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复习重点_第1页
地方政府复习重点_第2页
地方政府复习重点_第3页
地方政府复习重点_第4页
地方政府复习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方政府学复习重点一.不定项选择题1.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核心问题。权力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不同划分,是两者关系的核心内容。2.纵向府际关系中最核心的关系。纵向府际关系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占据核心地位。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的核心内容。中国地方政府组织结构中的三大关系——党政结构关系、宪政结构关系、条块结构关系。中国地方党政关系是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的核心内容。地方政府地位的双重性。执行性与领导性职能——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指令;对所管辖地区内的政务进行领导与管理。在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力形成中,居民授予地方政府权力的中介。自治体地方政府权力的形成依法定程序选举形成。选举成为居民授予地方政府权力的中介6.按照功能结构划分,地方政府可以分为那些类型。功能结构:一般地域型城镇型民族自治型其它特殊型7地方财政体制变迁的核心问题。财政分权与集权问题。8.中央与地方在财政体制上分权的理由。1.产出适合当地偏好。2.鼓励政府间竞争。3.公共产品的消费拥挤性。9.美国、加拿大、瑞士、印度关于联邦与联邦成员权限划分上的情况;理解西方联邦制国家在权限划分上,联邦权限日益扩大是一种趋势。●仅列举联邦政府的权限,不列举成员政府权限;凡宪法未明确授予联邦的权力,由成员保留。联邦权限的扩大,通过宪法修改来实现。(如美国、瑞士)●仅列举成员的权限,不列举联邦权限;凡宪法未明确规定属于成员的权力,归属联邦保留。成员权限的扩大,以联邦委托授权或以修改宪法来实现。(如加拿大)●同时列举双方的权限;当出现对未明确列举的权限有争议时,大多以有利于联邦政府的方式解决。(如印度)近数十年来,各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表现出强化趋势(联邦制国家亦如此),主要成因:●地方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扩大,中央政府须对此制定相应的统一标准供各地遵循,以防止出现影响全国稳定的混乱。●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提供的财政资助伴随着相应的指令、要求或者附加条件。●防止或者应对地方主义、地方分离主义,在地方利益与全国利益冲突时,维护国家的政治统一。●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对付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变、国与国之间竞争,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财政制度和发展计划等。理解美国的市县议会经理制。选民选举产生议会,议会聘请一名管理专家担任经理,作为首席行政官。市经理只对聘用他的议会负责,不直接对选民负责。11.理解法国的国家代表制。国家代表制——由中央在地方设置机构管理,由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代表统一领导。.法国的国家代表制地方政府法国地方政府分为大区、省、市镇三个层级,实行地方自治。●大区议会主席,由大区议会在议员中选举产生,既是议决机关的主席,又是大区的行政首长,领导大区各行政部门,总揽大区政府的执行权和行政权。●大区长,是国家在大区的代表,负责执行大区中的国家事务。大区长由大区首府所在地的省长担任。●省议会主席,由省议会在议员中选举产生,既是省议会主席,又是省的行政首长,领导省的行政工作,掌握省政府的执行权和行政权●省长,是国家和中央政府在省内的代表,掌握着省内的全部国家行政权力。省长由内政部长和总理提名,经部长会议讨论通过,由总统颁布法令任命。12.近代地方自治制度起源于哪国,并对世界产生了影响。近代地方自治制度起源于英国,其注重以法律规定行政区划和地方政府自治权。13.一般地域型、特殊型、市镇型、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设置的考虑因素。按照行政区划和行政区域设置的目的划分一般地域型、市镇型、民族区域型、特殊型●出于地域治理的需要而设置●所辖范围通常包括城镇地区和乡村地区●设置不考虑特殊因素中西方地方政府职能的比较。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成熟度、公民社会发育程度、地方自治和法治程度、民主化程度较高,在政府职能的履行方式上,多采取政府与企业、第三部门合作的方式,公民参与广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相对较低,中国地方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程度和控制程度较高,处在向服务型政府的艰难转型过程中。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制度设计内容。◆政府间事权结构明晰化◆转移支付法制化◆转移支付管理专门化◆支付模式多元化◆转移支付数额确定标准科学化近数十年来,各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表现出强化趋势的一面,主要成因。●地方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扩大,中央政府须对此制定相应的统一标准供各地遵循,以防止出现影响全国稳定的混乱。●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提供的财政资助伴随着相应的指令、要求或者附加条件。●防止或者应对地方主义、地方分离主义,在地方利益与全国利益冲突时,维护国家的政治统一。●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对付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变、国与国之间竞争,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财政制度和发展计划等。17.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难点。