建筑在人的视觉上被完整的保护下来了.

ﻫ安藤的简洁的几何形体造就了他的建筑个性。光与影的变化再一次体现在他的设计中,不过这光与影不是绚烂的,而是简洁素雅的.平静的水池,没有波澜,像镜子;简化了的柱子生成的柱廊,不觉得繁琐。可能会感觉过于平静,缺乏生机。把研发中心放在地下,工作的人会感到压抑的,不太好。木头做的模型精制,材料质感简洁,朴素的美.草图挺漂亮的,基本反映了构思的过程。不管怎么说是他的名作,年代久了点,不过这已经是他的基本风格了。ﻫ

模型中,广场1是一个三角形的楼梯,有趣味。实际图纸中好像取消了,变成一个大台阶.广场2,实际上是个采光井.地面是草坪,有一圈非常不起眼的栏杆。安藤有意弱化建筑的人工痕迹,感觉就好像是天然而生的,强调了建筑与优美的环境的和谐。不过,要是有小孩子在这里玩倒是挺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掉到采光井里头。椭圆形,和采光井,是安藤惯用的手法了,还有各式各样的通达地下的楼梯也一样是。安藤非常喜欢把楼梯,夸张成一种建筑的体量,从而制造空间和趣味。ﻫﻫ实际,在感觉上,广场1,也就是这个楼梯广场更具建筑的感觉,反倒是地下的建筑,这个椭圆形消失了建筑的形态,给人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这恐怕就是安藤建筑的特点。椭圆形采光井后紧接着一个圆形,上面好像还有锥形的采光井,可能下面是会议室。这个形状并不好看,怪怪的,不过安藤看来也非常喜欢用。直岛是日本濑户内海的渔村,面积8。13平方公里,人口3700人,经历了日本工业化年代的经济腾飞和后工业化时代的荒废污染.安藤从1988年开始参与直岛项目的设计。如今的直岛被改造成为环境艺术村,同样也成了安藤充分展示自己设计作品的场所。实质上直岛已经成为了艺术家们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展示自己作品的天堂了。

ﻫﻫ岛上有安藤的若干个建筑设计:贝乐思之家,地中美术馆,以及家的项目;简直成了展示自己作品的博物馆了。

贝乐思之家

BENESSE

HOUSE。

贝乐思之家由直岛当代美术馆和别馆两组建筑组成,是直岛环境艺术村的行政核心,由于大部分重要的艺术行为和作品实际上已经分散到了全岛的各个角落,美术馆只是提供一个较为正式的讨论和聚会场所。直岛当代美术馆也就是那个圆形和长方形组成的建筑,圆形和长方形形体是画廊。

ﻫ吸引注意的是圆形的画廊空间。简洁的圆形体内是一个紧靠着内弧的一个坡道;坡道的对角是一个占近四分之一的圆的平台和台阶。这种平面构成的方式,让我想到了刚进大学学习设计基础课时的种种平面构成的方式,而安藤的这种在平面上的构图也的确还不错。空间上,安藤很喜欢这样的夸大的强调交通步行的空间,尤其是像美术馆这样的建筑。设计时,往往着重设计的并不是正要设计的东西,反倒是起到空间转换的设计工作是设计的重点。比如,设计画廊时,并不是设计画廊本身,而是在设计从另一个空间过渡到画廊的这个交通空间。安藤的丰富的想象力也就体现在他的这个楼梯平台、坡道和整个圆形画廊时空交换的过程中.结果往往并不重要,而过程是令人兴奋的;设想参观者身临其境,漫游在这样的趣味空间中,阳光阴影随着人的移动呈现出绚烂的变化,是多么让人兴奋.安藤的这些小东西也不复杂,仔细看越发觉得非常的简单,用最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