●如何打破部门本位利益藩篱(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集团化)●如何科学设计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部门越大,决策权和执行权越大,监督越困难)●如何协调政府各类机构关系以及跨党政关系(涉及党、政府、政协等与政府职能相关部门的机构及人员的调整与重组)●如何处理好机构合并后编制调整与人员分流(“官本位”和“铁饭碗”思想,人员分流困难)●第三部门功能缺位问题(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组织性社会力量不成熟、力量薄弱,难以承担大部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转移给社会的部分管理职能和公共物品提供职能)18.理解瑞典行政并立制地方政府。省议会和市政区议会是集自治体地方政府议决权和执行权于一身的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中央政府在省设置省行政机构,由省长和省行政委员会组成。省行政委员会直接从属于中央政府,代表中央政府负责国家在该省的行政。19.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表现在哪些方面。(1)政治上的合作(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稳定)(2)行政上的合作(委托行政)(3)财政上的合作(财政补助)20.地方政府行政手段的优点。效率性灵活性针对性21.条块结构矛盾的主要表现。(1)权力集中与分散的矛盾(2)政策及其执行之间的矛盾(3)财政上分权与分钱的矛盾22.近代以来,西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历史进程可以简示为。集权——分权——集权——分权23.地方政府管理方式,依照管理者行为方式,可以划分为。专制方式、民主方式、民主集中制中央与地方在财政体制上分权的理由。同825.理解转移支付能制度之所以成为政府间财政关系协调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应付区域公共产品的(外溢性)问题。转移支付之功能◆弥补财政纵向缺口——中央资助地方事务的执行,保证地方政府具有与其事权相适应的财力。◆纠正财政横向失衡——中央通过资金再分配实现地区平衡,使个地区都获得发展机会。◆消除地方公共物品外溢性问题◆对地方进行特殊救济◆中央控制地方的有效工具,维护中央权威26.理解地方政府职能演变的总趋势:政治职能逐步减弱,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日益增强。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成熟度、公民社会发育程度、地方自治和法治程度、民主化程度较高,在政府职能的履行方式上,多采取政府与企业、第三部门合作的方式,公民参与广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相对较低,中国地方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程度和控制程度较高,处在向服务型政府的艰难转型过程中。27.政府间关系的研究途径主要有哪三种。 传统的中央控制模式,地方自治模式,网络模式28.如果说市场的核心机制是价格竞争、等级官僚制的核心机制是行政命令,那么政府网络模式的核心机制是(信任与合作)地方公共组织网络的显著特征。动态性、公益性30.理解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负责制——一个行政组织的最高决策权力和责任,依法赋予一人单独承担的体制,其他行政领导者都是行政首长的下属和助手,在决策时只负责向首长提供信息和建议,最后由首长进行决策。31.我国转变政府职能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契合点是什么。大部制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契合点,表现出很强的“利民”和“便民”特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名词解释1.“大部制”即大部门体制,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相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大职能、宽领域”,或者“宽职能、少机构”,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实行职能有机统一。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上下级之间无偿的补助性财政收入,也是中央控制或支配地方的一种主要手段转移支付的三种形式有条件转移支付专项拨款(分类支付)无条件转移支付3.地方政府职能地方政府基于其职责,在国家或地方公共事务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或具有的功能和作用,它是地方政府职责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地方行政文化是地方行政组织和人员在当地公共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行政理念、行政心理和行政规范的总和,它源于地方公共行政的实践,受到特定地域社会文化和政治文化的制约,反映了地方政府行政系统深层的本质属性。地方治理建设以公民为中心的、面向公民需要的,积极回应外部环境变化的、促进地方富有发展活力的新型社会与公共管理体系。特征:一是治理范围的地方性;二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三是注重地方政府的灵活性与应变性。6.地方财政财政是国家或政府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地方财政——地方政府为实现其职能,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和安排财政支出的活动,是地方各级政府运行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的基本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稳定经济职能,资源配置职能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收入分配职能、稳定经济职能由中央财政主导。)地方公共组织网络是指基于维护公共利益,以地方政府为核心,由多元社会利益主体参与的地方公共政策制定主体间的互动、协作关系。显著特征:动态性、公益性。8.分权化分权化就是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者之间权力结构、权力关系的重新调整与塑造,其主要思想:1)从权力内容的变化看,分权化实际上是政治、行政等多种权力的划分、分配与调整的过程。2)分权化理念主张在公共政策制定、公共问题的处理过程中采用协作、互动的处理方式。因此,分权化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集权模式,让权力主体多元化,为更多的公民、社会团体、民营组织、第三部门参与到地方治理中提供条件9.地方自治一国范围内一定地域的居民或地方自治团体,根据宪法和法律,运用本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自主治理本区域公共事务。地方自治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纵向分权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的重要表现,代表着社会管理的发展方向。地方自治的基本要素——自治区域、自治居民、自治权限10.服务型政府是指一种“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着服务职能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1.地方政府具有哪些方面的功能?(1).经济层面: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的组织者、调控者和服务者,承担着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2).政治层面:地方政府是地方民主政治的促进者。(3).社会层面:地方政府是地方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2.简述自治体地方政府的优缺点。(教材P47)优点:一是能代表民意,吸引当地居民参与本地事务的管理,有效地监督政府的行为;二是能促进地方民主政治的建设,提高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技能;三是能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促进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缺点:一是地方自治团体可能会存在本位主义,更多地考虑局部利益而忽视国家整体利益;二是地方政府可能会以地方利益和地方特殊性为借口,是中央政府对全国性事务的政策不能落实;三是地方政府之间可能会于地方偏见或地方狭隘的利益,在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公共事务的分配、提供和处理上产生矛盾。3.简述混合体地方政府的优缺点。优点:一是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能够使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地区的局部利益得以协调发展;二是政治上分权和行政上集权有机结合,从而保证政府整体效益得到较好的发挥;三是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国家通过在各级行政机关之间建立起上下隶属的领导关系,保证了全国行政的基本统一;四是有利于发扬政治民主,国家承认地区居民对处理当地事务拥有权力,由当地居民选举产生的政府进行治理,推进了政治民主在地方的发展。缺点: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多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产生的,传统社会中长期存在行政体地方政府的历史惯性往往导致集权专断。另一方面,由于大量日常事务都是通过存在上下隶属关系的各级行政机关来完成的,在代表民意的权力机关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容易忽视当地居民的合理要求和合法权利。4.双轨制地方政府的产生缘由是什么?产生缘由:有些社会公共事务不宜或不能由某一层级地方政府管理,处于地方政府治理权限之外,但又不能在全国集中统一管理,而必须分地域进行管理。对于这些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安排:●行政并列制——由相应的中央行政机关在地方设置机构进行管理,这些机构不属于地方政府系列。●国家代表制——由中央在地方设置机构管理,由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代表统一领导。●双重领导制——依法规定地方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是上级行政机关的下级机关。5.简析“市管县”体制的弊端。●行政层级增加,阻碍行政信息的沟通与流动。●提高了行政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不利于政府职能的适时转变和行政创新能力的提高。●汲取和消耗了过多的农村资源,束缚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造成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市政府职权的扩大,形成对省政府的挑战,也削夺县乡政府的自主权。●使得市场经济的横向扩展受到行政区域人为强制的统一,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6.试析大部制改革的必要性。●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大部制按照政府职能的有机统一原则,将以前分散的行政职能进行整合,有效地回应了市场经济对政府管理的要求。●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需要大部制的建立,可减少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和权限冲突,简化公务手续;同时根据职能配备相应的权责,有利于责任追究,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大部制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契合点,表现出很强的“利民”和“便民”特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控制的基本方式有哪些?(1)立法控制◆通过制定各种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行政性条例、规章,要求地方政府遵循。◆中央政府监督地方政府的立法。(2)行政控制◆设立主管地方政府事务的专门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以法律手段实施行政监督,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通过干预地方人事来影响、控制地方政府。(3)财政控制◆通过划定税收范围、中央补助时附件条件、限制地方借债、监督地方预算、审计地方财政开支等财政手段控制地方政府行为8.我国新时期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表现在哪些方面?1地方政府的竞争地方政府竞争的直接目的是利益,竞争形式多种多样:○税收竞争○招商引资竞争(优惠政策竞争)○基础设施建设竞争○会展业竞争○区域性竞争○制度竞争2地方政府间合作改革开放前,“条条专政”与中央集权阻隔政府间合作。改革开放后,各种地方经济区形成,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合作以经济协作为主要内容。区域内各省级政府间的联系成为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关系。(1)高层领导联席会议(2)城市政府联合体(3)政府倡导下的非政府组织合作论坛(4)区域内经济贸易协调会(5)跨经济区的地方政府联合(6)由中央牵头成立的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政府间合作组织9.当代地方政府实现职能转变的一般性途径有哪些?一.职能市场化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提供原属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二.职能社会化政府改变传统的大包大揽的做法,将原来由政府包揽管辖的许多事务,通过社会转移或委托代理等方式,改由企业、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社会中介组织来办理,以弥补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能力的不足、节约财政开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精简政府机构、同时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三.职能服务化“管理”的内涵已经改变;政府为市场与社会功能的发挥进行引导、提供服务、搭建平台11.地方财政风险的制度性成因。◆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税收被上级政府集中、税收返还被上级政府截留挪用,下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财政困难。◆分税制下地方主体税种不稳,地方税种大多税种小、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征收成本高,使得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不对称,积累地方财政风险。◆财政预算约束制度软化,预算内外的资金使用缺乏严格监督或者无法得到正常监督。◆制度上不能有效约束地方政府掩盖或夸大赤字之现象,财政资金难以配置到真正困难的地方政府,转移支付制度起不到平衡地区差异的效果,加剧了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法律上没有明确细致地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反映到财政上即为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越位”与“缺位”并存,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债务沉重而产生财政风险。简述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方式。一.地方政府管理的行政手段(行政指令、行政执行、行政干预等)特点——权威性强制性层次性具体性无偿性(1)优点效率性灵活性针对性(2)缺点◆不利于被管理者积极性的发挥。◆随意性大,一旦脱离现实、造成失误,将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过多运用会影响社会的开放性与活力、妨碍市场经济的发展二.地方政府管理的经济手段(价格、工资、信贷、税收、利息、利润、资金、罚款、经济合同、经济责任制等财税、金融、经济工具)特点间接性关联性有偿性(1)优点◆有利于有效地调动市场与社会的积极性,顺应市场经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从具体的经济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更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缺点◆经济手段以经济利益为杠杆,对于非经济的利益主体和公共事务难起作用。◆经济手段的过多使用,容易侵蚀思想道德和公共文化建设。三.地方政府管理的法律手段(行政立法、行政执法)特点: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功能: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强制(1)优点◆推进行政管理的法治化与规范化◆推进行政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2)缺点◆法律制定的成本与法律的滞后性(时效性)◆法律手段的稳定性和强制性特点,容易造成行政管理的僵化,束缚政府行政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四.地方政府管理的思想教育手段(通过思想观念宣传、动员等手段实现行政目标)特点目的性科学性启发性艺术性(实践性)长期性(1)优点非强制性手段,有助于激发社会公众的积极主动性和自觉行为,有助于行政目标的有效实现。(2)缺点效果难以衡量,短期效果或者直接效果往往不明显;难以单独发挥作用、难以单独解决具体的行政管理问题,更多地作为辅助性管理手段。四.问答(论述)地方治理的理念更新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地方治理的理念更新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一.从统治与管理到治理与服务传统统治与管理理念的现实困境:在传统的统治管理模式下,公民个人只是被管理和被控制的对象,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政府的管理,没有权利更没有途径对社会公共事物进行管理。在管理行政模式下,民众依旧被动地接受着政府的管理,他们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事务的管理过程中,不能对政府的决策产生影响,无法发挥他们的影响力。治理与服务理念的创新:1.治理要求权威主体多元化。2.治理权力运行方向从单一向度的,自上而下的统治,转向上下互动,彼此合作,相互协商的多元关系。3.治理的权威基础和性质是公民的认同和共识,不同于统治与管理源于政府的法规命令。4.强调政府对社会的服务职能。5.意味着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二.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在单中心治理模式下,地方政府作为唯一的供给主体,常常在本辖区内被动地,消极地提供着种类单一,质量欠缺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价格昂贵且难以满足公民多样化的需求。多中心优势:1)多中心治理倡导公共事务处理主体与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多元化;强调政府与市场以及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和多种治理手段应用;3)意味着政府的中介者的新角色和间接管理和服务的新任务;4)强调公共决策的民主性和有效性。三.从科层制结构到社会网络体系1)传统科层制机密的专业化分工使政府功能日益弱化;科层制内涵的服从精神造成官员责任性的丧失;层级化造成了行政效率的低下;非人格化的官僚规则造成了人的异化。2)社会网络组织体系主张政府治理以来多样化的、富于弹性的组织体系,强调公民参与网络体系的作用,倡导合作精神。四.从集权与控制到分权与协商1)传统集权模式的困境:行政权力主导地位抑制了市场和社会的作用;集权与控制致使地方政府缺乏灵活性与应变力;“行政国家”和“全能政府”阻碍了现代民主的发展;滋生腐败。2)分权与协商模式:从权力内容的变化看,分权化实际上是政治、行政等多种权力的划分、分配与调整的过程;分权化就是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者之间权力结构、权力关系的重新调整与塑造,其主要思想就是打破传统的、单一的集权模式,让权力主体多元化,为更多的公民、社会团体、民营组织、第三部门参与到地方治理中提供条件。2.分析影响地方政府职能配置的主要因素。一.政治制度和行政层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行政层级是直接影响地方政府职能的政治因素。二.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程度●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既掌舵又划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职能主要是宏观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经济发展程度影响地方政府的组织规模、职履状况、治理方式三.社会发展程度和技术水平●社会利益和社会阶层分化的程度、社会团体的多元化程度、社会的自组织程度和自治水平等,影响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科技水平和政府管理的技术手段,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职能发挥(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电子政务)历史传统与文化因素不同社会的政治与行政文化,影响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和实现方式●西方社会,“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人们对政府及权力充满警惕,政府职能总是有限。●东方社会,传统上政府管理社会被视为理所当然,政府职能范围广阔,“全能政府”。五.地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职能配置如地形、水文、气候、植被、矿产等,影响地方政府职能配置分析影响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主要因素。(1)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更多的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全社会协调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和处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强调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的地方分权。资本主义国家—基于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保持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为了缓和各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更多地采用分权的地方自治模式。(2)政治制度与政府体制结构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体政府控制最强,对地方自治体政府控制较弱,对混合体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介于两者之间。(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中央集权程度或权力下放程度。例: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传统的中央集权逐步向权力下放发展。同为资本主义联邦制国家的美国、巴西、阿根廷,美国联邦集权程度显然低于后两个国家,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有关。(4)国家历史传统集权传统强大还是分权传统强大。例:英国与法国同为资本主义单一制国家,但法国由于其历史上的中央集权传统,在中央控制手段上比英国更侧重于行政方式。法、德、中、日中央集权高于英、美,同样与历史传统有关。(5)自然地理条件○地理环境通过对国家领土安全的影响,间接影响政府间关系比较美国和俄罗斯:前者远离其它大陆、具有两大洋天然屏障,不易受到外敌入侵和战争威胁,政府间纵向关系不强调中央集权而以地方分权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